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电子技术基础自考参考资料

电子技术基础自考参考资料

发布时间:

电子技术基础自考参考资料

计算机专业英语,计算机语言,数学等等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 电路分析基础是高职、高专电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电路分析基础》阐述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及其基本分析方法,是从事任何电类专业学习和工作的人员普遍要学习和掌握的、必不可少的知识。本章介绍的内容是贯穿全书的基本理论基础,要求在学习中给予足够的重视。本章的学习重点:l 电路模型的概念和理想电路元件的概念;l 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及其与实际方向之间的联系,电功率的概念;l 理想的无源元件、有源元件的概念;l 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的深刻理解和应用;l 电路“等效”概念的建立及其电路“等效”的基本方法;l 直流电路中电位的计算及其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学习指导(1)电路的组成和功能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中间环节三大部分组成。电路分有两种类型:电力系统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功能是对电信号进行传递、变换、储存和处理。(2)电路模型电路理论是建立在一种科学的抽象——“电路模型”的概念和基础上进行阐述的。所谓电路模型,实际上是由一些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图。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时,我们往往在一个实际电路给定的情况下,首先对该电路进行模型化处理,并使模型电路的性状和实际电路的性状基本相同或十分逼近,然后借助于这种理想化的电路模型,对实际电路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利用电路模型分析和研究实际电路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业务素质之一。(3)理想电路元件理想电路元件是电路模型中不可再分割的基本构造单元并具有精确的数学定义。理想电路元件也是一种科学的抽象,可以用来表征实际电路中的各种电磁性质。例如“电阻元件”表征了电路中消耗电能的电磁特性;“电感元件”表征了电路中储存磁场能量的电磁特性;“电容”元件则表征了电路中储存电场能量的电磁特性。实际电路中的实体部件上发生的电磁现象往往是复杂的、多元的,如电阻器、电炉等设备,它们除了具有消耗电能的特性外,还有磁场和电场方面的特性,分析时若把它们的全部电磁特性都表征出来既有困难也不必要。本着突出主要矛盾、忽略将要因素的研究方法,电阻器和电炉等设备完全可以用理想的“电阻元件”来作为它们的数学模型。显然,理想电路元件是从实际电路器件中科学抽象出来的假想元件,可以看作是实际电路器件的一种“近似”。理想电路元件简称为电路元件。虽然它们只能是实际电路器件的一种近似,但用它们及它们的组合可以相当精确地表征出实体电路器件的主要电磁特性。如工频条件下的电感线圈,其电路模型就可以用一个“电阻元件”和一个“电感元件”的串联组合来表征;一个实际的直流电压源的电路模型则可以用一个“电阻元件”和一个“理想电压源”的串联组合来表征等等。学习时注意理解各种理想电路元件的严格定义,区分实际电路元器件与理想电路元件之间的联系和差别。教材中如无特殊说明时,注意各理想电路元件都是指线性元件。2、检验学习结果解析(1)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解析:电路一般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大部分组成。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其作用是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负载是电路中接收电能的装置,其作用是将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中间环节包括连接导线、开关及控制保护设备及测量机构,它们是电源和负载之间不可缺少的连接和控制部件,起着传输和分配能量、控制和保护电气设备的作用。(2)试述电路的分类及功能。解析:工程应用中的实际电路,按照功能的不同可概括为两大类:①电力系统中的电路:特点是大功率、大电流。其主要功能是对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进行传输、分配和转换。②电子技术中的电路:特点是小功率、小电流。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电信号的传递、变换、储存和处理。(3)何谓理想电路元件?如何理解“理想”二字在实际电路中的含义?何谓电路模型?解析:理想电路元件是从实际电路器件中科学抽象出来的假想元件,由严格的定义来精确地加以阐述、理想电路元件是具有单一电磁特性的简单电路模型单元。电路理论中研究的都是由理想元件构成的、与工程应用中的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模型。在实际的电路中,“理想”电路元件是不存在的。白炽灯、电炉等设备,只所以在研究它们时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理想”的电阻元件进行分析和研究,原因就是它们在实际电路中表现的主要电磁特性是耗能,其余电磁特性与耗能的电特性相比可以忽略;工频电路中的电感线圈只所以用一个电阻元件和一个电感元件的串联组合来表征,原因就是:在工频情况下,电感线圈的主要电磁特性就是线圈的耗能和储存磁场能量,其余电磁特性可以忽略。从以上分析可以把“理想”二字在实际电路中的含义解释为:“理想”就是一种与实际电路部件特性的“基本相似”或“逼近”。采用“理想”化模型分析实际问题,就是抓住实际电路中的主要矛盾,忽略其中的次要因素,预测出实际电路的性状,从而根据人们的需要设计出更好的各种电路。电路理论是建立在模型概念的基础上的,用理想化的电路模型来描述电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图称为电路模型。4.你能说明集总参数元件的特征吗?你如何在电路中区分电源和负载?解析:集总参数元件的特征就是:在元件中所发生的电磁过程都集中在元件内部进行,其次要因素可以忽略的理想化电路元件。对于集总参数元件,任何时刻从元件一端流入的电流,恒等于从元件另一端流出的电流,并且元件两端的电压值是完全确定的。在电路中区分电源和负载的方法,一般是根据计算的结果来看:若元件发出功率(即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的实际方向为非关联方向),说明元件是电源;若元件吸收功率(即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的实际方向为关联方向),说明元件是负载。在计算前一般要根据元件两端电压和通过元件中的电流的参考方向来假定,当电路模型中所标示的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时,应按电源处理,若电路模型中标示的电压、电流为并联参考方向时,就要按负载处理,而确定元件的真实性质则要根据分析计算的结果来定。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学习指导(1)基本电量虽然我们在中学已经从物理概念上接触过电压、电流、电动势、电功率这些电量,但在本章的学习中,我们要从工程应用的角度上重新理解电压、电流、电动势、电功率这些电量的概念,并把它们与参考方向联系在一起加以理解。在电路分析中,电压就是电路中两点电位之差,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电流通过电路元件时,必然产生能量转换;电动势只存在于电源内部,其大小反映了有源元件能量转换的本领。(2)电功和电功率电流所做的功就是电功,日常生活中电度功就是电功,因此电功的单位除了焦耳还有KW·h(度);电功率则反映了设备能量转换的本领。如电气设备上标示的额定电功率,表征了该设备本身能量转换的本领:100W表示该设备在1s时间内可以把100J的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40W表示设备在1s时间内可以把40J的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3)参考方向参考方向是电路分析过程中人们假定的电压、电流方向,原则上可以任意假定,习惯上若假定一个电路元件是负载时,就把这个元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这个元件上的电流的参考方向设立为“关联方向”,所谓关联方向就是电流流入端为电压的高极性端,电流的流出端是电压的低极性端,关联方向下元件吸收功率;如果假定某电路元件是电源,就把该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设为“非关联方向”,非关联就是电流由电压低极性端流入,由电压高极性端流出的参考方向,非关联方向下元件发出功率。(4)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实际方向;电路中两点从高到低的方向规定为电压的实际方向。有了实际方向为什么还要引入参考方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别和联系,这是学习时必须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即指它们的真实方向,是客观存在;参考方向则是指电路图上标示的电压、电流的箭头方向,是人为任意假定的。分析和计算电路时,常常无法正确判断出电压、电流的真实方向,因此按照人们的主观想象,在电路图中标出一个假定的电压、电流方向,这就是参考方向。电路图中的参考方向一但标定,在整个电路分析计算过程中就不容改变。参考方向提供了电压、电流方程式中各量前面正、负号确定的依据。对方程求解的结果,若电压、电流得正值,说明标定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相符;若方程求解的结果是负值,则说明假定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电路分析和计算中,参考方向的概念十分重要,如果在计算电路时不标示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显然,方程式中各量的正、负就无法确定。本章强调了电路响应的“参考方向”在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性。2、检验学习结果解析(1)如图1.3(a)所示,若已知元件吸收功率为-20 W,电压U=5V,求电流I。+-UI(a)关联参考方向-+UI(b)非关联参考方向图1.3 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元件元件 解析:图1.3(a)中元件两端的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显然是假想为一个负载。关联参考方向下 A电流得负值,说明通过元件中的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因此该元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2)如图1.3(b)所示,若已知元件中通过的电流I=-100A,元件两端电压U=10V,求电功率P,并说明该元件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解析:图1.3(b)中元件上的电压与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在非关联参考方向下显然是把元件假想为一个电源,因此元件发出的功率为 W元件发出负功率,实际上是吸收功率,因此图1.3(b)中元件实际上是一个负载。(3)电压、电位、电动势有何异同?解析:电压、电位和电动势三者定义式的表达形式相同,因此它们的单位相同,都是伏特【V】;电压和电位是反映电场力作功能力的物理量,电动势则是反映电源力作功能力的物理量;电压和电位既可以存在于电源外部,还可以存在于电源两端,而电动势只存在于电源内部;电压的大小仅取决于电路中两点电位的差值,因此是绝对的量,其方向由电位高的一点指向电位低的一点,因此也常把电压称为电压降;电位只有高、低、正、负之分,没有方向而言,其高、低、正、负均相对于电路中的参考点,因此电位是相对的量;电动势的方向由电源负极指向电源正极。(4)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功也一定大。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解析:用电器铭牌上标示的电功率P的大小,反映了用电器能量转换的本领,是从制造厂出来就确定了的;电功W的大小则是反映了用电器实际耗能的多少,因为W=Pt,显然电功的大小与用电时间的长短有关。电功率再大的用电器,如果没有与电源接通,即t=0时,电功W=Pt=0。所以,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功也一定大的说法是错误的。(5)在电路分析中,引入参考方向的目的是什么?应用参考方向时,会遇到“正、负,加、减,相同、相反”这几对词,你能说明它们的不同之处吗?解析:电路分析中之所以引入参考方向,目的是给分析和计算电路提供方便和依据。应用参考方向时遇到的“正、负”,是指在参考方向下,电压和电流的数值前面的正、负号,若参考方向下一个电流为“-2A”,说明它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参考方向下一个电压为“+20V”,说明该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加、减”是指在参考方向下列写电路方程式时各量前面的正、负号;“相同、相反”则是指电压、电流是否为关联参考方向,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相同”是指二者为关联参考方向,即电流流入端为电压的高极性端;“相反”是指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即电流由电压的低极性一端流入。1.3基尔霍夫定律 1、学习指导(1)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统称为电路的三大基本定律,它们反映了电路中的两种不同约束。欧姆定律阐述和解决的是某一元件对于电路基本变量(即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的约束关系;而基尔霍夫两定律阐述和解决的是电路元件互联后,电路的整体结构对电路基本变量(回路中的电压和结点上的电流)的约束关系,在学习中应把这两种不同的约束关系加以区别。(2)集总参数电路学习电路基本定律时要注意它们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对集总参数电路的分析。所谓的集总参数电路是指:电路中的电磁能量只储存和消耗在元件上,并且各元件间是用无阻、无感的理想导线相连接,导线与电路各部分之间的电容也都可以忽略的电路。换句话说,只要电路的尺寸远小于电路中最高频率所对应的波长,不管其连接方式如何,都可以称为集总参数电路。