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美学自考简答题汇总

美学自考简答题汇总

发布时间:

美学自考简答题汇总

美学自考知识重点:

1、审美趣味: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体现出来的个人的爱好和倾向,它是主体社会性的显现,具有强烈的社会性。

2、美感:主体在具体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立起来的呈现出的审美主体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出主体直观到超越功利、伦理、认识的人生境界,体验出人和世界的意义而表现出来的幸福感、自由感和愉悦感。 3、审美意识:审美主体在具体的活动中被具有独特性质的个体深深吸引,而情不自禁的对之进行领悟、体会、咀嚼,进而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4、寓教于乐:古罗马贺拉斯提出,将美育看作娱乐和道德教育的统一,要求文艺要具有艺术魅力,以感动给人以教益。

5、审美直观: 直观是审美经验的一种重要特征,它是指不需要概念推理能够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征,直观分为感性直观和本质直观,前者是指通过主体感觉器官不把握对象的感性特征,后者是指通过直觉把握对象的本质特征。

6、美感欣赏活动:指主体对美的现象进行感受体验、观照鉴赏和评价,提出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通过感性的途径完善人性

7、费希纳:倡导“自上而下”研究美学的方法,实验学家命运悲剧。

<美学>换教材了.以前的考试题只能做为参考.

1 2008 4 全国2008年4月自考美学试题 WORD 2 2007 4 美学2007年4月自学考试答案 WORD 3 2007 4 2007年4月自学考试自考全国美学历年试卷试题真题 WORD 4 2006 7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5 2006 4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6 2006 4 2006年4月全国自考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试卷真题答案 WORD 7 2006 4 全国2006年4月自学考试自考美学试卷试题真题答案及评分 WORD 8 2005 7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9 2005 4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10 2004 7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11 2004 4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12 2003 7 浙江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13 2003 4 2003年4月美学答案 WORD 14 2003 4 全国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15 2002 7 浙江省200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16 2002 4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历年试卷 用消息发给你了!

对比有形式对比和内容对比。形式对比,如体积大小,线条曲直,刚柔,色彩的浓淡,冷暖,光线的明暗,强弱,空间的虚实,形态的动静,声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等。内容对比,善与恶,忠诚与虚伪,豪放与怯懦,大方与小气,刚强与柔弱,开朗与阴郁,爱与恨,喜与悲,痛苦与欢乐等等。作为形式美规律的对比是指物象的形式,形式因素组合的对对比,但形式的对比又与内容的对比相联系的。内容的对比实际上是艺术的一种手法。京剧中红脸与白脸,音乐中高音与低音,男声与女生,在绘画中色彩的冷暖线的粗线,刚柔。齐白石画牡丹,花是鲜红的,叶是浓黑突出地表现植物的生命力。给观众的视觉以强烈的震撼。对比能给人以活跃,明朗之感。但对比也要适宜,对比太强,有伤于调和,活跃就会变成“各自为政”,明朗可能就会变成生硬或滑稽了。 调和属于和谐。和谐指审美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多样统一而以统一为主的状态。平衡,呼应,有宾主都可说包含有和谐,调和的性质。对比是动的,调和是静的。对比属阳刚之美,调和属阴柔之美,即优美。调和能使人在柔和予静中得到美的享受。调和在艺术中必须与其它形式美规律相配合,过分调和会造成软弱无力。

