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生理心理学自考笔记

生理心理学自考笔记

发布时间:

生理心理学自考笔记

额,我知道有个叫“小洋工作室”的与培训机构合作专门承担自考试题,模拟题教材整理的。有答案我就是在他们那里买的都毕业了,你百度下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科学,虽然中国的心理学起步比较晚,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心理学的壮大和繁荣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学习心理学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向开能学校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介绍心理学的各门课程,并提供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希望为同学们带来启发和帮助。 就专科课程的内容而言: 1.《普通心理学》概括了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介绍了最普遍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是心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是学习其他心理学课程的基础; 2.《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3.《实验心理学》介绍了研究心理现象的实验方法和基本的研究成果。通过“实验心理学”的学习,让自考生初步了解设计研究课题实验方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心理统计》介绍的是心理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方法; 5.《心理测量》介绍了制定心理测量量表的科学程序和常用的智力、特殊能力,以及人格测量量表; 6.《发展心理学》讲的是从婴幼儿到成考乃至一生的心理发展历程,重点是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7.《应用心理学》概括地说明了心理学的各个应用领域及其基本内容; 8.《教育心理学》说明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与其有关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9.《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作用,为人的健康服务; 10.《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介绍了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以及有关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 11.《组织管理心理学》研究针对组织进行管理的过程,它包括组织的计划、指导、激励和控制等,也就是要为组织提供正确的管理原则和有效的管理方法。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课程一定要学好,它们是进一步深造的基础。特别是《普通心理学》,更是基础的基础。学了《普通心理学》再学其他课程,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社会心理学》容易理解,又让我们知道心理现象受社会制约的一面,可以先学。《实验心理学》和《心理测量》需要较多的知识作基础,应该放在较后的阶段学习。《心理统计》要放在这两门课之前学习,因为它讲的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方法要在这两门课中应用。没有统计的知识,《实验心理学》和《心理测量》难于理解。至于心理学的其他专业课,不管是基础理论还是应用心理学课,在内容上都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关系,难易程度也没有较大差别,在安排学习时,和较难的基础理论课程做到难易搭配,让每次考试时负担均匀就可以了。 就本科课程的内容而言: 1.《生理心理学》讲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让自考生了解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2.《心理学史》介绍心理学思想产生与发展的概况,以及近现代各心理学派别的基本主张,帮助自考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学理论观点; 3.《心理实验设计》则侧重于培养自考生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认知心理学》是半个世纪以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它系统地探讨了人类的认知过程,并把心理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成为当前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认知心理学》对自考生了解心理学的新进展,学习和掌握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方法有很大帮助; 5.《变态心理学》研究异常的心理现象及行为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规律,为正确理解正常的心理活动提供科学的依据,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对心理异常的有效治疗和预防,《变态心理学》都是必要的知识基础; 6.《心理治疗》介绍了心理障碍的咨询与治疗的原则和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是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的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7.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组织要取得胜利,首先要获得高质量的、一流的人才。因而,客观、可靠、有效地甄别人才,发动员工积极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是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懂得的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测量》为管理工作者提供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 8.《市场调查》为企、事业单位收集信息,分析市场提供决策依据的方法。《市场调查》课程介绍了市场调查的理论、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步骤,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 9.《消费与广告心理学》介绍了影响消费行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介绍了消费心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包括广告。包装的设计、品牌的创立,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以及营销等领域; 10.《工程心理学》则以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为立足点,阐述人的因素在工业与工作环境中的重要意义。它对于提高人的认知功效,改进人一机系统的设计,改善工作环境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11.《环境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对于进行环境规划,消除污染、噪音等紧张环境的影响,以及在加速、超负荷、低压、失重、高温、高空等特殊环境对人的影响。 心理学专科毕业的自考生学习本科的课程时可以不论先后的顺序,只是基本理论课难些,应用课容易理解些,两者应该搭配学习,负担均匀。非心理学专业毕业的自考生,应该在先学专科的几门基础理论课以后,再学本科的课程,不然会给本科课程的学习带来困难。按照专业考试计划,教育学、医药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类各专业的专科毕业生接考心理学专业本科,需加考专科中的《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三门课程;其他专业的毕业生除这三门课外,还要加考《心理统计》和《心理测量》两门课程。只有在取得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笔试课程及实践环节考核(包括毕业论文)合格成绩后,方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毕业论文成绩优良以上且一次通过,方可申请学士学位。 成年的在职学习比全日制在校生的学习有的困难,工作和家务容易分心,学习时间也难以保证。要学习好就要有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坚强的意志。学习安排要合理,学习方法也要改善。高等教育知识的学习更注重理解,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知识的。背诵是为了理解得准确,应用得熟练,而不是为了死记。

2007年4月北京自考“生理心理学”试题 2007年05月23日 09:26 来源:北京自考热线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物质中是逆信使物质的是( ) A.去甲肾上腺素 B.一氧化氮 C.多巴胺 D.乙酚胆碱 2.正前方的物体从远处移向眼前时,为使其在视网膜上成像,两眼视轴均向鼻侧靠近,睫状肌收缩引起晶状体曲率变大,瞳孔括约肌收缩使瞳孔缩小,这称为( ) A.瞳孔反射 B.分散 C.共钝运动 D.调节反射 3.一些低等哺乳类动物中,存在一种习得行为模式,它仅仅发生于出生后的早期阶段,其习得行为特征存在于母—幼关系中。它是( ) A.程序性学习 B.认知学习 C.情绪性学习 D.印记式学习 4.经典饥饿中枢是( ) A.下丘脑外侧区 B.下丘脑腹内侧核 C.背侧下丘脑 D.隔区 5.能听懂别人的话,也能正常讲话和叫出物体的名字,但却不能重复别人的话,也不能按别人的命令作出相应反应。这种是( ) A.传导性失语 B.命名性失语 C.完全性失语 D.运动性失语 6.变化性朝向反应中存在的特异性脑事件相关电位波是( ) A.MMN B.顶负波 C.P3 D.P1 7.视皮层功能超柱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 A.方位柱 B.眼优势桩 C.颜色柱 D.空间频率柱 8.睡眠过程中生长激素分泌最高的时期是( ) A.慢波1期 B.慢波3朋 C.异相睡眠 D.慢波4期 9.锥体外系的神经纤维可来自于许多脑结构,但不包括( ) A.大脑皮层 B.纹状体 C.脑干网状结构 D.下丘脑 10.非联想性的学习中,重复刺激引起感觉阈限下降的现象称( ) A.习惯化 B.敏感化 C.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 11.在知觉学习中起重要作用的脑中枢位于( ) A.颞下回联络皮层 B.顶区联络皮层 C.枕区联络皮层 D.前额叶联络皮层 12.性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 A.脊髓腰段 B.下丘脑性两形核 C.下丘脑腹内侧核 D.颞叶皮层 13.艾森克理论中,包括三个重要的与生理心理学有关的概念,其中不包括( ) A.驱力 B.皮层兴奋性水平 C.条件反射能力 D.自我 14.大脑平均诱发电位是一组复合波,其中,晚成分是指( ) A.10至50毫秒 B.10至500毫秒 C.50至500毫秒 D.50 至 1000毫秒 15.深感觉不包括( ) A.位置觉 B.振动觉 C.动觉 D.受力的感觉 16.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看,人脑的记忆系统不包括( ) A.资料驱动的系统 B.概念驱动的系统 C.基于期望的系统 D.基于认知的系统 17.在液态智力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 ) A.大脑左半球 B.大脑右半球 C.额叶 D.颞叶 18.与运动性失语症有关的脑结构是( ) A.布洛卡区 B.维尔尼克区 C.卵下小叶与角回 D.布洛卡和维尔尼克区间的联络纤维 19.帕帕兹环路除了与记忆有关以外,还参与了( ) A.情绪 B.运动 C.知觉 D.注意 20.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同心圆式感受野形成的生理学机制是( ) A.侧抑制 B.前抑制 C.正反馈 D.负反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视知觉的形成中重要的知觉通路包括( ) A.枕一顶通路 B.额一顶通路 C.枕一颞通路 D.颞一顶通路 22.海马在以下类型的学习和记忆中起作用( ) A.情绪性学习 B.空间辨别学习 C.新异刺激抑制性调节 D.短时记忆过渡到长时记忆 23.参习防御、攻击行为的中枢包括( ) A.内侧下丘脑 B.杏仁核 C.小脑 D.隔区 24.以下属于非表述性记忆的有( ) A.童年时学会的舞蹈 B.做过的一道数学题的解法 C.会背的一首唐诗 D.总是同时发生的两件无关的事情 25.慢波睡眠的常见障碍包括( ) A.夜尿症 B.发作性睡病 C.梦游症 D.入眠前幻觉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0分) 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6.脑的能源代谢物99%来自于________。 27.视皮层神经元有3种不同形式的感受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8.丘脑网状核在非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转换中起着闸门作用,________的兴奋使丘脑网状核抑制,是非随意注意的基础。________的兴奋引起丘脑网状核兴奋,是随意注意的基础。 29.视觉失认症包括统觉性失认症、联想性失认症、________失认症和________失认症。 30.对于睡眠与觉醒周期的生物钟研究发现,下丘脑的________核在睡眠与觉醒周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1.对情绪心理学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经典实验有:假怒实验、怒叫反应和________。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2.辐辏运动 33.朝向反射 34.双耳分听实验 35.最后共同公路 36.情绪性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 37.神经细胞的电活动有哪几种基本的反应原则?其特点如何?分别对应于哪几种电位? 38.简述在认知学习中,颞下回所起的作用及其实验证据。 39.与间脑和海马损伤有关的记忆障碍分别是什么?其表现如何?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3分) 40.试述PET技术利用减法实验设计方案研究人类的言语功能的方法,及其研究发现。

自考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1.《生理心理学》讲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让自考生了解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2.《心理学史》介绍心理学思想产生与发展的概况,以及近现代各心理学派别的基本主张,帮助自考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学理论观点;3.《心理实验设计》则侧重于培养自考生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认知心理学》是半个世纪以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它系统地探讨了人类的认知过程,并把心理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成为当前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认知心理学》对自考生了解心理学的新进展,学习和掌握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方法有很大帮助;5.《变态心理学》研究异常的心理现象及行为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规律,为正确理解正常的心理活动提供科学的依据,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对心理异常的有效治疗和预防,《变态心理学》都是必要的知识基础;6.《心理治疗》介绍了心理障碍的咨询与治疗的原则和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是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的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7.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组织要取得胜利,首先要获得高质量的、一流的人才。因而,客观、可靠、有效地甄别人才,发动员工积极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是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懂得的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测量》为管理工作者提供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8.《市场调查》为企、事业单位收集信息,分析市场提供决策依据的方法。《市场调查》课程介绍了市场调查的理论、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步骤,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9.《消费与广告心理学》介绍了影响消费行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介绍了消费心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包括广告。包装的设计、品牌的创立,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以及营销等领域;10.《工程心理学》则以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为立足点,阐述人的因素在工业与工作环境中的重要意义。它对于提高人的认知功效,改进人一机系统的设计,改善工作环境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11.《环境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对于进行环境规划,消除污染、噪音等紧张环境的影响,以及在加速、超负荷、低压、失重、高温、高空等特殊环境对人的影响。按照专业考试计划,教育学、医药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类各专业的专科毕业生接考心理学专业本科,需加考专科中的《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三门课程;其他专业的毕业生除这三门课外,还要加考《心理统计》和《心理测量》两门课程。只有在取得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笔试课程及实践环节考核(包括毕业论文)合格成绩后,方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毕业论文成绩优良以上且一次通过,方可申请学士学位。