(3)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也称为结点电流定律,它解决了汇集到电路结点上各条支路电流的约束关系:对电路的任意结点而言,流入结点的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此规律在规定流入结点的电流和流出结点的电流正、负取值不同时成立。基尔霍夫第二定律也称为回路电压定律,它解决了一个回路中所有元件上电压降的相互约束关系:对电路的任意回路而言,绕回路一周,所有元件上电压降的代数和恒等于电路的电压升。此规律在标定了回路绕行方向后、并规定电压降或回路电压升和绕行方向一致时取正、否则取负时成立。2、检验学习结果解析(1)你能从理解的角度上来说明什么是支路、回路、结点和网孔吗?解析:支路就是指联接在电路中两点之间的一段无分岔电路,且这段无分岔电路中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几个元件相串联,但串联各元件中通过的电流相同;回路是指电路中的任何一个闭合路径;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汇集点称为结点;网孔则是平面电路图上内部不包含支路的闭合路径。(2)你能说明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在电路的约束上有什么不同吗?解析:欧姆定律反映的是线性电阻元件特性对元件本身电压、电流的约束;基尔霍夫定律反映的是元件之间联接时给支路上电压与电流造成的约束。因此,在利用欧姆定律时,我们只需考虑元件本身的特点而不必要考虑元件之间的关系;当我们利用基尔霍夫定律时,我们考虑的则是元件之间的联系或电路的整体结构,不需要考虑元件本身的特性。(3)在应用KCL定律解题时,为什么要首先约定流入、流出结点的电流的参考方向?计算结果电流为负值说明了什么问题?解析:应用KCL定律解题时,首先假定和标示出汇集到结点上的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才能根据这些参考方向确定电流方程中各电流前面的正、负号;计算结果电流为负值,则说明电路图上标示的电流参考方向与该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4)应用KCL和KVL定律解题时,为什么要在电路图上先标示出电流的参考方向及事先给出回路中的参考绕行方向?解析:在电路图上事先标示出电流的参考方向及事先给出回路中的参考绕行方向是为了给列写的方程式提供其中各项的正、负取值。(5)KCL和KVL的推广应用你是如何理解和掌握的?解析:KCL的推广首先要掌握电路中哪些部分可以做为广义结点,KVL的推广则要掌握住电路中哪些部分可以做为假想回路。其余略。1.4 电压源和电流源 1、学习指导(1)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简称电压源,由于它向外供出的电压值恒定,因此也称为恒压源。注意恒压源上通过的电流值是由它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的。另外恒压源属于无穷大功率源,实际中不存在。(2)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源简称电流源,由于它向外供出的电流值恒定,也常称为恒流源。注意恒流源两端的电压是由它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的。理想电流源也是无穷大功率源。学习时应掌握两种理想电源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分析时可借助伏安特性将两种电源进行对比,从而加深理解。(3)两种电源模型在认识了理想电源的基础上,找出实际电源与理想电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实际电压源总是存在内阻的,而我们希望电压源的内阻越小越好,这样向外电路提供的电压值就会基本稳定,当实际电源的内阻等于0时就成为理想电压源。实际电流源的内阻总是有限值,而我们希望实际当中电流源的内阻越大越好,这样它输出的电流就越稳定,当实际电流源的内阻无穷大时就成为理想电流源。2、检验学习结果解析(1)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各有何特点?它们与实际电源的区别主要在哪里?解析:实际电压源总是存在内阻的,在电路分析中实际电压源是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电阻元件的串联组合来表征的。因此电源内阻越大分压越多,对外供出的电压就越小。我们总是希望实际电压源的内阻越小越好,当内阻为零时就成为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由于不存在内阻上的分压问题,因此输出的电压值恒定,但通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则由它和外电路共同决定;实际的电流源也总是存在内阻的,实际电流源一般用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电阻元件相并联作为它的电路模型,并联电阻可以分流,因此电源内阻越小分流就越多,对外供出的电流就越小。我们希望实际电流源的内阻越大越好,当实际电流源的内阻为无穷大时,就成为一个理想的电流源。理想电流源由于内阻无穷大而不存在分流问题,因此输出的电流值恒定,但理想电流源两端电压则要由它和外电路共同决定。(2)碳精送话器的电阻随声音的强弱变化,当电阻阻值由300Ω变至200Ω时,假设由3V的理想电压源对它供电,电流变化多少?解析:送入碳精送话器中的声音越强,其电阻越小,电流就越大,当电阻分别为300Ω、200Ω时,电流分别为 A和 A。由计算结果表明,在3V理想电压源对它供电的情况下,电流在0.01A~0.015A之间变化。图1.13 实际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a)电压源模型Ri+US-RUIS(b)电流源模型(3)实际电源的电路模型如图1.13(a)所示,已知US=20V,负载电阻RL=50Ω,当电源内阻分别为0.2Ω和30Ω时,流过负载的电流各为多少?由计算结果可说明什么问题?解析:当RU′=0.2Ω时, A; 当RU″=30Ω时, A。由计算结果可知,实际电压源的内阻越小越好。内阻太大时,电源内阻上分压过多,致使对外供出的电压过低,从而造成电源利用率不充分。(4)当电流源内阻很小时,对电路有何影响?解析:电流源的内阻和负载是并联关系,并联可以分流。因此当电流源内阻较小时,它分配到内阻上的电流就会较大,从而造成分配给外电路负载的电流相应较小,由此不仅使电源的利用率太低,还会造成内阻过热而不利于电源。1.5 电路的等效变换 1、学习指导(1)电阻等效本章初步接触到了电路 “等效” 的问题,电路等效是贯穿电路分析基础全课程的一条主线。学习时应深刻领会电路的“等效”概念:等效是指对等效变换之外的电路部分效果相同,对等效变换的电路部分效果一般不相同。电阻等效关键在于正确找结点,确定各电阻之间的串并联关系或Y或Δ关系。(2)电源之间的等效变换两种理想电源之间是没有等效而言的,因为它们是无穷大功率源。而两种实际模型之间是可以等效互换的。在等效互换的过程中一定注意:电源模型连接的端钮位置不能挪动,连接在两个电路端钮上的电压源模型变换为电流源模型时(或电流源模型变换为电压源模型时),电源的内阻不变,只是电流源的数值等于电压源的数值除以其内阻(或电压源的数值等于电流源的数值乘以其内阻)。2、检验学习结果解析(1)图1.18(a)所示电路中,设US1=2V,US2=4V,RU1= RU2= R=2Ω。求图(c)电路中的理想电流源、图(d)中的理想电压源发出的功率,再分别求出两等效电路中负载R上吸收的功率。根据计算结果,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解析:首先把图(a)电路中的两个电压源模型变换为图(b)中的两个电流源模型,有 A, A RI1= RI2= RU1=2Ω因此,图(c)中的电流源模型和图(d)中的电压源模型为 IS= IS1+ IS2=1+2=3A, RI= RI1∥RI2=2∥2=1Ω US= IS×RI=3×1=3V RU= RI=1Ω求出图(c)中端电压UAB和图(d)中电流I UAB=IS×(RI∥R)=3×(1∥2)=2V A所以,图(c)电路中理想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PI发=IS×UAB=3×2=6W电阻R上吸收的功率为 W图(d)中的理想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PU发=I×US=1×3=3W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 电路剖析 基础是高职、高专电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电路剖析 基础》论述 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及其基本剖析 办法 ,是从事任何电类专业学习和职业 的人员普遍要学习和掌握的、必不可少的知识。本章引见 的内容是贯串 全书的基本理论基础,门槛 在学习中给予足够的注重 。本章的学习重点:l 电路模型的概念和理想电路元件的概念;l 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及其与实践 方向之间的联络 ,电功率的概念;l 理想的无源元件、有源元件的概念;l 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的深入 了解 和使用 ;l 电路“等效”概念的树立 及其电路“等效”的基本办法 ;l 直流电路中电位的计算及其负载上取得 最大功率的要求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学习指点 (1)电路的组成和功用 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中间环节三大局部 组成。电路分有两品种 型:电力系统的电路功用 是完成 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功用 是对电信号进行传递、变换、贮存 和处置 。(2)电路模型电路理论是树立 在一种迷信 的笼统 ——“电路模型”的概念和基础上进行论述 的。所谓电路模型,实践 上是由一些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与实践 电路相对应的电路图。对工程实践 难题 进行剖析 和研究时,我们往往在一个实践 电路给定的状况 下,首先对该电路进行模型化处置 ,并使模型电路的性状和实践 电路的性状基本相同或非常 迫近 ,然后借助于这种理想化的电路模型,对实践 电路的难题 进行剖析 和研究。利用电路模型剖析 和研究实践 电路是一种迷信 的思想 办法 ,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应具有 的业务素质之一。(3)理想电路元件理想电路元件是电路模型中不可再联系 的基本结构 单元并具有准确 的数学定义。理想电路元件也是一种迷信 的笼统 ,可以用来表征实践 电路中的各种电磁性质。例如“电阻元件”表征了电路中耗费 电能的电磁特性;“电感元件”表征了电路中贮存 磁场能量的电磁特性;“电容”元件则表征了电路中贮存 电场能量的电磁特性。实践 电路中的实体部件上发生的电磁景象 往往是复杂的、多元的,如电阻器、电炉等设备,它们除了具有耗费 电能的特性外,还有磁场和电场方面的特性,剖析 时若把它们的全部电磁特性都表征出来既有困难也不用 要。本着突出主要矛盾、疏忽 将要要素 的研究办法 ,电阻器和电炉等设备完全可以用理想的“电阻元件”来作为它们的数学模型。显然,理想电路元件是从实践 电路器件中迷信 笼统 出来的假想元件,可以看作是实践 电路器件的一种“近似”。理想电路元件简称为电路元件。虽然它们只能是实践 电路器件的一种近似,但用它们及它们的组合可以相当准确 地表征出实体电路器件的主要电磁特性。如工频要求 下的电感线圈,其电路模型就可以用一个“电阻元件”和一个“电感元件”的串联组合来表征;一个实践 的直流电压源的电路模型则可以用一个“电阻元件”和一个“理想电压源”的串联组合来表征等等。学习时留意 了解 各种理想电路元件的严格定义,区分实践 电路元器件与理想电路元件之间的联络 和差异 。教学材料 中如无特殊阐明 时,留意 各理想电路元件都是指线性元件。2、检验学习结果解析(1)电路由哪几局部 组成,各局部 的作用是什么?解析:电路通常 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大局部 组成。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能的安装 ,其作用是将其它方式 的能量转换成电能;负载是电路中接纳 电能的安装 ,其作用是将电能转换成其它方式 的能量;中间环节包括衔接 导线、开关及控制维护 设备及测量机构,它们是电源和负载之间不可缺少的衔接 和控制部件,起着传输和分配能量、控制和维护 电气设备的作用。(2)试述电路的分类及功用 。解析:工程使用 中的实践 电路,依照 功用 的不同可概括为两大类:①电力系统中的电路:特点是大功率、大电流。其主要功用 是对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进行传输、分配和转换。②电子技术中的电路:特点是小功率、小电流。其主要功用 是完成 对电信号的传递、变换、贮存 和处置 。(3)何谓理想电路元件?如何了解 “理想”二字在实践 电路中的含义?何谓电路模型?解析:理想电路元件是从实践 电路器件中迷信 笼统 出来的假想元件,由严格的定义来准确 地加以论述 、理想电路元件是具有单一电磁特性的复杂 电路模型单元。电路理论中研究的都是由理想元件构成的、与工程使用 中的实践 电路相对应的电路模型。在实践 的电路中,“理想”电路元件是不存在的。白炽灯、电炉等设备,只所以在研究它们时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理想”的电阻元件进行剖析 和研究,缘由 就是它们在实践 电路中表现的主要电磁特性是耗能,其他 电磁特性与耗能的电特性相比可以疏忽 ;工频电路中的电感线圈只所以用一个电阻元件和一个电感元件的串联组合来表征,缘由 就是:在工频状况 下,电感线圈的主要电磁特性就是线圈的耗能和贮存 磁场能量,其他 电磁特性可以疏忽 。从以上剖析 可以把“理想”二字在实践 电路中的含义解释为:“理想”就是一种与实践 电路部件特性的“基本相似”或“迫近 ”。采用“理想”化模型剖析 实践 难题 ,就是抓住实践 电路中的主要矛盾,疏忽 其中的次要要素 ,预测出实践 电路的性状,从而依据 人们的需要设计出更好的各种电路。电路理论是树立 在模型概念的基础上的,用理想化的电路模型来描绘 电路是一种非常 重要的研究办法 。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与实践 电路相对应的电路图称为电路模型。4.你能阐明 集总参数元件的特征吗?你如何在电路中区分电源和负载?解析:集总参数元件的特征就是:在元件中所发生的电磁进程 都集中在元件内部进行,其次要要素 可以疏忽 的理想化电路元件。关于 集总参数元件,任何时辰 从元件一端流入的电流,恒等于从元件另一端流出的电流,并且元件两端的电压值是完全确定的。在电路中区分电源和负载的办法 ,通常 是依据 计算的结果来看:若元件发出功率(即元件两端电压与经过 元件的电流的实践 方向为非关联方向),阐明 元件是电源;若元件吸收功率(即元件两端电压与经过 元件的电流的实践 方向为关联方向),阐明 元件是负载。在计算前通常 要依据 元件两端电压和经过 元件中的电流的参考方向来假定,当电路模型中所标示的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时,应按电源处置 ,若电路模型中标示的电压、电流为并联参考方向时,就要按负载处置 ,而确定元件的真实性质则要依据 剖析 计算的结果来定。