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学考试印刷工艺名词解释

自学考试印刷工艺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

自学考试印刷工艺名词解释

命令:简称令,是领导机关颁发的具有强制执行性质的指挥性公文。 公布令:也可称为发布令或颁布令,它适用于国家公布法律,国家行政机关发布根据法律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 嘉奖令:是领导机关为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人员或集体而发布的命令。 议案:是有议案提出权的机构或人民代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建议性公文。 决定:是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的指导性公文。 个案型决定:对某些性质重要、影响较大的个人或事件作出的决定,目的是引起注意或警惕,扩大正面影响,缩小消极影响。 决议:是经领导机构主持召开的会议通过的对重要事项进行决策部署的指导性公文。 指示: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指导工作的公文。 意见:是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发表的对工作有指导性质的文件。 公告:是机关、团体向公众宣布重要事项的告知性文件。 通告:是机关、团体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事项的告知性文件。 涉及法定事项的公告、通告:在宪法、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范围内,有关机构可以发布公告、通告,规定一些事项,有关人员必须遵守。 知照性公告、通告:这类公告、通告发布的目的,只是让群众或者有关人员知道,并不需要大家去遵守或者执行。 公报:是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件的告知性文件。 会议公报:一般用以公布党的重要会议召开的情况及会议所作的决定。 统计公报:用来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情况的统计数字。 外交公报: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政党、团体等在会谈或交往后发表的文件,主要公布会谈各方的观点及取得的共识。 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 发布性通知:用于发布行政规章制度及党内规章制度。 批转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给所属有关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 转发性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给所属有关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 指示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指示下级机关如何开展工作。 任免性通知:用于任免和聘用干部。 事务性通知:用于处理日常工作中带事务性的事情。 通报:是在一定范围内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事项的告知性文件。 表彰先进型通报:用于表彰个体或群体的先进人物,公布他们的事迹,宣布给他们的奖励,分析他们的先进思想,指出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批评错误型通报:用于批评犯错误的个人或群体,公布他们的错误事实,宣布给他们什么处分,分析错误的性质,指明应吸取的教训。 传达事项型通报:用于将领导掌握的精神或情况传达给下属,以便下属在开展工作、处理问题时能做到心中有数。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是调整在保护消费者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经济法的重要部门法。 消费者: 就是为了满足个人生活消费的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居民。 消费者权益: 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及该权利受到保护时而给消费者带来的应得的利益。 保障安全权: 是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它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公平交易权: 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获得质量保障和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的权利。 维护尊严权: 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证券: 是各类财产所有权或债权凭证的通称,是用来证明证券持有者有权按其所载取得相应的权益的凭证。股票、公司债券、公债券、票据、提单、本票、汇票、支票、保险单等都是证券。 内幕交易: 是指内幕人员以及其他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证券内幕信息的人,利用该信息进行证券交易而试图获利的行为。内幕交易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原则,侵犯了投资者的利益。 票据: 是出票人依法签发的,约定由自己或指定他人,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按票面所载文义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有价证券。 汇票: 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本票: 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支票: 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其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票据行为: 是以发生票据上的权利义务为目的所实施的要式法律行为。包括出票、背书、承兑、保证等。

一、有谁知道江苏的自考的艺术类(平面设计方面的)要考哪几门啊?具体的学科请告诉我好吗?答:江苏艺术设计(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 2050493 作者:4lzx.com 文章来源:4lzx.com 点击数348 更新时间:2006-4-12 文章录入:紫色贵族 责任编辑:紫色贵族 -------------------------------------------------------------------------------- 主考学校:南京艺术学院 序号 课程代号 课 程 名 称 学分 1 0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0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 2 00015 英语(二) 14 4 00694 设计素描(实践) 3 5 00695 设计色彩(实践) 3 6 28554 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3DMAX)(实践) 4 7 28555 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CORELDRAW)(实践) 4 8 28685 设计原理 2 9 28682 设计基础(实践) 5 10-14 28802 印刷工艺(实践) 考英语者任选五门,不考英语者任选八门。 4 28429 编排设计(实践) 4 00713 字体设计(实践) 4 28718 书籍装祯设计(实践) 5 28748 网页设计(实践) 5 28623 立体构成(实践) 4 28433 材料工艺学(实践) 4 28680 设计表现技法(实践) 4 00711 展示设计(实践) 4 28715 室内设计(实践) 5 28717 室外环境景观设计(实践) 5 15 毕业设计 8 16 06999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学分合计 不少于68 说明: 考生不选考外语,需另换考三门课程,但不授予学位。 报考条件: 国民教育系列各类高等学校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均可直接报考。二、报名多少钱啊,还有考试每门多少钱呢?答:自学考试分为“面向社会开考的专业”和“部门委托开考的专业” 前者一般在当地自考办报名(有的地区开通了网上报名),考试费一般30元/门。后者一般在委托的部门报名,比如法律(本)就是在当地的司法局报名。考试费一般100元/门。 具体咨询当地自考部门。

