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统计学自考试题及答案汇总高中

统计学自考试题及答案汇总高中

发布时间:

统计学自考试题及答案汇总高中

本试卷分A、B卷,使用1996年老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03年新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 __________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 2. 企业产品实物量即企业产品产量,它是以__________来计量企业产品的数量。 3. 工业产品原始实物量,在一般情况下,是把名称相同、用途相同,但__________不同的同类产品,直接相加求得的总量,故又称__________. 4. “工厂法”是以__________为单位,把企业本期工业生产的__________成果乘以相应的产品价格,进行加总计算。 5. 计算建筑总产值采用__________法。 6. 一次合格率是__________的产品在第一次全部送检制品中所占的比重。 7. 在计算企业劳动力平均人数时,对于报告期内节日、假日的人数一律按节、假日__________的人数计算。 8. 提高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减少__________的劳动时间,或提高__________内的产品数量。 9. 各种原材料究竟属于哪一类,并不由原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而是视其在产品形成过程中__________去划分。 10. 企业原材料总消耗量是以__________或其他劳动成果为对象计算的;企业原材料的消费量是以__________为对象计算的。 11. 生产设备的计量单位有“实物数量”和“ ”两种。 12. 认定企业存货的基本原则是以__________为标准。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 下列中属于产出指标的是( )。 A. 劳动生产率指标 B. 品种指标 C. 成本指标 D. 原材料周转次数指标 2. 按范围划分,统计分析可分为( )。 A. 进度分析、专题分析 B. 综合分析、专题分析 C. 综合分析、预期分析 D. 进度分析、预期分析 3. 下列中属于产品劳动量的指标是( )。 A. 工业增加值 B. 全员劳动生产率 C. 定额工时产量 D. 计时工资额 4. 企业总产值的价值构成是( )。 A. v+m B. c1+v+m C. c2+v+m D. c1+c2+v+m 5. 下列中不应计入企业工业生产净值的是( )。 A. 劳动者报酬 B. 生产税净额 C. 营业盈余 D. 固定资产折旧 6. 新产品是一个随( )变化而变化的相对概念。 A. 产量 B. 时间 C. 用户 D. 观察范围 7. 某产品上期废品率为3%,本期为2%,这( )。 A. 说明产品本身质量有所提高 B. 说明产品本身质量有所下降 C. 说明产品本身质量没有变化 D. 不能说明产品本身质量的情况 8. 影响出勤率高低的因素是( )。 A. 停工工时(工日)数 B. 事假工时(工日)数 C. 非生产工时(工日)数 D. 公休加班工日数 9. 可用于计算劳动生产率的指标是( )。 A. 中间消耗 B. 利息 C. 增加值 D. 折旧额 10. 如果总平均工资指数下降4%,结构影响工资指数上升20%.那么固定构成工资指数( )。 A. 上升 B. 下降 C. 持平 D. 是100% 11. 企业原材料消耗量包括( )。 A. 用于产品生产的数量 B. 用于劳动保护的数量 C. 用于科学试验的数量 D. 用于设备维修的数量 12. 企业原材料库存量核算的原则是( )。 A. 谁购买谁统计 B. 谁消费谁统计 C. 谁保管谁统计 D. 谁支配谁统计 13. 固定资产最低使用年限为( )。 A. 一年 B. 三年 C. 五年 D. 十年 14. 以下等式成立的是( )。 A.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D.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5. 下列中反映全部劳动消耗的效益指标是( )。 A. 原材料利用率 B. 成本费用利税率 C. 生产能力利用率 D. 单位综合能耗提供的利税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实物计量单位包括( )。 A. 自然单位 B. 货币单位 C. 劳动量单位 D. 度量衡单位 E. 复合单位 2. 下列各项应计入工业总产值的是( )。 A. 来料加工成品中的来料价值 B. 转售原材料的价值 C. 企业的副产品价值 D. 自制的准备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价值 E. 提供给本企业非工业部门使用的成品价值 3. 月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变动影响因素有( )。 A. 时劳动生产率 B. 季劳动生产率 C. 年劳动生产率 D. 平均工作日长度 E. 平均工作月长度 4. 反映原材料利用情况的指标包括( )。 A. 单耗 B. 原材料库存量 C. 原材料收入量 D. 原材料利用率 E. 原材料复用率 5. 我国现行流转税包括( )。 A. 增值税 B. 营业税 C. 所得税 D. 消费税 E. 资源税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 商品流转 2. 保险储备 3. 企业无形资产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试述工业总产值和商品产值在构成内容上的主要差别。 2. 试述决定企业生产能力大小的因素。 3. 试述企业产品制造成本的构成要素。 4. 目前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标准主要有哪几种 六、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某电石厂一月份电石产量如下: 批次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产量(公斤) 7000 6400 7600 实际发气量(升/公斤) 240 180 210 上级规定,电石标准实物量每公斤发气量为300升。试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厂一月份的 电石混合总产量和标准实物总产量。 2. 某工业企业有如下资料: 一月 二月 工业总产值(万元) 工人平均人数(人) 240 1000 303 1010 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上分析该企业工业总产值变动的情况及其具体原因。 3. 某工业企业第一次原动机能力为3600千瓦(包括直接带动工作机和直接作业的以及厂内运输工具的原动机能力),其中带动发电机的原动机能力为1600千 瓦;又知使用本厂电力的电动机能力为600千瓦;使用购入电力的电动机能力为280千瓦;本厂电气器械能力为1200千瓦;又知向厂外输出电力200千 瓦;本厂非工业生产用电力150千瓦。试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企业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动力设备总能力,并指出其中机械传导能力和电力传导能力各为多少 B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划分的我国经济成分规范为:__________两大类。 2.企业经济统计主要有三个工作过程,即__________. 3.__________是指企业用于生产各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的产品数量。 4.产值指标如以生产对象为主体进行计算,称为__________法。 5.__________指标是用很多种质量参数采用打分的办法评定产品质量的一种方法。 6.为了避免企业间统计上的重复计算,企业从业人员的统计原则上是__________. 7.将原材料实际利用率与原材料利用率定额相比较,其结果即为__________指标。 8.判断固定资产的两个标准是__________. 9.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__________等。 10.__________是某一具体经济实践过程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即该过程的有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比。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企业内部活动条件统计主要是指( )。 A.人力统计、物力统计、财力统计 B.人力统计、物力统计、资源供给统计 C.人力统计、财力统计、市场需求统计 D.市场需求统计、资源供给统计、价格统计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企业的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构成企业经济核算体系 B.企业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微观基础 C.企业业务核算又称为企业的业务技术核算 D.统计核算可以说是企业经济核算的中心 3.企业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 )。 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B.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C.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 D.直接观察法、报告法和采访法 4.原始实物量统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必须符合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 B.必须是本期生产的产品 C.必须严格按照度量衡单位的规定统计 D.必须严格按照产品目录的规定统计 5.计算商品库存量的方法有( )。 A.产品法和工厂法 B.实际盘点法和平衡推算法 C.购进价法和销售价法 D.原始实物量法和标准实物量法 6.工业商品产值不包括( )。 A.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 B.本期生产的准备销售和已经销售的半成品价值 C.对外企业已经完工的工业性作业价值 D.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量差额价值 7.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企业工业总产值指标特点的是( )。 A.企业工业总产值着眼于经济收入,凡本期生产可供销售,取得经济收入者,才予以计算 B.企业工业总产值受物质消耗转移价值的影响 C.企业工业总产值受企业组织结构变动的影响 D.企业工业总产值不受企业生产起点变动的影响 8.产品品种计划完成率指标计算时必须遵循( )。 A.工厂法原则 B.产品法原则 C.生产法原则 D.不抵补原则 9.反映产品本身质量的指标是( )。 A.产品平均等级 B.合格率 C.返修率 D.废品率 10.能够比较精确地反映工人实际用于生产活动上的劳动时间的总量的统计指标是( )。 A.实际工作工时数 B.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 C.实际工作工日数 D.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 11.职工工资总额包括( )。 A.国家星火奖 B.职工生活困难补贴费 C.安家费 D.工龄津贴 12.原材料库存量统计的范围不包括( )。 A.委托外单位代为保管的原材料 B.超过储备定额的原材料 C.在途和待验收原材料 D.清查出来的帐外原材料 13.计算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不应受下列因素影响的是( )。 A.设备数量 B.设备的全年有效工作时间 C.单位设备的生产能力 D.劳动力配备 14.降低变动成本应主要从( )。 A.降低单位产品的消耗 B.提高产量 C.提高设备利用率 D.减少固定成本的支出 15.单位投资提供的生产净值指标,其倒数称为( )。 A.投资效果系数 B.项目投资回收期 C.增长系数 D.投资系数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企业运行的外部条件包括的范围极广,大致可以归纳为( )。 A.自然环境 B.经济体制环境 C.思想文化环境 D.宏观经济环境 E.市场竞争环境 2.企业内部统计资料来源于( )。 A.企业内部车间提供的经济统计资料 B.企业内部各职能科室提供的经济统计资料 C.综合统计部门通过市场调查方式取得的市场动态资料 D.综合统计部门通过行业交流方式取得的行业内部相关资料 E.综合统计部门通过市场调查方式取得的企业产品现期市场拥有量资料 3.工业产品按照产品的完成程度不同可以分为( )。 A.成品 B.半成品 C.在制品 D.废品 E.废料 4.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 )。 A.标准化工作 B.计量工作 C.质量信息工作 D.文明生产 E.质量教育工作 5.加速折旧法包括( )。 A.平均年限法 B.工作量法 C.双倍余额递减法 D.年数总和法 E.偿债基金折旧法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企业原始记录 2.企业物质产品 3.全面质量管理 4.单耗 5.企业生产能力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企业统计核算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我国现行的产品质量统计指标有哪两类?请举例说明。 3.原材料库存控制的统计方法有哪些? 4.企业销售商品时,应同时符合哪些条件才能确认收入? 六、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 1.已知某企业某年工业总产值350万元,工业中间投入128万元,劳动者报酬120万元,固定资产折旧15万元,生产税净额12万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该年度工业增加值和营业盈余。 2.已知某企业某年六月份统计资料如下: 指 标 六月份实际数 产 量(件) 780000 月的平均工人数(人) 400 实际工作工日数(工日) 10000 实际工作工时数(工时) 78000 平均工作日长度(小时) 7.8 平均工作月长度(日) 2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时劳动生产率、日劳动生产率、月劳动生产率指标,并根据计算结果表明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 3.某企业2003年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如下: 指标名称 计算单位 权数 报告期实际值 标准值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2 4500 3000 单位综合能耗提供的利税 元/吨 5 380 330 资金利税率 元/百元 5 80 70 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次 3 3.2 2.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2012年4月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试题答案1-20BDDAB DBDCA DBBCD ABDCB21-30 ABCD BCE AC ABC CD ABDE BCD ABC ACE ABCE41、在制品:在制品是企业车间正在加工的产品,包括本车间各道工序上加工的产品。活在本车间完成若干工序等待下一道工序继续加工的产品,以及完成本车间全部工序等到检验进入半成品库的产品。42、不变价格:是指用同类产品的年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年产品价值。43、全面质量管理:国家标准(GB/T6583-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44、劳务产品:是指劳务产品是与物质产品相对应的产品。又称无形产品,一般称之为“劳务”或者是“服务”。45、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又称之为固定资产公用系数。企业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以某时期新增固定资产额与该时期投资完成额及期初未完工工程投资额之和的比率示。49、固定资产总量统计。可以采用多种计价方式一、按原始价值计价是指按企业构建各项固定资产到达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计价,也包括企业技术改造、扩建中追加的投资。利:1、用这种方式计价所计算的固定资产总量是固定资产原值。2、用原值核算固定资产的数量,在一定成都上反应了企业固定资产的实物总量。3、固定资产原值也是企业提取折旧费,向国家交纳固定资产的占用费,以及分析企业固定资产构成和利用情况的基础。弊:由于经济坏境和社会物价水平的变化,再加上时间价值的作用以及固定资源使用期限较长,构建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原始价值和现实价值可以相差甚远,因此,固定资产原值不能确切的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数量和能力。二、按净值计价按净值计价指去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历年已提取折旧额以后余额,又称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利:固定资产净值反映企业在计算期所拥有的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它是研究固定资产新旧程度,规划固定资产再生产的重要指标。三、按重置价值计价按重置价值计价指对原有固定资产重新估计的全部价值,即按当前的生产条件和价格标准,重新购置或新建同样的固定资产所需要的全部支出计价。利:为了研究企业固定资产的结构,需要讲不通购置的固定资产,用同一样价格水平反映,所以要求计量固定资产的重置价格。弊:企业固定资产重置价值的确定,需要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理,逐一进行估价,此项工作十分浩繁,所以,目前在企业中应用的很少。50、按购进价计算期末商品库存额=按购进价计算初期上平库存额+本期商品库存额+本期商品购进及收入额-按购进价计算本期商品之处额-本期商品销售额*(1-毛利率)按售价计算期末商品库存额=按购进价计算期末商品库存额(1-毛利率)按购进价计算期末商品库存额=480+1600-1320*(1-0.12)=918.4按手机啊计算期末商品库存额=918.4/(1-0.12)=1043.6451、(1)生产一种产品消耗一种原材料的分析单号定额指数=实际单耗水平/单耗定额水平×100%三月份电力消耗定额指数=(69300/500)/140*100%=99%四月份电力消耗定额指数=(79380/300)/135*100%=98%(2)单位产品电耗指数=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电耗/基期单位产品实际电耗=(79380/600)÷(69300/500)=95.45%(3)由于单耗引起的原材料节约或超支的量为:原材料的节约(-)或超支(+)额=(实际倒好-单耗定额)*报告期产量三月份电力消耗的节约或超支量=(138.6-140)*500=-700(度)四月份电力消耗的节约或超支量=(138.6-140)*500=-1620(度)52、年折旧率=2/预期使用年限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因此,在使用该法时应该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出账面净值成为负数。为此,现行制度规定,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预计使用年限到期前两年,将固定资产年初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越平均摊销。年折旧率=2/5=0.4年份 年初账面净值 折旧率 固定资产折旧额(当年) 固定资产折旧额(累计) 年末账面净额 1 200000 0.4 80000 80000 120000 2 120000 0.4 48000 128000 72000 3 72000 0.4 28800 156800 43200 4 43200 - 19600 176400 23600 5 23600 - 19600 196000 4000