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学习指点 (1)基本电量虽然我们在中学曾经 从物理概念上接触过电压、电流、电动势、电功率这些电量,但在本章的学习中,我们要从工程使用 的角度上重新了解 电压、电流、电动势、电功率这些电量的概念,并把它们与参考方向联络 在一同 加以了解 。在电路剖析 中,电压就是电路中两点电位之差,是发生 电流的基本 缘由 ;电流经过 电路元件时,必定 发生 能量转换;电动势只存在于电源内部,其大小反映了有源元件能量转换的身手 。(2)电功和电功率电流所做的功就是电功,日常生活中电度功就是电功,因而 电功的单位除了焦耳还有KW·h(度);电功率则反映了设备能量转换的身手 。如电气设备上标示的额定电功率,表征了该设备自身 能量转换的身手 :100W表示该设备在1s时间内可以把100J的电能转换成其它方式 的能量,40W表示设备在1s时间内可以把40J的电能转换成其它方式 的能量。(3)参考方向参考方向是电路剖析 进程 中人们假定的电压、电流方向,准绳 上可以恣意 假定,习气 上若假定一个电路元件是负载时,就把这个元件两端的电压与经过 这个元件上的电流的参考方向设立为“关联方向”,所谓关联方向就是电流流入端为电压的高极性端,电流的流出端是电压的低极性端,关联方向下元件吸收功率;假如 假定某电路元件是电源,就把该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设为“非关联方向”,非关联就是电流由电压低极性端流入,由电压高极性端流出的参考方向,非关联方向下元件发出功率。(4)参考方向和实践 方向正电荷挪动 的方向规则 为电流的实践 方向;电路中两点从高到低的方向规则 为电压的实践 方向。有了实践 方向为什么还要引入参考方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异 和联络 ,这是学习时必需 首先要搞清楚的难题 。电压、电流的实践 方向即指它们的真实方向,是客观存在;参考方向则是指电路图上标示的电压、电流的箭头方向,是人为恣意 假定的。剖析 和计算电路时,经常 无法正确判别 出电压、电流的真实方向,因而 依照 人们的主观想象,在电路图中标出一个假定的电压、电流方向,这就是参考方向。电路图中的参考方向一但标定,在整个电路剖析 计算进程 中就不容改动 。参考方向提供了电压、电流方程式中各量前面正、负号确定的根据 。对方程求解的结果,若电压、电流得正值,阐明 标定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电流的实践 方向相符;若方程求解的结果是负值,则阐明 假定的参考方向与实践 方向相反。电路剖析 和计算中,参考方向的概念非常 重要,假如 在计算电路时不标示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显然,方程式中各量的正、负就无法确定。本章强调了电路响应的“参考方向”在电路剖析 中的重要性。2、检验学习结果解析(1)如图1.3(a)所示,若已知元件吸收功率为-20 W,电压U=5V,求电流I。+-UI(a)关联参考方向-+UI(b)非关联参考方向图1.3 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元件元件解析:图1.3(a)中元件两端的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显然是假想为一个负载。关联参考方向下 A电流得负值,阐明 经过 元件中的电流的实践 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因而 该元件实践 上是一个电源。(2)如图1.3(b)所示,若已知元件中经过 的电流I=-100A,元件两端电压U=10V,求电功率P,并阐明 该元件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解析:图1.3(b)中元件上的电压与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在非关联参考方向下显然是把元件假想为一个电源,因而 元件发出的功率为 W元件发出负功率,实践 上是吸收功率,因而 图1.3(b)中元件实践 上是一个负载。(3)电压、电位、电动势有何异同?解析:电压、电位和电动势三者定义式的表达方式 相同,因而 它们的单位相同,都是伏特【V】;电压和电位是反映电场力作功用 力的物理量,电动势则是反映电源力作功用 力的物理量;电压和电位既可以存在于电源外部,还可以存在于电源两端,而电动势只存在于电源内部;电压的大小仅取决于电路中两点电位的差值,因而 是肯定 的量,其方向由电位高的一点指向电位低的一点,因而 也常把电压称为电压降;电位只要 高、低、正、负之分,没有方向而言,其高、低、正、负均相关于 电路中的参考点,因而 电位是相对的量;电动势的方向由电源负极指向电源正极。(4)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功也一定大。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解析:用电器铭牌上标示的电功率P的大小,反映了用电器能量转换的身手 ,是从制造厂出来就确定了的;电功W的大小则是反映了用电器实践 耗能的多少,由于 W=Pt,显然电功的大小与用电时间的长短有关。电功率再大的用电器,假如 没有与电源接通,即t=0时,电功W=Pt=0。所以,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功也一定大的说法是错误的。(5)在电路剖析 中,引入参考方向的目的是什么?使用 参考方向时,会遇到“正、负,加、减,相同、相反”这几对词,你能阐明 它们的不同之处吗?解析:电路剖析 中之所以引入参考方向,目的是给剖析 和计算电路提供方便和根据 。使用 参考方向时遇到的“正、负”,是指在参考方向下,电压和电流的数值前面的正、负号,若参考方向下一个电流为“-2A”,阐明 它的实践 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参考方向下一个电压为“+20V”,阐明 该电压的实践 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加、减”是指在参考方向下列写电路方程式时各量前面的正、负号;“相同、相反”则是指电压、电流能否 为关联参考方向,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相同”是指二者为关联参考方向,即电流流入端为电压的高极性端;“相反”是指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即电流由电压的低极性一端流入。1.3基尔霍夫定律 1、学习指点 (1)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统称为电路的三大基本定律,它们反映了电路中的两种不同约束。欧姆定律论述 和处理 的是某一元件关于 电路基本变量(即元件两端电压与经过 元件的电流)的约束关系;而基尔霍夫两定律论述 和处理 的是电路元件互联后,电路的全体 构造 对电路基本变量(回路中的电压和结点上的电流)的约束关系,在学习中应把这两种不同的约束关系加以区别。(2)集总参数电路学习电路基本定律时要留意 它们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对集总参数电路的剖析 。所谓的集总参数电路是指:电路中的电磁能量只贮存 和耗费 在元件上,并且各元件间是用无阻、无感的理想导线相衔接 ,导线与电路各局部 之间的电容也都可以疏忽 的电路。换句话说,只需 电路的尺寸远小于电路中最高频率所对应的波长,不论 其衔接 方式如何,都可以称为集总参数电路。(3)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也称为结点电流定律,它处理 了聚集 到电路结点上各条支路电流的约束关系:对电路的恣意 结点而言,流入结点的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此规律在规则 流入结点的电流和流出结点的电流正、负取值不同时成立。基尔霍夫第二定律也称为回路电压定律,它处理 了一个回路中一切 元件上电压降的相互约束关系:对电路的恣意 回路而言,绕回路一周,一切 元件上电压降的代数和恒等于电路的电压升。此规律在标定了回路绕行方向后、并规则 电压降或回路电压升和绕行方向一致时取正、否则取负时成立。2、检验学习结果解析(1)你能从了解 的角度上来阐明 什么是支路、回路、结点和网孔吗?解析:支路就是指联接在电路中两点之间的一段无分岔电路,且这段无分岔电路中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几个元件相串联,但串联各元件中经过 的电流相同;回路是指电路中的任何一个闭合途径 ;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聚集 点称为结点;网孔则是平面电路图上内部不包括 支路的闭合途径 。(2)你能阐明 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在电路的约束上有什么不同吗?解析:欧姆定律反映的是线性电阻元件特性对元件自身 电压、电流的约束;基尔霍夫定律反映的是元件之间联接时给支路上电压与电流形成 的约束。因而 ,在利用欧姆定律时,我们只需思索 元件自身 的特点而不用 要思索 元件之间的关系;当我们利用基尔霍夫定律时,我们思索 的则是元件之间的联络 或电路的全体 构造 ,不需要思索 元件自身 的特性。(3)在使用 KCL定律解题时,为什么要首先商定 流入、流出结点的电流的参考方向?计算结果电流为负值阐明 了什么难题 ?解析:使用 KCL定律解题时,首先假定和标示出聚集 到结点上的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才能依据 这些参考方向确定电流方程中各电流前面的正、负号;计算结果电流为负值,则阐明 电路图上标示的电流参考方向与该电流的实践 方向相反。(4)使用 KCL和KVL定律解题时,为什么要在电路图上先标示出电流的参考方向及事前 给出回路中的参考绕行方向?解析:在电路图上事前 标示出电流的参考方向及事前 给出回路中的参考绕行方向是为了给列写的方程式提供其中各项的正、负取值。(5)KCL和KVL的推行 使用 你是如何了解 和掌握的?解析:KCL的推行 首先要掌握电路中哪些局部 可以做为广义结点,KVL的推行 则要掌握住电路中哪些局部 可以做为假想回路。其他 略。1.4 电压源和电流源 1、学习指点 (1)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简称电压源,由于它向外供出的电压值恒定,因而 也称为恒压源。留意 恒压源上经过 的电流值是由它和外电路共同决议 的。另外恒压源属于无穷大功率源,实践 中不存在。(2)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源简称电流源,由于它向外供出的电流值恒定,也常称为恒流源。留意 恒流源两端的电压是由它和外电路共同决议 的。理想电流源也是无穷大功率源。学习时应掌握两种理想电源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剖析 时可借助伏安特性将两种电源进行对比,从而加深了解 。(3)两种电源模型在看法 了理想电源的基础上,找出实践 电源与理想电源之间的区别与联络 。实践 电压源总是存在内阻的,而我们希望电压源的内阻越小越好,这样向外电路提供的电压值就会基本固定 ,当实践 电源的内阻等于0时就成为理想电压源。实践 电流源的内阻总是有限值,而我们希望实践 当中电流源的内阻越大越好,这样它输入 的电流就越固定 ,当实践 电流源的内阻无穷大时就成为理想电流源。2、检验学习结果解析(1)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各有何特点?它们与实践 电源的区别主要在哪里?解析:实践 电压源总是存在内阻的,在电路剖析 中实践 电压源是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电阻元件的串联组合来表征的。因而 电源内阻越大分压越多,对外供出的电压就越小。我们总是希望实践 电压源的内阻越小越好,当内阻为零时就成为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由于不存在内阻上的分压难题 ,因而 输入 的电压值恒定,但经过 理想电压源的电流则由它和外电路共同决议 ;实践 的电流源也总是存在内阻的,实践 电流源通常 用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电阻元件相并联作为它的电路模型,并联电阻可以分流,因而 电源内阻越小分流就越多,对外供出的电流就越小。我们希望实践 电流源的内阻越大越好,当实践 电流源的内阻为无穷大时,就成为一个理想的电流源。理想电流源由于内阻无穷大而不存在分流难题 ,因而 输入 的电流值恒定,但理想电流源两端电压则要由它和外电路共同决议 。(2)碳精送话器的电阻随声响 的强弱变化,当电阻阻值由300Ω变至200Ω时,假定 由3V的理想电压源对它供电,电流变化多少?解析:送入碳精送话器中的声响 越强,其电阻越小,电流就越大,当电阻辨别 为300Ω、200Ω时,电流辨别 为 A和 A。由计算结果标明 ,在3V理想电压源对它供电的状况 下,电流在0.01A~0.015A之间变化。图1.13 实践 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a)电压源模型Ri+US-RUIS(b)电流源模型(3)实践 电源的电路模型如图1.13(a)所示,已知US=20V,负载电阻RL=50Ω,当电源内阻辨别 为0.2Ω和30Ω时,流过负载的电流各为多少?由计算结果可阐明 什么难题 ?解析:当RU′=0.2Ω时, A; 当RU″=30Ω时, A。由计算结果可知,实践 电压源的内阻越小越好。内阻太大时,电源内阻上分压过多,致使对外供出的电压过低,从而形成 电源利用率不充沛 。(4)当电流源内阻很小时,对电路有何影响?解析:电流源的内阻和负载是并联关系,并联可以分流。因而 当电流源内阻较小时,它分配到内阻上的电流就会较大,从而形成 分配给外电路负载的电流相应较小,由此不只 使电源的利用率太低,还会形成 内阻过热而不利于电源。1.5 电路的等效变换 1、学习指点 (1)电阻等效本章初步接触到了电路 “等效” 的难题 ,电路等效是贯串 电路剖析 基础全课程的一条主线。学习时应深入 体会 电路的“等效”概念:等效是指对等效变换之外的电路局部 效果相同,对等效变换的电路局部 效果通常 不相同。电阻等效关键在于正确找结点,确定各电阻之间的串并联关系或Y或Δ关系。(2)电源之间的等效变换两种理想电源之间是没有等效而言的,由于 它们是无穷大功率源。而两种实践 模型之间是可以等效互换的。在等效互换的进程 中一定留意 :电源模型衔接 的端钮地位 不能移动 ,衔接 在两个电路端钮上的电压源模型变换为电流源模型时(或电流源模型变换为电压源模型时),电源的内阻不变,只是电流源的数值等于电压源的数值除以其内阻(或电压源的数值等于电流源的数值乘以其内阻)。2、检验学习结果解析(1)图1.18(a)所示电路中,设US1=2V,US2=4V,RU1= RU2= R=2Ω。求图(c)电路中的理想电流源、图(d)中的理想电压源发出的功率,再辨别 求出两等效电路中负载R上吸收的功率。依据 计算结果,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解析:首先把图(a)电路中的两个电压源模型变换为图(b)中的两个电流源模型,有 A, A RI1= RI2= RU1=2Ω因而 ,图(c)中的电流源模型和图(d)中的电压源模型为 IS= IS1+ IS2=1+2=3A, RI= RI1∥RI2=2∥2=1Ω US= IS×RI=3×1=3V RU= RI=1Ω求出图(c)中端电压UAB和图(d)中电流I UAB=IS×(RI∥R)=3×(1∥2)=2V A所以,图(c)电路中理想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PI发=IS×UAB=3×2=6W电阻R上吸收的功率为 W图(d)中的理想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PU发=I×US=1×3=3W这是关于 自学考试电子技术基础三的电子书与答案的解答。15

