首页 > 自考本科 > 犯罪心理学自考大纲内容和教材

犯罪心理学自考大纲内容和教材

发布时间:

犯罪心理学自考大纲内容和教材

为提高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犯罪心理学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适合新形势下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犯罪心理学老师根据我国公安教育的特点及需要,结合长期教学实践,编写了这本《犯罪心理学》教材。 本教材运用犯罪学和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犯罪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犯罪心理形成原因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揭示不同类型犯罪心理及犯罪人在不同情境中的心理;探索公安等司法实践中打击犯罪及预防犯罪的对策心理。教材内容既遵循学科发展渊源,注重学科体系的理论阐述,同时又着眼于当前社会刑事犯罪的新特点及公安等司法机关打击犯罪的新举措,将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其中,力求做到教材体系编排的科学性、教材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考试科目及必读书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目:全国统考科目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修订本)》 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普通心理学》 孟昭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之发展心理学部分★《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之教育心理学部分《教育心理学》 冯忠良、伍新春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孟庆茂、常建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实验心理学》 张学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杨治良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实验心理学》 杨治良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冯忠良、伍新春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犯罪心理学参考书:《犯罪心理学》,李玫瑾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犯罪心理学》,罗大华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以下是为大家推荐的犯罪心理学书籍都是众人推荐的经典书籍,值得大家好好看看。

第一本《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连。这一门学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问题,但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做为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学亦有处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为。

第二本《侧写师》

写师们通过对作案手法、现场布置、犯罪特征等的分析,勾画案犯的犯罪心态,从而进一步对其人种、性别、年龄、职业背景、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乃至下一步行动等做出预测,以便警方缩小搜捕范围,及时制止犯罪行为的延续。

侧写师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一种经过专业训练的特殊职业。

第二本《罪犯心理与矫正》

围绕罪犯心理形成及对其不良心理的矫正等方面内容,为提高学习、训练心理健康技能的书籍。

初试即心理学统考:普通心理学、统计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6种课合为一门专业考,外加英语和政治。

犯罪心理学自考大纲内容

自考心理学主要有以下科目:

一、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第二版)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四、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杨治良,浙江教育出版社《实验心理学》,张学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心理统计学:《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心理测量学:《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琦,暨南大学出版社;

以上书目是首推书目,是心理学考研最基本的一定要看。

以下是扩充知识面的参考性读物,起辅助作用:

普心:《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学导论》,梁宁建,上海教育出版社;

发心:《发展心理学》,(精装)林崇德,浙江教育出版社;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心:《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人民教育出版社;

实验:《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舒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实验心理学》,孟庆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人民教育出版社。

测量:《心理测量学》,郑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学是统考,应用心理、发展心理、基础心理考试用书都一样初试:全国统考政治、英语、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拓展资料:

应用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人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人心理机能在社会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人的心智。 [1]

研究领域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胎儿出生到年老死亡的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

学习心理学:探索人是如何发展成为如今的状态。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学习发生过程和原因。

人格心理学:关注包括人格特征、动机和个体差异。

感觉与知觉心理学:研究人类怎样感知周围世界,如正在研究人类是如何识别面孔的。

比较心理学:研究和比较不同种系的动物行为。

生理心理学:研究行为与生理过程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活动。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思维问题,试图了解推理、问题解决、记忆及其他心理过程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性别心理学:研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探索生理因素、儿童扶养过程、教育、社会刻版印象等各种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涉及态度、说服、骚乱、顺从、领导行为、种族歧视、友谊、婚恋等问题。

文化心理学:研究文化对人类行为的作用。

进化心理学:研究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各种进化方式对行为的影响。如男性与女性之间的配偶选择方式。