计算机自学考试名词解释解释

SQL名词解释:数据模型,关系,视图,事务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在数据库技术中,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类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管理的教学形式框架,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概念和定义,包括三个方面:1、概念数据模型(Conceptual Data Model):这是面向数据库用户的实现世界的数据模型,主要用来描述世界的概念化结构,它使数据库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初始阶段,摆脱计算机系统及DBMS的具体技术问题,集中精力分析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等,与具体的DBMS无关。概念数据模型必须换成逻辑数据模型,才能在DBMS中实现。2、逻辑数据模型(Logixal Data Model):这是用户从数据库所看到的数据模型,是具体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如网状数据模型、层次数据模型等等。此模型既要面向拥护,又要面向系统。3、物理数据模型(Physical Data Model):这是描述数据在储存介质上的组织结构的数据模型,它不但与具体的DBMS有关,而且还与操作系统和硬件有关。每一种逻辑数据模型在实现时都有起对应的物理数据模型。DBMS为了保证其独立性与可移植性,大部分物理数据模型的实现工作又系统自动完成,而设计者只设计索引、聚集等特殊结构。 表关系可以在数据库关系图中的表间创建关系以显示某个表中的列如何链接到另一表中的列。表与表之间存在三种类型的关系:一对多关系、多对多关系、一对一关系、 一对多关系。 视图和数据表很像,不过不同的是,视图是根据一定的约束从一个或多个数据表里面取出数据,其实视图就是帮你一个忙,将你经常用的sql语句集成了而已,有点类似编程里面的函数。视图同自定义函数很相似,不同的是select视图的时候,后面不用跟()数据库事务是指作为单个逻辑工作单元执行的一系列操作。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计算机与通信的结合开始于20世纪(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2.计算机网络系统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下列设备属于通信子网的是( ) A.主机 B.终端 C.前端处理机 D.打印机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网络系统中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干预网络中其它计算机的工作。 B.网络系统中的各计算机都是独立的。 C.网络系统中的各计算机都可以使用系统中的网络打印机。 D.网络系统中的各计算机之间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4.为了提高通信效率,在终端比较集中的地方可以设置一种设备,它的作用是将收集到的终端发来的信息装配成作业信息。这种设备是( ) A.线路控制器 B.调制解调器 C.前端处理机 D.集中器 5.下列对现代信息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采用计算机技术 B.具有相似的结构 C.目的都是进行信息交流 D.都包括通信系统 6.从技术角度看,带宽是传输信道的( ) A.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 B.最低频率 C.最高频率 D.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的平均值A.2位 B.3位 C.4位 D.5位 8.属于半双工通信的是( ) A.计算机与终端之间的通信 B.计算机与网络打印机之间的通信 C.无线电话之间的通信 D.计算机与键盘之间的通信 9.网络接口卡的基本功能包括( ) A.数据转换、数据存储、数据恢复 B.数据识别、数据缓存、数据通信 C.通信服务、数据传输、数据存储 D.数据转换、数据缓存、通信服务 10.在局域网中,掌握整个网络命脉的服务器是( ) A.文件服务器 B.数据库服务器 C.通信服务器 D.打印服务器 11.集中器的传输单位是( ) A.比特 B.字节 C.字符 D.报文 12.在OSI七层模型中,实现对传输操作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是( ) A.物理层 B.应用层 C.数据链路层 D.表示层 13.物理层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实现位操作、数据信号传输、接口设计和( ) A.差错控制 B.信号传输规程 C.流量控制 D.通信控制规程14.具有流量控制功能的层次是( ) 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B.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运输层 C.网络层、运输层和表示层 D.网络层、表示层和会话层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运输层服务的是( ) A.连接与传输 B.端对端通信 C.安全保密 D.异常报告 16.下列关于LAN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对LAN传输质量的要求比广域网的低 B.LAN的地域范围一般在10—20公里之间 C.LAN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较高 D.所有规格的光纤传输媒体都适于LAN 17.网桥的最高层是( ) A.网络层 B.数据链路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18.下述关于集线器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集线器具有公共电源特性 B.集线器具有较多的电缆接线 C.集线器操作接口一致 D.如果集线器失效,整个网络无法运行 19.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资产主要是指( ) A.网络硬件设备 B.网络软件 C.数据 D.通信设施 20.域名右部分,用于表示教育机构的是( ) A.com B.edu C.ory D.gov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具有单独数据处理能力,连接在多用户系统中的计算机称为___________。 22.网络节点分为___________节点和___________节点两大类。 23.数字数据到模拟信号的调制有三种基本方法,即移幅键控法,移频键控法和___________。 24.计算机网络的远程通信通常采用的传输是___________传输。 25.通信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信源、___________和信宿。 26.在通信系统中,若利用电信号的形式把数据从一点传输到另一点,则把用电信号表示的数字数据叫做___________。 27.通信控制设备的基本功能是线路控制、___________控制和___________控制。 28.为实现在表示层实体之间传递数据,会话连接必须被映射到___________上。 29.在数据传输中把位流的格式称为___________语法,它是对___________的描述。 30.TCP协议是建立在IP协议之上的,是面向连接的___________的通信协议。 31.组成C/S结构系统的三个基本部分是客户、服务器和___________。 32.按照虚拟网络的通信协议,当一个工作站被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时,其通信协议和___________必须被改变。 33.智能型集线器最主要的优点是:管理是___________的,不需要单独的___________工作站。 34.管理进程完成各种网络管理功能,通过各设备中的管理代理对网络内的各种设备、设施和资源实施监测和___________。 35.因特网是一种分层网络互连___________的结构。 36.在ODBC中,用户在程序中都使用同一套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7.虚拟通信 38.信息网络 39.IP地址 40.磁盘镜像技术 4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风险和威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2.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 43.简述数据通信的五个基本阶段。 44.简述调制解调器的主要作用。 45.简述TCP/IP协议簇中网际层的主要功能。 46.简述控制令牌访问控制的操作过