电子技术基础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部分

自考电子技术基础考试资料

登录fzzk510

http://www.isud.com.cn/down.asp?cat_id=13&class_id=103『电工电子』电工与电子技术期末复习试题·电工与电子技术期末复习试题 2006年12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 1.已知流过灯丝的电流为2A,灯丝电阻为110Ω,计算灯丝电阻两端电压......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351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2003年7月·浙江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课程代码:0218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51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2006年7月·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课程代码:0218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84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2004年7月·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课程代码:0218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88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2005年4月·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课程代码:0218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97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2003年4月·全国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课程代码:0218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95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2005年7月·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课程代码:02187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29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补修课)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专业 级第 学期 2007年 1月一,填空题(每小题 2分,共40分)......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81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课程代码:0218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03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考研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考研电子技术基础试题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60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电子技术试题·电子技术试题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204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试题·《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试题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86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逻辑函数的表达方法有有_ ,_, 和_ 2.基本逻辑函数为逻辑_ ,_, 和_ 3.把PN结外加正向电压时导通......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232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A卷)·《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A卷) 学号 姓名 .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判断结果. (10分) (1)在运算电路中,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均为"虚地".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69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试题(一)·一,填空题 : (每空1分,共10分) 1. (30.25) 10 = ( ) 2 = ( ) 16 . 2 . 逻辑函数L = + A+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试题(一)参考答案......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51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电子技术基础试题·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参考答案) 学校 _ 姓名 _ 座号 _ 成绩 _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⑴ D触发器在D=1时,输入一个CP脉冲,其逻辑功能是( A ). A.......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08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电工与电子基础·电工与电子基础 [PDG格式]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423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电工与电路基础·电工与电路基础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281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电工与电路基础·电工与电路基础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90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高级电工考试复习题·高级电工考试复习题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211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初级电工技能鉴定考核试题·初级电工技能鉴定考核试题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201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中级维修电工模拟试题(3)参考答案·中级维修电工模拟试题(3)参考答案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209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工原理试题..·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工原理试题软件大小:248K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75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 课程代码:0218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图示电路......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196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 电工与电子技术 》试卷A1·《 电工与电子技术 》试卷A1. 总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使用班级:. 04级. 得分, 阅卷人. 第一大题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2350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电子电工类专业会考模拟试卷(三)·电子电工类专业会考模拟试卷(三). 学校 班级 姓名 得分. 电工基础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5分). 1、电源是将 能转换成 能的装置。 2、如图,已知R1=R2=R......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459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电子电工类专业试卷(四)·电子电工类专业试卷(四). 学校 班级 姓名 得分. 电工基础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5分). 1、电路就是所经过的路径,一般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等组成。 2、两电阻......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238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电子电工类专业试卷(二)·电子电工类专业试卷(二). 学校 班级 姓名 得分. 电工基础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5分). 1、电流强度为2A的电流在1小时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 库仑。 2、电......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2143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年级、专业2002级. 专业、班级 姓 名 分 数. ------------------------密-----------------------封----......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203 推荐程度:『电工电子』电工、电子模拟试题·电工、电子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 1、在图示电路中,A、B 间电压为12 V ,当将电流源移走后,测得有源二端线性网络的开路电压......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502