自考生理心理学笔记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心理学帕帕兹认为在边缘系统结构中,从海马经穹窿、*体、丘脑前核和扣带回,再回到海马的环路(帕帕兹环路),对情绪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情绪的激活学说和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集中地表达了现代神经生理学关于脑高级功能的理论成果。把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的功能特点与情绪和情感过程联系起来,与巴甫洛夫以前经典神经生理学对于情绪的理论相比,不但具有整体和器官水平的实验证据,还有细胞生理学的实验依据。还有许多的经典实验,对情绪生理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如假怒实验、怒叫反应和自我刺激实验等。 ◎什么是假怒,切除猫的大脑皮层之后,猫对各种不愉快的刺激如轻触、气流等均表现出极度夸大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弓腰、竖毛、咆哮、嘶叫和张牙舞爪等。这些行为缺乏指向性,很难说动物伴有怒的内心体验,所以将这种动物的行为表现称作“假怒”。实验证明只要手术破坏边缘皮层、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对下丘脑的抑制解除,下丘脑机能亢进就会出现“假怒”。 △□我国生理学家卢于道和朱鹤年于1937年电刺激脑中枢,发现猫能发出呻吟的声音。1952年他们又深入研究了猫中脑的怒叫中枢。 △□下丘脑、隔区、杏仁核、海马、边缘皮层、前额皮层和颞叶皮层等均是情绪过程的重要脑中枢。边缘系统在体内环境平衡和情绪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皮肤电反应是由皮肤电阻或电导的变化而造成的。皮肤电阻或电导随皮肤汗腺机能变化而改变。交感神经兴奋,汗腺活动加强,分泌汗液较多。由于汗内盐成分较多使皮肤导电能力增高,形成大的皮肤电反应。皮肤电反应只能作为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直接指标,也可以作为脑唤醒、警觉水平的间接指标,但无法辨明情绪反应的性质和内容。 第十章 运动和意志行为 ◎每个脊髓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骨骼肌纤维称为运动单位。 平滑肌、腺体和心肌接受植物性神经支配。植物性神经末梢和它们之间的接点统称为神经效应器接点。 △肌梭是一种特殊的本体感受器,即肌肉长度变化的感受器。 ◎反射弧结构中,只由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形成单个突触的反射,就是单突触反射。 ◎除感觉和运动神经之个,还有大量中间神经元参与反射活动,称为多突触反射。 ◎在分析脊髓运动反射的基础上,谢灵顿认为,脊髓运动神经元是各种传出效应的最后共同公路,这不但接受各种感觉神经传入的神经冲动,还接受脊髓中间神经元以及脑高位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脊髓运动神经元发挥最后共同公路的功能时,存在着许多生理现象:聚合、发散、闭锁、易化和分数化等。 一个脊髓运动神经元或一个运动神经元堆,可以接受较多传入神经元和高位运动神经元来的许多冲动,这种现象就是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聚合现象; 一根传入神经或少数感觉神经元的神经冲动传向较多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现象称发散。 △□◎☆论述脊髓动物标本有哪些症状?说明什么问题,证明了什么? 脊髓动物标本(或称孤立头标本)、脑干动物标本(或称孤立大脑标本)以及间脑动物标本(或称去大脑皮层标本)都是这类研究的动物模型。 脊髓动物标本的横断手术后(延脑和脊髓之间横断切开),首先看到的是脊髓休克现象,各种脊髓反射完全消失,肌张力降低呈现软性瘫痪状态。数小时或数日之后,脊髓的运动反射才逐渐恢复,这时可以观察到脱离脑控制的脊髓运动功能特点。首先,单突触和二突触反射活动十分亢进,如果轻敲膝盖或足部向上轻推时,都可看到小腿或中部出现阵挛性节律性运动,分别称膝阵挛和踝阵挛反射。这些异常亢进的脊髓反射往往造成全身肌张力增强,呈现出一种典型的硬性瘫痪状态,四肢伸肌与屈肌同时收缩,肢体发硬。如果医生用力强行弯曲其肢体时可观察到铡力样强直症状。如果这种病人能得到很好照料,他们即使长期卧床,肌肉也并不萎缩,许多植物性神经功能还保持得很好。这些事实说明,正常情况下,脑对脊髓运动功能具有控制调节作用,脱离脑的控制就会出现脊髓运动功能的亢进状态。 在中脑水平上横断脑,横断以下部分称脑干动物标本又称去大脑动物,横断以上部分称大脑标本。观察脱离大脑以后脑干对脊髓运动功能的作用。此时,可观察到3种特殊反射亢进现象:去大脑强直、颈紧张反射和迷路反射。去大脑以后可见动物四肢伸直、头颈向后挺直、眼球上翻,这就是去大脑强直现象。向一侧扭转头部造成另一侧颈肌紧张时,可以发现颈肌紧张侧上下肢屈曲,而对侧(头面转向侧)上、下肢仍处于强直状态。这种现象就是颈紧张反射。出现颈紧张反射的同时,还常见到两眼与头面扭转的反方向转动,称为迷路反射。这3种反射现象表明,去大脑控制以后脑干网状结构和红核、前庭核等功能亢进。 将两侧内囊切断使大脑皮层与间脑和基底神经节之间的联系中断,这种标本称为去大脑皮层动物或间脑动物。这种动物基底神经节、间脑和中脑都保存着,正常的翻正反射、步行运动功能仍不受影响;但在两侧白质或内囊受损的病人由于失去大脑皮层的控制出现了去大脑皮层性强直的姿势,表现为两上肢屈曲而两下肢强直。 除上面讨论的3种动物标本和相应病例的临床体征外,还有许多事实表明,各高一级脑组织对低一级脑结构运动功能的控制作用大多是抑制性的;但红核、桥脑网状结构、中脑网状结构和前庭神经核对脊髓运动功能却实现着兴奋作用。这些结构脱离它们各自的高一级脑结构的控制,就会引出亢进的脊髓反射活动。 ◎初级运动皮层内存在着与皮层表面垂直的运动功能柱,从表层灰质到深层白质,全部运动神经元都有共同的“运动效应野”。 ☆锥体系的组成、功能,有什么症状?受损伤后出现哪些反应? 锥体系的神经纤维主要来自初级运动皮层的大锥体细胞,也有些纤维来自额叶与顶枕颞的联络区皮层。锥体系由皮层脊髓束和皮层延髓束组成。 ◎大脑皮层运动区和锥体系的运动功能主要是发动随意运动,其次是调节和控制各级脑结构的运动功能。无论是大脑皮层运动区的损伤、内囊的损伤,还是脑干以下锥体束的损伤,都会影响随意运动的正常进行。此外,锥体系受伤还会出现一些特殊症状,是锥体系调节控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功能障碍,统称之为锥体系症状。它包括肌肉强直性痉挛所引起的硬瘫、深反射如膝跳反射亢进以及一些特殊的病理性反射,如巴彬斯基反射、踝阵弯反射。与这些亢进的阳性症状相伴随的是皮肤浅反射的减退或消失,最常见的是肤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这些锥体系症状是神经科医生用来论断大脑皮层运动神经元(又称上运动神经元)及锥体束受损的根据。与此相对应的是脊髓或脑干运动神经元(又称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症状,表现为肌肉张力消失、肌肉萎缩、软瘫、浅反射和深反射均消失。 ☆锥体外系及其运动功能 神经解剖学将锥体系以外的脑下行性纤维统称为锥体外系。这些纤维都不经过延脑腹侧的锥体,都不直接止于脊髓α-运动神经元,控制它的运动功能;而是通过中间神经元或脊髓γ-运动神经元的功能间接影响和调节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功能。锥体外系的组成复杂,其纤维来自许多结构,包括大脑皮层、纹状体、苍白球、丘脑底核、黑质、红核和脑干网状结构。此外,小脑系的神经纤维也可以看成是锥体外系的组成部分。 锥体外系的纤维联系比较复杂,不仅包括许多下行性联系,还包括许多返回性纤维联系。 锥体外系在维持适度肌张力、姿势和随意运动的准确性中具有重要作用。锥体外系的运动功能是随意运动的前提条件和准确性的保证。所以锥体外系功能紊乱时的主要运动障碍就是肌张力异常和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表现为齿轮样强直。当医生用力拉动病人弯曲的肢体就会感到似乎在拉动一个齿轮,时松时紧断断续续地逐渐把弯曲肢体拉直。四肢肌张力的这种齿轮样强直状态,使病人常常半握两拳弯腰曲腿曲臂,走起路来是慌张步态,前冲欲倒的样子,由于脸部肌张力的异常,使病人缺乏面部表情的变换,呈假面具脸。锥体外系的运动障碍表现为静止型震颤、手足徐动、扭转性痉挛等。在神经科临床工作中,常将锥体外系运动障碍和肌张力异常统称为锥体外系症状。 小脑的运动功能 △□长期以来,都认为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同躯体各部分的共济运动,保持适度肌张力与躯体的平衡状态。因此,它的功能与锥体外系大同小异,甚至可以认为小脑是锥体外系组成部分。近年研究发现,小脑是快速短潜伏期运动反应中枢,也是随意运动和习得性运动反应的最必须的基本中枢。 △□小脑损伤的病人中,突出的症状是共济失调,表现为明显的意向性震颤。安静时并没有震颤的现象,只有当病人想说话或想做某一动作时,才表现出明显的震颤,小脑意向性震颤与锥体外系的静止性震颤成为明显的对照。在意向性震颤中,可以发现对于完成某项运动完全不必要的肌肉也参与了活动;这些肌肉完全不能协同工作,甚至使一个简单动作也变得非常复杂,失去连贯性。小脑引起精细运动功能的障碍,突出地表现为序列性运动和弹导式运动无法完成。这些运动要求较高的准确性、预见性和计划性以及较快的反应速度。 各脑结构对运动功能的调节与控制作用虽各有不同,但它们构成统一的运动机能系统,对脊髓的运动功能发生调节作用。基底神经节以下的各级脑结构与锥体外系是调节张力提供随意运动的前提,保证运动的准确性;大脑初级运动皮层和锥体系执行随意运动的指令;大脑联络区皮层可能还有小脑,则对运动程序和指令的形成及执行运动程序的连续性、协调性发挥重要作用。 第十一章人格的生理心理学问题 脑生理的差异首先表现为皮层兴奋性水平或称之为神经系统唤醒水平。皮层兴奋性水平制约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功能特性。艾森克认为皮层兴奋性水平是内-外向人格维度的生理基础。 □△皮层兴奋性水平低者,表现为外向型人格特质,主动活跃的寻求刺激,以提高皮层唤醒水平弥补先天之不足。相反,皮层兴奋性水平高的人表象为内向型个性特征,沉静稳重,与外界接触少,以避免过多刺激而导致更高的皮层兴奋性水平。 □△条件反射能力强者多为内向型人格,其神经质人格维度较低;条件反射能力弱者多为外向型人格,其神经质人格维度较高。 皮层兴奋性水平、条件反射能力和驱力等3个概念说明人格理论。 △某些**人格的脑电图类似于儿童期的脑电。 □性别差异是个体间生理差异中最显著的表现。随着良性胜利的差异,心理活动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男孩空间信息处理能力强,女孩言语能力较强,这是由于女孩左半球功能较早地显现出它的优势,而男孩右半球的功能优势以后也表现得较为明显。 □初两性之间心理活动的差异与大脑半球功能一侧化有关之外,无论男、女,多有许多个性特征与大脑半球功能一侧化有关。 智力 智能包括智力、技巧和能力等个性的心理特征。智力是指一个人进行脑力劳动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潜在能力 ◎智力分为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前者是人们知识和经验的结晶产物,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提炼和积累而毕生发展的智力,其脑结构基础是言语功能区和概念形成与存贮的大脑结构。液态智力是指空间关系和形象思维在视、听感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智力。它制约于各种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和边缘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胎儿出生以后神经元的数量不再增多,脑的发育表现在神经元的增大;轴突和树突增长,分枝增多;纤维披鞘;细胞间联结—突触不断增多扩大

抑制分为非条件抑制和条件抑制两大类。任一刺激强度过大,不但不会引起兴奋过程,相反会引起抑制,称为超限抑制。当机体进行某项活动,周围出现异常可怕的声音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怔一下,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这种现象就是外抑制。简言之,现时活动以外的新异刺激所引起的抑制过程就是外抑制。超限抑制和外抑制都是先天的非条件抑制过程;消退抑制、分化抑制、延缓抑制和条件抑制,都是条件抑制。 脑电图:大脑直流电背景上的自发交流电变化,经100万倍放大以后所得到的记录曲线。当人们闭目养神,内心十分平静时记录到的脑电图多以8-13次/秒的节律变化为主要成分,故将其称为基本节律或α波。如果这时突然受到刺激或内心激动起来,则脑电图的α波就会立即消失,为14-30次/秒的快波(β波)所取代。 细胞神经生理学利用微电极技术对细胞电活动进行记录,是细胞神经生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资料表明,神经元的兴奋过程,伴随着其单位发放的神经脉冲频率加快;抑制过程为单位发放频率降低。无论频率加快还是减慢,每个脉冲的幅值不变。换言之,神经元对刺激强度是按着“全或无”的规律进行调频式或数字式编码。 “全或无”规则是指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生反应;对阈值以上的刺激,不论其强弱均给出同样高度(幅值)的神经脉冲发放。 与上述规律相对应的是级量反应,突触后膜上的电位,无论是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还是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神经动作电位或细胞的单位发放后的后电位、感觉器官的感受器电位都是级量反应。在这类反应中,其电位的幅值随阈上刺激强度增大而变高,反应的频率并不发生变化,因为每个级量反应电位幅值缓慢增高后缓慢下降,这一过程可持续几十毫秒,且不能向周围迅速传导出去,只能局限在突触后膜不超过1平方微米的小点上,但其邻近的其他突触后膜也同时发生EPSP,则两个突触后膜上的EPSP却可以总和起来。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人脑的神经元是一个直径大约50微米的多型细胞,其胞体和树突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数千个突触,每个突触的后膜位点范围很小,但可以总和起来(空间总和与时间总和)。如果总和的EPSP超过这个神经元的单位发放阈值,就会导致这个神经元全部细胞膜去极化,出现整个细胞为一个单位而产生70-110毫伏的短脉冲,这就是快速的单位发放。可以迅速沿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末梢的突触,经突触的化学传递环节,再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电位。神经信息在脑内的传递过程,就是从一个神经元“全或无”的单位发放到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的级量反应总和后,再出现发放的过程,即“全或无”的变化和“级量反应”不断交替的过程。 物质基础:40多年前,细胞电生理学家根据这种过程发生在细胞膜上,就断定细胞膜对细胞内外带电离子的选择通透性,是膜电位形成的物质基础。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钠离子浓度较高,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较高,这类带电离子因膜内外的浓度差造成了膜内外大约负70-90毫伏电位差,称之为静息电位(极化现象)。当这个神经元受到刺激从静息状态变为兴奋状态时,细胞膜首先出现去极化过程,即膜内的负电位迅速消失的过程,然而这种过程往往超过零点,使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这个反转过程称为反极化或超射。所以,一个神经元单位发放的神经脉冲迅速上升部分,是由膜的去极化和反极化连续的变化过程。 分子神经生物学是近20-30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 神经递质:凡是神经细胞间神经信息传递所中介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大都是分子量较小的简单分子,包括胆碱类、单胺类、氨基酸类和多肽类等30多种物质。 神经调质并不直接传递神经信息,而是调节神经信息传递过程的效率和速率,其发生作用的距离比神经递质大,但其化学组成和结构可能与同类神经递质相同,也可能与神经递质完全不同。 突触后释放一种更小的分子,迅速逆向扩散到突触前膜,调节化学传递的过程,将这类小分子物质称为逆信使。已知的逆信使有腺苷和一氧化氮。 受体是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可以识别和选择性地与某些物质发生特异性受体结合反应,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能与受体蛋白结合的物质,如神经递质、调质、激素和药物等,统称为受体的配基或配体。 感觉生理心理学 特异感觉系统和非特异感觉系统 各种特异感觉系统向大脑皮层的上行通路均发出许多侧支达脑干被盖部的网状结构,再由脑干网状结构发出网状上行和下行纤维,向大脑皮层广泛弥散性地投射,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水平,也向感觉乃至运动系统弥散投射,以便对各种感受刺激均可给出适度的反映。许多特异的专一感觉系统和网状非特异投射系统,共同实现着对外部刺激或事物属性的感受功能。 在各种感觉系统中,不但存在着从外周向中枢和从低级中枢向高级中枢的传递过程;每一级中枢神经元之间还通过轴突侧支发生横向作用的侧抑制机制。此外,还存在着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乃至对感官的下行性抑制影响,调节感觉系统的兴奋性水平。 感受阈值,即刚能引起主观感觉或细胞电活动变化的最小刺激强度。各种特异感觉系统 有自己的适宜刺激,对其感受阈值最低,即对其感受最灵敏。 随着刺激物长时间持续作用,感受灵敏率下降,感受阈值增高,这种现象称感受器的适应。 把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性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眼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外部世界千变万化的视觉刺激转换为视觉信息,这种基本功能的实现,依靠两种生理机制,即眼的折光成像机制和光感受机制。 折光成像的生理心理学机制 在眼球的结构中,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以及瞳孔都是它固有的眼内折光装置。为保证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瞳孔大小与晶状体曲率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瞳孔的光反射、调节反射是实现折光成像这种功能的生理基础。 瞳孔反射也称光反射,在黑暗中瞳孔扩大,光照时瞳孔缩小的反应。 调节反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反射活动,既包括不随意性自主神经反射活动,又包括眼外肌肉的随意性运动反应。视轴、晶体曲率和瞳孔同时变化的反射活动就是调节反射,是保证外界景物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的重要生理机制。 随意性眼动的方式及生理机制 眼睛的运动有许多方式,当我们观察位于视野一侧的景物又不允许头动时,两眼共同转向一侧。两眼视轴发生同方向性运动,称为共轭运动。正前方的物体从远处移向眼前时,为使其在视网膜上成像,两眼视轴均向鼻侧靠近,称为辐合。物体由眼前近处移向远处时,双眼视轴均向两颞侧分开,称为分散。辐合与分散的共同特点是两眼视轴总是反方向运动,称为辐辏运动。辐辏运动和共轭运动都是眼睛的随意运动。人们在观察客体时,有意识地使眼睛进行这些运动,以便使物像能地投射在视网膜上最灵敏的部位――中央窝上,得到最清楚的视觉。 注视及生理机制 在两次扫视之间,眼球不动,称注视,其持续时间约在150-400毫秒之间。注视期间,眼睛并非绝对不动;事实上此时眼睛发生快速微颤。微颤运动保证视网膜不断变换感受细胞对注视目标进行反映,从而克服了每个光感受细胞由于适应机制而引起的感受性降低。 光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视杆细胞之中,是产生明暗视觉信息的基础。颜色视觉的光生物化学基础在于视锥细胞内的视蛋白结构不同。 视网膜上有哪几种细胞?排列方式及电传导方式。 视网膜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是色素上皮层,由色素细胞组成,由此产生和储存一些光化学物质。内层是由5种神经细胞组成的神经层,从外向内依次为视感受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水平细胞、双极细胞、无足细胞和神经节细胞。 细胞联系的一般规律是几个视感受细胞与1个双极细胞联系,几个双极细胞又与1个神经节细胞相关。因此,多个视感受细胞只引起1个神经节细胞兴奋,故视敏度较差;但在视网膜中央凹部只有视锥细胞,每个视锥细胞只与1个双极细胞相联系,而这个双极细胞又与1个神经节细胞相联系。因此,中央凹视敏度。由视感受细胞、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形成神经信息传递的垂直联系;由水平细胞和无足细胞在垂直联系之间进行横向联系,1个神经节细胞及与其相互联系的全部其他视网膜细胞,构成视觉的最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称之为视感受单位。 视网膜中央凹附近的视感受单位较小,而周边部分视网膜的感受单位较大。 除了神经节细胞之外,视网膜上的其他细胞对光刺激的反应均类似光感受细胞,根据光的相对强度变化给出级量反应,这种级量反应是缓慢的电变化,不能形成可传导的动作电位,但可与邻近细胞的慢变化发生时间和空间总和效应。水平细胞和无足细胞对视觉信息横向联系的作用正是以慢电位变化的总和效应为基础的。在视网膜上对光刺激的编码,只有神经节细胞才类似于脑内其他神经元,产生单位发放,对刺激强度按调频的方式给出神经编码。视网膜的横向联系中,水平细胞和无足细胞对信息的处理和从光感受细胞至双极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都是以级量反应为基础的模拟过程,只有神经节细胞的信息传递才是全或无的数字化过程。 视觉的传导通路:始于视网膜上的神经节细胞,其细胞轴突构成视神经,末梢止于外侧膝状体。来自两眼鼻侧的视神经左右交叉到对侧外侧膝状体;而来自两眼颞侧的视神经,不发生交叉投射到同侧外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细胞发出的纤维经视放射投射至大脑皮层的初级视皮层(V1),继而与二级(V2)、三级(V3)和四级(V4)。等次级视皮层发生联系。V1区与简单视感觉有关,V2区与图形或客体的轮廓或运动感知有关,V4区主要与颜色觉有关。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呈现同心圆式,其中心区和周边区之间总是拮抗的。 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的感受野与神经节细胞基本相似,形成中心区和周边区相互拮抗的同心圆式的感受野。

