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税法自考知识点汇总高中

税法自考知识点汇总高中

发布时间:

税法自考知识点汇总高中

【 #自考# 导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于考试而言,每天进步一点点,基础扎实一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一点点。 为您提供2020年自考中国税制知识点,一起看看吧。 新中国税制的建立和发展 一、新中国税制的建立及其修正(1950~1957年) (一)1950年统一全国税收,建立社会主义新税制组成:包括15种税P66特点:“多税种,多次征”。评价☆: (1)适应了当时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状况。 (2)改变了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农村公粮的局面。 (3)使财政收支接近平衡,通货停止膨胀,物价趋向稳定。 (二)1953年的税制修正原则:保证税收,简化税制。措施:实行商品流通税,修订货物税和工商税,取消了特种消费行为税,停征了药材交易税。 二、1958~1978年的税制 (一)1958年的税制改革☆ 1.背景:“一化三改造”基本完成,经济成份基本上是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 2.内容: (1)实行工商统一税,目的是简化税制。 (2)统一全国农业税制,原则是稳定负担,增产不增税。 (二)1959年的税制改革做法:“税利合一”即以得代税,取消税收。 (三)1963年的税制改革:措施:调整工商所得税。 原则:贯彻执行合理负担政策,限制个体经济,巩固集体经济。 (四)1973年的税制改革: 原则:在保持原税负的前提下,合并税种,简化征收办法。 内容:试行工商税 (五)对1958年到1978年税制改革的评价☆受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大,片面强调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片面强调简化税制,使税收工作受到很大在破坏。 三、1979年~1993年的税制改革 (一)改革的核心:“利改税”(取消利润,改为税收) 1.利改税:即把原来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方法,改为征税的方法。即取消利润,以税代利。 2.利改税的核心:对国有企业开征所得税。 3.利改税的实施步骤: (1)对国有企业普遍征收所得税,但对大中型企业的税后利润采取多种形式上交国家,实行税利并存。 (2)由税利并存过渡到完全的以税代利,税后利润全归企业。 4.作用/意义/优点: ☆(1)有利于国有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使企业责、权、利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利改税实际上也是工商税制的一次全面性改革,有利于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多税种,多层次,多环节调节的复税制体系。 (3)使我国税收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税收地位上升,机构加强。 5.利改税失误的原因/局限性/问题/缺点。 ☆(1)客观原因:税制改革超前,配套改革没跟上。 (2)主观原因:理论准备不足,主要是利改税的概念不准确,以税代利的依据不充分。 (3)否定了“非税论”,却走向了“税收万能论”的极端。 (二)1979年以来全面税制改革后的税种设置P75流转税制(7个)所得税制(9个)资源税制(4个)财产税制(3个)行为税制(10个) 四、1994年税制的重大改革 (一)改革的必要性 1.税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 2.是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因为税收是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3.是整个经济体制配套改革的需要。 4.是处理好国与企分配关系,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的需要。 5.是国家规范经济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 (三)改革的原则 1.有利于加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 2.有利于发挥税收调节个人收入相差悬殊和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作用,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3.体现公平税负,促进平等竞争。 4.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和持续发展。 5.简化、规范税制。 (四)改革的内容 1.所得税改革 (1)企业所得税改革 第一步: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 第二步: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2)个人所得税改革:建立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及三税合一。 2.流转税改革目的:建立一个以规范化增值税为核心的,与消费税、营业税互相协调配套的流转税制。 3.其他税种的改革 (1)开征土地增值税 (2)研究开征证券交易税 (3)研究开征遗产税 (4)抓紧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 (5)简并税种 4.实施的步骤 (1)将所得税和流转税的改革抓好,抓住大的税种。 (2)逐步进行几个地方税的改革、研究证券交易税的开征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税法教材是税法一,税法一和税法二教材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税法一》和《税法二》有什么区别呢?《税法一》和《税法二》有什么区别呢?哪一科好考?在税务师的报名中,有很多第一次报名税务师考试的小伙伴会选择报名《税法一》和《税法二》,那么,这两个科目有什么不同呢?哪一个科目更简单一些呢?更多关于税务师考试的内容请点击:《税法一》和《税法二》有什么区别呢?《税法一》中的内容有9税、2费、1原理,知识点比较繁多琐碎,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泛,也比较细致。《税法二》中有9个实体税种,重点是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税法二》的知识点比较多,考查的也较为细致。这一科目的学习和记忆的难度都是比较大的,需要大家花费更多的时间,其中小税种的内容比较少也比较简单。《税法一》和《税法二》的考查内容基本都是以涉税考点为主,《税法一》主要是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专业知识,而《税法二》主要是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专业知识。更多关于税务师考试的内容,可以进入高顿教育官方网站税法一和税法二有什么区别啊?税法一和税法二加在一起就是整个的税法基本原理和税收实体法内容,只是注税这两百本教材的知识含量和难度之和要超过注会税法的教材内容。税法是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前权利和义务的法百律规范.税制是一个关于国家税收的基本模式、税收要素、税款在各级政府间的分配和税收征管方式的综合体系。二者有区别,内也有联系:税制是税容法的内容,税法又是税制的外在表现,税制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税法来载名和确保实施的2007PDF税法教材谢谢..考会计与税法都需要什么教?考会计与税法都需要什么教材从业证要3科:会计基础、财政法规和会计电算化初级要2科:初级会计及经济法中级要3科:中级会计、经济法及财务管理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税法知识之金融业增值税知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从事金融活动市场准入资格的逐步放开,金融保险业的征收范围已不再局限于金融保险机构。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金融业增值税的税法知识,欢迎阅读。

