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现代测量与评价自考重点

现代测量与评价自考重点

发布时间:

现代测量与评价自考重点

测量工程专业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包括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曲线放样、建筑工程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矿山工程测量。本书特色鲜明:涵盖面广,淡化理论,注重基础;图文并茂,强调实践,注重与职业资格考证和职业岗位的对接,力求接近工程实际;配有大量习题,强化训练,为职业资格能力鉴定考试打下基础。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测量类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资料,也可作为测量人员培训、成人教育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教育统计与测量》是教育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在《教育统计学》与《教育测量与评价》两门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课程,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当今世界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而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了解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任务;能对搜集得来的数据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初步整理;能用集中量、差异量、相关量等量数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在此基础上,借助概率理论,对数据进行推断统计;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与功能;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并能够熟练应用;掌握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能够对学生课业发展进行恰当的测量与评价。重点学习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方差与标准差、积差相关的意义与应用;正态分布的特点,正态分布的应用;抽样分布;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相关样本和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概念;估计信度的方法;难度系数的计算方法;效度的估计方法;区分度的估计方法等。在教育学领域,经常要涉及大量的调查、实验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并经过科学推论得出客观规律,是本课程要解决的问题。本课程提供了从数量的角度观察、分析客观现象的科学方法和途径,并且努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树立科学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理念,初步具备开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能力。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重点是什么?1、中学生物学课程: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生物学课程目标,中学生物学教科书。2、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关于自然科学,科学素养与生物学素养。3、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4、基本教学技能。5、教学策略6、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7、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8、中学生物学实验9、生物学教师的备课10、中学生物学教育评价11、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与教学中的安全12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学习方法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在概念、原理、价值观和方法等各方面形成整体联系,把握其内在精神和基本特性。联系实际,学思结合。一方面,要积极地运用实际经验来阐释和理解理论,即借助个人经验、典型案例和现实情境等因素,促进对概念和原理的把握。另一方面,要学以致用,即关注教育现实,努力运用所学理论去解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注意扩展学习。①要读些课程与教学论的名著。②要丰富课程与教学的历史知识,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状况。③多看专业杂志,了解学术前沿动态。④多看相关的参考书籍和专业书籍。⑤学习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终生努力。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自考重点

自考小学教育(本科)考试公共科目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等,有3-5门;专业科目有:中小学教育管理、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教学技能与教学艺术、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教育学(二)、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等,有8-10门。自考小学教育是一大热门专业,无论是和专业最对口的小学老师,还是与教育相关的后勤行政工作,或是与文字相关的工作如编辑、策划,都可以为自考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的考生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自考文凭作为国家承认的正规学历,是可以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小学教师资格证需具备大学大专及以上学历才可以报考;初中及高中教师资格证的报考要求是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可以报考。要想了解更多关于自考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师大教育。师大教育是国内专业致力于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的互联网教育机构是国家指定的教师资格证及成人学历提升中心,致力于教师证、成人学历提升的培训。同时,师大教育不仅有成人大专学历,而且有本科学历等学历证书、上班族必备职业证书,证书高含金量,学信网可查,是在职备考的最佳选择。

