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社会行政自考重点笔记整理汇总

社会行政自考重点笔记整理汇总

发布时间:

社会行政自考重点笔记整理汇总

第八章 1.政治形势稳定的重要性 (1)稳定的政治形势是行政组织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是行政组织各层级、各部门有序工作的保证 (2)只有在稳定的政治形势下,行政组织才能做到结构完好,功能正常,渠道畅通,信息流畅,程序严密 (3)政治不稳定造成行政组织的既定目标出现局部性、甚至全局性的变化。 (4)政治不稳定导致行政组织内部各部门或各层次的忙闲不均,破坏现有的行政组织结构 (5)政治不问帝国内导致信息沟通的困难,并使沟通的失真度加大 (6)政治不稳定打乱已有的工作程序,破坏行政人员的心理平衡,甚至可能引发行政组织的彻底崩溃。 2.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的发展状况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行政组织的存亡和性质 (2)制约着行政组织的功能发挥和部门设置 (3)提供了行政组织运行的物质基础 (4)人口的发展状况影响着行政组织的发展战略和人口管理功能 3.法律的完善化和科学化程度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法律的完善化,是指各类法律形式的完备程度;法律科学化,是指法律内容对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利益的反映程度。 (2)法律的完善化与科学化有机统一,共同制约着行政组织的协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水平。 (3)法律的有规定如果详尽、完备、科学,就会促进与保障行政组织运转的协调与规范化水平;反之,则容易导致象征组织的混乱 4.政治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组织的发展战略和人口管理功能 (2)政体规定了行政组织的具体形式和地位 (3)政党制度影响着行政组织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 (4)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约着行政组织决策与执行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 (5)政治形势的稳定程度影响着行政组织的运行状态 (6)法律制度规定与保障着行政组织在整个国家机构系统中的地位 (7)法律的完善化、科学化程度制约着行政组织运转的协调、规范水平 5.文化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对行政组织一般行为的期望不同影响行政组织 (2)对行政首脑权力观念的认识不同影响行政组织 (3)对行政组织运行方式观念不同影响行政组织 (4)行政道德观念不影响行政组织 (5)对行政组织内部人际关系观念认识不同影响行政组织 6.行政道德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行政道德指导着行政组织成员的政治方向 (2)制约着行政组织成员个人利益的实现程度 (3)影响着行政组织成员的社会地位 7.民族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民族环境影响着政府的民族政策及响应的行政组织设置 (2)影响着行政组织的体制 (3)制约着行政组织权力的行使 (4)关系着行政组织的凝聚力大小 8.自然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国家间的密切交往,影响各国行政组织的职能、政策及机构 (2)重大国际时间的发生,也会促使一些国家专门设立处理这类事件的临时机构 (3)国际社会中的共同问题,使各国政府都设置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职能机构 (4)国际组织的出现,使各国政府产生了与之对应的职能机构 (5)国家行政组织的活动还要受到国际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的约束和调整 9.如何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1)树立民主意识 (2)树立法律意识 (3)树立双向沟通意识 (4)树立政绩意识 (5)树立新的行政道德意识 10.创造良好地政治环境的措施 (1)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实现行政组织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 (2)自觉的饿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和监督,让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 (3)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重视发挥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作用,保证其社会主义方向 (4)民主建设的同时,大力推动法制建设 11.创建良好的民族环境 (1)坚持民族平等、尊重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语言文字乃至风俗习惯 (2)加强民族团结,培养国家民族意识 (3)在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方式是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4)积极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逐步缩小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12.创建良好的宗教环境 (1)实行政教分离 (2)保护宗教活动的正当场所 (3)加强行政组织与宗教界的双向沟通 (4)以法律约束宗教信仰自由 13.创建良好的国际社会环境 (1)培养行政组织成员的国际意识 (2)反对侵略、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 (3)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4)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全方位交流 第九章 1.我国办公自动化分四步走的具体内容 (1)建立分立式办公事务处理系统,实现单项与多项的文书处理和数据报表的处理 (2)建立通讯网络式办公事务管理系统,形成一个单位内部的 基本信息管理系统 (3)建立综合型办公信息管理系统,使系统具有连接远程通讯网的能力 (4)建立具有文字、图形及语言识别能力的决策型办公信息管理系统。 2.物质条件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人员决定行政组织的生存、结构和活动效率 (2)物资设备制约着行政组织的活动及效率 (3)经费是影响行政组织活动的命脉 (4)图书资料影响行政人员的素质及工作效率 3.行政组织制度条件的内容 (1)组织制度 (2)领导制度 (3)人事制度 (4)办公制度 (5)检查监督制度 4.人际关系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人际关系影响行政组织成员的素质与能力发挥 (2)人际关系影响行政组织的内聚力 (3)人际关系影响行政组织的工作效率 5.行政组织内部组织摩擦产生的客观原因 (1)组织结构与体制的不合理 (2)人们在行政组织中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冲突 (3)信息沟通渠道受阻 (4)资源的短缺性 6.行政组织内部组织摩擦产生的主观原因 (1)目标与利益不同 (2)价值观念不同 (3)性格爱好不同 7.建设性组织摩擦对行政组织的积极影响 (1)能使行政领导全面听取摩擦双方的意见,提高行政决策的力量 (2)能促使群团中摩擦双方有效沟通,统一各群团成员的思想,促进行政组织协调运转 (3)能增强各群团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促使行政组织效率的提高 (4)能使群团成员自由表达各自的情感和心态,保持其心理平衡,有利于组织稳定 (5)能使行政领导及时、充分地发现问题,有助于行政组织的自我完善。 8.破坏性组织摩擦对行政组织的消极影响 (1)造成摩擦双方彼此对峙的局面,妨碍行政组织团结 (2)使行政组织成员的心理更加不平衡,情绪低落,妨碍行政效率的提高 (3)导致摩擦双方片面追求局部利益,妨碍行政组织整体利益和目标的实现 9.创建行政组织良好的物质条件的方法 (1)科学选任、严格培训、合理调配人员 (2)适时购置、统一分配使用、及时维修和更新物资设备 (3)发展国民经济,增加行政经费 (4)大力节约行政开支 10.要增强群团内聚力,行政组织应做到 (1)维持群团的适度规模 (2)尽可能满足群团成员的合理需要 (3)加强群团成员之间的意见沟通,平衡其价值观以形成共识 (4)促使群团实现其预期的正确目标 11.行政组织解决组织摩擦的方法 (1)订立平衡目标 (2)增加沟通机会 (3)设立共同而合理的竞争目标与规范 加强组织的整体效率和群团、个人对组织的贡献