每个专业需要考的科目不一样,这不废话嘛,你然你说你是学计算机,那我贴一个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专科段的科目列表给你看,注意一下科目皆为必修课。资料可以在自考办买,一般书店也有卖,不过有时候不太全,我个人一般从淘宝上买,套上盗版很多⋯⋯不过盗版和正版其实差不多,只要买对版本就好了(比如说现在在用2008年版的数据结构课本,买了个2000年版本的数据结构课本,封皮是差不多,后果就只能自负了)如果你很有信心不买教材,或者不买规定的教材都可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语文英语(一)高等数学(工专)线性代数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践)电子技术基础(三)电子技术基础(三)(实践)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实践)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概论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实践)数据库及其应用数据库及其应用(实践)计算机网络技术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 电路剖析 基础是高职、高专电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电路剖析 基础》论述 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及其基本剖析 办法 ,是从事任何电类专业学习和职业 的人员普遍要学习和掌握的、必不可少的知识。本章引见 的内容是贯串 全书的基本理论基础,门槛 在学习中给予足够的注重 。本章的学习重点:l 电路模型的概念和理想电路元件的概念;l 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及其与实践 方向之间的联络 ,电功率的概念;l 理想的无源元件、有源元件的概念;l 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的深入 了解 和使用 ;l 电路“等效”概念的树立 及其电路“等效”的基本办法 ;l 直流电路中电位的计算及其负载上取得 最大功率的要求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学习指点 (1)电路的组成和功用 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中间环节三大局部 组成。电路分有两品种 型:电力系统的电路功用 是完成 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功用 是对电信号进行传递、变换、贮存 和处置 。(2)电路模型电路理论是树立 在一种迷信 的笼统 ——“电路模型”的概念和基础上进行论述 的。所谓电路模型,实践 上是由一些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与实践 电路相对应的电路图。对工程实践 难题 进行剖析 和研究时,我们往往在一个实践 电路给定的状况 下,首先对该电路进行模型化处置 ,并使模型电路的性状和实践 电路的性状基本相同或非常 迫近 ,然后借助于这种理想化的电路模型,对实践 电路的难题 进行剖析 和研究。利用电路模型剖析 和研究实践 电路是一种迷信 的思想 办法 ,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应具有 的业务素质之一。(3)理想电路元件理想电路元件是电路模型中不可再联系 的基本结构 单元并具有准确 的数学定义。理想电路元件也是一种迷信 的笼统 ,可以用来表征实践 电路中的各种电磁性质。例如“电阻元件”表征了电路中耗费 电能的电磁特性;“电感元件”表征了电路中贮存 磁场能量的电磁特性;“电容”元件则表征了电路中贮存 电场能量的电磁特性。实践 电路中的实体部件上发生的电磁景象 往往是复杂的、多元的,如电阻器、电炉等设备,它们除了具有耗费 电能的特性外,还有磁场和电场方面的特性,剖析 时若把它们的全部电磁特性都表征出来既有困难也不用 要。本着突出主要矛盾、疏忽 将要要素 的研究办法 ,电阻器和电炉等设备完全可以用理想的“电阻元件”来作为它们的数学模型。显然,理想电路元件是从实践 电路器件中迷信 笼统 出来的假想元件,可以看作是实践 电路器件的一种“近似”。理想电路元件简称为电路元件。虽然它们只能是实践 电路器件的一种近似,但用它们及它们的组合可以相当准确 地表征出实体电路器件的主要电磁特性。如工频要求 下的电感线圈,其电路模型就可以用一个“电阻元件”和一个“电感元件”的串联组合来表征;一个实践 的直流电压源的电路模型则可以用一个“电阻元件”和一个“理想电压源”的串联组合来表征等等。学习时留意 了解 各种理想电路元件的严格定义,区分实践 电路元器件与理想电路元件之间的联络 和差异 。教学材料 中如无特殊阐明 时,留意 各理想电路元件都是指线性元件。2、检验学习结果解析(1)电路由哪几局部 组成,各局部 的作用是什么?解析:电路通常 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大局部 组成。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能的安装 ,其作用是将其它方式 的能量转换成电能;负载是电路中接纳 电能的安装 ,其作用是将电能转换成其它方式 的能量;中间环节包括衔接 导线、开关及控制维护 设备及测量机构,它们是电源和负载之间不可缺少的衔接 和控制部件,起着传输和分配能量、控制和维护 电气设备的作用。(2)试述电路的分类及功用 。解析:工程使用 中的实践 电路,依照 功用 的不同可概括为两大类:①电力系统中的电路:特点是大功率、大电流。其主要功用 是对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进行传输、分配和转换。②电子技术中的电路:特点是小功率、小电流。其主要功用 是完成 对电信号的传递、变换、贮存 和处置 。(3)何谓理想电路元件?如何了解 “理想”二字在实践 电路中的含义?何谓电路模型?解析:理想电路元件是从实践 电路器件中迷信 笼统 出来的假想元件,由严格的定义来准确 地加以论述 、理想电路元件是具有单一电磁特性的复杂 电路模型单元。电路理论中研究的都是由理想元件构成的、与工程使用 中的实践 电路相对应的电路模型。在实践 的电路中,“理想”电路元件是不存在的。白炽灯、电炉等设备,只所以在研究它们时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理想”的电阻元件进行剖析 和研究,缘由 就是它们在实践 电路中表现的主要电磁特性是耗能,其他 电磁特性与耗能的电特性相比可以疏忽 ;工频电路中的电感线圈只所以用一个电阻元件和一个电感元件的串联组合来表征,缘由 就是:在工频状况 下,电感线圈的主要电磁特性就是线圈的耗能和贮存 磁场能量,其他 电磁特性可以疏忽 。从以上剖析 可以把“理想”二字在实践 电路中的含义解释为:“理想”就是一种与实践 电路部件特性的“基本相似”或“迫近 ”。采用“理想”化模型剖析 实践 难题 ,就是抓住实践 电路中的主要矛盾,疏忽 其中的次要要素 ,预测出实践 电路的性状,从而依据 人们的需要设计出更好的各种电路。电路理论是树立 在模型概念的基础上的,用理想化的电路模型来描绘 电路是一种非常 重要的研究办法 。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与实践 电路相对应的电路图称为电路模型。4.你能阐明 集总参数元件的特征吗?你如何在电路中区分电源和负载?解析:集总参数元件的特征就是:在元件中所发生的电磁进程 都集中在元件内部进行,其次要要素 可以疏忽 的理想化电路元件。关于 集总参数元件,任何时辰 从元件一端流入的电流,恒等于从元件另一端流出的电流,并且元件两端的电压值是完全确定的。在电路中区分电源和负载的办法 ,通常 是依据 计算的结果来看:若元件发出功率(即元件两端电压与经过 元件的电流的实践 方向为非关联方向),阐明 元件是电源;若元件吸收功率(即元件两端电压与经过 元件的电流的实践 方向为关联方向),阐明 元件是负载。在计算前通常 要依据 元件两端电压和经过 元件中的电流的参考方向来假定,当电路模型中所标示的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时,应按电源处置 ,若电路模型中标示的电压、电流为并联参考方向时,就要按负载处置 ,而确定元件的真实性质则要依据 剖析 计算的结果来定。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学习指点 (1)基本电量虽然我们在中学曾经 从物理概念上接触过电压、电流、电动势、电功率这些电量,但在本章的学习中,我们要从工程使用 的角度上重新了解 电压、电流、电动势、电功率这些电量的概念,并把它们与参考方向联络 在一同 加以了解 。在电路剖析 中,电压就是电路中两点电位之差,是发生 电流的基本 缘由 ;电流经过 电路元件时,必定 发生 能量转换;电动势只存在于电源内部,其大小反映了有源元件能量转换的身手 。(2)电功和电功率电流所做的功就是电功,日常生活中电度功就是电功,因而 电功的单位除了焦耳还有KW·h(度);电功率则反映了设备能量转换的身手 。如电气设备上标示的额定电功率,表征了该设备自身 能量转换的身手 :100W表示该设备在1s时间内可以把100J的电能转换成其它方式 的能量,40W表示设备在1s时间内可以把40J的电能转换成其它方式 的能量。(3)参考方向参考方向是电路剖析 进程 中人们假定的电压、电流方向,准绳 上可以恣意 假定,习气 上若假定一个电路元件是负载时,就把这个元件两端的电压与经过 这个元件上的电流的参考方向设立为“关联方向”,所谓关联方向就是电流流入端为电压的高极性端,电流的流出端是电压的低极性端,关联方向下元件吸收功率;假如 假定某电路元件是电源,就把该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设为“非关联方向”,非关联就是电流由电压低极性端流入,由电压高极性端流出的参考方向,非关联方向下元件发出功率。(4)参考方向和实践 方向正电荷挪动 的方向规则 为电流的实践 方向;电路中两点从高到低的方向规则 为电压的实践 方向。有了实践 方向为什么还要引入参考方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异 和联络 ,这是学习时必需 首先要搞清楚的难题 。电压、电流的实践 方向即指它们的真实方向,是客观存在;参考方向则是指电路图上标示的电压、电流的箭头方向,是人为恣意 假定的。剖析 和计算电路时,经常 无法正确判别 出电压、电流的真实方向,因而 依照 人们的主观想象,在电路图中标出一个假定的电压、电流方向,这就是参考方向。电路图中的参考方向一但标定,在整个电路剖析 计算进程 中就不容改动 。参考方向提供了电压、电流方程式中各量前面正、负号确定的根据 。对方程求解的结果,若电压、电流得正值,阐明 标定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电流的实践 方向相符;若方程求解的结果是负值,则阐明 假定的参考方向与实践 方向相反。电路剖析 和计算中,参考方向的概念非常 重要,假如 在计算电路时不标示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显然,方程式中各量的正、负就无法确定。本章强调了电路响应的“参考方向”在电路剖析 中的重要性。2、检验学习结果解析(1)如图1.3(a)所示,若已知元件吸收功率为-20 W,电压U=5V,求电流I。+-UI(a)关联参考方向-+UI(b)非关联参考方向图1.3 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元件元件解析:图1.3(a)中元件两端的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显然是假想为一个负载。关联参考方向下 A电流得负值,阐明 经过 元件中的电流的实践 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因而 该元件实践 上是一个电源。