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生化分离工程自考题库答案解析

生化分离工程自考题库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生化分离工程自考题库答案解析

1、基因工程;没有新型的蛋白质。2、基因的表达。3、铁原子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植物与人有亲缘关系。4、基因控制性状。5、24条(22条常染色体、X、Y染色体);X染色体;转基因产品。6、中心法则;基因重组。

江南大学 考研各科资料与视频

链接: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你好,自考的答案这个在省考院查询应该是可以找到的希望会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满意请点击采纳

1,基因 没有2、说明细菌含有产生蚕丝的基因。3.。Fe原子是组成血红蛋白的必备物质。4,基因决定性状。5,49 常 .转基因 安全性检测对人体无危害6.转录和翻译 保护重要的植物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生化分离工程自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 绪论 P8思考题:1、5、6 1、 生物分离工程:是指从发酵液、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细胞培养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P1 2、 生物分离纯化过程的一般流程可分为几大部分?分别包括哪些单元操作?P4 答:一、发酵液的预处理(固液分离):单元操作:过滤和离心; 二、产物的提取(初纯化):单元操作:沉淀、吸附、萃取、超滤; 三、产物的精制(高度纯化):单元操作:层析(包括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离子交换、亲和色谱、吸附色谱、电色谱; 四、成品的加工处理:单元操作:浓缩、结晶和干燥; 3、 生物分离工程的特点有哪些?P6 答:①原料液体系非常复杂,杂质含量高,难于分离;②原料液一般为产物浓度很低的水溶液;③原料液抗环境变化能力差,容易变性失活;④分离过程必须保持目标物的生物活性;⑤分离粗产物纯度低,最终产品纯度要求极高,而对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的生物产物的质量要求必须达到国家相关标准;⑥常无固定操作方法可循;⑦分离操作步骤多,不易获得高收率;⑧对于基因工程产品,一般要求在密封环境下操作;⑨分离纯化过程代价昂贵,产品回收率低。 第二章 发酵液的预处理 1、 发酵液预处理的方法:P11 按预处理的目的分为:提高过滤速度的方法、改变发酵液性质的方法和杂质去除的方法 具体的方法有:凝集和絮凝、加热法、调节PH法、加水稀释法、加入助滤剂法、加吸附剂法或加盐法、高价态无机离子去除的方法、可溶性杂蛋白质去除的方法、色素及其他杂质去除的方法。 2、 凝集:指在投加的化学物质(如水解的凝集剂、铝、铁的盐类或石灰等)作用下,发酵液中的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凝集成为1mm大小块状絮凝体的过程。P11 3、 絮凝:指某些高分子絮凝剂能在悬浮粒子之间产生桥梁作用,使胶粒形成粗大絮凝团的过程。P12 4、 具体方法中常采用的物质试剂:P14~15 调节PH法:一般采用草酸等有机酸或某些无机的酸碱; 高价态无机离子去除的方法: ①、 Ca2+的去除:常采用的酸化剂为草酸; ②、 Mg2+的去除:采用加入磷酸盐,是Mg+生成磷酸镁沉淀的方法; ③、 Fe3+的去除:采用加入黄血盐,生成普鲁士蓝沉淀的方法。 5、 影响发酵液过滤的因素:P17 一、 菌种:决定发酵液中各种悬浮粒子的大小和形状; 二、 发酵液黏度:通常发酵液黏度越大,分离速度越慢 影响其因素有:①发酵条件、②放罐时间、③发酵染菌、④发酵液的PH、温度 6、 错流过滤:料液流动方向与过滤介质平行的过滤,常用的过滤介质为微孔滤膜或超滤膜,主要适用于悬浮粒子细小的发酵液,如细菌发酵液的过滤。P18 7、 发酵液的过滤设备: 按过滤的推动力分为:重力式过滤器、压力式过滤器、真空式过滤器和离心式过滤器四种。P23 第三章 细胞分离技术 1、 细胞破碎的方法:P34 根据破碎机理不同,可分为: ⑴机械破碎法:珠磨法、高压匀浆法、超声波破碎法和其他类型的机械破碎法; ⑵物理破碎法:冻融法、低温玻璃化法; ⑶化学渗透法:酸碱法、盐法、表面活性剂处理、有机溶剂法、变性剂法、温和化学渗透剂处理; ⑷酶溶法:降解细胞壁。 2、 变性剂的作用:变性剂(如盐酸胍和脲)的加入,可削弱氢键的作用,使胞内产物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减弱,从而易于释放。P38 3、 包含体:是聚集蛋白质形成的浓密颗粒(密度达1.3mg/ml),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直径可达μm级,呈无定形或类晶体。 4、 蛋白质复性:又称再折叠,是指变性蛋白质在变性剂去除或浓度降低后,就会自发地从变性的热不稳定状态向热稳定状态转变,形成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天然结构。P42 复性方法:①稀释与透析复性法、②色谱复性技术、反胶束萃取复性法。 第四章 沉淀技术 1、 沉淀:又称为沉析,是指在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使溶质溶解度降低,生成无定形固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P48 2、 蛋白质沉淀方法:P51 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非离子多聚物沉淀法、生成盐复合物法、选择性的变性沉淀、亲和沉淀及SIS聚合物与亲和沉淀等。 3、 盐析:蛋白质在高离子强度溶液中溶解度降低,以致从溶液里沉淀出来的现象。P51 4、 盐析原理: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后,破坏蛋白质分子上的亲水基团与水分子作用形成的水化层,夺走水分子,破坏水膜,暴露出疏水区域,同时中和电荷,使颗粒间的相互斥力丧失,布朗运动加剧,导致蛋白质分子相互结合成聚集物而沉淀析出。P51 5、 影响盐析的因素:P52 ① 蛋白质种类、②离子类型、③温度和PH、④盐的加入方式、⑤蛋白质的原始浓度。 6、脱盐处理的方法:透析法、超滤及凝胶过滤法。P55 7、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原理:P56 一传统观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丙酮或乙醇等有机溶剂,水的活度降低,水对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水化程度降低,即破坏了蛋白质表面的水化层;另外,溶液的介电常数下降,蛋白质分子间的静电引力增大,从而聚集和沉淀。 二新观点:有机溶剂可能破坏蛋白质的某种键,使其空间结构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致使一些原来包在内部的疏水基团暴露于表面并与有机溶剂的疏水基团结合形成疏水层,从而使蛋白质沉淀,而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形超过一定程度时,便会导致完全的变性。 第五章 萃取技术 1、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原料)中提取出来的方法。P64 2、分配定律: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分配时,达到分配平衡后,如果其在两相中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其在两相中的平衡浓度之比为一常数,此常数称为分配常数A,A=c1/c2 P64 3、分配常数在使用时,必须注意满足3个条件:P65 ①必须是稀溶液;②溶质对溶剂的互溶度没有影响;③溶质在两相中必须是同一分类型,不发生缔合伙离解。 4、工业上液液萃取的基本过程包括几个步骤:P67 ①混合:料液与萃取剂充分混合并形成乳浊液的过程,设备:混合器; ②分离:将乳浊液分开形成萃取相和萃余相的过程,设备:分离器; ③溶剂回收:从萃取相或萃余相中回收萃取剂的过程,设备:回收器。 5、按操作流程划分,液液萃取可分为:P67 ①单级萃取,②多级萃取:多级错流萃取和多级逆流萃取。 6、影响有机溶剂萃取的因素:P73 一水相条件的影响:影响萃取操作的因素:主要有PH、温度、无机盐等 ①PH ②温度 ③盐析 ④带溶剂 二有机溶剂的选择 三乳化现象:乳化是一种液体分散在另一种不相混合的液体的现象。P75 7、去乳化剂有两种: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代十五烷基吡啶,适用于破坏W/O型乳浊液; 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易溶于水,微溶于有机溶剂,适用于破坏W/O型乳浊液。P75 8、 聚合物的不相溶性:两种聚合物分子间如存在相互排斥作用,即某种分子的周围将聚集同种分子而非异种分子,达到平衡时,就有可能分成两相,而两种聚合物分别进入一相中的现象。P80 9、在生化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双水相体系主要是:聚乙二醇-葡聚糖体系和聚乙二醇-无机盐系统。P80 10、液膜分离系统的膜相组成:通常有膜溶剂、表面活性剂、流动载体、膜增强剂构成。P87 11、液膜分类:根据其结构可分为3种 P87 ①乳状液膜,②支撑液膜,③流动液膜 12、液膜萃取机理:根据待分离溶质种类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P89 一单纯迁移: 二促进迁移: 三载体输送: 13、流动载体的选择原则:①溶解性,②络合性,③稳定性。 P92 14、溶胀:是指外相水透过膜进入了液膜内相,从而使液膜体积增大的现象。P94 15、反胶团:若将表面活性剂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中,并使其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便会在有机溶剂内形成聚集体,这种聚集体称为反胶团。