自考美学简答题汇总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对于美学学科性质认识正确的是 A.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活动的社会科学 B.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经验的人文学科 C.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想象的社会科学 D.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人文学科 2.美学之父是 A.康德 B.鲍姆加登 C.席勒 D.海德格尔 3.审美形态不仅是一种感性形态,还是一种 A.社会历史形态 B.自然客观形态 C.逻辑归类形式 D.理性抽象形式 4.中国文论中所谓“不平则鸣”、“发愤著书”等命题,实质上都是揭示文艺创作中的 A.崇高现象 B.悲剧心理 C.荒诞感 D.虚无感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体现的审美形态是 A.自然 B.含蓄 C.隐秀 D.优美 6.崇高与壮美的区别是 A.崇高指自然现象,壮美指社会现象 B.崇高一般展示冲突的过程,壮美一般显示人的活动的结果 C.崇高是道德的象征,壮美是自由的显现 D.崇高多与戏剧相伴,壮美则与史诗结缘 7.主张审美鉴赏是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一致的美学家是 A.哈奇生 B.休谟 C.康德 D.黑格尔 8.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表明审美经验具有 A.直观性 B.功利性 C.超越性 D.超验性 9.《毛诗序》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句话所体现的审美 经验的构成要素是 A.感知 B.情感 C.想象 D.理解 10.《礼记•乐记》中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大体上可划入西方艺术起源理论 的 A.表现说 B.符号说 C.形式说 D.巫术说 11.“art” 一词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主要是指 A.思想 B.情感 C.技艺 D.智慧 12.在意象的各种类型中,与对象相似的是 A.抽象 B.喻象 C.兴象 D.仿象 13.艺术多元功能的间接实现须通过 A.审美功能 B.认识功能 C.干预功能 D..交流功能 14.从根本上讲,艺术本体论研宄的是 A.艺术的存在方式 B.艺术的形式特征 C.艺术的创作行为 D.艺术的功能体系 15.从结构角度而言,艺术品的核心是 A.意蕴 B.意象 C.意义 D.意指 16.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分类原则是 A.艺术是人类的主观愿望 B.艺术是神灵凭附的结果 C.艺术是对于现实的“摹仿” D.艺术是对于某种理念的“摹仿” 17.蔡元培对中国近代美学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 A.“以美育代宗教”说 B.小说具有“熏、浸、刺、提”四力 C.艺术可以“畅神” D.“性欲升华”说 18.《美育书简》的作者是 A.斯宾塞 B.歌德 C.席勒 D.康德 19.把美育等同于人格教育,其理论缺陷在于 A.将美育的目标落实到德行,取消了美育的独立性 B.把情感从人的整体心理结构中抽离出来,变成了目的 C.把美育变成了传授知识的一种单纯手段 D.把美育变成了培养个性的一种途径 20.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 A.使人具有崇高的人格 B.使人具有高尚的情感 C.使人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 D.使人成为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确立的标志包括 A.有专门的美学著作问世 B.有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 C.形成独立的研究对象 D.形成独立的研究范围 E.有明确的研宄人员 22.下列关于喜剧的命题中表述正确的有 A.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B.喜剧对象的特征是用另外一个本质的假象把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 C.喜剧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 D.喜剧是形象压倒观念,表现了理性内容的空虚 E.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 23.柏拉图认为迷狂状态的四种类型是 A.预言的 B.宗教的 C.寓言的 D.诗神凭附的 E.哲学的 24.意境的类型包括 A.道器同一之境 B.天人合一之境 C.默坐证心之境 D.有我之境 E.无我之境 25.关于艺术敏感表述正确的有 A.它是由对象引发的感触 B.它能激发艺术家的意象思维 C.它能调动起艺术家的诸心理功能 D.它是主体对客体的感受能力 E.它是主体对客体的逻辑分析能力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3分,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26.审美意识 27.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 28.审美理解的多义性 29.以道制欲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析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31.简述西方悲剧理论的主要发展过程。 32.简述想象力在审美对象的构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3.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 34.简述美育的独特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5.结合下面两段话,谈谈对“审美是有限无功利性与功利性的统一”这一命题的 理解: (1)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 (2)艺术作品的产生和欣赏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完美的人。 36.试论艺术接受过程中,欣赏者是如何实现意象的重建的,请举例说明。

自考美学知识重点的整理与归纳1荣格的原型理论抛弃了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将个体无意识转化为集体无意识。原型是人类早期生存环境中产生的一种集体无意识,通过遗传机制被人类群体遗传。2艺术美是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中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艺术美是人类创造和提炼的结果,高于自然,是人类精神和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表现和确认。3美学是—1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4审美意识——是指人类在生活实践中萌生并具有某种模糊的审美追求的意识。5审美思维是指基于审美意识对审美现象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理性认识。6美学学科是以审美意识和审美思维为基础,以审美现象为一门特殊学科,独立、系统地看待审美现象的理论体系。7审美关系是指从属于人与世界的本体关系,是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关系,是人类通过感性形式对世界建构的一种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8美是指通过审美活动所建构的能够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它是人与世界和谐统一、 有限无限的自由生活境界的吝观化和感性表现。9美感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客体同时建构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它体现在对实践功利、伦理与认知之外的自由生命状态的主观感知,以及体验人与世界存在意义所产生的自由、幸福与愉悦感。10审美形式是指对美的不同形式,即审美对象的分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产生的自由生命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和具体存在状态。11审美需要是指人作为一种生活的、自觉的社会存在,在客观活动中渴望实现和肯定自己,并根.据自己的人生理想自由、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需要。它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新丰富和新表现。12审美理想是主体心灵中完美美的概念,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心灵中建构的理想形态美。13审美趣味是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兴趣和趣味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14审美活动没有功利性,也就是说,审美活动不是针对某-特定的有限目的,相反,它也必须以摆脱直接的功利目的为前提。美活动指向的是一种整体的、 根本的功利主义,即促进人走向一种完全的自由存在状态。15自律是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世界, 它不是一种手段,而是目的本身。16审美体验是主体在特定的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所吸引,不由得去理解、欣赏咀嚼,从而陶醉于其中,使灵魂受到震撼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17系统地提出了席勒博弈论。在他看来,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而且是人从动物状态.向人性的主要标志。它是在摆脱了物质欲望的桎梏和道德必然性的强迫之后的一种真正的自由活动。它突出的特点是它只关心事物的纯粹外表,也就是说,它只对事物的形象无所事事,供地面观看和玩耍,他基本上是一种想象的游戏,因此,所谓的游戏也是一种审美活动。18审美意识是指人的审美需要与外在吝体之间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它主要包括人的审美欲望、渼趣味、美观念和审美理想。19审美形式是指以复杂的生活方式和自由的生活境界为核心,以以们对不同形式进行逻辑分类的感性表现形式,如审美趣味、审美风格等。20审美活动的二重性主要是指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美学自考知识重点:

1、审美趣味: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体现出来的个人的爱好和倾向,它是主体社会性的显现,具有强烈的社会性。

2、美感:主体在具体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立起来的呈现出的审美主体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出主体直观到超越功利、伦理、认识的人生境界,体验出人和世界的意义而表现出来的幸福感、自由感和愉悦感。 3、审美意识:审美主体在具体的活动中被具有独特性质的个体深深吸引,而情不自禁的对之进行领悟、体会、咀嚼,进而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4、寓教于乐:古罗马贺拉斯提出,将美育看作娱乐和道德教育的统一,要求文艺要具有艺术魅力,以感动给人以教益。