注:正态分布表中,P{0

我知道一个网站:上学吧在线考试、、自考的试题很全面。。你需要的资料这个网站上面都有。。

自考审计学试题及答案汇总高中

全国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审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门槛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审计最本质的特性是( ) A.监督性 B.鉴证性 C.评价性 D.独立性 2.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三者最大的区别体现在( ) A.审计内容 B.审计主体 C.审计客体 D.审计目的 3.在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审计师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执行审计程序时,不应改变审计( ) A.目标与范围 B.对象与职能 C.作用与任务 D.职能与方式 4.审计的最基本的证据形式应是( ) A.实物证据 B.书面证据 C.环境证据 D.口头证据 5.被审计单位借入了长期负债,在年末计算利息的时候算错了相应的利息金额,则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违反的“认定”是( ) A.估价或分摊 B.权利和义务 C.存在或发生 D.表达与披露 6.下列有关审计证据可靠性的表述中,注册会计师认同的是( ) A.内部证据在外流转并获得其他单位承认,则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B.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有助于审计结论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C.环境证据比口头证据重要,属于基本证据,可靠性较强 D.书面证据与实物证据相比是种辅助证据,可靠性较弱 7.针对完整性的认定,一般宜采用( ) A.顺查法 B.逆查法 C.详查法 D.抽查法 8.注册会计师希望采用系统随机选样法,从连续编号的0001至2000的收料单中选出100张作为样本,假定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随机起点为542,则最大的样本编号为( ) A.1982 B.1986 C.1988 D.1998 9.既能查证实物证据,又能查证环境证据的审计技术方法为( ) A.观察 B.计算 C.分析性复核 D.监盘 10.下列职务中,不属于不相容职务的是( ) A.授权业务与执行业务 B.记录业务与审核业务 C.记录资产与保管资产 D.授权业务与审核业务 11.注册会计师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应当( ) A.在审计报告中说明 B.发表保留意见 C.发表否定意见 D.向被审计单位报告,如有需要,可出具管理建议书 12.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应该属于审计( ) 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 C.终结阶段 D.后续阶段 13.以下工作中,不属于总体审计计划的是( ) A.重要会计问题与重点审计领域 B.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 C.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 D.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的确定 14.以下关于银行存款实质性测验程序不正确的提法有( ) A.年末银行存款的余额为零,也有可能需要函证 B.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的情况下,通过向银行函证的方式可以获得更加直接、可靠的证据 C.银行询证函既可以用来查证银行存款,也可以查证银行借款 D.函证程序可以取代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审核 15.对通过函证无法证实的应收账款,最有效的审计程序应为( ) A.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后的收款情况 B.审查与应收账款相关的销货凭证 C.进行分析性复核 D.审查已作为坏账的应收账款 16.从下列内容中,注册会计师可以得出折旧费用计提不足的结论( ) A.固定资产投保价值大大超过帐面价值 B.折旧全部提尽的固定资产数量庞大 C.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增幅偏大 D.使用届满而报废的固定资产一再发生超额损失 17.收入与费用审计常用以下哪一种方法来确定审计范围?( ) A.符合性测验 B.分析性复核 C.调查了解 D.审计抽样 18.下列不属于财经法纪审计特征的是( ) A.有固定的审计模式 B.执法的严肃性与强制性 C.审计对象的复杂性 D.事后的突击性 19.经济效益审计特征表现在( ) A.事后性 B.建设性 C.防护性 D.鉴证性 20.内部审计的最初形式为( ) A.巡回审计 B.周期性审计 C.专题性审计 D.日常性审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门槛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就地审计按照不同的情况,可分为( ) A.驻在审计 B.巡回审计 C.专程审计 D.送达审计 E.法定审计 22.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接受年报审计业务时,假如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存在下列关系,需要回避的是( ) A.注册会计师的妻子持有委托单位1000股股票 B.注册会计师五年前是委托单位的总账会计 C.注册会计师的表姐是委托单位的仓库保管员 D.会计师事务所曾给委托单位提供一笔二百万借款,至今未还 E.注册会计师是委托单位的常年会计顾问 23.评价审计证据适当性时,审计人员应考虑( ) A.审计证据的证明力 B.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C.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D.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E.审计证据的金额 24.书面证据获取的方法有( ) A.检查 B.监盘 C.查询及函证 D.计算 E.分析性复核 25.出现下列情况时,审计人员可不进行符合性测验,而直接进入实质性测验程序( ) A.相关内部控制不存在 B.相关内部控制未有效运行 C.执行符合性测验不经济 D.拟信赖被审计单位的内控 E.被审计单位的控制风险为低 26.在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的要素有( ) A.固有风险 B.控制风险 C.检查风险 D.错报风险 E.漏报风险 27.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有( ) A.确定应收账款是否真实 B.确定应收账款的余额是否正确 C.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拥有 D.确定应收账款的回收期 E.确定应收账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8.审计人员在外购存货的计价测验中,除了要考虑样本的代表性之外,通常还要考虑的因素有( ) A.价值高 B.进出频繁 C.价钱波动大 D.容易盘点 E.价钱波动小 29.审计人员在审计资本公积明细账时,若发现以下内容转增资本,则可以认为不正常的有( ) A.资本溢价 B.关联者交易差价 C.股权投资准备 D.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E.拨款转入 30.在销售收入内部控制的测验中,审计人员最为关心的是以下环节的授权( ) A.信用部门的信用授权 B.货物发出的授权 C.销售价钱、折扣的授权 D.会计部门的记录授权 E.内部审计授权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31.追踪法 32.审计流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3.在国家审计署2019年度的审计报告中披露:审计发现,2003年至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决定,由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向所办的两家公司支付体育彩票发行费,用于彩票印制、发行,但支付的发行费超过实际需要,在扣除全部成本费用后,两公司获利高达5.58亿元。 门槛回答:审计署在查证以上违纪事实时,除了采用检查、计算、查询及函证等技术方法之外,还可能要借助于何种技术方法来揭示其重大差异?试列式写出判断过程,并说明该种审计技术常用的方法。 34.某被审计公司的会计政策规定,入库产成品按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产成品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2019年12月31日,公司甲产品期末结存数量为1200件,期末余额为5210万元。公司2019年度甲产品的相关明细资料如下(数量单位为件,金额单位为人民币万元,假定期初余额和所有的数量、入库单价均无误): 日期 摘 要 入库 出库 结存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1.1 期初余额 500 2500 3.1 入库 400 5.1 4.1 销售 800 5.2 4160 100 380 8.1 入库 1600 4.6 10.3 销售 400 4.6 12.1 入库 700 4.5 12.31 销售 800 4.8 12.31 期末余额 1200 5210 门槛回答:(1)在进行相关测验后,计算审计调整金额;(不考虑相关税费) (2)假定被审计的公司不接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调整建议,且知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重要性水平分别为80万元、100万元,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是多少?应该出具何种类型的审计意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35.国家审计监督体系,一般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部门和社会审计组织三种审计机构组成,试述我国审计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36.会计师事务所于2019年2月5日——2月12日完成了对X公司的年报审计(审计报告的签发日为2019年2月12日),兹有部分审计工作底稿如下: (1)营业执照、公司章程; (2)重要的法律文件、合同、协议; (3)审计业务约定书; (4)审计计划; (5)审计报告; (6)审计总结; (7)预备调查底稿; (8)符合性测验底稿; (9)实质性测验底稿; (10)管理建议书。 门槛:(1)将上述审计底稿按照性质、作用归类,将其序号填入下表: 综合类工作底稿 业务类工作底稿 备查类工作底稿 (2)上述底稿在归档的时候,分别属于何种档案,将其序号填入下表: 永久性档案 当期档案 (3)请回答会计师事务所对X公司的当期档案至少保存到何年何月何日? 37.注册会计师对Y公司2019年度的报表进行审计,经审计发现该公司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1)Y公司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坏账准备按期末应收款项、其他应收款余额的6%计提。2019年末未经审计的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应收账款项目为借方余额21000万元,应付账款项目为贷方余额8080万元,预收账款项目为贷方余额1350万元。坏账准备科目为贷方余额1266万元,其中为应收账款计提数为1260万元,应付账款项目和预收账款项目的明细项目列示如下(单位:万元): 应付账款明细账 金额 A 6000 B -1500 C 2080 D 1000 E 500 合 计 8080 预收账款明细 金额 F 2100 G 1000 H -2000 I 190 j 60 合 计 1350 (2)2019年12月31日,Y公司清查盘点库存原资料,发现短缺300万元,仅仅作了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300万元、贷记“原资料”科目300万元的会计处理。经查清短缺原因并报经批准,其中属于非常损失部分为250万元、属于一般经营损失部分为50万元。Y公司于2019年2月的会计记录中对此才作了相应的会计处理,冲销了201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项目金额300万元。 (3)2019年8月,Y公司与P广告代理公司签订广告代理合同,委托该公司承办Y公司产品广告业务,广告代理合同约定:电视广告费用360万元,播放时间为2019年9月;若因故期中止广告,则代理方应退还广告费用及赔偿Y公司的相应损失。Y公司于2019年8月支付上述费用计360万元,电视广告如期播出,然而Y公司认为电视广告的受益期间难以准确界定,于8月将电视广告费计入待摊费用,在自2019年9月起的12个月内平均摊入营业费用,2019年度共摊销120万元。 门槛: (1) 假如不考虑重要性水平,针对上述第①、第②、第③事项,请分别回答注册会计师是否需要提出审计处理建议?若需提出审计调整建议,请直接列示审计调整分录(审计调整分录均不考虑对Y公司2019年度的企业所得税、期末结转损益及利润分配的影响)。 (2) 计算由于被审计单位的上述会计核算错误所导致的2019年利润总额的虚计金额。 38.注册会计师对Z公司进行审计,了解到Z公司的销售程序如下: 销售部门收到顾客订单,估算订单的金额,然后将订单交信用部门审阅。信用部门审阅后,假如同意给与商业信用就在订单上盖章,然后将订单交会计部门。会计部门填制一式两联的销售发票。客户的订单归档保管。销售发票的客户联用专夹保管,等候货物发出的通知。 销售发票的记账联先交仓库,通知仓库发货,然后再转至运输部门。运输部门有权根据动力情况组织运输。在收到销售发票记账联后,运输部门填制一式三联的发运单。第一联交客户,第二联随同货物一起抵达,第三联由运输部门留存。发货后,销售发票的记账联交还会计部门。假如缺货,销售发票上会加以注明。 会计部门在收到销售发票的记账联后,核对销售发票的客户联。销售发票上的价钱要符合公司的定价策略。随后,客户联发给客户用作收款通知,记账联交数据中心入账。数据中心将记账联的数据输入计算机,更新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帐簿。记账完毕,记账联顺序编号后存档。 根据题意,请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1) 为了检查销售是否经过适当的授权,注册会计师应该从什么文件中抽取样本? ( ) A.客户订单 B.发运单 C.应收账款明细账 D.销售发票 理由: (2)假如注册会计师希望检查内部控制能否减少发生发货后不入账的错误,其应该从何处抽取样本? ( ) A.客户订单 B.发运单 C.应收账款明细账 D.销售发票 理由: (3)为了检查内部控制能否降低漏开发运单的可能性,其应该从哪个文件中抽取测样试本? ( ) A.客户订单 B.发运单 C.应收账款明细账 D.销售发票 理由: (4)为了检查应收账款余额中是否有虚构的销售业务产生,其应该从何处抽取测验样本? ( ) A.客户订单 B.发运单 C.应收账款明细账 D.销售发票 理由: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审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6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和发展阶段的阐述,正确的是 A.会计报表审计阶段是最新的审计阶段 B.详细审计产生于美国 C.美国式审计对象从会计账目扩大到整个会计报表 D.介于详细审计阶段与会计报表审计阶段的为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 2.下列不属于审计关系人的是 A.财产所有者 B.审计客体 C.审计主体 D.经济合同诉讼的被告 3.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关系,仅限于的业务种类是 A.审核 B.审计 C.审阅 D.鉴证 4.下列属于注册会计师禁止披露客户的有关信息是 A.为法律诉讼准备文件 B.出于第三方利益使用客户信息 C.监管机构依法进行的质量检查 D.取得客户的授权 5.在审计实务中,对质量控制制度承担最终责任的是 A.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委员会 B.主任会计师 C.签字注册会计师 D.项目经理 6.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获取的下列审计证据中,可靠性的证据是 A.应收账款函证回函 B.购货发票 C.车间领料单 D.采购合同副本 7.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倡导与培育企业内部文化的导向是 A.质量 B.市场 C.营利 D.业绩 8.内部控制的目标不包括 A.审计风险处在低水平 B.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C.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D.