(2)如图1.3(b)所示,若已知元件中经过 的电流I=-100A,元件两端电压U=10V,求电功率P,并阐明 该元件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解析:图1.3(b)中元件上的电压与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在非关联参考方向下显然是把元件假想为一个电源,因而 元件发出的功率为 W元件发出负功率,实践 上是吸收功率,因而 图1.3(b)中元件实践 上是一个负载。(3)电压、电位、电动势有何异同?解析:电压、电位和电动势三者定义式的表达方式 相同,因而 它们的单位相同,都是伏特【V】;电压和电位是反映电场力作功用 力的物理量,电动势则是反映电源力作功用 力的物理量;电压和电位既可以存在于电源外部,还可以存在于电源两端,而电动势只存在于电源内部;电压的大小仅取决于电路中两点电位的差值,因而 是肯定 的量,其方向由电位高的一点指向电位低的一点,因而 也常把电压称为电压降;电位只要 高、低、正、负之分,没有方向而言,其高、低、正、负均相关于 电路中的参考点,因而 电位是相对的量;电动势的方向由电源负极指向电源正极。(4)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功也一定大。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解析:用电器铭牌上标示的电功率P的大小,反映了用电器能量转换的身手 ,是从制造厂出来就确定了的;电功W的大小则是反映了用电器实践 耗能的多少,由于 W=Pt,显然电功的大小与用电时间的长短有关。电功率再大的用电器,假如 没有与电源接通,即t=0时,电功W=Pt=0。所以,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功也一定大的说法是错误的。(5)在电路剖析 中,引入参考方向的目的是什么?使用 参考方向时,会遇到“正、负,加、减,相同、相反”这几对词,你能阐明 它们的不同之处吗?解析:电路剖析 中之所以引入参考方向,目的是给剖析 和计算电路提供方便和根据 。使用 参考方向时遇到的“正、负”,是指在参考方向下,电压和电流的数值前面的正、负号,若参考方向下一个电流为“-2A”,阐明 它的实践 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参考方向下一个电压为“+20V”,阐明 该电压的实践 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加、减”是指在参考方向下列写电路方程式时各量前面的正、负号;“相同、相反”则是指电压、电流能否 为关联参考方向,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相同”是指二者为关联参考方向,即电流流入端为电压的高极性端;“相反”是指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即电流由电压的低极性一端流入。1.3基尔霍夫定律 1、学习指点 (1)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统称为电路的三大基本定律,它们反映了电路中的两种不同约束。欧姆定律论述 和处理 的是某一元件关于 电路基本变量(即元件两端电压与经过 元件的电流)的约束关系;而基尔霍夫两定律论述 和处理 的是电路元件互联后,电路的全体 构造 对电路基本变量(回路中的电压和结点上的电流)的约束关系,在学习中应把这两种不同的约束关系加以区别。(2)集总参数电路学习电路基本定律时要留意 它们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对集总参数电路的剖析 。所谓的集总参数电路是指:电路中的电磁能量只贮存 和耗费 在元件上,并且各元件间是用无阻、无感的理想导线相衔接 ,导线与电路各局部 之间的电容也都可以疏忽 的电路。换句话说,只需 电路的尺寸远小于电路中最高频率所对应的波长,不论 其衔接 方式如何,都可以称为集总参数电路。(3)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也称为结点电流定律,它处理 了聚集 到电路结点上各条支路电流的约束关系:对电路的恣意 结点而言,流入结点的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此规律在规则 流入结点的电流和流出结点的电流正、负取值不同时成立。基尔霍夫第二定律也称为回路电压定律,它处理 了一个回路中一切 元件上电压降的相互约束关系:对电路的恣意 回路而言,绕回路一周,一切 元件上电压降的代数和恒等于电路的电压升。此规律在标定了回路绕行方向后、并规则 电压降或回路电压升和绕行方向一致时取正、否则取负时成立。2、检验学习结果解析(1)你能从了解 的角度上来阐明 什么是支路、回路、结点和网孔吗?解析:支路就是指联接在电路中两点之间的一段无分岔电路,且这段无分岔电路中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几个元件相串联,但串联各元件中经过 的电流相同;回路是指电路中的任何一个闭合途径 ;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聚集 点称为结点;网孔则是平面电路图上内部不包括 支路的闭合途径 。(2)你能阐明 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在电路的约束上有什么不同吗?解析:欧姆定律反映的是线性电阻元件特性对元件自身 电压、电流的约束;基尔霍夫定律反映的是元件之间联接时给支路上电压与电流形成 的约束。因而 ,在利用欧姆定律时,我们只需思索 元件自身 的特点而不用 要思索 元件之间的关系;当我们利用基尔霍夫定律时,我们思索 的则是元件之间的联络 或电路的全体 构造 ,不需要思索 元件自身 的特性。(3)在使用 KCL定律解题时,为什么要首先商定 流入、流出结点的电流的参考方向?计算结果电流为负值阐明 了什么难题 ?解析:使用 KCL定律解题时,首先假定和标示出聚集 到结点上的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才能依据 这些参考方向确定电流方程中各电流前面的正、负号;计算结果电流为负值,则阐明 电路图上标示的电流参考方向与该电流的实践 方向相反。(4)使用 KCL和KVL定律解题时,为什么要在电路图上先标示出电流的参考方向及事前 给出回路中的参考绕行方向?解析:在电路图上事前 标示出电流的参考方向及事前 给出回路中的参考绕行方向是为了给列写的方程式提供其中各项的正、负取值。(5)KCL和KVL的推行 使用 你是如何了解 和掌握的?解析:KCL的推行 首先要掌握电路中哪些局部 可以做为广义结点,KVL的推行 则要掌握住电路中哪些局部 可以做为假想回路。其他 略。1.4 电压源和电流源 1、学习指点 (1)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简称电压源,由于它向外供出的电压值恒定,因而 也称为恒压源。留意 恒压源上经过 的电流值是由它和外电路共同决议 的。另外恒压源属于无穷大功率源,实践 中不存在。(2)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源简称电流源,由于它向外供出的电流值恒定,也常称为恒流源。留意 恒流源两端的电压是由它和外电路共同决议 的。理想电流源也是无穷大功率源。学习时应掌握两种理想电源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剖析 时可借助伏安特性将两种电源进行对比,从而加深了解 。(3)两种电源模型在看法 了理想电源的基础上,找出实践 电源与理想电源之间的区别与联络 。实践 电压源总是存在内阻的,而我们希望电压源的内阻越小越好,这样向外电路提供的电压值就会基本固定 ,当实践 电源的内阻等于0时就成为理想电压源。实践 电流源的内阻总是有限值,而我们希望实践 当中电流源的内阻越大越好,这样它输入 的电流就越固定 ,当实践 电流源的内阻无穷大时就成为理想电流源。2、检验学习结果解析(1)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各有何特点?它们与实践 电源的区别主要在哪里?解析:实践 电压源总是存在内阻的,在电路剖析 中实践 电压源是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电阻元件的串联组合来表征的。因而 电源内阻越大分压越多,对外供出的电压就越小。我们总是希望实践 电压源的内阻越小越好,当内阻为零时就成为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由于不存在内阻上的分压难题 ,因而 输入 的电压值恒定,但经过 理想电压源的电流则由它和外电路共同决议 ;实践 的电流源也总是存在内阻的,实践 电流源通常 用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电阻元件相并联作为它的电路模型,并联电阻可以分流,因而 电源内阻越小分流就越多,对外供出的电流就越小。我们希望实践 电流源的内阻越大越好,当实践 电流源的内阻为无穷大时,就成为一个理想的电流源。理想电流源由于内阻无穷大而不存在分流难题 ,因而 输入 的电流值恒定,但理想电流源两端电压则要由它和外电路共同决议 。(2)碳精送话器的电阻随声响 的强弱变化,当电阻阻值由300Ω变至200Ω时,假定 由3V的理想电压源对它供电,电流变化多少?解析:送入碳精送话器中的声响 越强,其电阻越小,电流就越大,当电阻辨别 为300Ω、200Ω时,电流辨别 为 A和 A。由计算结果标明 ,在3V理想电压源对它供电的状况 下,电流在0.01A~0.015A之间变化。图1.13 实践 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a)电压源模型Ri+US-RUIS(b)电流源模型(3)实践 电源的电路模型如图1.13(a)所示,已知US=20V,负载电阻RL=50Ω,当电源内阻辨别 为0.2Ω和30Ω时,流过负载的电流各为多少?由计算结果可阐明 什么难题 ?解析:当RU′=0.2Ω时, A; 当RU″=30Ω时, A。由计算结果可知,实践 电压源的内阻越小越好。内阻太大时,电源内阻上分压过多,致使对外供出的电压过低,从而形成 电源利用率不充沛 。(4)当电流源内阻很小时,对电路有何影响?解析:电流源的内阻和负载是并联关系,并联可以分流。因而 当电流源内阻较小时,它分配到内阻上的电流就会较大,从而形成 分配给外电路负载的电流相应较小,由此不只 使电源的利用率太低,还会形成 内阻过热而不利于电源。1.5 电路的等效变换 1、学习指点 (1)电阻等效本章初步接触到了电路 “等效” 的难题 ,电路等效是贯串 电路剖析 基础全课程的一条主线。学习时应深入 体会 电路的“等效”概念:等效是指对等效变换之外的电路局部 效果相同,对等效变换的电路局部 效果通常 不相同。电阻等效关键在于正确找结点,确定各电阻之间的串并联关系或Y或Δ关系。(2)电源之间的等效变换两种理想电源之间是没有等效而言的,由于 它们是无穷大功率源。而两种实践 模型之间是可以等效互换的。在等效互换的进程 中一定留意 :电源模型衔接 的端钮地位 不能移动 ,衔接 在两个电路端钮上的电压源模型变换为电流源模型时(或电流源模型变换为电压源模型时),电源的内阻不变,只是电流源的数值等于电压源的数值除以其内阻(或电压源的数值等于电流源的数值乘以其内阻)。2、检验学习结果解析(1)图1.18(a)所示电路中,设US1=2V,US2=4V,RU1= RU2= R=2Ω。求图(c)电路中的理想电流源、图(d)中的理想电压源发出的功率,再辨别 求出两等效电路中负载R上吸收的功率。依据 计算结果,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解析:首先把图(a)电路中的两个电压源模型变换为图(b)中的两个电流源模型,有 A, A RI1= RI2= RU1=2Ω因而 ,图(c)中的电流源模型和图(d)中的电压源模型为 IS= IS1+ IS2=1+2=3A, RI= RI1∥RI2=2∥2=1Ω US= IS×RI=3×1=3V RU= RI=1Ω求出图(c)中端电压UAB和图(d)中电流I UAB=IS×(RI∥R)=3×(1∥2)=2V A所以,图(c)电路中理想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PI发=IS×UAB=3×2=6W电阻R上吸收的功率为 W图(d)中的理想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PU发=I×US=1×3=3W这是关于 自学考试电子技术基础三的电子书与答案的解答。15

