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精神障碍自考重点知识

精神障碍自考重点知识

发布时间:

精神障碍自考重点知识

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 各种类型的精神障碍3. 治疗和康复的方法和途径4. 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态度和支持5. 预防和减少精神障碍的措施和方法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又称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或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是司法精神病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指具有法定资格的鉴定人,应用司法精神病学专业理论、技术和经验,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就委托的鉴定事项展开调查、分析和判断,最终提出专业意见和结论的过程。今天我们就通过几个小问题的解答,带领读者初步认识一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1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属于医学鉴定吗?医学鉴定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是不同的。司法鉴定主要依据是《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主要由司法机关依据诉讼需要委托由具有司法鉴定资质的机构开展的。鉴定主要以明确个体的精神状态及有关的法律能力、因果关系评定为主。而医学鉴定的主要依据是《精神卫生法》。由疑似精神障碍患者或其监护人通过委托具有医学鉴定资质的机构开展的鉴定活动。医学鉴定主要用于明确个体是否患有严重精神障碍以及是否需要住院。2司法精神病鉴定属于临床精神病学吗?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和临床精神病学是不同的,首先主要体现在两者的鉴定任务不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主要服务对象是法律和司法,重点在于通过科学论证个体的精神状态与法律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个体是否具有法律能力的结论,而不仅仅是个体有无精神疾病,这一点与临床精神病学以明确患者诊断和诊治方案为主要落脚点不同的。这一点也说明即使患者确诊精神疾病,也并不代表患者没有相应的法律能力。其次,二者的鉴定条件不同。临床上经常面对的是有治疗或求助需求的精神障碍或心理问题的患者,患者和家属。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属于经验性鉴定,主要根据调查材料、精神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给出鉴定结论。材料来源较多,因此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混杂因素。另外,在某些鉴定中,例如刑事司法鉴定过程中,还会遇到希望通过夸大甚至是伪装精神障碍来脱罪的个体。第三,时间范围不同。临床精神病学主要以明确患者当前的精神或心理状态为主,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诊疗活动。在面对疑难病例时,还允许医生暂时使用过渡性的诊疗方案。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则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给出明确的鉴定结论,鉴定结论不仅涉及个体当前的疾病状态,还包含对个体涉案时及过去的精神状态的回顾性评估意见。3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工作是由哪些人完成?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主要由鉴定医师组成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小组并完成鉴定任务。一般来说,鉴定小组由两名及以上的鉴定人组成,其中至少一人应具有本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对重大和疑难复杂的案件的鉴定,至少要有三名鉴定人,且其中至少一人具有正高级技术职称。4司法精神病学鉴定都有哪些常见类型?目前,我国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主要受托事项包括有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作证能力、服刑能力、性自我防卫能力以及民事行为能力等法定能力的判定。有些机构还开展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工伤鉴定、医学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精神损伤鉴定以及精神残疾鉴定等业务。5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法律能力评定是怎样的?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最常见的刑事责任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鉴定两类。刑事责任能力主要分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以及无刑事责任能力三种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民事行为能力的鉴定分为一般民事行为能力鉴定和具体民事行为能力鉴定。一般民事行为能力鉴定又可以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以及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公民的民事能力做了相应规定。第十一条规定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含义,即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十三条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指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第十四条法定代理人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6我国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结论是怎样的?根据我国《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司法部关于印发司法鉴定文书格式的通知》的要求,鉴定结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医学诊断,案发时及当前的精神状态;法律能力或因果关系评定意见,说明案情与个体精神状态的关系,个体辨认或控制能力状况;以及必要的建议。限于篇幅,有关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内容就先介绍这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阅读文末主要参考文献中的相关书籍。主要参考文献1. 郑瞻培.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实践[M].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2. 杨德森,刘协和,许又新. 湘雅精神病学[M]. 科学出版社,2015.3. 陆林. 沈渔邨精神病学. 第6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 郑瞻培,高北陵.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及精神伤残鉴定争议案例评析[M].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5. 赵虎,蔡伟雄. 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理论与实践[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图丨网络编 辑丨SMHC 宣传科原标题:《带你初识神秘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中原焦点团队黄静2021-10-22讲十坚持分享第828天 在临床工作中,精神障碍症状是判断精神疾病的基础;在阅读有关精神病相关书籍时,精神障碍症状总是会出现各处。 不同的精神障碍症状贯穿精神病学的始终,没有彻底理解这些精神障碍,可以说没有彻底掌握精神疾病。 为了让大家对精神障碍有全面的了解,总结梳理了6大精神障碍症状,并用通俗易懂话、表格、图表等形式展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6大精神障碍分别是:认知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情感障碍、智能障碍、意识障碍。其中认知障碍与思维障碍在6大障碍中是重中之重。 具体内容分别如下: 一、认知障碍 感觉障碍,指在反映刺激物个别属性的过程中出现困难和异常; 认知障碍,指与学习记忆以及思维判断有关的大脑高级智能加工过程出现异常,从而引起严重学习、记忆障碍,同时伴有失语或失用或失认或失行等改变的病理过程。 为了便于理解,将其“障碍”去掉,简化对比感觉和知觉: 感觉: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反应 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全面属性反应 1.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表现为轻微的刺激即引起强烈的感觉,系因对触、痛觉的敏感性增强或感觉阈降低所致。 感觉过度:由于刺激阈增高与反应时间延长,刺激必须达到很强的程度方有感觉,在刺激后需经一潜伏期才能感到强烈的、定位不明确的不适感觉 感觉异常:没有外界刺激而发生的感觉,例如麻木感、蚁走感、触电感、针刺感、灼热感、冷水滴在皮肤上的感觉等。 2.知觉障碍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如将地上的绳索看成一条蛇。 幻觉: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如有幻听、幻视。而在幻听中,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和命令性幻听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二、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分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具体包含如下: 1.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奔逸:健谈,说话滔滔不绝,所说话与主题有关,但主题极易随环境而改变(随境转移)。多见于躁狂症。 思维迟缓:表现言语缓慢、语量减少,语声甚低,反应迟缓,思维内容并不荒谬,所说话与主题有关,能够正确反映现实。多见于抑郁症。 强迫思维:指病人头脑中出现了大量的不属于自己的思维,并强制性的在脑中涌现。 思维散漫:表现为说话东拉西扯,对问话的回答不切题。 思维破裂:表现为病人的言语或书写内容的句子之间语言堆积,言语支离破碎,成了语词杂样。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思维贫乏:表现为沉默少语,答话时内容大致切题,但单调空洞或词穷句短,常回答“不知道”、“什么也没想”。 2.思维内容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主要是包含各种妄想,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 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常见的有:原发妄想,疑病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物理影响妄想等。解释如下: 原发妄想:是突然发生的,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 疑病妄想:坚信自己患了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而四处求医。关系妄想:病人认为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与他有关。 被害妄想:病人坚信周围某些人或某些集团对病人进行打击、陷害、谋害、破坏等不利的活动。 嫉妒妄想:病人无中生有的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诚,另有外遇。 钟情妄想:病人坚信自己被异性钟情 物理影响妄想:称被控制感。病人觉得他自己的思想、情感或意志行为受到某种外界力量的控制而不能自主。三、记忆障碍 记忆障碍有记忆减弱、遗忘、错构、虚构等。其中记忆减弱、遗忘等在正常人中也有,不是精神病学的重点,错构、虚构是记忆障碍的重点。 1.记忆减弱 记忆过程全面的功能减退。最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如痴呆患者也可见于正常老年人。 2.遗忘 顺行性遗忘:不能保留新近获得的信息的称为顺行性遗忘症。患者对于一个新的感觉性信息虽能作出合适的反应,但只限于该刺激出现时,一旦该刺激物消失,患者在数秒钟就失去作出正确反应的能力。所以患者易忘近事,而远的记忆仍存在。本症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者。 逆行性遗忘:正常脑功能发生障碍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的记忆均已丧失的,称为逆行性遗忘症;患者不能回忆起紧接着本症发生前一段时间的经历。一些非特异性脑疾患(脑震荡、电击等)和麻醉均可引起本症。 心因性遗忘:选择性遗忘,即所遗忘的事情选择性地限于痛苦经历或可能引起心理痛苦的事情。多在重大心理应激后发生,可见于急性应激障碍。 3.错构 患者在回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时,对地点尤其是时间的记忆出现错误或混淆,如将此时间段内发生的事情回忆成在另外时间里发生的。 4.虚构 患者用完全虚构的故事来填补和代替之,随之坚信。 有些患者所谈内容大部分为既往记忆的残余,在提问者的诱导下串联在一起丰富生动又显得荒诞不经,但转瞬即忘,临床上称为虚谈症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如痴呆患者和慢性酒中毒性精神病。四、情感障碍 情感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因之而产生相应的内心体验。精神病患者的情感障碍可表现为情感性质、情感波动、情感协调性三种形式。 1.情感性质 就是精神病患者的情感反应不能以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来解释。如躁狂症和脑器质性疾病患者的情感高涨,抑郁症患者的情感低落。 2.情感波动性 情感不稳表现为情感反应极易变化,从一个极端波动至另一个极端,而情感的不稳与外界环境无关,如情感淡漠(精神分裂症患者)、易激惹(神经症、偏执型精神病) 3.情感协调性 情感倒错是指情感反应与内心体验或处境不协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幼稚是指成人的情感反应如同小孩,缺乏理性控制,多见于癔症或痴呆患者。 情感主要是个人对客观人和事的体会和感觉,有很大的主观性,而精神病患者对人事的理解与常人不一样,自然在情感上有很多障碍,上述几点就是精神病患者常见的情感障碍。 五、智能障碍 智能障碍就是进行智慧活动的能力发展受到阻碍或产生缺陷,致使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发生困难而表现智能低下,或因大脑结构的弥散性损害而使患者在意识淸晰的背景上出现持久、全面的智能减退。 在智能障碍中,最重要的是有关精神发育迟缓内容,里面涉及到IQ等级的划分:六、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可为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变化两方面。前者表现为嗜睡、昏睡和昏迷;后者表现为意识模糊和谵妄等。分别如下: 1.嗜睡 患者表现为睡眠时间过度延长,但能被叫醒,可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患者又继续入睡。 2.昏睡 高声呼唤或其他较强烈刺激方可醒,对言语的反应能力尚未完全丧失,可作含糊、简单而不完全的的回答,停止刺激后又很快入睡。 3.昏迷 患者意识完全丧失,各种强刺激不能使其觉醒。 4.意识模糊 注意力减退,情感反应淡漠,定向力障碍,活动减少,语言缺乏连贯性,对外界刺激可有反应,但低于正常水平。 5.谵妄 认知、注意力、定向、记忆功能受损,思维推理迟钝,语言功能障碍,错觉,幻觉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等,可表现为紧张、恐惧和兴奋不安,甚至可有冲动和攻击行为。看完上面的总结,对各种精神障碍有没有更加清晰的理解?希望此文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1.《心理咨询导论》作者:约翰·麦克里奥德首先,学了心理咨询师国家教材,你算是对三大基本治疗流派有了最基本的了解,但这个远远不够,心理流派有200多种呢!如果你想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心理治疗,这本是不得不读的。在书中你可以知道,除了三大流派,还有男女平等者的方法、激进的心理咨询、用故事来治疗、多元文化主义,甚至还有哲学的心理咨询……2.《心理治疗师之路》作者:科特勒如果做个单纯的心理咨询/治疗师,你会遇到哪些问题?这本书从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来访者怎样改变治疗师、心理治疗工作的艰辛、职业厌倦和倦怠、五花八门的治疗技术、个人成长等各方面介绍了典型的心理咨询会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在正式做咨询之前,应该备一本。3.《心理学职业生涯》作者:斯腾伯格学完心理学只能做心理咨询吗?NO!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心理学从业者的各种职业方向,有临床与咨询、公共服务、司法矫正、军事、医院、组织管理、儿童心理、神经心理以及政府部门方面的心理学职业生涯。