金融业增值税知识

金融是以银行为中心的货币和信用的授受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具体包括货币的发行与回笼,货币资金的存入与支取,信贷资金的发放与偿还,企业之间由商品交易引起的资金结算与往来,金银、外汇等金融商品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购买、转让与贴现,信托,保险,国内、国际货币结算等。

在我国境内提供金融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在境内销售提供金融服务是指金融服务的销售方或者购买方在境内。

金融服务是指经营金融保险的业务活动。包括贷款服务、直接收费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和金融商品转让。

贷款,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而取得利息收入的业务活动。各种占用、拆借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含到期)利息(保本收益、报酬、资金占用费、补偿金等)收入、信用卡透支利息收入、买入返售金融商品利息收入、融资融券收取的利息收入,以及融资性售后回租、押汇、罚息、票据贴现、转贷等业务取得的利息及利息性质的收入,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

融资性售后回租是指承租方以融资为目的,将资产出售给从事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的企业后,从事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的企业将该资产出租给承租方的业务活动。

以货币资金投资收取的固定利润或者保底利润,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

直接收费金融服务是指为货币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业务提供相关服务并且收取费用的业务活动。包括提供货币兑换、账户管理、电子银行、信用卡、信用证、财务担保、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基金管理、金融交易场所(平台)管理、资金结算、资金清算、金融支付等服务。

保险服务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包括人身保险服务和财产保险服务。

人身保险服务,是指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业务活动。财产保险服务,是指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业务活动。

金融商品转让是指转让外汇、有价证券、非货物期货和其他金融商品所有权的业务活动。

其他金融商品转让包括基金、信托、理财产品等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和各种金融衍生品的转让。

纳税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为一般纳税人,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为6%;小规模纳税人提供金融服务,以及特定金融机构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的可选择简易计税方法的金融服务,征收率为3%。

境内的购买方为境外单位和个人扣缴增值税的,按照适用税率扣缴增值税。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包括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

一般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一般纳税人发生规定的特定应税行为,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但一经选择,36个月内不得变更。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纳税人的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金融服务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贷款服务以提供贷款服务取得的全部利息及利息性质的收入为销售额。

直接收费金融服务以提供直接收费金融服务收取的手续费、佣金、酬金、管理费、服务费、经手费、开户费、过户费、结算费、转托管费等各类费用为销售额。

金融商品转让,按照卖出价扣除买入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转让金融商品出现的正负差,按盈亏相抵后的余额为销售额。若相抵后出现负差,可结转下一纳税期与下期转让金融商品销售额相抵,但年末时仍出现负差的,不得转入下一个会计年度。

金融商品的买入价,可以选择按照加权平均法或者移动加权平均法进行核算,选择后36个月内不得变更。

金融商品转让,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经纪代理服务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向委托方收取并代为支付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后的余额为销售额。向委托方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经人民银行、银监会或者商务部批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提供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含本金),扣除对外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发行债券利息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

试点纳税人根据2016年4月30日前签订的有形动产融资性售后回租合同,在合同到期前提供的有形动产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可继续按照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缴纳增值税。

继续按照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缴纳增值税的试点纳税人,经人民银行、银监会或者商务部批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根据2016年4月30日前签订的有形动产融资性售后回租合同,在合同到期前提供的有形动产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可以选择以下方法之一计算销售额:

1.以向承租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向承租方收取的价款本金,以及对外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发行债券利息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计算当期销售额时可以扣除的价款本金,为书面合同约定的当期应当收取的本金。无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的,为当期实际收取的本金。

试点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向承租方收取的有形动产价款本金,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开具普通发票。

2.以向承租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发行债券利息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经商务部授权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批准的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2016年5月1日后实收资本达到1.7亿元的,从达到标准的当月起按照上述规定执行;2016年5月1日后实收资本未达到1.7亿元但注册资本达到1.7亿元的,在2016年7月31日前仍可按照上述规定执行,2016年8月1日后开展的融资租赁业务和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不得按照上述规定执行。

拓展延续, 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税法的概念

税法一词在英文中为Taxation Law,《牛津法律大辞典》解释为“有关确定哪些收入、支付或者交易应当纳税,以及按什么税率纳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收是国家或者政府为了实现公共职能、满足公共需求,凭借政治权力,依据法定的标准和程序,无偿、强制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方式。税法即是国家调整税收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经济法部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国内理论界对税法的概念有所争议,有的学者将税法定义为“国家制定的各种有关税收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税收法律、法令、条例、税则、制度等”; 有的学者则认为税法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者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国家在筹集财政资金方面所形成的税收的法令规范的总称”。

税法的原则

税法的原则反映税收活动的根本属性,是税收法律制度建立的基础。税法原则包括税法基本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

(一)税法基本原则

税法基本原则是统领所有税收规范的根本准则,为包括税收立法、执法、司法在内的一切税收活动所必须遵守。

1.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法定原则又称为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税收法定主义贯穿税收立法和执法的全部领域,其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税收要件法定主义是指有关纳税人、课税对象、课税标准等税收要件必须以法律形式做出规定,且有关课税要素的规定必须尽量明确。税务合法性原则是指税务机关按法定程序依法征税,不得随意减征、停征或免征,无法律依据不征税。

2.税法公平原则

一般认为税收公平原则包括税收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即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等,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等,税负不同。税收公平原则源于法律上的平等性原则,所以许多国家的税法在贯彻税收公平原则时,都特别强调“禁止不平等对待”的法理,禁止对特定纳税人给予歧视性对待,也禁止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对特定纳税人给予特别优惠。

3.税收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包含两方面,一是指经济效率,二是指行政效率。前者要求税法的制定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后者要求提高税收行政效率。

4.实质课税原则

实质课税原则是指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并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而不能仅考虑相关外观和形式。

税法的要素

税法构成要素是税收课征制度构成的基本因素,具体体现在国家制定的各种基本法中。主要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纳税地点、税率、税收优惠、纳税环节、纳税期限 、违章处理等。其中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三项是一种税收课征制度或一种税收基本构成的基本因素。

纳税义务人

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是缴纳税款的主体,直接同国家的税务机关发生纳税关系。

与纳税义务人相联系的另一个概念是扣缴义务人,是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也称课税客体,是指针对什么样的标的物进行课税。这是划分不同税种、区别一种税不同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税率是税法规定的每一单位课税对象与应纳税款之间的比例,是每种税收基本法构成的最基本要素之一。税率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制度。一般来说,税率可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三种。

税法的分类

按各税法的立法目的、征税对象、权益划分、适用范围、职能作用的不同,可作不同的分类。一般采用按照税法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将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两大类。

税收实体法

税收实体法主要是指确定税种立法,具体规定各税种的征收对象、征收范围、税目、税率、纳税地点等。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都属于税收实体法。

税收程序法

税收程序法是指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税收管理法、发票管理法、税务机关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税务争议处理法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自考税法知识点汇总高中

税法自考必背知识重点如下:

1、会计法律制度必背知识点:对于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考生应当熟练掌握会计职业道德概念及相关知识点;另外对于违反会计法律制度应负哪些法律责任要清楚。

2、支付结算必背考点: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考生必背知识点年分别是银行结算账户如何开立、变更及撤销;对于银行结算账户该怎么管理;预付卡又是什么;违反了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3、增值税、消费税必背重点:对于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这一张,考生必背重点涉及到增值税纳税人、税收优惠的相关考点,同时也要掌握增值税征收管理及专用发票的使用规定这些内容。

4、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必背考点: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相关内容很重要,每年都会考到。考生必背考点分别是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税收优惠涉及的相关知识,并且个人所得税涉及的税收优惠,也要熟练掌握并运用。