逻辑地址位数:16*2048*8=262144

最基本的知识,看书吧,不是一二句能够说清楚的。

名词解释自学考试

古代文学一般包括欧洲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欧洲古代文学又包括古希腊文学和罗马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按时间分类,包括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下面是我整理的自学考试古代文学名词解释,欢迎阅览。

桐城派:

是清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其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国思想基础,以为清王朝政权服务为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散文理论。方苞是桐城派的创始人,其散文理论的`核心是“义法”二字;姚鼐使桐城派理论更加完整和系统化,提出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的理论,并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作家队伍。

铁崖体:

元代后期著名诗人杨维桢号铁崖,他所作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在当时极为流行。由于其能自成一派,仿效者很多,故世称“铁崖体”或“铁体”。

台阁体:

从永乐到天顺年间,以宰辅权臣杨士奇、杨溥和杨荣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垄断了文坛。他们的创作内容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所用文体以诗为主,兼及散文,其中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工丽。由于他们均为台阁重臣,地位特殊,故使这种文风在社会上风靡一时,以致沿为流派,称台阁体。

唐宋派:

是出现在明代中期嘉靖年间,以反拨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派别,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一。

同光体:

实为晚清宋诗运动之第三期。他们不明言宗宋而称“不墨守盛唐”,即以学宋为主,而不以此自限。称“同光”乃出于标榜,以上承道光、咸丰以来的宋诗传统自居,其实“同”字所指同治并无着落,改称“光宣”更切实际。这派诗人的创作多始于光绪中叶以后,故同光体即是指称光绪、宣统以至民国后的宋诗派。同光体诗人中以陈三立成就最高,沈曾植、郑孝胥等为重要员。

汉魏六朝诗派:

道光、咸丰之际,湘人王贻运独树一帜,其论诗首尊“八代”,明言复古,其诗作亦刻意模仿。邓辅纶、高心夔为该派的两位主要作者。史称这一诗派为汉魏六朝诗派,亦称湖湘诗派。当时此派诗名甚盛,但后之论者一致指认其“墨守古法”,甚至讥其为“假古董”,故在邓、高二位谢世之后,此派即告衰微。

【导语】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可言,如果有的话,就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第二个就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第一个秘诀,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祝大家跟着成功的步伐,努力备考,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大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 《2018年自学考试《教育法学》名词解释汇编【5-9】》供您查阅。

【第一篇】

1. 教师权利:是国家对教师能够做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及要求他人做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证。

2. 教师义务:依照法律规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做出社么或不做什么的责任。

3. 学生:学生是依法成立或国家法律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规定条件具有或取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育的公民。