临床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

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行为心理学:研究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犯罪心理学: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的基本内容是故意与过失(合称为罪过),此外还有犯罪目的与动机。(这些都是刑事侦查手段中常用的破案推断方法)有因才有果,什么原因才会导致结果的发生,犯罪的动机是什么(过失、故意还是疏忽大意)这些在办案及判决、裁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罪过与犯罪客观要见密切联系:罪过是对危害性位于危害结果的故意与过失;罪过必须表现在一定危害行为中;罪过只能是行为时的态度,罪过的有无以及罪过形式与内容都应以行为是为准,而不宜行为前或行为后为准。刑法总则明文规定了故意与过失的含义、任何犯罪的成立都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者过失;不具有故意与过失的行为,称为无罪过事件,不能成立犯罪。在某些情况下行为人可能对法律或者客观事实发生认识错误,这种认识错误可能影响其刑事责任,因而需要研究,但认识错误本身不是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

好好学习,等你考上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就知道了,这门学科这个学校在全国排名前三

犯罪心理学自考大纲内容选择

自考心理学主要有以下科目:一、普通心理学二、发展心理学三、教育心理学四、实验心理学五、心理统计学六、心理测量学

自考大专,首先要报名,报名以后会告诉都有什么科目的,心理学科目还是很多的。

自学考试的心理学相关专业名称为“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各地的主考学校不同,设置的课程也有不一样、要求也有差异。因此,难以一概而论。但是,除了所有专业必须开考的政治、英语、语文、计算机等公共课以外,下面这些专业主干课程一般是国家统一规定必须设置的:1、基础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心理学0031)(专科段,非相关专业的专升本要加考)2、发展心理学(专科段)3、社会心理学(专科段)4、心理统计与测量(专科段)5、实验心理学(专科段)6、心理健康教育概论(专科段)7、生理学基础(专科段)8、心理咨询与辅导(专科段)9、变态心理学(本科段)10、心理治疗(本科段)11、团体咨询(本科段)12、职业心理学(本科段)13、临床心理学(本科段)14、心理的生物学基础/生理心理学(本科段)以上课程都是有全国统一考试的课程,所以为各地学校所设置。有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还设有学校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甚至犯罪心理学等科目,具体要看该校继教部门规定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考试大纲了。

自考心理学主要有以下科目:

一、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第二版)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四、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杨治良,浙江教育出版社《实验心理学》,张学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心理统计学:《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心理测量学:《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琦,暨南大学出版社;

以上书目是首推书目,是心理学考研最基本的一定要看。

以下是扩充知识面的参考性读物,起辅助作用:

普心:《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学导论》,梁宁建,上海教育出版社;

发心:《发展心理学》,(精装)林崇德,浙江教育出版社;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心:《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人民教育出版社;

实验:《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舒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实验心理学》,孟庆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人民教育出版社。

测量:《心理测量学》,郑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学是统考,应用心理、发展心理、基础心理考试用书都一样初试:全国统考政治、英语、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拓展资料:

应用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人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人心理机能在社会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人的心智。 [1]

研究领域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胎儿出生到年老死亡的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

学习心理学:探索人是如何发展成为如今的状态。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学习发生过程和原因。

人格心理学:关注包括人格特征、动机和个体差异。

感觉与知觉心理学:研究人类怎样感知周围世界,如正在研究人类是如何识别面孔的。

比较心理学:研究和比较不同种系的动物行为。

生理心理学:研究行为与生理过程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活动。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思维问题,试图了解推理、问题解决、记忆及其他心理过程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性别心理学:研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探索生理因素、儿童扶养过程、教育、社会刻版印象等各种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涉及态度、说服、骚乱、顺从、领导行为、种族歧视、友谊、婚恋等问题。

文化心理学:研究文化对人类行为的作用。

进化心理学:研究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各种进化方式对行为的影响。如男性与女性之间的配偶选择方式。

临床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

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行为心理学:研究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犯罪心理学: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自考大纲内容是什么

犯罪心理学专业学的科目主要有:犯罪学原理、西方犯罪学、刑事政策学、犯罪被害人学、犯罪预防学、犯罪心理学、罪犯矫治学、犯罪评估导论、犯罪学研究方法、犯罪统计学、公安学概论、刑事侦查学、治安管理学、刑事科学技术、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理论、方法,研究与犯罪有关的心理活动及其客观规律的科学,即从心理活动方面,探索犯罪原因的学科。