自考笔记应该是对教材知识的提炼,毕竟考试有重点有大纲,考试范围不可能涵盖到所有知识点。为了方便后期冲刺阶段使用,笔记应该是有的放矢,把它变其它学历点的精练集合。自考备考笔记整理要注意:1.不可地毯式复习拿到一本书的时候,首先要熟悉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和框架,然后再翻开正文,根据整理好的知识结构填入具体的知识点。然后再根据我们之前整理好的框架看书,我们就能感受到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是需要细细揣摩的,哪些是需要一带而过的。第一遍的复习可以全面一些,同时也要有意识的标注重难点。在把握好重点的基础上,再来复习一些次重点,应该是我们的学习策略,地毯式复习是要不得的。很多时候都有这样的现象,有同学纠结于一个细小的知识点,死磕其中的原理及表达,硬是要搞出个所以然。时间没那么宽裕的,而且这类知识很大几率是不会考的。2.切忌抄书专业课复习记笔记千万不可以抄书,抄书式的笔记只能在短时间内让你对所学知识有个大概的印象,但是会大大弱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且抄书费时费力,除去复习其他科目的时间,很有可能抄完一遍以后也就临近考试了,时间的浪费得不偿失。3.笔记不用太好看不同颜色对于人的眼睛是有不同刺激的。在做笔记时我们可以适当运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将难点、非难点、易错点、常考点等等做一区分,在赶走审美疲劳的同时让我们一秒辨别重难点。不过笔的颜色尽量不要太多,不利于再次复习,眼睛会问:我到底该看哪个呢?另外也会有一个误区,很多小伙伴,尤其是女孩子,记笔记过分强调美观。但是事实却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了一本堪比画报的笔记,之后就很少翻开了。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行政管理10月考试重点资料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行政管理10月考试重点资料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709真题含答案(2012.4-2016.4年整理版).pdf 自考本科00034社会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张羽桐 (1).pdf 广东自考00294劳动社会学历年真题2005-2015(更新版).pdf .png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新自考资料-笔记小抄版.pdf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考试试题.pdf 00294劳动社会学--重点整理2015年6月.pdf

社会行政自考重点笔记整理

第八章 1.政治形势稳定的重要性 (1)稳定的政治形势是行政组织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是行政组织各层级、各部门有序工作的保证 (2)只有在稳定的政治形势下,行政组织才能做到结构完好,功能正常,渠道畅通,信息流畅,程序严密 (3)政治不稳定造成行政组织的既定目标出现局部性、甚至全局性的变化。 (4)政治不稳定导致行政组织内部各部门或各层次的忙闲不均,破坏现有的行政组织结构 (5)政治不问帝国内导致信息沟通的困难,并使沟通的失真度加大 (6)政治不稳定打乱已有的工作程序,破坏行政人员的心理平衡,甚至可能引发行政组织的彻底崩溃。 2.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的发展状况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行政组织的存亡和性质 (2)制约着行政组织的功能发挥和部门设置 (3)提供了行政组织运行的物质基础 (4)人口的发展状况影响着行政组织的发展战略和人口管理功能 3.法律的完善化和科学化程度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法律的完善化,是指各类法律形式的完备程度;法律科学化,是指法律内容对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利益的反映程度。 (2)法律的完善化与科学化有机统一,共同制约着行政组织的协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水平。 (3)法律的有规定如果详尽、完备、科学,就会促进与保障行政组织运转的协调与规范化水平;反之,则容易导致象征组织的混乱 4.政治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组织的发展战略和人口管理功能 (2)政体规定了行政组织的具体形式和地位 (3)政党制度影响着行政组织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 (4)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约着行政组织决策与执行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 (5)政治形势的稳定程度影响着行政组织的运行状态 (6)法律制度规定与保障着行政组织在整个国家机构系统中的地位 (7)法律的完善化、科学化程度制约着行政组织运转的协调、规范水平 5.文化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对行政组织一般行为的期望不同影响行政组织 (2)对行政首脑权力观念的认识不同影响行政组织 (3)对行政组织运行方式观念不同影响行政组织 (4)行政道德观念不影响行政组织 (5)对行政组织内部人际关系观念认识不同影响行政组织 6.行政道德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行政道德指导着行政组织成员的政治方向 (2)制约着行政组织成员个人利益的实现程度 (3)影响着行政组织成员的社会地位 7.民族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民族环境影响着政府的民族政策及响应的行政组织设置 (2)影响着行政组织的体制 (3)制约着行政组织权力的行使 (4)关系着行政组织的凝聚力大小 8.自然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国家间的密切交往,影响各国行政组织的职能、政策及机构 (2)重大国际时间的发生,也会促使一些国家专门设立处理这类事件的临时机构 (3)国际社会中的共同问题,使各国政府都设置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职能机构 (4)国际组织的出现,使各国政府产生了与之对应的职能机构 (5)国家行政组织的活动还要受到国际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的约束和调整 9.如何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1)树立民主意识 (2)树立法律意识 (3)树立双向沟通意识 (4)树立政绩意识 (5)树立新的行政道德意识 10.创造良好地政治环境的措施 (1)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实现行政组织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 (2)自觉的饿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和监督,让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 (3)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重视发挥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作用,保证其社会主义方向 (4)民主建设的同时,大力推动法制建设 11.创建良好的民族环境 (1)坚持民族平等、尊重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语言文字乃至风俗习惯 (2)加强民族团结,培养国家民族意识 (3)在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方式是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4)积极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逐步缩小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12.创建良好的宗教环境 (1)实行政教分离 (2)保护宗教活动的正当场所 (3)加强行政组织与宗教界的双向沟通 (4)以法律约束宗教信仰自由 13.创建良好的国际社会环境 (1)培养行政组织成员的国际意识 (2)反对侵略、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 (3)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4)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全方位交流 第九章 1.我国办公自动化分四步走的具体内容 (1)建立分立式办公事务处理系统,实现单项与多项的文书处理和数据报表的处理 (2)建立通讯网络式办公事务管理系统,形成一个单位内部的 基本信息管理系统 (3)建立综合型办公信息管理系统,使系统具有连接远程通讯网的能力 (4)建立具有文字、图形及语言识别能力的决策型办公信息管理系统。 2.物质条件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人员决定行政组织的生存、结构和活动效率 (2)物资设备制约着行政组织的活动及效率 (3)经费是影响行政组织活动的命脉 (4)图书资料影响行政人员的素质及工作效率 3.行政组织制度条件的内容 (1)组织制度 (2)领导制度 (3)人事制度 (4)办公制度 (5)检查监督制度 4.人际关系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人际关系影响行政组织成员的素质与能力发挥 (2)人际关系影响行政组织的内聚力 (3)人际关系影响行政组织的工作效率 5.行政组织内部组织摩擦产生的客观原因 (1)组织结构与体制的不合理 (2)人们在行政组织中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冲突 (3)信息沟通渠道受阻 (4)资源的短缺性 6.行政组织内部组织摩擦产生的主观原因 (1)目标与利益不同 (2)价值观念不同 (3)性格爱好不同 7.建设性组织摩擦对行政组织的积极影响 (1)能使行政领导全面听取摩擦双方的意见,提高行政决策的力量 (2)能促使群团中摩擦双方有效沟通,统一各群团成员的思想,促进行政组织协调运转 (3)能增强各群团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促使行政组织效率的提高 (4)能使群团成员自由表达各自的情感和心态,保持其心理平衡,有利于组织稳定 (5)能使行政领导及时、充分地发现问题,有助于行政组织的自我完善。 8.破坏性组织摩擦对行政组织的消极影响 (1)造成摩擦双方彼此对峙的局面,妨碍行政组织团结 (2)使行政组织成员的心理更加不平衡,情绪低落,妨碍行政效率的提高 (3)导致摩擦双方片面追求局部利益,妨碍行政组织整体利益和目标的实现 9.创建行政组织良好的物质条件的方法 (1)科学选任、严格培训、合理调配人员 (2)适时购置、统一分配使用、及时维修和更新物资设备 (3)发展国民经济,增加行政经费 (4)大力节约行政开支 10.要增强群团内聚力,行政组织应做到 (1)维持群团的适度规模 (2)尽可能满足群团成员的合理需要 (3)加强群团成员之间的意见沟通,平衡其价值观以形成共识 (4)促使群团实现其预期的正确目标 11.行政组织解决组织摩擦的方法 (1)订立平衡目标 (2)增加沟通机会 (3)设立共同而合理的竞争目标与规范 加强组织的整体效率和群团、个人对组织的贡献