自考电子技术基础考试资料推荐

和你当地的自考办联系。

如果想要学圻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话,我推荐《电子技术基础大全》,《实用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这两本书,首先第一本就教会了我们很多关于学习电子技术的基础,第二本就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的学习

首先要查询好本地自考机电一体化专业具体的科目,然后查询下一次考试的考试安排,看看下一次安排了哪几个科目的考试,选择自己要考的,选好后到本地自考办买教材来学。

高等数学(工专)电工原理 电子线路 线性部分 非线性电子电路--电子测量--电路分析基础 ---电路分析基础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 工程数学(线性代数)--信号与系统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自考电子技术基础考试资料推荐书

首先要具备比较多的时间以及惊人的耐心电子技术这东西,是越学越枯燥,郁闷程度堪与《高数》试比高,要有心理准备啊。中国铁道出版社《脉冲与数字电路基础》一册(中专电工类专业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工学》上、下两册(大学工科教材)中国铁道出版社《电工电子学》一册(大学工科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无线电修理技术》上、中、下三册(中专通用教材)人民邮电出版社《怎样看数字电路》一册人民邮电出版社《无线电元器件测量与维修》一册国防工业出版社《实用电子技术手册》一册 较厚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实用电工典型图例》一册一本集成电路手册(个人认为这类手册必不可少)。以上可以做个参考,我本人就是靠这些书籍入门的。另推荐一份报纸 《电子报》该报纸办的相当不错,我已经连续订阅了7年。十分有利于各方面电子技术知识的积累。另外《无线电》这份杂志也还可以,月刊,但不适合初学者,建议学些日子后再看。(以上书籍报刊并非广告 呵呵~) 如果想稍微学深一点,建议把《高等数学》第一册重新温习一下。不然,一些书的后半截可能看不懂了。数字电路是一个难点,我稍微讲一下学电子技术,数字电路是必修的,数字电路是一个难点,可以按下面这个顺序逐步学前面的脉冲、逻辑门、触发器基础一定要打好!1、二进制和二进制编码,以及和十进制的转换关系2、脉冲电路(脉冲信号的产生、整形、交变。包括,微分电路、积分电路、限幅电路、多谐振振荡电路、单稳态和双稳态电路等)3、逻辑门电路(与、或、非、与非、或非门)4、触发器电路(RS触发器、JK触发器、D和T触发器是必学的)5、组合逻辑电路(基本运算器、比较器、判奇偶电路、编码、译码器、数据选择器)6、时序逻辑电路(在组合逻辑电路的基础上又加了寄存器)比如计数器、节拍发生器什么的7、单片机8、模拟量与数字量之间的转换个人学习历程,仅供参考。毕竟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

