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管理学自考重点总结知识

管理学自考重点总结知识

发布时间:

管理学自考重点总结知识点

书后面有考试大纲,那些要求领会,识记,应用的都是重点,但也不能说明其它的就不重要了,这些只是出到名词解释和问答分析题概率高点,其它的会出选择题。建议你去看下历年的自考试卷,肯定有好处,每次都有几道题目在以前的试卷上出现过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点如下:

1、管理者的含义:指挥他人工作的人员,有直接下属。主要工作是促进他人做好工作而不是事必躬亲地工作。

2、外部任务环境包括:竞争者,顾客(或卖房,服务对象),供应商,政府主管部门,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

3、管理产生于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4、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5、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

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理性假设、对立与控制思维及实证主义研究 方法 使其科学性充分彰显而消解了其艺术属性与实践相关性,进而导致管理学意义世界的虚无。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管理学知识点 总结 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管理的性质:

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下,对组织中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管理,控制,有效的完成组织所既定的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性质就是管理的本质。

管理的重要性:1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促进组织规模的扩大3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

2·管理的职能

1计划职能(做什么) 对未来活动的规划和安排

2组织职能 (怎么做)对员工进行分工,协调;塑造 企业 文化

3领导职能(靠什么)

4控制职能(怎么做更有效)对偏差的调整

管理流程:计划——组织——管理——控制——计划。。。。。

3·管理的二重性

1自然属性:合理组织生产力

2社会属性: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

4·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艺术性必须建立在管理艺术性之上,管理的艺术性使管理的科学性从理论上升到实践,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5·管理者定义:在组织中负责对组织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计划,组织,管理,控制的等管理活动的人的总称。(管理者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达到组织的目标)

6·管理者按所处层次分

1高层管理者(计划,组织,控制职能方面起关键作用)决策角色,概念职能

2中层管理者

3基层管理者(一线管理者,管理职能比重大,他花在管理职能上的时间比高层管理者多)人际关系角色,技术技能重要

管理者按从事的工作领域及专业性分

1业务管理者(行业关系领域最密切,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负直接责任)

2行政管理者3 财务管理 者4人事管理者5营销管理者。。。。。。

7·管理角色

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

一, 人际关系角色

1挂名首脑2领导者3联络者

二、 信息传递角色

1监听者(收集掌握信息)

2传播者(内部传递信息)

3发言人(向外传递信息)

三、 决策制定角色

1企业家2混乱驾驭者3资源分配者4谈判者

在大组织中,资源分配者最重要,企业家最不重要

在小组织中,发言人最重要, 传播者最不重要

高层管理者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是决策角色

中层管理者在三个角色中平均分配

底层管理者主要扮演人际关系角色

8·管理者技能

1技术技能(业务领域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基层管理者

2人际技能 高中基同等重要

3概念技能(思维技能,做出正确判断,引导组织发展方向)高层管理者

9·管理学特点

1一般性2历史性3实践性4综合性

10·管理学研究对象

1生产力方面2生产管理方面3上层建筑方面

管理学研究方法

1比较研究方法2案例研究方法3实验研究方法 4系统科学方法(特点:从全局出发解决管理问题。特征: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开放性,环境适应性)

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基础:以民为本

用人原则1尚贤使能2知能上任3用人不疑4职责明确5赏罚分明

管仲:专业分工

范蠡:1待乏原则(预测市场)2积著之理(价格上涨时抛出,下跌时买进。主张在资金迅速周转中增加收入)

白圭: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商圣

2·西方管理思想

亚当。斯密 英国 《国富论》劳动分工理论;“经济人”观点,即利己心

罗伯特。欧文 英国 空想社会主义家 “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泰罗 美国 科学管理之父 “时间—动作”研究《科学管理原理》。

两大贡献:1提出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雇主与雇员利益得一致性)

2论证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出最佳方案

科学的挑选工人,进行培训和 教育 ,使之成材

与工人亲密协作

科学管理理论

l 管理的中心问题就是提高效率

l 为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一流的工人”

l 标准化

l 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l 精神革命,工人和雇主必须都认识到提高效率对双方都有利

l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变 经验 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

l实行“职能共长制”

l在组织机构的控制上实行例外制

吉尔布雷斯 动作研究之父 《动作研究》拍照片,分析动作合理性,制定标准操作

甘特 美国 “甘特图”;“计件奖励工作制”即超额给奖金《工业的领导》《工业组织》

亨利。福特 “生产线制度”