犯罪心理学(Criminal 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连。这一门学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问题,但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做为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学亦有处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为。根据犯罪心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x0d\x0a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人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就是说犯罪心理和犯罪是其研究对象。犯罪主体的心理包括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的机理、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怎样对犯罪心理结构施加影响和加以教育改造等。简单地说,它只研究犯罪人的个性缺陷及有关的心理学问题。\x0d\x0a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除包括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外,还包括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如预防犯罪、惩治犯罪以及教育改造罪犯的心理学问题;还包括有犯罪倾向(即尚未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的心理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还包括被害者心理、证人心理、侦查心理、审讯心理、审判心理以及犯罪的心理预测等等。简单地说,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既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又研究与犯罪作斗争的对策心理学部分,即被认为是司法心理学的有关内容。\x0d\x0a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研究范围颇广,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确定:\x0d\x0a⑴把什么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具体说来,有以下5种人的心理和行为:\x0d\x0a①犯罪人,这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x0d\x0a②一般违法人,指实施了违反刑法,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和违反治安法规的行为而又为治安部门所处理的人\x0d\x0a③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x0d\x0a④揭露与惩罚犯罪的有关人员,这主要是指司法部门人员,这方面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办案质量\x0d\x0a⑤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和监狱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罪犯犯罪心理矫治的成效。\x0d\x0a⑵研究哪些课题。犯罪心理学(广义的)研究课题十分广泛,\x0d\x0a①犯罪心理结构\x0d\x0a②犯罪心理结构成因\x0d\x0a③犯罪心理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x0d\x0a④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x0d\x0a⑤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x0d\x0a⑥犯罪对策的心理学问题(如个体犯罪的心理预防,犯罪侦查心理和审讯、审判心理以及罪犯矫治等问题)以及其它有关课题。 [编辑本段]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1.建立假设。通过观察如果对未知现象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发生了疑问,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原理进行尝试性或假设性的推测,也就是提出问题。\x0d\x0a2.搜集资料。建立假设后,进一步的工作就是根据事实资料验证假设。搜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问卷法、个案追踪法等。\x0d\x0a3.分析资料。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搜集到的原始资料加以整理、分类,是指系统化和简约化。\x0d\x0a4.做出结论。即验证假设的过程,确定假设的正确与否。 [编辑本段]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1.犯罪心理学既是一门交叉性学科,也是一门边缘性学科\x0d\x0a2.犯罪心理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学科\x0d\x0a3.