社会工作行政知识要点

社会工作行政是社会工作间接的实务方法,强调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过程,包括目标、政策、人事、管理、服务和评估,而有效的行政则能使服务呈现不同的效应。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社会工作行政知识要点,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1、社会工作行政:是社会工作间接的实务方法,强调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过程,包括目标、政策、人事、管理、服务和评估,而有效的行政则能使服务呈现不同的效应。

基德尼夫:社会工作行政是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一是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服务;二是积累经验,以建议修订社会政策。

斯基德莫尔:社会工作行政是机构内的工作人员将机构政策转换成服务的行动过程。包括执行者、团队成员间的关系。最常用的方法为计划、组织、人事、指导、控制等活动。

2、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a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行动;b合理运用资源,促进有效服务;c总结社会政策的执行经验,提出修订建议。

3、社会服务: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通过社会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努力来实现社会政策。

4、社会服务策划:就是在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前所进行的计划工作,是把目前的情况与将来的理想联结起来,带领个人和组织向理想的方向前进。

5、策划工作可分为三大类:⑴管制性策划是以监管行为为主,目的在于减少偏差和统一的行动。⑵指导性策划是通过指导要求下属或执行部门发挥所长,是非强迫性的。⑶分配性策划的重点是根据计划的标准去分配资源。

6、社会服务策划形式:战略性策划、方案发展策划、问题解决策划、创新策划。

7、社会服务方案策划:是运用理性的方法,通过清除了解服务机构的工作理念、政策、资源和发展方向从而确立服务目标,并从多个服务工作方案中选取一个最理想的工作策略,然后根据社会需要分配和动员资源,在推行服务的过程中能结合实际情况修改服务的运作过程。服务的推行可分三部分:计划、执行和评估。

8、社会服务方案策划分四个阶段:⑴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阶段:问题认识和分析(两种认识方法:一是“问题认识工作表”。方案策划者应认真考虑的几个问题: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在哪发生?谁受这个问题影响?这个问题何时发生?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感受程度如何?二是“分支法”。首先确定要解决的全面性问题,其次列明形成这个问题的“明确问题”,再次逐一列明造成这些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需要评估(界定危机人口、目标对象人口、求助者或受影响的人口)

⑵目标制定阶段:界定总目标和影响性目标、建立目标的优先次序

⑶方案安排阶段:制定各种可行性方案、选择理想的可行性方案(“筛选标准”:一是效率;二是效果;三是可行性;四是重要性;五是公平;六是附加结果)、决定资源需求和争取资源、制定行动计划

⑷考虑服务的评估: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

9、社会服务机构:通常是指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兴办的,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包括专业社会工作者、半专业的服务人员、辅助工作人员等,为特定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非营利组织。

10、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①非营利性②有明确和清晰的使命、宗旨、目标、服务重点和服务承诺、服务策略③主要功能是提供专业的福利服务。

11、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

A、一般类型(依据政府、政府和第三部门交叉、第三部门的标准):⑴政府主管社会保障事务的行政机构:①独立的社会福利行政主管机关,如澳大利亚家庭与社区服务部;②社会福利与卫生合并的行政主管机关,如美国的健康与人群服务部;③社会福利与劳工合并的行政机关,如德国;④社会福利、卫生、劳工合并的行政主管机关,如日本、法国;⑤社会福利与其他公共行政职能混合的行政主管机构,如我国的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⑵从事公共服务、公益服务的机构。

B、中国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政府、群团组织(工青妇、老龄委、残疾人联合会、红十字会)、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公益一类:主要承担政府规定的社会公益性服务任务,面向社会无偿提供公益服务,如儿童福利院、救助站;公益二类: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如普通高校、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公益三类:业务活动具有一定公益属性,社会化程度较高,与市场接轨,可基本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政府支持的民间组织;纯民间组织;契约型社会工作服务组织)。

在中国,事业单位分:行政支持类、社会公益类、经营开服务类 三种。

12、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结构类型:

⑴一般结构类型:①直线式②直线叁谋式③职能式。⑵团队式结构:①问题解决型团队②跨专业团队

13、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

⑴授权:①授权任务;②授予权力;③对所授权力进行明确的限制。⑵协调:分程序性协调(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和工作性协调(在服务进行过程中)⑶沟通(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同事间协调、向公众交代)

14、我国对志愿者的定义:志愿者是指那些没有报酬,到公立或志愿服务组织自由奉献的人们,他们从事各种类型的社会福利服务。(身份要素包括:①根据自由的意愿作选择②不计金钱财物的酬赏③以具体的行动参与、投入④所作所为是满足社会的需要。)

15、有效的志愿者管理应依循八个步骤:⑴需要评估与方案规划(志愿者评估/动机评估、机构本身评估[组织评估:利益、风险]、服务对象评估)、⑵工作发展与工作设计(撰写“志愿服务工作说明书”,明确工作任务、技能和工作成果)、⑶招募、⑷面谈与契约、⑸迎新说明与训练(意义、技巧、信息)、⑹督导与激励、⑺奖励表扬、⑻评估(志愿者、机构)。

16、社会服务机构的主要资金来源:①政府资助②民间捐助③商业交易

17、社会服务机构筹资方式:①项目申请;②私人恳请与电话劝募;③特别事件筹资活动:重大灾害、记者会、研讨会、展览会

18、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①新进入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者②服务年限较短、经验不足的初级社会工作者③社会服务机构实习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④社会服务机构的非正式人员,主要是志愿者。督导类型:①师徒式②训练式③管理式④咨询式。

19、督导的功能: ①行政②教育③支持

20、督导的内容:

⑴行政性督导的内容:①社会工作者的招募和选择;②安置和引导工作人员;③工作计划与分配;④工作授权、协调与沟通;⑤工作监督、总结和评估;⑥督导者扮演多种角色(缓冲器角色、倡导者角色、机构变迁推动者)。