亨利。法约尔 法国 管理过程之父 经营管理之父《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最早提出管理职能

企业活动:生产活动,商业活动,会计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管理活动

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计划职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管理的14个一般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原则,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权力),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管理学自考重点总结知识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点如下:

1、管理者的含义:指挥他人工作的人员,有直接下属。主要工作是促进他人做好工作而不是事必躬亲地工作。

2、外部任务环境包括:竞争者,顾客(或卖房,服务对象),供应商,政府主管部门,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

3、管理产生于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4、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5、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

自考管理学原理重点笔记。

一、基础篇1、管理(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必要性(3)管理的含义

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

2.管理是一项有目标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3.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

4.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

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4)管理的特性: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5)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6)管理有效的衡量

2、管理者分类:(1)按层次不同,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2)按从事工作的领域和专业不同,分为综合管理者,专业管理者;角色:(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技能:(1)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基层管理最重要的技能)(2)人际技能(人际技能对于高、中、基层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3)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高层管理最重要的技能)3、管理学(1)管理学的概念: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2)管理学的特点:综合性、不精确性、实践性、历史性、发展性;(3)管理学的学习方法:唯物辩证法、理论联系实际法、系统方法;(4)管理学的相关学科:计算机科学、数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4、管理理论的产生(1)早期的管理(2)管理理论的萌芽: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罗伯特欧文#简述亚当斯密提出的对管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管理见解。答:(1)提出了“分工协作原理”和“生产合理化”的概念。认为经济效益的追求依靠提高效率完成,而效益的提高依靠分工协作,只有分工协作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2)提出了“经纪人”的观点。即经济活动产生于个人利益基础上的共同利益,认为个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兼顾他人利益,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共同理论形成总的社会利益。

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理性假设、对立与控制思维及实证主义研究 方法 使其科学性充分彰显而消解了其艺术属性与实践相关性,进而导致管理学意义世界的虚无。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管理学知识点 总结 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管理的性质:

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下,对组织中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管理,控制,有效的完成组织所既定的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性质就是管理的本质。

管理的重要性:1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促进组织规模的扩大3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

2·管理的职能

1计划职能(做什么) 对未来活动的规划和安排

2组织职能 (怎么做)对员工进行分工,协调;塑造 企业 文化

3领导职能(靠什么)

4控制职能(怎么做更有效)对偏差的调整

管理流程:计划——组织——管理——控制——计划。。。。。

3·管理的二重性

1自然属性:合理组织生产力

2社会属性: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

4·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艺术性必须建立在管理艺术性之上,管理的艺术性使管理的科学性从理论上升到实践,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5·管理者定义:在组织中负责对组织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计划,组织,管理,控制的等管理活动的人的总称。(管理者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达到组织的目标)

6·管理者按所处层次分

1高层管理者(计划,组织,控制职能方面起关键作用)决策角色,概念职能

2中层管理者

3基层管理者(一线管理者,管理职能比重大,他花在管理职能上的时间比高层管理者多)人际关系角色,技术技能重要

管理者按从事的工作领域及专业性分

1业务管理者(行业关系领域最密切,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负直接责任)

2行政管理者3 财务管理 者4人事管理者5营销管理者。。。。。。

7·管理角色

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

一, 人际关系角色

1挂名首脑2领导者3联络者

二、 信息传递角色

1监听者(收集掌握信息)

2传播者(内部传递信息)

3发言人(向外传递信息)

三、 决策制定角色

1企业家2混乱驾驭者3资源分配者4谈判者

在大组织中,资源分配者最重要,企业家最不重要

在小组织中,发言人最重要, 传播者最不重要

高层管理者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是决策角色

中层管理者在三个角色中平均分配

底层管理者主要扮演人际关系角色

8·管理者技能

1技术技能(业务领域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基层管理者

2人际技能 高中基同等重要

3概念技能(思维技能,做出正确判断,引导组织发展方向)高层管理者

9·管理学特点

1一般性2历史性3实践性4综合性

10·管理学研究对象

1生产力方面2生产管理方面3上层建筑方面

管理学研究方法

1比较研究方法2案例研究方法3实验研究方法 4系统科学方法(特点:从全局出发解决管理问题。特征: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开放性,环境适应性)

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基础:以民为本

用人原则1尚贤使能2知能上任3用人不疑4职责明确5赏罚分明

管仲:专业分工

范蠡:1待乏原则(预测市场)2积著之理(价格上涨时抛出,下跌时买进。主张在资金迅速周转中增加收入)