精神障碍自考重点知识点

一、  包含精神分裂症在内的精神病性障碍的普遍特征 Schizophrenia spectrum and other psychotic disorders  include schizophrenia, otherpsychotic disorders, and 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 They are defined by abnormalities in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five  domains: •        Delusions--- 妄想 •        Hallucinations--- 幻觉(幻听、环视、幻触等) •        Disorganized thinking (speech) --- 思维破裂(以言语体现) •        Grossly disorganized or abnormal motor behavior (including catatonia) --- 运动行为异常(包括木僵状态) •        Negative symptoms --- 阴性症状 (一)妄想(delusion) Persecutory delusions:  被害妄想 Referential delusions:  关系妄想 Grandiose delusions: 夸大妄想 Erotomanic delusions: 钟情妄想 Nihilistic delusions: 虚无妄想 Somatic delusions: 躯体化妄想 精神病性的妄想,通常是离奇古怪的(bizarre)。 •       通常包含:患者认为自己的思想突然被外力清除( 思维撤除 );认为外界的思想强行灌入自己脑中( 思维插入 );患者认为自己的身体和行为受到外界力量的驱使和操控( 控制妄想 )。 •       These include the belief that one's thoughts have been "removed" by some outside force [ thought withdrawal ], that alien thoughts have been put into one's mind [ thought insertion ], or that one's body or actions are being acted on or manipulated by some outside force [ delusions of control ].  (二)幻觉( Hallucinations ) 其中以 幻听( auditory hallucinations ) 最为常见。但要注意,判断是否幻觉要看患者身处的文化背景,因为某些文化环境中,幻觉体验在宗教体验中是非常常见的。 (三)思维破裂:disorganized thinking (speech) 体现在话题跳跃、思维奔逸、说话缺乏逻辑联系; 答非所问、言不及义; 发病前和残余期(治疗康复期)严重程度会减轻 (四)运动行为紊乱和异常(木僵):Grossly Disorganized or Abnormal Motor Behavior (including Catatonia) (五)阴性症状(negative symptoms) 情绪表达减少(diminished emotional expression) 动机缺乏(avolition) 二、  精神分裂症谱系和精神病性障碍包括: •      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 •      Delusional Disorder •      Brief Psychotic Disorder •      Schizophreniform Disorder •       Schizophrenia •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 •      Substance/Medication-Induced Psychotic Disorder •      Psychotic Disorder Due to Another Medical Condition •      Catatonia * •      Unspecified Schizophrenia Spectrum and Other Psychotic Disorder 三、  精神分裂症的历史 Emil Kraepelin (埃米尔. 克雷佩林): •         Manic-depressive insanity(躁郁性精神病) ; Dementia praecox(早发性痴呆)--1896年命名 •         neuroses(神经官能症)--1883年命名 •         psychoses(精神病)--1883年命名 Alzheimer disease, AD(阿尔茨海默症)--1910年命名 四、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1.妄想(delusions) 2.幻觉(hallucinations) 3.思维破裂(disorganized thinking) 4.运动行为异常(grossly disorganized or abnormal motor behavior & catatonia) 5.阴性症状(negative symptoms) 症状至少持续 6 个月 五、  DSM-5 vs DSM-IV •       DSM-5革除了精神分裂症诊断中存在100年的亚型(DSM-Ⅳ中的偏执型、紊乱型、紧张型、未分化型、残留型), 因为这些亚型诊断的稳定性差、效度低、临床诊断意义有限 (杨欣译,杜明哲, 刘慧婷, Opler, 2011; Tandon, 2011;Picardi et al., 2012; Tandon, Gaebel, et al., 2013; Rodríguez-Testal et al.,2014) 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特点 1.诊断标准中的症状维度(A维度)中,至少要有 2 项 满足,而且在过去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内的大部分时候明显出现。 2.这些症状,必须至少有一项属于 妄想 ( A1 ), 幻觉 ( A2 ),或者 言语 / 思维破裂 ( A3 ),这三项在DSM-IV被归为 阳性症状 ( positive symptoms )。 3. 认知受损 ( cognitive deficits )在精神分裂症中较为常见,且通常与功能受损联系紧密。这些受损通常包含在描述性记忆、工作记忆、语言功能和其他执行功能减退上的减退,以及较慢的处理速度(processing speed)。 4.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会表现出社交认知损害(social cognition deficits),体现在无法推测其他人的意图,会把一些无关事件或者刺激物看作有意义的(过度解读)。 5.一些患精神障碍的患者会缺乏 自知力 ( insight ),比如有些患者可能终生都无法意识到自己症状的存在。 注意:缺乏自知力(意识不到自身症状的存在)本身就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典型症状,不要解读为是患者的一种应对策略! 对于患者不依从治疗、较高的复发率、不主动求治的次数增加、较差的心理社会功能、攻击性以及病程表现差, 缺乏自知力这一症状是最常用的预测因素! 6.尽管自发和随意的攻击性行为并不常见,但是 敌意 和 攻击性 确实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而且,攻击性在那些病史中存在暴力、治疗不依从、物质滥用以及冲动的年轻男性患者身上更加常见。 需要注意的是:绝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并没有攻击性,反而常常比一般人群更容易成为暴力的被害者。 7.目前并没有针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像学、实验室和心理测量学诊断测查工具。但是,神经影像学、神经病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都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其他健康人群相比,在多处脑区存在明确的差异。 还有其他生理因素上存在差异,比如在前额叶和颞皮层等脑区存在细胞结构、白质联结,以及灰质容量的差异。 相较于健康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容易出现 随年龄增长的脑容量减少 。还有研究发现,在眼动和电生理指标上,精分患者也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 七、患病率和病程 1.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约为 0.3%-0.7% 。阴性症状、病程较长、预后较差,相对更多地发生于男性。 2.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性症状通常在 青少年晚期 和 30 岁中期 出现。青少年期之前发病通常较罕见;第一次精神病性症状发作的峰值年龄, 男性 通常为 20 岁早期至中期 , 女性 通常为 20 岁晚期 。 3.女性发病率比男性稍低,尤其在经过治愈后更明显。男性患者通常表现有更差的病前适应性,更低的学业成就,更明显的阴性症状和认知损害,通常预后也更差。 4.当精神分裂症的其他症状减退后, 认知损害通常依然存在 。病程和结果目前完全无法预测, 只有少数患者报告痊愈 。大多数患者都呈现临床症状的 缓慢和持续性 发展。值得注意的是, 发病年龄越早,通常说明预后越差! 5.精神病性症状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这或许是因为 多巴胺活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减。相比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更与预后联系紧密,而且持续时间更久。 6.对于儿童来说,幻觉妄想通常不似成年人那么具体,而且 幻视 在儿童患者中更常见,要与正常的想象性游戏进行鉴别。 7.40岁后发病的迟发型多数见于已婚女性。而且表现出来的精神病性症状通常不伴有情绪和社会功能受损。 尽管迟发型病例依然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但这和中年之前发病的精神分裂症到底是不是一类情况依然未明 。 八、风险和预后因素 1.环境因素:出生季节(晚冬/早春);童年期成长在城市以及少数族群多发。 2.基因和生理因素:尽管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无家族病史,但是有明确证据显示 基因 决定精神分裂症风险。目前发现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等位基因,也与双相障碍、抑郁症,以及自闭症有关。 因缺氧和生育年龄过大导致的怀孕和出生并发症、应激、感染、营养不良、母亲糖尿病等或许都与精神分裂症有关,但注意:只是临床研究发现有关而已,绝大多数具备上述风险因素的婴儿都不会发展出精神分裂症。 九、诊断的文化问题 主要针对的是幻觉妄想症状。因为,在某个文化背景下属于妄想的表现,或许在另一文化背景下则很常见。而且,在某些文化中,与宗教内容有关的幻听和幻视在他们文化中的宗教体验中很常见。而且,在某些特定的文化中,痛苦的表达,常常是以幻觉或者假性幻觉的方式来表达,这在他们的文化亚群中属于正常的,但是却容易被当作精神病性症状。 十、精神分裂症的功能性后果和共病( comorbidity ) 1.精神分裂症会造成显著的社交和职业功能受损。大约5%-6%的患者会死于自杀,大约20%的患者有自杀意图,有自杀意念的则更多。自杀行为常常是回应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幻觉。其他风险因素:失业、出院等。 因为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命预期降低。相较于一般人群,精神分裂症病人更容易出现体重增加、糖尿病、代谢综合症和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 2.共病 超过一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过度频繁地吸烟 ;精神分离症发病前,患者有时会有 分裂型 或者 偏执型人格障碍 。 十一、治疗 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 SGA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Risperidone(利培酮), etc.first-generation antipsychotic, FGA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extrapyramidal syndrome, EPS (锥体外系反应)