第十章运动和意志行为 1.神经系统引起或调节肌肉的收缩功能主要是通过类似突触结构的装置——神经肌肉接点的功能实现的。 (1)终板电位:神经肌肉接点由神经末梢一再分支并膨大而成为终板(终扣)终板与肌纤维膜以一定间隙相联系。神经末梢兴奋时终板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扩散到间隙后的肌膜上与受体结合产生终板电位。 (2)终板电位的性质类似突触后电位,是缓慢的级量反应,但它却比突触后电位强很多。所以,终板电位总能激发肌纤维发放动作电位并沿它的全长传导,引起它的受损。 (3)肌纤维的细胞质内,启动了能量供给机制,使肌纤维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动朊之间的横桥发生变化,两者发生相对位移,产生肌收缩运动。 2.运动单位: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轴突一再分支,与许多肌纤维形成神经肌肉接点,该神经元兴奋发出神经冲动使这些纤维收缩。每个脊髓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骨骼肌纤维称为运动单位。 神经效应器接点:平滑肌、腺体和心肌接受植物性神经支配,植物性神经末梢和它们之间的接点统称为神经效应器接点。①无论是形态上还是功能上神经效应器接点、神经元之间突触可以存在多种神经递质,突触后神经元接受数以千计的突触前成分,即一个神经元可与大量其他神经元形成突触,这些突触的突触后电位可能是兴奋性的或抑制性的,它们之间发生时间和空间总和导致单位发放。②神经肌肉接点中每个纤维只接受一个神经元的有髓鞘的轴突末梢,且只释放一种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因而只能引起一种兴奋性终板电位。③神经效应器接点中一个效应器细胞只接受一个神经元的无髓鞘神经纤维,可能有两类神经递质中的一种——乙酰胆碱或去甲肾上腺素。 3.肌梭:是一种特殊的本体感受器,即肌肉长度变化的感受器。肌梭是单突触反射的反射感受器。 4.脊髓运动反射:其反射中枢位于脊髓的简单运动过程,它是其他复杂反射活动的基础。脊髓运动反射分为:单突触反射、二突触反射、多突触反射。 5.单突触反射、反射中枢及生理意义? (1)单突触反射:在反射弧结构中只由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形成的单个突触的反射,就是单突触反射。膝跳反射是单突触反射;跟腱反射是二突触反射活动。 (2)单突触反射的反射中枢:单突触反射的反射感受器是肌梭。单突触反射的中枢是脊髓神经节感觉神经元和脊髓大运动神经元(α的神经元)间的突触联系。 (3)生理意义:①是人体功能肌张力产生的最基本机制②是姿势和步行等运动功能得以实现的生理基础。 6.多突触反射:也称屈曲反射,腹痛时的卷曲姿势是泛化了的屈曲反射。除感觉和运动神经之外,还有大量中间神经元参与反射活动,称为多突触反射。 7.脊髓运动神经元发挥最后共同公路的功能时,存在着许多生理现象:聚合、发散、闭锁、易化、分数化等。 8.脑对运动功能的调节与控制:①横向的节段性控制:脊髓动物标本(或称孤立头标本)、脑干动物标本(或称孤立大脑标本)、间脑动物标本(或称去大脑皮层标本)都是这类研究的动物模型。②纵向控制系统:根据各脑结构运动功能的特点可分为锥体系、锥体外系和小脑前庭系等三各纵向控制系统。 8脊髓动物标本及其症状,说明的问题,证明什么? (1)脊髓动物标本又称孤立头标本,是在脊髓和延脑之间横断脑。单突触反射和二突触反射的研究都是在脊髓动物标本上完成的。 (2)脊髓动物标本的横断手术后(延脑和脊髓之间横断切开),先出现脊髓休克现象,各种脊髓反射完全消失,肌张力降低呈现软性瘫痪状态。数小时或数天后,脊髓运动反射才逐渐恢复,可以观察到脱离脑控制的脊髓运动功能特点:单突触和二突触反射活动十分亢进,如果轻敲膝盖或对足部向上轻推时,都可看到小腿或足部出现痉挛性节律性运动,分别称膝痉挛和踝痉挛反射。异常亢进的脊髓反射造成全身肌张力增强,呈现硬性瘫痪状态,四肢伸肌与曲肌同时收缩,肌体发硬。如用力强行弯曲其肢体时可观察到铡刀样强直症状。如果这种病人能得到很好照料,他们即使长期卧床,肌肉也不萎缩,许多植物性神经功能还保持得很好。如排汗、排便、排尿以及阴茎勃起功能等。 (3)说明脑对脊髓运动功能具有控制调节作用,脱离脑的控制就会出现脊髓运动功能的亢进状态。 9.脑干动物标本及其症状,说明的问题,证明什么? (1)脑干动物标本(去大脑标本):在中脑水平上横断脑,横断以下部分称脑干动物标本,又称去大脑动物,横断以上部分称孤立脑标本。 (2)观察脱离大脑以后脑干对脊髓运动功能的作用有3种特殊反射亢进现象:去大脑强直、颈紧张反射、迷路反射。①大脑强直现象:去大脑以后动物四肢伸直、头颈向后挺直、眼球上翻。②颈紧张反射:向一侧扭转头部造成另一侧颈肌紧张时,发现颈肌紧张侧上下肢屈曲,而对侧(头面转向侧)上、下肢处于强直状态。③迷路反射:出现颈紧张反射的同时,还见到两眼与头面扭转的反方向转动。 (3)这3种反射现象表明去大脑控制以后脑干网状结构、红核、前庭核等功能亢进。 10.去大脑皮层动物(间脑动物):间脑动物的基低神经节,间脑和中脑保存着,翻正反射,步行正常,但由于失去大脑皮层的控制出现了去大脑皮层性强直姿势,表现为两上肢屈曲而两下肢强直。 11.结论:各高一级脑组织对低一级脑结构运动功能的控制作用大多是抑制性的;但红核、桥脑网状结构、中脑网状结构和前庭神经核对脊髓运动功能却实现着兴奋作用。这些结构脱离它们各自的高一级脑结构的控制,就会引出亢进的脊髓反射活动。 12.与运动功能有关的大脑皮层主要定位于中央前回的初级运动区(4区)、前运动区(6区)、额叶眼区(8区)。 13.传人的两大系统:特异性系统和非特异性系统;传出的两大系统: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14.运动功能柱:①在初级运动区皮层中,不仅类似初级感觉区与躯体点对点的空间对应关系,还有类似感觉功能柱一样的结构—运动功能柱。②初级运动皮层区内存在着与躯体运动功能的空间对应关系。③头面、唇舌、手在皮层中的运动代表区很大,而躯干部的运动代表区就非常小。对头面部皮层运动区精细结构的研究发现, 每个人脑均不相同,似乎人的面孔不同一样。④初级运动皮层内存在着与皮层表面垂直的运动功能柱,全部运动神经元都有共同的“运动效应野”。换言之,共同支配同一块肌肉在同一关节上运动的全部皮层神经元集中在同一个运动功能柱中。⑤每个运动功能柱不但发出下行神经冲动,还能接受来自该肌肉、关节及邻近皮肤的各种感觉传入冲动。⑥微电极电生理学研究发现,初级运动皮层的神经元电位活动有两种类型:一类神经元存在着自发的单位发放;另一类只在某项动作进行之前才开始发放神经冲动。后一类运动神经元发出的轴突加入锥体系。 15.锥体系的组成、功能及症状?受损伤后出现的反应? (1)锥体系的组成:锥体系的神经纤维主要来自初级运动皮层的大锥体细胞和额叶与顶枕颞的联络区皮层。锥体系由皮层脊髓束和皮层延髓束组成。 (2)大脑皮层运动区和锥体系的运动功能:主要是发动随意运动,其次是调节和控制各级脑结构的运动功能。无论是大脑皮层运动区的损伤、内囊的损伤,还是脑干以下锥体束的损伤,都会影响随意运动的正常进行。 (3)锥体系症状:锥体系受伤出现的特殊症状,是锥体系调节控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功能障碍,统称之为锥体系症状。它包括——肌肉强直性痉挛所引起的硬瘫、深反射如膝跳反射亢进以及一些特殊的病理性反射,如巴彬斯基反射、踝阵弯反射。与这些亢进的阳性症状相伴随的是皮肤浅反射的减退或消失,最常见的是肤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锥体系症状是神经科医生诊断大脑皮层运动神经元几锥体束受损的根据。 16.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有什么症状? (1)上运动神经元又称大脑皮层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及锥体束受损表现为:肌肉强直性痉挛所引起的硬瘫、深反射如膝跳反射亢进以及一些特殊的病理性反射,如巴彬斯基反射、踝阵弯反射。与这些亢进的阳性症状相伴随的是皮肤浅反射的减退或消失,最常见的是肤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 (2)下运动神经元又称脊髓或脑干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症状,表现为肌肉张力消失、肌肉萎缩、软瘫、浅反射和深反射均消失 16.锥体外系及其运动功能及症状? (1)锥体外系:锥体系以外的脑下行性纤维统称为锥体外系。这些纤维都不经过延脑腹侧的锥体,都不直接止于脊髓α-运动神经元,控制它的运动功能;而是通过中间神经元或脊髓γ-运动神经元的功能间接影响和调节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功能。 (2)锥体外系的组成:它组成,复杂纤维来自许多结构,包括大脑皮层、纹状体、苍白球、丘脑 底核、黑质、红核和脑干网状结构。小脑系的神经纤维也可以看成是锥体外系的组成部分。锥体外系的纤维联系比较复杂,不仅包括许多下行性联系,还包括许多返回性纤维联系。 (3)功能:锥体外系在维持适度肌张力、姿势和随意运动的准确性中具有重要作用。锥体外系的运动功能是随意运动的前提条件和准确性的保证。⑷锥体外系功能紊乱时的主要运动障碍是肌张力异常和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表现为齿轮样强直。当医生用力拉动病人弯曲的肢体就会感到似乎在拉动一个齿轮,时松时紧断断续续地逐渐把弯曲肢体拉直。齿轮样强直状态使病人常常半握两拳弯腰曲腿曲臂,走起路来是慌张步态,前冲欲倒的样子,由于脸部肌张力的异常,病人缺乏面部表情变换,呈假面具脸。锥体外系的运动障碍表现为静止型震颤、手足徐动、扭转性痉挛等。 17.小脑运动功能的传统认识和现代认识。 (1)长期以来,都认为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同躯体各部分的共济运动,保持适度肌张力与躯体的平衡状态。因此,它的功能与锥体外系大同小异,甚至可以认为小脑是锥体外系组成部分。近年研究发现,小脑是快速短潜伏期运动反应中枢,也是随意运动和习得性运动反应的最必须的基本中枢。 (2)小脑损伤的病人中,突出的症状是共济失调,表现为明显的意向性震颤。安静时并没有震颤的现象,只有当病人想说话或想做某一动作时,才表现出明显的震颤。在意向性震颤中,完成某项运动完全不必要的肌肉也参与了活动,而且这些肌肉完全不能协同工作,甚至使一个简单动作也变得非常复杂,失去连贯性。小脑引起精细运动功能的障碍,突出地表现为序列性运动和弹导式运动无法完成。 (3)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室和加州大学的神经科学实验室均发现,小脑是瞬眼条件反射运动行为的最基本中枢。对于短潜伏期的习得行为反应,小脑比其它脑区更为重要。 18.总结:各脑结构对运动功能的调节与控制作用虽各有不同,但他们构成统一的运动机能系统,对脊髓运动功能发生调节作用。①基底神经节以下的各级脑结构与锥体外系是调节张力提供随意运动的前提,保证运动的准确性;②大脑初级运动皮层和锥体系执行随意运动的指令;③大脑联络区皮层可能还有小脑,对运动程序和指令的形成及执行运动程序的连续性、协调性发挥重要作用。