⑵教育性督导的主要内容:①教导有关“服务对象群”的特殊知识;②教导“社会服务机构”的知识;③教导有关“社会问题”的知识;④教导有关“工作过程”的知识;⑤教导有关“工作者本身”的知识;⑥提供专业性“建议和咨询”。

⑶支持性督导的内容:①协助被督导者适应和处理工作中带来的挫折、不满、失望、焦虑等情绪;②给予关怀和支持,使工作者在工作中有安全感,并愿意尝试新工作;③协助被督导者发现工作成效,并能自我欣赏;④给予被督导者从事专业的满足感和价值感,促进其对专业的认同。

行政法学自考重点内容有:行政、行政法的定义、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的分类、行政法的调整对象等。考生可以按以下方法找重点:1、按照教材大纲确定重点;2、通过买辅导教材,做习题,确定自己不好掌握的难点。 行政法自考如何复习? 要真正掌握教材内容,光第一遍的泛读还不行,还应对教材进行复读,复读就是精读、深读。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重点、难点,才能深入浅出,浓缩教材。具体地说就是首先要从理解、熟悉概念人手。掌握概念,并非死记硬背,要抓住决窍,掌握概念的中心词,并旁推侧引。比如行政行为这一概念,应这样理解记忆:作为某一行为是一定社会主体实施的,就行政行为来说,肯定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行为,而行政法所讲的行政行为是与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作出的,并且具有行政法意义的行为,而非行政主体从事的与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职权无关的民事行为,行政主体实施的与法律意义无关的事实行为,也不是行政法所要研究的行为。因此,这个概念的中心词就是:“行政主体”,“行政职权,行政法律意义”。 行政法上的行政应包括以下含义: (1)行政的主体主要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主体) (2)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发生依据是依法享有的行政权(依据) (3)政府管理活动必须依法进行 (4)行政并不是行政主体的所有活动。它限于指行政主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涉及)活动,行政主体的非管理活动(如借用、租赁、买卖等)不属于行政。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行政法学重点笔记整理汇总

自考 365首页笔记串讲栏目有

行政法学自考重点内容有:行政、行政法的定义、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的分类、行政法的调整对象等。考生可以按以下方法找重点:1、按照教材大纲确定重点;2、通过买辅导教材,做习题,确定自己不好掌握的难点。行政法自考如何复习?要真正掌握教材内容,光第一遍的泛读还不行,还应对教材进行复读,复读就是精读、深读。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重点、难点,才能深入浅出,浓缩教材。具体地说就是首先要从理解、熟悉概念人手。掌握概念,并非死记硬背,要抓住决窍,掌握概念的中心词,并旁推侧引。比如行政行为这一概念,应这样理解记忆:作为某一行为是一定社会主体实施的,就行政行为来说,肯定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行为,而行政法所讲的行政行为是与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作出的,并且具有行政法意义的行为,而非行政主体从事的与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职权无关的民事行为,行政主体实施的与法律意义无关的事实行为,也不是行政法所要研究的行为。因此,这个概念的中心词就是:“行政主体”,“行政职权,行政法律意义”。行政法上的行政应包括以下含义:(1)行政的主体主要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主体)(2)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发生依据是依法享有的行政权(依据)(3)政府管理活动必须依法进行(4)行政并不是行政主体的所有活动。它限于指行政主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涉及)活动,行政主体的非管理活动(如借用、租赁、买卖等)不属于行政。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第一编 绪论第一章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行政一、行政的概念(一)概念:指各种组织的执行、管理职能。作为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行政——国家行政,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的活动。行政的内容包括计划、指挥、组织、处理、监督等基本要素。 (二)行政的分类考察1、公行政与国家行政:公行政的范围比国家行政的范围大。2、静态行政和动态行政3、形式行政与实质行政:形以主体分类或以管理为分类。二、行政与行政国:行政法是随着行政国的产生而产生。**西方的历史文化有关。亚当-斯密,诺齐克最小国家。三、行政与法治国:政府要服从法律,依法律规定而行。**公民,则法律无规定都可以做。第二节 行政法一、行政法的涵义1、含义:指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系统。2、行政关系:指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因行使行政职权或接受法制监督而与外部国家机关、组织,个人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相互之间所发生的关系。作为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行政关系,主要指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外部关系。3、行政权:指宪法和行政组织法授予行政主体执行国家法律、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事务的国家权力。4、行政关系的基本内容:<1>行政管理关系<2>行政法制监督关系:重要规定对行政主体行使职权行为的法制监督,调整行政法制监督关系。<3>行政救济关系<4>内部行政关系:主要规定行政主体的组织、职权,调整内部行政关系;二、行政法与行政权1、保证行政主体有效地对社会实施管理,保证国家法律、政策确立的管理目标的实现,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2、控制和规范行政权力,,防止行政主体滥用职权,维护国家、社会公益和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三、行政法的形式行政法的特征:行政法在整体上没有统一、系统的法典,由大量的各种分散的法律、法规、规章构成。第三节 行政法学一、行政法学的涵义行政法学:是以行政法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法律分支学科。二、行政法学的主要内容1、行政法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2、行政法的价值与功能3、行政法的内容与形式4、行政法律关系5、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行政法包括三大类规范和制度:1、行政组织法的规范和制度 2、行政行为法的规范和制度3、行政法制监督、行政责任、行政救济法的规范和制度行政组织法的规范、制度四小类:1、调整行政组织和职能的狭义行政组织法。 2、调整行政机构和编制的行政编制法 。3、调整行政工作人员任用和管理的公务员法。4、调整行政设施、国有资产等公务的公物法。行政法制监督、行政责任、行政救济法的规范制度五小类:1、行政诉讼法 2、行政复议法 3、行政赔偿法4、行政申诉、控告、检举法 5、行政监察法