在所有经营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 9.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万元,注册会计师抽查样本发现金额有300万元的高估,高估部分为样本账面金额的20%,据此注册会计师推断误差为 A.100万元 B.200万元 C.300万元 D.400万元 10.可口可乐公司规定只有正副董事长持有的两把钥匙才能打开内置神秘配方的保险柜,此项措施属于内部会计控制中的 A.授权控制 B.职责分工控制 C.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控制 D.会计记录控制 11.对某一个具体项目或事项而言,其识别特性可以使其他人士根据该识别特征在总体中识别该项目或事项并重新执行该测试,这种特征通常具有 A.客观性 B.充分性 C.适当性 D.惟一性 12.注册会计师发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应当 A.拒绝发表审计意见 B.发表无保留意见 C.发表保留意见 D.告知管理* 13.下列各项因素中,与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成同向变动关系的是 A.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 B.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 C.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D.可接受检查风险水平 14.为了证实被审计单位某月份关于销售收入的“发生”认定或“完整性”认定,下列最有效的程序是 A.汇总当月销售收入明细账的金额,与当月开出销售发票的金额相比较 B.汇总当月销售收入明细账的笔数,与当月开出销售发票的张数相比较 C.汇总当月销售发票的金额,与当月所开发运凭证及商品价目表相核对 D.汇总当月销售收入明细账的销售数量,与当月开出发运单销售数量相比较 15.被审计单位规定,所有运输车辆在驶出商品存放区域时,必须由保安员检查确认承运人员持有盖有发运部门印章的发运凭证,否则不准放行。这一控制措施最能有效防止重大错报风险的是 A.客户可能拒绝承认已收到商品 B.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发出商品 C.发出商品的数量与批准的数量不符 D.客户订购的商品可能没有发出 16.资产类审计与负债类审计的区别是 A.前者侧重于防止高估和虚列,后者侧重于防止低估和漏列 B.前者侧重于审查所有权,后者侧重于审查义务 C.前者侧重于应付账款,后者侧重于应收账款 D.前者与损益无关,后者与损益有关 17.主营业务收入截止测试的关键是,检查开具发票日期、记账日期、发货日期 A.是否在同一适当会计期间 B.是否临近 C.是否在同一天 D.相距是否不超过30天 18.对通过函证无法证实的应收账款,注册会计师应当执行的最有效的审计程序是 A.分析程序 B.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后的收款情况 C.重新测试相关的内部控制 D.审查与应收账款相关的销货凭证 19.在对于应付债券进行实质性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审查 A.应付债券原始凭证保管人同会计记录人员是否职责分离 B.销售费用明细账 C.债券持有人明细账是否由专人保管 D.应付债券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或其附注中分类反映 20.甲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其审计报告的收件人应为 A.甲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 B.甲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 C.甲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职工 D.甲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更应关注“完整性”认定的项目有 A.短期借款 B.营业费用 C.营业收入 D.管理费用 E.存货 22.下列关于审计监督体系的阐述,正确的有 A.注册会计师、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各司其职,不存在主导与服从的关系 B.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民间审计、社会审计,会计师事务所无需接受审计署的业务指导 C.有些政府审计业务可以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 D.有些内部审计业务可以由政府审计代行其职 E.政府审计是一种法定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实施的主动强制审计 23.对于销售成本的审计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A.分析存货周转率 B.分析毛利率 C.对商品的发出进行截止测试 D.对生产成本进行审查 E.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 24.下列属于质量控制制度要素的有 A.职业道德规范 B.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接受与保持 C.人力资源 D.业务工作底稿 E.监控 25.审计人员可利用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来作为 A.测试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抽样整体 B.核对应收账款总账金额的依据 C.控制应收账款函证的依据 D.审查销售收入变动原因的依据 E.确定坏账计提是否充分的依据 26.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某一事项是否属于重大事项,重大事项通常包括 A.引起特别风险的事项 B.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表明财务信息存在重大错报 C.导致注册会计师难以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情形 D.导致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事项 E.导致出具管理建议书的事项 27.下列各项基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计价或分摊”认定推论得出的有关“存货”具体审计目标的有 A.期末所有存货存在 B.期末所有存货均已登记入账 C.当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正确 D.存货的入账成本正确 E.充分披露质押存货 28.根据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应该对应付账款执行实质性分析程序的有 A.将期末应付账款余额与期初余额进行比较,分析波动原因 B.分析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要求被审计单位作出解释,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缺乏偿债能力或利用应付账款隐瞒利润;并注意其是否可能无需支付,对确实无需支付的应付款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依据是否充分 C.计算应付账款与存货的比率,应付账款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并与以前年度相关比率对比分析,评价应付账款整体的合理性 D.分析存货和营业成本等项目的增减变动,判断应付账款增减变动的合理性 E.从订货单或验收单出发,追查至应付账款明细账,检查发生的业务都已正确入账 29.注册会计师对客户所负有的责任包括 A.对客户无偿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B.确保客户财务安全,并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 C.按照业务约定履行对客户的责任,按时按质完成委托业务 D.对在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并不得利用其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 E.除有关法律允许的情形外,不得以或有收费形式为客户提供鉴证服务 30.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存货监盘时,应特别关注的问题有 A.注册会计师应当特别关注存货的移动情况,防止遗漏或重复盘点 B.注册会计师应当特别关注存货的状况,观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已经恰当地区分了所有毁损、陈旧、过时及残次的存货 C.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盘点日前后存货收发及移动的凭证,检查库存记录与会计记录期末截止日期是否正确 D.注册会计师对存货的计价进行审计 E.在存货监盘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存货验收入库、装运出库以及内部转移截止等信息,以便将来追查至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31、鉴证报告 32.总体审计策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3.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型下,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 环境的程度。请简要回答注册会计师除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之外,还应当了解哪些具体内容? 34.简述对审计工作底稿实施控制程序应达到的要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35.ABC会计师事务所通过招投标程序接受委托,负责审计上市公司XYZ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并委派A注册会计师为审计项目组负责人,在招投标阶段和审计过程中,ABC会计师事务所遇到下列与职业道德有关的事项: (1)应邀投标时,ABC会计师事务所在其投标书中说明,如果中标,需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后,才正式考虑是否与XYZ公司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ABC会计师事务所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与XYZ公司商定按七折收取审计费用,据此,审计项目组计划相应缩小审计范围,并就此事与XYZ公司董事会达成一致意见。 (3)审计开始前,应XYZ公司要求,ABC会计师事务所指派一名审计项目组以外的员工根据XYZ公司的账户资料编制2011年度财务报表。 (4)审计过程中,适逢XYZ公司招聘高级管理人员,A注册会计师应XYZ公司的要求对可能录用人员的证明文件进行检查,并就是否录用形成书面意见。 (5)审计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应XYZ公司要求制定公司财务战略。 要求: 针对上述(1)至(5)项,分别指出ABC会计师事务所是否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并阐述其理由。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36.XYZ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注册地在北京市),承接了ABC股份有限公司的2011年度的财务报表审计。XYZ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是黄观洋,项目经理是杨刚,审计完成外勤工作的日期是2012年3月10日,ABC公司出具的管理*声明书的日期是2012年3月12日。注册会计师在检查ABC公司财务报表时发现,该公司在2011年发生亏损958.6万元,截止2011年12月31日,其流动负债为2.3亿,资产总计为2.2 亿,该公司已在财务报表附注13中充分披露了拟采取的改善措施,其余事项符合出具无保留意见的要求。为此XYZ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如下: 审计报告 ABC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AB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BC公司)2011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2011年度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XX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ABC公司会计人员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3)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目的是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ABC公司财务报表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XX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所有方面公允反映了ABC公司2011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1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XYZ会计师事务所(盖章) 中国注册会计师 黄观洋(盖章) 中国北京市 2012年3月10日 要求:指出审计报告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37.注册会计师张明对远东公司存货项目的相关内部控制进行研究评价以后,发现存在以下五种可能导致错误的情况: (1)所有存货都未经认真盘点; (2)委托明光公司加工的甲材料可能不存在; (3)资产负债表日前已验收入库但发票未到的部分原材料,已列入盘点存货内,但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作了相应会计处理; (4)本年度对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由加权平均法改为后进先出法; (5)远东公司以前年度未经审计。 要求:为了证实上述情况是否会导致错报,注册会计师张明应分别执行的最主要的实质性测试程序是什么?并分别指出能实现的主要审计目标。 38.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X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实施审计。根据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X公司应收账款项目的存在认定具有较高的重大错报风险,计价和分摊认定存在特别风险。为应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A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销售与收款循环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时,选择了实质性方案。 相关情况如下: (1)为应对应收账款存在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与计价和分摊认定的特别风险,A注册会计师拟扩大函证程序的实施范围,以便将检查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2)A注册会计师决定提高消极式函证的比例。因为在这种方式下,即使未收到客户回函,也能形成结论;在收到回函时,所获证据的可靠性甚至可能高于积极式函证。 (3)在填写询证函时,注册会计师将截止时间定为2011年12月15日,以提高函证程序的不可预见性,并拟对自截止日起至资产负债表日止发生的变动实施实质性程序。 (4)为加强对函证的控制,A注册会计师谢绝了X公司财务主管提出的代为寄送询证函的协助,直接将询证函交给X公司收发室的王师傅,要求王师傅亲自寄发。 (5)客户Y公司回函不同意X公司的账面记录。原因是X公司委托的运输公司直到2012年1月2日才将商品运达约定交货地点,故此前双方并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 (6)客户Z公司同意询证函中“贵公司欠”项目记载的50万元,但不同意“欠贵公司”项目记载的20万元。随信寄来的Z公司汇款单表明该项目的金额应为70万元。 要求: (1)针对情况(1)~(4),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决策或做法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2)针对情况(5)和(6),假定Y公司、Z公司的回函经证实是正确的,指出A注册会计师是否需要向X公司提出调整建议?如需要,请指出在不考虑利润分配的条件下调整分录涉及的财务报表项目。