生理心理学自考笔记整理

超柱:在大脑视觉皮层中,具有相同感受野的多种特征检测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对各种视觉属性综合反应的基本单元。超柱仅实现同一种感觉模式中,各种属性的综合反应,形成简单的知觉;联络区皮层的多模式感知细胞,则将多种模式的感觉信息综合为复杂的知觉。 精神盲:两半球颞下回的损伤使猴不能识别现实刺激物。它们看见蛇也视而不见,冷若冰霜,失去了正常猴所具有的那种恐惧反应能力。因而将颞下回损伤造成的这种认知障碍,称为精神盲。 颞下回的一些神经元,不仅对复杂视觉刺激物单位发放率增加和发生的反应,而且对多种其它感觉刺激,如躯体觉、运动觉、食物嗅觉与味觉等刺激均可引起其单位发放率的变化。因此,将这类神经元称谓多模式感知神经元。 第四章注意 注意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只不过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某种心理活动的指向性、选择性、集中性。这种心理活动可能是感知过程,也可思维过程,所以,注意总是和认知活动同时存在。 ◎朝向反应就是由这种新异性强刺激引起机体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现行活动的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通过眼、耳的感知过程探究新异刺激的性质及其对机体的意义。朝向反应是非随意注意的生理基础。 经典神经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狗唾液条件反射实验中发现,对于已经建立起唾液条件反射的狗,给予一个突然意外的新异性声音刺激,则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立即停止,狗将头转向声源方向,两耳竖起,两眼凝视瞳孔散大,四肢肌肉紧张,心率和呼吸变慢,动物作出应付危险的准备。巴甫洛夫认为这种对新异刺激的朝向反射本质是脑内发展了外抑制过程。新异刺激在脑内产生的强兴奋灶对其他脑区发生明显的负诱导,因而抑制了已建立的条件反射活动。随着新异刺激的重复呈现,失去了它的新异性,在脑内逐渐发展了消退抑制过程,抑制了引起朝向反射的兴奋灶,于是朝向反射不复存在。由此可见,巴甫洛夫关于朝向反射的理论主要是根据动物的行为变化,概括出脑内抑制过程的变化规律,用他的神经过程及其运动规律加以解释。具体地讲,脑内发展的外抑制是朝向反射形成的机制,而主动性内抑制过程――消退抑制的产生引起朝向反射的消退。 ☆索科洛夫的朝向反应及如何解释(匹配理论) 索科洛夫在朝向反应的研究中发现,它是一个包括许多脑结构在内的复杂功能系统。这一功能系统的最显著特点是它在新刺激作用下形成的新异刺激模式与神经系统的活动模式之间的不匹配,是这种反应的生理基础。具体地讲,这种机制发生在对刺激信息反应的传出神经元中,在这里将感觉神经元传入的信息模式和中间神经元保存的以前刺激痕迹的模式加以匹配,如果两个模式完全匹配,传出神经元不再发生反应。两种模式不匹配就会导致传出神经元从不反应状态转变为反应状态。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 有些儿童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冲动任性、学习困难、暴发性情绪变换,甚至出现一些严重的行为问题,如打架、逃学、说谎、等。人类对这类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段历程。一百多年前就曾经把这类儿童行为问题确定为多动症。 50年代,发现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并不是这类儿童行为问题中的重要共性,有人提出这些行为问题可能是由于儿童早期或产程中,脑受到轻度损伤而造成的,称轻度脑损伤。 美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手册1980年将这类儿童行为问题归类为注意缺陷障碍,认为注意缺陷是这类儿童共同的突出问题。这类儿童的主动性,随意注意能力极弱而被动性不随意过程过度活跃,所以很容易因外界条件变化而分散注意力。 第五章学习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 ☆一、什么是联想学习、种类、特点 联想式学习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所引起的脑内两个以上的中枢兴奋之间,形成的联结而实现的学习过程。分三种类型:尝试与错误学习、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 是环境条件中哪些变化着的动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近性,造成脑内两个或多个中枢兴奋性的同时变化,从而形成脑内中枢的暂时联系。因此3种学习模式统称联想是学习,包含外部动因间的联结、刺激-反应联结和脑内中枢间的联结(暂时联结) △□◎二、非联想学习 两种非联想式学习模式:习惯化与敏感化。 非联想式学习是因为行为变化仅由单一模式的刺激重复呈现而引起,与之相应在脑内引起单一感受系统的兴奋变化。 ☆什么是程序性学习?其必要的脑中枢位于哪?其经典代表实验是什么? 无论是联想式学习还是非联想式学习,经过多次训练可以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这时的学习模式出现了新的特点,短潜伏期的快速反应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其脑机制中最必要的中枢是小脑深部核。在生理心理学研究中,以兔瞬眼条件反射为其典型代表。 ◎认知学习:与经验式学习不同,高等灵长类和人类的许多学习过程,并不总是建立在重复的个体经验基础之上,往往一次性观察或摹仿就会完成。这种学习模式建立在视觉认知过程的基础之上,又可称认知学习。 ☆简述何为脑的等位论?用什么实验证明? 1917年,美国学者拉施里着手研究动物联想式学习的脑定位问题,以寻求一些脑结构在联想学习中的作用,即脑的机能定位关系。然而,几十年的研究结果使他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即大脑的等位性、整体性机能原则。不论损毁或切除的皮层部位有何不同,只要10%-50%的大脑皮层损坏,动物学习行为就受到影响。其动物学习障碍与损毁皮层部位的大小成正比。损毁50%皮层就使动物完全丧失学习能力。拉施里的研究方法较为简单,存在许多不足,然而他的脑等位论思想却延续到现在。 联络区皮层 □颞下回又可分两部分:远离枕叶的部分与三维物体的认知学习有关,与枕叶距离较近的部分与二维图形鉴别学习有关。 (考过问答)对猴进行了延缓的物体不匹配训练。首先让猴观察一个圆柱体,当它将圆柱体移开就会发现下面有一小块食物。间隔10秒钟以后,猴的面前出现两个物体,一种是刚刚见过的圆柱体,另一个是未见过的长方形。这时猴移动长方体也会得到一小块食物,如果它移动曾见过的圆柱体,则得不到食物。训练几日,这种行为模式就得到巩固。对猴手术损毁与枕叶相邻的两半球颞下回,需对之进行73次训练才能重新习得这种行为;而损毁与枕叶远隔部位的颞下回,则训练1500次仍不能重新学会这种行为模式。将行为训练中匹配时间间隔从10秒逐渐延长可达120秒,损毁与枕叶相邻的颞下回,不影响这种逐渐延长的延缓反应;损毁远隔枕叶的颞下回,则猴不能学习这种延缓的不匹配行为。根据这一实验结果,他们认为在认知学习行为和物体记忆中,远隔枕叶的颞下回具有重要作用。电刺激颞中回和记录颞下回神经元单位发放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颞下回在不同颜色物体匹配学习和延缓记忆中具有重要作用。 (考过论述)什么是延缓反应和交替延缓反应,它证明了什么问题? △□关于前额叶皮层与学习记忆的关系问题,1935年杰克逊的延缓反应实验,一直被誉为经典研究的范例。 让猴观察眼前的两个食盘,其中一盘内有食物,然后将两食盘盖起来再用幕布将它们遮起以避免猴盯食盘。几秒或几分钟后将幕布拿开,观察猴子首先打开哪个食盘盖。如果猴打开原先放好食物的食盘盖,它就会得到食物奖励。对实验程序稍加修改,只有当猴记住前一次获得奖励食盘的位置,下一次打开另一位置食盘的盖,才能再次得到奖励。这种行为模式称为交替延缓反应。延缓反应和交替延缓反应既是空间辨别学习模式,又是短时记忆的行为模式,即是时间、空间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正常猴对于不同延缓时间的延缓反应,甚至是几分钟的延缓反应,也很容易建立起来。但是,对双侧前额叶损伤的猴即使是建立1-2秒钟的延缓反应,也十分困难。前额叶皮层损伤引起短时记忆障碍,是导致延缓反应或交替延缓反应困难的主要原因。仔细分析延缓反应的行为模式,我们可以将之归纳为两个不同的因素:空间辨别反应和时间延迟反应。只有两个因素同时存在,前额叶损伤行为障碍才能表现出来。如果仅仅要求动物进行空间辨别,则前额叶损伤并不影响这种行为模式的训练;对动物仅进行延缓条件反应不伴有空间辨别,这种行为模式也不受前额叶损伤的影响。由此可以认为,□△前额叶联络区皮层与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复杂综合功能有关。 海马在学习中的作用 辐射形8臂迷津证明空间辨别学习; 海马损毁的动物,多次重复某一新异刺激,朝向反射也不消退;在食物强化的延缓条件反射中,动物在延缓期内就出现过多的过早食物运动反应,这些事实说明海马具有抑制性调节作用; 海马对学习的调节作用更可能是由于它属于边缘系统的结构,参与情绪反应的调节机制,对学习行为发生的间接效果。 第六章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记忆痕迹理论的主要观点,用什么实验证明。 60-70年代间形成的记忆理论,将人脑内的记忆过程大体分为两类,即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前者的脑机制为神经回路中生物电反响振荡;后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生物化学与突触结构形态的变化。这就是盛行20多年的记忆痕迹理论。 ◎逆行性遗忘症:病人对早年发生过的事情仍保持良好的记忆,而对电休克治疗之前发生的事情却完全遗忘,这种仅对最近事情的选择性遗忘叫…… □△实验:首先训练动物完成主动躲避条件反应或被动躲避条件反应,然后对动物进行电抽搐处理,再检查电抽搐之前,习得行为保持的程度。改变习得行为训练和电抽搐处理之间的间隔,从数秒钟至数十秒乃至几小时,考察间隔时间不同与短时记忆丧失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两者间隔时间的延长,电抽搐对短时记忆的干扰作用明显变弱,间隔1小时以上则电抽搐已不影响记忆。这种结果成为记忆痕迹理论最初的有力证据。它说明短时记忆很不稳定,易受电抽搐的干扰,经过1小时以后,记忆已经巩固,不再受电抽搐的影响,此时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短时记忆变な奔且洹¡;小时的时间是短时记忆痕迹转变为长时记忆痕迹的必需时间。 △反响回路1小时以上的连续振荡一起回路的化学变化,形成稳定的长时记忆痕迹,就不再受电休克的影响。 长时记忆的脑形态学基础 △☆传统记忆痕迹的最后一个观点,即长时记忆痕迹是突触或细胞的变化。虽然记忆痕迹理论形成时,人们对突触化学传递的知识还很少,但根据当代积累的科学知识,我们可以把这一论断归结为3方面含义:突触前的变化包括神经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等环节;突触后变化包括受体密度、受体活性、离子通道蛋白和细胞内信使的变化;形态结构变化包括突触的增多或增大。他们对比了生活环境、学习能力和脑结构变化的关系。这一研究足以说明脑形态结构与功能均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学习记忆能力与脑结构变化有一定关系,但并不能精确说明长时记忆痕迹究竟与哪几项脑结构或突触变化有关。 海马的记忆功能 海马→穹窿→*体→*丘脑束→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这条环路是30年代就认识到的边缘系统的主要回路,称为帕帕兹环。 海马结构与情绪体验有关,近些年发现,内侧嗅回与海马结构之间存在着三突触回路,它与记忆功能有关。 ☆三突触回路具有什么特性,证据及通过什么实验证明? 3突触回路是海马齿状回内嗅区与海马之间的联系,具有特殊的机能特性,成为支持长时记忆机制的证据。 长时程增强(LTP)现象,即电刺内嗅区皮层向海马结构发出的穿通回路时,在海马齿状回可记录出细胞外的诱发反应。如果电刺激由约100个电脉冲组成,在1-10秒内给出,则齿状回诱发性细胞外电活动在5-25分钟之后增强了2.5倍,说明电刺激穿通回路引起齿状回神经元突触后兴奋电位的LTP,因而这些神经元单位发放的频率增加。后来他们又报道,海马齿状回神经元突触电活动的LTP现象可持续数月的时间。他们认为,由短暂电刺激穿通回路所引起的三突触神经回路持续性变化,可能是记忆的重要基础。 △◎□柯萨科夫氏记忆障碍 1887年俄国精神病学家柯萨可夫,将长期酗酒而造成的记忆障碍特点归结为:遗忘加虚构。慢性酒精中毒者最初出现轻微的顺行性遗忘,即对刚刚发生的事不能形成新的记忆;随后又出现逆行性遗忘,即对病前近期发生的事情选择性遗忘,对早年的事情仍保持良好记忆。既不能形成新的记忆,又丧失了对某些往事的记忆,而且对自己记忆力的这种严重变化又缺乏自知之明,面对别人提问时,竟不自觉编造谎言以虚构内容填补记忆空白。 ☆顺行性遗忘症、那部分受损引起顺行性遗忘症,特点 切除了大脑两半球的内侧颞叶和海马。术后该人智力测验成绩正常;对手术前的近事的远事记忆良好;衣着整洁,能与人交谈,虽然说话的语调平淡,但词汇的使用、句子的表达和发音都很正确;对别人的话,甚至笑话都能正确理解。病人智能正常,也没有知觉障碍,最突出的问题是难以形成新的长时记忆。对他来说,每天的每件事都与过去无关。海马和内侧颞叶损伤形成顺行性遗忘症 △□记忆形态的多样性 正常人的记忆,既有寄存和存贮信息的功能,又有回忆或提取信息的功能。海马损伤的病人只能回忆和提取信息,不能形成新的长时记忆;此外一些脑外伤的病人,在伤后的一段时间里,可以形成新的记忆,却不能回忆起伤前的近事。这些都说明,记忆可以分离为不同系统。这种双重分离现象能最可靠地证明,寄存或存贮信息的过程和提取信息的过程是两个不的记忆功能系统。这在认知神经心理学中称为双分离技术。双分离技术和双重任务法是多重记忆系统研究的重要途径。 请被试看一封信,并告诉他看完后要详细讲出信中的内容。在被试看信的同时,室内放音乐。当被试讲述完信的内容时,顺便问他对听到的音乐有何看法。这时,这个人实际上完成了双重记忆任务。一个主要任务是理解和记忆信的内容,另一个次要任务是记住听到了什么音乐。这种实验称为双重任务法。 在双重任务的记忆研究中,次要任务大多数都不事先告诉被试。采用双分离技术和双重任务实验方案,在脑损伤病人和正常人中发现多种形态的记忆系统。一大类记忆是可以用口头或笔头表达的,与之对应的是难以言传的非表述性记忆。当你向别人讲述昨天参加的朋友婚礼时,你脑海里会浮现出婚礼的一幕幕情景,这就是情景性或情节性表述记忆;假如你帮助同学补数学课,这是一种语义性表述记忆。 非描述记忆有更多的表现形态,包括程序性记忆、习惯性记忆、间接性事物的联想记忆和内隐性记忆等。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使一个孤立的动作变成连续的、协调的、自动化的运动旋律,这就是非表达性程序记忆。 非表述记忆是内隐性记忆,指本人并未觉得已经记住的事,经过测查可证明在脑内留下了深刻印象。