课程设置及使用教材:序号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教材名称 编著者 出版社 版次 1 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毛泽东思想概论 罗正楷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 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卫兴华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3 0015 英语(二) 14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 高远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4 0458 中小学教育管理 4 中小学教育管理 贺乐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5 0464 中外教育简史 6 中外教育简史 刘德华 广东高教出版社 1999年版 6 0465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4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何艳茹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7 0466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6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沈德立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8 0467 课程与教学论 6 课程与教学论 钟启泉张华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9 0472 比较教育 4 比较教育 王英杰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10 0542 文艺概论(二) 6 文学概论 王确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11 3329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5 小学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 黄亢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12 3330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5 小学数学专题研究 李星云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13 6230 小学艺术教育 5 艺术教育 郭声健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14 6231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5 教育测量与评价 黄光扬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2年版 15 6998 毕业设计(实习) 0 16 6999 毕业论文(答辩) 0 学分 75 加考课程 0405 教育原理 6 教育原理 柳海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0407 小学教育心理学 5 小学教育心理学 章志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免考外语加考课程 0445 中外教育管理史 6 中外教育管理史 王炳照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0453 教育法学 4 教育法学 劳凯声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045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4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裴娣娜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教育统计与测量》是教育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在《教育统计学》与《教育测量与评价》两门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课程,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当今世界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而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了解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任务;能对搜集得来的数据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初步整理;能用集中量、差异量、相关量等量数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在此基础上,借助概率理论,对数据进行推断统计;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与功能;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并能够熟练应用;掌握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能够对学生课业发展进行恰当的测量与评价。重点学习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方差与标准差、积差相关的意义与应用;正态分布的特点,正态分布的应用;抽样分布;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相关样本和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概念;估计信度的方法;难度系数的计算方法;效度的估计方法;区分度的估计方法等。在教育学领域,经常要涉及大量的调查、实验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并经过科学推论得出客观规律,是本课程要解决的问题。本课程提供了从数量的角度观察、分析客观现象的科学方法和途径,并且努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树立科学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理念,初步具备开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能力。

现代测量与评价自考重点内容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体育测量与评价》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育教育(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是一门通过对人体整体测量和局部测量来探讨人体的类型、特征、变异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体育科学领域的人体测量与评价亦不例外。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能够系统的了解人体测量与评价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人体测量的技术以及有关身体指标评价的方法和技术。从而更好为运动训练和健身指导提供科学的咨询。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测量与评价的理论与测试方法两部分。测量与评价理论包括: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及其检验、测量尺度(量表)、评分方法及评价量表的制定,人体生长发育的评价与预测等。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人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测定;身体成分、营养状况及成熟度的测定;疲劳的评定,心理素质的评定等规范化的具体操作方法。 测量与评价理论与测量方法,均以体育统计、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及运动生理学为基础理论,而且同技术学科及教育、心理学科的关系亦较为密切。所以人体测量与评价这门学科,只有在上述学科理论的基础上,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学科体系。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人体测量与评价课程及相关课程的基本内容。 2、理解测量的三性理论,掌握三性检验的方法,理解评价的基本过程,掌握评价的基本方法和量表。 3、掌握人体形态、机能、素质、运动能力测量的基本技术。 4、掌握人体测量评价标准的制定方法、体育评分方法。 (三)本课程的相关课程 体育统计学在这门课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正态分布理论在人体测量与评价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生理、生化、运动解剖课程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础,希望应试者能对这两门高度相关课程有较深入的了解。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测量与评价理论 (一)课程内容 测量的三性理论;评价的基本概念与评价标准;形态发育的评价、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评价。 (二)学习要求 理解并掌握保证测量准确的三性理论(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理解并掌握评价的基本方法和过程,掌握评价标准的制定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领会测量的三性理论,掌握测量的基本技术、评价的基本方法和过程,熟练掌握评价标准的制定方法。难点在于人体评价标准的制定方法。本章也是考试的重点所在。 第二章 人体形态测量 本章专门介绍了形态测量的基本知识以及姿势、体型、骨骼年龄的具体测量技术和生长发育的评价。应试者应能够理解基本的概念,熟练掌握具体的测量方法。 第三章、心肺功能测定;第四章、身体素质的测定;第五章、一般运动能力的测定;第六章、营养及身体成分的测定和第二的要求基本一致。应试者能够理解其中的基本概念、熟悉测定的内容、掌握基本的测量技术。 第二章到第六章的考试重点在形态、机能、素质、运动能力、身体成分、营养的测量的内容上,具体技术不作考试要求。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它们的含义是: 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领会和理解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掌握:要求应考者应该掌握的课程中的知识点。如简答一些具体生产操作有关内容。 3、熟练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重点知识点。如:测量的三性理论,评价标准的制定方法等。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人体测量与评价》,教材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三)自学方法指导 本课程作为一门方法技术类课程,内容多,难度适中,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了解这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了解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熟知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体育统计、人体生理解剖课程的内容,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进行学习。 通读教材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考试的基本知识点,自学要求的内容,注意对各知识点不同层次的要求。 认真完成教材中每一章后的习题和思考题,能够更好帮助应试者掌握课程相关的内容。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 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概如下: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40%. 3、试卷难度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四档的分数点的比例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计算题(见附录)。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判断题 如:可靠性高的测量其有效性也一定高。 二、填空题 如:测量的量表可分为 、 、 、 四种。 三、简答题 如:简述测量三性理论及其关系 四、综合计算题 如:给出一组数据,让应试者根据这组数据,运用正态分布理论作出此变量的评价标准。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2023年自考考试时间大多数省市有2次,4月和10月,江苏考4次,广东考3次。2023年4月自考的考试时间在4月 15日-16日,10月自考考试时间在10月28日-29日。各省的自考报名时间是不同的,考生需要关注考试院的相关消息。2023年自考考试时间安排表考期考试时间考试时间安排开考地区1月份1月7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仅江苏省和广东省1月8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4月份4月15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全国统考4月16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7月份7月1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仅江苏省7月2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10月份10月28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全国统考10月29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自考考试科目有哪些自考的考试科目有12-16门左右,包括公共课,专业课,换考课和实践课。不同的专业考试科目不同,例如:小学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学(二)、中小学教育管理、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英语(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外教育简史、教学技能与教学艺术、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等等。会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概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中国税制,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经济法概论(财经类),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应用基础,财务管理学,C语言程序设计,关系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课程实验(一)。自考生怎么高效备考自考生在备考前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制定一个复习计划。然后自考考生可以参考考试大纲,抓住重点知识加强学习,因为自考的答案大部分都来自考试大纲。对教材知识有一定把握以后,然后自考生就可以开始做题了。第一次开始做题时,先翻开练习资料,把该科目的每个题型依次熟悉一遍。自考生认真备考,坚持学习,通过所有的考试科目就可以申请毕业。报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您好,158教育在线为您服务根据您所提的问题,在网上未能找到相关的信息,详细信息请登录158教育在线进行咨询了解!如有疑问,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现代测量与评价自考重点归纳