5、审美直观: 直观是审美经验的一种重要特征,它是指不需要概念推理能够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征,直观分为感性直观和本质直观,前者是指通过主体感觉器官不把握对象的感性特征,后者是指通过直觉把握对象的本质特征。

6、美感欣赏活动:指主体对美的现象进行感受体验、观照鉴赏和评价,提出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通过感性的途径完善人性

7、费希纳:倡导“自上而下”研究美学的方法,实验学家命运悲剧。

自考美学简答题总结汇总

美学自考必考知识点如下:

1、审美趣味: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体现出来个人爱好和倾向,它是主体社会显现,具有强烈社会。

2、美感:主体在具体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立起来呈现出审美主体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出主体直观到超越利、伦理、认识人生境界,体验出人和世界意义而表现出来幸福感、自由感和愉悦感。

3、美学的学科性质: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

4、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2)特性:具体感性的审美活动体现出来,缺乏明确而系统的理论表述,不成熟,不自觉。

(3)分类:分为初级审美意识和高级审美意识。

5、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这样一门学科;代表人物:柏拉图,代表作品:《大希庇阿斯篇》美学在古希腊没成为一门学科,但开始研究美本身、美的本质。

6、美学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从学科性质来看,美学核心方法应当是哲学方法。

7、审美需要的特征

(1)生命需要:是人所独有的一种生命需要,它植根于人的生命活动本身的独特性质。

(2)高级的精神追求:审美需要属于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

8、审美理想的概念: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所谓审美理想就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审美理想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最高的位置。

9、审美理想与人生理想的内在关联:审美理想反映着一定时代的民族性、时代性和阶级性,它与社会理想联系在一起。审美理想不仅仅是审美活动本身的产物,而是主体全部人生实践的结晶。