行政法学自考重点整理笔记汇总

在线学自考,5184w网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法学概论教材版本,法学概论自考00040重点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北京大学法学本科的教材有哪些?北京大学法学本科的教材有《中国法律史》、《中国宪法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比较刑法》、《公司法与企业法》、《婚姻和继承法》、《比较民商法》、《国际刑法学》、《民法学总论》、《物权法与债法》等。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检察、经济法、民商法、法务会计、法务金融、律师实务、刑事司法、行政法务、国际经济法、医事法律实务。法学知识和能力:1、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学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2、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3、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实务之中。毕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2)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3)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4)创新能力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和探索能力。4、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法律与法学文献检索,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法律写作的基本知识。5、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浙江自考教材的版本能在哪查询啊?你好,你可以上浙江省教育考试网上找一个叫《2014年4月浙江自学考试用书目录》进行查询下。以下是部分教材的信息,供你参考下,或者你补充下你要考的科目代码,我来帮你找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教材名称出版社编著版本00009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外研社张雷声12090100020高等数学高等数学高等教育扈志明高等数学高等数学北京大学吴纪桃漆毅06080100023高等数学高等数学北京大学陈兆斗高瑞06080100024普通逻辑普通逻辑高等教育杜国平10100100031心理学心理学南开大学张厚粲02020100034社会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外研社刘豪兴12090100037美学美学华师大朱立元07090100040法学概论法学概论武汉大学吴祖谋05090100041基础会计学基础会计学中国财经李相志09090100042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复旦大学李洁明祁新娥第四版00043经济法概论经济法概论中国财经李仁玉100301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企业经济统计学中国统计钱伯海030702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外研社周山芙赵苹1203010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对外经济管理概论武汉大学杜奇华05090100054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中国财经李晓光04090100055企业会计学企业会计学中国财经刘东明10030100058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郭国庆04090300060财政学财政学外研社梅阳121101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人民大学黄书田、刘娟04080100066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中国财经陈雨露财务管理学财务管理学中国财经王庆成李相国06060100071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学中国财经李晓林王绪瑾03070200072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财经马丽娟09090100073银行信贷管理学银行信贷管理学中国财经陈颖10090100075证券投资与管理证券投资与管理人民大学任淮秀01020100076国际金融国际金融人民大学史燕平08020100077金融市场学金融市场学中国财经李德峰10030100078银行会计学银行会计学中国财经张超英12090100079保险学原理保险学上海财大钟明11020200087英语翻译英汉翻译教程外研社庄绎传99120200088基础英语英语英语人民大学吴顺昌黄震华00090200089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人民大学薛荣久08070100090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外研社黄国庆国际商法国际商法中国财经金春13年版改版00092中国对外贸易中国对外贸易人民大学黄晓玲06030200093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技术贸易人民大学王玉清赵承璧06090100094外贸函电外贸函电人民大学方春祥05090100096外刊经贸知识选读外刊经贸知识选读人民大学史天陆00090100097外贸英语写作外贸英语写作人民大学王关富等991001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外研社张静中许娟娟12030100099涉外经济法涉外经济法人民大学盛杰民张守义04090100100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运输与保险人民大学叶梅黄敬阳050301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外经贸经营与管理人民大学宋沛06040200102世界市场行情世界市场行情人民大学杨蓬华林桂军06040200107现代管理学现代管理学高等教育刘熙瑞0709020013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财经贺耀敏000602用旧版00139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国财经刘凤良02100200140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中国财经佟家栋00030100141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国财经于同申00030100142计量经济学经济计量学中国统计贺铿99080100143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史中国财经王志伟000702本回答由网友推荐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其他还有,字太多1、国际法,亦称国际,无法传公法。罗马人把这个法律部门称为“万民法”,它是一部国内法。荷兰学者格老秀斯被称为国际法之父,他的名著《战争与和平法》,为近代国际法建立了相当完整的体系,但他仍将此法称之为“万民法”。直到18世纪末,英国人边沁将此法改称为国际法。2、普遍国际法是指适用普遍性国际关系的国际法;区域性国际法是指只适用于区域性国际关系的国际法;特殊国际法是指仅适用于某些特殊国际关系的国际法。一般来说,国际法这个名称是指普遍国际法。3、对于国际法的效力根据,不同的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大体上分为两大学派:⑴自然法学派。a、国际法上最早的自然法学家要算西班牙的维多利亚和苏亚利兹。b、17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自然法和国际法教授普芬道夫。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新自然法学派,主要有:社会连带法学派,代表人物有法国的狄骥和美国的庞德。他们认为法律的根据在于社会连带关系。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各民族的法律良知”。规范法学派,代表人物有美籍奥地利法学凯尔逊。他们认为整个法律体系的最上级是国际法规范,它的效力来源于一个“最高规范”或称“原始规范”。⑵实在法学派。a、这一学派的发起人是英国的边沁,奥斯汀继承和发展了边沁的思想。b、最先使用实在法学派观点看待国际法的是荷兰的宾刻舒克。c、实在法学派认为,国际法效力的根据不是抽象的“人类理性”,而是现实国家的同意或共同意志。英国国际法教授奥本海就属这一派。⑶格老秀斯学派,即折衷法学派。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沃尔夫和瑞士的瓦特尔。这一学派一方面认为自然法是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另一方面又承认国家的同意也是国际法效力的根据。4、新自然法学派兴起的同时,出现了新现实主义学派。这个学派现今有两种比较流行的学说:⑴权力政治学说,认为国际法存在的基础和效力根据是“势力均衡”。⑵政策定向学说,认为国际法的效力取决于国家对外政策。5、国际法的发展与国际关系的历史发展相适应,经历了四个时期:⑴古代国际法a、公元前1296年埃及法老和赫梯国王就缔结了最古老的同盟条约。b、这一时期国际法的特点:内容的不系统性;宗教性;适用范围的地区性。⑵中世纪国际法这一时期,国际法的主要发展是出现了一些海事法典,开始实行外交上的常驻使节制度。⑶近代国际法a、威斯特伐利亚公会是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标志。会议承认了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为数众多的邦国成为独立主权国家。确认了国家主权和主权平等原则,这是近代国际法的最根本原则,成为近代国际法的基础。b、《战争与和平法》不但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完成有一定影响,而且为近代国际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c、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提出国家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国家主权原则、国家领土主权原则、民族自决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宣布赋予“为了自由事业而被本国驱逐的外国人”以庇护权,在战争法中贯彻人道主义原则等。⑷现代国际法a、现代国际法是在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维埃国家建立以后逐渐形成的。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了《国际联盟盟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通过了《国际常设法院规约》,并设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司法机构。6、1864年,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丁韪良,经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的鼓励,把1836年出版的美国国际法学家惠顿的《国际法原理》一书译为汉文,称为《万国公法》。这是第一次正式地、全面地把国际法著作介绍到中国。1839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曾将瓦特尔的《万国法》一书中的几段译成汉文,称为《各国律例》。7、国际法是由一系列调整国际关系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组成的,这些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第一次出现的地方,就是国际法的渊源。8、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的规定,国际法院裁判案件时所适用法律的范围是非常广的,从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直到作为确认法律原则补助资料的司法判例和学者学说,都可以适用。此外,经当事国同意,还可以本着“公允及善良原则”进行裁判。条约和习惯是主要的渊源,其他各项只能第一章导论1、国际法,亦称国际公法。罗马人把这个法律部门称为“万民法”,它是一部国内法。荷兰学者格老秀斯被称为国际法之父,他的名著《战争与和平法》,为近代国际法建立了相当完整的体系,但他仍将此法称之为“万民法”。直到18世纪末,英国人边沁将此法改称为国际法。2、普遍国际法是指适用普遍性国际关系的国际法;区域性国际法是指只适用于区域性国际关系的国际法;特殊国际法是指仅适用于某些特殊国际关系的国际法。一般来说,国际法这个名称是指普遍国际法。3、对于国际法的效力根据,不同的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大体上分为两大学派:⑴自然法学派。a、国际法上最早的自然法学家要算西班牙的维多利亚和苏亚利兹。b、17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自然法和国际法教授普芬道夫。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新自然法学派,主要有:社会连带法学派,代表人物有法国的狄骥和美国的庞德。他们认为法律的根据在于社会连带关系。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各民族的法律良知”。规范法学派,代表人物有美籍奥地利法学凯尔逊。他们认为整个法律体系的最上级是国际法规范,它的效力来源于一个“最高规范”或称“原始规范”。⑵实在法学派。a、这一学派的发起人是英国的边沁,奥斯汀继承和发展了边沁的思想。b、最先使用实在法学派观点看待国际法的是荷兰的宾刻舒克。c、实在法学派认为,国际法效力的根据不是抽象的“人类理性”,而是现实国家的同意或共同意志。英国国际法教授奥本海就属这一派。⑶格老秀斯学派,即折衷法学派。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沃尔夫和瑞士的瓦特尔。这一学派一方面认为自然法是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另一方面又承认国家的同意也是国际法效力的根据。4、新自然法学派兴起的同时,出现了新现实主义学派。这个学派现今有两种比较流行的学说:⑴权力政治学说,认为国际法存在的基础和效力根据是“势力均衡”。⑵政策定向学说,认为国际法的效力取决于国家对外政策。5、国际法的发展与国际关系的历史发展相适应,经历了四个时期:⑴古代国际法a、公元前1296年埃及法老和赫梯国王就缔结了最古老的同盟条约。b、这一时期国际法的特点:内容的不系统性;宗教性;适用范围的地区性。⑵中世纪国际法这一时期,国际法的主要发展是出现了一些海事法典,开始实行外交上的常驻使节制度。⑶近代国际法a、威斯特伐利亚公会是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标志。会议承认了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为数众多的邦国成为独立主权国家。确认了国家主权和主权平等原则,这是近代国际法的最根本原则,成为近代国际法的基础。b、《战争与和平法》不但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完成有一定影响,而且为近代国际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c、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提出国家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国家主权原则、国家领土主权原则、民族自决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宣布赋予“为了自由事业而被本国驱逐的外国人”以庇护权,在战争法中贯彻人道主义原则等。⑷现代国际法a、现代国际法是在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维埃国家建立以后逐渐形成的。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了《国际联盟盟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通过了《国际常设法院规约》,并设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司法机构。6、1864年,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丁韪良,经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的鼓励,把1836年出版的美国国际法学家惠顿的《国际法原理》一书译为汉文,称为《万国公法》。这是第一次正式地、全面地把国际法著作介绍到中国。1839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曾将瓦特尔的《万国法》一书中的几段译成汉文,称为《各国律例》。7、国际法是由一系列调整国际关系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组成的,这些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第一次出现的地方,就是国际法的渊源。8、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的规定,国际法院裁判案件时所适用法律的范围是非常广的,从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直到作为确认法律原则补助资料的司法判例和学者学说,都可以适用。此外,经当事国同意,还可以本着“公允及善良原则”进行裁判。条约和习惯是主要的渊源,其他各项只能认为是次要的或辅助性的渊源。9、国际交往中形成的惯例如被接受为法律,就成为“国际习惯”,或“习惯国际法”。国际习惯的形成有两个要素:一是惯例的产生,这是“物质因素”。惯例来自国家在相当长时期内反复和前后一致的实践,这里包含时间、数量和性质三个内容;二是这惯例能不能被接受为法律,这是一个“心理因素”。如国家认为这种规则是国际法所必需的,便相约接受他的拘束。这在国际法理论上被称为“法律确信”或“法律的必要确信”。10、能够证明惯例是否存在和是否被接受为法律的证据,可以从各国政府的文件、政府官员讲话、国际法院和国内法院的判决、新闻报导,以及各种外交文书、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的决议等材料中找到。11、国际习惯是最古老的国际法渊源,习惯规则占主要地位。19世纪后,习惯规则有逐渐成为成文规则的趋势。12、P一般法律原则,是各国法律体系所共有的原则,各国法律体系有很大不同,但毕竟还有一些共同的原则,例如:时效、善意、定案、禁止翻供等原则。一般法律原则在裁判中通常被作为补充渊源适用,不是一项独立的法律渊源,或者说,它在国际法的渊源中仅居于次要地位。13、法院裁判案件时可适用作为确定法律原则补助资料的司法判例和权威最高的公法学家的学说。14、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方法有:⑴司法判例主要是指法院和国际仲裁法庭所作的判例,不是法律渊源,但国际法院是联合国主要的司法机关,它的法官都是世界各大法系的权威法学家,它的判决对于认证和确定法律原则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⑵权威法学家的著作,本身并非法律,但其涉及整个国际法领域。概括说明了国际法大量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可以为这些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存在提供证据。⑶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的决议及宣言,不是直接的国际法渊源,属于建议性质,不具有法律拘束力。但作为确定法律原则的补助资料和辅助方法,其地位应置于判例与公法学家的学说之上。收藏1 分享0 支持1国家司法考试中心提醒:戒除浮躁心态,务实,务实,再务实!踏实做好每一件事情,成就光荣与梦想!