白圭: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商圣

2·西方管理思想

亚当。斯密 英国 《国富论》劳动分工理论;“经济人”观点,即利己心

罗伯特。欧文 英国 空想社会主义家 “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泰罗 美国 科学管理之父 “时间—动作”研究《科学管理原理》。

两大贡献:1提出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雇主与雇员利益得一致性)

2论证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出最佳方案

科学的挑选工人,进行培训和 教育 ,使之成材

与工人亲密协作

科学管理理论

l 管理的中心问题就是提高效率

l 为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一流的工人”

l 标准化

l 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l 精神革命,工人和雇主必须都认识到提高效率对双方都有利

l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变 经验 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

l实行“职能共长制”

l在组织机构的控制上实行例外制

吉尔布雷斯 动作研究之父 《动作研究》拍照片,分析动作合理性,制定标准操作

甘特 美国 “甘特图”;“计件奖励工作制”即超额给奖金《工业的领导》《工业组织》

亨利。福特 “生产线制度”

亨利。法约尔 法国 管理过程之父 经营管理之父《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最早提出管理职能

企业活动:生产活动,商业活动,会计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管理活动

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计划职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管理的14个一般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原则,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权力),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自考绩效管理重点知识总结总结

1. 绩效指的是那些经过评价的工作行为及其结果。2. 绩效包括:组织绩效:指的是组织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三个层次群体绩效:组织中以团队会部门为单位的绩效,是群体在数量、质量、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个人绩效:组织中个人在任务上的数量质量效率的完成情况。 3 绩效的性质:多因性:绩效的多因性事只员工绩效的优劣并不是决定于单一的因素,而是受之于主客观的多种因素。多维性:技校的多维性值得是需要从多个维度或方面去分析和评价绩效;比如员工绩效的工作能力、态度、业绩三个方面的情况。动态性:员工的绩效是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动的,原来较差的绩效也有可能变好,原来较好的也会变差。4. 影响绩效的主要因素:技能、激励、环境、机会5. 绩效诊断:就是管理者通过绩效评价,判断员工的绩效水皮,辨别员工低绩效的征兆,探寻导致低绩效的原因,找出可能妨碍评价的对象实现绩效目标的问题所在。诊断因素:一是员工个人因素,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二是管理者的因素,比如指令不清,目标不明,缺乏必要的指导等;三是环境因素,比如战略不清,流程不畅,文化冲突等等。6绩效管理指的是管理者用来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工作产出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的手段及过程。7绩效管理的特征:首先,绩效管理是防止员工绩效不佳和提高工作绩效的有力工具。其次,绩效管理还特别强调沟通辅导及员工能力的提高。最后,绩效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包括若干个环节的系统。13 绩效评价就是评定和估价员工个人工作绩效的过程和方法,是员工绩效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因素。14绩效管理的过程:它是由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绩效反馈构成的绩效管理过程。 15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个环节。一是只有通过绩效评价这个环节,才能将客观的绩效水平转变成完整的绩效信息,为改进个人和组织绩效提供管理决策依据;二是绩效管理的关键决策都围绕绩效评价展开,包括评价什么内容,多长时间评价一次,谁来评价,怎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何应用,这些决策贯穿绩效管理全过程的不同环节,但都是围绕绩效评价进行的;三是绩效环节技术非常强,需要专门人员进行系统设计,更需要在管理实践中把握。15 绩效评价决策:人员的薪酬变动、职位提升、职位转换、员工辞退16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企业战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把各职能活动,如招聘、录用、培训、评价和报酬体系紧密的与战略管理过程联系起来,可以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首先某简要介绍影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构建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的环境、企业的使命和企业的远景;其次,着重介绍各主要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即工作设计及工作分析、招聘与甄选、培训与开发、职位变动、解雇退休、薪酬福利同绩效管理的关系。