中原焦点团队黄静2021-10-22讲十坚持分享第828天 在临床工作中,精神障碍症状是判断精神疾病的基础;在阅读有关精神病相关书籍时,精神障碍症状总是会出现各处。 不同的精神障碍症状贯穿精神病学的始终,没有彻底理解这些精神障碍,可以说没有彻底掌握精神疾病。 为了让大家对精神障碍有全面的了解,总结梳理了6大精神障碍症状,并用通俗易懂话、表格、图表等形式展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6大精神障碍分别是:认知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情感障碍、智能障碍、意识障碍。其中认知障碍与思维障碍在6大障碍中是重中之重。 具体内容分别如下: 一、认知障碍 感觉障碍,指在反映刺激物个别属性的过程中出现困难和异常; 认知障碍,指与学习记忆以及思维判断有关的大脑高级智能加工过程出现异常,从而引起严重学习、记忆障碍,同时伴有失语或失用或失认或失行等改变的病理过程。 为了便于理解,将其“障碍”去掉,简化对比感觉和知觉: 感觉: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反应 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全面属性反应 1.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表现为轻微的刺激即引起强烈的感觉,系因对触、痛觉的敏感性增强或感觉阈降低所致。 感觉过度:由于刺激阈增高与反应时间延长,刺激必须达到很强的程度方有感觉,在刺激后需经一潜伏期才能感到强烈的、定位不明确的不适感觉 感觉异常:没有外界刺激而发生的感觉,例如麻木感、蚁走感、触电感、针刺感、灼热感、冷水滴在皮肤上的感觉等。 2.知觉障碍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如将地上的绳索看成一条蛇。 幻觉: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如有幻听、幻视。而在幻听中,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和命令性幻听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二、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分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具体包含如下: 1.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奔逸:健谈,说话滔滔不绝,所说话与主题有关,但主题极易随环境而改变(随境转移)。多见于躁狂症。 思维迟缓:表现言语缓慢、语量减少,语声甚低,反应迟缓,思维内容并不荒谬,所说话与主题有关,能够正确反映现实。多见于抑郁症。 强迫思维:指病人头脑中出现了大量的不属于自己的思维,并强制性的在脑中涌现。 思维散漫:表现为说话东拉西扯,对问话的回答不切题。 思维破裂:表现为病人的言语或书写内容的句子之间语言堆积,言语支离破碎,成了语词杂样。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思维贫乏:表现为沉默少语,答话时内容大致切题,但单调空洞或词穷句短,常回答“不知道”、“什么也没想”。 2.思维内容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主要是包含各种妄想,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 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常见的有:原发妄想,疑病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物理影响妄想等。解释如下: 原发妄想:是突然发生的,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 疑病妄想:坚信自己患了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而四处求医。关系妄想:病人认为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与他有关。 被害妄想:病人坚信周围某些人或某些集团对病人进行打击、陷害、谋害、破坏等不利的活动。 嫉妒妄想:病人无中生有的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诚,另有外遇。 钟情妄想:病人坚信自己被异性钟情 物理影响妄想:称被控制感。病人觉得他自己的思想、情感或意志行为受到某种外界力量的控制而不能自主。三、记忆障碍 记忆障碍有记忆减弱、遗忘、错构、虚构等。其中记忆减弱、遗忘等在正常人中也有,不是精神病学的重点,错构、虚构是记忆障碍的重点。 1.记忆减弱 记忆过程全面的功能减退。最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如痴呆患者也可见于正常老年人。 2.遗忘 顺行性遗忘:不能保留新近获得的信息的称为顺行性遗忘症。患者对于一个新的感觉性信息虽能作出合适的反应,但只限于该刺激出现时,一旦该刺激物消失,患者在数秒钟就失去作出正确反应的能力。所以患者易忘近事,而远的记忆仍存在。本症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者。 逆行性遗忘:正常脑功能发生障碍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的记忆均已丧失的,称为逆行性遗忘症;患者不能回忆起紧接着本症发生前一段时间的经历。一些非特异性脑疾患(脑震荡、电击等)和麻醉均可引起本症。 心因性遗忘:选择性遗忘,即所遗忘的事情选择性地限于痛苦经历或可能引起心理痛苦的事情。多在重大心理应激后发生,可见于急性应激障碍。 3.错构 患者在回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时,对地点尤其是时间的记忆出现错误或混淆,如将此时间段内发生的事情回忆成在另外时间里发生的。 4.虚构 患者用完全虚构的故事来填补和代替之,随之坚信。 有些患者所谈内容大部分为既往记忆的残余,在提问者的诱导下串联在一起丰富生动又显得荒诞不经,但转瞬即忘,临床上称为虚谈症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如痴呆患者和慢性酒中毒性精神病。四、情感障碍 情感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因之而产生相应的内心体验。精神病患者的情感障碍可表现为情感性质、情感波动、情感协调性三种形式。 1.情感性质 就是精神病患者的情感反应不能以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来解释。如躁狂症和脑器质性疾病患者的情感高涨,抑郁症患者的情感低落。 2.情感波动性 情感不稳表现为情感反应极易变化,从一个极端波动至另一个极端,而情感的不稳与外界环境无关,如情感淡漠(精神分裂症患者)、易激惹(神经症、偏执型精神病) 3.情感协调性 情感倒错是指情感反应与内心体验或处境不协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幼稚是指成人的情感反应如同小孩,缺乏理性控制,多见于癔症或痴呆患者。 情感主要是个人对客观人和事的体会和感觉,有很大的主观性,而精神病患者对人事的理解与常人不一样,自然在情感上有很多障碍,上述几点就是精神病患者常见的情感障碍。 五、智能障碍 智能障碍就是进行智慧活动的能力发展受到阻碍或产生缺陷,致使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发生困难而表现智能低下,或因大脑结构的弥散性损害而使患者在意识淸晰的背景上出现持久、全面的智能减退。 在智能障碍中,最重要的是有关精神发育迟缓内容,里面涉及到IQ等级的划分:六、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可为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变化两方面。前者表现为嗜睡、昏睡和昏迷;后者表现为意识模糊和谵妄等。分别如下: 1.嗜睡 患者表现为睡眠时间过度延长,但能被叫醒,可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患者又继续入睡。 2.昏睡 高声呼唤或其他较强烈刺激方可醒,对言语的反应能力尚未完全丧失,可作含糊、简单而不完全的的回答,停止刺激后又很快入睡。 3.昏迷 患者意识完全丧失,各种强刺激不能使其觉醒。 4.意识模糊 注意力减退,情感反应淡漠,定向力障碍,活动减少,语言缺乏连贯性,对外界刺激可有反应,但低于正常水平。 5.谵妄 认知、注意力、定向、记忆功能受损,思维推理迟钝,语言功能障碍,错觉,幻觉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等,可表现为紧张、恐惧和兴奋不安,甚至可有冲动和攻击行为。看完上面的总结,对各种精神障碍有没有更加清晰的理解?希望此文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国民经济总量失衡是指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不相等达到了影响国民经济正常执行的程度,即总供给与总需求严重失衡。 总量失衡有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两种基本型别。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表现:一是总需求绝对不足,造成总供给相对过剩;二是总供给绝对过剩,造成总需求相对不足。这两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第一种情况,即在资源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社会生产力水平处于正常发挥的状态下,由于需求的绝对不足,造成供给相对过剩,从而导致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表现形式:一是总供给绝对不足,造成总需求相对过剩;二是总需求绝对过剩,造成总供给相对不足。这两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第二种情况,即在社会生产正常发展,供给相对平衡的情况下,由于需求的绝对过剩,造成供给的相对不足,从而导致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需求膨胀”。

精神病对患者自己及其家人甚至社会的影响都很大,它的成形也是由精神病早期症状慢慢堆积的。精神病早期症状很不明显,往往会被人们忽略。因为它没有被重视,以至于很多症状都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以下专家为您介绍精神病早期症状,希望能够帮您进一步了解精神病,认识精神病的危害,积极做好预防准备!神经病,又叫癫痫、羊癫痫、疯狂病、狐大仙,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开玩笑或者骂人时经常使用“神经病”这个词,其实,人们心里想表达的内容主要是 “精神病”方面的涵义。一般的人不大清楚神经病、神经症、精神病三者之间到底有何关系,有时甚至以为他们是一回事。其实,三个概念有很大的区别。精神病早期症状主要有五种:1.行为:怪僻或难以理解,喜欢孤独、不近人情,生活懒散,或以打人为快,骂人为乐,喜欢穿着打扮或整天忙碌又不知所为2.能力:包括注意力、理解力、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迅速下降.3.情绪:一反常态,表现出与往常不一样的情绪活动,如高兴过分、忧虑异常、或者热情过度、冷漠非常,4.心理:敏感多疑.5.性格:热情好客的现在变得冷漠,原先文静善思的,现在变得暴躁不善思.呢?以上就是专家为您的详细介绍。总之,如果一个人现在与过去相比,像是变了一个人,与他人相比,明显与众不同,那他就可能患上了精神疾病,必须到专科医院诊治,否则会使症状恶化,增加治疗难度,增加复发机会,增加住院时间和费用,增加自杀危险性,社会功能减退,造成精神残疾。

病情分析:癫痫性精神病的症状: 1、精神运动性发作:是一种以行为障碍取代抽搐的发作。发作时病人意识不清,似做白日之梦,不停地翻箱倒柜、反复穿脱衣服、莫名外出狂奔等,可历时数分钟至数小时。 2、癫痫性神游症:病人突然毫无目的地外出漫游,意识恍惚,表情呆滞,病人能正常地使用交通工具,简单地与人交谈,持续小时至数周,发作突然中止,病人回忆不起自己是何时、为了何故来此地的。 3、癫痫性朦胧状态:与抽搐大发作时意识完全丧失不同,这些病人表现为意识范围缩小和光天化日晰度下降,在狭窄的意识范围内,病人的行为可相对正常,但可有片断的错觉、幻觉或伴有相应行为,持续几分钟或几个小时突然中止。 4、癫痫性精神病:这是一种类似精神分裂症样的表现,症状有幻觉、妄想、思维散漫、情感不协调等。急性发病者在癫痫发作终止后不久症状自行缓解,慢性病人则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可以长期意见建议:

精神病学是现代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分支,它主要研究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理、病象和临床规律以及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有关问题。 现代精神病学不单涉及各种精神病、神经症、心身疾病或伴随躯体疾病的精神障碍的诊治,还涉及到适应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偏异,以及诸多类别的儿童智力、能力或品德上发育障碍的防止、矫正和处置问题。现代精神病学在理论上涉及自然科学、心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若干分支,在实践上已发展到与社会心理卫生相结合的阶段。 精神病学的历史 人们对精神现象的认识,时常决定并影响着人们对精神障碍的态度、观点和方法。精神病学的发展过程既反映人对精神障碍及其规律的认识过程,也反映出人类从纠正并扭转对精神障碍的歧视、偏见中取得进展的历程。 在各种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医学典籍中,无不记载有精神障碍的病象及其诊治方法,和人们对这些现象的观点。但在漫长的科学文化落后历史时期,精神障碍被视为荒诞莫测的古怪现象,而患者则被看作是魔鬼缠身,并受到虐待或残害。 物质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人们对精神障碍态度的转变。18世纪法国大革命后,皮内尔提出解除病人的枷锁和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精神病人,从而写下精神病学观念史中划时代的一页。并且引领精神病学进入了医学科学的门槛。 克雷佩林总结了前人的观察研究成果,确定了早发性痴呆及躁狂抑郁症等内因精神病和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名称,并从病理解剖的病因观点对精神障碍进行分类,为以后的生物精神病学奠定了基础;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理论,扩充套件了从病理心理领域来探讨某些精神疾病的病因,并寻求治疗措施的途径;嗣后,迈尔提出精神生物学说,强调形成个性或精神障碍的现实社会环境因素,从而促进了当时心理卫生工作的发展和社会精神病学的逐渐形成。 在实践工作中,由于自然科学发展的水平所限,直到1930年代中,精神病学仍属于描述性的探讨与积累资料的阶段,缺乏广泛有效的治疗措施,医院管理也仍处于看守性照护的状况。 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精神药物广泛应用于精神病学领域,精神药理学的和其他脑科学随之发展起来,促进了当代精神病学的飞跃进展。人们已总结出许多治疗精神障碍的有效措施。例如,各类精神药物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或消除精神障碍的症状,因而有助于心理治疗、工娱治疗和社会性治疗的进行。 随着医疗方法的革新,改变了精神病院的气氛,使关闭的看守性管理一变而为开放性管理,彻底解除对病人身体的约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与此同时,精神障碍的诊断技术也有了进展。脑电图、脑电位分布图、脑诱发电位脑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器及脑磁共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对某些病症进行客观检验。而许多心理测查、人格测查和智慧测查方法,更有助于精神障碍的心理诊断技术的开展。精神病流行学和社会精神病学的普及,从巨集观上探讨了精神病障碍的病因,社会性治疗和康复措施也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效。 精神病学的内容 精神病学与临床各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络。例如许多神经系疾病,代谢、内分泌疾患和内脏疾病的不同阶段有可能并发精神障碍,需要处置;患一般躯体病症者也易产生一些心理、情绪问题,并因此干扰了原疾病的诊治,需要进行鉴别和治疗。 精神病学的许多研究方法,如人格测查、情绪评定量表等,可以应用于心身疾病的调查和研究,或应用到其他临床科室。此外,在综合医院实施有关健康与疾病的心理卫生咨询以及心理治疗,是广大群众的急需,因而应推广施行。 精神病学的病因理论研讨,已扩充套件到心理学、遗传学、生理心理学、神经精神内分泌学、精神药理学、神经生理生化学等许多基础领域。在这些不同的领域中,围绕心理障碍的研究成果,会促进各该相关基础医学的前进。 遗传学的研究,揭示了许多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如先天愚型是染色体畸变所致;另一些遗传代谢病,如苯丙酮酸尿症就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体内苯丙酸羟化酶缺乏,苯丙酸不能氧化成酪氨酸,最终导致精神发育迟滞。大量统计遗传学资料表明,具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的子嗣的发病预期率,远较一般人口为高。 生物化学方面的探讨也提示了某些精神障碍有关的病因因素。例如,研究发现情感性精神病,发病时存在有中枢神经递质变化,主要是在神经元突触间,去甲肾上腺素与5-羟色胺的改变。处于躁狂状态者,去甲肾上腺素增多,而处于抑郁状态时5-羟色胺的含量低于正常。 又如,在某些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也证实于发病时存在过度甲基化的生物胺类代谢物;另一些病人,血小板中单胺氧化酶活性度减低。精神药理学,也可为某些精神障碍的发病机理提供线索。例如,对兴奋药苯丙胺的依赖,可引起类似精神分裂症的苯丙胺中毒性精神病。 研究认为,苯丙胺作为多巴胺的激动剂,增强了中枢神经元突触间的多巴胺能活动,引起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精神异常。但是不同类别的抗精神病药物,又是通过阻断多巴胺能受体,降低多巴胺能活动,而减轻精神分裂症症状这就使人们考虑到多巴胺能活动过度,可能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许多三环类抗抑郁药,是通过阻断中枢单胺在突触前膜的再摄取,间接提高胺类的含量而起到治疗作用。由此设想,在内因性抑郁症发病中,存在着单胺代谢障碍。 由于微观形态研究手段与方法的不断革新,神经病理学在研究脑器质性疾患所致精神障碍中,也有着很大的发展。如脑不同部位褐斑的发现与研究,有助于了解老年性痴呆的神经病理学特征,有助于老年性痴呆与一般老龄化的鉴别诊断。 心理学一向被认为是精神病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都对精神病学的诊断治疗以及理论探讨产生了影响。其中,生理心理学探讨了诸多心理异常,如情绪、动机和记忆障碍时的神经学基础,这些探讨有助于逐步地为精神异常提供理化基础。 精神病学又可以分为许多专业,比如临床精神病学、成人精神病学、儿童精神病学、老年精神病学、司法精神病学、联络-会诊精神病学、精神病流行学、社会精神病学、社群精神病学、职业精神病学等等。 精神病学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但阻碍著学科发展的主要问题,仍是未臻详明的精神障碍的病因和发病原理,因此病因探讨是今后精神病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病因探讨中,现时人们已普遍重视生物-医学-心理-社会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在方法学上充分重视了微观与巨集观结合的研究方向。在微观研究中,重视遗传学、免疫学在若干精神障碍中起到的作用,在巨集观上同样重视人群中进行的流行学调查,以发现患病规律以及患病的生态因素,从而总结归纳出不少精神障碍的社会性病因。 当前,许多专家认为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和转旧预后与个体的遗传因素、易感素质、病前个性特征、发病时的机体状态、精神创伤、环境中的促发因素以及社会文化背景都有广泛联络。因此应充分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成果,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才能广泛积累资料并取得成果。 心理 *** 因素的致病理论探讨,现已向资讯理论的深度发展。一般认为个体对资讯的认识、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情绪会对健康产生影响。人们进行了神经生理、精神生化和精神内分泌的研究工作,藉以阐明心理 *** 因素导致精神异常的机理。 又如,若干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等,有明显的遗传因素,但遗传因素以什么方式起作用,也有待阐明。对精神疾病进行流行学研究时必须把影响精神疾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各有关生态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分析研究,从巨集观上寻求原因和规律。 精神障碍的治疗通常采用综合性措施,例如各种精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工疗和社会康复治疗等。在医疗观点上,针对不同流派的治疗观点,采取务实的兼收幷蓄的态度。在实施治疗中,一般采取由精神科医生、护士、社工员、工疗员、心理员组成的治疗小组协同工作 精神障碍的社群治疗,目前已获得广泛的重视与关注。社群医疗可以较小的人力和物力,对为数众多的精神障碍者进行预防和治疗康复,这表明当代医学发展已达到医疗与公共卫生相结合阶段。社群精神卫生的实践,须得到公众的同情与支援,同样须协同社会力量建立医疗设施,既定的医疗目标有计划进行。 现代医学的其它分支学科 医药学概述、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流行学、急症医学、法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超生医学、航海医学、航空航天医学、潜水医学、精神病学 :baike.baidu./view/69236.?wtp=tt