A.秦汉B.审计客体

首先 买书要买带答案的书 除非老师讲其次 想学好,必须好好学最后 可以百度里输入试题名字查找 祝你好运

自考统计学真题及答案汇总

浙江省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78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社会统计学研究的对象具有大量性、变异性等特点,决定了社会统计研究必须采用____________。 2.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称为____________,也称为个体。 3.按照误差产生的原因,统计误差可以分为登记误差和____________两大类。 4.钟型曲线特征是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曲线是用来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累计百分数曲线。 6.如果使用同一资料计算三种平均数时,数值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7.把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各数值按照大小顺序排列,位于正中处的变量值称为____________。 8.四分位差是第三四分位数和____________的半距。 9.时间数列是将某一指标的数值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序列,也称为____________。 10.如果两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说明这两变量之间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统计是静止的历史,历史是流动的统计”。这是______的观点。( ) 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有实无名”学派 2.可变的数量标志能够用数值表示的称为( ) A.变量 B.变项 C.自变量 D.依变量 3.在调查居民对某企业产品的看法时,居民的年龄、性别( ) A.都是数量标志 B.都是品质标志 C.前者是数量标志,后者是品质标志 D.前者是品质标志,后者是数量标志 4.几位高考考生的成绩分别为:520分,550分,580分,620分。这几个数字是( ) A.指标名 B.指标值 C.指标 D.标志 5.关于动态指标表述正确的是( ) A.某企业2006年12月底销售额是动态指标 B.时期数列中的数据是动态指标 C.某企业2006年12月底职工数是动态指标 D.动态指标不能相加 6.把研究对象当作总体,从总体中按照随机的原则抽出一定数量的研究单位作为样本,然后借助样本指标数值来推算总体指标数值。这种方法是(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7.关于抽样误差表述正确的为( ) A.抽样误差与总体各单位的差异程度成正比,与抽样数目成反比。 B.抽样误差与总体各单位的差异程度成反比,与抽样数目成正比。 C.抽样误差与总体各单位的差异程度成反比,与抽样数目也成反比。 D.抽样误差与总体各单位的差异程度成正比,与抽样数目也成正比。 8.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另立一组 10.某公司职工年薪35000元的人最多,平均收入为35000元,则职工年薪的分布( ) A.正偏 B.负偏 C.对称 D.不能作出结论 11.发展中国家人口按年龄分组绘制成的死亡率曲线是( ) A.钟型曲线 B.U型曲线 C.J型曲线 D.逻辑斯蒂曲线 14.在频数分布中,众数是( ) A.的那个频数 B.的标志值 C.频数的那个标志值 D.把频数分布分成两个相等部分的那个标志值 15.已知某种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 市 场 价格(元/公斤) 销售额(元) A 2.00 4500 B 1.50 6000 C 1.80 5400则这种产品在市场上的平均价格为______元/公斤。( ) A.1.60 B.1.72 C.1.82 D.1.91 16.假如各组标志值不变,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2,那么平均数( ) A.不变 B.减少为原来的1/2 C.扩大为原来的1/2倍 D.无法计算 17.某同学的期末考试成绩为85,60,65,75,80。则这位同学成绩平均差为( ) A.9.1 B.8.4 C.8.1 D.无法计算 18.已知方差为64,算术平均数为4,则标准差系数为( ) A.2 B.2.5 C.25 D.无法计算 19.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6.86。这个相对数是( ) A.百分数 B.比率 C.成数 D.比重 20.某企业1996-2000年人均年收入分别为25000元、31000元、35000元、40000元、45000元。该企业工人收入2000年定基发展速度为( ) A.180% B.160% C.112.5% D.128.6% 21.某地2005年度1-5月末就业人员数分别为16万、17万、20万、13万、22万。则该地区在2005年间前4个月平均就业人员数为( ) A.17.6万 B.17.25万 C.12.5万 D.12.35万 24.对企业前5年销售量进行直线趋势估计为:y=90+5.5·t,这5年的时间代码分别是:-2,-1,0,1,2,据此预测今年的销售量是( ) A.106.5 B.123 C.108 D.113.5 25.拉氏公式编制指数时使用______为权重。( ) A.基期数量指标 B.基期质量指标 C.报告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质量指标 26.现象总变动指数是总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 ) A.商 B.乘积 C.和 D.差 27.线性相关中,当r=-1表示( ) A.完全相关 B.不完全相关 C.零相关关系 D.不能确定 28.回归方程Y=8-4x,表示X每增加一个单位,Y( ) A.减少2个单位 B.减少4个单位 C.增加2个单位 D.减少8个单位 29.其它条件不变,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则样本容量( ) A.扩大为原来的4倍 B.扩大为原来的2倍 C.缩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D.缩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30.正态分布中,σ值越小,则( ) A.离中趋势越小 B.离中趋势越大 C.曲线越低平 D.变量值越分散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A.人口总数 B.人口密度 C.产品价格 D.工资收入 E.劳动生产率 2.下列属于随机抽样方法的有(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等距抽样 3.关于基尼系数表述正确的有( ) A.基尼系数在[0 1]之间。 B.可以用来表示收入分配平均程度 C.是根据洛仑兹曲线而提出的 D.基尼系数可以小于0 E.基尼系数可以大于1 4.用来表示离中趋势的数值平均数主要包括( ) A.算术平均数 B.全距 C.众数 D.方差 E.中位数 5.浙江省人口密度为451人/平方公里。这个数字是( ) A.无名数 B.结构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E.有名数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推论统计是对抽样调查而言的,抽样调查一定要有推论统计。( ) 2.时点数列中的数据必定是静态资料。( ) 3.抽样误差表示抽样的精度,是可以避免的。( ) 4.在统计表中,主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 ) 5.“中间大、两头小”是u型曲线特征。( ) 6.在给定资料中,众数可能有一个或多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 7.异众比率表明众数能代表的那一部分变量值在总体中的比重。( ) 8.强度相对数是无名数。( ) 9.对于时期数列,各指标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可以不一致。( ) 10.线性相关中,相关系数r=-0.9,说明两变量不相关。( ) 五、计算题(大题共3小题,第1小题20分,第2小题10分,第3小题10分,共40分,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20分)有6个女学生的身高与体重资料如下: 身高X(米) 1.45 1.45 1.51 1.52 1.60 1.65 体重Y(公斤) 35 38 40 42 47 50且∑X=9.18;∑Y=252;∑X2=14.078;∑Y2=10742;根据以上资料: (1)求身高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并分析相关的密切程度和方向。(6分) (2)配合体重关于身高的直线回归方程。若某女同学身高1.63米,估计其体重大约为多少公斤?(14分) 2.(10分)在对《社会统计学》课程成绩合格考生中随机调查了400名考生,发现其中有300名考生是一次考试合格的。 要求:以95.45%的可靠性(Za/2=2)估计在已经通过《社会统计学》考试的考生中,一次考试通过的考生比重的置信区间。 3.(10分)某市居民人均月收入资料如下:单位:元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人均月收入 800 850 900 950 980要求:用最小平方法求人均月收入时间数列的直线趋势方程,并据以估计2006年的人均月收入。