P99 16、反胶团的优点:P99 ⑴极性“水核”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 ⑵生物大分子由于具有较强的极性,可溶解于极性水核中,防止与外界有机溶剂接触,减少变性作用; ⑶由于“水核”的尺度效应,可以稳定蛋白质的立体结构,增加其结构的刚性,提高其反应性能。 17、反胶团萃取蛋白质的推动力:萃取过程是静电力、疏水力、空间力、亲和力或几种力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蛋白质与表面活性剂性头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是主要推动力。P100 18、液固萃取的过程:包括润湿、溶解、扩散、和置换,其中置换中浸取的关键在于保持最大的浓度梯度。P103 19、超临界流体特点:P107 ⑴在临界点的附近,密度线聚集于临界点周围,压力或温度的小范围变化,就会引起流体密度的大幅度变化; ⑵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和溶剂化能力接近液体,黏度和扩散系数接近气体,在临界点附近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极其敏感,在不改变化学组成的条件下,即可通过压力调节流体的性质; ⑶在临界点附近,会出现流体的密度、黏度、溶解度、热容量、介电常数等所有流体的物性发生急剧变化的现象。 20、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P107 它是利用超临界流体(SCF),即温度和压力略超过或靠近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作为萃取剂,从固体或液体中萃取出某种高沸点或热敏性成分,以达到分离和纯化的目的。 21、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典型流程有:等温法、等压法和吸附法。P113 第六章 膜分离过程 1、膜分离过程:是用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天然或合成薄膜为分离介质,在膜两侧的推动力(如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温度差等)作用下,原料液体混合物或气体混合物中的某个或某些组分选择地透过膜,使混合物达到分离、分级、提纯、富集和浓缩的过程。P120 2、膜的功能:①物质的识别与透过;②相界面;③反应场。 3、浓差极化:较高的压力和料液浓度以及缓慢的膜面流速可造成膜表面溶质浓度高于主体浓度,形成高浓度边界层,使料液侧膜面的渗透压升高,有效压差减小的现象。P127 4、凝胶极化:是指在膜分离的过程中,由于溶质受到膜的截留作用,不能完全通过膜,溶质在膜表面附近浓度升高,导致膜两侧的有效压差减少,膜的通透量降低,当膜表面附近的浓度超过溶质的溶解度时,溶质析出,并在膜的表面形成凝胶层的过程。 5、超滤和微滤:是以膜两侧压力差为推动力,以微孔膜为过滤介质,当溶液流过膜表面时,主要利用筛分原理将溶液中的悬浮粒子或大分子物质截留,而使溶剂和小分子物质透过膜,以实现净化、分离与浓缩的膜分离过程。P132 微滤膜:一般为均质膜,膜阻力由总的膜厚度决定,微滤膜相比超滤膜来说孔径较大且孔径分布较均匀,膜孔径为0.05~10µm,截留对象是细菌、胶体以及气溶胶等悬浮粒子;超滤膜:一般为不对称结构,膜的传质阻力主要在表皮层,其厚度仅为1µm或更小,孔径大多在0.005~0.05µm,截留对象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0³~10^6的溶质。 6、影响截留率的因素: ⑴溶质的分子量; ⑵分子特性:①球形>带支链>线性分子; ②对于荷电膜与膜相反电荷分子截留率低,若膜对溶质有吸附作用,截留率高; ③其他高分子溶质存在,使截留率增大; ④操作条件:当PH=PI时,蛋白质截留率Ro高;温度升高,Ro降低。 7、电渗析的基本原理:P139 注:自己看书结合图示总结 第七章 吸附与离子交换 1、吸附:是指溶质从液相或气相转移到固相的现象。P154 2、活性炭:是一种非极性吸附剂,在水中的吸附能力大于在有机溶剂中的吸附能力。针对不同类型的物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①对极性基团多的化合物的吸附力大于极性基团少的化合物;②对芳香族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大于脂肪族化合物;③对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大于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P156 3、大孔网状吸附剂:是一种非离子型共聚物,是借助于范德华力从溶液中吸附各种有机化物质。具有选择性好、解析容易、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流体阻力较小、吸附质容易脱附、吸附速度快等优点。P157 4、离子交换剂的构成:网络骨架(具有三维空间立体结构)、活性基团和可交换的离子(与网络骨架带相反电荷)构成。P158 5、交换容量:是表征离子交换剂交换能力的主要的参数,是单位质量的干燥离子交换剂或单位体积的湿离子交换剂所能吸附的一价离子的毫摩尔数(mmol)。P158 6、影响交换速度的因素:P164 ⑴颗粒大小:颗粒减小无论对内部扩散控制或外部扩散控制的场合,都有利于交换速度的提高; ⑵交联度:交联度越低树脂越易膨胀,在树脂内部扩散越容易,当内扩散控制时,降低树脂交联度,能提高交换速度。树脂交联度大,树脂孔径小,离子运动阻力大,交换速度慢; ⑶温度:溶液温度提高,扩散速度加快,交换速度也增加; ⑷离子的化合价:离子化合价越高,离子和树脂骨架间的库仑力越大,扩散速度越小; ⑸离子的大小:小离子的交换速度比较快; ⑹搅拌速度:当液膜控制时,增加搅拌速度会使交换速度增加,但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再继续增加转速,影响就比较小; ⑺溶液浓度:当溶液浓度为0.001mol/L时,一般为外扩散控制,当溶液浓度增加时,交换速度也按比例增加。当浓度达到0.01mol/L左右时,浓度再增加,交换速度增加的较慢。此时内扩散和外扩散同时起作用,当浓度继续增加,交换速度达到极限值后就不再增大,此时已转变为内扩散控制。 7、影响离子交换选择性的因素:P165 ⑴水合离子半径:半径越小,亲和力越大; ⑵离子化合价:高价离子易于被吸附; ⑶溶液PH:影响交换基团和交换离子的解离程度,但不影响交换容量; ⑷离子强度:越低越好; ⑸有机溶剂:不利于吸附; ⑹交联度、膨胀度、分子筛:交联度大,膨胀度小,筛分能力增大;交联度小,膨胀度大,吸附量减少; ⑺树脂与粒子间的辅助力:除静电力以外,还有氢键和范德华力等辅助力。 第八章 色谱分离技术 1、阻滞因素:又称迁移率,是指一定条件下,在相同的时间内某一组分在固定相移动的距离与流动相本身移动的距离之比值,常用Rf(Rf≤1)表示。P177 2、正向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高于流动相的极性,在这种色谱过程中,非极性分子或极性小的分子比极性大的分子移动速度快,先从柱中流出来; 反向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低于流动相的极性,在这种色谱过程中,极性大的分子比极性小的分子移动的速度快,而先从柱中流出。P179 3、色谱法的分类: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分类 P181 可以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色谱、亲和色谱等。 4、显色的方法:P189 ⑴碘蒸气显色;⑵紫外线显色;⑶喷雾显色。 5根据载体多糖种类的不同,多糖基离子交换剂可分为:P197 ①离子交换纤维素;②离子交换葡聚糖;③离子交换琼脂糖。 6、亲和色谱原理:P206 将一对能可逆结合和解离生物分子的一方作为配基(配体),与具有大孔径、亲水性的固相载体相偶联、制成专一的亲和吸附剂,再用此亲和吸附剂填充色谱柱,当含有被分离物质的混合物随着流动相流经色谱柱时,亲和吸附剂上的配基就有选择地吸附能与其结合的物质,而其他的蛋白质及杂质不被吸附,从色谱柱中流出,使用适当的缓冲液使被分离物质及配基解吸附,即可获得纯化的目的产物。 7、蛋白质A来源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质G分离自G群链球菌。P208 8、辅酶和磷酸腺苷:某些酶(如脱氢酶和激酶)需要在辅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催化活性,即辅酶能与脱氢酶和激酶之间通过亲和作用相互结合,因此这些辅酶可用作脱氢酶和激酶的亲和配基。P208 9、活化:载体上的化学基团是不活泼的,不能与配基直接偶联,通过化学反应使介质上化学基团处于活化状态。P211 10、洗脱方法:⑴特异性洗脱;⑵非特异性洗脱。P219 第九章 离心技术 1、离心机的转子的类型:有甩出式水平转子、角转子、垂直转子、(区带转子、细胞洗脱转子、分析转子)等。P237 2、计算: ①悬浮微粒在重力场中重力沉淀速度Vg的计算公式:P233 9-4 ②例题9-1 ③料流量Q的计算公式:P244 9-19 ④例题9-3 ⑤注:ω=2πn/60 第十章 浓缩、结晶与干燥 1、蒸发浓缩:是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的一部分溶剂(通常为水)汽化后除去,得到含较高浓度溶质的一种操作过程。P267 2、结晶:是溶液中的溶质在一定条件下因分子有规则的排列而结合成晶体的过程,它是溶质提纯和得到固体颗粒的一种方法。P281 3、结晶的一般步骤: ⑴过饱和溶液的形成;⑵晶核产生;⑶晶体生长。 4、二次成核:已被认为是晶核的主要来源,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两种机理为:液体剪应力成核和接触成核。P283 5、喷雾干燥:是利用雾化器将料液(含水50%以上的溶液、悬浮液、浆状液等)喷成雾滴分散于热气流中,使水分迅速蒸发而成为粉粒状干燥制品的一种干燥方式。P302 6、冷冻干燥:又称升华干燥,是指将待干燥物快速冻结后,再在高真空条件下将其中的冰升华为水蒸气而去除的干燥方法。由于冰的升华带走热量使冻干整个过程保持低温冻结状态,有利于保留一些生物样品(如蛋白质)的活性。