犯罪心理学是一门或然性学科 [编辑本段]研究犯罪心理学的目的 1.为发展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做出贡献\x0d\x0a2.为预防和惩治犯罪以及矫治罪犯的实践服务。 [编辑本段]犯罪心理学常用的方法 1.观察法\x0d\x0a2.调查法\x0d\x0a3.实验法\x0d\x0a4.心理测验法\x0d\x0a5.案例分析法\x0d\x0a6.经验总结法\x0d\x0a7.数量统计分析法 [编辑本段]犯罪心理学的历史 犯罪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790年德国人明希编写的《犯罪心理学在刑法制度中的影响》;而最早以犯罪心理学为书名的著作是1792年德国人绍曼编写的《犯罪心理学论》。\x0d\x0a18世纪末、19世纪初形成了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活跃期。\x0d\x0a在龙勃罗梭实证研究的带动下,19世纪末出现了犯罪心理学的第二个活跃期。\x0d\x0a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x0d\x0a犯罪心理学或称为罪犯侧写,起源于1940年代时,当时的美国战略情报局要求精神病学家威廉·兰格侧写阿道夫·希特勒的心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精神病学家利昂内尔·哈瓦特在英国皇家空军中工作,侧写了一串纳粹的高阶战犯可能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以期能由一群被俘的士兵和飞行员中找出他们。\x0d\x0a19世纪后期的欧洲,生产力迅速发展,从而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新兴的学科,如人类学、人体解剖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同时,由于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犯罪率急剧上升。因此,具体提示犯罪行为原因、心理机制、犯罪者的人格特征,从而提供预防和控制犯罪的途径,就成了当时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这种情况下,犯罪心理学逐渐形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 \x0d\x0a1872年,德国精神病学家K.埃宾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犯罪心理学为书名的著作《犯罪心理学纲要》。这本著作主要从精神病态的角度研究犯罪人。1889年,奥地利的检察官和犯罪学家H.格罗斯出版了《犯罪心理学》一书,着重研究犯罪者的人格。这两本专著的问世,标志了犯罪心理学的诞生。\x0d\x0a1950年代时,美国精神病学家布鲁塞尔精确地侧写了恐怖份子攻击纽约的不寻常心理状态。\x0d\x0a最快速的发展出现在联邦调查局在匡堤科开了联邦调查局学院之后,此一学院导致了全国研究暴力罪行中心和暴力犯罪执导系统的建立。其原初的想法是想建立一个可以找出许多无解的重大犯罪之间关连性的系统。\x0d\x0a在英国,大卫·康特博士是于1980年代中期指导警方侦探侦办已犯下一连串重大攻击行为的罪犯的一位先驱,但康特博士看到了“罪犯侧写”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做为一个心理学家的主观、个人看法之下。他和一位同事创立了“调查心理学”这一词,并且开始尝试以他们认为较科学的观点来逼进此一主题。 [编辑本段]犯罪心理学在中国 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对犯罪心理的探讨却由来已久。我国古代的史书上早就有探讨犯罪心理问题的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公旦就曾对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动机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关于人性善恶的论战,其实就是对犯罪心理形成原因的探讨。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羞恶”、“是非”之心,有些人之所以干坏事,是因为受环境的影响。他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荀子则认为,人生来就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的不良本性,只有“师法”,即进行遵守礼义法度的教育,才不会作恶。西汉初期,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认为“圣人”天生性善;“斗筲之徒”天生性恶;“中民”则既可为恶,也可为善,关键在于对其是否进行教化和以刑罚威胁。可见,我国历史上许多政治思想家和学者已有关于犯罪心理的精辟见解,只是未能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 \x0d\x0a犯罪心理学在我国的传播比欧美国家晚。尽管我国历史上早就有关于犯罪思想的探讨,其历史比欧洲早得多,内容也更为丰富,但一直未能形成一门系统的独立学科。本世纪30年代前后,西方的犯罪心理学开始传入中国。当时我国有一些学者翻译出版了一批西方犯罪心理学著作,也有学者撰写出版了自己的犯罪心理学著作。同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一样,从30年代到40年代,犯罪心理学在我国缓慢地发展着。