2005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1、平均数指数是通过对(D)加权平均而形成的指数。A.总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标指数 D.个体指数2、统计整理主要是对(C)的整理。A.历史统计资料 B.统计分析资料C.原始调查资料 D.综合统计资料3、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C)。A.平均数时间数列 B.相对数时间数列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4、按指数所反映的现象特征不同,指数可分为(B)。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个体指数和总指数5、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C)。A.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6、时期数列中所包含的指标(A)。A.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B.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C.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D.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水平7、分配数列包含两个组成要素,即(B)。A.分组标志和组距 B.分组和次数C.分组标志和次数 D.分组和表式8、下列调查属全面调查的是(D)。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住户调查 D.快速普查9、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B)。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10、要了解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宜采用的调查方法应为(B)。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直接调查 D.全面调查11、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C)。A.各组单位数与总单位数之比 B.各组分布次数的比率C.各组单位数 D.总单位数12、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C)两种属性。A.历史属性 B.物理属性 C.社会属性 D.生物属性13、下列人口指标中,属于静态指标的是(C)。A.年内出生人口 B.年内迁出人口C.年末总人口 D.全年离婚人数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业活动单位必要条件的是(A)。A.依法在工商和税务部门登记B.在一个场所从事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C.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多或少业务活动D.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15、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的是(B)。A.生产法 B.成本法 C.收入法 D.支出法16、现行劳动制度规定,单位从业人员统计不包括(B)。A.借用外单位人员 B.技工学校实习生C.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D.兼职人员17、按照原材料能源消费量统计的计算方法,不应计入消费量的是(B)。A.已装入汽车中的润滑油 B.再次使用的建筑模板C.初次使用的去污剂 D.已按图纸切割的钢板18、原材料能源库存的核算原则是(C)。A.谁使用谁统计 B.谁保存谁统计C.谁支配谁统计 D.谁购买谁统计19、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C)。A.流动资产 B.固定资产 C.长期资产 D.所有者权益20、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A)元以上,使用期限在(A)年以上的设备和物品。A.500,1 B.1000,1 C.200,1 D.200,2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1、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为(AB)。A.比较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E.结构相对指标2、统计整理的内容包括(ABCD)。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 B.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C.编制统计表与分析表 D.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E.与上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展变化情况3、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ABD)。A.工资总额 B.钢材消耗量C.商业网点密度 D.年度国内生产总值E.流动资金周转天数4、综合指数从编制方法上看有如下特点(ABCD)。A.先综合后对比 B.对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C.分子分母研究对象的范围一致 D.需要全面的资料E.以上都不对5、时点数列的特点主要有(ACE)。A.每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B.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C.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D.每个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而取得的E.每个指标数值是通过每隔一定时期登记一次取得的6、人口统计的主要任务包括(ABCD)。A.通过经常性人口调查和普查提供人口情况统计数据B.对国家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目标执行情况进行统计监督C.分析人口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我国人口变化的特征和规律D.对人口发展进行统计预测,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E.为国际组织提供我国各项人口数据7、关于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关系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BD )。A.一个法人单位应包括多个产业活动单位B.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隶属关系C.法人单位都应该分解为产业活动单位D.位于一个场所,从事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本身就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E.多产业法人单位至少应包括两个产业活动单位8、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等于(ABCE)各项之和。A.劳动者报酬 B.固定资产折旧 C.生产税净额 D.净出口 E.营业盈余9、在下列人员中,(ABCE)不作为单位从业人员统计。A.职业中学实习生 B.参加企业生产的军工C.企业内部退养职工 D.6个月以上产假人员E.承包本单位卫生清扫的人员10、与增加值有关的企业财务指标包括(ABE)。A.应付工资总额 B.应付福利费总额 C.固定资产净值 D.补贴收入 E.应交增值税 三、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1、普查一般用来调查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总量,它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2、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搜集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3、在时期指标绝对数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可以相加。 (√)4、指数体系至少由三个相互联系的指数构成。 (√)5、统计整理是统计由对个别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总体现象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6、在研究某地区学校规模时,该地区学校数为536所,此数据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7、基本单位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 (√)8、货物和服务是生产活动成果的最终表现形态,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主体。 (√)9、原材料能源消费统计原则是“谁消费谁统计”。 (√)10、单项工程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为其在报告期内完成的投资,该工程在报告期以前完成的投资和应分摊的其他费用作为上个报告期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 (×)四、计算题:(请写出必要的解题步骤,得出答案;5道题,每题8分,共40分。)1、某企业工人日产量如下: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50—60 6 90—100 15 60—70 12 100—110 18 70—80 12 110—120 22 80—90 14 120—130 8 合计107请答:(1)上述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2)指出上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3)计算组距、组中值和频率。答案: (1)属等距分组的次数分配数列。(2)变量是“日产量”,变量值是“50—60;60—70;…;120—130”;上限是:“60,70,…,130”;下限是:“50,60,…,120”;次数是:“6,12,…,8”;总体单位总数是107。(3)组距=上限-下限,计算得,各组组距均为10;组中值=(上限+下限)÷2,计算得各组组中值为;55,65,75,85,95,105,115,125;频率=各组次数÷总次数,计算得,各组频率为:5.6%,11.2%,11.2%,13.1%,14%,16.8%,20.6%,7.5%。2、某厂上半年总产值及平均每个工人产值资料如下表:月 份 1 2 3 4 5 6 总产值(万元) 40 42 44 48.4 49.5 48 平均每个工人产值(元) 试计算该厂二季度平均月劳动生产率和上半年平均月劳动生产率。答案:(1) (2) 3、某公司2004年9月26日成立,从业人员64人。10月16日招聘技术人员6人;11月5日招聘销售人员12人,其中兼职人员5人,11月28日辞退违纪职工2人。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公司第四季度从业人员平均人数、2004年平均人数和年末人数。答案:第四季度平均人数={[64×15+(64+6)×16]/31+[(64+6)×4+(64+6+12)×23+(64+6+12-2)×3]/30+(64+6+12-2)}/3=76(人)2004年平均人数 =[(64×5)/30/3+76]/4=20(人)2004年年末人数 =64+6+12-2=80(人)4、某工业企业5月份主营业务收入56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5万元,投资收益1万元,营业外收入2万元;5月份相关费用为:管理费用2万元,财务费用1.5万元,营业费用0.5万元,主营业务成本38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5万元,其他业务支出1.2万元,营业外支出0.8万元。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企业5月份的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答案: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56-38-0.5-3.5=14(万元)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15-1.2=13.8(万元)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4+13.8-2-1.5=24.3(万元)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24.3+1+2-0.8=26.5(万元)5、某建设项目建筑安装工程及设备购置等本期完成工作量如下:项 目 计量单位 单价(元) 已完成工作量 一、建筑安装工程挖槽 平方米 50 500 砌砖 平方米 200 600 浇混凝土 平方米 500 1000 二、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设备 套 10000 3 工具、器具购置 件 200 50假定间接费为20%,计划利润率为5%(不考虑税率),在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5000元、仓库保管费1000元。试计算该项目投资完成额。答案: 该项目投资完成额为:(50×500+200×600+500×1000)×(1+20%)×(1+5%)+10000×3+200×50+5000+1000=858700(元)