可出现幻觉妄想症状的精神障碍是 检视更多答案>>

逆温层 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由于太阳短波辐射从地面反射到空气的加热是越接近地面越显著的,因此随高度增加,气温亦越来越低。一种和此情况相反的,温度随高度增加,称为逆温现象;受逆温现象影响的一段垂直厚度大气则称之为逆温层。逆温层通常出现于对流层低层,厚度较薄,大约几百至千余公里左右。受逆温层影响的地区,大气都趋于稳定,对流不易发生;因此,随寒潮所带来的逆温外,一般逆温现象都会引致地面风力微弱;空气中的悬浮粒子因而聚积而使空气的质素变得恶劣。 来源表现 平流层(stratosphere)中部为逆温层,其下部为同温层。 1.由于太阳短波辐射从地面反射到空气的加热是越接近地面越显著的,因此随高度增加,气温亦越来越低。一种和此情况相反的,温度随高度增加,称为逆温现象;受逆温现象影响的一段垂直厚度大气则称之为逆温层。 2.逆温层的出现主要是空气下沉,绝热增温所引起。因此,受高压脊(如副热带高压脊、大陆性反气旋南下)或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区支配下,都有机会出现逆温层。逆温层通常出现于对流层低层,厚度较薄,大约几百至1千米左右。 3.受逆温层影响的地区,大气都趋于稳定,对流不易发生;因此,随寒潮所带来的逆温外,一般逆温现象都会引致地面风力微弱;空气中的悬浮粒子因而聚积而使空气的质素变得恶劣。 逆温型别 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在空气下沉、辐射冷却、空中热气流流向地面、近地层扰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这种现象称为逆温。 逆温的型别有辐射逆温、下沉逆温、湍流逆温、平流逆温和锋面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一层气体,称为逆温层。 平流逆温 由于暖空气流到冷的地面上而形成的逆温称为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流到冷的地面上时,暖空气与冷地面之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暖空气下层受冷地面影响最大,气温降低最强烈,上层降温缓慢,从而形成逆温。平流逆温的强度,主要决定于暖空气与冷地面之间的温差。温差愈大,逆温愈强。 湍流逆温 因低层空气的湍流混合作用而形成的逆温称为湍流逆温。当气层的气温直减率小于干绝热直减率时,经湍流混合后,气层的温度分布逐渐接近干绝热直减率。因湍流上升的空气按干绝热直减率降低温度。空气上升到混合层顶部时,它的温度比周围的气温低,混合的结果,使上层气温降低;空气下沉时,情况相反,致使下层气温升高。这样就在湍流减弱层,出现逆温。 辐射逆温 因地面强烈辐射而形成的逆温称为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冷却而降温,与地面接近的气层冷却降温最强烈,而上层的空气冷却降温缓慢,因此使低层大气产生逆温现象。辐射逆温一般日出后,逆温就逐渐消失了。 下沉逆温 因整层空气下沉而形成的逆温称为下沉逆温。当某气层产生下沉运动时,因气压逐渐增大,以及由于气层向水平方向扩散,使气层厚度减小。若气层下沉过程是绝热过程,且气层内各部分空气的相对位置不变。这时空气层顶部下沉的距离比底部下沉的距离大,致使其顶部绝热增温的幅度大于底部(图中H>H′)。因此,当气层下沉到某一高度时,气层顶部的气温高于底部,而形成逆温。下沉逆温多出现在高压控制的地区,其范围广,逆温层厚度大,逆温持续时间长。 锋面逆温 锋面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暖气团位于锋面之上,冷气团在下。在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带上,便形成逆温。 在自然界,逆温的形成常常是几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逆温是怎样形成的,只要逆温出现,对天气均有一定影响。逆温层能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大量烟尘、水汽等聚集在逆温层下面,使能见度变坏,也易造成大气污染。 地形逆温 多发生在山谷或盆地。夜晚山坡上降温快,冷空气沿斜坡流入低谷和盆地,使原来的较暖的空气受挤抬升,出现的温度倒置现象。 什么叫“逆温”和“逆温层” 提起逆温,很多人对于它是比较陌生的。但是,由于逆温层而造成的天气异常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影响很大,甚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危害,许多人已经有所了解。 冬春时节的早晨或傍晚,在城市和市郊,常常见到烟雾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就向水平方向漂浮起来,弥漫四方。如果无风又降温剧烈的情况下,整个视野很快就变得模糊起来,随着烟雾的袭来,天气阴沉,太阳无光,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同时也便会闻到煤烟味和其它难闻的气味。身体抵抗能力较差的人,便会出现胸闷、咳嗽、喉痛、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由于空气中形成了逆温和逆温层,使低层空气迅速污染而造成的。 什么叫逆温和逆温层呢?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通常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逆温层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地面辐射冷却;二是空气平流

不信广告

色彩的装饰性表现 是指绘画中的色彩特点为装饰性特征。 装饰色彩的表现 指的是装饰画这种表现形式中,色彩表现出的特点是具有装饰性的。 他们所指的艺术范围不同,“色彩的装饰性表现”范围较大,“装饰色彩的表现”范围较小。

病毒病吗? 新叶畸形... 巍巍农资,您身边的农资专家 淘宝!

司法精神病学是临床精神病学的一个分支,涉及与刑事、民事和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有关的精神疾病问题,其主要任务是对涉及法律问题又患有或被怀疑患有精神疾病的当事人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为司法部门和法庭提供专家证词和审理案件的医学依据。

精神障碍自考重点知识总结

精神障碍是属于精神疾病当中的一种,那么这种疾病,也是我们需要说关注的,那么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学会正确的对待这种疾病。及时到正规的精神医院展开治疗才行。精神病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等。当病情稳定以后,应积极进行各种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以帮助病人恢复自知力,促进社会功能包括专业技能和社交能力康复,防止精神衰退。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可起到药物治疗所不能达到的作用,是治疗措施中的重要一环,它可帮助病人迈向新生活,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幸福度。