5、税收征收管理必会考点:第七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规定,考生需对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了解清楚;掌握税务涉及的行政复议范围、复议管辖相关知识点;对于税务行政复议审查、决定这部分内容要熟悉。

【 #自考# 导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于考试而言,每天进步一点点,基础扎实一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一点点。 为您提供2020年自考中国税制知识点,一起看看吧。 新中国税制的建立和发展 一、新中国税制的建立及其修正(1950~1957年) (一)1950年统一全国税收,建立社会主义新税制组成:包括15种税P66特点:“多税种,多次征”。评价☆: (1)适应了当时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状况。 (2)改变了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农村公粮的局面。 (3)使财政收支接近平衡,通货停止膨胀,物价趋向稳定。 (二)1953年的税制修正原则:保证税收,简化税制。措施:实行商品流通税,修订货物税和工商税,取消了特种消费行为税,停征了药材交易税。 二、1958~1978年的税制 (一)1958年的税制改革☆ 1.背景:“一化三改造”基本完成,经济成份基本上是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 2.内容: (1)实行工商统一税,目的是简化税制。 (2)统一全国农业税制,原则是稳定负担,增产不增税。 (二)1959年的税制改革做法:“税利合一”即以得代税,取消税收。 (三)1963年的税制改革:措施:调整工商所得税。 原则:贯彻执行合理负担政策,限制个体经济,巩固集体经济。 (四)1973年的税制改革: 原则:在保持原税负的前提下,合并税种,简化征收办法。 内容:试行工商税 (五)对1958年到1978年税制改革的评价☆受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大,片面强调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片面强调简化税制,使税收工作受到很大在破坏。 三、1979年~1993年的税制改革 (一)改革的核心:“利改税”(取消利润,改为税收) 1.利改税:即把原来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方法,改为征税的方法。即取消利润,以税代利。 2.利改税的核心:对国有企业开征所得税。 3.利改税的实施步骤: (1)对国有企业普遍征收所得税,但对大中型企业的税后利润采取多种形式上交国家,实行税利并存。 (2)由税利并存过渡到完全的以税代利,税后利润全归企业。 4.作用/意义/优点: ☆(1)有利于国有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使企业责、权、利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利改税实际上也是工商税制的一次全面性改革,有利于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多税种,多层次,多环节调节的复税制体系。 (3)使我国税收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税收地位上升,机构加强。 5.利改税失误的原因/局限性/问题/缺点。 ☆(1)客观原因:税制改革超前,配套改革没跟上。 (2)主观原因:理论准备不足,主要是利改税的概念不准确,以税代利的依据不充分。 (3)否定了“非税论”,却走向了“税收万能论”的极端。 (二)1979年以来全面税制改革后的税种设置P75流转税制(7个)所得税制(9个)资源税制(4个)财产税制(3个)行为税制(10个) 四、1994年税制的重大改革 (一)改革的必要性 1.税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 2.是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因为税收是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3.是整个经济体制配套改革的需要。 4.是处理好国与企分配关系,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的需要。 5.是国家规范经济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 (三)改革的原则 1.有利于加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 2.有利于发挥税收调节个人收入相差悬殊和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作用,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3.体现公平税负,促进平等竞争。 4.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和持续发展。 5.简化、规范税制。 (四)改革的内容 1.所得税改革 (1)企业所得税改革 第一步: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 第二步: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2)个人所得税改革:建立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及三税合一。 2.流转税改革目的:建立一个以规范化增值税为核心的,与消费税、营业税互相协调配套的流转税制。 3.其他税种的改革 (1)开征土地增值税 (2)研究开征证券交易税 (3)研究开征遗产税 (4)抓紧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 (5)简并税种 4.实施的步骤 (1)将所得税和流转税的改革抓好,抓住大的税种。 (2)逐步进行几个地方税的改革、研究证券交易税的开征