战略性绩效管理,就是战略性人力资源体系中的绩效管理,他承接组织的战略,由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和绩效反馈四个环节构成一个比循环。3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承担重要角色: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了企业通过人来达到组织目标的各个方面。人力资本是获取无竞争优势的主要资源,企业需要通过人来达成目标,战略也需要人来执行。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与战略规划是一体化联系的,即是一种动态的、多方面的。持续联系,而不是一种按照先后顺序发生的相互作用。人力资源职能直接融入企业的战略形成和战略执行过程。16. 工作设计遵循的原则:首先,从管理哲学角度,牢牢把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正确处理好人和工作的关系,是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从心理学角度,要认真考虑工作者的个人特征、工作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因素、整个组织的气氛和管理方式等因素。再次,从工效学角度,工作设计应注意提高功效。最后,从技术角度,也应该重视工艺流程。技术要求、生产和设备等条件对工作设计的影响。17. 工作分析是研究每一个职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责任,对每一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及有关因素作出全面,系统的描述和记载,并指明担任这一职位的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工作设计的方法:(1、工作专业化(增加工作要求、赋予员工更多责任、赋予员工工作自由权 、反馈、培训。)2工作轮换3、工作扩大化4、工作丰富化(增加员工责任、赋予员工一定的工作自主权和自由度、反馈、考核、培训、成就)。 绩效管理与工作设计及工作分析的关系首先,工作设计和工作分析的结果是设计绩效管理系统的重要依据。同时,绩效管理也会对工作设计和工作分析产生影响。 绩效管理同培训与开发的关系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通过培训和开发改进员工能力水平和组织业绩的一种计划的、连续性的工作。培训与开发是一个系统化的行为过程,最终的就是通过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以及个人潜能的发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首先,绩效管理同培训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其次,绩效管理的目的中包括开发的目的。最后,培训与开发也会对绩效管理产生影响。 薪酬的四种形式: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和奖励、福利和服务薪酬是指员工因雇佣关系的存在从而在雇主那里获得的所有形式的经济收入、有形服务以及福利。 绩效管理的五个评价标准:1、战略一致性标准:是指绩效管理系统与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目标和企业文化的一致性程度,绩效管理伴随企业战略、目标和文化的变化而变化。2、明确性标准:是指绩效管理系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员工提供一种明确的指导,告诉他们须知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并使他们了解如何才能实现这些期望的要求。3、可接受性标准:是指运用绩效管理系统的人接受该系统的程度,研究者们开发了许多绩效评价的方法,但是,不论一种绩效评价方法多么科学,如果这种方法不能够被使用它的人结婚搜,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程序公平,人际公平,结果公平)4、信度标准:是指测量的一致性程度,即是一种评价方法所得到的结果的前后一致性,以这种一致性程度作为指标来判断考核方法的可靠性。(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半分信度、同质性信度、评价者信度。)5、效度标准:指的是绩效评价是否评价了要评价的内容,即评价系统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工作的绩效的相关程度,简而言之就是测量与评价目的之间的相关性。(内容效度,效标效度,构念效度)27 企业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以下三个系统:决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组织实施系统28 绩效管理的三个目的:战略目的、管理目的、开发目的 29绩效管理的四个环节: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绩效反馈30. 绩效管理的五项关键决策:评价什么、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周期、评价结果如何运用 表现性评价,即由主管根据绩效周期内的工作表现对下属做出评价的绩效管理模式。29. 