自考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直观的感觉是约等于1%。因为问的是约等于,所以52可以看成约等于50,4999可以看成约等于5000。50/5000=1/100。即约等于百分之一。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______.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全体的百分之五,即是约有8人)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答案】D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答案】A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A.t值不变B.t值变小C.t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不能判断【答案】A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E.以上都不对【答案】D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_____.A.性别B.病人白细胞计数C.血型D.疗效E.某病感染人数【答案】B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答案】D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A.IQ得分B.心率C.住院天数D.性别E.胸围【答案】D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A.标准误逐渐加大B.标准差逐渐加大C.标准差逐渐减小D.标准误逐渐减小E.标准差趋近于0【答案】D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_____.年龄(岁):10~20~30~40~50~60~人数:6 40 50 85 20 1A.线图B.条图C.直方图D.圆图E.散点图【答案】C17.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用“概率”即“率”表示)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答案】B18.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A.直线相关分析B.秩相关分析C.直线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E.病例对照研究【答案】C19.根据下述资料,样本指标提示_____.甲疗法乙疗法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轻型40 36 90 60 54 90重型60 42 70 40 28 70合计100 78 78 100 82 82A.乙疗法优于甲疗法B.甲疗法优于乙疗法C.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D.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E.以上都不对【答案】C20.若算得F药物=7.604,P<0.01;F区组=1.596,P>0.05.按α=0.05水准,则4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_____.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E.药物差别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答案】C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1.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_____.A.b无统计学意义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C.b有统计学意义(r有统计学意义,b也有统计学意义)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E.a有统计学意义【答案】C2.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B.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答案】B3.随机事件的概率为______.A.P=1B.P=0C.P=-0.5D.0≤P≤1E.-0.5【答案】D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越小,说明______.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答案】C5.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率,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_____.A.配对t检验B.成组t检验C.成组秩和检验D.配对秩和检验E.两组方差齐性检验【答案】A6.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_____.A.T值越大P值越小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C.P值与T值毫无联系D.T值越小P值越小E.以上都不对【答案】D7.方差分析中要求______.A.各个样本均数相等B.各个总体方差相等C.各个总体均数相等D.两样本方差相等E.两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答案】B8.比较非典型肺炎和普通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若, 可作单侧检验。A.已知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降低B.已知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升高C.不清楚哪一组的白细胞计数水平有变化D.已知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不高于普通肺炎E.两组白细胞计数值的总体方差不相等【答案】D9.计算某地儿童肺炎的发病率,现求得男、女童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1.2%和19.1%,可认为______.A.男童的肺炎发病率高于女童B.应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C.资料不具可比性,不能直接作比D.应进行假设检验后再下结论E.以上都不对【答案】D10.比较两个率时,不需要进行率的标准化的情况有______.A.内部构成不同B.内部构成相同C.未知各年龄别人口数D.缺乏各年龄别死亡人数E.不易寻找标准人口构成【答案】B11.四格表资料在哪种情况下作χ2检验不必校正______.A.T>1且n>40B.T>5或n>40C.T>5且n>40D.1E.T>5且n<40【答案】C12.欲比较三种药物的疗效(无效、好转、显效、痊愈)孰优孰劣,最好选择______.A.t检验B.方差分析C.χ2检验(两样本配对的计数资料卡方检验 )D.秩和检验(多样本的计数资料的秩和检验)E.u检验【答案】D1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A.没有个体差异就不会有抽样误差B.抽样误差的大小一般用标准误来表示C.好的抽样设计方法,可避免抽样误差的产生 (抽样误差不可避免)D.医学统计资料主要来自统计报表、医疗工作记录、专题调查或实验等E.抽样误差是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及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别【答案】C14.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的根本区别是_____.A.实验设计以动物为对象B.调查设计以人为对象C.调查设计可随机分组D.实验设计可人为设置处理因素E.以上都不对【答案】D15.在下述抽样调查方法中,在样本量相同的前提下,抽样误差最小的是_____.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多阶段整群抽样【答案】C16.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46,P>0.05,说明两变量之间______.A.有相关关系B.无任何关系C.无直线相关关系D.无因果关系E.有伴随关系【答案】C17.某医师研究丹参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实验组用丹参,对照组无任何处理,这种对照属于______.A.实验对照B.空白对照C.相互对照D.标准对照E.历史对照【答案】B18.在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实验组的观察值为0,0,7,14,32,40,对照组的观察值为0,1,2,4,4,8.编秩中零值的秩应分别编为______.A.2,3;1B.1.5,1.5;3C.2,2;2D.2.5,2.5;1E.不参加编秩【答案】C19.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两组样本例数相等),如果假设成立,则对样本来说:______.A.两组秩和相等B.两组秩和的绝对值相等C.两组秩和相差很大D.两组秩和相差一般不会很大E.两组秩和的差值相等答案:(A) (多组均数的秩和 有:各组的平均秩和近似相等)医学统计学模拟试题一、单选题:在 A、B、C、D 和E 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将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下划线的空格里。(每题 1 分)1. 卫生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 _____。A 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B 资料整理、统计描述、参数估计和统计推断C 实验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D 资料收集、资料核对、资料整理和资料分析E 统计设计、统计描述、统计估计和统计推断2. 以下_____不属于定量资料。A. 体块指数(体重/身高 2) B. 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C. 细胞突变率(%) D. 中性核细胞百分比(%)E. 中学生中吸烟人数3. 关于频数表的制作, 以下_____论述是正确的。A. 频数表的组数越多越好 B. 频数表的下限应该大于最小值C. 频数表的上限应该小于最大值 D. 一般频数表采用等距分组E. 频数表的极差是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和4. 比较身高与坐高两组单位相同数据变异度的大小,宜采用_____。A. 变异系数(CV)B.标准差(s)C.方差(s2)D.极差(R)E.四分位间距5. 从 μ到μ+1.96s 范围外左右两则外正态曲线下的面积是_____ 。A.2.5% B.95% C.5.0% D.99% E.52.5%6. 关于假设检验的以下论述中,错误的是_____。A. 在已知 A药降血压疗效只会比 B 药好或相等时, 可选单侧检验B. 检验水准?定得越小, 犯 I型错误的概率越小C. 检验效能 1-?定得越小, 犯 II型错误的概率越小D. P 值越小, 越有理由拒绝 H0E.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 双侧检验的检验效能比单侧检验低7. 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同一常数后,做两个样本均数( )差别的 t 检验,____。A. t 值不变B. t 值变小C. t 值变大D. t 值变小或变大 E. 不能判断8. 将 90 名高血压病人随机等分成三组后分别用 A、B 和 C 方法治疗,以服药前后血压的差值为疗效,欲比较三种方法的效果是否相同,正确的是____ 。A. 作三个样本两两间差值比较的 t 检验 B. 作三个样本差值比较的方差分析C. 作服药前后配对设计资料的 t 检验方差分析D. 作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E. 以上都不对9. 某医师治疗了两例视网膜炎患者,1 例有效,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_____。A. 有效率为 50%B.最好用绝对数表示C.必须用率表示时,应同时给出其可信区间D.分母太小,用相对数不可靠 E.不能得知总体有效率10. 经调查甲乙两地的冠心病粗死亡率均为 4/105,经统一年龄构成后,甲地标化率为 4.5/105,乙地为 3.8/105。因此可认为 _____ 。A. 甲地人群平均年龄较乙地大 B.甲地人群实际冠心病死亡率较乙地高C.甲地老年人构成较乙地大 D.甲地各年龄别冠心病死亡率都较乙地高E.甲地人群冠心病平均死亡风险较乙地高11.不适宜用 Poisson分布描述的实例是_____。A.广深高速公路一定时间发生的交通事故数分布 B.每毫升水样品中大肠杆菌数分布C.放射性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放射出质点数分布 D.