中国近现代史自考考试重点是什么?1、鸦片战争(道光帝时)时间:1840-1842年背景:鸦片输入目的――英为了改变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地位禁烟运动――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结果: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时间:1856-1860年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结果: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俄国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3、甲午中日战争(光绪帝时)时间:1894-1895年背景:1894年日本出兵占领汉城经过:1894年在朝鲜开战,邓世昌在黄海之战中牺牲罪行:日军在旅顺进行大屠杀;1895年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结果: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台湾爱国志士徐骧、刘永福打击日军,反对割台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光绪帝时)时间:1900-1901年背景: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威胁帝国主义在华权益经过:1900年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联军从天津攻入北京结果:1901年清与英俄德美日法意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辛丑条约》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在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教育统计与测量》是教育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在《教育统计学》与《教育测量与评价》两门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课程,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当今世界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而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了解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任务;能对搜集得来的数据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初步整理;能用集中量、差异量、相关量等量数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在此基础上,借助概率理论,对数据进行推断统计;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与功能;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并能够熟练应用;掌握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能够对学生课业发展进行恰当的测量与评价。重点学习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方差与标准差、积差相关的意义与应用;正态分布的特点,正态分布的应用;抽样分布;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相关样本和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概念;估计信度的方法;难度系数的计算方法;效度的估计方法;区分度的估计方法等。在教育学领域,经常要涉及大量的调查、实验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并经过科学推论得出客观规律,是本课程要解决的问题。本课程提供了从数量的角度观察、分析客观现象的科学方法和途径,并且努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树立科学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理念,初步具备开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能力。

测量工程专业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包括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曲线放样、建筑工程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矿山工程测量。本书特色鲜明:涵盖面广,淡化理论,注重基础;图文并茂,强调实践,注重与职业资格考证和职业岗位的对接,力求接近工程实际;配有大量习题,强化训练,为职业资格能力鉴定考试打下基础。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测量类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资料,也可作为测量人员培训、成人教育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现代测量与评价自考重点总结