器质性精神障碍(Organic psychosis)是指各种脑器质性精神病、躯体疾病和中毒引起的可逆性或不可逆性脑功能损害时所致的精神障碍。包括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即症状性精神病)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即中毒性精神障碍)。尽管仅有少数癫痫患者伴有精神障碍,不少患者未发现有组织结构的病理性改变,但传统上仍将癫痫包括要内,而有明确脑器质性病变的精神发育迟滞却不包括要内,单列一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在综合性医院内并非少见,发生率约为15-30%.尽管病因各异,但其临床表现具有相对的共同特征,对诊断与治疗均有重在意义,意总值及认知功能障碍是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最基本的临床表现,在这些基本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限局性脑损害(如额叶、顶叶、颞叶、胼胝体等)的症状与体征,以及失去大脑皮质控制的“释放”症状和继发于脑器质性损害的性损害的情绪症状,都可能给诊断带来困难。 [病因与发病机理] 一、脑器质性疾病:如颅脑损伤、脑肿瘤、脑血管疾病、胖子急性或慢性感染、脑寄生虫病和脑变质性疾病时所发生的精神障碍,是由脑部器质性病变直接引的,故称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不论病变性质如何,其精神症状的表现通常与病变部位、进展急缓、损害范围和严重程度有关。 躯体疾病:如心、肺、肝、肾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代谢和营养障碍,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时所伴发的精神障碍。这种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临床表现的一部分,故又称症状性精神病。其发生除与各种躯体疾病本身直接有关外,和体内各系统的改谈也有关系,如高热、脱水、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代谢异常、毒性中间代谢产物蓄积、脑缺氧、脑微循环改变、维生素缺乏等,这些都可引起脑功能失调而出现精神症状。 三、中毒:重金属、医用药物、农药与食物中毒等,致幻植物(如大麻)与嗜好物(酒)等亦可引发起精神障碍。 四、年龄因素:同一器质性病因,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临床表现倾向性不同。儿童与少年患者易发生谵妄状态,壮年以后易发生遗忘综合或痴呆,老年人常见的有某种程度的大脑皮层细胞损害,处于功能代偿状态,可因轻度呼吸道感染、全身麻醉、脱水或药物等的影响而以生谵妄。 五、个体素质倾向:在器质性精神障碍中,当人格素质倾向的抑制解除而释放强化时,临床表现可呈现为类精神分裂症、类偏执症、类情感障碍的精神状态。M.Bleuler发现具有精神分裂症或躁郁症症状的脑肿瘤患者,其家族中精神分裂症及躁郁症患病率高于一般居民,认为肿瘤本身并不导致精神分裂症与躁郁症,是与脑肿瘤增强了遗传倾向的外显率有关。 六、其他:心理社会因素及文化背景对症状发展及严重程度发生影响。 [临床表现] 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三种状态 (一)谵妄状态(delirium state)是一组意识内容改变和广泛认识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急性全面精神障碍。多继发于各种急性中毒、感染和躯体疾病。常见急性起病,病程短暂,病变发展迅速,故又称急性脑综合征。 谵妄的最初症状,可以从病人的一些非特异性症状表现出来,如焦急、抑郁、易激动、注意集中困难、健忘、恶梦或言语散漫。有时首先出现自言自语,象是在与有对话。伴有不安宁或完全失眠1至天的睡眠障碍,是即将发生谵妄的最初信号。 注意、记忆和定向障碍是诊断谵妄的三个必要的条件:(1)注意不能持久集中,以致话题不能说完,不能持续做一个工作或简单的计算困难;(2)记忆障碍主要为近事遗忘,尤其即刻记忆不良,但远记忆尚良好,若持续的对月份或年份不能正确记忆,经再三校正仍不能记忆时,是谵妄的征象;(3)定向不良是由于注意集中新近记忆障碍所致。 此外。还可有:情绪障碍、睡眠不良或不眠、感知及行为障碍。常伴有带恐怖性的、生动的错视或幻视、被害妄想,以致病有情绪恐惧、抑郁、易怒或欣快。动作减少,寻衣摸床、捻空动作或吵闹不安,待业紊乱,有晨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当众脱衣,玩弄大小使等。言语不联贯。常喃喃自语。自知力和判断力不良,生活不能自理。与此相反,当一个谵妄患者自发变得安静时,可能预示原发病病情加重,患者先变得不活跃,接着陷入错迷。谵妄时精神状态的常见特征是症状的波支性,这种波动日夜转为兴奋为多见。 (二)痴呆状态(dementia state)以大脑认知功能的全面受脶,缓慢出现全面智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记忆、思维、理解、判断、计算等能力减退和人格改变,而无意识障碍。因多见于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的慢性脑部病变(变性病与脑血管病),故又称为慢性脑综全征。 起病大多缓慢,常以神经衰退综合征的表现开始,有不很明确的身体不适,近记忆减退,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思考变得困难,工作能力减退,兴趣减少,情绪显得不如以前热情,患者的认识能力在数月或数年中逐渐下降,性格也逐渐发生改变,对人的产切,进取性和主动性均减退,并有情绪不稳,易发脾气或多疑。由于推理、判断、自知力以及高级情感活动如差耻感、道德感等的受损,有的患者可出现愚蠢性犯罪行为。 有责任中表现对诊断痴呆具有重要意义:(1)记忆不良,尤其近记忆障碍显著;(2)以往获得的知识减退,以致影响社交活动和工作能力。检查时可发现计算与理解困难,抽象思维障碍,例如对同类的两种事物(如猫和鼠、牛和马)有何异同点不能区别。 (三)遗忘(Amnesia)症 是一种选择性局灶认知功能障碍。意识清楚,智力相对良好,突出的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近记忆障碍和言谈虚构倾向,常位有时间定向障碍。患者具有易暗示性,如给新的提示,可引出新的虚构内容。这一综合征又称柯萨可夫(kasakov)综合征,曾认为是慢性酒中毒的特征性症状,现发现还可见于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血管性病变、脑及第Ⅲ脑室肿瘤等。病理部位常在下丘脑后部及中线附近组织(间隔一颞叶结构),亦见于两侧海马。 二、其他精神障碍 (一)精神病样表现:部分患者在意识清楚及智力尚完好情况下出现精神病样状态。在疾病早期可出现类似癔症、恐怖症、强迫症及疑病症等神经症样临床相。某些患者还可出现类精神分裂症和类躁狂抑郁样精神状态。 (二)局灶性脑损害的精神症状:器质性精神障碍时的脑损害可为弥漫性损害,也有损害相对较局限的病变区,在这种情况下可出现局类性脑损害精神状态(其神经症状与体征的表现参阅神经病学专著)。额叶损害可产生明显的人格改变。由于抑制的解除而变得夸大、不机智、多言、幼稚性兴奋和诙谐言语。社会道德性控制能力减退,不考虑个人前途,性行为不检点,有经济与有事交往上发生判断错误。有的表现为极度淡漠或缺乏始动力。顶叶损害可有复杂的认知障碍、包括视觉一空间障碍和体象障碍。较少引起精神病性症状。颞叶损害常可见到智力障碍、类似额时损害的人格障碍、性功能紊乱和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症状。双侧颞叶内侧损害可产生严重的遗忘症,却无其他智力缺损。慢性颞叶损害可有严惩人格改变,特别是情绪不稳和攻击性行为。枕叶损害中层得能感知景象或事物的个别属性,不能说出整个事物的意义。非优势侧枕叶病变可见视觉空间失认复杂的毖视。胼低体病变扩及两半球时可呈现严重的智力障碍。间脑及离干等深部中线组织病变的特征性症状是遗忘综合征、嗜睡和运动不能性缄默症(Akionetic mutism)。以信进行性智力减退、情绪不稳、欣快、暴怒、多食及垂体功能障碍等。

人的精神活动是人脑的正常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异常精神活动是人脑机能障碍的表现,研究病态情况下精神活动的异常表现(即精神症状)的科学称为症状学,又称现象或精神病理学(psychopathology)。认识精神症状是诊断精神疾病的依据,也是精神病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术。 精神症状各人表现不一,有时与正常精神活动相比有质或量的差别,前者较易识别,而后者常需与症状出现时的背景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以确定其是否异常。 心理学将人的正常精神活动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行为过程,精神疾病的症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讨论。 第一节认识过程及其障碍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各种精神活动的基础。认识(Cognition)过程将从感觉和知觉、注意、记忆、言语和思维、智力等方面加以讨论。 一、感觉(Semsation)和知觉(Percoption)及其障碍 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而被认知的初级阶段,但有认识程度的差别,前者为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简单反映,知觉则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各种属性的较完善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将两者截然分开,常合称为感知觉。常见障碍有: (一)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Senstopahia)指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的或难以忍受的感觉。患者往往不能明确指出部位、难以表达的异样感觉,可为牵位、挤压、转动、流动、游走或虫爬等感觉,是构成疑病妄想的基础。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及颅脑外伤性精神障碍。 (二)错觉(Illusion)是对客观事物产生错误的感知。以错视、错听多见。正常人也可以产生错觉,但经验证后能立即纠正。病理性错觉常见于意识障碍状态,患者坚信为真,不能纠正,其内容常常有恐怖性,以致出现恐怖表情、逃跑或攻击行为。见于谵妄状态、癔症、精神分裂症、癫痫等。 (三)幻觉(Hallucination)指无相应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知觉。正常人也偶有幻觉,但持续时间短、能被纠正。病理性幻觉持续时间长、坚信不疑、不能纠正,并常影响或支配患者的情绪和行为,是常见的、重要的精神症状。一般认为:意识清晰时出现的幻觉都属于病态。常见幻觉有: 1、幻听(Auditory hallucination)以言语性幻听居多,可为数人议论、辱骂、威协、命令,少数为赞美。开始时,由于声音内容与来源含糊不清而引起患者注意,以后逐渐清楚而注意,产出现与幻听相应的侧耳倾听、掩耳或空对骂等行为;或据命令性幻想听的内容而拒食、打人、毁物、自伤或自杀、甚至产生危害社会行为。幻听声音多来自外部或说不清方位。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颞叶癫痫等。 2、幻觉( Visual hallucination)外界不存在相应的客观事物而能看见无意义的色彩、闪光或形象。内容较丰富多样,形象清晰、鲜明和具体。亦可模糊不清。较幻听少见。见于躯体疾病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谵妄状态、精神分裂症、癔症等。 3、幻嗅(Olfactory hallucination)和幻味(Gustatory hallucination)幻嗅指患者闻到一种难闻的腐臭味,常以手掩鼻或以物塞鼻;幻味指患者尝到食物中有某种特殊的、令人不愉快的怪味,以致拒食。两者常同时存在,见于精神分裂症、颞叶癫痫等。 4、幻触(Tactile hallucination) 可表现为触摸感、虫爬感、针刺感或触电感,也可为性接触感。见于精神分裂症、癔症等。 5、内脏幻觉(Visceral hallucination)患者能清楚描述躯体内部或某一脏器扭转、穿孔、断裂、腐烂或有虫爬行等。常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一起出现。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更年期精神障碍。 6、假性幻觉( Pseudohallucination)仅指出现于主观空间的幻觉。这些幻觉不是通过患者的感觉器官获得的,其轮廓不够清晰、不够鲜明、缺少真性幻觉的那种客观现实性与形象完整性,但患者却坚信不疑。以假性幻听和幻视较多见。是精神自动症的主要症状之一。 7、思维化声(Voiced thought)当想到某件事时,自己就能听到所想的内容。患者认为是自己的思想变成了声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8、思维显形(Visible thought)指相应的人物、景象、文字等在思维的同时,十分鲜明地浮现于主观空间或投射到客观空间。如想到某一事物时,该事物的形象就出现在眼前。见于精神分裂症。 (四)感知综合障碍(Psychosensory disturbance)患者对客观事物整体的感知是正胡的,但对这一事物的某些个别属性,如形象、大小、位置、距离及颜色等的感知与实际情况不符。可表现为视物变形、视物显大或视物显小,似曾相识或旧事如新,对周围事物缺乏真实感,感到自己整个躯体或一部分发生变化等。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颞叶癫痫或脑瘤、脑炎等脑器质性疾病。

精神障碍指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各种精神活动异常。病因主要有: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表现为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等,多数患者拒绝承认自己患病。建议患者平和心态,及时就医治疗。