建国以后,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一度曾将心理学视为伪科学,50-70年代中期,犯罪心理学一直没有得以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直到70年代末,犯罪心理学才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一样开始复苏,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我国许多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法学工作者、青少年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犯罪心理研究,翻译出版和撰写出版了几十种犯罪心理学教材和专著,以及不计其数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开设犯罪心理学课程的学校从1979年的几所政法院校发展到全国各地的几百所院校。犯罪心理学成为心理学各门支学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 [编辑本段]犯罪心理学的发展 本世纪以来,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学者逐渐增多,许多心理学家也加入了研究犯罪心理的行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S.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的冲动是犯罪的根本原因。他指出,人的意识由本我、超我自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代表与生俱来的欲望冲动,按“快乐原则”活动;超我代表社会道德标准,按“至善原则”活动;自我则对本我和超我进行协调,按“现实原则”活动。犯罪行为的发生是由于自我对超我的依从力减弱,而趋向于本我的结果。他还认为,成人犯罪是由于退化而使幼儿时期原始的、非道德的性冲动复活了起来。美国精神病学家W.希利和他的妻了A.F.布朗纳对少年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于1936年提出了“情绪障碍理论”。他们认为,违法犯罪行为是“不能得到满足的愿望与欲求的表现”。当年轻人的愿望和欲求长期得不满足,就会产生深刻的情绪问题。长期存在不满情绪就会导致年轻人采用违法犯罪的方式求得代偿性的满足。 \x0d\x0a美国犯罪学家E.H.萨瑟兰1939年在他所出版的《犯罪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不同接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1)犯罪行为是由学习得来的。(2)犯罪行为是通过与他人交往的过程而学得的。(3)犯罪行为主要是在与个人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学习得到的。(4)犯罪行为的学习内容包括犯罪方法技巧、动机、态度、理由等。(5)在犯罪动机和内驱力的形成方面,主要是从人际接触中获得错误观念,即犯罪比不犯罪有利,使违法心理战胜守法心理。(6)犯罪学习的结果随接触频率、时间长短、顺序、强度的不同而异。在犯罪多发区,由于同犯罪分子接触机会多,因此犯罪行为多是必然的。 \x0d\x0a德国精神病学家K.施奈德在1940年出版的《精神病质的人格》一书中,具体分析了各种异常人格与犯罪行为的联系。他发现易于导致犯罪的异常人格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意志薄弱型,这种人对外界的诱惑缺乏抵抗力,易受外人引诱而去犯罪。(2)情感缺乏型,这种人缺乏羞耻、怜悯、同情、名誉感、良心等高尚情感,具有冷酷、无耻的人格特征。(3)爆发型,这种人稍受外界刺激,便会暴怒,用暴力手段攻击他人。(4)激奋型,这种人很容易激动兴奋,做事不谨慎、无耐心,很容易与人发生纠纷。(5)自我显示型,这种人有强烈的虚荣心,处处想表现自己,不顾场合和方法。(6)偏执型,这种人顽固地坚持违背社会规范的错误观点和信仰,并付之于行动。(7)情绪易变型,这种人喜怒无常,情绪一日多变,难以捉摸。(8)软弱型,这种人缺乏人格的尊严,经受不了外界的压力,常违心地屈服于他人,做自己明知不该做的事情。(9)自卑型,这种人极度自卑,否定自己的能力和知识经验,认为自己无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只能依靠他人,或采取非法手段来谋生。(10)忧郁型,这种人整日情绪低沉消极,遇到任何事情都看成是不利于自己的事,并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 [编辑本段]犯罪心理学的研究 1、对犯罪心理的生理基础研究。包括研究体型-性格与犯罪的关系,染色体变异-性格异常与犯罪的关系,内分泌失调-情绪障碍与犯罪的关系,脑电图紊乱-意识障碍与犯罪的关系,血型-人格类型与犯罪的关系等等。这方面的研究大量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美国犯罪心理学家提特斯说:“我们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只有依靠生物学家、精神病学家、内分泌学家、脑电学家等的共同努力才能面目一新。”这位犯罪心理学家还指出:“社会应当承认,如果我们希望树立这样一种对待犯罪心理的态度,这种态度既有社会科学的根据,又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与当代最新的生理学、医学科学、心理学的成就相结合,那么我们的犯罪心理学就能以崭新的姿态,在20世纪末之前出现”。 \x0d\x0a2、对犯罪者人格和人格变化的研究。许多犯罪心理学家致力于研究犯罪者特定的人格特征和这种人格特征的由来。他们将犯罪者人格的各个方面与未犯罪者进行系统比较,从而试图确定犯罪者的人格特征。