你在我这里找找笔迹吧,估计有你要的。

行政管理学自考重点笔记整理汇总

【第六章文化产业运行机制】

文化市场主体,是文化市场运行过程中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经济体,即介入文化市场运行的有关当事人或实体。

包括:①决定市场供求的主体,有文化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

②接入文化市场运行的主体,有政府管理机构和文化中介机构

从发展文化市场的过程来看,文化市场主体可以分为三大类构成:

①文化消费者

能否满足文化消费需求,引导文化消费和培育新的文化消费需求趋向,是决定一个文化企业能否在文化市场竞争中获得理论化的关键,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是培育文化市场主体的重要内容之一。

②文化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文化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重要保障和标志之一

③政府和文化中介机构

文化经济结构,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构成文化经济整体的各种经济成分和各种产业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包括文化产业结构、文化企业的所有制。

现阶段我国经济文化制度的特点:以国有制文化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文化经济制度,包括非公有制文化经济、外国在华投资的文化经济体和股份制经济联合体等。

文化市场规则,是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立法机构和文化行为组织按照文化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制定或沿袭下来的文化行为准则。主要包括制度性规则和运行性规则。

文化市场规则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文化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中各市场主体、客体要素之间的以文化经济联系为主要存在形态和方式的基本经济联系和相互作用,及其对文化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

文化市场体系,指这样一个各类文化市场有机联系的文化生态运动体系。

文化市场体系的基本结构:

1、文化商品市场 (文化消费品市场和文化生产资料市场)

文化消费市场,就是提供最终文化产品、直接满足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消费品市场

文化生产资料市场,就是文化生产资料的交易和流通系统。的特点就是关于文化生产资料的交换主要是在文化生产企业之间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扩大文化商品的再生产。

2、文化生产要素市场

文化生产要素市场,指文化生产过程中的最基本的要素运动所构成的系统。主要包括文化资本市场和文化人才市场

文化资本市场是现代文化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

我国的文化资本市场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①制度缺陷

②市场结构亟待优化

③金融产品单一

人才是一切产业发展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文化人才市场,是指文化劳动力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进行的供求关系,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与人才培养结构的有序调节,实现文化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3、文化服务市场:包括版权交易、文化资讯服务、艺术设计和文化中介服务。服务基本分类是追(附)加服务和核心服务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