4. 学籍管理:指对取得学习资格的学生,从入学注册,留降级、转系(专业)与转学、休学、停学、复学、退学、开除、毕业与毕业资格审查等方面,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自身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 规章制度 ,并进行实施的管理。

5.学制是由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由国家颁布并保证实施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调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育权力分配关系的教育基本制度。它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国家、学校、公民教育权力的分配关系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的学制结构,形成于19世纪后半期。具体为自下而上,从小学、中学到入大学的单一学制。

6. 双轨制:在欧洲的等级森严的国家,不同的种族和出身的人具有不同的受教育权利,从而使教育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一轨是为上层社会、贵族、高级僧侣的子弟而设,初中毕业后,可以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另一轨是为平民子弟而设,小学毕业后只能就业或接受初等与中等职业教育。

7. 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纵向等级结构,是按照学历层级划分的大学专科以上的学历结构。

8.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9.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成人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所属社会承认的成人进行的,目的在于以提高社会劳动者和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活动,它是终身教育中成人阶段一切教育总和,是与全日制学校教育相对称的一种独立教育制度。

1. 教师权利:是国家对教师能够做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及要求他人做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证。

2. 教师义务:依照法律规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做出社么或不做什么的责任。

3. 学生:学生是依法成立或国家法律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规定条件具有或取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育的公民。

4. 学籍管理:指对取得学习资格的学生,从入学注册,留降级、转系(专业)与转学、休学、停学、复学、退学、开除、毕业与毕业资格审查等方面,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自身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规章制度,并进行实施的管理。

5.学制是由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由国家颁布并保证实施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调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育权力分配关系的教育基本制度。它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国家、学校、公民教育权力的分配关系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的学制结构,形成于19世纪后半期。具体为自下而上,从小学、中学到入大学的单一学制。

6. 双轨制:在欧洲的等级森严的国家,不同的种族和出身的人具有不同的受教育权利,从而使教育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一轨是为上层社会、贵族、高级僧侣的子弟而设,初中毕业后,可以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另一轨是为平民子弟而设,小学毕业后只能就业或接受初等与中等职业教育。

7. 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纵向等级结构,是按照学历层级划分的大学专科以上的学历结构。

8.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9.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成人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所属社会承认的成人进行的,目的在于以提高社会劳动者和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活动,它是终身教育中成人阶段一切教育总和,是与全日制学校教育相对称的一种独立教育制度。

【第二篇】

1. 义务教育:国家通过一定法律手段,对一定年龄范围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和一定程度的强迫教育。

2. 义务教育的强制性:是义务教育最本质特征,指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的规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的。

3. 义务教育的普及性:指全体适龄儿童、少年,除依照法律规定办理fan学或免学手续以外,都必须入学接受教育,并且必须完成规定的义务教育。

4. 教育法:调整国家行使教育行政权利和公民行使受教育权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一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5. 行政法规:指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6. 立法制定的程序:指国家机关在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中,必须履行的法定步奏。

【第三篇】

1.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一般指学校及其教育机构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最为常见的教育机构。法定上指经主管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注册的实施学历性为主的教育机构,又包含各种实施非学历教育的教育机构。

2. 学校内部领导体制:是学校在符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前提下实行的对内部教育事物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形式。

3. 教师聘任制: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4. 教师权利:是国家对教师能够做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及要求他人做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证。

5. 教师义务:依照法律规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做出社么或不做什么的责任。

学生:学生是依法成立或国家法律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规定条件具有或取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育的公民。

【第四篇】

1. 学籍管理:指对取得学习资格的学生,从入学注册,留降级、转系(专业)与转学、休学、停学、复学、退学、开除、毕业与毕业资格审查等方面,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自身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规章制度,并进行实施的管理。

2. 学制是由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由国家颁布并保证实施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调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育权力分配关系的教育基本制度。它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国家、学校、公民教育权力的分配关系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的学制结构,形成于19世纪后半期。具体为自下而上,从小学、中学到入大学的单一学制。

3. 双轨制:在欧洲的等级森严的国家,不同的种族和出身的人具有不同的受教育权利,从而使教育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一轨是为上层社会、贵族、高级僧侣的子弟而设,初中毕业后,可以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另一轨是为平民子弟而设,小学毕业后只能就业或接受初等与中等职业教育。

4. 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纵向等级结构,是按照学历层级划分的大学专科以上的学历结构。

【第五篇】

1.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2.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3. 成人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所属社会承认的成人进行的,目的在于以提高社会劳动者和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活动,它是终身教育中成人阶段一切教育总和,是与全日制学校教育相对称的一种独立教育制度,

4. 成人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相对。诸如岗位培训及各种辅导班、进修班和职业技术培训班等。一般不按国家规定的正规学校的课程计划授课,修学时间较短或内容较单一,修完课程后不授予学历证书;或有些成人高等学校,虽然设有专业,并有较完整的课程计划,但未经国家正式批准,无权授予学历证书的均属非学历教育。

5. 国家教育考试:是指国家批准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根据一定的考试目的,对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按一定的标准所进行的测定.