所谓目标管理,是指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的标准。30. 目标管理的实施内容:计划目标、实施目标、评价结果、反馈31. 标杆管理的概念可概括为: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一流公司的最佳实践,并以此为基准与本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使自己的企业不断得到改进,进入或赶超一流公司,创造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其核心是向业内或业外最优秀的企业学习。32. 标杆管理的类型:内部标杆管理、竞争标杆管理、职能标杆管理、流程标杆管理33. 标杆管理的实施阶段:计划、分析、整合、行动、完成.步骤:确认标杆管理的目标、确定比较目标、收集与分析数据,确定标杆、系统学习和改进、评价与提高34. 关键绩效指标是指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它是企业战略目标经过层层分解产生的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35. 关键绩效指标的内涵包括:1、关键绩效指标是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 指标2、对组织战略目标有增值作用的绩效指标3、最能有效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4、适用于评价和管理员工绩效的可量化的或可行为化的标准体系。36. 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企业级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1、确定关键领域2、确定关键绩效要素3、确定管绩效指标)、部门级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个人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37. 关键成功领域:优秀制造、技术支持、利润增长、市场领先、客户服务、人力资源。38. 关键绩效要素:优秀制造(成本、交货、质量控制)、技术支持(国产化、核心技术的地位、新产品开发)、利润增长(资产管理、利润)、市场领先(市场份额、销售网络的有效性)、客户服务(主动服务、服务质量、响应速度)、人力资源(员工开发、与共满意度)。39. 平衡计分卡的主要特点:1)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绩效评价系统2)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战略管理系统3)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沟通工具4)平衡计分卡强调“平衡”的重要性a.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b. 组织内外的平衡c. 前置指标与滞后指标的平衡d. 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平衡5) 平衡计分卡强调因果关系的重要性四个层面的的目标通过因果关系连在一起:从顶部假设:1、只有目标客户满意了,财务成果才能实现;2、客户价值主张描述了如何创造来自目标客户的销售额和忠诚度;3、内部流程创造并传递了客户主张;4、支持内部流程的无形资产为战略提供基础。40.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41. 利用战略地图规划战役的六步骤流程1) 确定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差距2) 调整客户价值主张3) 确定价值提升时间表4) 确定战略主题5) 提升战略资产准备度6)确定战略行动方案并安排预算42. 绩效计划的特征1)绩效计划是管理者与员工双向沟通的过程2)绩效计划是关于工作目标和标准的契约3)绩效计划是全员参与的过程43. 绩效计划的步骤:准备阶段、沟通阶段、制定计划阶段44. 全员参与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只要责任是帮助相关人员制定绩效计划,提供框架和资料。直线管理者最了解员工的和每个职位的情况,有他们与员工协商制定驾校计划更加符合现实情况。员工参与制定计划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增加目标可行性,让员工了解自己自己如何更好实现目标。45. 绩效计划的关键点1)绩效计划必须与组织战略相承接2)绩效计划应当面向评价3)绩效计划过程中的员工参与和承诺46. 绩效评价指标一般包括四个构成要素:指标名称、指标定义、标志、标度47. 影响评价周期的因素:1、评价指标(工作业绩、能力、态度)2、企业所在行业的特征(业务特点,企业业务)3、职位职能类型(中高层管理者、市场营销、生产服务、服务人员、研发人员、行政职能人员)4、绩效管理实施的时间48. 绩效评价指标的分类1)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评价指标2)软指标和硬指标3)“特质、行为、结果”三类绩效评价指标49.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1)目标一致性原则2)独立性与差异性原则3)可测性原则50.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依据1)绩效评价的目的2)评价对象所承担的工作内容和绩效标准3)获取评价所需信息的便利程度51.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方法1)工作分析法2)个案研究法3)问卷调查法4)专题访谈法5)经验总结法5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首先必然包含选择原则)1)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原则2)少而精原则53.