1、所得税制度概述(1)收入、收入、净收入、总收入及其关系:收入/净收入、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总收入。可以使税收收入更准确地反映国民收入的变化;(2)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因为它是直接税,不能转让);(3)有利于促进企业间公平竞争的局限性和劣势:(4)受经济波动和经济管理水平的影响;(5)应纳税所得额难以确定,难以核对,容易漏报。(6)所得税征收制度比较。①分类税制:一种优点:易于征收,易于根据各类所得的性质采用分类税率,能够控制税源,防止偷税漏税。缺点:不利于累进税率的实施,难以体现可承受性原则。②综合税制:优点:可以采用累进税率,体现合理负担的原则。缺点:所获量的验证困难复杂,容易造成泄漏。(7)所得税种类:1。企业所得税(境内企业所得税、外国企业所得税)。2、(内资)企业所得税(1)定义:是对境内企业(外国企业,个人企业除外)的生产、经营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2)统一税法,公平税负,有利于企业竞争(3)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4)有利于下一步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5)简化税制,便于征管,便于操作。(6)我国企业所得税的主要征收制度如下:①纳税人: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和单位。②税率:法定税率为33%。对利润较小的小企业,实行低税收优惠。年收入≤3018%,年收入≤10000027%③征税对象: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如股息、利息、租金、资产转让所得、特许经营权所得、营业外收入等)。

自考税法知识点总结汇总高中

1.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是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也称“纳税主体”。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1)负税人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纳税人是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如果能够通过一定途径把税款转嫁或转移出去,纳税人就不再是负税人。否则,纳税人同时也是负税人。(2)代扣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义务人是指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和个人。(3)代收代缴义务人代收代缴义务人是指有义务借助与纳税人的经济交往而向纳税人收取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单位。(注意与代扣代缴义务人区分)(4)代征代缴义务人(5)纳税单位。是指申报缴纳税款的单位,是纳税人的有效集合。比如:个人所得税,可以单个人为纳税单位,也可以夫妇俩为一个纳税单位,还可以一个家庭为一个纳税单位;公司所得税可以每个分公司为一个纳税单位,也可以总公司为一个纳税单位。纳税单位的大小通常要根据管理上的需要和国家政策来确定。

1、所得税制度概述(1)收入、收入、净收入、总收入及其关系:收入/净收入、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总收入。可以使税收收入更准确地反映国民收入的变化;(2)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因为它是直接税,不能转让);(3)有利于促进企业间公平竞争的局限性和劣势:(4)受经济波动和经济管理水平的影响;(5)应纳税所得额难以确定,难以核对,容易漏报。(6)所得税征收制度比较。①分类税制:一种优点:易于征收,易于根据各类所得的性质采用分类税率,能够控制税源,防止偷税漏税。缺点:不利于累进税率的实施,难以体现可承受性原则。②综合税制:优点:可以采用累进税率,体现合理负担的原则。缺点:所获量的验证困难复杂,容易造成泄漏。(7)所得税种类:1。企业所得税(境内企业所得税、外国企业所得税)。2、(内资)企业所得税(1)定义:是对境内企业(外国企业,个人企业除外)的生产、经营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2)统一税法,公平税负,有利于企业竞争(3)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4)有利于下一步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5)简化税制,便于征管,便于操作。(6)我国企业所得税的主要征收制度如下:①纳税人: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和单位。②税率:法定税率为33%。对利润较小的小企业,实行低税收优惠。年收入≤3018%,年收入≤10000027%③征税对象: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如股息、利息、租金、资产转让所得、特许经营权所得、营业外收入等)。

增值税税率 : (一)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另有规定外,税率为17%。 (二)纳税人销售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 土地使用权 ,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1%: 1.粮食等农产品、食用植物油、食用盐;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二甲醚、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三)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除本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五项另有规定外,税率为6%。 (四)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境内单位和个人跨境销售国务院规定范围内的服务、无形资产,税率为零。 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1) 增值税 的计算公式是: 销售额*(1+7%)=销售收入(含税) (2)开900元的发票,可供抵扣的进项税为: 900/(1+7%)*7%=53.85元 开900元的票,应该承担53.85元税。 (3)开600元的发票,可供抵扣的进项税税为: 600/(1+7%)*7%=35.90元 (4)这样可抵扣的进项税多了:53.85-35.90=17.95元。