10、审美趣味的两重性:存在着个体性与社会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矛盾。

自考美学知识重点的整理与归纳1荣格的原型理论抛弃了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将个体无意识转化为集体无意识。原型是人类早期生存环境中产生的一种集体无意识,通过遗传机制被人类群体遗传。2艺术美是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中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艺术美是人类创造和提炼的结果,高于自然,是人类精神和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表现和确认。3美学是—1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4审美意识——是指人类在生活实践中萌生并具有某种模糊的审美追求的意识。5审美思维是指基于审美意识对审美现象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理性认识。6美学学科是以审美意识和审美思维为基础,以审美现象为一门特殊学科,独立、系统地看待审美现象的理论体系。7审美关系是指从属于人与世界的本体关系,是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关系,是人类通过感性形式对世界建构的一种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8美是指通过审美活动所建构的能够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它是人与世界和谐统一、 有限无限的自由生活境界的吝观化和感性表现。9美感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客体同时建构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它体现在对实践功利、伦理与认知之外的自由生命状态的主观感知,以及体验人与世界存在意义所产生的自由、幸福与愉悦感。10审美形式是指对美的不同形式,即审美对象的分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产生的自由生命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和具体存在状态。11审美需要是指人作为一种生活的、自觉的社会存在,在客观活动中渴望实现和肯定自己,并根.据自己的人生理想自由、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需要。它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新丰富和新表现。12审美理想是主体心灵中完美美的概念,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心灵中建构的理想形态美。13审美趣味是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兴趣和趣味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14审美活动没有功利性,也就是说,审美活动不是针对某-特定的有限目的,相反,它也必须以摆脱直接的功利目的为前提。美活动指向的是一种整体的、 根本的功利主义,即促进人走向一种完全的自由存在状态。15自律是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世界, 它不是一种手段,而是目的本身。16审美体验是主体在特定的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所吸引,不由得去理解、欣赏咀嚼,从而陶醉于其中,使灵魂受到震撼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17系统地提出了席勒博弈论。在他看来,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而且是人从动物状态.向人性的主要标志。它是在摆脱了物质欲望的桎梏和道德必然性的强迫之后的一种真正的自由活动。它突出的特点是它只关心事物的纯粹外表,也就是说,它只对事物的形象无所事事,供地面观看和玩耍,他基本上是一种想象的游戏,因此,所谓的游戏也是一种审美活动。18审美意识是指人的审美需要与外在吝体之间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它主要包括人的审美欲望、渼趣味、美观念和审美理想。19审美形式是指以复杂的生活方式和自由的生活境界为核心,以以们对不同形式进行逻辑分类的感性表现形式,如审美趣味、审美风格等。20审美活动的二重性主要是指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美学自考简答题汇总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的合理性就在于( ) A.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 B.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 C.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 D.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 ) 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 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 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 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 3.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 ) A.外在的自然界 B.人所改造过的自然界 C.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 D.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 ) A.美在形式 B.美在关系 C.美在生活 D.美在距离 5.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 ) 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B.维柯《新科学》 C.鲍姆嘉登《美学》 D.黑格尔《美学》 6.“由上而下”的美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 A.重视科学实验 B.注重实证 C.哲学思辨 D.心理分析 7.大自然成为人类审美对象的直接前提是( ) A.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 B.人类社会初步形成 C.人类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 D.人类具备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8.把山水作为绘画、文学等艺术样式的题材,这标志着( ) A.艺术开始进入自觉的时代 B.审美活动开始走向独立 C.人对自然审美意识开始觉醒 D.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 9.美感产生于( ) A.游戏 B.摹仿 C.巫术 D.社会实践 10.“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 A.席勒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尼采 11.孕育意象所需要的“虚静”并不排除或超越( ) A.功利 B.逻辑 C.日常自我 D.自由 12.提出“神思”的理论家是( ) A.司马迁 B.司空图 C.刘勰 D.严羽 13.美感开始于( ) A.异性的吸引 B.游戏的冲动 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D.祭祀的崇拜 14.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美感( ) A.没有起点 B.有一个起点,却没有终点 C.既无起点,也无终点 D.有起点,也有终点 15.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 ) A.感官 B.审美能力 C.想象 D.灵性 16.载道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 A.艺术的起源 B.艺术的功能 C.艺术的本质 D.艺术的内容 17.在各种艺术意象中,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18.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在于( )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19.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与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 ) A.精神产品 B.物质产品 C.人工制品 D.自然物 20.下列艺术观中,不是由现代美学家提出的学说是( ) A.集体无意识说 B.有意味的形式说 C.符号说 D.娱乐说 21.席勒认为,通过审美教育,人们可以( ) A.由“自由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B.由“审美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C.由“审美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D.由“自由王国”进入“审美王国” 22.下列不属于美育特点的是( ) A.感性 B.感染性 C.愉悦性 D.规范性 23.“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提出者是( ) A.王国维 B.蔡元培 C.李大钊 D.李泽厚 24.霍布斯的喜剧主张是( ) A.突然荣耀说 B.预期失望说 C.生命的机械化 D.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 25.中国古代的“风骨”范畴,类似于现在美学范畴中的( ) A.优美 B.崇高 C.悲剧 D.喜剧 26.笪重光说:“密叶偶间枯枝,顿添生姿,纽干或生剥蚀,愈见苍颜。”这句话所体现的美学特征是( ) A.美丑互补 B.化丑为美 C.以丑衬美 D.美丑相间 27.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表现出的风格是( ) A.优美 B.悲壮 C.滑稽 D.崇高 28.古曲《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 ) A.优美 B.崇高 C. 悲剧 D.喜剧 29.下列学说不属于中国古典美学的是( ) A.言志说 B.心生说 C.缘情说 D.表现说 30.“燕山雪花大如席”中雪花的形象属于(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美育与智育的区别是( ) A.目的不同,智育是认知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 B.过程不同,智育是知识教学过程,美育是情感升华过程 C.性质不同,智育是由内而外输入,美育则有内在自发性 D.接受不同,智育用脑接受,美育用心接受 E.思维方式不同,美育离不开感性形象,智育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 32.美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它所包含的层面主要有( ) A.自然物质层 B.形式符号层 C.知觉表象层 D.社会历史层 E.心理意识层 33.在美学研究中贯彻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就要求美学研究者( ) A.应当具有深厚的历史修养 B.应当具有历史的眼光 C.应当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 D.应当善于运用逻辑的方法 E.应当抓住历史学与逻辑学的契合点 34.提出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美以及美的规律这一观点的主要根据在于( ) A.能够更好地划清美学与各门艺术理论的界限 B.