亲,在生化分离工程中,预处理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多个因素。首先,需要考虑原料的性质,包括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微生物污染情况等。其次,需要考虑产品的要求,包括纯度、产量、活性等。最后,还需要考虑生产成本、工艺难度、设备条件等因素。根据不同的原料和产品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预处理方法。例如,对于含有大量固体颗粒的原料,可以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进行初步处理;对于含有蛋白质的原料,可以采用酸碱处理、酶解等方法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对于需要高纯度的产品,可以采用离子交换、凝胶过滤等方法进行深度分离。总之,预处理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和经济效益。

如果有条件的话,我建议你申请。找工作时,很多公司要求本科双证,双证是门槛。想报考公务员的人,很多单位也要求双重证书,很多单位没有学位证书就不能报考。自考是自学的还是向机关报告的? 是自学还是向机关报告? 这取决于你自己的情况。只要时间充裕,有足够的信息收集能力,就可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查阅官网公告、考试开始计划、专业课程安排,找到多年的真题和学习视频。如果有学习能力和充分的自律性,不需要向机关报告,建议自学。但是如果你不具备这些能力,时间不多,学习能力弱,自律性也不够,想尽快拿到证书的话,自学很难,建议你考学习机构。当然,向机构报告的成本比自学要贵一些,但好处是,第一,节约时间成本,不用自己花时间去搜索、关注官网的报考和政策信息。 一些替考和选拔课程可以帮助机构避免,少走弯路。其次,学习需要记忆才能收获更多、学习更多,但是自己带着大纲复习,需要时间,复习的东西不一定都能通过考试。报班后,专业老师将解读大纲,总结重点、核心知识,覆盖大部分考试知识点。第三,学习氛围好,在自制力低的同学、良好的学习氛围、老师和同学组成的社区圈子、彼此的鼓励和支持中,这是自己坚持下去的关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无论如何,最终目的是拿证书。最后,我要提醒大家,不管用什么方式,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到当地学习,参加考试,才能有所收获。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无论如何,最终的目的是拿证书。最后,我要提醒大家,不管用什么方式,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到当地学习,参加考试,才能有所收获。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生化分离工程自考题库及答案详解

1、基因工程;没有新型的蛋白质;2/、基因控制性状;3、“Fe”原子是人血红蛋白功能维持必须的成分、基因在进化中的保守性;4、基因的表达具有时空性;5、24、X染色体、转基因、食用对健康完全无风险6、中心法则、生物防治、基因变异