税法自考必背知识重点汇总高中

税法自考复习重点是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税法考试并不难,都是基础性知识内容,根据自考大纲和教材出题的,一般考生只要在考前进行周密的复习计划或者进行针对性地学习,通过考试是非常轻松的。 税法自学技巧 一,先好好看一下课本,再听一下网络上的讲解课件,对税法有个大体的了解,不必要求全部记住,甚至不必全部有印象。 二,开始仔细看前面的章节,一定要看懂,尤其是增值税,个人觉得把增值税弄明白了就基本上能把整本税法拿下了。 三,接下来个人安排进度,要是这个时候出强化班的课件了,就一边听课件看课本,一边把配套的练习题做了,如果没出就自己看书做题。这个时候要尤其注意两点,一是看一章课本彻底弄明白之后接着做这一章的题,二是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写一写,税法这个东西挺碎,只有勤动手,做大题的时候才能不落下小知识点。 四,最后就是买个考前六套题什么的做做,做的时候正确率不高也不要太着急,但一定要把每个题中用到的每个知识点都明确了,就是说如果觉得这个知识点“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时就一定要去课本上把原文找出了仔细看个几遍。如果做题的时候自己联想起另外关联的知识点或是曾经做过的题,如果记得不明确的话也要去找出知识点或是原先做过的题。总的来说,做套题的主要目的在于总复习,不要急于提高分数。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中国税制教材,自考中国税制知识点总结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自考专升本的会计专业都有哪些教材啊?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2 00015 英语(二) 14.03 0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5.04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3.04 0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 1.05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6.06 00158 资产评估 4.07 00159 高级财务会计 6.08 00160 审计学 4.09 00161 财务报表分析(一) 5.010 00058 市场营销学 5.011 00162 会计制度设计 5.012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6.013 21004 会计毕业论文14 加考课1 00155 中级财务会计 8.000156 成本会计 5.000067 财务管理学 6.015 加考课2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 6.000157 管理会计(一) 6.016 免外语加考课3 00233 税法 3.000146 中国税制 5.000076 国际金融 6.017 04184 线性代数 4.018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0第一次回答可获2分,答案被采纳可获得悬赏分和额外20分奖励。可以找一些财务类的书请问自考工商企业管理需要哪些教材?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考核方式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本作者教材类型考试大纲教材使用状态教材开始使用日期教材结束使用日期1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刘瑞复李毅红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2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笔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钱淦荣罗正楷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300009政治经济学笔试政治经济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卫兴华顾学荣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400020高等数学笔试高等数学微积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章学诚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504729大学语文笔试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徐中玉陶型传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61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非笔试计算机应用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版赵鸿德唐小毅王鲁滨北京市指定教材有在用2008-01-01700041基础会计学笔试基础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王俊生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8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笔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黄书田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900043经济法概论笔试经济法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刘文华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1000144企业管理概论笔试企业管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刘仲康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1100012英语笔试大学英语自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高远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12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试生产与作业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张仁侠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1300058市场营销学笔试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郭国庆李先国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1400055企业会计学笔试企业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方正生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1500146中国税制笔试中国税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郝如玉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1600147人力资源管理笔试人力资源管理(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孙建敏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1700148国际企业管理笔试国际企业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徐子健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zydm=01A0103&title=zyjs中国税制是怎样的呢?计算 1、应纳税额=/*10%=977.78元 2、应纳税所得额=140000*=112000元 应纳税额=112000*20%*-7000=37800元 选择 1-5 BACCA6-8 DCC 选择第7题不确定今年在哪个城市有中国税制考试啊?今年在哪个城市有中国税制考试啊您好,好像是在浙江,上次有听说过!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一、国家财政

1、财政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从本质上来说,财政是国家参与的社会分配。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

(2)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免费义务教育、各自社会保障、抗震救灾、帮护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等)。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的建设、财政投资基础设施行业等等。)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在经济增长滞缓,(收大于支)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供大于求),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发展过热、物价上涨(供小于求),经济的正常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支大于收)。

注:财政政策国家调整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政策,如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或者减少税收,免收利息税和农业税,调整出口退税等。货币政策是国家关于货币和金融的政策,国家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符合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如调整存贷款利息率、存款准备金率,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等等。

2、财政收入有哪些形式?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及如何增加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财政收入的形式有:①税收收入--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它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②利润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和国家参股企业的分红收入。③债务收入。④其他收入:收费、罚款等。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的关系、源与流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

②财政收入还受分配政策的制约。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3、财政支出分为哪些部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分为哪几种情况?

(1)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国家财政支出分为:①经济建设支出;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④社会保障支出;⑤债务支出。

(2)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分为:①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支出,略有赤字;收入﹦支出(是指当年的情况);②财政盈余:收入>支出,;③财政赤字:收入<支出,。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4、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财政收入是国家为履行其职能所占有或消费的一定的社会财富。财政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财政收入越多,意味着国家可以更好行使国家职能(支持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境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公平协调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有效调节资源配置,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等)。当国民收入总量不断增加,各方面分配比例合理前提条件下,这一说法才能够成立。但是不能够说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在一定时期国民收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越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这样,对企业的生产扩大和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会影响到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最终会阻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二、征税与纳税

1、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①有国就有税--税收为国家的存在与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

②有税必有法--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理解区分)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区别的主要标志。)

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其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有固定性,随意征税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将危及国家利益。

3、简述增值税的含义、纳税人、作用?