单位空间中某些昆虫数分布E.一定人群中乙型肝炎病人数分布12.调查某地居民 1600 人,得蛔虫感染率为 50%,则其总体率的 95%可信区间为_____。A.47.55~52.45% B.48.75~51.25% C.45~55%D.49.68~50.32% E.据此资料不可推知13. 以下不是χ2 检验的用途。A. 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率之间有无差别B. 交叉分类资料两属性间有无相关关系C. 检验频数分布与理论分布的拟合优度D. 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别E. 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均数之间有无差别14.在两组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实验组的观察值为 0,3,7,14,32,对照组的观察植为,0,2,4,4,8。编秩中零值的秩应分别编为 ______。A.1; 2,3 B.3; 1.5,1.5 C. 2; 2,2 D. 1; 2.5,2.5 E. 不参加编秩15. 根据某地 6 至 16 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 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 _____。A.普通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 直方图 D. 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16. 根据样本算得两个变量 X 与 Y 之间的相关系数 r,经 t 检验,P<0.01,可认为_____。A. X 与 Y 间相关密切 B. B. 总体相关系数ρ=1 C. 总体相关系数ρ=0D. 总体相关系数ρ≠0 E. 总体相关系数ρ>017. 对药物半衰期较长的某药作不同剂量疗效的临床试验,以下_____设计不适宜。A. 配对设计 B. 完全随机设计 C .交叉设计D. 配伍组设计 E. 以上设计都不合适18. 现时寿命表的期望寿命_____。A. 受人群数量的影响 B. 不能进行不同地区间的比较C. 受人口年龄别构成的影响 D. 是各年龄别死亡率的综合反映E. 是死亡年龄的平均数19. 与实验相比,_______________。A. 调查中对非研究因素控制更为严格 B. 调查不对研究对象作人为干预C. 调查结果更为可靠 D. 调查设计要遵循随机和均衡的原则E. 调查研究的样本可以更小20. 在某化疗药物治疗肺癌的临床随访研究中, 不属于截尾数据的是_____。A. 随访对象死于其它疾病 B. 随访对象因在随访期间移民出国C. 随访对象因严重付作用未能完成治疗 D. 随访对象到研究结束时仍未死亡E. 随访对象失去联络\医学统计学模拟试题(B)一、单选题:在 A,B,C,D,E 中选一个最佳答案, 将答案字母填在下划线里(每题 1 分)1. 在医学统计学中样本与总体的关系是__________。A 样本是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B 样本是总体中最有特点的一部分C 样本是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 D 样本是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E 样本是总体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一部分2. 以下关于概率的定义中,__________是错误的。A. 当概率小于 0.05, 则为不可能事件 B. 当概率等于 1, 则为必然事件C. 当概率在 0 至 1 之间时, 为随机事件D. 当重复实验次数足够大时, 事件发生频率接近概率E. 当概率等于零, 则为非随机事件3. 频数表不能__________。A. 反映频数分布的特征 B. 方便进一步统计分析计算 C. 便于发现异常值D. 精确估计算术均数的值 E. 用于分类资料4. 在描述定量资料的集中趋势时, 以下论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A. 均数适宜于对称分布资料 B. 几何均数和中位数都适宜于正偏倚分布C. 同一正偏倚分布资料, 估计的均数值小于中位数值D. 对称分布资料的均数值等于中位数值E. 几何均数特别适宜于细菌学和免疫学检测指标的描述5. 用大量来自同一总体的独立样本对总体参数作估计时,关于 95%可信区间(CI),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A. 大约有 95%样本的 95%CI覆盖了总体参数B. 对于每一个 95%CI而言,总体参数约有 95%的可能落在其内C. 各个样本的 95%CI是相同的D. 对于每一个 95%CI而言,有 95%的可能性覆盖总体参数 E. 以上说法都不对6. 在假设检验中,关于 P 值与?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A. α值是决策者事先确定的一个可以忽略的、小的概率值B. P 值是在 H0 成立的条件下,出现当前值以及更极端状况的概率C.α值并不一定要取 0.05, 根据实际需要甚至可以取到 0.15D. 在同一次假设检验中,作单侧检验时所得 P 值比作双侧检验时所得 P 值小E. α值越小,所得结论越可靠7. 当组数等于 2 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与 t 检验的关系是____ 。A.完全等价且 F=t B.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 C.t 检验结果更准确D.完全等价且 t= E.以上都不对8. 下列关于方差分析的陈述中正确的是____。A. 方差分析用于比较各组的总体方差是否相等B. 方差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各样本均数来自同一总体C. 方差分析中判断 F 值相对应的 P 值时需查双侧界值表D. 方差分析得到的 F 值越大, 表明总体均数差别越大E. 方差分析得到的 F 值越小, 越没有理由怀疑 H0 成立9. 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 1000 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 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 名。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__。A. 该研究的样本是 1000 名易感儿童 B. 该研究的样本是 228 名阳性儿童C. 该研究的总体是 300 名易感儿童 D. 该研究的总体是 1000 名易感儿童E. 该研究的总体是 228 名阳性儿童10. Poisson分布独有的特征是______。A. 离散型分布 B. 参数是总体均数 C. 方差等于均数D. 当样本较小时是偏倚分布 E. 当样本足够大时近似正态11.在比较两个率时,进行标准化的目的是______。A.使两个率之间的差异减小 B. 使两个率更能代表二人群的实际水平C. 使两个率更能代表二人群的相对水平 D. 任两个率进行比较都必须先进行标准化E. 代替假设检验发现两个率之间的差别12. 用 A法和 B 法分别检测 100名确诊的癌症病人,A法的阳性率为 pA,B 法的阳性率为 pB。检验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的方法应采用______。A. 检验两样本率是否相等的 u检验 B. 检验两总体率是否相等的 u检验C. 检验两样本率是否相等的χ2 检验 D. 检验两总体率是否相等的χ2 检验E. 两非独立样本的总体率是否相等的χ2 检验13.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结果判定为______。A.T越大,P 越大 B.T越大, P 越小 C. T值在界值范围内, P 小于相应的?D.T值在界值范围内,P 大于相应的? E.以上都不对14. 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 符号秩和检验中, 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B.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秩和检验中, 各组混合编秩C. 当符合正态假定时, 非参数检验犯 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D. 当样本足够大时, 秩和分布近似正态E. 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15. 为比较某地两年几种疾病的患病率, 可采用______。A. 直方图 B.复式直条图 C. 线图 D. 构成比直条图 D.圆图16. 回归分析是研究______。A. 两变量 X, Y 变化的关联性 B. 两变量 X, Y 变化的方向性C. 因变量依赖自变量变化的数量关系 D. 两变量变化的紧密程度E. 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相关比例17. 为减少测量顺序对比较新药与常规药治疗结果的影响, 作统计设计时最好应采用以下哪项措施______。A. 设对照组 B. 随机化安排 C. 增加实验次数 D. 盲法 E. 以上都不行18. 关于寿命表, 以下正确的陈述是______。A. 现时寿命表资料来自对特定人群某时点的调查B. 定群寿命表资料来自对特定人群某时点的调查C. 期望寿命又称平均寿命, 指所有调查对象死亡时年龄的平均值D. 随访某特定人群的死亡情况所得资料可做现时寿命表分析E. 因期望寿命受人群年龄构成的影响, 不能直接比较不同地区的期望寿命19. 关于随机抽样, 以下论述中正确的是______。A. 单纯随机抽样适合大规模的抽样调查B. 当学生学号按入学成绩编排时, 评价学生成绩的抽样调查可采用系统抽样C. 整群抽样的优点是抽样误差较小D. 分层抽样可以通过分层控制非研究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E. 在一次抽样调查中只能采用一种抽样方法20. 以下指标中, ______的分母不是用平均人口数。A.死因别死亡率 B.粗死亡率 C.某疾病发病率 D.婴儿死亡率 E.以上都不是1. II 型错误 2. 非参数检验 3. 正常值范围 4. 组内变异四、简答题:扼要回答以下问题。(每题 6 分)1. 简述怎样描述一组计量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2. 试述假设检验中 I 型错误与 II 型错误的意义及关系。3. 试比较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基本思想。4. 医院拟研究某新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试确定该研究设计中的三要素。5. 试述死亡概率、生存概率与生存率的关系。五、论述和计算题(每题 12 分)1. 某研究调查了山区、丘陵、平原和沿海地区居民饮用水中氟含量与氟骨症患病率如下表,试问1)饮用水中氟含量与氟骨症患病率有无关系?2)有人说,如相关系数的检验结果为 P<0.05,可认为,饮水中氟含量高是导致氟骨症高发的原因之一,对吗?氟含量(mg/l) X 0.48 0.64 4.00 1.48 1.60 2.86 3.21 4.71患病率(%)Y Y 22.37 23.31 25.32 22.29 28.59 35.00 46.07 46.082. 在某地卫生服务调查中随机抽样调查了 400 户家庭,他们的平均年医疗费用支出是 947元,标准差是 291 元。设家庭医疗费用近似正态分布,请估计这些家庭的 95%年医疗费用支出范围,并估计当地家庭年医疗费用平均支出。1. 检验效能 2. 参数检验 3. 可信区间 4. 组间变异四、简答题:扼要回答以下问题。(每题 6 分)1. 试比较标准差和标准误的关系与意义。2. 请简述对两总体均数作独立样本假设检验可以采用的统计方法及适用条件。3. 简述非参数检验的应用条件和优缺点。4. 简述二项分布、Poisson 分布、正态分布三者的关系。5. 试述直线相关与直线回归的区别与联系。五、论述和计算题(每题 12 分)1.某医生欲比较三种镇咳药的疗效, 分析三种镇咳药延迟咳嗽的时间。结果经方差分析得下表,2. 请补充并完成方差分析,3. 解释结果。表 三种镇咳药延迟咳嗽时间的方差分析表变异来源 SS ?ν MS F P组间变异 4994.167组内变异总变异 31810.000 392. 测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与健康人的尿中 17 酮类固醇排出量见下表, 比较两组均数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并解释结果。表 老年慢支病人与健康人尿中 17 酮类固醇排出量(mg/24h)病人组 2.90 5.41 5.48 4.60 4.03 5.10 5.92 4.97 4.24 4.36 2.72 2.37 2.09 7.10健康组 5.18 8.49 3.14 6.46 3.72 6.64 4.01 5.60 4.57 7.71 4.9920.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中,得到回归系数为-0.30,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说明______.A.X对Y的影响占Y变异的30%B.X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减少30%C.X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减少0.30个单位D.Y增加一个单位,X平均减少30%E.Y增加一个单位,X平均减少0.30个单位【答案】C