第一章 绪论 P8思考题:1、5、6 1、 生物分离工程:是指从发酵液、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细胞培养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P1 2、 生物分离纯化过程的一般流程可分为几大部分?分别包括哪些单元操作?P4 答:一、发酵液的预处理(固液分离):单元操作:过滤和离心; 二、产物的提取(初纯化):单元操作:沉淀、吸附、萃取、超滤; 三、产物的精制(高度纯化):单元操作:层析(包括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离子交换、亲和色谱、吸附色谱、电色谱; 四、成品的加工处理:单元操作:浓缩、结晶和干燥; 3、 生物分离工程的特点有哪些?P6 答:①原料液体系非常复杂,杂质含量高,难于分离;②原料液一般为产物浓度很低的水溶液;③原料液抗环境变化能力差,容易变性失活;④分离过程必须保持目标物的生物活性;⑤分离粗产物纯度低,最终产品纯度要求极高,而对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的生物产物的质量要求必须达到国家相关标准;⑥常无固定操作方法可循;⑦分离操作步骤多,不易获得高收率;⑧对于基因工程产品,一般要求在密封环境下操作;⑨分离纯化过程代价昂贵,产品回收率低。 第二章 发酵液的预处理 1、 发酵液预处理的方法:P11 按预处理的目的分为:提高过滤速度的方法、改变发酵液性质的方法和杂质去除的方法 具体的方法有:凝集和絮凝、加热法、调节PH法、加水稀释法、加入助滤剂法、加吸附剂法或加盐法、高价态无机离子去除的方法、可溶性杂蛋白质去除的方法、色素及其他杂质去除的方法。 2、 凝集:指在投加的化学物质(如水解的凝集剂、铝、铁的盐类或石灰等)作用下,发酵液中的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凝集成为1mm大小块状絮凝体的过程。P11 3、 絮凝:指某些高分子絮凝剂能在悬浮粒子之间产生桥梁作用,使胶粒形成粗大絮凝团的过程。P12 4、 具体方法中常采用的物质试剂:P14~15 调节PH法:一般采用草酸等有机酸或某些无机的酸碱; 高价态无机离子去除的方法: ①、 Ca2+的去除:常采用的酸化剂为草酸; ②、 Mg2+的去除:采用加入磷酸盐,是Mg+生成磷酸镁沉淀的方法; ③、 Fe3+的去除:采用加入黄血盐,生成普鲁士蓝沉淀的方法。 5、 影响发酵液过滤的因素:P17 一、 菌种:决定发酵液中各种悬浮粒子的大小和形状; 二、 发酵液黏度:通常发酵液黏度越大,分离速度越慢 影响其因素有:①发酵条件、②放罐时间、③发酵染菌、④发酵液的PH、温度 6、 错流过滤:料液流动方向与过滤介质平行的过滤,常用的过滤介质为微孔滤膜或超滤膜,主要适用于悬浮粒子细小的发酵液,如细菌发酵液的过滤。P18 7、 发酵液的过滤设备: 按过滤的推动力分为:重力式过滤器、压力式过滤器、真空式过滤器和离心式过滤器四种。P23 第三章 细胞分离技术 1、 细胞破碎的方法:P34 根据破碎机理不同,可分为: ⑴机械破碎法:珠磨法、高压匀浆法、超声波破碎法和其他类型的机械破碎法; ⑵物理破碎法:冻融法、低温玻璃化法; ⑶化学渗透法:酸碱法、盐法、表面活性剂处理、有机溶剂法、变性剂法、温和化学渗透剂处理; ⑷酶溶法:降解细胞壁。 2、 变性剂的作用:变性剂(如盐酸胍和脲)的加入,可削弱氢键的作用,使胞内产物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减弱,从而易于释放。P38 3、 包含体:是聚集蛋白质形成的浓密颗粒(密度达1.3mg/ml),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直径可达μm级,呈无定形或类晶体。 4、 蛋白质复性:又称再折叠,是指变性蛋白质在变性剂去除或浓度降低后,就会自发地从变性的热不稳定状态向热稳定状态转变,形成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天然结构。P42 复性方法:①稀释与透析复性法、②色谱复性技术、反胶束萃取复性法。 第四章 沉淀技术 1、 沉淀:又称为沉析,是指在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使溶质溶解度降低,生成无定形固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P48 2、 蛋白质沉淀方法:P51 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非离子多聚物沉淀法、生成盐复合物法、选择性的变性沉淀、亲和沉淀及SIS聚合物与亲和沉淀等。 3、 盐析:蛋白质在高离子强度溶液中溶解度降低,以致从溶液里沉淀出来的现象。P51 4、 盐析原理: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后,破坏蛋白质分子上的亲水基团与水分子作用形成的水化层,夺走水分子,破坏水膜,暴露出疏水区域,同时中和电荷,使颗粒间的相互斥力丧失,布朗运动加剧,导致蛋白质分子相互结合成聚集物而沉淀析出。P51 5、 影响盐析的因素:P52 ① 蛋白质种类、②离子类型、③温度和PH、④盐的加入方式、⑤蛋白质的原始浓度。 6、脱盐处理的方法:透析法、超滤及凝胶过滤法。P55 7、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原理:P56 一传统观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丙酮或乙醇等有机溶剂,水的活度降低,水对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水化程度降低,即破坏了蛋白质表面的水化层;另外,溶液的介电常数下降,蛋白质分子间的静电引力增大,从而聚集和沉淀。 二新观点:有机溶剂可能破坏蛋白质的某种键,使其空间结构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致使一些原来包在内部的疏水基团暴露于表面并与有机溶剂的疏水基团结合形成疏水层,从而使蛋白质沉淀,而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形超过一定程度时,便会导致完全的变性。 第五章 萃取技术 1、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原料)中提取出来的方法。P64 2、分配定律: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分配时,达到分配平衡后,如果其在两相中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其在两相中的平衡浓度之比为一常数,此常数称为分配常数A,A=c1/c2 P64 3、分配常数在使用时,必须注意满足3个条件:P65 ①必须是稀溶液;②溶质对溶剂的互溶度没有影响;③溶质在两相中必须是同一分类型,不发生缔合伙离解。 4、工业上液液萃取的基本过程包括几个步骤:P67 ①混合:料液与萃取剂充分混合并形成乳浊液的过程,设备:混合器; ②分离:将乳浊液分开形成萃取相和萃余相的过程,设备:分离器; ③溶剂回收:从萃取相或萃余相中回收萃取剂的过程,设备:回收器。 5、按操作流程划分,液液萃取可分为:P67 ①单级萃取,②多级萃取:多级错流萃取和多级逆流萃取。 6、影响有机溶剂萃取的因素:P73 一水相条件的影响:影响萃取操作的因素:主要有PH、温度、无机盐等 ①PH ②温度 ③盐析 ④带溶剂 二有机溶剂的选择 三乳化现象:乳化是一种液体分散在另一种不相混合的液体的现象。P75 7、去乳化剂有两种: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代十五烷基吡啶,适用于破坏W/O型乳浊液; 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易溶于水,微溶于有机溶剂,适用于破坏W/O型乳浊液。P75 8、 聚合物的不相溶性:两种聚合物分子间如存在相互排斥作用,即某种分子的周围将聚集同种分子而非异种分子,达到平衡时,就有可能分成两相,而两种聚合物分别进入一相中的现象。P80 9、在生化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双水相体系主要是:聚乙二醇-葡聚糖体系和聚乙二醇-无机盐系统。P80 10、液膜分离系统的膜相组成:通常有膜溶剂、表面活性剂、流动载体、膜增强剂构成。P87 11、液膜分类:根据其结构可分为3种 P87 ①乳状液膜,②支撑液膜,③流动液膜 12、液膜萃取机理:根据待分离溶质种类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P89 一单纯迁移: 二促进迁移: 三载体输送: 13、流动载体的选择原则:①溶解性,②络合性,③稳定性。 P92 14、溶胀:是指外相水透过膜进入了液膜内相,从而使液膜体积增大的现象。P94 15、反胶团:若将表面活性剂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中,并使其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便会在有机溶剂内形成聚集体,这种聚集体称为反胶团。P99 16、反胶团的优点:P99 ⑴极性“水核”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 ⑵生物大分子由于具有较强的极性,可溶解于极性水核中,防止与外界有机溶剂接触,减少变性作用; ⑶由于“水核”的尺度效应,可以稳定蛋白质的立体结构,增加其结构的刚性,提高其反应性能。 17、反胶团萃取蛋白质的推动力:萃取过程是静电力、疏水力、空间力、亲和力或几种力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蛋白质与表面活性剂性头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是主要推动力。P100 18、液固萃取的过程:包括润湿、溶解、扩散、和置换,其中置换中浸取的关键在于保持最大的浓度梯度。P103 19、超临界流体特点:P107 ⑴在临界点的附近,密度线聚集于临界点周围,压力或温度的小范围变化,就会引起流体密度的大幅度变化; ⑵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和溶剂化能力接近液体,黏度和扩散系数接近气体,在临界点附近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极其敏感,在不改变化学组成的条件下,即可通过压力调节流体的性质; ⑶在临界点附近,会出现流体的密度、黏度、溶解度、热容量、介电常数等所有流体的物性发生急剧变化的现象。 20、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P107 它是利用超临界流体(SCF),即温度和压力略超过或靠近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作为萃取剂,从固体或液体中萃取出某种高沸点或热敏性成分,以达到分离和纯化的目的。 21、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典型流程有:等温法、等压法和吸附法。P113 第六章 膜分离过程 1、膜分离过程:是用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天然或合成薄膜为分离介质,在膜两侧的推动力(如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温度差等)作用下,原料液体混合物或气体混合物中的某个或某些组分选择地透过膜,使混合物达到分离、分级、提纯、富集和浓缩的过程。P120 2、膜的功能:①物质的识别与透过;②相界面;③反应场。 3、浓差极化:较高的压力和料液浓度以及缓慢的膜面流速可造成膜表面溶质浓度高于主体浓度,形成高浓度边界层,使料液侧膜面的渗透压升高,有效压差减小的现象。P127 4、凝胶极化:是指在膜分离的过程中,由于溶质受到膜的截留作用,不能完全通过膜,溶质在膜表面附近浓度升高,导致膜两侧的有效压差减少,膜的通透量降低,当膜表面附近的浓度超过溶质的溶解度时,溶质析出,并在膜的表面形成凝胶层的过程。 5、超滤和微滤:是以膜两侧压力差为推动力,以微孔膜为过滤介质,当溶液流过膜表面时,主要利用筛分原理将溶液中的悬浮粒子或大分子物质截留,而使溶剂和小分子物质透过膜,以实现净化、分离与浓缩的膜分离过程。P132 微滤膜:一般为均质膜,膜阻力由总的膜厚度决定,微滤膜相比超滤膜来说孔径较大且孔径分布较均匀,膜孔径为0.05~10µm,截留对象是细菌、胶体以及气溶胶等悬浮粒子;超滤膜:一般为不对称结构,膜的传质阻力主要在表皮层,其厚度仅为1µm或更小,孔径大多在0.005~0.05µm,截留对象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0³~10^6的溶质。 6、影响截留率的因素: ⑴溶质的分子量; ⑵分子特性:①球形>带支链>线性分子; ②对于荷电膜与膜相反电荷分子截留率低,若膜对溶质有吸附作用,截留率高; ③其他高分子溶质存在,使截留率增大; ④操作条件:当PH=PI时,蛋白质截留率Ro高;温度升高,Ro降低。 7、电渗析的基本原理:P139 注:自己看书结合图示总结 第七章 吸附与离子交换 1、吸附:是指溶质从液相或气相转移到固相的现象。P154 2、活性炭:是一种非极性吸附剂,在水中的吸附能力大于在有机溶剂中的吸附能力。针对不同类型的物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①对极性基团多的化合物的吸附力大于极性基团少的化合物;②对芳香族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大于脂肪族化合物;③对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大于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P156 3、大孔网状吸附剂:是一种非离子型共聚物,是借助于范德华力从溶液中吸附各种有机化物质。具有选择性好、解析容易、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流体阻力较小、吸附质容易脱附、吸附速度快等优点。P157 4、离子交换剂的构成:网络骨架(具有三维空间立体结构)、活性基团和可交换的离子(与网络骨架带相反电荷)构成。P158 5、交换容量:是表征离子交换剂交换能力的主要的参数,是单位质量的干燥离子交换剂或单位体积的湿离子交换剂所能吸附的一价离子的毫摩尔数(mmol)。P158 6、影响交换速度的因素:P164 ⑴颗粒大小:颗粒减小无论对内部扩散控制或外部扩散控制的场合,都有利于交换速度的提高; ⑵交联度:交联度越低树脂越易膨胀,在树脂内部扩散越容易,当内扩散控制时,降低树脂交联度,能提高交换速度。树脂交联度大,树脂孔径小,离子运动阻力大,交换速度慢; ⑶温度:溶液温度提高,扩散速度加快,交换速度也增加; ⑷离子的化合价:离子化合价越高,离子和树脂骨架间的库仑力越大,扩散速度越小; ⑸离子的大小:小离子的交换速度比较快; ⑹搅拌速度:当液膜控制时,增加搅拌速度会使交换速度增加,但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再继续增加转速,影响就比较小; ⑺溶液浓度:当溶液浓度为0.001mol/L时,一般为外扩散控制,当溶液浓度增加时,交换速度也按比例增加。当浓度达到0.01mol/L左右时,浓度再增加,交换速度增加的较慢。此时内扩散和外扩散同时起作用,当浓度继续增加,交换速度达到极限值后就不再增大,此时已转变为内扩散控制。 7、影响离子交换选择性的因素:P165 ⑴水合离子半径:半径越小,亲和力越大; ⑵离子化合价:高价离子易于被吸附; ⑶溶液PH:影响交换基团和交换离子的解离程度,但不影响交换容量; ⑷离子强度:越低越好; ⑸有机溶剂:不利于吸附; ⑹交联度、膨胀度、分子筛:交联度大,膨胀度小,筛分能力增大;交联度小,膨胀度大,吸附量减少; ⑺树脂与粒子间的辅助力:除静电力以外,还有氢键和范德华力等辅助力。 第八章 色谱分离技术 1、阻滞因素:又称迁移率,是指一定条件下,在相同的时间内某一组分在固定相移动的距离与流动相本身移动的距离之比值,常用Rf(Rf≤1)表示。P177 2、正向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高于流动相的极性,在这种色谱过程中,非极性分子或极性小的分子比极性大的分子移动速度快,先从柱中流出来; 反向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低于流动相的极性,在这种色谱过程中,极性大的分子比极性小的分子移动的速度快,而先从柱中流出。P179 3、色谱法的分类: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分类 P181 可以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色谱、亲和色谱等。 4、显色的方法:P189 ⑴碘蒸气显色;⑵紫外线显色;⑶喷雾显色。 5根据载体多糖种类的不同,多糖基离子交换剂可分为:P197 ①离子交换纤维素;②离子交换葡聚糖;③离子交换琼脂糖。 6、亲和色谱原理:P206 将一对能可逆结合和解离生物分子的一方作为配基(配体),与具有大孔径、亲水性的固相载体相偶联、制成专一的亲和吸附剂,再用此亲和吸附剂填充色谱柱,当含有被分离物质的混合物随着流动相流经色谱柱时,亲和吸附剂上的配基就有选择地吸附能与其结合的物质,而其他的蛋白质及杂质不被吸附,从色谱柱中流出,使用适当的缓冲液使被分离物质及配基解吸附,即可获得纯化的目的产物。 7、蛋白质A来源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质G分离自G群链球菌。P208 8、辅酶和磷酸腺苷:某些酶(如脱氢酶和激酶)需要在辅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催化活性,即辅酶能与脱氢酶和激酶之间通过亲和作用相互结合,因此这些辅酶可用作脱氢酶和激酶的亲和配基。P208 9、活化:载体上的化学基团是不活泼的,不能与配基直接偶联,通过化学反应使介质上化学基团处于活化状态。P211 10、洗脱方法:⑴特异性洗脱;⑵非特异性洗脱。P219 第九章 离心技术 1、离心机的转子的类型:有甩出式水平转子、角转子、垂直转子、(区带转子、细胞洗脱转子、分析转子)等。P237 2、计算: ①悬浮微粒在重力场中重力沉淀速度Vg的计算公式:P233 9-4 ②例题9-1 ③料流量Q的计算公式:P244 9-19 ④例题9-3 ⑤注:ω=2πn/60 第十章 浓缩、结晶与干燥 1、蒸发浓缩:是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的一部分溶剂(通常为水)汽化后除去,得到含较高浓度溶质的一种操作过程。P267 2、结晶:是溶液中的溶质在一定条件下因分子有规则的排列而结合成晶体的过程,它是溶质提纯和得到固体颗粒的一种方法。P281 3、结晶的一般步骤: ⑴过饱和溶液的形成;⑵晶核产生;⑶晶体生长。 4、二次成核:已被认为是晶核的主要来源,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两种机理为:液体剪应力成核和接触成核。P283 5、喷雾干燥:是利用雾化器将料液(含水50%以上的溶液、悬浮液、浆状液等)喷成雾滴分散于热气流中,使水分迅速蒸发而成为粉粒状干燥制品的一种干燥方式。P302 6、冷冻干燥:又称升华干燥,是指将待干燥物快速冻结后,再在高真空条件下将其中的冰升华为水蒸气而去除的干燥方法。由于冰的升华带走热量使冻干整个过程保持低温冻结状态,有利于保留一些生物样品(如蛋白质)的活性。