(1)含义: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2)纳税人: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3)①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②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4、简述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人和作用?

(1)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税的一种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2)纳税人:①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②在我国境内无住所而又不居住或者居住不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3)作用:①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②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5、为什么要依法纳税?纳税人怎样做到依法纳税?

(1)原因: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的性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纳税人要做到依法纳税必须:①增强纳税人义务意识,自觉依法诚信纳税。②增强纳税人权利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6、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能区分四种行为即可)

(1)偷税:纳税人用欺、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2)欠税:纳税人不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3)税:纳税人用欺方法获取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4)抗税: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如果纳税人发生了偷税、欠税、税、抗税行为,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7、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国家财政收入有所减少,你认为国家应该怎样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

一是"增收":从根本上讲,要加快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影响财政最主要的原因;加强税收监管,减少税收流失;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开征新税种;发行国债等。

二是"节支"----实行机构改革,在国家机关等部门开展节约等活动,减少财政支出。

8、国家减免农业税包含了哪些经济道理?

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道理:我国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减免农业税正是我国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要求与具体体现。

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经济局限的道理:现代社会配置资源有市场和计划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在配置资源时,存在导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等局限,国家就应该通过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的方式进行调节-----国家对农民减免农业税正是运用这些手段来缩小收入差距的表现。

体现了国家财政对社会经济生活发挥巨大作用的道理: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的差距,保障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的和谐----对农业税的减免正是这种巨大作用的体现。

体现了全面小康的道理:我国正在建设全面小康的社会,是一个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人人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对农业税的减免正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所作的努力。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道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这是一种讲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把实现与维护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发展----减免农业税正是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表现。

政府稳定物价的措施:

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大力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C、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D、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E、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节社会需求;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

企业稳定物价的措施:

A、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B、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

C、遵守市场规则,不能哄抬物价。

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包括当前收入、预期收入、收入差距)

3、物价水平

4、消费环境

5、消费心理和消费观

6、社会主义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原因

【设问模式】运用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税法自考知识点汇总

【 #自考# 导语】当你真正想完成一件事时,根本不会在意别人是否看到。备考漫漫长路, 考 网和你一起默默地走下去。以下是2020年自考中国税制知识点重要串讲,一起来看看吧! 一、新中国税制的建立及其修正(1950~1957年) (一)1950年统一全国税收,建立社会主义新税制组成:包括15种税P66特点:“多税种,多次征”。评价☆: (1)适应了当时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状况。 (2)改变了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农村公粮的局面。 (3)使财政收支接近平衡,通货停止膨胀,物价趋向稳定。 (二)1953年的税制修正原则:保证税收,简化税制。措施:实行商品流通税,修订货物税和工商税,取消了特种消费行为税,停征了药材交易税。 二、1958~1978年的税制 (一)1958年的税制改革☆ 1.背景:“一化三改造”基本完成,经济成份基本上是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 2.内容: (1)实行工商统一税,目的是简化税制。 (2)统一全国农业税制,原则是稳定负担,增产不增税。 (二)1959年的税制改革做法:“税利合一”即以得代税,取消税收。 (三)1963年的税制改革:措施:调整工商所得税。 原则:贯彻执行合理负担政策,限制个体经济,巩固集体经济。 (四)1973年的税制改革: 原则:在保持原税负的前提下,合并税种,简化征收办法。 内容:试行工商税 (五)对1958年到1978年税制改革的评价☆受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大,片面强调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片面强调简化税制,使税收工作受到很大在破坏。 三、1979年~1993年的税制改革 (一)改革的核心:“利改税”(取消利润,改为税收) 1.利改税:即把原来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方法,改为征税的方法。即取消利润,以税代利。 2.利改税的核心:对国有企业开征所得税。 3.利改税的实施步骤: (1)对国有企业普遍征收所得税,但对大中型企业的税后利润采取多种形式上交国家,实行税利并存。 (2)由税利并存过渡到完全的以税代利,税后利润全归企业。 4.作用/意义/优点: ☆(1)有利于国有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使企业责、权、利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利改税实际上也是工商税制的一次全面性改革,有利于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多税种,多层次,多环节调节的复税制体系。 (3)使我国税收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税收地位上升,机构加强。 5.利改税失误的原因/局限性/问题/缺点。 ☆(1)客观原因:税制改革超前,配套改革没跟上。 (2)主观原因:理论准备不足,主要是利改税的概念不准确,以税代利的依据不充分。 (3)否定了“非税论”,却走向了“税收万能论”的极端。 (二)1979年以来全面税制改革后的税种设置P75流转税制(7个)所得税制(9个)资源税制(4个)财产税制(3个)行为税制(10个) 四、1994年税制的重大改革 (一)改革的必要性 1.税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 2.是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因为税收是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3.是整个经济体制配套改革的需要。 4.是处理好国与企分配关系,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的需要。 5.是国家规范经济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 (三)改革的原则 1.有利于加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 2.有利于发挥税收调节个人收入相差悬殊和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作用,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3.体现公平税负,促进平等竞争。 4.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和持续发展。 5.简化、规范税制。 (四)改革的内容 1.所得税改革 (1)企业所得税改革 第一步: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 第二步: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2)个人所得税改革:建立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及三税合一。 2.流转税改革目的:建立一个以规范化增值税为核心的,与消费税、营业税互相协调配套的流转税制。 3.其他税种的改革 (1)开征土地增值税 (2)研究开征证券交易税 (3)研究开征遗产税 (4)抓紧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 (5)简并税种 4.实施的步骤 (1)将所得税和流转税的改革抓好,抓住大的税种。 (2)逐步进行几个地方税的改革、研究证券交易税的开征