抑制分为非条件抑制和条件抑制两大类。任一刺激强度过大,不但不会引起兴奋过程,相反会引起抑制,称为超限抑制。当机体进行某项活动,周围出现异常可怕的声音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怔一下,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这种现象就是外抑制。简言之,现时活动以外的新异刺激所引起的抑制过程就是外抑制。超限抑制和外抑制都是先天的非条件抑制过程;消退抑制、分化抑制、延缓抑制和条件抑制,都是条件抑制。 脑电图:大脑直流电背景上的自发交流电变化,经100万倍放大以后所得到的记录曲线。当人们闭目养神,内心十分平静时记录到的脑电图多以8-13次/秒的节律变化为主要成分,故将其称为基本节律或α波。如果这时突然受到刺激或内心激动起来,则脑电图的α波就会立即消失,为14-30次/秒的快波(β波)所取代。 细胞神经生理学利用微电极技术对细胞电活动进行记录,是细胞神经生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资料表明,神经元的兴奋过程,伴随着其单位发放的神经脉冲频率加快;抑制过程为单位发放频率降低。无论频率加快还是减慢,每个脉冲的幅值不变。换言之,神经元对刺激强度是按着“全或无”的规律进行调频式或数字式编码。 “全或无”规则是指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生反应;对阈值以上的刺激,不论其强弱均给出同样高度(幅值)的神经脉冲发放。 与上述规律相对应的是级量反应,突触后膜上的电位,无论是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还是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神经动作电位或细胞的单位发放后的后电位、感觉器官的感受器电位都是级量反应。在这类反应中,其电位的幅值随阈上刺激强度增大而变高,反应的频率并不发生变化,因为每个级量反应电位幅值缓慢增高后缓慢下降,这一过程可持续几十毫秒,且不能向周围迅速传导出去,只能局限在突触后膜不超过1平方微米的小点上,但其邻近的其他突触后膜也同时发生EPSP,则两个突触后膜上的EPSP却可以总和起来。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人脑的神经元是一个直径大约50微米的多型细胞,其胞体和树突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数千个突触,每个突触的后膜位点范围很小,但可以总和起来(空间总和与时间总和)。如果总和的EPSP超过这个神经元的单位发放阈值,就会导致这个神经元全部细胞膜去极化,出现整个细胞为一个单位而产生70-110毫伏的短脉冲,这就是快速的单位发放。可以迅速沿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末梢的突触,经突触的化学传递环节,再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电位。神经信息在脑内的传递过程,就是从一个神经元“全或无”的单位发放到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的级量反应总和后,再出现发放的过程,即“全或无”的变化和“级量反应”不断交替的过程。 物质基础:40多年前,细胞电生理学家根据这种过程发生在细胞膜上,就断定细胞膜对细胞内外带电离子的选择通透性,是膜电位形成的物质基础。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钠离子浓度较高,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较高,这类带电离子因膜内外的浓度差造成了膜内外大约负70-90毫伏电位差,称之为静息电位(极化现象)。当这个神经元受到刺激从静息状态变为兴奋状态时,细胞膜首先出现去极化过程,即膜内的负电位迅速消失的过程,然而这种过程往往超过零点,使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这个反转过程称为反极化或超射。所以,一个神经元单位发放的神经脉冲迅速上升部分,是由膜的去极化和反极化连续的变化过程。 分子神经生物学是近20-30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 神经递质:凡是神经细胞间神经信息传递所中介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大都是分子量较小的简单分子,包括胆碱类、单胺类、氨基酸类和多肽类等30多种物质。 神经调质并不直接传递神经信息,而是调节神经信息传递过程的效率和速率,其发生作用的距离比神经递质大,但其化学组成和结构可能与同类神经递质相同,也可能与神经递质完全不同。 突触后释放一种更小的分子,迅速逆向扩散到突触前膜,调节化学传递的过程,将这类小分子物质称为逆信使。已知的逆信使有腺苷和一氧化氮。 受体是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可以识别和选择性地与某些物质发生特异性受体结合反应,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能与受体蛋白结合的物质,如神经递质、调质、激素和药物等,统称为受体的配基或配体。 感觉生理心理学 特异感觉系统和非特异感觉系统 各种特异感觉系统向大脑皮层的上行通路均发出许多侧支达脑干被盖部的网状结构,再由脑干网状结构发出网状上行和下行纤维,向大脑皮层广泛弥散性地投射,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水平,也向感觉乃至运动系统弥散投射,以便对各种感受刺激均可给出适度的反映。许多特异的专一感觉系统和网状非特异投射系统,共同实现着对外部刺激或事物属性的感受功能。 在各种感觉系统中,不但存在着从外周向中枢和从低级中枢向高级中枢的传递过程;每一级中枢神经元之间还通过轴突侧支发生横向作用的侧抑制机制。此外,还存在着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乃至对感官的下行性抑制影响,调节感觉系统的兴奋性水平。 感受阈值,即刚能引起主观感觉或细胞电活动变化的最小刺激强度。各种特异感觉系统 有自己的适宜刺激,对其感受阈值最低,即对其感受最灵敏。 随着刺激物长时间持续作用,感受灵敏率下降,感受阈值增高,这种现象称感受器的适应。 把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性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眼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外部世界千变万化的视觉刺激转换为视觉信息,这种基本功能的实现,依靠两种生理机制,即眼的折光成像机制和光感受机制。 折光成像的生理心理学机制 在眼球的结构中,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以及瞳孔都是它固有的眼内折光装置。为保证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瞳孔大小与晶状体曲率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瞳孔的光反射、调节反射是实现折光成像这种功能的生理基础。 瞳孔反射也称光反射,在黑暗中瞳孔扩大,光照时瞳孔缩小的反应。 调节反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反射活动,既包括不随意性自主神经反射活动,又包括眼外肌肉的随意性运动反应。视轴、晶体曲率和瞳孔同时变化的反射活动就是调节反射,是保证外界景物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的重要生理机制。 随意性眼动的方式及生理机制 眼睛的运动有许多方式,当我们观察位于视野一侧的景物又不允许头动时,两眼共同转向一侧。两眼视轴发生同方向性运动,称为共轭运动。正前方的物体从远处移向眼前时,为使其在视网膜上成像,两眼视轴均向鼻侧靠近,称为辐合。物体由眼前近处移向远处时,双眼视轴均向两颞侧分开,称为分散。辐合与分散的共同特点是两眼视轴总是反方向运动,称为辐辏运动。辐辏运动和共轭运动都是眼睛的随意运动。人们在观察客体时,有意识地使眼睛进行这些运动,以便使物像能地投射在视网膜上最灵敏的部位――中央窝上,得到最清楚的视觉。 注视及生理机制 在两次扫视之间,眼球不动,称注视,其持续时间约在150-400毫秒之间。注视期间,眼睛并非绝对不动;事实上此时眼睛发生快速微颤。微颤运动保证视网膜不断变换感受细胞对注视目标进行反映,从而克服了每个光感受细胞由于适应机制而引起的感受性降低。 光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视杆细胞之中,是产生明暗视觉信息的基础。颜色视觉的光生物化学基础在于视锥细胞内的视蛋白结构不同。 视网膜上有哪几种细胞?排列方式及电传导方式。 视网膜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是色素上皮层,由色素细胞组成,由此产生和储存一些光化学物质。内层是由5种神经细胞组成的神经层,从外向内依次为视感受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水平细胞、双极细胞、无足细胞和神经节细胞。 细胞联系的一般规律是几个视感受细胞与1个双极细胞联系,几个双极细胞又与1个神经节细胞相关。因此,多个视感受细胞只引起1个神经节细胞兴奋,故视敏度较差;但在视网膜中央凹部只有视锥细胞,每个视锥细胞只与1个双极细胞相联系,而这个双极细胞又与1个神经节细胞相联系。因此,中央凹视敏度。由视感受细胞、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形成神经信息传递的垂直联系;由水平细胞和无足细胞在垂直联系之间进行横向联系,1个神经节细胞及与其相互联系的全部其他视网膜细胞,构成视觉的最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称之为视感受单位。 视网膜中央凹附近的视感受单位较小,而周边部分视网膜的感受单位较大。 除了神经节细胞之外,视网膜上的其他细胞对光刺激的反应均类似光感受细胞,根据光的相对强度变化给出级量反应,这种级量反应是缓慢的电变化,不能形成可传导的动作电位,但可与邻近细胞的慢变化发生时间和空间总和效应。水平细胞和无足细胞对视觉信息横向联系的作用正是以慢电位变化的总和效应为基础的。在视网膜上对光刺激的编码,只有神经节细胞才类似于脑内其他神经元,产生单位发放,对刺激强度按调频的方式给出神经编码。视网膜的横向联系中,水平细胞和无足细胞对信息的处理和从光感受细胞至双极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都是以级量反应为基础的模拟过程,只有神经节细胞的信息传递才是全或无的数字化过程。 视觉的传导通路:始于视网膜上的神经节细胞,其细胞轴突构成视神经,末梢止于外侧膝状体。来自两眼鼻侧的视神经左右交叉到对侧外侧膝状体;而来自两眼颞侧的视神经,不发生交叉投射到同侧外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细胞发出的纤维经视放射投射至大脑皮层的初级视皮层(V1),继而与二级(V2)、三级(V3)和四级(V4)。等次级视皮层发生联系。V1区与简单视感觉有关,V2区与图形或客体的轮廓或运动感知有关,V4区主要与颜色觉有关。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呈现同心圆式,其中心区和周边区之间总是拮抗的。 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的感受野与神经节细胞基本相似,形成中心区和周边区相互拮抗的同心圆式的感受野。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心理学自考教材笔记,自考教材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心理学专、本科自考科目和教材果你没有专科学历,需要具备高中学历才能自考专科,之后自考本科。不同的省市自考的课程不同,一般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以下书本推荐给你,可以去淘宝或者自考书店均有销售:心理学专科共16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本作者000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赵家祥0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钱淦荣0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巩献田00010大学语文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徐中玉00284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施承孙02047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沈德灿侯玉波02106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郭淑琴02108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原子能出版社2004年版朱滢焦书兰02109心理测量心理测验学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姜长青02110心理统计心理统计原子能出版社2004年版韩昭0211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包燕02112组织管理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王垒02114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陈萍迟立忠1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赵鸿德张喆王鲁滨10022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张智勇10127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张伯源心理学本科共22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本作者00004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罗正楷0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卫兴华00015英语大学英语自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高远00016日语日语入门(上)(下)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上2006年版下李翠霞00017俄语新编大学俄语基础教程(1-3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应云天02047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沈德灿侯玉波02106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郭淑琴02108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原子能出版社2004年版朱滢焦书兰02109心理测量心理测验学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姜长青02110心理统计心理统计原子能出版社2004年版韩昭10070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沈政林庶芝10071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张亚旭10072心理实验设计心理实验方法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吴艳红韩昭耿海燕10074心理学史心理学史简编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沈德灿10075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时代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版王登峰10076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钱铭怡10077工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李同归侯玉波10078消费与广告心理学消费与广告心理学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版马谋超高云鹏10079市场调查市场调研——基础与实务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刘明珠谢晓非施大德10080人事测量实用人事测量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王垒10081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王垒10082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苏彦捷心理学专、本科自考科目和教材果你没有专科学历,需要具备高中学历才能自考专科,之后自考本科。不同的省市自考的课程不同,一般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以下书本推荐给你,可以去淘宝或者自考书店均有销售:心理学专科共16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本作者000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赵家祥0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钱淦荣0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巩献田00010大学语文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徐中玉00284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施承孙02047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沈德灿侯玉波02106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郭淑琴02108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原子能出版社2004年版朱滢焦书兰02109心理测量心理测验学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姜长青02110心理统计心理统计原子能出版社2004年版韩昭0211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包燕02112组织管理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王垒02114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陈萍迟立忠1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赵鸿德张喆王鲁滨10022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张智勇10127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张伯源心理学本科共22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本作者00004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罗正楷0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卫兴华00015英语大学英语自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高远00016日语日语入门(上)(下)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上2006年版下李翠霞00017俄语新编大学俄语基础教程(1-3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应云天02047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沈德灿侯玉波02106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郭淑琴02108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原子能出版社2004年版朱滢焦书兰02109心理测量心理测验学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姜长青02110心理统计心理统计原子能出版社2004年版韩昭10070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沈政林庶芝10071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张亚旭10072心理实验设计心理实验方法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吴艳红韩昭耿海燕10074心理学史心理学史简编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沈德灿10075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时代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版王登峰10076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钱铭怡10077工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李同归侯玉波10078消费与广告心理学消费与广告心理学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版马谋超高云鹏10079市场调查市场调研——基础与实务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刘明珠谢晓非施大德10080人事测量实用人事测量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王垒10081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王垒10082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苏彦捷谁能提供一下北京心理学本科自考全部教材具体不知道你考哪个学校的,每个学校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的,你就到济南哪里有卖自考心理学教材济南哪里有卖自考心理学和普通话二级甲等英雄山文化市场有卖的,那里的考试书籍太全了,不过是盗版的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生理心理学自考笔记总结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心理学帕帕兹认为在边缘系统结构中,从海马经穹窿、*体、丘脑前核和扣带回,再回到海马的环路(帕帕兹环路),对情绪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情绪的激活学说和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集中地表达了现代神经生理学关于脑高级功能的理论成果。把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的功能特点与情绪和情感过程联系起来,与巴甫洛夫以前经典神经生理学对于情绪的理论相比,不但具有整体和器官水平的实验证据,还有细胞生理学的实验依据。还有许多的经典实验,对情绪生理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如假怒实验、怒叫反应和自我刺激实验等。 ◎什么是假怒,切除猫的大脑皮层之后,猫对各种不愉快的刺激如轻触、气流等均表现出极度夸大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弓腰、竖毛、咆哮、嘶叫和张牙舞爪等。这些行为缺乏指向性,很难说动物伴有怒的内心体验,所以将这种动物的行为表现称作“假怒”。实验证明只要手术破坏边缘皮层、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对下丘脑的抑制解除,下丘脑机能亢进就会出现“假怒”。 △□我国生理学家卢于道和朱鹤年于1937年电刺激脑中枢,发现猫能发出呻吟的声音。1952年他们又深入研究了猫中脑的怒叫中枢。 △□下丘脑、隔区、杏仁核、海马、边缘皮层、前额皮层和颞叶皮层等均是情绪过程的重要脑中枢。边缘系统在体内环境平衡和情绪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皮肤电反应是由皮肤电阻或电导的变化而造成的。皮肤电阻或电导随皮肤汗腺机能变化而改变。交感神经兴奋,汗腺活动加强,分泌汗液较多。由于汗内盐成分较多使皮肤导电能力增高,形成大的皮肤电反应。皮肤电反应只能作为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直接指标,也可以作为脑唤醒、警觉水平的间接指标,但无法辨明情绪反应的性质和内容。 第十章 运动和意志行为 ◎每个脊髓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骨骼肌纤维称为运动单位。 平滑肌、腺体和心肌接受植物性神经支配。植物性神经末梢和它们之间的接点统称为神经效应器接点。 △肌梭是一种特殊的本体感受器,即肌肉长度变化的感受器。 ◎反射弧结构中,只由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形成单个突触的反射,就是单突触反射。 ◎除感觉和运动神经之个,还有大量中间神经元参与反射活动,称为多突触反射。 ◎在分析脊髓运动反射的基础上,谢灵顿认为,脊髓运动神经元是各种传出效应的最后共同公路,这不但接受各种感觉神经传入的神经冲动,还接受脊髓中间神经元以及脑高位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脊髓运动神经元发挥最后共同公路的功能时,存在着许多生理现象:聚合、发散、闭锁、易化和分数化等。 一个脊髓运动神经元或一个运动神经元堆,可以接受较多传入神经元和高位运动神经元来的许多冲动,这种现象就是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聚合现象; 一根传入神经或少数感觉神经元的神经冲动传向较多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现象称发散。 △□◎☆论述脊髓动物标本有哪些症状?说明什么问题,证明了什么? 脊髓动物标本(或称孤立头标本)、脑干动物标本(或称孤立大脑标本)以及间脑动物标本(或称去大脑皮层标本)都是这类研究的动物模型。 脊髓动物标本的横断手术后(延脑和脊髓之间横断切开),首先看到的是脊髓休克现象,各种脊髓反射完全消失,肌张力降低呈现软性瘫痪状态。数小时或数日之后,脊髓的运动反射才逐渐恢复,这时可以观察到脱离脑控制的脊髓运动功能特点。首先,单突触和二突触反射活动十分亢进,如果轻敲膝盖或足部向上轻推时,都可看到小腿或中部出现阵挛性节律性运动,分别称膝阵挛和踝阵挛反射。这些异常亢进的脊髓反射往往造成全身肌张力增强,呈现出一种典型的硬性瘫痪状态,四肢伸肌与屈肌同时收缩,肢体发硬。如果医生用力强行弯曲其肢体时可观察到铡力样强直症状。如果这种病人能得到很好照料,他们即使长期卧床,肌肉也并不萎缩,许多植物性神经功能还保持得很好。这些事实说明,正常情况下,脑对脊髓运动功能具有控制调节作用,脱离脑的控制就会出现脊髓运动功能的亢进状态。 在中脑水平上横断脑,横断以下部分称脑干动物标本又称去大脑动物,横断以上部分称大脑标本。观察脱离大脑以后脑干对脊髓运动功能的作用。此时,可观察到3种特殊反射亢进现象:去大脑强直、颈紧张反射和迷路反射。去大脑以后可见动物四肢伸直、头颈向后挺直、眼球上翻,这就是去大脑强直现象。向一侧扭转头部造成另一侧颈肌紧张时,可以发现颈肌紧张侧上下肢屈曲,而对侧(头面转向侧)上、下肢仍处于强直状态。这种现象就是颈紧张反射。出现颈紧张反射的同时,还常见到两眼与头面扭转的反方向转动,称为迷路反射。这3种反射现象表明,去大脑控制以后脑干网状结构和红核、前庭核等功能亢进。 将两侧内囊切断使大脑皮层与间脑和基底神经节之间的联系中断,这种标本称为去大脑皮层动物或间脑动物。这种动物基底神经节、间脑和中脑都保存着,正常的翻正反射、步行运动功能仍不受影响;但在两侧白质或内囊受损的病人由于失去大脑皮层的控制出现了去大脑皮层性强直的姿势,表现为两上肢屈曲而两下肢强直。 除上面讨论的3种动物标本和相应病例的临床体征外,还有许多事实表明,各高一级脑组织对低一级脑结构运动功能的控制作用大多是抑制性的;但红核、桥脑网状结构、中脑网状结构和前庭神经核对脊髓运动功能却实现着兴奋作用。这些结构脱离它们各自的高一级脑结构的控制,就会引出亢进的脊髓反射活动。 ◎初级运动皮层内存在着与皮层表面垂直的运动功能柱,从表层灰质到深层白质,全部运动神经元都有共同的“运动效应野”。 ☆锥体系的组成、功能,有什么症状?受损伤后出现哪些反应? 锥体系的神经纤维主要来自初级运动皮层的大锥体细胞,也有些纤维来自额叶与顶枕颞的联络区皮层。锥体系由皮层脊髓束和皮层延髓束组成。 ◎大脑皮层运动区和锥体系的运动功能主要是发动随意运动,其次是调节和控制各级脑结构的运动功能。无论是大脑皮层运动区的损伤、内囊的损伤,还是脑干以下锥体束的损伤,都会影响随意运动的正常进行。此外,锥体系受伤还会出现一些特殊症状,是锥体系调节控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功能障碍,统称之为锥体系症状。它包括肌肉强直性痉挛所引起的硬瘫、深反射如膝跳反射亢进以及一些特殊的病理性反射,如巴彬斯基反射、踝阵弯反射。与这些亢进的阳性症状相伴随的是皮肤浅反射的减退或消失,最常见的是肤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这些锥体系症状是神经科医生用来论断大脑皮层运动神经元(又称上运动神经元)及锥体束受损的根据。与此相对应的是脊髓或脑干运动神经元(又称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症状,表现为肌肉张力消失、肌肉萎缩、软瘫、浅反射和深反射均消失。 ☆锥体外系及其运动功能 神经解剖学将锥体系以外的脑下行性纤维统称为锥体外系。这些纤维都不经过延脑腹侧的锥体,都不直接止于脊髓α-运动神经元,控制它的运动功能;而是通过中间神经元或脊髓γ-运动神经元的功能间接影响和调节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功能。锥体外系的组成复杂,其纤维来自许多结构,包括大脑皮层、纹状体、苍白球、丘脑底核、黑质、红核和脑干网状结构。此外,小脑系的神经纤维也可以看成是锥体外系的组成部分。 锥体外系的纤维联系比较复杂,不仅包括许多下行性联系,还包括许多返回性纤维联系。 锥体外系在维持适度肌张力、姿势和随意运动的准确性中具有重要作用。锥体外系的运动功能是随意运动的前提条件和准确性的保证。所以锥体外系功能紊乱时的主要运动障碍就是肌张力异常和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表现为齿轮样强直。当医生用力拉动病人弯曲的肢体就会感到似乎在拉动一个齿轮,时松时紧断断续续地逐渐把弯曲肢体拉直。四肢肌张力的这种齿轮样强直状态,使病人常常半握两拳弯腰曲腿曲臂,走起路来是慌张步态,前冲欲倒的样子,由于脸部肌张力的异常,使病人缺乏面部表情的变换,呈假面具脸。锥体外系的运动障碍表现为静止型震颤、手足徐动、扭转性痉挛等。在神经科临床工作中,常将锥体外系运动障碍和肌张力异常统称为锥体外系症状。 小脑的运动功能 △□长期以来,都认为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同躯体各部分的共济运动,保持适度肌张力与躯体的平衡状态。因此,它的功能与锥体外系大同小异,甚至可以认为小脑是锥体外系组成部分。近年研究发现,小脑是快速短潜伏期运动反应中枢,也是随意运动和习得性运动反应的最必须的基本中枢。 △□小脑损伤的病人中,突出的症状是共济失调,表现为明显的意向性震颤。安静时并没有震颤的现象,只有当病人想说话或想做某一动作时,才表现出明显的震颤,小脑意向性震颤与锥体外系的静止性震颤成为明显的对照。在意向性震颤中,可以发现对于完成某项运动完全不必要的肌肉也参与了活动;这些肌肉完全不能协同工作,甚至使一个简单动作也变得非常复杂,失去连贯性。小脑引起精细运动功能的障碍,突出地表现为序列性运动和弹导式运动无法完成。这些运动要求较高的准确性、预见性和计划性以及较快的反应速度。 各脑结构对运动功能的调节与控制作用虽各有不同,但它们构成统一的运动机能系统,对脊髓的运动功能发生调节作用。基底神经节以下的各级脑结构与锥体外系是调节张力提供随意运动的前提,保证运动的准确性;大脑初级运动皮层和锥体系执行随意运动的指令;大脑联络区皮层可能还有小脑,则对运动程序和指令的形成及执行运动程序的连续性、协调性发挥重要作用。 第十一章人格的生理心理学问题 脑生理的差异首先表现为皮层兴奋性水平或称之为神经系统唤醒水平。皮层兴奋性水平制约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功能特性。艾森克认为皮层兴奋性水平是内-外向人格维度的生理基础。 □△皮层兴奋性水平低者,表现为外向型人格特质,主动活跃的寻求刺激,以提高皮层唤醒水平弥补先天之不足。相反,皮层兴奋性水平高的人表象为内向型个性特征,沉静稳重,与外界接触少,以避免过多刺激而导致更高的皮层兴奋性水平。 □△条件反射能力强者多为内向型人格,其神经质人格维度较低;条件反射能力弱者多为外向型人格,其神经质人格维度较高。 皮层兴奋性水平、条件反射能力和驱力等3个概念说明人格理论。 △某些**人格的脑电图类似于儿童期的脑电。 □性别差异是个体间生理差异中最显著的表现。随着良性胜利的差异,心理活动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男孩空间信息处理能力强,女孩言语能力较强,这是由于女孩左半球功能较早地显现出它的优势,而男孩右半球的功能优势以后也表现得较为明显。 □初两性之间心理活动的差异与大脑半球功能一侧化有关之外,无论男、女,多有许多个性特征与大脑半球功能一侧化有关。 智力 智能包括智力、技巧和能力等个性的心理特征。智力是指一个人进行脑力劳动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潜在能力 ◎智力分为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前者是人们知识和经验的结晶产物,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提炼和积累而毕生发展的智力,其脑结构基础是言语功能区和概念形成与存贮的大脑结构。液态智力是指空间关系和形象思维在视、听感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智力。它制约于各种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和边缘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胎儿出生以后神经元的数量不再增多,脑的发育表现在神经元的增大;轴突和树突增长,分枝增多;纤维披鞘;细胞间联结—突触不断增多扩大