1、基因工程;没有新型的蛋白质。2、基因的表达。3、铁原子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植物与人有亲缘关系。4、基因控制性状。5、24条(22条常染色体、X、Y染色体);X染色体;转基因产品。6、中心法则;基因重组。

生化分离工程自考题库答案

2017临床检验技师考试《生化检验》测试题及答案

测试题一:

1.维生素E以化学结构或功能命名为

A、脂肪酸衍生物

B、萘醌

C、生育酚

D、苯酚

E、前列腺素

【本题答案】C

2.维生素B,的分子结构中不含有

A、嘧啶环

B、噻唑环

C、硫基

D、氢基

E、羧基

【本题答案】E

3.性质最稳定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E

C、维生素B1

D、维生素C

E、维生素PP

【本题答案】E

4.下列有关NAD+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含有尼克酰胺和腺嘌呤

B、含有两个磷酸基

C、含有两分子D-核糖

D、是乳酸脱氢酶特有的辅酶

E、能可逆地加氢、脱氢

【本题答案】D

5.磷酸毗哆醛与酶蛋白结合是通过

A、氢键

B、疏水键

C、盐键

D、Schiff碱

E、酯键

【本题答案】D

6.下列哪种维生素含有蝶呤啶、对氨基苯甲酸

A、维生素B12

B、氰钴胺素

C、叶酸

D、生物素

E、维生素B6

【本题答案】C

7.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6

D、维生素B12

E、叶酸

【本题答案】D

8.下列辅酶或辅基中不含B族维生素的是

A、Co Ⅰ

B、CoA

C、CoQ

D、Co Ⅱ

E、FMN

【本题答案】C

9.下列化合物中不含维生素的是

A、CoA-SH

B、TPP

C、NADP+

D、UDPC

E、FAD

【本题答案】D

10.CEA是下列哪一物质的英文略语

A、甲胎蛋白

B、癌胚抗原

C、前列腺特异抗原

D、鳞状细胞癌抗原

E、组织多肽性抗原

[本题答案】B

11 .TPA是下列哪一物质的英文略语

A、甲胎蛋白

B、癌胚抗原

C、前列腺特异抗原

D、鳞状细胞癌抗原

E、组织多肽抗原

【本题答案】E

12.DNA复制的一般原则为

A、半保留复制

B、全保留复制

C、不保留复制

D、不对称复制

E、对称复制

【本题答案】A

13 .PSA是下列哪一物质的英文略语

A、甲胎蛋白

B、癌胚抗原

C、前列腺特异抗原

D、鳞状细胞癌抗原

E、组织多肽抗原

【本题答案】C

14.分泌激素种类最多的肿瘤是

A、肝癌

B、结肠癌

C、胃癌

D、肺癌

E、乳腺癌

【本题答案】D

15.肿瘤组织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多为

A、α亚单位

B、β亚单位

C、γ亚单位

D、α和β亚单位

E、α和γ亚单位

【本题答案】B

16.与癌胚抗原结构极为相似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A

B、IgE

C、IgG

D、IgM

E、IgD

【本题答案】C

17.与甲胎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的蛋白是

A、前清蛋白

B、清蛋白

C、转铁蛋白

D、铜蓝蛋白

E、α2巨球蛋白

【本题答案】B

18 .CEA所含互不重叠的抗原决定簇种类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E、6种

【本题答案】D

19. CEA的抗原决定簇中具有较高特异性的是

A、Gold 2~4

B、Gold 1~3

C、Gold 3~4

D、Gold 4~5

E、Gold 2、Gold 4

【本题答案】B

20. CEA的抗原决定簇中具有交叉反应是

A、Gold 2~4

B、Gold 1~3

C、Gold 5~6

D、Gold 4~5

E、Gold 2、Gold 4

【本题答案】D

21.正常人PSA主要存在于

A、血液

B、脑脊液

C、精液

D、前列腺液

E、关节积液

【本题答案】C

22. TPS的中文全称是

A、前列腺特异抗原

B、组织多肽抗原

C、特异性组织多肽抗原

D、细胞角蛋白

E、鳞状细胞癌抗原

【本题答案】C

23.SCCA的中文全称是

A、前列腺特异抗原

B、组织多肽抗原

C、特异性组织多肽抗原

D、细胞角蛋白

E、鳞状细胞癌抗原

【本题答案】E

24.狭义糖蛋白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少于

A、2%

B、4%

C、6%

D、8%

E、10%

【本题答案】B

25.粘蛋白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超过

A、2%

B、4%

C、6%

D、8%

E、10%

【本题答案】B

26.p53基因的表达产物是

A、P21蛋白

B、P42蛋白

C、P53蛋白

D、P185蛋白

E、P25蛋白

【本题答案】C

27. P53蛋白的分子量为

A、21 kD

B、42 kD

C、50 kD

D、53 kD

E、106 kD

【本题答案】D

28.ras基因位于人类第几号染色体上

A、第1号

B、第5号

C、第17号

D、第18号

E、第19号

【本题答案】A

29. ras基因的表达产物为

A、P21蛋白

B、P42蛋白

C、P53蛋白

D、P185蛋白

E、P25蛋白

【本题答案】A

30.下列哪一基因不属于myc基因家族

A、c-myc

B、H-myc

C、N-myc

D、L-myc

E、R-myc

【本题答案】B

测试题二:

选择题:

1.临床生物化学为下列哪些医疗方面提供信息和理论依据

A、疾病诊断

B、病情监测

C、疗效评估

D、预后判断

E、细胞形态学观察

【本题答案】ABCD

2.临床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阐述疾病的生化基础

B、阐述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生化变化

C、结合临床病例的研究

D、开发临床生化检验方法与技术

E、疾病治疗方案的研究

【本题答案】ABCD

3.胰岛素对糖代谢的作用是

A、使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增加,有利于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

B、使肝葡萄糖激酶活性增强,有利于肝糖原合成

C、促进糖氧化分解

D、促进糖转变成脂肪

E、促进糖异生

【本题答案】ABCD

4.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有

A、激活肝磷酸化酶激酶

B、抑制糖异生

C、刺激肝糖原分解

D、激活肌肉磷酸化酶

E、促进酮体生成

【本题答案】ACE

5.下列关于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结构与胰岛素类似

B、免疫学性质与胰岛素类似

C、可通过胰岛素受体发挥作用

D、促进血糖降低的快速效应与胰岛素相同

A、 其长期效应是促进生长

【本题答案】ACE

6.下列有关糖的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人体主要能量来源

B、具有运输作用

C、是机体供能的基础物质

D、糖占体重的7%

E、是构成机体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

【本题答案】ACE

7.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有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激素

B、胰岛素和肾上腺激素可降低血糖浓度

C、胰岛素的作用机制是与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改变膜成分的排列结构,这种变

化的信息通过第二信使再引起细胞内生物学反应

D、胰岛素的作用机制是直接渗透到细胞内对糖代谢发挥作用

E、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产生

【本题答案】ACE

8.载脂蛋白的基因结构的共同特点是含有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但除外

A、ApoAⅠ

B、ApoAⅣ

C、APoB

D、APoA Ⅱ

E、Apo( a)

【本题答案】BCE

9 .LDL受体的配体是

A、含APoB100的脂蛋白

B、含APoB48的脂蛋白

C、含ApoE的脂蛋白

D、含ApoC的脂蛋白

E、含ApoA的.脂蛋白

【本题答案】AC

10.胆固醇的逆转运主要通过哪些酶/蛋白的共同作用完成

A、CETP

B、HMGCoA还原酶

C、LPL

D、HL

E、LCAT

【本题答案】AE

11.肾病综合征病人体内脂类代谢紊乱表现为

A、肝脏合成胆固醇、TG及脂蛋白增加

B、脂质清除障碍

C、血浆中HDL3减少而HDL2增多

D、尿中丢失HDL增加

E、血浆LDL和VLDL浓度降低

【本题答案】ABD

12.蛋白质在280nm波长处有最大光吸收,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色氨酸

B、酪氨酸

C、谷氨酸

D、苯丙氨酸

E、赖氨酸

【本题答案】 ABD

13.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的方法包括

A、高温

B、极端pH

C、高浓度的脲及盐酸胍类化合物

D、去垢剂(如十二烷基磺酸钠)

E、盐析法

【本题答案】ABCD

14.碳酸氢盐缓冲对固定酸最为重要的原因是

A、浓度最高

B、其比例可通过呼吸迅速调整

C、[HC03-]/[H2C03]缓冲能力强

D、肺能补充HC03-

E、肾能补充HC03-

【本题答案】ABC

15.下列关于体液渗透压叙述正确的有

A、仅与溶解在其中的带电荷的颗粒数成比例

B、仅与溶解在其中的不带电荷的颗粒数成比例

C、与溶解在其中的带电荷或不带电荷的颗粒数成比例

D、一般用溶质颗粒的摩尔浓度表示

E、临床可用冰点渗透压仪测定

【本题答案】CDE

16.关于血红蛋白氧饱和度

A、为氧含量/氧容量

B、Hb氧饱和度有三种检测途径: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氧合分数、估计氧饱和度

C、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氧合分数、估计氧饱和度在健康情况下非常相似

D、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氧合分数、估计氧饱和度在疾病情况下非常相似

E、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氧合分数、估计氧饱和度在健康和疾病情况下都非常相似

【本题答案】ABC

17.磷的生理功能为

A、参与能量代谢

B、促进1,25-(OH)2-D3合成

C、构成缓冲系统

D、作为第二信使

E、细胞膜结构

【本题答案】ACE

18. Ca2+的生理功能为

A、降低毛细血管壁与细胞膜的通透性

B、细胞内信使

C、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

D、参与凝血过程

E、升高神经肌肉兴奋性

【本题答案】ABCD

19.调节钙、磷代谢的主要激素有

A、甲状旁腺激素

B、降钙素

C、活性维生素D

D、雄激素

E、雌激素

【本题答案】ABC

20.影响药物扩散的因素有

A、药物在生物膜两侧的浓度差

B、药物的脂溶性高低

C、药物的活性

D、环境的pH

E、药物的分子量

【本题答案】ABDE

21.有关药物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B、血管内用药不存在吸收

C、指药物随血液循环输送至全身各部位的过程

D、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很多

E、药物吸收只受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影响

【本题答案】ABD

22.有关药物排泄正确的解释包括

A、碱化尿液可促进酸性药物经尿排泄

B、酸化尿液可使碱性药物经尿排泄减少

C、药物可自胆汁排泄

D、粪中药物多是口服未被吸收的药物

E、肺脏是某些挥发性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

【本题答案】ACDE

23.下列有关房室模型的不正确叙述为

A、药代动力学房室是按药物分布速度以数学方法划分的概念

B、多数药物按单房室模型转运

C、房室模型为药物固有的药代动力学指标

D、同一药物在所有个体都呈相同房室模型

E、同一药物口服时呈二室模型而静脉注射则呈单一房室模型

【本题答案】BCD

24.零级消除动力学指

A、饱和消除方式

B、药物血浆半衰期不是恒定值

C、其消除速度与刚用完药时的药物浓度(Co)高低有关

D、恒量消除

E、也可转化为一级消除动力学方式

【本题答案】ABDE

25.关于一级消除动力学的叙述正确的有

A、药物半衰期与血药浓度高低无关

B、药物血浆消除半寿期不是恒定值

C、为恒比消除

D、为绝大多数药物消除方式

E、也可转化为零级消除动力学方式

【本题答案】ACDE

26.有关血管外单剂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以零级动力学方式吸收

B、多以一级动力学方式吸收

C、多以零级动力学方式消除

D、多以一级动力学方式消除

E、多采用生物利用度(F)反映药物吸收速度对药效的影响

【本题答案】BDE

27.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中样品预处理的措施有

A、灰化

B、去蛋白

C、提取

D、化学衍生化学反应

E、离子化

【本题答案】BCD

28.心肌纤维细丝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肌动蛋白

B、原肌球蛋白

C、肌钙蛋白

D、肌球蛋白

E、肌红蛋白

【本题答案】ABC

29.以下指标中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标志物的是

A、肌红蛋白

B、肌球蛋白重链和轻链

C、脂肪酸结合蛋白

D、糖原磷酸化酶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本题答案】ABCD

30.生物转化的特点是

A、连续性

B、多样性

C、特异性

D、二相性

E、解毒和致毒的双重性

【本题答案】ABE

你好,自考的答案这个在省考院查询应该是可以找到的希望会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满意请点击采纳