机电一体化工程(专科)考试计划 主考学校:合肥工业大学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1 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2 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3 0012 英语(一) 7 4 0022 高等数学(工专) 7 5 2183 机械制图(一) 6 2184 机械制图(一)(实践) 1 6 2159 工程力学(一) 5 7 4729 大学语文 4 8 2230 机械制造 7 2231 机械制造(实践) 1 9 2185 机械设计基础 5 10 2232 电工技术基础 3 2233 电工技术基础(实践) 1 11 2234 电子技术基础 3 2235 电子技术基础(实践) 1 12 2205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4 2206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践) 2 13 2237 *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 4 14 2195 *数控技术及应用 3 2196 *数控技术及应用(实践) 1 15 2236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3 总学分 74B080307机电一体化工程(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 主考学校:合肥工业大学 序号 课程代码 新计划课程 学分 1 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0015 英语(二) 14 4 2194 工程经济 4 5 219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3 6 97090 电工学(二) 4 7 2200 现代设计方法 5 2201 现代设计方法实验 1 8 2202 传感器检测技术 3 2203 传感器检测技术实验 1 9 97091 模拟、数字电路基础 4 10 2240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4 98223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 2 11 9709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4 98224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 2 12 2243 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4 2244 计算机软件基础(一)(实验) 1 13 2245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5 2247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2 2246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验 2 14 98085 毕业论文(设计)(机电一体化) 合计 73--------------------------------------------------先从公共课开始考起吧!上面是安徽省机电一体化自考专科开考学科科目。

你要到你所在地的自考网上查询的,自考的教材都是统一规定好的,要按照公布的教材购买

和你当地的自考办联系。

自考电子技术基础考试资料有哪些

电子技术基础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部分

无论我们给你说什么,书是必须买的,否则你怎么能通过考试?各着重点在当年的书后面,单说说不了啊。所以才叫你买书,不管你多忙也得买。网上总有人问 各书各章节的分数点,大纲,重点,划分比例等等。等你们考试就知道了,哪有那么多你们想要的东西。咱们大自考想通过,就是得拿着书死啃,你说的那些东西,就连可以上课的学校的老师都不知道,只凭自己做老师的经验告诉你们而已。别试图抽重点看,我这样看过,结果不及格,重点和大纲的意义在于你把全书啃完,到考试前一个星期了才看那东西做为回笼用而已,仅此而已啊。

楼主,我帮你查了些资料,你看有用没,有用的话一定要记得给我加分哦。谢谢了,考试一次通关!呵呵呵!《电子技术基础》(含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考试大纲一、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一)模拟部分1.熟练掌握普通二极管、稳压管的外特性和主要参数,正确理解PN结的单向导电性。2.熟练掌握双极型、单极型三极管的外特性和主要参数,正确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3.熟练掌握共射(共源)、共集(共漏)和共基组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增益、输入和输出电阻。正确理解图解分析法;电流源的工作原理。4.熟练掌握含有一个时间常数的单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以及FH和FL,正确理解Bode图的含义,一般了解频率失真和增益带宽积的概念。5.熟练掌握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输出功率和效率的估算,正确理解非线性失真的原因。6.熟练掌握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输入和输出方式、差模增益、差模输入和输出电阻,正确理解共模抑制比的概念。7.正确理解多级放大电路中的零点漂移现象,一般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级与级之间的耦合方式。8.熟练掌握理想运算放大器、实际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正确理解不同类型运算放大器的特点,一般了解一种典型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9.熟练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反馈放大电路类型和极性的判断、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深度负反馈下的闭环增益估算。正确理解AF=A/(1+AF)公式的含义、自激振荡的条件和根据要求正确引入反馈。10.熟练掌握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RC正弦波发生电路,正确理解LC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一般了解石英晶体振荡电路。11.熟练掌握集成运放组成的比例、求和、积分运算电路,正确理解虚短和虚断的概念和二阶有源低通电路,一般了解其它运算电路和其它有源滤波器。12.熟练掌握比较电路的基本特性,正确理解非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13.熟练掌握电容滤波桥式全波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整流电压的计算、线性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正确理解开关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一般了解电感滤波电路的特点。二)数字部分1.掌握双极型晶体管和MOS管的工作区划分及相应的等效电路;了解双极型晶体管和MOS管的开关工作过程及有关参数。2.掌握常用数制与编码,主要是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BCD码、原码、补码、反码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3.熟练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定理及基本规则,逻辑问题的描述方法,逻辑函数的代数法化简和卡诺图化简。4.掌握TTL和CMOS基本逻辑门的功能和主要外特性;了解ECL及其它CMOS门的主要特点。5.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了解竞争冒险现象与消除方法。6.熟练掌握常用集成组合逻辑器件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正确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7.熟练掌握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外特性及其应用,正确理解触发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其电路结构。8.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9.掌握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正确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10.了解CMOS存储单元的基本工作原理和集成存储器的逻辑功能;了解PLD的基本工作原理。11.掌握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等脉冲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了解这些电路的典型应用;掌握波形分析方法及其主要参数的工程估算方法。12.掌握A/D与D/A转换的基本原理;了解常用A/D与D/A转换方法。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一)模拟部分(一)、半导体器件基础1.半导体的基础知识;2.半导体二极管、稳压管;3.双极型三极管;4.场效应管。(二)、放大电路基础1.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2.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3.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4.场效应管单管放大电路;5.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6.多级放大电路以及级间耦合。(三)、集成运算放大电路1.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单元电路;2.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四)、放大电路的负反馈1.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态;2.反馈的表示方法;3.深度负反馈下放大电路的近似计算;4.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影响;5.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以及消除方法。(五)、运算电路1.比例运算电路;2.加减法运算电路;3.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4.对数和指数运算电路;5.乘法和除法运算电路。(六)、有源滤波电路1.低通滤波电路(LPF);2.高通滤波电路(HPF);3.带通滤波电路(BPF);4.带阻滤波电路(BEF)。(七)、电压比较器1.常用的电压比较器;2.电压比较器的灵敏度和响应时间;3.集成电路比较器。(八)、波形发生与变换电路1.正弦波振荡电路;2.非正弦波振荡电路;(九)、功率放大电路1.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2.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3.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十)、直流稳压电源1.直流电源的组成;2.整流电路;3.滤波电路;4.稳压电路;5.集成三端稳压器。二)数字部分(一)、逻辑代数基础1.概述:数字量和模拟量,数制与码制,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2.逻辑代数的三种基本运算、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3.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4.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5.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二)、门电路1.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2.TTL门电路:TTL与非门的工作原理、静态输入特性、输出特性、动态特性,其它类型TTL门电路及改进系列。3.OS门电路:CMOS反相器的工作原理、静态输入特性、输出特性、动态特性,其它类型CMOS 门电路及改进系列。(三)、组合逻辑电路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2.常用集成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分配器、加法器、数值比较器。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竞争冒险产生的原因、检查方法和消除方法。(四)、触发器1.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动作特点:基本RS触发器、同步RS触发器、主从RS触发器、主从JK触发器、边沿D触发器。2.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3.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五)、时序逻辑电路1.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与步骤。2.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与步骤。3.常用集成时序逻辑电路: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计数器、序列脉冲发生器。(六)、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1.施密特触发器:由门电路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集成施密特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的应用。2.单稳态触发器:由门电路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集成单稳态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的应用。3.多谐振荡器:由门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由施密特触发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4.555定时器及其应用:555定时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用555定时器接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用555定时器接成的施密特触发器,用555定时器接成的多谐振荡器。(七)、半导体存储器1.只读存储器(ROM):固定ROM、PROM、和EPROM。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M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存储器容量的扩展:字扩展和位扩展,存储器的应用。(八)、可编程逻辑器件1.可编程阵列逻辑(PLA)的基本电路结构和应用。2.通用阵列逻辑(GAL)的电路结构、输出逻辑宏单元(OLMC)及应用。3.可擦除的可编程逻辑器件(EPLD)的基本结构和特点。4.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基本结构与应用。(九)、数—模和模—数转换1.D/A转换器:权电阻网络D/A转换器、T形电阻网络D/A转换器、权电流型D/A转换器,具有双极性输出的D/A转换器,D/A转换器的转换精度与转换速度。2.A/D转换器:A/D的基本原理,直接A/D转换和间接A/D转换,A/D转换器的转换精度与转换速度。三、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模拟部分重点: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基本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概念和主要参数;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类及对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影响;集成运算放大电器的线性应用和非线性应用;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输出功率及效率的估算;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典型应用。难点:三极管电流分配关系;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对其性能的影响;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差动放大电路输入、输出方式;深度负反馈下放大电路闭环增益的近似估算;非正弦波发生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效率以及失真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数字部分重点:双极型晶体管和MOS管的开关特性;二进制、十进制、BCD码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定理及规则以及逻辑函数的代数法化简和卡诺图化简;TTL和CMOS基本逻辑门的功能和主要外特性;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和常用集成组合逻辑器件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外特性及其应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等脉冲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A/D与D/A转换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难点:BCD码、原码、补码、反码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逻辑问题的描述方法和逻辑函数的代数法化简和卡诺图化简;TTL和CMOS基本逻辑门的主要外特性;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工作原理及其电路结构;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用常用集成计数器设计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方法;CMOS存储单元的基本工作原理;脉冲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参数的工程估算方法;A/D与D/A转换的基本原理。四、本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料1.《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2.《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 索引序列
  • 电子技术基础自考参考资料
  • 自考电子技术基础考试资料
  • 自考电子技术基础考试资料推荐
  • 自考电子技术基础考试资料推荐书
  • 自考电子技术基础考试资料有哪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