测绘工程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U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的理论,城市与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其测量工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摄影测量与图像图形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各类地图设计与编制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测绘工程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儿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训测量、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海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技术;3.掌握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和图像图形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方法;4.掌握使用各种信息源设计、编制各类地图的理论与方法;5.具有从事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建立,陆地、海洋、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与地籍图的测绘及其信息系统的建立,各种工程、大型建筑物的各阶段测绘及变形监测.资源(土地、矿产、海洋等)合理开发、利用及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6.了解现代大地测量、现代工业测量、空间测量、地球动力学、海洋测量等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主干课程: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矿山测量学、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大地控制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原理与应用、地图投影、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以及专业和专业基础课集中实习等,一般安排40周。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相近专业:测绘工程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遥感科学与技术 勘查技术与工程

1、经典测验理论的优点和局限性;

2、掌握现代测验理论的要点;

3、了解项目反应理论的优点和局限性;

4、了解现代测量与评价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经典测验理论

一、经典测验理论的特点

实用。也称作“经典信度理论”,企图估计实得分数和真实分数之间的关联程度;

理论基础是真分数模型,以弱假设为基础,是比较容易达到的。计算公式简单明了。

(一)经典测验理论的主要优点:

1、弱假设为基础,条件易满足,应用具有广泛性;

2、经过发展,形成了较完善的方法,意义直观,方法简单,应用具有普遍性;

3、我国发展出一套适应国情的方法和原则;

(二)经典测验理论的不足

1、各项指标依赖于被试样本,能力不同的样本组得出的参数也是不同的;

2、两个重要的假设条件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做到;

3、信度值是低限估计;

第二节     现代测验理论

一、现代测验理论

应用最广泛的模式是题目反应理论。

假设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能力是由人潜在的能力控制的。所以能够根据他现在表现出的行为预测将来的行为反应。

(一)题目反应理论的特点

1、找到了一条题目特征曲线;

2、假设建立的基础:考生的试验结果取决于一种潜在的能力特质,其他的能力的影响被忽略;局部独立;可以建立适合的数学模型;

(二)题目反应理论的优点:

1、题目难易度的估计不因样本不同而不同;

2、考生能力的估计不因测验的改变而改变;

3、测量误差的估计因考生程度不同而不同;

4、为多种形式测验的实施提供完善的理论和方法;

(三)题目反应理论的局限性

1、对数学模型和实测数据的拟合要求比较高;

2、题目反应理论是一维性假设,目前没有验证一维性假设的方法;

二、对经典测验理论和现代测验理论的比较

1、参数的稳定性;

2、能力的比较;

3、测验的标准物;

4、测验的设计等方面;

第三节     现代测量与评价的发展趋势

一、测验理论的发展史

20世纪50年代之前,经典测验理论时期;

20世纪50年代之后,题目反应理论等多种测验理论并存阶段;

二、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趋势

(一)政治性得到加强;

(二)教育功能得到强化;

(三)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的研究得到了突破性进展:测验理论更加深入化、多元化,测验编制趋向精密化和个别化,测验与教学的结合;

庄明桢教授提出美国的教育测验与评价有七个重点:

1、测验使用强调促进教与学的功能;

2、鼓励教师使用标准参照测验;

3、性向测验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

4、实施多元化评量与变通性评量;

5、从个别评量转变为团体评量;

6、提倡领域参照测验的编制方法;

7、大众对使用测验的关心程度得到了提高;

李坤崇教授提出台湾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教学与评估统合化、评量人员的多元化、评量方式的多样化、结果解释人性化、评量避免误用、评量电脑化、社会大众关心等等十一个方面。

(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了测验的效率;

三、世界各国教育评价改革的趋势

(一)与质性评定统整取代量化评定;

(二)评价功能从侧重甄别到侧重发展;

(三)强调参与性评价;

(四)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和情景性;

(五)评定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更重视形成结论的过程;

(六)质性评定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

学习这门课程要达到的目的

观念上的转变;

重视测量与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 索引序列
  • 现代测量与评价自考重点
  •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自考重点
  • 现代测量与评价自考重点内容
  • 现代测量与评价自考重点归纳
  • 现代测量与评价自考重点总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