心理学基础知识重点有那些?那些事心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看看下面吧!

《基础心理学》复习重点【1】

第一节 绪 论

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的定义(识记)、心理学应用分支(领会)、基础心理学定义(识记)。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识记)

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领会)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领会)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领会)

三、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

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领会)

四、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叫边缘学科

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向结合的产物。(领会)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的简单历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识记)

二、学派的纷争

代表人物(识记)

1.构造心理学派 代表人:冯特、铁钦纳

2.行为主义学派 代表人:华生

3.格式塔心理学派 代表人:魏特海墨等

4.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代表人:詹姆士

5.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弗洛伊德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领会)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应用)

(一)客观性原则

(二)辨证发展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用)

(一)自然(一般)观察法(识记)

(二)调查法(识记)

(三)个案法(识记)

(四)实验法(识记)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

神经元的定义(识记)

神经元的功能(识记)

神经元的分类(识记)

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自主神经系统(识记)

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脊髓、脑干、间脑、小脑(识记)

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识记)

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领会)

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内分泌系统、垂体腺、甲状腺(识记)

第三单元 巴甫洛夫学说简介

一、兴奋和抑制(识记)

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识记)

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识记)

四、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识记)

五、 动力定型(领会)

第三节 认识过程

第一单元 感觉

一、感觉及其种类

感觉的定义(识记)、感觉的种类(领会)

二、感受性及感觉阈限

感受性、感觉阈限、韦伯定律、费希纳定律(识记)

三、感觉现象(领会)

感觉适应、感觉后象、感觉对比、联觉(识记)

四、视觉(领会)

(一)视觉的适宜刺激

(二)视觉器官(识记)

(三)颜色视觉

五、听觉(领会)

(一)听觉的适宜刺激(识记)

(二)听觉器官(识记)

(三)听觉的特性

六、其它感觉

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平衡觉、运动觉、内脏感觉、痛觉(识记)

第二单元 知觉

一、知觉的定义(识记)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识记)(领会)

整体性、选择性 、两可图形、恒常性、理解性

三、知觉的种类(识记)(领会)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第三单元 记忆

一、记忆及记忆过程

(一)记忆的定义(识记),(二)记忆的种类(领会)

(三)记忆过程(领会)、遗忘、遗忘曲线(识记)

二、表象

表象的定义(识记)、表象的作用、三个记忆系统(识记)(领会)

瞬时记忆(领会)、短时记忆(领会)、长时记忆(领会)

第四单元 思维、言语及想象

一、思维

思维的定义(识记)、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领会)、思维的种类(识记)

概念的形成(领会)

二、语言与言语

语言与言语(识记)、言语活动的形式(识记)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识记)

三、想象

想象的定义(识记)、想象的种类(识记)、无意想象(识记)、梦(识记)、有意想象(识记)、幻想(识记)

第四节 意识和注意

第一单元 意识

一、意识概述

意识的定义(识记)、意识的形态(领会)、潜意识和无意识(识记)

二、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睡眠、梦(识记)、生物节律(识记)(领会)

第二单元注意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识记)(领会)、指向性和集中性(识记)、

二、注意的种类(识记)

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

三、注意的特征(识记)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 (识记)

第五节 需要和动机

第一单元 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的定义(识记)

二、需要的种类(识记)

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三、需要层次理论(识记)(领会)

第二单元 动机

一、什么是动机

动机(识记)、(领会)、内驱力、诱因和情绪也都可激发活动的动机。(领会)

二、动机的种类(识记)(领会)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识记)(领会)

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识记)(领会)

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识记)(领会)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识记)(领会)

第六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一单元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识记)(领会)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领会)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识记)(领会)

适应功能(识记)(领会)

动机功能(识记)(领会)

组织功能(识记)(领会)

信号功能 (识记)(领会)

第二单元 情绪理论

一、情绪的外周理论(识记)(领会)

二、 情绪的丘脑理论(识记)(领会)

三、情绪的认知理论(识记)(领会)

四、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识记)(领会)

第三单元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其两极性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的维度和两极性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识记)(领会)

二、情绪、情感的维度

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的两极(识记)(领会)

激动度有激动和平静的两极(识记)(领会)

强度有强和弱的两极(识记)(领会)

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的两极(识记)(领会)

第四单元 情绪情感的种类

一、从情绪的`内容来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识记)

二、从情绪的状态来分--心境、激情和应激 (识记)

三、情感的种类--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识记)

第五单元 意志品质

一、什么是意志

意志的定义(识记)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领会)

二、意志行为的基本阶段

准备阶段: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识记)(领会)

执行阶段(识记)(领会)

三、意志的品质

意志的自觉性(识记)(领会)、意志的果断性(识记)(领会)

意志的坚韧性(识记)(领会)、意志的自制性 (识记)(领会)

第七节 能力与人格

第一单元 能力

一、能力概述

能力的定义(识记)、智力的定义(识记)(领会)

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领会)

能力的分类(领会)

二、能力结构理论

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领会)

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识记)(领会)

第二单元 人 格

一、人格概述

人格的定义(识记)、人格的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识记)

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领会)、人格的结构(领会)

二、气质

(一)气质的定义(识记)

(二)气质类型学说(领会)、

(三)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领会)

1、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识记)

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两个,即兴奋和抑制(识记)(领会)

2、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心理学中的气质类型之间有着对应的关系 (领会)

3、气质的特性:.感受性和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指向性(识记)

4、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识记)

5、 如何看待气质类型(识记)

三、性格

性格的定义(识记)(领会)

性格的结构: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 (识记)(领会)

四、人格理论(应用)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二)容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三)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四)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五)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的维度理论

基础心理学章节重点【2】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个性)。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得到科学的证明。

生理心理学研究内容: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心理活动的脑的机制,心理活动的大脑机能定们,心理活动时大脑的物质代谢。

心理发展阶段1、无脊椎动物;感觉;2脊椎动物;知觉;3灵长类如猩猩、猴子为思维萌芽;4人类;思维、意识

心理学研究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看作是科学心理诞生的标志。

神经元可分为感觉、运动、中间神经元。大脑机能:额叶(中央前回)—运动;顶叶(中央后回)—感觉;颞叶—听;枕叶—视。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点优势(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右半球空间知觉(音乐、美术、情绪)点优势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躯体和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又植物神经系统、一般不受意识的支配、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与情绪反应有密切的关系。脑干包括延脑、脑桥、中脑。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从亮处到暗处,开始看不到东西,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的现象属于感觉适应。电灯灭了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萦绕属感觉后像。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一样亮的灰分别放在白痛景和黑前景上看起来明度不一样了、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属感觉对比,娱乐场所的暖色调及教室的冷色调为联觉。

第十章运动和意志行为 1.神经系统引起或调节肌肉的收缩功能主要是通过类似突触结构的装置——神经肌肉接点的功能实现的。 (1)终板电位:神经肌肉接点由神经末梢一再分支并膨大而成为终板(终扣)终板与肌纤维膜以一定间隙相联系。神经末梢兴奋时终板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扩散到间隙后的肌膜上与受体结合产生终板电位。 (2)终板电位的性质类似突触后电位,是缓慢的级量反应,但它却比突触后电位强很多。所以,终板电位总能激发肌纤维发放动作电位并沿它的全长传导,引起它的受损。 (3)肌纤维的细胞质内,启动了能量供给机制,使肌纤维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动朊之间的横桥发生变化,两者发生相对位移,产生肌收缩运动。 2.运动单位: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轴突一再分支,与许多肌纤维形成神经肌肉接点,该神经元兴奋发出神经冲动使这些纤维收缩。每个脊髓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骨骼肌纤维称为运动单位。 神经效应器接点:平滑肌、腺体和心肌接受植物性神经支配,植物性神经末梢和它们之间的接点统称为神经效应器接点。①无论是形态上还是功能上神经效应器接点、神经元之间突触可以存在多种神经递质,突触后神经元接受数以千计的突触前成分,即一个神经元可与大量其他神经元形成突触,这些突触的突触后电位可能是兴奋性的或抑制性的,它们之间发生时间和空间总和导致单位发放。②神经肌肉接点中每个纤维只接受一个神经元的有髓鞘的轴突末梢,且只释放一种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因而只能引起一种兴奋性终板电位。③神经效应器接点中一个效应器细胞只接受一个神经元的无髓鞘神经纤维,可能有两类神经递质中的一种——乙酰胆碱或去甲肾上腺素。 3.肌梭:是一种特殊的本体感受器,即肌肉长度变化的感受器。肌梭是单突触反射的反射感受器。 4.脊髓运动反射:其反射中枢位于脊髓的简单运动过程,它是其他复杂反射活动的基础。脊髓运动反射分为:单突触反射、二突触反射、多突触反射。 5.单突触反射、反射中枢及生理意义? (1)单突触反射:在反射弧结构中只由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形成的单个突触的反射,就是单突触反射。膝跳反射是单突触反射;跟腱反射是二突触反射活动。 (2)单突触反射的反射中枢:单突触反射的反射感受器是肌梭。单突触反射的中枢是脊髓神经节感觉神经元和脊髓大运动神经元(α的神经元)间的突触联系。 (3)生理意义:①是人体功能肌张力产生的最基本机制②是姿势和步行等运动功能得以实现的生理基础。 6.多突触反射:也称屈曲反射,腹痛时的卷曲姿势是泛化了的屈曲反射。除感觉和运动神经之外,还有大量中间神经元参与反射活动,称为多突触反射。 7.脊髓运动神经元发挥最后共同公路的功能时,存在着许多生理现象:聚合、发散、闭锁、易化、分数化等。 8.脑对运动功能的调节与控制:①横向的节段性控制:脊髓动物标本(或称孤立头标本)、脑干动物标本(或称孤立大脑标本)、间脑动物标本(或称去大脑皮层标本)都是这类研究的动物模型。②纵向控制系统:根据各脑结构运动功能的特点可分为锥体系、锥体外系和小脑前庭系等三各纵向控制系统。 8脊髓动物标本及其症状,说明的问题,证明什么? (1)脊髓动物标本又称孤立头标本,是在脊髓和延脑之间横断脑。单突触反射和二突触反射的研究都是在脊髓动物标本上完成的。 (2)脊髓动物标本的横断手术后(延脑和脊髓之间横断切开),先出现脊髓休克现象,各种脊髓反射完全消失,肌张力降低呈现软性瘫痪状态。数小时或数天后,脊髓运动反射才逐渐恢复,可以观察到脱离脑控制的脊髓运动功能特点:单突触和二突触反射活动十分亢进,如果轻敲膝盖或对足部向上轻推时,都可看到小腿或足部出现痉挛性节律性运动,分别称膝痉挛和踝痉挛反射。异常亢进的脊髓反射造成全身肌张力增强,呈现硬性瘫痪状态,四肢伸肌与曲肌同时收缩,肌体发硬。如用力强行弯曲其肢体时可观察到铡刀样强直症状。如果这种病人能得到很好照料,他们即使长期卧床,肌肉也不萎缩,许多植物性神经功能还保持得很好。如排汗、排便、排尿以及阴茎勃起功能等。 (3)说明脑对脊髓运动功能具有控制调节作用,脱离脑的控制就会出现脊髓运动功能的亢进状态。 9.脑干动物标本及其症状,说明的问题,证明什么? (1)脑干动物标本(去大脑标本):在中脑水平上横断脑,横断以下部分称脑干动物标本,又称去大脑动物,横断以上部分称孤立脑标本。 (2)观察脱离大脑以后脑干对脊髓运动功能的作用有3种特殊反射亢进现象:去大脑强直、颈紧张反射、迷路反射。①大脑强直现象:去大脑以后动物四肢伸直、头颈向后挺直、眼球上翻。②颈紧张反射:向一侧扭转头部造成另一侧颈肌紧张时,发现颈肌紧张侧上下肢屈曲,而对侧(头面转向侧)上、下肢处于强直状态。③迷路反射:出现颈紧张反射的同时,还见到两眼与头面扭转的反方向转动。 (3)这3种反射现象表明去大脑控制以后脑干网状结构、红核、前庭核等功能亢进。 10.去大脑皮层动物(间脑动物):间脑动物的基低神经节,间脑和中脑保存着,翻正反射,步行正常,但由于失去大脑皮层的控制出现了去大脑皮层性强直姿势,表现为两上肢屈曲而两下肢强直。 11.结论:各高一级脑组织对低一级脑结构运动功能的控制作用大多是抑制性的;但红核、桥脑网状结构、中脑网状结构和前庭神经核对脊髓运动功能却实现着兴奋作用。这些结构脱离它们各自的高一级脑结构的控制,就会引出亢进的脊髓反射活动。 12.与运动功能有关的大脑皮层主要定位于中央前回的初级运动区(4区)、前运动区(6区)、额叶眼区(8区)。 13.传人的两大系统:特异性系统和非特异性系统;传出的两大系统: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14.运动功能柱:①在初级运动区皮层中,不仅类似初级感觉区与躯体点对点的空间对应关系,还有类似感觉功能柱一样的结构—运动功能柱。②初级运动皮层区内存在着与躯体运动功能的空间对应关系。③头面、唇舌、手在皮层中的运动代表区很大,而躯干部的运动代表区就非常小。对头面部皮层运动区精细结构的研究发现, 每个人脑均不相同,似乎人的面孔不同一样。④初级运动皮层内存在着与皮层表面垂直的运动功能柱,全部运动神经元都有共同的“运动效应野”。换言之,共同支配同一块肌肉在同一关节上运动的全部皮层神经元集中在同一个运动功能柱中。⑤每个运动功能柱不但发出下行神经冲动,还能接受来自该肌肉、关节及邻近皮肤的各种感觉传入冲动。⑥微电极电生理学研究发现,初级运动皮层的神经元电位活动有两种类型:一类神经元存在着自发的单位发放;另一类只在某项动作进行之前才开始发放神经冲动。后一类运动神经元发出的轴突加入锥体系。 15.锥体系的组成、功能及症状?受损伤后出现的反应? (1)锥体系的组成:锥体系的神经纤维主要来自初级运动皮层的大锥体细胞和额叶与顶枕颞的联络区皮层。锥体系由皮层脊髓束和皮层延髓束组成。 (2)大脑皮层运动区和锥体系的运动功能:主要是发动随意运动,其次是调节和控制各级脑结构的运动功能。无论是大脑皮层运动区的损伤、内囊的损伤,还是脑干以下锥体束的损伤,都会影响随意运动的正常进行。 (3)锥体系症状:锥体系受伤出现的特殊症状,是锥体系调节控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功能障碍,统称之为锥体系症状。它包括——肌肉强直性痉挛所引起的硬瘫、深反射如膝跳反射亢进以及一些特殊的病理性反射,如巴彬斯基反射、踝阵弯反射。与这些亢进的阳性症状相伴随的是皮肤浅反射的减退或消失,最常见的是肤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锥体系症状是神经科医生诊断大脑皮层运动神经元几锥体束受损的根据。 16.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有什么症状? (1)上运动神经元又称大脑皮层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及锥体束受损表现为:肌肉强直性痉挛所引起的硬瘫、深反射如膝跳反射亢进以及一些特殊的病理性反射,如巴彬斯基反射、踝阵弯反射。与这些亢进的阳性症状相伴随的是皮肤浅反射的减退或消失,最常见的是肤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 (2)下运动神经元又称脊髓或脑干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症状,表现为肌肉张力消失、肌肉萎缩、软瘫、浅反射和深反射均消失 16.锥体外系及其运动功能及症状? (1)锥体外系:锥体系以外的脑下行性纤维统称为锥体外系。这些纤维都不经过延脑腹侧的锥体,都不直接止于脊髓α-运动神经元,控制它的运动功能;而是通过中间神经元或脊髓γ-运动神经元的功能间接影响和调节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功能。 (2)锥体外系的组成:它组成,复杂纤维来自许多结构,包括大脑皮层、纹状体、苍白球、丘脑 底核、黑质、红核和脑干网状结构。小脑系的神经纤维也可以看成是锥体外系的组成部分。锥体外系的纤维联系比较复杂,不仅包括许多下行性联系,还包括许多返回性纤维联系。 (3)功能:锥体外系在维持适度肌张力、姿势和随意运动的准确性中具有重要作用。锥体外系的运动功能是随意运动的前提条件和准确性的保证。⑷锥体外系功能紊乱时的主要运动障碍是肌张力异常和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表现为齿轮样强直。当医生用力拉动病人弯曲的肢体就会感到似乎在拉动一个齿轮,时松时紧断断续续地逐渐把弯曲肢体拉直。齿轮样强直状态使病人常常半握两拳弯腰曲腿曲臂,走起路来是慌张步态,前冲欲倒的样子,由于脸部肌张力的异常,病人缺乏面部表情变换,呈假面具脸。锥体外系的运动障碍表现为静止型震颤、手足徐动、扭转性痉挛等。 17.小脑运动功能的传统认识和现代认识。 (1)长期以来,都认为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同躯体各部分的共济运动,保持适度肌张力与躯体的平衡状态。因此,它的功能与锥体外系大同小异,甚至可以认为小脑是锥体外系组成部分。近年研究发现,小脑是快速短潜伏期运动反应中枢,也是随意运动和习得性运动反应的最必须的基本中枢。 (2)小脑损伤的病人中,突出的症状是共济失调,表现为明显的意向性震颤。安静时并没有震颤的现象,只有当病人想说话或想做某一动作时,才表现出明显的震颤。在意向性震颤中,完成某项运动完全不必要的肌肉也参与了活动,而且这些肌肉完全不能协同工作,甚至使一个简单动作也变得非常复杂,失去连贯性。小脑引起精细运动功能的障碍,突出地表现为序列性运动和弹导式运动无法完成。 (3)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室和加州大学的神经科学实验室均发现,小脑是瞬眼条件反射运动行为的最基本中枢。对于短潜伏期的习得行为反应,小脑比其它脑区更为重要。 18.总结:各脑结构对运动功能的调节与控制作用虽各有不同,但他们构成统一的运动机能系统,对脊髓运动功能发生调节作用。①基底神经节以下的各级脑结构与锥体外系是调节张力提供随意运动的前提,保证运动的准确性;②大脑初级运动皮层和锥体系执行随意运动的指令;③大脑联络区皮层可能还有小脑,对运动程序和指令的形成及执行运动程序的连续性、协调性发挥重要作用。