有助于扩大美学研究的范围 C.只有深入研究了高级的艺术美,才能理解低级的生活美 D.只有深入研究了生活中的各种美学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美 E.有助于感性认识的完美 35.19世纪以来西方美学重视感觉在美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美学家有( ) A.费希纳 B.桑塔亚纳 C.弗洛伊德 D.阿恩海姆 E.费尔巴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36、37小题每题4分,38、39小题每题3分,共14分) 36.寓教于乐 37.“上升的乖讹”与“下降的乖讹” 38.无我之境 39.美感欣赏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简述美育的特点。 41.简析“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 42.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美”的原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3.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 44.以王昌龄《采莲曲》为例试阐述美感作为一种感觉的一般特点。 附诗: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 #自考# 导语】寒窗苦读十余载,今朝考试展锋芒;思维冷静不慌乱,下笔如神才华展;心平气和信心足,过关斩将如流水;细心用心加耐心,努力备考,定会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供您查阅。篇一 1.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的学科。(A)A.低级的感性认识 B.人的意志 C.理性 D.意念 1.22.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D) A.理念论 B.先验主体论 C.绝对精神论 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1.23.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B) A.意念 B.实践 C.精神 D.物质 1.24.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B) A.柏拉图 B.黑格尔 C.康德 D.席勒 1.25.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A) A.自由 B.实践 C.劳动 D.阅读 1.26.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C)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封建社会 1.27.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B) A.多向度的人 B.单面人 C.双重性格的人 D.多重性格的人 1.28.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B) A.学习 B.觉解 C.实践 D.艺术 1.29.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C) A.自发性 B.内在性 C.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 D.动态性 1.30.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的是(A) A.天地境界 B.道德境界 C.功利境界 D.自然境界 1.31.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C) A.功利境界 B.学术境界 C.艺术境界 D.*境界 1.32.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B) A.知识 B.体验 C.美 D.存在 1.33.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A) A.自由 B.限制 C.必然 D.可能 1.34.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B) A.毫无瓜葛 B.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 C.同一个概念 D.包含关系 1.35.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逻辑上是(C) A.同时的 B.在后的 C.在前的 D.无所谓先后 1.36.下列审美形态属于中国的是(D) A.崇高 B.荒诞 C.喜剧 D.气韵 1.37.审美经验是一种(A) A.感性体验 B.感官体验 C.认识 D.感官快感 1.38.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不包括(D) A.艺术创造 B.艺术作品 C.艺术接受 D.艺术欣赏 1.39.通过有意识的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这是(B) A.广义的美育 B.狭义的美育 C.美育 D.以上都不是 1.40.不论广义的美育,还是狭义的美育,都是通过——才能实现。(D) A.人生境界 B.实践 C.生存实践 D.审美活动 1.41.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A) A.审美活动 B.审美理想 C.审美意象 D.审美心理篇二 2.1.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本能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本质特征是(A)A.审美需要 B.抽象思维 C.审美理想 D.认识能力 2.2.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位置的是(D) A.审美需要 B.审美经验 C.审美趣味 D.审美理想 2.3.先天因素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的程度,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主体的审美个性和审美情趣,根本上是由——决定的。(B) A.主体的个体特征 B.后天的社会因素 C.审美对象的客观特征 D.人的生理素质 2.4.“趣味无可争辩”观点的错误在于把(A) A.审美趣味相对化 B.审美趣味绝对化 C.审美趣味个性化 D.审美趣味主观化 2.5.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构成的(D) A.信仰关系 B.认识关系 C.审美关系 D.本己性精神交流 2.6.以下不属于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的是(D) A.自律性 B.个性化 C.开放性 D.形式符号性 2.7.马克思说过:“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的特性。(A) A.自律性 B.超越性 C.自我性 D.开放性 2.8.美感产生于(A) A.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B.动物向人的自然进化过程 C.人的本能的升华过程 D.人的自我表现的过程 2.9.以下不属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的是(B) A.惊异 B.领悟 C.体验 D.澄明 2.10.澄明之境的进入,需要审美主体的——才能自动展现出来。(B) A.审美距离 B.静观体验 C.陌生化 D.热情投入 2.11.所谓“胸有成竹”,说明审美对象具有——的特征。(D) A.虚无性 B.具体性 C.不可捉摸性 D.非实体性 2.12.提出“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的是(C) A.欧阳修 B.苏轼 C.梅尧臣 D.柳宗元 2.13.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到过的概念是(C) A.自由创造 B.交感巫术 C.自由游戏 D.劳动先于艺术 2.14.认为美是本能冲动的升华的美学家是(B) A.加达默尔 B.弗洛伊德 C.柏格森 D.贝尔 2.15.对原始巫术活动作了极为详尽而细致的研究的学者是(B) A.泰勒 B.弗雷泽 C.卡o毕歇尔 D.普列汉诺夫 2.16.在解释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尤其是在解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上有可信说服力的是(D) A.表现说 B.劳动说 C.本能说 D.巫术说 2.17.普列汉诺夫提出的理论是(B) A.有意味的形式 B.劳动先于艺术 C.自由游戏 D.巫术礼仪活动 2.18.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C) A.异性的吸引 B.游戏的冲动 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D.祭祀的崇拜 2.19.人类审美意识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2.20.促进审美发生的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D) A.语言艺术 B.家庭生活 C.劳动工具 D.巫术礼仪活动 2.21.人的审美需要开始生成和审美意识开始确立的直接前提是(B) A.人类开始运用语言 B.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C.人类具有思维能力 D.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 2.22.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之一绘画,多以早期人类的——为主题。(B) A.婚姻恋爱 B.狩猎生活 C.巫术仪式 D.耕种篇三 3.1.对审美体验的理性反思和逻辑总结构成了(A)A.审美形态 B.审美范畴 C.审美活动 D.审美经验 3.2.认为审美形态是美的形态的逻辑出发点是(C) A.认为美是主观的 B.认为美中有人的体验 C.认为美是客观的,完全外在于人 D.认为美在实践中形成 3.3.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风格的观点,是将审美看成一种文化大风格,这种观点是(C) A.完全正确的 B.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最主要的特征 C.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某些重要特征,但不全面 D.完全错误的 3.4.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类型的观点(A) A.是从形式上划分审美形态 B.顾及到了审美形态的真实内涵 C.是美的类型说 D.是审美类型说 3.5.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范畴的观点(D) A.是美的范畴说 B.是审美范畴说 C.很全面 D.犯了主客二分和现成论的错误 3.6.将审美形态与人生境界等同的观点(B) A.是正确的 B.随着对人生境界研究的重视而出现 C.人生境界具有审美形态的表形特征 D.在古希腊时就如此 3.7.“虚实”不仅在文学意境中使用,还可以在其他艺术,如绘画、音乐甚至现实生活的兵法中使用,这说明了审美形态具有(B)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8.“意象”不能称为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这种说法(B) A.是正确的,意象与审美形态毫无关系 B.是正确的,意象不具有普适性或广泛性 C.是错误的,意象就是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 D.是错误的,意象具有广泛性 3.9.中国哲学之“道”包含的对立统一的原则,贯穿于阳刚与阴柔,意与境等,说明审美形态具有(A)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10.中国古代的“神”及其有关的神韵等。在当今社会仍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审美形态的(C)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11.