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1)设计绩效评价指标库2)针对不同职位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3)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54. 制定绩效目标的SMART原则1) 绩效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的specific2) 绩效目标应该是可衡量的measurable3) 绩效目标应该是有行为导向性action-order4) 绩效目标应该是切实可行realistic5) 绩效目标应该是受时间和资源限制的time and resource constrained55. 领导风格1)领导情境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分为两个维度: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S1指示:高任务—低关系领导风格S2推销:高任务—高关系领导风格S3参与:低任务—高关系领导风格S4授权:低任务—低关系领导风格2)路径—目标理论A. 指示型领导B. 支持型领导C. 参与型领导D. 成就指向型领导56. 建设性沟通的三个合理定位原则:1、对事不对人的定位原则2、责任导向的定位原则3、事实导向的定位原则57. 建设性沟通强调沟通信息的1完全性原则:指的是沟通信息的发出者应该在沟通中注意;沟通是否提供了全部必要的信息;是否根据听着的反馈回答了全部问题;是否为了实现沟通的目的。2对称性原则:提供的信息对沟通双方来说应该是准确、对称的。58. 绩效评价过程模型(重点)绩效评价活动的四个环节1)确立目标2)建立评价系统3)整理数据4)分析判断5)输出结果59. 组织绩效评价系统的设计要求1)战略一致性(目标一致性)2)反映组织的特征3)客观性4)准确性5)可接受性6)可控性7)及时性8)应变性60. 绩效评价主体的选择(重点)的一般原则1)绩效评价主体所评价的内容必须基于他可以掌握的情况2)绩效评价主体应对所评价职位的工作内容有一定的了解3)有助于实现一定的管理目的61. 评价者误区的类型(重点)1)晕轮效应2)逻辑误差3)宽大化倾向4)严格化倾向5)中心化倾向6)首因效应7)近因效应8)评价者个人偏见9)溢出效应62. 避免评价者误区的方法1、清晰界定评价指标,以避免晕轮效应、逻辑误差 以及各种错误误差倾向的发生;2、使评价者正确认识绩效评价的目的,避免宽大话和中心化倾向3、必要的时候,结合使用比较法,以避免宽大化、严格化和中心化的倾向 4、宽大化和中心化倾向的原因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缺乏足够的了解 ;5、评价者缺乏信心还可能源于对评价体系本身的缺乏信息。63. 绩效评价方法的分类(重点)绝对比较法(量表法(人与客观标准相比较);目标管理法(人与目标相比较)相对比较法(比较法(人与人比较法)描述法1)相对评价—比较法A. 排序法 B.配对比较法 C.人物比较法 D.强制分配法2)量表法A. 图尺度量表法 B.等级择一法 C.行为锚定量表法 D.混合标准量表法 E.综合尺度量表法 F.行为对照表法 G.行为观察量表法3)目标管理法4)描述法A. 能力记录法 B.态度记录法 C.工作业绩记录法 D.指导记录法 E.关键事件法 64. 有效的自我反馈机制(重点)P287 自我反馈指的是建立一套严格、明确的绩效标准的基础上,使员工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与标准相对照的机制。这种反馈能够有效地使员工对自己的绩效表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种反馈方法具有高重复性或者例行的工作上比较容易实施。65. 行为锚定量表法:1、寻找关键事件2、初步定义绩效评价3、重新分配关键事件,确定相应的绩效指标4、确定各关键事件的评价等级5、建立最终的行为锚定评价体系66. 绩效反馈面谈的目的(重点)1)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在本阶段工作中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缺点,了解主管对自己工作的看法,促进员工改善绩效。2)对绩效评价的结果达成共识,分析原因,找出需要改进的方面。3)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共同协商确定下一个绩效管理周期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计划。4)为员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提供信息。67. 确定薪酬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内部公平、外部公平68. 所谓的绩效薪酬是将员工的收入与绩效水平相挂钩的薪酬制度。69. 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的当期的绩效表现为依据计算的:员工本期绩效工资额=现有基本工资*员工个人的绩效评价系数基本的薪酬制度1)以工作为基础的薪酬制度 A.市场定价法 B.工作评价法2)以个人为基础的薪酬制度 A. 技能工资制的优势a. 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内部公平原则b. 可以适应工作内容不断变化的情况c. 引导员工进行长期性的自我开发B 技能工资制的分类a. 以技术为基础的薪酬制度 以能力为基础的薪酬制度 绩效薪酬制度的基本类型1)适用于生产工人的绩效薪酬制度2)绩效工资(计算方法)3)绩效调薪4)个人长期激励计划5)团队激励计划:利润分享计划、收益分享计划72. 绩效薪酬制度的特征1)薪酬战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2)绩效与薪酬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3)整合各类薪酬计划,形成一个完整的薪酬方案4)制度的灵活性