第一章 绪论 P8思考题:1、5、6 1、 生物分离工程:是指从发酵液、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细胞培养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P1 2、 生物分离纯化过程的一般流程可分为几大部分?分别包括哪些单元操作?P4 答:一、发酵液的预处理(固液分离):单元操作:过滤和离心; 二、产物的提取(初纯化):单元操作:沉淀、吸附、萃取、超滤; 三、产物的精制(高度纯化):单元操作:层析(包括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离子交换、亲和色谱、吸附色谱、电色谱; 四、成品的加工处理:单元操作:浓缩、结晶和干燥; 3、 生物分离工程的特点有哪些?P6 答:①原料液体系非常复杂,杂质含量高,难于分离;②原料液一般为产物浓度很低的水溶液;③原料液抗环境变化能力差,容易变性失活;④分离过程必须保持目标物的生物活性;⑤分离粗产物纯度低,最终产品纯度要求极高,而对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的生物产物的质量要求必须达到国家相关标准;⑥常无固定操作方法可循;⑦分离操作步骤多,不易获得高收率;⑧对于基因工程产品,一般要求在密封环境下操作;⑨分离纯化过程代价昂贵,产品回收率低。 第二章 发酵液的预处理 1、 发酵液预处理的方法:P11 按预处理的目的分为:提高过滤速度的方法、改变发酵液性质的方法和杂质去除的方法 具体的方法有:凝集和絮凝、加热法、调节PH法、加水稀释法、加入助滤剂法、加吸附剂法或加盐法、高价态无机离子去除的方法、可溶性杂蛋白质去除的方法、色素及其他杂质去除的方法。 2、 凝集:指在投加的化学物质(如水解的凝集剂、铝、铁的盐类或石灰等)作用下,发酵液中的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凝集成为1mm大小块状絮凝体的过程。P11 3、 絮凝:指某些高分子絮凝剂能在悬浮粒子之间产生桥梁作用,使胶粒形成粗大絮凝团的过程。P12 4、 具体方法中常采用的物质试剂:P14~15 调节PH法:一般采用草酸等有机酸或某些无机的酸碱; 高价态无机离子去除的方法: ①、 Ca2+的去除:常采用的酸化剂为草酸; ②、 Mg2+的去除:采用加入磷酸盐,是Mg+生成磷酸镁沉淀的方法; ③、 Fe3+的去除:采用加入黄血盐,生成普鲁士蓝沉淀的方法。 5、 影响发酵液过滤的因素:P17 一、 菌种:决定发酵液中各种悬浮粒子的大小和形状; 二、 发酵液黏度:通常发酵液黏度越大,分离速度越慢 影响其因素有:①发酵条件、②放罐时间、③发酵染菌、④发酵液的PH、温度 6、 错流过滤:料液流动方向与过滤介质平行的过滤,常用的过滤介质为微孔滤膜或超滤膜,主要适用于悬浮粒子细小的发酵液,如细菌发酵液的过滤。P18 7、 发酵液的过滤设备: 按过滤的推动力分为:重力式过滤器、压力式过滤器、真空式过滤器和离心式过滤器四种。P23 第三章 细胞分离技术 1、 细胞破碎的方法:P34 根据破碎机理不同,可分为: ⑴机械破碎法:珠磨法、高压匀浆法、超声波破碎法和其他类型的机械破碎法; ⑵物理破碎法:冻融法、低温玻璃化法; ⑶化学渗透法:酸碱法、盐法、表面活性剂处理、有机溶剂法、变性剂法、温和化学渗透剂处理; ⑷酶溶法:降解细胞壁。 2、 变性剂的作用:变性剂(如盐酸胍和脲)的加入,可削弱氢键的作用,使胞内产物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减弱,从而易于释放。P38 3、 包含体:是聚集蛋白质形成的浓密颗粒(密度达1.3mg/ml),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直径可达μm级,呈无定形或类晶体。 4、 蛋白质复性:又称再折叠,是指变性蛋白质在变性剂去除或浓度降低后,就会自发地从变性的热不稳定状态向热稳定状态转变,形成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天然结构。P42 复性方法:①稀释与透析复性法、②色谱复性技术、反胶束萃取复性法。 第四章 沉淀技术 1、 沉淀:又称为沉析,是指在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使溶质溶解度降低,生成无定形固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P48 2、 蛋白质沉淀方法:P51 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非离子多聚物沉淀法、生成盐复合物法、选择性的变性沉淀、亲和沉淀及SIS聚合物与亲和沉淀等。 3、 盐析:蛋白质在高离子强度溶液中溶解度降低,以致从溶液里沉淀出来的现象。P51 4、 盐析原理: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后,破坏蛋白质分子上的亲水基团与水分子作用形成的水化层,夺走水分子,破坏水膜,暴露出疏水区域,同时中和电荷,使颗粒间的相互斥力丧失,布朗运动加剧,导致蛋白质分子相互结合成聚集物而沉淀析出。P51 5、 影响盐析的因素:P52 ① 蛋白质种类、②离子类型、③温度和PH、④盐的加入方式、⑤蛋白质的原始浓度。 6、脱盐处理的方法:透析法、超滤及凝胶过滤法。P55 7、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原理:P56 一传统观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丙酮或乙醇等有机溶剂,水的活度降低,水对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水化程度降低,即破坏了蛋白质表面的水化层;另外,溶液的介电常数下降,蛋白质分子间的静电引力增大,从而聚集和沉淀。 二新观点:有机溶剂可能破坏蛋白质的某种键,使其空间结构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致使一些原来包在内部的疏水基团暴露于表面并与有机溶剂的疏水基团结合形成疏水层,从而使蛋白质沉淀,而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形超过一定程度时,便会导致完全的变性。 第五章 萃取技术 1、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原料)中提取出来的方法。P64 2、分配定律: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分配时,达到分配平衡后,如果其在两相中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其在两相中的平衡浓度之比为一常数,此常数称为分配常数A,A=c1/c2 P64 3、分配常数在使用时,必须注意满足3个条件:P65 ①必须是稀溶液;②溶质对溶剂的互溶度没有影响;③溶质在两相中必须是同一分类型,不发生缔合伙离解。 4、工业上液液萃取的基本过程包括几个步骤:P67 ①混合:料液与萃取剂充分混合并形成乳浊液的过程,设备:混合器; ②分离:将乳浊液分开形成萃取相和萃余相的过程,设备:分离器; ③溶剂回收:从萃取相或萃余相中回收萃取剂的过程,设备:回收器。 5、按操作流程划分,液液萃取可分为:P67 ①单级萃取,②多级萃取:多级错流萃取和多级逆流萃取。 6、影响有机溶剂萃取的因素:P73 一水相条件的影响:影响萃取操作的因素:主要有PH、温度、无机盐等 ①PH ②温度 ③盐析 ④带溶剂 二有机溶剂的选择 三乳化现象:乳化是一种液体分散在另一种不相混合的液体的现象。P75 7、去乳化剂有两种: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代十五烷基吡啶,适用于破坏W/O型乳浊液; 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易溶于水,微溶于有机溶剂,适用于破坏W/O型乳浊液。P75 8、 聚合物的不相溶性:两种聚合物分子间如存在相互排斥作用,即某种分子的周围将聚集同种分子而非异种分子,达到平衡时,就有可能分成两相,而两种聚合物分别进入一相中的现象。P80 9、在生化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双水相体系主要是:聚乙二醇-葡聚糖体系和聚乙二醇-无机盐系统。P80 10、液膜分离系统的膜相组成:通常有膜溶剂、表面活性剂、流动载体、膜增强剂构成。P87 11、液膜分类:根据其结构可分为3种 P87 ①乳状液膜,②支撑液膜,③流动液膜 12、液膜萃取机理:根据待分离溶质种类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P89 一单纯迁移: 二促进迁移: 三载体输送: 13、流动载体的选择原则:①溶解性,②络合性,③稳定性。 P92 14、溶胀:是指外相水透过膜进入了液膜内相,从而使液膜体积增大的现象。P94 15、反胶团:若将表面活性剂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中,并使其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便会在有机溶剂内形成聚集体,这种聚集体称为反胶团。P99 16、反胶团的优点:P99 ⑴极性“水核”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 ⑵生物大分子由于具有较强的极性,可溶解于极性水核中,防止与外界有机溶剂接触,减少变性作用; ⑶由于“水核”的尺度效应,可以稳定蛋白质的立体结构,增加其结构的刚性,提高其反应性能。 17、反胶团萃取蛋白质的推动力:萃取过程是静电力、疏水力、空间力、亲和力或几种力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蛋白质与表面活性剂性头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是主要推动力。P100 18、液固萃取的过程:包括润湿、溶解、扩散、和置换,其中置换中浸取的关键在于保持最大的浓度梯度。P103 19、超临界流体特点:P107 ⑴在临界点的附近,密度线聚集于临界点周围,压力或温度的小范围变化,就会引起流体密度的大幅度变化; ⑵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和溶剂化能力接近液体,黏度和扩散系数接近气体,在临界点附近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极其敏感,在不改变化学组成的条件下,即可通过压力调节流体的性质; ⑶在临界点附近,会出现流体的密度、黏度、溶解度、热容量、介电常数等所有流体的物性发生急剧变化的现象。 20、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P107 它是利用超临界流体(SCF),即温度和压力略超过或靠近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作为萃取剂,从固体或液体中萃取出某种高沸点或热敏性成分,以达到分离和纯化的目的。 21、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典型流程有:等温法、等压法和吸附法。P113 第六章 膜分离过程 1、膜分离过程:是用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天然或合成薄膜为分离介质,在膜两侧的推动力(如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温度差等)作用下,原料液体混合物或气体混合物中的某个或某些组分选择地透过膜,使混合物达到分离、分级、提纯、富集和浓缩的过程。P120 2、膜的功能:①物质的识别与透过;②相界面;③反应场。 3、浓差极化:较高的压力和料液浓度以及缓慢的膜面流速可造成膜表面溶质浓度高于主体浓度,形成高浓度边界层,使料液侧膜面的渗透压升高,有效压差减小的现象。P127 4、凝胶极化:是指在膜分离的过程中,由于溶质受到膜的截留作用,不能完全通过膜,溶质在膜表面附近浓度升高,导致膜两侧的有效压差减少,膜的通透量降低,当膜表面附近的浓度超过溶质的溶解度时,溶质析出,并在膜的表面形成凝胶层的过程。 5、超滤和微滤:是以膜两侧压力差为推动力,以微孔膜为过滤介质,当溶液流过膜表面时,主要利用筛分原理将溶液中的悬浮粒子或大分子物质截留,而使溶剂和小分子物质透过膜,以实现净化、分离与浓缩的膜分离过程。P132 微滤膜:一般为均质膜,膜阻力由总的膜厚度决定,微滤膜相比超滤膜来说孔径较大且孔径分布较均匀,膜孔径为0.05~10µm,截留对象是细菌、胶体以及气溶胶等悬浮粒子;超滤膜:一般为不对称结构,膜的传质阻力主要在表皮层,其厚度仅为1µm或更小,孔径大多在0.005~0.05µm,截留对象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0³~10^6的溶质。 6、影响截留率的因素: ⑴溶质的分子量; ⑵分子特性:①球形>带支链>线性分子; ②对于荷电膜与膜相反电荷分子截留率低,若膜对溶质有吸附作用,截留率高; ③其他高分子溶质存在,使截留率增大; ④操作条件:当PH=PI时,蛋白质截留率Ro高;温度升高,Ro降低。 7、电渗析的基本原理:P139 注:自己看书结合图示总结 第七章 吸附与离子交换 1、吸附:是指溶质从液相或气相转移到固相的现象。P154 2、活性炭:是一种非极性吸附剂,在水中的吸附能力大于在有机溶剂中的吸附能力。针对不同类型的物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①对极性基团多的化合物的吸附力大于极性基团少的化合物;②对芳香族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大于脂肪族化合物;③对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大于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P156 3、大孔网状吸附剂:是一种非离子型共聚物,是借助于范德华力从溶液中吸附各种有机化物质。具有选择性好、解析容易、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流体阻力较小、吸附质容易脱附、吸附速度快等优点。P157 4、离子交换剂的构成:网络骨架(具有三维空间立体结构)、活性基团和可交换的离子(与网络骨架带相反电荷)构成。P158 5、交换容量:是表征离子交换剂交换能力的主要的参数,是单位质量的干燥离子交换剂或单位体积的湿离子交换剂所能吸附的一价离子的毫摩尔数(mmol)。P158 6、影响交换速度的因素:P164 ⑴颗粒大小:颗粒减小无论对内部扩散控制或外部扩散控制的场合,都有利于交换速度的提高; ⑵交联度:交联度越低树脂越易膨胀,在树脂内部扩散越容易,当内扩散控制时,降低树脂交联度,能提高交换速度。树脂交联度大,树脂孔径小,离子运动阻力大,交换速度慢; ⑶温度:溶液温度提高,扩散速度加快,交换速度也增加; ⑷离子的化合价:离子化合价越高,离子和树脂骨架间的库仑力越大,扩散速度越小; ⑸离子的大小:小离子的交换速度比较快; ⑹搅拌速度:当液膜控制时,增加搅拌速度会使交换速度增加,但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再继续增加转速,影响就比较小; ⑺溶液浓度:当溶液浓度为0.001mol/L时,一般为外扩散控制,当溶液浓度增加时,交换速度也按比例增加。当浓度达到0.01mol/L左右时,浓度再增加,交换速度增加的较慢。此时内扩散和外扩散同时起作用,当浓度继续增加,交换速度达到极限值后就不再增大,此时已转变为内扩散控制。 7、影响离子交换选择性的因素:P165 ⑴水合离子半径:半径越小,亲和力越大; ⑵离子化合价:高价离子易于被吸附; ⑶溶液PH:影响交换基团和交换离子的解离程度,但不影响交换容量; ⑷离子强度:越低越好; ⑸有机溶剂:不利于吸附; ⑹交联度、膨胀度、分子筛:交联度大,膨胀度小,筛分能力增大;交联度小,膨胀度大,吸附量减少; ⑺树脂与粒子间的辅助力:除静电力以外,还有氢键和范德华力等辅助力。 第八章 色谱分离技术 1、阻滞因素:又称迁移率,是指一定条件下,在相同的时间内某一组分在固定相移动的距离与流动相本身移动的距离之比值,常用Rf(Rf≤1)表示。P177 2、正向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高于流动相的极性,在这种色谱过程中,非极性分子或极性小的分子比极性大的分子移动速度快,先从柱中流出来; 反向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低于流动相的极性,在这种色谱过程中,极性大的分子比极性小的分子移动的速度快,而先从柱中流出。P179 3、色谱法的分类: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分类 P181 可以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色谱、亲和色谱等。 4、显色的方法:P189 ⑴碘蒸气显色;⑵紫外线显色;⑶喷雾显色。 5根据载体多糖种类的不同,多糖基离子交换剂可分为:P197 ①离子交换纤维素;②离子交换葡聚糖;③离子交换琼脂糖。 6、亲和色谱原理:P206 将一对能可逆结合和解离生物分子的一方作为配基(配体),与具有大孔径、亲水性的固相载体相偶联、制成专一的亲和吸附剂,再用此亲和吸附剂填充色谱柱,当含有被分离物质的混合物随着流动相流经色谱柱时,亲和吸附剂上的配基就有选择地吸附能与其结合的物质,而其他的蛋白质及杂质不被吸附,从色谱柱中流出,使用适当的缓冲液使被分离物质及配基解吸附,即可获得纯化的目的产物。 7、蛋白质A来源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质G分离自G群链球菌。P208 8、辅酶和磷酸腺苷:某些酶(如脱氢酶和激酶)需要在辅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催化活性,即辅酶能与脱氢酶和激酶之间通过亲和作用相互结合,因此这些辅酶可用作脱氢酶和激酶的亲和配基。P208 9、活化:载体上的化学基团是不活泼的,不能与配基直接偶联,通过化学反应使介质上化学基团处于活化状态。P211 10、洗脱方法:⑴特异性洗脱;⑵非特异性洗脱。P219 第九章 离心技术 1、离心机的转子的类型:有甩出式水平转子、角转子、垂直转子、(区带转子、细胞洗脱转子、分析转子)等。P237 2、计算: ①悬浮微粒在重力场中重力沉淀速度Vg的计算公式:P233 9-4 ②例题9-1 ③料流量Q的计算公式:P244 9-19 ④例题9-3 ⑤注:ω=2πn/60 第十章 浓缩、结晶与干燥 1、蒸发浓缩:是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的一部分溶剂(通常为水)汽化后除去,得到含较高浓度溶质的一种操作过程。P267 2、结晶:是溶液中的溶质在一定条件下因分子有规则的排列而结合成晶体的过程,它是溶质提纯和得到固体颗粒的一种方法。P281 3、结晶的一般步骤: ⑴过饱和溶液的形成;⑵晶核产生;⑶晶体生长。 4、二次成核:已被认为是晶核的主要来源,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两种机理为:液体剪应力成核和接触成核。P283 5、喷雾干燥:是利用雾化器将料液(含水50%以上的溶液、悬浮液、浆状液等)喷成雾滴分散于热气流中,使水分迅速蒸发而成为粉粒状干燥制品的一种干燥方式。P302 6、冷冻干燥:又称升华干燥,是指将待干燥物快速冻结后,再在高真空条件下将其中的冰升华为水蒸气而去除的干燥方法。由于冰的升华带走热量使冻干整个过程保持低温冻结状态,有利于保留一些生物样品(如蛋白质)的活性。