将丑和荒诞作为审美形态是在(D)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中世纪 D.19世纪中叶后 3.12.中国古代的诗学背后往往有哲学思想的制约性,这是审美形态的(B) A.历史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3.13.审美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这是审美形态的(C) A.历史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3.14.审美形态的二重性主要指(C) A.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 B.悲剧性和喜剧性的统一 C.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D.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 3.15.中国早期的审美形态实质是(A) A.诗性和音乐性的 B.戏剧性和雕塑性的 C.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D.绘画性和音乐性的 3.16.西方早期审美形态的实质是(B) A.诗性和音乐性的 B.戏剧性和雕塑性的 C.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D.绘画性和音乐性的 3.17.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语言符号的意义分为能指和所指的是(B) A.席勒 B.索绪尔 C.鲁迅 D.*金 3.18.汉语高度重视词汇,而不像西方重视语法,所以它表现出一种(D) A.哲学性 B.逻辑性 C.清晰性 D.诗性 3.19.和西方的审美文化不同,中国的审美文化具有的特征是(A) A.世俗化 B.形而上性 C.宗教化 D.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 3.20.理念论的*学内容,是道德至上的原则,具体到美学中,就表现为(C) A.真与善合一 B.真与美合一 C.美与善合一 D.以上都不是篇四 3.21.在理性主义受到人们的普遍怀疑时,讲出“上帝死了”的人是(B)A.叔本华 B.尼采 C.罗兰巴特 D.德里达 3.22.审美形态的出现与哲学息息相关,丑和荒诞出现的哲学背景是(C) A.人文主义盛行 B.理性主义兴起 C.非理性主义兴起 D.古典主义盛行 3.23.中国哲学几千年基本上没变,下面的哪句话可以说明?(D) A.变则通 B.物化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天不变道亦不变 3.24.许多审美形态都是最初表现为(C) A.自然形态 B.社会形态 C.艺术形态 D.人生形态 3.25.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是(A) A.优美和崇高 B.悲剧和喜剧 C.丑和荒诞 D.优美和丑 3.26.明确将美分为秀美和威严两类,并说前者可以看作女性美,后者可以看作男性美的是(C)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罗 D.本雅明 3.27.在狭义上,美主要指(C) A.崇高美 B.悲剧美 C.优美 D.喜剧美 3.28.认为美不含功利性,至于审美主体的自由创造的“心意能力”相关的是(A) A.康德 B.歌德 C.雅斯贝斯 D.席勒 3.29.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C) A.康德 B.席勒 C.黑格尔 D.托尔斯泰 3.30.下列对优美的理论探讨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B) A.古希腊时期,把优美与美划等号 B.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图形中最美的是三角形 C.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 D.英国画家荷迦兹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3.31.康德说优美“直接在自身携带着一种促进生命的感觉”,说明其论述着手的角度是(C) A.对象的物性特性 B.对象的形式特征 C.审美效应 D.生理效应 3.32.真正把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来进行研究的是(B) A.朗吉弩斯 B.博克 C.索绪尔 D.歌德 3.33.康德分析崇高,认为其特征是“无形式”的着作是(A) A.《判断力批判》 B.《美学》 C.《论崇高》 D.《谈美书简》 3.34.西方美学,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是(C) A.朗吉弩斯 B.博克 C.毕达哥拉斯 D.歌德 3.35.朗吉弩斯将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对举的美来论述的着作是(C) A.《拉奥孔》 B.《美学》 C.《论崇高》 D.《论崇高与美》 3.36.真正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的是(D) A.博克 B.席勒 C.黑格尔 D.康德 3.37.康德认为,崇高的事物往往是巨大的,巨大表现在(C) A.数学的崇高 B.力学的崇高 C.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D.艺术的崇高 3.38.利奥塔德美学的基本特点是其将整个美学体系建立在(B) A.悲剧上 B.崇高上 C.荒诞上 D.丑上 3.39.恩格斯认为悲剧性冲突的实质是(D) A.一除悯和恐惧 B.对立理想的冲突 C.永恒正义的和解 D.历史必然性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3.40.悲剧成为一种审美形态的最根本原因是(D) A.表现冲突和毁灭 B.表现巨大的哀伤 C.具有崇高性 D.表现毁灭,也表现抗争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对于美学学科性质认识正确的是 A.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活动的社会科学 B.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经验的人文学科 C.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想象的社会科学 D.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人文学科 2.美学之父是 A.康德 B.鲍姆加登 C.席勒 D.海德格尔 3.审美形态不仅是一种感性形态,还是一种 A.社会历史形态 B.自然客观形态 C.逻辑归类形式 D.理性抽象形式 4.中国文论中所谓“不平则鸣”、“发愤著书”等命题,实质上都是揭示文艺创作中的 A.崇高现象 B.悲剧心理 C.荒诞感 D.虚无感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体现的审美形态是 A.自然 B.含蓄 C.隐秀 D.优美 6.崇高与壮美的区别是 A.崇高指自然现象,壮美指社会现象 B.崇高一般展示冲突的过程,壮美一般显示人的活动的结果 C.崇高是道德的象征,壮美是自由的显现 D.崇高多与戏剧相伴,壮美则与史诗结缘 7.主张审美鉴赏是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一致的美学家是 A.哈奇生 B.休谟 C.康德 D.黑格尔 8.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表明审美经验具有 A.直观性 B.功利性 C.超越性 D.超验性 9.《毛诗序》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句话所体现的审美 经验的构成要素是 A.感知 B.情感 C.想象 D.理解 10.《礼记•乐记》中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大体上可划入西方艺术起源理论 的 A.表现说 B.符号说 C.形式说 D.巫术说 11.“art” 一词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主要是指 A.思想 B.情感 C.技艺 D.智慧 12.在意象的各种类型中,与对象相似的是 A.抽象 B.喻象 C.兴象 D.仿象 13.艺术多元功能的间接实现须通过 A.审美功能 B.认识功能 C.干预功能 D..交流功能 14.从根本上讲,艺术本体论研宄的是 A.艺术的存在方式 B.艺术的形式特征 C.艺术的创作行为 D.艺术的功能体系 15.从结构角度而言,艺术品的核心是 A.意蕴 B.意象 C.意义 D.意指 16.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分类原则是 A.艺术是人类的主观愿望 B.艺术是神灵凭附的结果 C.艺术是对于现实的“摹仿” D.艺术是对于某种理念的“摹仿” 17.蔡元培对中国近代美学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 A.“以美育代宗教”说 B.小说具有“熏、浸、刺、提”四力 C.艺术可以“畅神” D.“性欲升华”说 18.《美育书简》的作者是 A.斯宾塞 B.歌德 C.席勒 D.康德 19.把美育等同于人格教育,其理论缺陷在于 A.将美育的目标落实到德行,取消了美育的独立性 B.把情感从人的整体心理结构中抽离出来,变成了目的 C.把美育变成了传授知识的一种单纯手段 D.把美育变成了培养个性的一种途径 20.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 A.使人具有崇高的人格 B.使人具有高尚的情感 C.使人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 D.使人成为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确立的标志包括 A.有专门的美学著作问世 B.有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 C.形成独立的研究对象 D.形成独立的研究范围 E.有明确的研宄人员 22.下列关于喜剧的命题中表述正确的有 A.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B.喜剧对象的特征是用另外一个本质的假象把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 C.喜剧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 D.喜剧是形象压倒观念,表现了理性内容的空虚 E.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 23.柏拉图认为迷狂状态的四种类型是 A.预言的 B.宗教的 C.寓言的 D.诗神凭附的 E.哲学的 24.意境的类型包括 A.道器同一之境 B.天人合一之境 C.默坐证心之境 D.有我之境 E.无我之境 25.关于艺术敏感表述正确的有 A.它是由对象引发的感触 B.它能激发艺术家的意象思维 C.它能调动起艺术家的诸心理功能 D.它是主体对客体的感受能力 E.它是主体对客体的逻辑分析能力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3分,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26.审美意识 27.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 28.审美理解的多义性 29.以道制欲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析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31.简述西方悲剧理论的主要发展过程。 32.简述想象力在审美对象的构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3.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 34.简述美育的独特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5.结合下面两段话,谈谈对“审美是有限无功利性与功利性的统一”这一命题的 理解: (1)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 (2)艺术作品的产生和欣赏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完美的人。 36.试论艺术接受过程中,欣赏者是如何实现意象的重建的,请举例说明。