推行绩效管理是企业调动员工积极性,留住核心骨干的一大利器。但很多企业推行绩效管理后适得其反。比如,出现员工关系不和谐,企业效益没明显增长,关键人才流失等问题。成功推行绩效管理,有5个要点,缺一不可。

绩效管理的重点是对工作目标的分解,要点是管事和理人。具体来说:

一是要在企业经营目标下来制定合理可行的绩效考核方式,形成公司年度管理文件。

二是要根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细化绩效考核的具体内容。如销售部门要分解销量、利润、基础管理等考核内容。

三是要定期核算绩效考核情况,结合执行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关注各部门、各岗位的落实情况和困难问题,关心员工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利好引导。

绩效管理:帮助企业实现公司整体绩效,通过计划——执行——考核——反馈实现员工的动态管理过程,达成公司既定管理目标,激发员工工作热情,让员工能力转化为绩效。让每个员工感受到自己对团队的贡献以及公平竞争。        基础认知:想要得到什么,就要检查什么;想要检查什么,就要规定什么;想要规定什么,就要明确什么;想要明确什么,就要量化什么;想要量化什么,就要考核什么       一、操作的步骤:       1、高层重视,对绩效管理工作提供各种的资源以及支持、宣贯;关于绩效考核的基础认知需达到上下统一,否则必然导致各部门以及管理人员关于绩效考核的认知出现较大偏差;思想不统一也难以实现公司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现。        2、公司绩效计划->部门绩效计划->个人绩效计划,一个部门所有员工个人绩效计划的完成必须支持部门绩效计划的完成,所有部门绩效计划的完成必须支持公司整体绩效计划的完成。层层分解有利于公司整体目标的实际,否则必然是偏离的    二、绩效管理的几大误区 :     1、认为是人才资源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无关;因为得到支持力度不大,因此工作难推进,沟通成本过大。      2、加强宣贯、培训力度,统一对绩效管理这项工作的认知,因为需要需要上下一致的工作风格才能较好的推进此项工作。       3、其实绩效考核只是工具和手段。重点在于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主要分为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考核和绩效改善四个部分,绩效管理是一个体系的搭建过程。       4、人力资源需和各部门负责人一起加强过程中管理,绩效全过程的监控和跟踪,才能更真实的反馈一个人的实际工作状况。       5、部门负责人需加强在过程中的引导和纠偏,并进行相应的绩效辅导。避免过于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控制,关注人效的高低,从而提出有关人员培训、留用或淘汰的建议。       6、部门负责人需明确部门工作目标,合理量化内部员工绩效考核指标,准备评估部门内部人员工作量以及相同工作参与度不同的工作界面的界定。      7、实际工作中会有变化,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绩效管理的原则(PDCA)       1、计划P(PLAN):找问题、找原因、找要因、订计划       2、执行D(DO) :贯彻实施       3、检查C(CHECK)   :检查质量      4、反馈A(ACTION) :总结经验、提出新问题 四、绩效指标的设定原则        具体的、可衡量、可达到的、相关联的、有期限的 五、绩效管理的16个步骤        1、全员绩效管理认知统一;        2、确定公司年度、半年度、季度绩效绩效目标——部门绩效目标——个人绩效目标        3、根据从上到下的层层分解,落实到季度、月度、天,实际公司实际项目进展情况拟定绩效管理方案;        4、部门负责人为员工制定绩效计划;        5、部门负责人与员工就绩效计划进行沟通并达成共识;                                                           6、人力资源部就绩效考核计划进行收集、汇总、公示,明确绩效考核指标以及具体考核标准;                            7、各部门负责人协助员工完成绩效目标并在过程中跟进以及辅导;                                                                         8、人力资源部在过程中进行跟进以及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行纠偏以及提供资源支持;           9、组织绩效考核打分;                                                                                   10、就绩效考核打分以及绩效管理全过程的跟踪反馈,全面评价员工,并提供文档给各部门和各主管领导           11、绩效结果确定后,进行公示;                                                                          12、各部门负责人组织绩效面谈以及绩效反馈;                                                              13、人力资源根据各员工每季度的实际工作表现以及个人学习提升进行员工的考评记录、收集、分析,并将相关数据进行记录、维护和更新,跟踪员工的动态发展;                                           14、人力资源核算绩效奖金,并根据岗位积分制进行积分核算;        15、各部门负责人根据工作绩效的不足和差距,查明产生原因,总结培训需求以及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计划。         16、人力资源部收集汇总培训需求,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相对应的各层级培训计划。

护理管理学自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各省(直辖市)的自考安排不一样,不知道你是问的那个省的,山东的是在10月17日-18日两天!!自考时间一般都在4月(上半年)和10月(下半年),日期在其中的某个星期六和星期天,详细情况可以查询当地的教育招生考试院,自考栏目。向左转|向右转

本教材为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视点高等护理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全书以我国护理管理实践为基础,结合管理科学理论的学习,探讨通过最佳护理服务,使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与护理资源配置有机结合。本书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力求反映护理管理科学新动态和改革发展的前沿研究。全书共分9章,在结构上以管理的职能为线索,结合我国护理工作特点,内容涵盖管理、护理管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护理的计划管理、组织管理、领导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医疗风险管理等,与其他同类型教材相比,增加了护理经营管理与成本管理的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护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护理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本教材可供护理学专业本科、高等专科、高等职业教育、专升本学生使用,也可供各级各类护士及护理管理人员的学习使用。