生化分离工程自考题库及答案

如果有条件的话,我建议你申请。找工作时,很多公司要求本科双证,双证是门槛。想报考公务员的人,很多单位也要求双重证书,很多单位没有学位证书就不能报考。自考是自学的还是向机关报告的? 是自学还是向机关报告? 这取决于你自己的情况。只要时间充裕,有足够的信息收集能力,就可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查阅官网公告、考试开始计划、专业课程安排,找到多年的真题和学习视频。如果有学习能力和充分的自律性,不需要向机关报告,建议自学。但是如果你不具备这些能力,时间不多,学习能力弱,自律性也不够,想尽快拿到证书的话,自学很难,建议你考学习机构。当然,向机构报告的成本比自学要贵一些,但好处是,第一,节约时间成本,不用自己花时间去搜索、关注官网的报考和政策信息。 一些替考和选拔课程可以帮助机构避免,少走弯路。其次,学习需要记忆才能收获更多、学习更多,但是自己带着大纲复习,需要时间,复习的东西不一定都能通过考试。报班后,专业老师将解读大纲,总结重点、核心知识,覆盖大部分考试知识点。第三,学习氛围好,在自制力低的同学、良好的学习氛围、老师和同学组成的社区圈子、彼此的鼓励和支持中,这是自己坚持下去的关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无论如何,最终目的是拿证书。最后,我要提醒大家,不管用什么方式,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到当地学习,参加考试,才能有所收获。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无论如何,最终的目的是拿证书。最后,我要提醒大家,不管用什么方式,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到当地学习,参加考试,才能有所收获。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17临床检验技师考试《生化检验》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

1.离心式自动分析仪的待测样品在离心力作用下,在各自反应槽内与试剂混合并完成化学反应,这种测定模式称为

A、离心分析

B、同步分析

C、顺序分析

D、流动分析

E、连续分析

【本题答案】B

2.自动生化分析仪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其分类原则是以

A、单通道和多通道数量

B、仪器可测定项目的多少

C、测定程序可否改变

D、仪器的复杂程序和功能

E、是否可以同步分析

【本题答案】D

3.自动生化分析仪产生于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E、20世纪70年代

【本题答案】C

4.新玻璃器皿清洗应先用下列哪种溶液浸泡

A、2%盐酸

B、肥皂水

C、洗涤剂溶液

D、洗衣粉溶液

E、0.1N NaOH

【本题答案】A

5.被污染玻璃器皿清洗一般先用下列哪种溶液浸泡

A 、2%盐酸

B、肥皂水

C、2%次氯酸溶液

D、重铬酸清洁液

E、0.1N NaOH

【本题答案】C

6.被石蜡、凡士林或其他油脂污染玻璃器皿的清洗方法为

A、流水冲洗后浸泡于2%盐酸数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即可

B、用肥皂水清洗后,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即可

C、用2%次氯酸溶液浸泡数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即可

D、流水冲洗后浸泡于重铬酸清洁液数小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再用馏水冲洗2~3次

E、先去油脂,然后再按一般清洗要求进行

【本题答案】E

7.被染料污染玻璃器皿的清洗方法为

A、流水冲洗后浸泡于2%盐酸数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即可

B、用肥皂水清洗后,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即可

C、用2%次氯酸溶液浸泡数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即可

D、流水冲洗后浸泡于重铬酸清洁液数小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再用蒸馏水冲洗2~3次