自考美学简答题汇总答案

对比有形式对比和内容对比。形式对比,如体积大小,线条曲直,刚柔,色彩的浓淡,冷暖,光线的明暗,强弱,空间的虚实,形态的动静,声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等。内容对比,善与恶,忠诚与虚伪,豪放与怯懦,大方与小气,刚强与柔弱,开朗与阴郁,爱与恨,喜与悲,痛苦与欢乐等等。作为形式美规律的对比是指物象的形式,形式因素组合的对对比,但形式的对比又与内容的对比相联系的。内容的对比实际上是艺术的一种手法。京剧中红脸与白脸,音乐中高音与低音,男声与女生,在绘画中色彩的冷暖线的粗线,刚柔。齐白石画牡丹,花是鲜红的,叶是浓黑突出地表现植物的生命力。给观众的视觉以强烈的震撼。对比能给人以活跃,明朗之感。但对比也要适宜,对比太强,有伤于调和,活跃就会变成“各自为政”,明朗可能就会变成生硬或滑稽了。 调和属于和谐。和谐指审美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多样统一而以统一为主的状态。平衡,呼应,有宾主都可说包含有和谐,调和的性质。对比是动的,调和是静的。对比属阳刚之美,调和属阴柔之美,即优美。调和能使人在柔和予静中得到美的享受。调和在艺术中必须与其它形式美规律相配合,过分调和会造成软弱无力。