他们所指的人格内容很广泛,如雷蒙认为:“人格即是个人的全部,包括智慧、性格、本能内驱力、情绪稳定性、态度、兴趣、气质、社会性和个人的仪表,以及他的一般社会效能”。“它是一个对环境起调节作用的心理体系”。研究犯罪者人格问题的犯罪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的犯罪心理发展到人格的改变,表明这个人的犯罪心理已经定型。要矫正这种心理定型了的人格,需要做极其精细、复杂、长期的工作。所以,对罪犯的人格变化的研究,是犯罪心理学上一个十分细微与深入的课题。日本犯罪心理学家出根淳还指出:“过去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只限于探讨人的犯罪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即是基于生理原因还是社会原因。所以,过去都集中于对犯罪心理的个人因素一社会因素的探索与讲座在犯罪人格论建立以后,犯罪心理学就出现了新的面貌。这样,就在犯罪者的人格问题的讨论中开阔了犯罪心理的具体研究途径。” \x0d\x0a3、对犯罪行为社会学习机制的研究。有些犯罪心理学家在50年代流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犯罪行为同其他一切社会行为一样,也是由学习而获得的。他们致力于提示或阐明个体产生犯罪行为社会学习机制,提出了多种犯罪行为的学习理论,如埃森克的条件性回避反应理论,萨瑟兰的不同接触理论(亦称为分化性联结理论),伯杰斯等人所提出的犯罪行为操作性学习理论,A.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费尔德曼的完整学习理论等。 \x0d\x0a4、对产生犯罪心理的社会性缺陷的研究。有些犯罪心理学家认为,犯罪心理的产生要源主要在于犯罪者的社会性缺陷。社会性缺陷不是个人所造成的,而是环境的产物。他们致力于研究造成社会性缺陷的环境因素,提出了种种形成犯罪者社会性缺陷的理论,例如美国的希利及其妻子提出了情绪障碍理论;雷克利斯提出遏制理论;米德等人提出社会标定理论;米勒等人提出亚文化理论;塔克和昆尼等人提出冲突理论;科恩提出对抗理论;克洛瓦德和奥林提出不同机会理论等。 \x0d\x0a犯罪心理学在我国的传播比欧美国家晚。尽管我国历史上早就有关于犯罪思想的探讨,其历史比欧洲早得多,内容也更为丰富,但一直未能形成一门系统的独立学科。本世纪30年代前后,西方的犯罪心理学开始传入中国。当时我国有一些学者翻译出版了一批西方犯罪心理学著作,也有学者撰写出版了自己的犯罪心理学著作。同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一样,从30年代到40年代,犯罪心理学在我国缓慢地发展着。建国以后,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一度曾将心理学视为伪科学,50-70年代中期,犯罪心理学一直没有得以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直到70年代末,犯罪心理学才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一样开始复苏,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我国许多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法学工作者、表少年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犯罪心理研究,翻译出版和撰写出版了几十种犯罪心理学教材和专著,以及不计其数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开设犯罪心理学课程的学校从1979年的几所政法院校发展到全国各地的几百所院校。犯罪心理学成为心理学各门支学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

犯罪心理学自考大纲

多看些这方面的书籍

这个专业.....你不会是想搞刑侦吧???我觉得心理学虽然是理科但是其实跟你选什么科目没什么直接关系,这个专业毕业了简直.................没什么对口的工作

犯罪学原理、西方犯罪学、刑事政策学、犯罪被害人学、犯罪预防学、犯罪心理学、罪犯矫治学、犯罪评估导论、犯罪学研究方法、犯罪统计学、公安学概论、刑事侦查学、治安管理学、刑事科学技术、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

扩展资料:

犯罪心理学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联。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问题,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潜逃中或在法庭上等犯罪后的反应)。

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作为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学亦有处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为。

学科特点

1、犯罪心理学既是一门交叉性学科,也是一门边缘性学科。

2、犯罪心理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学科。

3、犯罪心理学是一门或然性学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犯罪心理学

自考应该有这样的这个专业!!

  • 索引序列
  • 犯罪心理学自考大纲内容和教材
  • 犯罪心理学自考大纲内容
  • 犯罪心理学自考大纲内容选择
  • 犯罪心理学自考大纲内容是什么
  • 犯罪心理学自考大纲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