1、所得税制度概述(1)收入、收入、净收入、总收入及其关系:收入/净收入、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总收入。可以使税收收入更准确地反映国民收入的变化;(2)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因为它是直接税,不能转让);(3)有利于促进企业间公平竞争的局限性和劣势:(4)受经济波动和经济管理水平的影响;(5)应纳税所得额难以确定,难以核对,容易漏报。(6)所得税征收制度比较。①分类税制:一种优点:易于征收,易于根据各类所得的性质采用分类税率,能够控制税源,防止偷税漏税。缺点:不利于累进税率的实施,难以体现可承受性原则。②综合税制:优点:可以采用累进税率,体现合理负担的原则。缺点:所获量的验证困难复杂,容易造成泄漏。(7)所得税种类:1。企业所得税(境内企业所得税、外国企业所得税)。2、(内资)企业所得税(1)定义:是对境内企业(外国企业,个人企业除外)的生产、经营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2)统一税法,公平税负,有利于企业竞争(3)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4)有利于下一步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5)简化税制,便于征管,便于操作。(6)我国企业所得税的主要征收制度如下:①纳税人: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和单位。②税率:法定税率为33%。对利润较小的小企业,实行低税收优惠。年收入≤3018%,年收入≤10000027%③征税对象: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如股息、利息、租金、资产转让所得、特许经营权所得、营业外收入等)。

自考税法重点是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税法考试并不难,都是基础性知识内容,根据自考大纲和教材出题的,一般考生只要在考前进行周密的复习计划或者进行针对性地学习,通过考试是非常轻松的。 税法自学技巧 一,先好好看一下课本,在听一下网络上的讲解课件,对税法有个大体的了解,不必要求全部记住,甚至不必全部有印象。 二,开始再看前章节,一定要看懂,尤其是增值税,个人觉得把增值税弄明白了就基本上能把整本税法拿下了。 三,接下来个人安排进度,要是这个时候出强化班的课件了,就一边听课件看课本,一边把配套的练习题做了,如果没出就自己看书做题。这个时候要尤其注意两点,一是看一章课本彻底弄明白之后接着做这一章的题,二是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写一写,税法这个东西挺碎,只有勤动手,做大题的时候才能不落下小知识点。 四,最后就是买个考前六套题什么的做做,做的时候正确率不高也不要太着急,但一定要把每个题中用到的每个知识点都明确了,就是说如果觉得这个知识点“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时就一定要去课本上把原文找出了仔细看个几遍。如果做题的时候自己联想起另外关联的知识点或是曾经做过的题,如果记得不明确的话也要去找出知识点或是原先做过的题。总的来说,做套题的主要目的在于总复习,不要急于提高分数。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 索引序列
  • 税法自考知识点汇总高中
  • 自考税法知识点汇总高中
  • 自考税法知识点总结汇总高中
  • 税法自考必背知识重点汇总高中
  • 税法自考知识点汇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