精神障碍自考重点知识框架

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人对客观环境和自身的认识能力。前者称环境意识,后者为自我意识。意识活动是通过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激活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共同实现的。皮层下活动是大脑皮层活动的动力源泉,网状结构的上行激活冲动传导对维持大脑皮层活动或觉醒状态有重要作用;同时,大脑皮层又不断的调节或控制皮层下的活动。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而不是一种心理过程。因此,意识障碍不是某种单一的心理机能障碍,而是各种心理过程同时受累,不能根据单一心理过程障碍来判断意识障碍。意识障碍可由各种病因所致的脑功能抑制引起,脑功能抑制的程度与致病因素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有关,也与意识障碍的程度密切相关。 一、环境意识障碍 临床上将急性意识障碍分为三类: (一)以意识水平障碍为主的意识障碍:以精神活动的普遍抑制为特征。表现为感觉阈值增高,感知觉迟钝,注意力难于集中,思维迟缓,理解困难,记忆力差,回答问题缓慢、简单且不准确,情感迟钝,动作减少,定向障碍等。 1、嗜睡(Semnolence)状态:意识障碍程度较轻,在安静环境下常处于睡眠状态,较强刺激能唤醒,并能进行简短的交谈或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刺激一旦消失又入睡。 2、意识混浊(Clouding of consciousness)状态:意识模糊,对外界反应迟钝,强刺激方能引起反应。常有理解、定向障碍,以致对问题理解与应答常有错误。吞咽反射、角膜反应与对光反应存在,可出现吸吮、强握、舔唇等原始动作。 3、昏睡(Soper)状态:意识水平降低程度较上述二者深,对呼叫或推动已不能引起反应。针刺或压眶上缘等强刺激也只能引起无意识的发声或防御反射。角膜与睫毛反射较弱,对光反应存在,深反射亢进,可有肢体震颤或不自主动作。 4、昏迷(Coma)状态:意识完会丧失,对任何刺激都不产生反应。防御、吞咽与角膜等反射及对光反应消失,可引出病理反射。 (二)意识范围缩小为主的意识障碍:正常人在某一时间内也只能意识到作用于他的诸多事物中的某些事物。即意识活动有一定的范围界限。当意识范围狭窄时,在一定时间内仅有少数事物、表象或概念处于意识中心,其余在正常时能意识到的事物则不为患者所感知。意识范围缩小如同视野缩小形成的“管窥”一样,并具有复杂精神机制的抑制、简单精神机制的保存及行为的自动化等特征。 1、意识朦胧(Twilight)状态 患者的意识活动集中于较窄而孤立的范围之内,只对范围内的体验能够感知。表而上看,尚能保持接近正常的行为,自动完成习惯性动作;自理简单生活,回答简单问题,甚至能完成某些连续的行动,但对外界感知不清晰、联想抑制、理解判断能力缺乏,不能适切的掌握与适应周围环境。还可出现定向障碍、片断幻觉、错觉,表情茫然,焦虑、恐惧等情感体验,冲动或攻击行为。朦胧状态以反复发作为特征,常突然发生、持续数分至数日后突然终止。事后多有遗忘。常见于癫痫与癔症,也见于反应性精神障碍、颅脑外伤、感染、中毒及躯体疾病。 2、漫游性自动症(Ambulatory automatism)是意识朦胧状态的一种特殊形式,以不具有幻觉、妄想和情绪改变为特征。患者在意识障碍中可进行无目的、无意义的、与当时处境不相适应的动作。突然发生,持续时间短暂,突然终止,事后遗忘,临床上较多见的有二类: (1)梦游症(Somnambulism) 又称睡行症。患者多在入睡后1~2小时突然起床,但并未觉醒,做些简单而无目的的动作,持续数分至数十分钟后突然入睡。翌晨醒来,完全遗忘。见于癫痫或癔症。 (2)昼游症(Fugue)旧称神游症。多发生于白天或于晨起时突然发作,患者无目的的外出漫游或外地旅行,持续数小时至一日或更长时间,突然清醒,事后有部分遗忘。见于癫痫,也见于癔症,心因性精神障碍等。 (三)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在正常状态下,由于新的印象不断地充实意识内容,使其内容不仅复杂,且经常改变。病理性意识内容改变常呈一过性,预后一般良好,其特征是在精神活动抑制的背景上,出现兴奋性症状。亦可出现幻觉、片断妄想、恐惧情绪、躁动不安等。 1、谵妄(Delirium)状态在意识水平降低的背景上出现丰富、形象、生动的错觉与幻想觉,以幻视居多,言语性幻听少见。伴有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兴奋不安,思维不连贯,喃喃自语。定向不良,对周围环境不能正确辨认。昼轻夜重,持续数小时或数日不等,意识恢复的可有部分遗忘或完全遗忘。见于感染、中毒、脑外伤及躯体疾病。 2、精神错乱(Amentia)状态 表现与谵妄状态相似,但病情较严重。以精神活动不协调,无法理解为特征。可出现片断性的幻觉、思维极不连贯,感知综合障碍,焦虑、恐惧、严重不协调性运动兴奋,定向力与自知力丧失。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周至数月,愈后有遗忘。见于严重的感染中毒性疾病。 3、梦样(Oneiroid)状态 是伴有意识水平降低的一种梦境样体验,其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片断,并与富有情感色彩的幻想交织在一起。常出现丰富的假性幻视和幻听,以及恐惧、忧郁或淡漠等相应的情感变化,致使患者沉顷于幻觉和幻想之中,与周围环境缺乏或丧失联系。反应迟钝,定向错误,以无思维不连贯和内心体验比较丰富为特征。事后有部分回忆和批判能力。见于心因性精神障碍、癫痫、精神分裂症及感染中毒性疾病。睡眠剥夺、过度疲劳,服用致幻剂时也可引起梦样状态。 二、自我意识障碍 Jaspers认为自我意识内涵包括:①存在意识:人对自己的存在能有一个现实的、确切无误的体会;②能动性意识:意识到自己的精神活动是受本人的支配和控制;③同一性意识:意识到自己在不同的时间内是同一个人;④统一性意识;意识到自己在同一时间内是单一的人;⑤界限意识:意识到自己与其它人或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界限,并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不同个体。当上述内涵中的1项或几项出现错误时,即发生自我意识障碍,常见的有: 1、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是指对自我和周围现实的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对自已的精神活动和躯体的存在产生不正确认识或丧失真实感或现实感。例如认为自己的灵魂脱离躯体而存在,或身体两侧不属于同一机体等,见于精神分裂症。 2、双重人格(Double personality)是统一性意识障碍的表现。患者在同一时间内表现为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格,例如患者一方面以甲的身份、语调、行为出现,而另一方面以乙的身份出现。多见于癔症,亦见于精神分裂症。 3、交替人格(Alternating personality)是同一性意识障碍的表现。同一患者在不同时间内表现为两种不完全不同的人格,在不同时间内交替出现。多见于癔症,也见于精神分裂症。 三、 定向障碍(Disorientation) 指患者对时间、地点、周围人物及自身的认识发生障碍。①时间定向:年、月、日、时刻等;②地点定向:当时所在地点;③人物定向:对周围人物的识别及与本人的关系等;④自我定向;自己的姓名、年龄、职业等。定向障碍见于意识障碍及智力障碍患者。正常人亦可出现短暂的定向障碍,特别是新迁地址或旅途中可出现持续约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定向障碍。 四、自知力(Insight)障碍 自知力是指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认识与判断能力。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自知力丧失,有的患者在患病初期尚有自知力,随病情加重逐渐丧失。经过治疗,病情好转后患者的自知力恢复,并能对患病期间的精神异常表现作出恰当的判断和认识。因此,自知力检查对判断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器质性精神障碍(Organic psychosis)是指各种脑器质性精神病、躯体疾病和中毒引起的可逆性或不可逆性脑功能损害时所致的精神障碍。包括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即症状性精神病)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即中毒性精神障碍)。尽管仅有少数癫痫患者伴有精神障碍,不少患者未发现有组织结构的病理性改变,但传统上仍将癫痫包括要内,而有明确脑器质性病变的精神发育迟滞却不包括要内,单列一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在综合性医院内并非少见,发生率约为15-30%.尽管病因各异,但其临床表现具有相对的共同特征,对诊断与治疗均有重在意义,意总值及认知功能障碍是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最基本的临床表现,在这些基本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限局性脑损害(如额叶、顶叶、颞叶、胼胝体等)的症状与体征,以及失去大脑皮质控制的“释放”症状和继发于脑器质性损害的性损害的情绪症状,都可能给诊断带来困难。 [病因与发病机理] 一、脑器质性疾病:如颅脑损伤、脑肿瘤、脑血管疾病、胖子急性或慢性感染、脑寄生虫病和脑变质性疾病时所发生的精神障碍,是由脑部器质性病变直接引的,故称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不论病变性质如何,其精神症状的表现通常与病变部位、进展急缓、损害范围和严重程度有关。 躯体疾病:如心、肺、肝、肾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代谢和营养障碍,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时所伴发的精神障碍。这种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临床表现的一部分,故又称症状性精神病。其发生除与各种躯体疾病本身直接有关外,和体内各系统的改谈也有关系,如高热、脱水、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代谢异常、毒性中间代谢产物蓄积、脑缺氧、脑微循环改变、维生素缺乏等,这些都可引起脑功能失调而出现精神症状。 三、中毒:重金属、医用药物、农药与食物中毒等,致幻植物(如大麻)与嗜好物(酒)等亦可引发起精神障碍。 四、年龄因素:同一器质性病因,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临床表现倾向性不同。儿童与少年患者易发生谵妄状态,壮年以后易发生遗忘综合或痴呆,老年人常见的有某种程度的大脑皮层细胞损害,处于功能代偿状态,可因轻度呼吸道感染、全身麻醉、脱水或药物等的影响而以生谵妄。 五、个体素质倾向:在器质性精神障碍中,当人格素质倾向的抑制解除而释放强化时,临床表现可呈现为类精神分裂症、类偏执症、类情感障碍的精神状态。M.Bleuler发现具有精神分裂症或躁郁症症状的脑肿瘤患者,其家族中精神分裂症及躁郁症患病率高于一般居民,认为肿瘤本身并不导致精神分裂症与躁郁症,是与脑肿瘤增强了遗传倾向的外显率有关。 六、其他:心理社会因素及文化背景对症状发展及严重程度发生影响。 [临床表现] 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三种状态 (一)谵妄状态(delirium state)是一组意识内容改变和广泛认识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急性全面精神障碍。多继发于各种急性中毒、感染和躯体疾病。常见急性起病,病程短暂,病变发展迅速,故又称急性脑综合征。 谵妄的最初症状,可以从病人的一些非特异性症状表现出来,如焦急、抑郁、易激动、注意集中困难、健忘、恶梦或言语散漫。有时首先出现自言自语,象是在与有对话。伴有不安宁或完全失眠1至天的睡眠障碍,是即将发生谵妄的最初信号。 注意、记忆和定向障碍是诊断谵妄的三个必要的条件:(1)注意不能持久集中,以致话题不能说完,不能持续做一个工作或简单的计算困难;(2)记忆障碍主要为近事遗忘,尤其即刻记忆不良,但远记忆尚良好,若持续的对月份或年份不能正确记忆,经再三校正仍不能记忆时,是谵妄的征象;(3)定向不良是由于注意集中新近记忆障碍所致。 此外。还可有:情绪障碍、睡眠不良或不眠、感知及行为障碍。常伴有带恐怖性的、生动的错视或幻视、被害妄想,以致病有情绪恐惧、抑郁、易怒或欣快。动作减少,寻衣摸床、捻空动作或吵闹不安,待业紊乱,有晨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当众脱衣,玩弄大小使等。言语不联贯。常喃喃自语。自知力和判断力不良,生活不能自理。与此相反,当一个谵妄患者自发变得安静时,可能预示原发病病情加重,患者先变得不活跃,接着陷入错迷。谵妄时精神状态的常见特征是症状的波支性,这种波动日夜转为兴奋为多见。 (二)痴呆状态(dementia state)以大脑认知功能的全面受脶,缓慢出现全面智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记忆、思维、理解、判断、计算等能力减退和人格改变,而无意识障碍。因多见于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的慢性脑部病变(变性病与脑血管病),故又称为慢性脑综全征。 起病大多缓慢,常以神经衰退综合征的表现开始,有不很明确的身体不适,近记忆减退,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思考变得困难,工作能力减退,兴趣减少,情绪显得不如以前热情,患者的认识能力在数月或数年中逐渐下降,性格也逐渐发生改变,对人的产切,进取性和主动性均减退,并有情绪不稳,易发脾气或多疑。由于推理、判断、自知力以及高级情感活动如差耻感、道德感等的受损,有的患者可出现愚蠢性犯罪行为。 有责任中表现对诊断痴呆具有重要意义:(1)记忆不良,尤其近记忆障碍显著;(2)以往获得的知识减退,以致影响社交活动和工作能力。检查时可发现计算与理解困难,抽象思维障碍,例如对同类的两种事物(如猫和鼠、牛和马)有何异同点不能区别。 (三)遗忘(Amnesia)症 是一种选择性局灶认知功能障碍。意识清楚,智力相对良好,突出的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近记忆障碍和言谈虚构倾向,常位有时间定向障碍。患者具有易暗示性,如给新的提示,可引出新的虚构内容。这一综合征又称柯萨可夫(kasakov)综合征,曾认为是慢性酒中毒的特征性症状,现发现还可见于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血管性病变、脑及第Ⅲ脑室肿瘤等。病理部位常在下丘脑后部及中线附近组织(间隔一颞叶结构),亦见于两侧海马。 二、其他精神障碍 (一)精神病样表现:部分患者在意识清楚及智力尚完好情况下出现精神病样状态。在疾病早期可出现类似癔症、恐怖症、强迫症及疑病症等神经症样临床相。某些患者还可出现类精神分裂症和类躁狂抑郁样精神状态。 (二)局灶性脑损害的精神症状:器质性精神障碍时的脑损害可为弥漫性损害,也有损害相对较局限的病变区,在这种情况下可出现局类性脑损害精神状态(其神经症状与体征的表现参阅神经病学专著)。额叶损害可产生明显的人格改变。由于抑制的解除而变得夸大、不机智、多言、幼稚性兴奋和诙谐言语。社会道德性控制能力减退,不考虑个人前途,性行为不检点,有经济与有事交往上发生判断错误。有的表现为极度淡漠或缺乏始动力。顶叶损害可有复杂的认知障碍、包括视觉一空间障碍和体象障碍。较少引起精神病性症状。颞叶损害常可见到智力障碍、类似额时损害的人格障碍、性功能紊乱和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症状。双侧颞叶内侧损害可产生严重的遗忘症,却无其他智力缺损。慢性颞叶损害可有严惩人格改变,特别是情绪不稳和攻击性行为。枕叶损害中层得能感知景象或事物的个别属性,不能说出整个事物的意义。非优势侧枕叶病变可见视觉空间失认复杂的毖视。胼低体病变扩及两半球时可呈现严重的智力障碍。间脑及离干等深部中线组织病变的特征性症状是遗忘综合征、嗜睡和运动不能性缄默症(Akionetic mutism)。以信进行性智力减退、情绪不稳、欣快、暴怒、多食及垂体功能障碍等。