初级护师【考点1】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产后3~4周,病人多是产后哺乳的妇女,以初产妇多见。【考点2】急性乳腺炎感染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少数为链球菌感染。【考点3】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主要是乳汁淤积有利于入侵细的生长。【考点4】急性乳腺炎感染的主要途径是乳头破损、皲裂使细菌沿淋巴管入侵。【考点5】急性乳腺炎病人,最初的症状是患侧乳房胀痛、局部红、肿、发热、压痛。【考点6】急性乳腺炎诊断性脓肿穿刺可抽岀脓液。【考点7】急性乳房炎的治疗原则为患乳停止哺乳,排空乳汁,应用抗生素及局部热敷或理疗以利于早期炎症消散【考点8】为避免损伤乳管而形成乳瘘,切口呈放射状至乳晕处。乳晕部脓肿可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考点9】深部脓肿波动感不明显,可在超声波引导下定位穿刺,明确诊断后再在乳房下缘作弓形切口。主管护师【考点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进行缓慢的累及周围血管的炎症和闭塞性病变,主要侵及四肢静脉,尤其是下肢血管。【考点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变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全层管壁均有炎症反应。【考点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局部缺血期是以血管痉挛为主,表现为患肢动脉供血不足,出现肢端发凉、怕冷、间歇性跛行等。【考点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除血管痉挛继续加重外,发生动脉阻塞,出现静息痛。【考点5】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组织坏死期患肢动脉完全闭塞,肢体远端发生干性坏疽。屈膝抱足为此期的典型体位。【考点6】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可以使用低分子右旋糖500mI或加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考点7】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常用血管扩张药有妥拉唑林、烟酸,可交替联合使用。【考点8】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室内温度宜保持在219C以上。【考点9】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组织坏死已有明确界限者,应做截肢(趾、指)术。【考点10】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若需四肢保暖,应将热水袋放于腹部,使血流增加,反射性扩张四肢血管,穿棉胶套等。【考点11】应指导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做勃格(Buerger)练习和行走锻炼,利用改变姿势来被动地增进循环,以促进侧支循环建立。【考点1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腿部出现溃疡或坏疽时禁止运动。【考点1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绝对忌烟,以消除烟碱对血管的毒性作用。执业护士【考点1081】糖尿病是由不同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致使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以慢性高血糖为突出表现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考点1082】餐前半小时内的尿糖定性更有助于胰岛素剂量的调整。【考点1083】酮症酸中毒是儿童糖尿病急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考点1084】胰岛素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关键。【考点1085】胰岛素用量不足时可发生“清晨现象”,患儿不发生低血糖,却在清晨5~9时呈现血糖和尿糖增高,可加大晚间胰岛素注射剂量或将注射时间稍往后移即可。【考点1086】2型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常见。此并发症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在某些诱因情况下也可发生。【考点1087】2型糖尿病病人的三餐热量分配,应根据饮食习惯,选择1/5、2/5、2/5或1/3、1/3、1/3等均可。【考点1088】胰岛素根据作用时间分为速效(普通)、中效及长效制剂,胰岛素各人剂量差异很大,需严格个体化。一般初始先用速效制剂,小量开始,逐渐增量。【考点1089】病人,女性,患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期间突然心悸、饥饿、出汗,随即意识不清。首要的措施为静脉注射50%葡萄糖。【考点1090】原发性痛风少数为尿酸生成增多,大多数由尿酸排泄障碍引起。

管理学原理自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点如下:

1、管理者的含义:指挥他人工作的人员,有直接下属。主要工作是促进他人做好工作而不是事必躬亲地工作。

2、外部任务环境包括:竞争者,顾客(或卖房,服务对象),供应商,政府主管部门,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

3、管理产生于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4、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5、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

自考管理学原理重点笔记。

一、基础篇1、管理(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必要性(3)管理的含义

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

2.管理是一项有目标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3.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

4.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

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4)管理的特性: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5)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6)管理有效的衡量

2、管理者分类:(1)按层次不同,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2)按从事工作的领域和专业不同,分为综合管理者,专业管理者;角色:(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技能:(1)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基层管理最重要的技能)(2)人际技能(人际技能对于高、中、基层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3)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高层管理最重要的技能)3、管理学(1)管理学的概念: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2)管理学的特点:综合性、不精确性、实践性、历史性、发展性;(3)管理学的学习方法:唯物辩证法、理论联系实际法、系统方法;(4)管理学的相关学科:计算机科学、数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4、管理理论的产生(1)早期的管理(2)管理理论的萌芽: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罗伯特欧文#简述亚当斯密提出的对管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管理见解。答:(1)提出了“分工协作原理”和“生产合理化”的概念。认为经济效益的追求依靠提高效率完成,而效益的提高依靠分工协作,只有分工协作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2)提出了“经纪人”的观点。即经济活动产生于个人利益基础上的共同利益,认为个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兼顾他人利益,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共同理论形成总的社会利益。

书后面有考试大纲,那些要求领会,识记,应用的都是重点,但也不能说明其它的就不重要了,这些只是出到名词解释和问答分析题概率高点,其它的会出选择题。建议你去看下历年的自考试卷,肯定有好处,每次都有几道题目在以前的试卷上出现过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 索引序列
  • 管理学自考重点总结知识点
  • 管理学自考重点总结知识
  • 自考绩效管理重点知识总结总结
  • 护理管理学自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 管理学原理自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