生理心理学自考笔记重点

超柱:在大脑视觉皮层中,具有相同感受野的多种特征检测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对各种视觉属性综合反应的基本单元。超柱仅实现同一种感觉模式中,各种属性的综合反应,形成简单的知觉;联络区皮层的多模式感知细胞,则将多种模式的感觉信息综合为复杂的知觉。 精神盲:两半球颞下回的损伤使猴不能识别现实刺激物。它们看见蛇也视而不见,冷若冰霜,失去了正常猴所具有的那种恐惧反应能力。因而将颞下回损伤造成的这种认知障碍,称为精神盲。 颞下回的一些神经元,不仅对复杂视觉刺激物单位发放率增加和发生的反应,而且对多种其它感觉刺激,如躯体觉、运动觉、食物嗅觉与味觉等刺激均可引起其单位发放率的变化。因此,将这类神经元称谓多模式感知神经元。 第四章注意 注意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只不过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某种心理活动的指向性、选择性、集中性。这种心理活动可能是感知过程,也可思维过程,所以,注意总是和认知活动同时存在。 ◎朝向反应就是由这种新异性强刺激引起机体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现行活动的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通过眼、耳的感知过程探究新异刺激的性质及其对机体的意义。朝向反应是非随意注意的生理基础。 经典神经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狗唾液条件反射实验中发现,对于已经建立起唾液条件反射的狗,给予一个突然意外的新异性声音刺激,则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立即停止,狗将头转向声源方向,两耳竖起,两眼凝视瞳孔散大,四肢肌肉紧张,心率和呼吸变慢,动物作出应付危险的准备。巴甫洛夫认为这种对新异刺激的朝向反射本质是脑内发展了外抑制过程。新异刺激在脑内产生的强兴奋灶对其他脑区发生明显的负诱导,因而抑制了已建立的条件反射活动。随着新异刺激的重复呈现,失去了它的新异性,在脑内逐渐发展了消退抑制过程,抑制了引起朝向反射的兴奋灶,于是朝向反射不复存在。由此可见,巴甫洛夫关于朝向反射的理论主要是根据动物的行为变化,概括出脑内抑制过程的变化规律,用他的神经过程及其运动规律加以解释。具体地讲,脑内发展的外抑制是朝向反射形成的机制,而主动性内抑制过程――消退抑制的产生引起朝向反射的消退。 ☆索科洛夫的朝向反应及如何解释(匹配理论) 索科洛夫在朝向反应的研究中发现,它是一个包括许多脑结构在内的复杂功能系统。这一功能系统的最显著特点是它在新刺激作用下形成的新异刺激模式与神经系统的活动模式之间的不匹配,是这种反应的生理基础。具体地讲,这种机制发生在对刺激信息反应的传出神经元中,在这里将感觉神经元传入的信息模式和中间神经元保存的以前刺激痕迹的模式加以匹配,如果两个模式完全匹配,传出神经元不再发生反应。两种模式不匹配就会导致传出神经元从不反应状态转变为反应状态。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 有些儿童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冲动任性、学习困难、暴发性情绪变换,甚至出现一些严重的行为问题,如打架、逃学、说谎、等。人类对这类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段历程。一百多年前就曾经把这类儿童行为问题确定为多动症。 50年代,发现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并不是这类儿童行为问题中的重要共性,有人提出这些行为问题可能是由于儿童早期或产程中,脑受到轻度损伤而造成的,称轻度脑损伤。 美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手册1980年将这类儿童行为问题归类为注意缺陷障碍,认为注意缺陷是这类儿童共同的突出问题。这类儿童的主动性,随意注意能力极弱而被动性不随意过程过度活跃,所以很容易因外界条件变化而分散注意力。 第五章学习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 ☆一、什么是联想学习、种类、特点 联想式学习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所引起的脑内两个以上的中枢兴奋之间,形成的联结而实现的学习过程。分三种类型:尝试与错误学习、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 是环境条件中哪些变化着的动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近性,造成脑内两个或多个中枢兴奋性的同时变化,从而形成脑内中枢的暂时联系。因此3种学习模式统称联想是学习,包含外部动因间的联结、刺激-反应联结和脑内中枢间的联结(暂时联结) △□◎二、非联想学习 两种非联想式学习模式:习惯化与敏感化。 非联想式学习是因为行为变化仅由单一模式的刺激重复呈现而引起,与之相应在脑内引起单一感受系统的兴奋变化。 ☆什么是程序性学习?其必要的脑中枢位于哪?其经典代表实验是什么? 无论是联想式学习还是非联想式学习,经过多次训练可以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这时的学习模式出现了新的特点,短潜伏期的快速反应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其脑机制中最必要的中枢是小脑深部核。在生理心理学研究中,以兔瞬眼条件反射为其典型代表。 ◎认知学习:与经验式学习不同,高等灵长类和人类的许多学习过程,并不总是建立在重复的个体经验基础之上,往往一次性观察或摹仿就会完成。这种学习模式建立在视觉认知过程的基础之上,又可称认知学习。 ☆简述何为脑的等位论?用什么实验证明? 1917年,美国学者拉施里着手研究动物联想式学习的脑定位问题,以寻求一些脑结构在联想学习中的作用,即脑的机能定位关系。然而,几十年的研究结果使他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即大脑的等位性、整体性机能原则。不论损毁或切除的皮层部位有何不同,只要10%-50%的大脑皮层损坏,动物学习行为就受到影响。其动物学习障碍与损毁皮层部位的大小成正比。损毁50%皮层就使动物完全丧失学习能力。拉施里的研究方法较为简单,存在许多不足,然而他的脑等位论思想却延续到现在。 联络区皮层 □颞下回又可分两部分:远离枕叶的部分与三维物体的认知学习有关,与枕叶距离较近的部分与二维图形鉴别学习有关。 (考过问答)对猴进行了延缓的物体不匹配训练。首先让猴观察一个圆柱体,当它将圆柱体移开就会发现下面有一小块食物。间隔10秒钟以后,猴的面前出现两个物体,一种是刚刚见过的圆柱体,另一个是未见过的长方形。这时猴移动长方体也会得到一小块食物,如果它移动曾见过的圆柱体,则得不到食物。训练几日,这种行为模式就得到巩固。对猴手术损毁与枕叶相邻的两半球颞下回,需对之进行73次训练才能重新习得这种行为;而损毁与枕叶远隔部位的颞下回,则训练1500次仍不能重新学会这种行为模式。将行为训练中匹配时间间隔从10秒逐渐延长可达120秒,损毁与枕叶相邻的颞下回,不影响这种逐渐延长的延缓反应;损毁远隔枕叶的颞下回,则猴不能学习这种延缓的不匹配行为。根据这一实验结果,他们认为在认知学习行为和物体记忆中,远隔枕叶的颞下回具有重要作用。电刺激颞中回和记录颞下回神经元单位发放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颞下回在不同颜色物体匹配学习和延缓记忆中具有重要作用。 (考过论述)什么是延缓反应和交替延缓反应,它证明了什么问题? △□关于前额叶皮层与学习记忆的关系问题,1935年杰克逊的延缓反应实验,一直被誉为经典研究的范例。 让猴观察眼前的两个食盘,其中一盘内有食物,然后将两食盘盖起来再用幕布将它们遮起以避免猴盯食盘。几秒或几分钟后将幕布拿开,观察猴子首先打开哪个食盘盖。如果猴打开原先放好食物的食盘盖,它就会得到食物奖励。对实验程序稍加修改,只有当猴记住前一次获得奖励食盘的位置,下一次打开另一位置食盘的盖,才能再次得到奖励。这种行为模式称为交替延缓反应。延缓反应和交替延缓反应既是空间辨别学习模式,又是短时记忆的行为模式,即是时间、空间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正常猴对于不同延缓时间的延缓反应,甚至是几分钟的延缓反应,也很容易建立起来。但是,对双侧前额叶损伤的猴即使是建立1-2秒钟的延缓反应,也十分困难。前额叶皮层损伤引起短时记忆障碍,是导致延缓反应或交替延缓反应困难的主要原因。仔细分析延缓反应的行为模式,我们可以将之归纳为两个不同的因素:空间辨别反应和时间延迟反应。只有两个因素同时存在,前额叶损伤行为障碍才能表现出来。如果仅仅要求动物进行空间辨别,则前额叶损伤并不影响这种行为模式的训练;对动物仅进行延缓条件反应不伴有空间辨别,这种行为模式也不受前额叶损伤的影响。由此可以认为,□△前额叶联络区皮层与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复杂综合功能有关。 海马在学习中的作用 辐射形8臂迷津证明空间辨别学习; 海马损毁的动物,多次重复某一新异刺激,朝向反射也不消退;在食物强化的延缓条件反射中,动物在延缓期内就出现过多的过早食物运动反应,这些事实说明海马具有抑制性调节作用; 海马对学习的调节作用更可能是由于它属于边缘系统的结构,参与情绪反应的调节机制,对学习行为发生的间接效果。 第六章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记忆痕迹理论的主要观点,用什么实验证明。 60-70年代间形成的记忆理论,将人脑内的记忆过程大体分为两类,即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前者的脑机制为神经回路中生物电反响振荡;后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生物化学与突触结构形态的变化。这就是盛行20多年的记忆痕迹理论。 ◎逆行性遗忘症:病人对早年发生过的事情仍保持良好的记忆,而对电休克治疗之前发生的事情却完全遗忘,这种仅对最近事情的选择性遗忘叫…… □△实验:首先训练动物完成主动躲避条件反应或被动躲避条件反应,然后对动物进行电抽搐处理,再检查电抽搐之前,习得行为保持的程度。改变习得行为训练和电抽搐处理之间的间隔,从数秒钟至数十秒乃至几小时,考察间隔时间不同与短时记忆丧失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两者间隔时间的延长,电抽搐对短时记忆的干扰作用明显变弱,间隔1小时以上则电抽搐已不影响记忆。这种结果成为记忆痕迹理论最初的有力证据。它说明短时记忆很不稳定,易受电抽搐的干扰,经过1小时以后,记忆已经巩固,不再受电抽搐的影响,此时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短时记忆变な奔且洹¡;小时的时间是短时记忆痕迹转变为长时记忆痕迹的必需时间。 △反响回路1小时以上的连续振荡一起回路的化学变化,形成稳定的长时记忆痕迹,就不再受电休克的影响。 长时记忆的脑形态学基础 △☆传统记忆痕迹的最后一个观点,即长时记忆痕迹是突触或细胞的变化。虽然记忆痕迹理论形成时,人们对突触化学传递的知识还很少,但根据当代积累的科学知识,我们可以把这一论断归结为3方面含义:突触前的变化包括神经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等环节;突触后变化包括受体密度、受体活性、离子通道蛋白和细胞内信使的变化;形态结构变化包括突触的增多或增大。他们对比了生活环境、学习能力和脑结构变化的关系。这一研究足以说明脑形态结构与功能均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学习记忆能力与脑结构变化有一定关系,但并不能精确说明长时记忆痕迹究竟与哪几项脑结构或突触变化有关。 海马的记忆功能 海马→穹窿→*体→*丘脑束→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这条环路是30年代就认识到的边缘系统的主要回路,称为帕帕兹环。 海马结构与情绪体验有关,近些年发现,内侧嗅回与海马结构之间存在着三突触回路,它与记忆功能有关。 ☆三突触回路具有什么特性,证据及通过什么实验证明? 3突触回路是海马齿状回内嗅区与海马之间的联系,具有特殊的机能特性,成为支持长时记忆机制的证据。 长时程增强(LTP)现象,即电刺内嗅区皮层向海马结构发出的穿通回路时,在海马齿状回可记录出细胞外的诱发反应。如果电刺激由约100个电脉冲组成,在1-10秒内给出,则齿状回诱发性细胞外电活动在5-25分钟之后增强了2.5倍,说明电刺激穿通回路引起齿状回神经元突触后兴奋电位的LTP,因而这些神经元单位发放的频率增加。后来他们又报道,海马齿状回神经元突触电活动的LTP现象可持续数月的时间。他们认为,由短暂电刺激穿通回路所引起的三突触神经回路持续性变化,可能是记忆的重要基础。 △◎□柯萨科夫氏记忆障碍 1887年俄国精神病学家柯萨可夫,将长期酗酒而造成的记忆障碍特点归结为:遗忘加虚构。慢性酒精中毒者最初出现轻微的顺行性遗忘,即对刚刚发生的事不能形成新的记忆;随后又出现逆行性遗忘,即对病前近期发生的事情选择性遗忘,对早年的事情仍保持良好记忆。既不能形成新的记忆,又丧失了对某些往事的记忆,而且对自己记忆力的这种严重变化又缺乏自知之明,面对别人提问时,竟不自觉编造谎言以虚构内容填补记忆空白。 ☆顺行性遗忘症、那部分受损引起顺行性遗忘症,特点 切除了大脑两半球的内侧颞叶和海马。术后该人智力测验成绩正常;对手术前的近事的远事记忆良好;衣着整洁,能与人交谈,虽然说话的语调平淡,但词汇的使用、句子的表达和发音都很正确;对别人的话,甚至笑话都能正确理解。病人智能正常,也没有知觉障碍,最突出的问题是难以形成新的长时记忆。对他来说,每天的每件事都与过去无关。海马和内侧颞叶损伤形成顺行性遗忘症 △□记忆形态的多样性 正常人的记忆,既有寄存和存贮信息的功能,又有回忆或提取信息的功能。海马损伤的病人只能回忆和提取信息,不能形成新的长时记忆;此外一些脑外伤的病人,在伤后的一段时间里,可以形成新的记忆,却不能回忆起伤前的近事。