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A.期待视界 B.先验图式C.主体经验 D.先见之明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A.读 B.悟C.观 D.品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A.仿象 B.兴象C.喻象 D.抽象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 )A.仿象 B.兴象C.喻象 D.抽象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A.符号说 B.表现说C.游戏说 D.教化说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 D.席勒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 )A.形象性 B.愉悦性C.独创性 D.逻辑性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 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 )A.自然 B.社会C.人生 D.艺术13.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A.毕达哥拉斯 B.苏格拉底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14.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15.与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 )A.哲学、语言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B.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C.哲学、教育学、现象学、文化人类学D.哲学、文艺学、阐释学、符号学16.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指的是( )A.审美的非功利性 B.审美的非自觉性C.审美的具象性 D.审美的个性17."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 )A.直觉 B.通感C.想象 D.表象18.把人的感觉看作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的思想家是( )A.黑格尔 B.马克思C.亚里士多德 D.卢梭19.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 )A.美感的主体差异 B.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C.美感的一般特点 D.美感的感觉特征20."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 )A.历史性 B.民族性C.阶级性 D.地域性21.唯物辩证法对于美学研究具有( )A.总的指导意义 B.具体方法的意义C.重要启示意义 D.实践意义22.人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美的事物的基本规律是( )A.按照对象的客观规律进行建造B.按照主体的内在尺度来生产C.把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为可供审美欣赏的形象D.把主体情感投射到对象上面23.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在美学上的两种意义,即( )A.既批判丑,又肯定美 B.既制造丑,又创造美C.既扬弃了丑,又消解了美 D.丑中有美,美中有丑24.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时,首先强调( )A.艺术作为观念形态对生活的审美反映B.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C.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必然具有阶级性D.艺术必须服务于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25.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 )A.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B.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C.人类审美感官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D.事物审美属性如何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26.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这一观点表明,作者理解美的角度是( )A.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 B.人的主观心意状态C.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D.人类的审美需要27.原始时代的狩猎民族虽然住在花卉极其丰富的土地上,却决不用花做装饰。这一现象说明( )A.美取决于人的主观心意状态 B.美在移情C.美依存于人们的生活实践 D.美取决于距离28.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休谟C.博克 D.康德29.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不同于柏拉图"美在理念"说的主要特点是( )A.突出了美的感性因素 B.强调了美的理性内容C.注入了辩证法的精神 D.更具有思辨的意味30.艺术操作中技与道的完美结合,在中国古代书画理论中常被称为:( )A.心手相应 B.刻镂无形C.胸有成竹 D.气韵生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31.下列诗句所包含的意境为无我之境的有(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B."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E."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2.布莱克说:"从一粒沙里看一个世界",这说明审美是( )A.感性具体的 B.以小见大 C.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一D.透过现象看本质 E.直观个别的形象33.狄德罗认为"美在关系",他所说的关系主要包括( )A.一事物自身在内在结构上的秩序、安排、对称等关系B.一种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关系C.由想象力移植到物体上的关系D.事物与人的关系E.在虚拟世界里创造出来的关系34.李泽厚认为,美的特点主要有( )A.典型性 B.观念性 C.客观社会性D.主客观统一性 E.具体形象性35.美学思想不同于审美意识的特点主要在于( )A.它以直观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心理意识层B.它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典籍文献之中C.它是对人自身审美需要的把握D.它是对客观事物审美属性的反映E.它具有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36.寓教于乐37.美学研究的对象38.生命的机械化39.集体无意识说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40.为什么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符合生活的常识,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41.简述喜剧性的效果42.简述美育与体育的区别与联系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分,共26分)43.以李益《江南曲》为例,试分析对比联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附诗: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44.画家郑板桥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题画》)请结合艺术意象的孕育与生产过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美学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A 2.D 3.C 4.B 5.A6.D 7.C 8.A 9.D 10.B11.B 12.D 13.A 14.B 15.B16.B 17.B 18.B 19.B 20.A21.A 22.C 23.B 24.B 25.A26.A 27.C 28.D 29.C 30.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CDE 32.ABCE 33.ABD 34.CE 35.BE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36.(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2)把美育看成娱乐与道德教育的统一。(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过感动给人以教益。37.美学研究的对象:(1)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2)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3)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38.(1)法国学者柏格森提出。(2)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创造,而生命的反面,则是僵硬、呆滞、机械化。(3)喜剧性产生的原因,正在于动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4)这种说法不能囊括所有喜剧产生的原因。39.(1)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2)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3)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4)这是一种从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40.(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简单地把一切生活都看作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活。(2)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方面说凡是能够显示现实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说只有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这样,同一个命题就出现了矛盾。(3)主观上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足是"美是生活"在理论上的两根支柱,前一方面容易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后一方面则容易走向庸俗的生理学观点。41.(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心理现象。(2)笑的感情必须与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不相容。(3)笑要有共鸣,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里产生的。42.(1)区别:① 方式不同,体育以锻炼身体为主,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② 目的不同,体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健康体质,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审美能力。(2)联系:① 现代健康的特征是身心协调,体育不仅有生理学特征,而且有心理学特征。身体的运动促进着心理的发展和提高。② 美育中的情感活动促进着身心的全面发展。③体育本身也是美育的一种途径,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分,共26分)43.(1)联想使得美感比一般动物的快感更加丰富多彩。(2)联想使得既有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不已的审美意象。(3)联想使得美感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得到拓展。(4)分析出"瞿塘贾"与"弄潮儿"的对比联想。44.(1)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郑板桥的话即描述了这一过程。(2)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3)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客观事物在这种相遇中从美的角度展示自己,主体则激发起创作的冲动。(4)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了物态化和物化,内在的意义转化成了外在的形式符号。应该是要进行现场手绘的吧。

<美学>换教材了.以前的考试题只能做为参考.

1 2008 4 全国2008年4月自考美学试题 WORD 2 2007 4 美学2007年4月自学考试答案 WORD 3 2007 4 2007年4月自学考试自考全国美学历年试卷试题真题 WORD 4 2006 7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5 2006 4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6 2006 4 2006年4月全国自考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试卷真题答案 WORD 7 2006 4 全国2006年4月自学考试自考美学试卷试题真题答案及评分 WORD 8 2005 7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9 2005 4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10 2004 7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11 2004 4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12 2003 7 浙江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13 2003 4 2003年4月美学答案 WORD 14 2003 4 全国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15 2002 7 浙江省200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16 2002 4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历年试卷 用消息发给你了!

  • 索引序列
  • 美学自考简答题汇总
  • 自考美学简答题汇总
  • 自考美学简答题总结汇总
  • 美学自考简答题汇总答案
  • 自考美学简答题汇总答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