精神障碍是属于精神疾病当中的一种,那么这种疾病,也是我们需要说关注的,那么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学会正确的对待这种疾病。及时到正规的精神医院展开治疗才行。精神病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等。当病情稳定以后,应积极进行各种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以帮助病人恢复自知力,促进社会功能包括专业技能和社交能力康复,防止精神衰退。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可起到药物治疗所不能达到的作用,是治疗措施中的重要一环,它可帮助病人迈向新生活,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幸福度。

精神障碍是一种思想上的病,他往往是根据这个人的性格而改变了这种属于内向有精神障碍的人,这种病不好治,只有靠自己努力去尝试改变自己,改善环境才能慢慢的好一些。

精神障碍学自考本科重点知识

器质性精神障碍(Organic psychosis)是指各种脑器质性精神病、躯体疾病和中毒引起的可逆性或不可逆性脑功能损害时所致的精神障碍。包括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即症状性精神病)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即中毒性精神障碍)。尽管仅有少数癫痫患者伴有精神障碍,不少患者未发现有组织结构的病理性改变,但传统上仍将癫痫包括要内,而有明确脑器质性病变的精神发育迟滞却不包括要内,单列一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在综合性医院内并非少见,发生率约为15-30%.尽管病因各异,但其临床表现具有相对的共同特征,对诊断与治疗均有重在意义,意总值及认知功能障碍是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最基本的临床表现,在这些基本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限局性脑损害(如额叶、顶叶、颞叶、胼胝体等)的症状与体征,以及失去大脑皮质控制的“释放”症状和继发于脑器质性损害的性损害的情绪症状,都可能给诊断带来困难。 [病因与发病机理] 一、脑器质性疾病:如颅脑损伤、脑肿瘤、脑血管疾病、胖子急性或慢性感染、脑寄生虫病和脑变质性疾病时所发生的精神障碍,是由脑部器质性病变直接引的,故称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不论病变性质如何,其精神症状的表现通常与病变部位、进展急缓、损害范围和严重程度有关。 躯体疾病:如心、肺、肝、肾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代谢和营养障碍,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时所伴发的精神障碍。这种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临床表现的一部分,故又称症状性精神病。其发生除与各种躯体疾病本身直接有关外,和体内各系统的改谈也有关系,如高热、脱水、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代谢异常、毒性中间代谢产物蓄积、脑缺氧、脑微循环改变、维生素缺乏等,这些都可引起脑功能失调而出现精神症状。 三、中毒:重金属、医用药物、农药与食物中毒等,致幻植物(如大麻)与嗜好物(酒)等亦可引发起精神障碍。 四、年龄因素:同一器质性病因,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临床表现倾向性不同。儿童与少年患者易发生谵妄状态,壮年以后易发生遗忘综合或痴呆,老年人常见的有某种程度的大脑皮层细胞损害,处于功能代偿状态,可因轻度呼吸道感染、全身麻醉、脱水或药物等的影响而以生谵妄。 五、个体素质倾向:在器质性精神障碍中,当人格素质倾向的抑制解除而释放强化时,临床表现可呈现为类精神分裂症、类偏执症、类情感障碍的精神状态。M.Bleuler发现具有精神分裂症或躁郁症症状的脑肿瘤患者,其家族中精神分裂症及躁郁症患病率高于一般居民,认为肿瘤本身并不导致精神分裂症与躁郁症,是与脑肿瘤增强了遗传倾向的外显率有关。 六、其他:心理社会因素及文化背景对症状发展及严重程度发生影响。 [临床表现] 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三种状态 (一)谵妄状态(delirium state)是一组意识内容改变和广泛认识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急性全面精神障碍。多继发于各种急性中毒、感染和躯体疾病。常见急性起病,病程短暂,病变发展迅速,故又称急性脑综合征。 谵妄的最初症状,可以从病人的一些非特异性症状表现出来,如焦急、抑郁、易激动、注意集中困难、健忘、恶梦或言语散漫。有时首先出现自言自语,象是在与有对话。伴有不安宁或完全失眠1至天的睡眠障碍,是即将发生谵妄的最初信号。 注意、记忆和定向障碍是诊断谵妄的三个必要的条件:(1)注意不能持久集中,以致话题不能说完,不能持续做一个工作或简单的计算困难;(2)记忆障碍主要为近事遗忘,尤其即刻记忆不良,但远记忆尚良好,若持续的对月份或年份不能正确记忆,经再三校正仍不能记忆时,是谵妄的征象;(3)定向不良是由于注意集中新近记忆障碍所致。 此外。还可有:情绪障碍、睡眠不良或不眠、感知及行为障碍。常伴有带恐怖性的、生动的错视或幻视、被害妄想,以致病有情绪恐惧、抑郁、易怒或欣快。动作减少,寻衣摸床、捻空动作或吵闹不安,待业紊乱,有晨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当众脱衣,玩弄大小使等。言语不联贯。常喃喃自语。自知力和判断力不良,生活不能自理。与此相反,当一个谵妄患者自发变得安静时,可能预示原发病病情加重,患者先变得不活跃,接着陷入错迷。谵妄时精神状态的常见特征是症状的波支性,这种波动日夜转为兴奋为多见。 (二)痴呆状态(dementia state)以大脑认知功能的全面受脶,缓慢出现全面智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记忆、思维、理解、判断、计算等能力减退和人格改变,而无意识障碍。因多见于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的慢性脑部病变(变性病与脑血管病),故又称为慢性脑综全征。 起病大多缓慢,常以神经衰退综合征的表现开始,有不很明确的身体不适,近记忆减退,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思考变得困难,工作能力减退,兴趣减少,情绪显得不如以前热情,患者的认识能力在数月或数年中逐渐下降,性格也逐渐发生改变,对人的产切,进取性和主动性均减退,并有情绪不稳,易发脾气或多疑。由于推理、判断、自知力以及高级情感活动如差耻感、道德感等的受损,有的患者可出现愚蠢性犯罪行为。 有责任中表现对诊断痴呆具有重要意义:(1)记忆不良,尤其近记忆障碍显著;(2)以往获得的知识减退,以致影响社交活动和工作能力。检查时可发现计算与理解困难,抽象思维障碍,例如对同类的两种事物(如猫和鼠、牛和马)有何异同点不能区别。 (三)遗忘(Amnesia)症 是一种选择性局灶认知功能障碍。意识清楚,智力相对良好,突出的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近记忆障碍和言谈虚构倾向,常位有时间定向障碍。患者具有易暗示性,如给新的提示,可引出新的虚构内容。这一综合征又称柯萨可夫(kasakov)综合征,曾认为是慢性酒中毒的特征性症状,现发现还可见于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血管性病变、脑及第Ⅲ脑室肿瘤等。病理部位常在下丘脑后部及中线附近组织(间隔一颞叶结构),亦见于两侧海马。 二、其他精神障碍 (一)精神病样表现:部分患者在意识清楚及智力尚完好情况下出现精神病样状态。在疾病早期可出现类似癔症、恐怖症、强迫症及疑病症等神经症样临床相。某些患者还可出现类精神分裂症和类躁狂抑郁样精神状态。 (二)局灶性脑损害的精神症状:器质性精神障碍时的脑损害可为弥漫性损害,也有损害相对较局限的病变区,在这种情况下可出现局类性脑损害精神状态(其神经症状与体征的表现参阅神经病学专著)。额叶损害可产生明显的人格改变。由于抑制的解除而变得夸大、不机智、多言、幼稚性兴奋和诙谐言语。社会道德性控制能力减退,不考虑个人前途,性行为不检点,有经济与有事交往上发生判断错误。有的表现为极度淡漠或缺乏始动力。顶叶损害可有复杂的认知障碍、包括视觉一空间障碍和体象障碍。较少引起精神病性症状。颞叶损害常可见到智力障碍、类似额时损害的人格障碍、性功能紊乱和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症状。双侧颞叶内侧损害可产生严重的遗忘症,却无其他智力缺损。慢性颞叶损害可有严惩人格改变,特别是情绪不稳和攻击性行为。枕叶损害中层得能感知景象或事物的个别属性,不能说出整个事物的意义。非优势侧枕叶病变可见视觉空间失认复杂的毖视。胼低体病变扩及两半球时可呈现严重的智力障碍。间脑及离干等深部中线组织病变的特征性症状是遗忘综合征、嗜睡和运动不能性缄默症(Akionetic mutism)。以信进行性智力减退、情绪不稳、欣快、暴怒、多食及垂体功能障碍等。