E、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即可

【本题答案】D

8.监测妊娠状况的实验室检查常用的标本包括

A、血液、尿液

B、血液、羊水

C、尿液、羊水

D、血液、尿液和羊水

E、血液、尿液、羊水和血细胞

【本题答案】D

9.从末次月经期(LMP)的第1天开始算起,正常人妊娠持续的时间大约是

A、38周

B、39周

C、40周

D、41周

E、42周

【本题答案】C

10.早期妊娠指的是

A、从LMP算起的0~13周

B、从LMP算起的0~20周

C、从LMP算起的0~15周

D、从LMP算起的0~26周

E、从LMP算起的0~28周

【本题答案】A

11.中期妊娠指的是

A、从LMP算起的13~20周

B、从LMP算起的13~26周

C、从LMP算起的26~30周

D、从LMP算起的20~26周

E、从LMP算起的20~28周

【本题答案】B

12.晚期妊娠指的是

A、从LMP算起的26~40周

B、从LMP算起的28~40周

C、从LMP算起的30~40周

D、从LMP算起的38~40周

E、从LMP算起的27~28周

【本题答案】A

13.囊胚侵入子宫壁的时间大约在

A、卵子受精后的第四天

B、卵子受精后的第五天

C、卵子受精后的第六夫

D、卵子受精后的第七天

E、卵子受精后的第八天

【本题答案】B

14.胎盘的构成包括

A、羊膜和叶状绒毛膜

B、羊膜和底蜕膜

C、底蜕膜和叶状绒毛膜

D、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

E、羊膜和子宫内膜

【本题答案】D

15.胎盘分泌的最重要的激素是

A、FSH

B、TSH

C、LH

D、E2

E、hCG

【本题答案】E

16 .hCG是一种糖蛋白,其分子量为

A、93.7kD

B、37.9kD

C、39.7kD

D、79.3kD

E、73.9kD

【本题答案】B

17.构成hCG的两个亚基为

A、αβ

B、αγ

C、αδ

D、αε

E、αθ

【本题答案】A

18.不能被胎盘转运的物质是

A、母体IgG

B、低密度脂蛋白

C、大多数蛋白质

D、Ca2+

E、CO2

【本题答案】C

19.雌三醇的最终生成部位是

A、母体

B、胎肝

C、胎儿肾上腺

D、胎儿-胎盘复合体

E、胎盘

【本题答案】E

20.经胎盘限制性被动运输的物质是

A、甲状腺素

B、母体IgM、IgA

C、游离甾体类化合物

D、脂溶性的物质

E、葡萄糖

【本题答案】C

21.经胎盘被动运输的物质是

A、母体和胎儿红细胞

B、母体IgM、IgA

C、游离甾体类化合物

D、尿素

E、胰岛素

【本题答案】D

22.经胎盘被动运输的物质不包括

A、分子量<5kD、脂溶性的物质

B、母体IgM、IgA

C、钠、氯

D、CO2、O2

E、尿素、乙醇

【本题答案】B

23.经胎盘跨膜主动运输的物质是

A、脂溶性的物质

B、母体IgM、IgA

C、游离甾体类化合物

D、多种氨基酸

E、乙醇

【本题答案】D

24.卵泡刺激素的英文缩写为

A、hCG

B、TSH

C、LH

D、FSH

E、hPL

【本题答案】D

25.经胎盘受体介导的细胞摄取的物质是

A、母体IgG

B、母体IgM、IgA

C、多种氨基酸

D、低密度脂蛋白

E、葡萄糖

【本题答案】D

26.由胎盘制造的类固醇激素包括

A、孕酮和雌酮

B、雌二醇和雌三醇

C、孕酮、雌酮、雌二醇和雌三醇

D、孕酮、雌二醇、雌三醇和醛固酮

E、糖皮质激素

【本题答案】C

27.妊娠期雌激素75%-95%来源于

A、胎儿

B、母体

C、胎盘

D、胎儿-胎盘复合物

E、肝脏

【本题答案】D

28.有关18-三体综合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患儿18号染色体额外复制

B、一半患儿在出生后5天内死亡

C、 25%的患儿有脊柱裂或脐突出

D、母体血清hCG和E3增高

E、母体血清AFP降低

【本题答案】D

29.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主要是

A、早幼红细胞

B、中幼红细胞

C、晚幼红细胞

D、网织红细胞

E、成熟红细胞

【本题答案】E

30.成熟红细胞中含有

A、细胞核

B、线粒体

C、核糖体

D、血红蛋白

E、溶酶体

【本题答案】D

试题二:

单选题:

151.下列哪项不是Na+的主要功能

A、维持细胞外液容量

B、调节酸碱平衡

C、维持正常渗透压

D、维持正常细胞生理功能

E、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

【本题答案】E

152.下列哪项不是K+的.主要功能

A、维持细胞外液容量

B、参与细胞内的代谢

C、调节酸碱平衡

D、维持正常渗透压

E、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

【本题答案】A

153.细胞内钾大约占人体总钾的

A、98%

B、95%

C、92%

D、89%

E、85%

【本题答案】A

154.以下关于K+、Na+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醛固酮可促进各段肾小管对K+的排泌

B、醛固酮可促进各段肾小管对 Na+的重吸收

C、血K+增高时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增加

D、血Na+下降时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增加

E、酸中毒时尿K+升高

【本题答案】E

55.正常人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形式为

A、氧合血红蛋白

B、正铁血红蛋白

C、碳氧血红蛋白

D、硫化血红蛋白

E、氰化血红蛋白

【本题答案】A

156.以下哪种情况不引起P50升高,氧离曲线右移

A、急性碱中毒

B、2,3-DPG下降

C、血红蛋白含量升高

D、慢性碱中毒

E、贫血

【本题答案】E

157.醛固酮激素属于

A、类固醇类激素

B、蛋白类激素

C、多肽类激素

D、脂肪类激素

E、核酸类激素

【本题答案】C

158.通常钙发挥生理作用的形式为

A、磷酸钙

B、碳酸钙

C、离子钙

D、结合钙

E、硫酸钙

【本题答案】C

159.离子钙所带的正电荷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E、5个

【本题答案】B

160.磷在体内最主要的存在形式为

A、骨骼中的羟基磷灰石

B、细胞外液中的无机磷

C、细胞膜表面的有机磷

D、细胞核内的含磷有机化合物

E、血液内的磷

【本题答案】A

161.降钙素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是

A、使尿磷增加,血磷降低

B、使尿磷减少,血磷升高

C、使尿钙减少,血钙升高

D、促进溶骨作用

E、生理浓度即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本题答案】A

162 .1,25-(OH)2-D3的生理作用是

A、使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B、使血钙降低,血磷升高

C、使血钙、血磷均升高

D、使血钙、血磷均降低

E、对血钙、血磷浓度无明显影响

【本题答案】C

163.甲状旁腺激素(PTH)的生理作用是

A、促进骨钙沉积

B、使血磷浓度升高

C、激活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

D、抑制未分化间质细胞的分化

E、通过对骨、肾及小肠的作用调节血钙水平

【本题答案】E

164.PTH的生理作用之一为抑制

A、溶骨

B、近曲小管及远曲小管对磷的重吸收

C、肠钙吸收

D、1,25-(OH)2-D3形成

E、腺苷酸环化酶活性

【本题答案】B

165 .PTH对尿中钙磷排泄的影响是

A、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减少对磷的重吸收

B、增加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减少对钙的重吸收

C、增加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D、减少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E、促进磷的排出及钙的重吸收

【本题答案】E

166.1,25-(OH)2-D3对骨盐的作用为

A、促进骨质钙化,抑制骨钙游离

B、促进骨钙游离,抑制骨质钙化

C、即促进骨质钙化,又促进骨钙游离

D、即抑制骨质钙化,又抑制骨钙游离

E、仅促进骨质钙化

【本题答案】B

167.促进1,25-(OH)2-D3合成的因

素是

A、血磷增高

B、血钙增高

C、PTH分泌增多

D、降钙素分泌增多

E、雄激素分泌增多

【本题答案】C

168.调节1,25-(OH)2-D3合成的关键酶是

A、25-羟化酶

B、24-羟化酶

C、7-α羟化酶

D、1-α羟化酶

E、1,25-羟化酶

【本题答案】D

169.关于体内Ca2+的生理功能,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血浆Ca2+可增加毛细血管和细胞膜通透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A、 血浆Ca2+即为凝血因子Ⅳ,参与凝血过程

C、骨骼肌中的Ca2+可触发肌肉兴奋收缩耦联

D、Ca2+可作为第二信使,发挥重要作用

E、Ca2+是许多酶(ATP酶、脂肪酶)的激活剂

【本题答案】A

170.对体内钙、磷水平影响最大的激素是

A、雄激素

B、甲状旁腺激素

C、肾上腺素

D、胰岛素

E、雌激素

【本题答案】B

171.药物通过毛细血管的吸收时,主要的转运方式是

A、主动转运

B、被动扩散

C、滤过

D、易化扩散

E、胞饮

【本题答案】C

172.血管外注射给药时,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A、主动转运

B、被动扩散

C、滤过

D、易化扩散

E、胞饮

【本题答案】C

173.口服药物通过胃肠道粘膜细胞主要以何种方式吸收

A、主动转运

B、被动扩散

C、滤过

D、易化扩散

E、胞饮

【本题答案】B

174.以下对药物pKa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仅指弱酸性药物在溶液中50%离子化时的pH

B、其值对各药来说并非为固定值

C、与pH的差值以数学值增减时,药物的离子态型与分子态型浓度比值以指数值相应变化

D、pKa小于4的弱碱药在胃肠道内基本都是离子型

E、pKa大于7.5的弱酸药在胃肠道内基本都是离子型

【本题答案】C

175.药物通过肾小球的排泄方式主要是

A、主动转运

B、被动扩散

C、滤过

D、易化扩散

E、胞饮

【本题答案】C

176.药物在人体内的“消除”是指

A、生物转化和吸收

B、分布和排泄

C、生物转化和分布

D、生物转化和排泄

E、转运和排泄

【本题答案】D

177.药物经生物转化后,总的效果是

A、药物活性的灭活

B、药物活性的升高

C、药物活性的改变

D、药物的极性升高,有利于排泄

E、药物的极性降低,有利于吸收

【本题答案】D

178.下列有关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是指经过肝脏首过消除前进入血液中的药物相对量

B、反映药物吸收速度对药效的影响

C、是评价原料药物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D、不同个体,口服等剂量药物后测得的量-效曲线的AUC相等

E、口服用药方式的F值,是由口服一定剂量药物后的AUC与静注等剂量药物后的AUC的比值计算出的

【本题答案】E

179.单位时间内机体能消除药物的固定分数或百分数称为

A、清除率

B、半衰期

C、清除速度常数

D、清除百分数

E、AUC

【本题答案】C

180.一级消除动力学药物单剂静脉注射时,消除速率常数k与半衰期(t1/2)的关系是

A、k=0.693/t1/2

B、k=t1/2 /0.693

C、k=0.5/t1/2

D、k=t1/2/0.5

E、k=0.693t1/2

【本题答案】A

你好,自考的答案这个在省考院查询应该是可以找到的希望会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满意请点击采纳

  • 索引序列
  • 生化分离工程自考题库答案解析
  • 生化分离工程自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生化分离工程自考题库及答案详解
  • 生化分离工程自考题库答案
  • 生化分离工程自考题库及答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