@MDWANI@MDWANI一、论述题某种菌苗通过皮下注射,对20名观察对象进行免疫,21天后观察结果,分别采用三种原始记录形式,结果如下表:1 以上三种记录各属何种类型的统计资料?2 怎样对这些资料进行合理的分组整理,以有助于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用某菌苗对20名对象作皮下注射免疫结果观察 抗体 目测判断 免疫效果 对象 滴度 抗体水平 分 类 观察 抗体 目测判断 免疫效果 对象 滴度 抗体水平 分 类1 1:40 ++ 有效 2 1:20 + 无效 3 1:160 ++++ 有效 4 1:40 ++ 有效 5 1:320 +++++ 有效 6 1:80 +++ 有效 7 <1:20 ± 无效 8 <1:20 ± 无效 9 1:40 ++ 有效 10 1:40 ++ 有效 11 1:80 +++ 有效 12 1:160 ++++ 有效 13 1:160 ++++ 有效 14 1:80 +++ 有效 15 1:40 ++ 有效 16 1:40 ++ 有效 17 1:20 + 有效 18 1:80 +++ 有效 19 1:40 ++ 有效 20 1:160 ++++ 有效

(52/4999)%≈1.04%所以,52/4999约等于1.04% .

统计学自考本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计算过程如下: 本例均数=80、标准差=10; (1)Z=(60-80)/10=-2;查标准正态曲线:Z-2=0.0228,故一名学生在1小时或更少时间完成考试的概率为0.0228。 (2)Z=(75-80)/10=-0.5、查标准正态曲线:Z-0.5=0.3085,p=0.3085-0.0228=0.2857;故一名学生在超过60分钟但少于75分钟内完成考试的概率为0.2857。 随便问一句:你是不是查错表了!!!!!

简答:1、

1.1999年粮食平均亩产量=(250*10+350*20+450*50+550*20)/(10+20+50+20)=430(kg)亩产量标准差=根号下 [(250-430)2*10+(350-430)2*20+(450-430) 2*50+(550-430)2*20]/(10+20+50+20)=87.18(kg)

  • 索引序列
  • 统计学自考试题及答案汇总高中
  • 自考审计学试题及答案汇总高中
  • 自考统计学真题及答案汇总
  • 自考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 统计学自考本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