中原焦点团队黄静2021-10-22讲十坚持分享第828天 在临床工作中,精神障碍症状是判断精神疾病的基础;在阅读有关精神病相关书籍时,精神障碍症状总是会出现各处。 不同的精神障碍症状贯穿精神病学的始终,没有彻底理解这些精神障碍,可以说没有彻底掌握精神疾病。 为了让大家对精神障碍有全面的了解,总结梳理了6大精神障碍症状,并用通俗易懂话、表格、图表等形式展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6大精神障碍分别是:认知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情感障碍、智能障碍、意识障碍。其中认知障碍与思维障碍在6大障碍中是重中之重。 具体内容分别如下: 一、认知障碍 感觉障碍,指在反映刺激物个别属性的过程中出现困难和异常; 认知障碍,指与学习记忆以及思维判断有关的大脑高级智能加工过程出现异常,从而引起严重学习、记忆障碍,同时伴有失语或失用或失认或失行等改变的病理过程。 为了便于理解,将其“障碍”去掉,简化对比感觉和知觉: 感觉: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反应 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全面属性反应 1.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表现为轻微的刺激即引起强烈的感觉,系因对触、痛觉的敏感性增强或感觉阈降低所致。 感觉过度:由于刺激阈增高与反应时间延长,刺激必须达到很强的程度方有感觉,在刺激后需经一潜伏期才能感到强烈的、定位不明确的不适感觉 感觉异常:没有外界刺激而发生的感觉,例如麻木感、蚁走感、触电感、针刺感、灼热感、冷水滴在皮肤上的感觉等。 2.知觉障碍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如将地上的绳索看成一条蛇。 幻觉: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如有幻听、幻视。而在幻听中,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和命令性幻听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二、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分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具体包含如下: 1.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奔逸:健谈,说话滔滔不绝,所说话与主题有关,但主题极易随环境而改变(随境转移)。多见于躁狂症。 思维迟缓:表现言语缓慢、语量减少,语声甚低,反应迟缓,思维内容并不荒谬,所说话与主题有关,能够正确反映现实。多见于抑郁症。 强迫思维:指病人头脑中出现了大量的不属于自己的思维,并强制性的在脑中涌现。 思维散漫:表现为说话东拉西扯,对问话的回答不切题。 思维破裂:表现为病人的言语或书写内容的句子之间语言堆积,言语支离破碎,成了语词杂样。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思维贫乏:表现为沉默少语,答话时内容大致切题,但单调空洞或词穷句短,常回答“不知道”、“什么也没想”。 2.思维内容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主要是包含各种妄想,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 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常见的有:原发妄想,疑病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物理影响妄想等。解释如下: 原发妄想:是突然发生的,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 疑病妄想:坚信自己患了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而四处求医。关系妄想:病人认为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与他有关。 被害妄想:病人坚信周围某些人或某些集团对病人进行打击、陷害、谋害、破坏等不利的活动。 嫉妒妄想:病人无中生有的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诚,另有外遇。 钟情妄想:病人坚信自己被异性钟情 物理影响妄想:称被控制感。病人觉得他自己的思想、情感或意志行为受到某种外界力量的控制而不能自主。三、记忆障碍 记忆障碍有记忆减弱、遗忘、错构、虚构等。其中记忆减弱、遗忘等在正常人中也有,不是精神病学的重点,错构、虚构是记忆障碍的重点。 1.记忆减弱 记忆过程全面的功能减退。最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如痴呆患者也可见于正常老年人。 2.遗忘 顺行性遗忘:不能保留新近获得的信息的称为顺行性遗忘症。患者对于一个新的感觉性信息虽能作出合适的反应,但只限于该刺激出现时,一旦该刺激物消失,患者在数秒钟就失去作出正确反应的能力。所以患者易忘近事,而远的记忆仍存在。本症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者。 逆行性遗忘:正常脑功能发生障碍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的记忆均已丧失的,称为逆行性遗忘症;患者不能回忆起紧接着本症发生前一段时间的经历。一些非特异性脑疾患(脑震荡、电击等)和麻醉均可引起本症。 心因性遗忘:选择性遗忘,即所遗忘的事情选择性地限于痛苦经历或可能引起心理痛苦的事情。多在重大心理应激后发生,可见于急性应激障碍。 3.错构 患者在回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时,对地点尤其是时间的记忆出现错误或混淆,如将此时间段内发生的事情回忆成在另外时间里发生的。 4.虚构 患者用完全虚构的故事来填补和代替之,随之坚信。 有些患者所谈内容大部分为既往记忆的残余,在提问者的诱导下串联在一起丰富生动又显得荒诞不经,但转瞬即忘,临床上称为虚谈症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如痴呆患者和慢性酒中毒性精神病。四、情感障碍 情感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因之而产生相应的内心体验。精神病患者的情感障碍可表现为情感性质、情感波动、情感协调性三种形式。 1.情感性质 就是精神病患者的情感反应不能以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来解释。如躁狂症和脑器质性疾病患者的情感高涨,抑郁症患者的情感低落。 2.情感波动性 情感不稳表现为情感反应极易变化,从一个极端波动至另一个极端,而情感的不稳与外界环境无关,如情感淡漠(精神分裂症患者)、易激惹(神经症、偏执型精神病) 3.情感协调性 情感倒错是指情感反应与内心体验或处境不协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幼稚是指成人的情感反应如同小孩,缺乏理性控制,多见于癔症或痴呆患者。 情感主要是个人对客观人和事的体会和感觉,有很大的主观性,而精神病患者对人事的理解与常人不一样,自然在情感上有很多障碍,上述几点就是精神病患者常见的情感障碍。 五、智能障碍 智能障碍就是进行智慧活动的能力发展受到阻碍或产生缺陷,致使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发生困难而表现智能低下,或因大脑结构的弥散性损害而使患者在意识淸晰的背景上出现持久、全面的智能减退。 在智能障碍中,最重要的是有关精神发育迟缓内容,里面涉及到IQ等级的划分:六、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可为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变化两方面。前者表现为嗜睡、昏睡和昏迷;后者表现为意识模糊和谵妄等。分别如下: 1.嗜睡 患者表现为睡眠时间过度延长,但能被叫醒,可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患者又继续入睡。 2.昏睡 高声呼唤或其他较强烈刺激方可醒,对言语的反应能力尚未完全丧失,可作含糊、简单而不完全的的回答,停止刺激后又很快入睡。 3.昏迷 患者意识完全丧失,各种强刺激不能使其觉醒。 4.意识模糊 注意力减退,情感反应淡漠,定向力障碍,活动减少,语言缺乏连贯性,对外界刺激可有反应,但低于正常水平。 5.谵妄 认知、注意力、定向、记忆功能受损,思维推理迟钝,语言功能障碍,错觉,幻觉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等,可表现为紧张、恐惧和兴奋不安,甚至可有冲动和攻击行为。看完上面的总结,对各种精神障碍有没有更加清晰的理解?希望此文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人对客观环境和自身的认识能力。前者称环境意识,后者为自我意识。意识活动是通过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激活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共同实现的。皮层下活动是大脑皮层活动的动力源泉,网状结构的上行激活冲动传导对维持大脑皮层活动或觉醒状态有重要作用;同时,大脑皮层又不断的调节或控制皮层下的活动。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而不是一种心理过程。因此,意识障碍不是某种单一的心理机能障碍,而是各种心理过程同时受累,不能根据单一心理过程障碍来判断意识障碍。意识障碍可由各种病因所致的脑功能抑制引起,脑功能抑制的程度与致病因素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有关,也与意识障碍的程度密切相关。 一、环境意识障碍 临床上将急性意识障碍分为三类: (一)以意识水平障碍为主的意识障碍:以精神活动的普遍抑制为特征。表现为感觉阈值增高,感知觉迟钝,注意力难于集中,思维迟缓,理解困难,记忆力差,回答问题缓慢、简单且不准确,情感迟钝,动作减少,定向障碍等。 1、嗜睡(Semnolence)状态:意识障碍程度较轻,在安静环境下常处于睡眠状态,较强刺激能唤醒,并能进行简短的交谈或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刺激一旦消失又入睡。 2、意识混浊(Clouding of consciousness)状态:意识模糊,对外界反应迟钝,强刺激方能引起反应。常有理解、定向障碍,以致对问题理解与应答常有错误。吞咽反射、角膜反应与对光反应存在,可出现吸吮、强握、舔唇等原始动作。 3、昏睡(Soper)状态:意识水平降低程度较上述二者深,对呼叫或推动已不能引起反应。针刺或压眶上缘等强刺激也只能引起无意识的发声或防御反射。角膜与睫毛反射较弱,对光反应存在,深反射亢进,可有肢体震颤或不自主动作。 4、昏迷(Coma)状态:意识完会丧失,对任何刺激都不产生反应。防御、吞咽与角膜等反射及对光反应消失,可引出病理反射。 (二)意识范围缩小为主的意识障碍:正常人在某一时间内也只能意识到作用于他的诸多事物中的某些事物。即意识活动有一定的范围界限。当意识范围狭窄时,在一定时间内仅有少数事物、表象或概念处于意识中心,其余在正常时能意识到的事物则不为患者所感知。意识范围缩小如同视野缩小形成的“管窥”一样,并具有复杂精神机制的抑制、简单精神机制的保存及行为的自动化等特征。 1、意识朦胧(Twilight)状态 患者的意识活动集中于较窄而孤立的范围之内,只对范围内的体验能够感知。表而上看,尚能保持接近正常的行为,自动完成习惯性动作;自理简单生活,回答简单问题,甚至能完成某些连续的行动,但对外界感知不清晰、联想抑制、理解判断能力缺乏,不能适切的掌握与适应周围环境。还可出现定向障碍、片断幻觉、错觉,表情茫然,焦虑、恐惧等情感体验,冲动或攻击行为。朦胧状态以反复发作为特征,常突然发生、持续数分至数日后突然终止。事后多有遗忘。常见于癫痫与癔症,也见于反应性精神障碍、颅脑外伤、感染、中毒及躯体疾病。 2、漫游性自动症(Ambulatory automatism)是意识朦胧状态的一种特殊形式,以不具有幻觉、妄想和情绪改变为特征。患者在意识障碍中可进行无目的、无意义的、与当时处境不相适应的动作。突然发生,持续时间短暂,突然终止,事后遗忘,临床上较多见的有二类: (1)梦游症(Somnambulism) 又称睡行症。患者多在入睡后1~2小时突然起床,但并未觉醒,做些简单而无目的的动作,持续数分至数十分钟后突然入睡。翌晨醒来,完全遗忘。见于癫痫或癔症。 (2)昼游症(Fugue)旧称神游症。多发生于白天或于晨起时突然发作,患者无目的的外出漫游或外地旅行,持续数小时至一日或更长时间,突然清醒,事后有部分遗忘。见于癫痫,也见于癔症,心因性精神障碍等。 (三)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在正常状态下,由于新的印象不断地充实意识内容,使其内容不仅复杂,且经常改变。病理性意识内容改变常呈一过性,预后一般良好,其特征是在精神活动抑制的背景上,出现兴奋性症状。亦可出现幻觉、片断妄想、恐惧情绪、躁动不安等。 1、谵妄(Delirium)状态在意识水平降低的背景上出现丰富、形象、生动的错觉与幻想觉,以幻视居多,言语性幻听少见。伴有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兴奋不安,思维不连贯,喃喃自语。定向不良,对周围环境不能正确辨认。昼轻夜重,持续数小时或数日不等,意识恢复的可有部分遗忘或完全遗忘。见于感染、中毒、脑外伤及躯体疾病。 2、精神错乱(Amentia)状态 表现与谵妄状态相似,但病情较严重。以精神活动不协调,无法理解为特征。可出现片断性的幻觉、思维极不连贯,感知综合障碍,焦虑、恐惧、严重不协调性运动兴奋,定向力与自知力丧失。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周至数月,愈后有遗忘。见于严重的感染中毒性疾病。 3、梦样(Oneiroid)状态 是伴有意识水平降低的一种梦境样体验,其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片断,并与富有情感色彩的幻想交织在一起。常出现丰富的假性幻视和幻听,以及恐惧、忧郁或淡漠等相应的情感变化,致使患者沉顷于幻觉和幻想之中,与周围环境缺乏或丧失联系。反应迟钝,定向错误,以无思维不连贯和内心体验比较丰富为特征。事后有部分回忆和批判能力。见于心因性精神障碍、癫痫、精神分裂症及感染中毒性疾病。睡眠剥夺、过度疲劳,服用致幻剂时也可引起梦样状态。 二、自我意识障碍 Jaspers认为自我意识内涵包括:①存在意识:人对自己的存在能有一个现实的、确切无误的体会;②能动性意识:意识到自己的精神活动是受本人的支配和控制;③同一性意识:意识到自己在不同的时间内是同一个人;④统一性意识;意识到自己在同一时间内是单一的人;⑤界限意识:意识到自己与其它人或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界限,并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不同个体。当上述内涵中的1项或几项出现错误时,即发生自我意识障碍,常见的有: 1、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是指对自我和周围现实的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对自已的精神活动和躯体的存在产生不正确认识或丧失真实感或现实感。例如认为自己的灵魂脱离躯体而存在,或身体两侧不属于同一机体等,见于精神分裂症。 2、双重人格(Double personality)是统一性意识障碍的表现。患者在同一时间内表现为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格,例如患者一方面以甲的身份、语调、行为出现,而另一方面以乙的身份出现。多见于癔症,亦见于精神分裂症。 3、交替人格(Alternating personality)是同一性意识障碍的表现。同一患者在不同时间内表现为两种不完全不同的人格,在不同时间内交替出现。多见于癔症,也见于精神分裂症。 三、 定向障碍(Disorientation) 指患者对时间、地点、周围人物及自身的认识发生障碍。①时间定向:年、月、日、时刻等;②地点定向:当时所在地点;③人物定向:对周围人物的识别及与本人的关系等;④自我定向;自己的姓名、年龄、职业等。定向障碍见于意识障碍及智力障碍患者。正常人亦可出现短暂的定向障碍,特别是新迁地址或旅途中可出现持续约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定向障碍。 四、自知力(Insight)障碍 自知力是指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认识与判断能力。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自知力丧失,有的患者在患病初期尚有自知力,随病情加重逐渐丧失。经过治疗,病情好转后患者的自知力恢复,并能对患病期间的精神异常表现作出恰当的判断和认识。因此,自知力检查对判断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精神障碍的病因有哪些?我们通过总结归纳得出以下几个原因:1、精神伤害:患上疾病的患者可能是受到了非常大的精神创伤,引起疾病的,如父母离异、亲人死亡、升学未成等生活事件诱发精神障碍者较为常见,而且心理社会因素对于病程的延续及预后也有重要影响。2、生物化学原因:专家指出,精神障碍是与中枢多巴胺能系统活动过度和去甲肾上腺素能功能不足有关。有些研究发现本症患儿血浆多巴胺β羟化酶增高,而胆碱能系统受抑制。3、器质性原因:精神障碍患儿有围生期损害史较为常见。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延迟、神经系统检查有软体征和脑电图异常亦较多见,额叶、基底节、颞叶损害与精神障碍密切相关。4、病前性格特征:精神障碍患者病前性格多为内向。在性格偏异或不健全基础上,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增加发病的危险性。性格因素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精神障碍的原因之一。5、遗传因素:精神障碍患者家族中有精神障碍遗传史的发生率较高。有人认为父母同患精神障碍,其子女患精神障碍的危险性就较高,遗传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原因中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许多精神障碍人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所以家属的主动性是精神障碍康复的关键。

  • 索引序列
  • 精神障碍自考重点知识
  • 精神障碍自考重点知识点
  • 精神障碍自考重点知识总结
  • 精神障碍自考重点知识框架
  • 精神障碍学自考本科重点知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