这些都说明,记忆可以分离为不同系统。这种双重分离现象能最可靠地证明,寄存或存贮信息的过程和提取信息的过程是两个不的记忆功能系统。这在认知神经心理学中称为双分离技术。双分离技术和双重任务法是多重记忆系统研究的重要途径。 请被试看一封信,并告诉他看完后要详细讲出信中的内容。在被试看信的同时,室内放音乐。当被试讲述完信的内容时,顺便问他对听到的音乐有何看法。这时,这个人实际上完成了双重记忆任务。一个主要任务是理解和记忆信的内容,另一个次要任务是记住听到了什么音乐。这种实验称为双重任务法。 在双重任务的记忆研究中,次要任务大多数都不事先告诉被试。采用双分离技术和双重任务实验方案,在脑损伤病人和正常人中发现多种形态的记忆系统。一大类记忆是可以用口头或笔头表达的,与之对应的是难以言传的非表述性记忆。当你向别人讲述昨天参加的朋友婚礼时,你脑海里会浮现出婚礼的一幕幕情景,这就是情景性或情节性表述记忆;假如你帮助同学补数学课,这是一种语义性表述记忆。 非描述记忆有更多的表现形态,包括程序性记忆、习惯性记忆、间接性事物的联想记忆和内隐性记忆等。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使一个孤立的动作变成连续的、协调的、自动化的运动旋律,这就是非表达性程序记忆。 非表述记忆是内隐性记忆,指本人并未觉得已经记住的事,经过测查可证明在脑内留下了深刻印象。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心理学帕帕兹认为在边缘系统结构中,从海马经穹窿、*体、丘脑前核和扣带回,再回到海马的环路(帕帕兹环路),对情绪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情绪的激活学说和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集中地表达了现代神经生理学关于脑高级功能的理论成果。把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的功能特点与情绪和情感过程联系起来,与巴甫洛夫以前经典神经生理学对于情绪的理论相比,不但具有整体和器官水平的实验证据,还有细胞生理学的实验依据。还有许多的经典实验,对情绪生理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如假怒实验、怒叫反应和自我刺激实验等。 ◎什么是假怒,切除猫的大脑皮层之后,猫对各种不愉快的刺激如轻触、气流等均表现出极度夸大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弓腰、竖毛、咆哮、嘶叫和张牙舞爪等。这些行为缺乏指向性,很难说动物伴有怒的内心体验,所以将这种动物的行为表现称作“假怒”。实验证明只要手术破坏边缘皮层、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对下丘脑的抑制解除,下丘脑机能亢进就会出现“假怒”。 △□我国生理学家卢于道和朱鹤年于1937年电刺激脑中枢,发现猫能发出呻吟的声音。1952年他们又深入研究了猫中脑的怒叫中枢。 △□下丘脑、隔区、杏仁核、海马、边缘皮层、前额皮层和颞叶皮层等均是情绪过程的重要脑中枢。边缘系统在体内环境平衡和情绪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皮肤电反应是由皮肤电阻或电导的变化而造成的。皮肤电阻或电导随皮肤汗腺机能变化而改变。交感神经兴奋,汗腺活动加强,分泌汗液较多。由于汗内盐成分较多使皮肤导电能力增高,形成大的皮肤电反应。皮肤电反应只能作为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直接指标,也可以作为脑唤醒、警觉水平的间接指标,但无法辨明情绪反应的性质和内容。 第十章 运动和意志行为 ◎每个脊髓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骨骼肌纤维称为运动单位。 平滑肌、腺体和心肌接受植物性神经支配。植物性神经末梢和它们之间的接点统称为神经效应器接点。 △肌梭是一种特殊的本体感受器,即肌肉长度变化的感受器。 ◎反射弧结构中,只由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形成单个突触的反射,就是单突触反射。 ◎除感觉和运动神经之个,还有大量中间神经元参与反射活动,称为多突触反射。 ◎在分析脊髓运动反射的基础上,谢灵顿认为,脊髓运动神经元是各种传出效应的最后共同公路,这不但接受各种感觉神经传入的神经冲动,还接受脊髓中间神经元以及脑高位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脊髓运动神经元发挥最后共同公路的功能时,存在着许多生理现象:聚合、发散、闭锁、易化和分数化等。 一个脊髓运动神经元或一个运动神经元堆,可以接受较多传入神经元和高位运动神经元来的许多冲动,这种现象就是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聚合现象; 一根传入神经或少数感觉神经元的神经冲动传向较多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现象称发散。 △□◎☆论述脊髓动物标本有哪些症状?说明什么问题,证明了什么? 脊髓动物标本(或称孤立头标本)、脑干动物标本(或称孤立大脑标本)以及间脑动物标本(或称去大脑皮层标本)都是这类研究的动物模型。 脊髓动物标本的横断手术后(延脑和脊髓之间横断切开),首先看到的是脊髓休克现象,各种脊髓反射完全消失,肌张力降低呈现软性瘫痪状态。数小时或数日之后,脊髓的运动反射才逐渐恢复,这时可以观察到脱离脑控制的脊髓运动功能特点。首先,单突触和二突触反射活动十分亢进,如果轻敲膝盖或足部向上轻推时,都可看到小腿或中部出现阵挛性节律性运动,分别称膝阵挛和踝阵挛反射。这些异常亢进的脊髓反射往往造成全身肌张力增强,呈现出一种典型的硬性瘫痪状态,四肢伸肌与屈肌同时收缩,肢体发硬。如果医生用力强行弯曲其肢体时可观察到铡力样强直症状。如果这种病人能得到很好照料,他们即使长期卧床,肌肉也并不萎缩,许多植物性神经功能还保持得很好。这些事实说明,正常情况下,脑对脊髓运动功能具有控制调节作用,脱离脑的控制就会出现脊髓运动功能的亢进状态。 在中脑水平上横断脑,横断以下部分称脑干动物标本又称去大脑动物,横断以上部分称大脑标本。观察脱离大脑以后脑干对脊髓运动功能的作用。此时,可观察到3种特殊反射亢进现象:去大脑强直、颈紧张反射和迷路反射。去大脑以后可见动物四肢伸直、头颈向后挺直、眼球上翻,这就是去大脑强直现象。向一侧扭转头部造成另一侧颈肌紧张时,可以发现颈肌紧张侧上下肢屈曲,而对侧(头面转向侧)上、下肢仍处于强直状态。这种现象就是颈紧张反射。出现颈紧张反射的同时,还常见到两眼与头面扭转的反方向转动,称为迷路反射。这3种反射现象表明,去大脑控制以后脑干网状结构和红核、前庭核等功能亢进。 将两侧内囊切断使大脑皮层与间脑和基底神经节之间的联系中断,这种标本称为去大脑皮层动物或间脑动物。这种动物基底神经节、间脑和中脑都保存着,正常的翻正反射、步行运动功能仍不受影响;但在两侧白质或内囊受损的病人由于失去大脑皮层的控制出现了去大脑皮层性强直的姿势,表现为两上肢屈曲而两下肢强直。 除上面讨论的3种动物标本和相应病例的临床体征外,还有许多事实表明,各高一级脑组织对低一级脑结构运动功能的控制作用大多是抑制性的;但红核、桥脑网状结构、中脑网状结构和前庭神经核对脊髓运动功能却实现着兴奋作用。这些结构脱离它们各自的高一级脑结构的控制,就会引出亢进的脊髓反射活动。 ◎初级运动皮层内存在着与皮层表面垂直的运动功能柱,从表层灰质到深层白质,全部运动神经元都有共同的“运动效应野”。 ☆锥体系的组成、功能,有什么症状?受损伤后出现哪些反应? 锥体系的神经纤维主要来自初级运动皮层的大锥体细胞,也有些纤维来自额叶与顶枕颞的联络区皮层。锥体系由皮层脊髓束和皮层延髓束组成。 ◎大脑皮层运动区和锥体系的运动功能主要是发动随意运动,其次是调节和控制各级脑结构的运动功能。无论是大脑皮层运动区的损伤、内囊的损伤,还是脑干以下锥体束的损伤,都会影响随意运动的正常进行。此外,锥体系受伤还会出现一些特殊症状,是锥体系调节控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功能障碍,统称之为锥体系症状。它包括肌肉强直性痉挛所引起的硬瘫、深反射如膝跳反射亢进以及一些特殊的病理性反射,如巴彬斯基反射、踝阵弯反射。与这些亢进的阳性症状相伴随的是皮肤浅反射的减退或消失,最常见的是肤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这些锥体系症状是神经科医生用来论断大脑皮层运动神经元(又称上运动神经元)及锥体束受损的根据。与此相对应的是脊髓或脑干运动神经元(又称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症状,表现为肌肉张力消失、肌肉萎缩、软瘫、浅反射和深反射均消失。 ☆锥体外系及其运动功能 神经解剖学将锥体系以外的脑下行性纤维统称为锥体外系。这些纤维都不经过延脑腹侧的锥体,都不直接止于脊髓α-运动神经元,控制它的运动功能;而是通过中间神经元或脊髓γ-运动神经元的功能间接影响和调节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功能。锥体外系的组成复杂,其纤维来自许多结构,包括大脑皮层、纹状体、苍白球、丘脑底核、黑质、红核和脑干网状结构。此外,小脑系的神经纤维也可以看成是锥体外系的组成部分。 锥体外系的纤维联系比较复杂,不仅包括许多下行性联系,还包括许多返回性纤维联系。 锥体外系在维持适度肌张力、姿势和随意运动的准确性中具有重要作用。锥体外系的运动功能是随意运动的前提条件和准确性的保证。所以锥体外系功能紊乱时的主要运动障碍就是肌张力异常和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表现为齿轮样强直。当医生用力拉动病人弯曲的肢体就会感到似乎在拉动一个齿轮,时松时紧断断续续地逐渐把弯曲肢体拉直。四肢肌张力的这种齿轮样强直状态,使病人常常半握两拳弯腰曲腿曲臂,走起路来是慌张步态,前冲欲倒的样子,由于脸部肌张力的异常,使病人缺乏面部表情的变换,呈假面具脸。锥体外系的运动障碍表现为静止型震颤、手足徐动、扭转性痉挛等。在神经科临床工作中,常将锥体外系运动障碍和肌张力异常统称为锥体外系症状。 小脑的运动功能 △□长期以来,都认为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同躯体各部分的共济运动,保持适度肌张力与躯体的平衡状态。因此,它的功能与锥体外系大同小异,甚至可以认为小脑是锥体外系组成部分。近年研究发现,小脑是快速短潜伏期运动反应中枢,也是随意运动和习得性运动反应的最必须的基本中枢。 △□小脑损伤的病人中,突出的症状是共济失调,表现为明显的意向性震颤。安静时并没有震颤的现象,只有当病人想说话或想做某一动作时,才表现出明显的震颤,小脑意向性震颤与锥体外系的静止性震颤成为明显的对照。在意向性震颤中,可以发现对于完成某项运动完全不必要的肌肉也参与了活动;这些肌肉完全不能协同工作,甚至使一个简单动作也变得非常复杂,失去连贯性。小脑引起精细运动功能的障碍,突出地表现为序列性运动和弹导式运动无法完成。这些运动要求较高的准确性、预见性和计划性以及较快的反应速度。 各脑结构对运动功能的调节与控制作用虽各有不同,但它们构成统一的运动机能系统,对脊髓的运动功能发生调节作用。基底神经节以下的各级脑结构与锥体外系是调节张力提供随意运动的前提,保证运动的准确性;大脑初级运动皮层和锥体系执行随意运动的指令;大脑联络区皮层可能还有小脑,则对运动程序和指令的形成及执行运动程序的连续性、协调性发挥重要作用。 第十一章人格的生理心理学问题 脑生理的差异首先表现为皮层兴奋性水平或称之为神经系统唤醒水平。皮层兴奋性水平制约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功能特性。艾森克认为皮层兴奋性水平是内-外向人格维度的生理基础。 □△皮层兴奋性水平低者,表现为外向型人格特质,主动活跃的寻求刺激,以提高皮层唤醒水平弥补先天之不足。相反,皮层兴奋性水平高的人表象为内向型个性特征,沉静稳重,与外界接触少,以避免过多刺激而导致更高的皮层兴奋性水平。 □△条件反射能力强者多为内向型人格,其神经质人格维度较低;条件反射能力弱者多为外向型人格,其神经质人格维度较高。 皮层兴奋性水平、条件反射能力和驱力等3个概念说明人格理论。 △某些**人格的脑电图类似于儿童期的脑电。 □性别差异是个体间生理差异中最显著的表现。随着良性胜利的差异,心理活动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男孩空间信息处理能力强,女孩言语能力较强,这是由于女孩左半球功能较早地显现出它的优势,而男孩右半球的功能优势以后也表现得较为明显。 □初两性之间心理活动的差异与大脑半球功能一侧化有关之外,无论男、女,多有许多个性特征与大脑半球功能一侧化有关。 智力 智能包括智力、技巧和能力等个性的心理特征。智力是指一个人进行脑力劳动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潜在能力 ◎智力分为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前者是人们知识和经验的结晶产物,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提炼和积累而毕生发展的智力,其脑结构基础是言语功能区和概念形成与存贮的大脑结构。液态智力是指空间关系和形象思维在视、听感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智力。它制约于各种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和边缘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胎儿出生以后神经元的数量不再增多,脑的发育表现在神经元的增大;轴突和树突增长,分枝增多;纤维披鞘;细胞间联结—突触不断增多扩大

  • 索引序列
  • 生理心理学自考笔记
  • 自考生理心理学笔记
  • 生理心理学自考笔记整理
  • 生理心理学自考笔记总结
  • 生理心理学自考笔记重点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