1、文化市场功能的缺陷

2、文化市场竞争机制缺陷

3、文化市场的分配不公

4、文化市场调节缺陷

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依靠灵敏的市场信号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 事后调节有两个弱点:滞后性与盲目性

市场调节本身存在的缺陷和消极方面,是导致市场经济国家出现周期性经济危机和其他经济及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国家实行和不断完善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的重要原因。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作用:

政府作为宏观文化管理和社会文化生活的调节者,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1、保障职能

①保障和维护安全的文化环境

②进行文化管理和市场监督,维护文化市场秩序

③保护文化环境和文化资源

2、调节职能

经济手段(金融、税收、价格、利率和收入分配等)和法律手段

3、辅助的资源配置职能 P174

在现阶段文化市场的建设中,我国政府的职能主要有:

1、是由市场固有的缺陷决定的政府一般性文化经济职能

2、由文化体制转型决定的政府阶段性文化经济职能

3、由文化国情决定的政府特殊的文化经济职能

【第七章文化资源与文化竞争力】

文化资源,是社会性资源中的一大类,是社会资源中具有明显的文化属性资源。包括物质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行为文化资源)与语言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是一种符号性资源和意义性资源,它与人类群体的情感、态度有着更密切的关联。

文化资源的属性:

1、民族性 (文化资源还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

2、地域性

3、经济性

4、公共性

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资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和精神源泉,文化资源具有积累性与耗散性特征。

文化资源的构成:语言文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器物文化资源与行为文化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包括:

⑴口头传说和表述

⑵表演艺术,包括音乐、舞蹈、喜剧、曲艺等

⑶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⑷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⑸传统手工艺技能和流程

⑹各种特殊的信息联络与表达方式

文化资源作为直接资本进入经济活动的三个条件:

一、必须具有或者能转化成为消费者可视、可听、可感、可体验的物质形式

实现转化的充分条件:

1、是这种资源具有独特性或不可替代性

2、是这种资源的转化成本是可控制的

3、是具有市场竞争力

二、本身具有某种消费者可接受的价值,或更明确说是市场价值

三、这种物质形式有明确的归属权,即产权

文化资本化就是文化的经济化,就是文化的商品化

文化竞争力,一是指文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一是指传播某一种文化或推行某一种文化的能力。

文化竞争力可以分为核心层、中坚层、展现层和扩张层。

1、核心层的文化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价值观方面

2、中坚层的文化竞争力主要变现在文化创造力方面

3、展现层的文化竞争力主要变现在具体的操作方面,总的看是文化产品生产力。

4、扩张层或放射层

文化竞争力是在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文化竞争力的中坚层,即文化创新力层,必须以文化资源为基础。文化资源中活力因素的人力资源,更是形成文化竞争力的首要因素。

文化品牌,就是具有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并具有独特标记的产品。

文化产品是以文化为主要内容,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在于它没有固定的、明确的物质实用价值。

文化产品是以文化为内核的,文化品牌同样是以特定的文化为其灵魂,所以文化品牌的打造首先是文化的提炼与打造。是对文化资源的提炼与利用。

利用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

⑴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资源可以作为区域性的旅游品牌

⑵一种生活方式或行为方式为文化可以打造一个服务品牌

⑶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和工艺品可以打造产品品牌

⑷民族歌舞、服饰可以打造展演品牌

⑸文化人物可以打造个人品牌

⑹流传久远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典名著可以加工改变成各种文化艺术作品、影视作品

【第八章文化产业管理】

人类经济正日益精神化,即精神性需求或文化消费需求正成为生活消费的主流。根据美国学者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人类具有五层需求:

第一层,生理需求;

第二层,安全需求;

第三层,感情和归属上的需求;

第四层,尊严需求;第五层,自我实现需求

在基本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将更多地注重精神和心理的享受。

美国经济学家马赫鲁普,提出了“知识产业论”,他认为知识产业可分为:

1、教育

2、研究开发

3、媒介工具

4、信息工具

5、信息服务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了“后工业化社会”,指出经济部门的重点将由传统的物品生产转向服务业

美国学家托夫勒在其《第三次浪潮》中揭示了一个与工业文明截然不同的“受到高度科学技术支持的同时又具有反产业主义性格”

美国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出版《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提出了“信息经济”

美国加州大学的保罗•罗默,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

我国学者李向民提出“精神经济”

文化产业管理,是对文化产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的特殊性:

1、是对精神内容和意义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的总和

2、是智慧产业,其核心是创意,属于知识、智力密集型的产业

3、其包含了很多相关的行业群体,精神内容可以在这些行业之间被复制和扩散

文化产品归根结底是精神生产的产物,属于精神产品。人类劳动的一般成果,必然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精神内容,一是物质形式

从价值形态分析文化产品:文化产品作为一种准精神产品,其价值主要是由其内在的精神内容所决定

私人产品,是指消费者支付了一定的费用就取得其所有权,并排斥他人消费的物品与服务,这类产品由企业来提供。

文化产业管理的中观层次,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与协调问题;二是文化产业各行业的管理与协调发展的问题。

文化及其相关产业,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1、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2、公益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分离的原则

3、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原则

文化产业管理的目标:

1、宏观管理目标

⑴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保护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

⑵推动文化艺术的本体发展,丰富人民的文化精神生活

⑶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实现国民经济总体产业结构的提升

⑷促进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一致

⑸促进文化产业收入分配的合理化

⑹制定国家文化战略,宣扬本国文化,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对话

2、中观管理目标

⑴形成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主导性行业

⑵促进地区主导文化行业发展的产业集聚和关联

⑶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形成文化产业的对外辐射和吸引

3、微观管理目标

⑴建设组织发展的资源基础,实现组织的可持续性增长

⑵形成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建立和完善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

⑶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管理和业务骨干

⑷形成具有持续创新动力的组织文化

文化产业管理的主要手段:

1、行政干预手段

2、社会监督与引导手段

3、法律调控手段

4、经济手段

①财政支出

②税收手段

③金融政策

④价格手段

⑤土地政策

5、技术手段

文化产业管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

演绎方法与归纳方法相结合,是文化产业管理研究的基本原则

二、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是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说明某一具体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是否符合某种价值标准。

实证分析,是指排除了主管价值判断,只对文化产业经济现象、文化产业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作客观的分析。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四、文化研究与经济管理研究

【第九章文化产业的行政管理】

政府对文化产业管理的必要性:

一、文化产业行政管理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和资源合理配置的内在要求

二、国家意识形态完整独立的需要

三、促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

文化产业行政管理组织,是依法建立的政府管理文化的机构和职能体系。它是政府文化部门和相关机构的总称,这些文化行政管理组织文化管理的主体也是行政权力的载体。

文化行政组织的特点:

①政治性

②社会性

③服务性

文化产业行政管理组织体系的构成要素:

⑴文化性格管理组织的目标

⑵文化行政人事

⑶文化行政管理组织机构

文化行政管理组织的类型:

⑴领导机构

⑵行政职能部门

⑶其他行政部门:

①政府咨询机构

②政府独立机构

③半官方机构

文化产业行政管理组织的关系:

1、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部门的垂直分权关系

2、条条与块块的关系

政府文化行政管理职能定位,是要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分类管理,政府在文化行政管理方面要从直接干预转变为间接调控,确立宏观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真正做到“掌舵”而不“划桨”。

政府文化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

一、宏观调控职能

宏观调控职能是政府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宏观调控体系还需要政府制定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战略,从而确立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宏观管理需要纳入国家法制化的轨道。

二、文化监管职能:

1、健全文化监管法律体系的必要性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②全球化和国际化的需要

③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2、文化市场监管职能的确立

①实行文化许可标准明确化、公开化的措施

②“事后审查”为一般原则,“事先审查”为特例。“事后审查”制度是充分尊重文化单位经营自主权和文化自由的制度,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采用

③建立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监督机制 他律主要体现为行政监管和司法监督,司法监督是国际通行的监督文化活动的主要方式。

三、公共服务职能

1、以人本和民本思想为指导,强化服务意识

2、遵循科学分权的原则

3、加强对文化行政部门的监督和评估

【第十章文化产业政策管理】

文化产业政策的基本步骤:

1、问题的确认

2、政策议程建立

3、方案规划

4、政策方案合法化

文化产业经济政策的制定:

1、产业政策的制定

⑴先导产业的选择 。应考虑的因素:

1>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2>是产业链的长短和关联效应的大小;

3>是产业贡献率和增长后劲

⑵产业关联 “关联效应”是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提出

⑶产业集群 世界上最的是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业

⑷技术因素对产业的影响

2、文化产业的财政政策

⑴明确文化产业财政投入的方向和重点

①文化产业财政政策应当重点支持文化产业公共基础设施和基础性平台的建设,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②应当重视对具有产业共通性的技术和标准进行开发投资

③在区域投资结构上,政府财政扶持应当根据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进行相应的扶持

④对于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文化产业,政府应当先扶持和培育

⑵改变文化产业的投入方式

3、文化产业的税收政策

⑴系统规划设计税收优惠政策

⑵税收优惠环节向创新环节侧重

⑶加大对文化创意人才的优惠

4、文化贸易政策

⑴从保护转向发展,促进贸易政策的统一性、规范性和透明性

⑵利用文化例外原则,保护民族文化

⑶贸易政策协调

文化产业社会政策的制定

1、就业政策的制定

一、鼓励非公有制大型企业集团、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携带资金和人才进入文化产业进入投资和经营

二、不断放宽人才入境的条件,对于长期留在大陆工作的外籍和我国港台地区的紧缺型人才,可以在其亲属来大陆后的生活、就业等予以安排

三、要给文化产业的用人体制提供政策便利

2、教育政策的制定

文化安全,首先是政治文化安全,包括基本政治价值观和社会管理制度两个主要方面的安全,政治文化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基础,是国民身份认同的基础;其次是语言安全和信息安全。

制定国家文化安全政策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意识形态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贴条发展

2、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实现自主性和开放性的有效结合

3、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与其产品的开发、应用、管理的关系问题

文化产业政策执行,是指政策一旦被采纳后,将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

文化产业政策的执行的环节:

一、政策宣传

二、政策分解

三、政策实施准备

四、组织准备

五、政策实验

六、全面实施与协调

文化产业政策的评估:

一、政策评估的类型:内部评估 外部评估 ;事前评估、执行评估、事后评估

二、政策评估的标准:

1、政策效率

2、政策效率

3、执行力

政策监控,是政策过程中一个基本环节或功能活动,它贯穿于文化产业政策管理的全过程,制约或影响着其他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文化监控的系统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和各民主党派。

文化政策监控体系: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文化行政机关、利益集团和社会团体、社会舆 论和大众传媒对政策的监控

任何一个政策都有一定的周期,一个完整的政策周期应经过制定——执行——评估——监控——终结这几个阶段。政策终结,则意味着一个旧周期的结束。

政策终结的类型:

⑴功能的终结

⑵机构的终结

⑶政策本身的终结

⑷项目的终结

政策终结的方式:

⑴政策废止

⑵政策替代

⑶政策合并

⑷政策分解

⑸政策的缩减

自考管理学原理重点笔记。

一、基础篇1、管理(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必要性(3)管理的含义

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

2.管理是一项有目标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3.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

4.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

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4)管理的特性: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5)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6)管理有效的衡量

2、管理者分类:(1)按层次不同,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2)按从事工作的领域和专业不同,分为综合管理者,专业管理者;角色:(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技能:(1)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基层管理最重要的技能)(2)人际技能(人际技能对于高、中、基层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3)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高层管理最重要的技能)3、管理学(1)管理学的概念: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2)管理学的特点:综合性、不精确性、实践性、历史性、发展性;(3)管理学的学习方法:唯物辩证法、理论联系实际法、系统方法;(4)管理学的相关学科:计算机科学、数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4、管理理论的产生(1)早期的管理(2)管理理论的萌芽: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罗伯特欧文#简述亚当斯密提出的对管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管理见解。答:(1)提出了“分工协作原理”和“生产合理化”的概念。认为经济效益的追求依靠提高效率完成,而效益的提高依靠分工协作,只有分工协作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2)提出了“经纪人”的观点。即经济活动产生于个人利益基础上的共同利益,认为个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兼顾他人利益,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共同理论形成总的社会利益。

(一) 管理与管理学1. 识记:(1)管理的概念:(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2)管理的基本职能:(P6)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2. 领会:(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蔡P5)管理学的一般规律。(2)管理二重性:(蔡P15)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蔡P3)科学性:A、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B、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艺术性: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4) 管理者的角色:(P7)A、人际角色: a代表人 b 领导者 c联络者;B、信息角色: a监督人 b传播者 c发言人;C、决策角色: a企业家 b冲突管理者 c资源分配者 d谈判者(5) 管理者的技能:(P8)a 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 识记:(1) 霍桑试(实)验:(P18)是指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年出版。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2) 学习型组织:(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彼得圣吉认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的组织,具有以下四条基本标准:1、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2、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3、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3) 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4) 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2. 领会(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P13)a、工作定额 b、标准化 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d、差别计件工资制 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2)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5)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14条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报酬合理8:集权与分权9:等级链与跳板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 14:集体精神。(3)马克斯·韦伯行政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7)韦伯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具有8个特点。(4)人际关系学说要点:a、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5)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a、管理科学学派(数量管理理论)(P20)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b、系统理论(系统管理)学派(P21)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c、权变理论学派(P21)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响应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d、学习型组织理论(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以彼得圣洁的五项修炼为基础。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方面修炼途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P22)

  • 索引序列
  • 社会行政自考重点笔记整理汇总
  • 社会行政自考重点笔记整理
  • 自考行政法学重点笔记整理汇总
  • 行政法学自考重点整理笔记汇总
  • 行政管理学自考重点笔记整理汇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