1.报纸: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2.版面主编:是负责设计、组拼报纸版面的我。其主要职能是设计版面的报道内容与形式;审读、选择、和修改稿件,修改标题,配置版面的内容,设计版面及校对样张。 3.我:是协助我部主任和版面主编的工作担负一定范围内的稿件我任务的人员。其主要职能是:审读、初选和修改稿件,制作标题。 4.内务我:又称“编务”,是负责我内部业务事宜的工作人员,其主要工作是搜集、研究和整理内部情况,汇集和编写各种各样资料,出版内部新闻业务交流刊物,培训通讯员骨干等。 5.我信息能力:就是报纸我主动的积极的接受信息的能力。 6.报纸我工作:是指报纸我在报纸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报纸我工作的业务范围包括策划、组稿、和组版三部分。策划指报纸策划和报道策划;编稿指分析与选择修改稿件和制作标题;组版是指配置版的内容和设计报纸版面。 7.报纸我策划:就是报纸我在新闻采编于报纸出版活动中所从事的决策与设计性的工作,是报纸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做成部分,是对报纸整体及各组成部分的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定位与设计。 8.报纸策划:是报纸我策划的一部分,是报纸我确定报纸我方针、设计报纸的整体规模和内部结构及其各个局部的一系列工作。 9.我方针:是根据办报方针对报纸我工作做出的决策,它规定了报纸的读者对象、传播内容、报纸水准和风格特色,是报纸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 10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我选择某些报道选题,并为了使这些报道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对新闻传播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在报道过程中,不断接受反馈,修正原先设计的行为。 11.报纸风格特色:指的是报纸的整体结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和版面形象等所综合表现出的格调和特点。是由报纸的性质、办报宗旨和读者对象决定的。 12.报道效果目标:是报道者根据报道策划前期所掌握的信息在对新闻报道可能取得的社会效果的预测的基础上所希求达到的目的。 13.报道方式:是将零散的新闻报道整合为报道整体的操作模式,即新闻我根据新闻报道目标,运用某种手法组织若干相关的报道,使之形成具有一定报道规模或持续一定时间的报道整体。 14.报纸水准:是指报纸的思想水平、文化和专业技术水平所达到的高度,它具体通过报纸传播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及语言文字、版面设计、制版印刷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来表现。 15、采编合一:即我部人员在报社时是我,出去时是记者,既采又编,采编工作更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16、编前会:是指每期报纸出版前,由报社领导人主持,我部各部门负责人等参加的确立和协调版面的会议 17、校正:改正稿件中不正确的内容和写法。包括对稿件的事实、观点、语法、修辞、逻辑等各方面的差错的校正,目的是要消灭一切错误,使稿件事实准确、观点正确、文字通顺,客观公正、真实生动地反映现实的变动。 18、主题:是新闻标题的核心部分,说明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的枢纽。主题的字号要大于引题和副题。 19、稿群:是经过我处理后成为一个阅读单元的若干稿件的集合,它是我工作的成果。 20、版面:是各类稿件在版上我布局的综合体,是各类稿件内容的整体表现形式。 21、编排思想:是版面我设计版面的指导思想,是版面我根据各篇稿件的评价,在版面上适当安排这些稿件的整体构思。 22、要闻版:是报纸若干版面中最重要的一个版面,用以刊登重要的新闻、或评论等。一般报纸的要闻版就是第一版。 23、后生错误:是原稿件由错误,我修改时又改的不正确,以错改错,或者是原稿没错而我后来改错了,这种错误叫后生错误。 24、副题:位于主题之后,主题不能完全包括或表述的内容,往往由副题承担。它主要起补充和解释副题的作用。 25、版面空间:是一个版面所提供的用以表现编排思想和内容的空间,是构成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版面语言的一种基本形式。 26、组合:是版面表现稿件之间联系得主要方法,就是将各种有联系得稿件,通过版面的可视图像组织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视觉对象。 27、专栏:是报社上专门刊登某一种内容的版面,一般都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又相对地独立性,单独进行组合,是由若干具有共性的稿件所组成的集合,在版面中往往自成格局。 28、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我选择某些报道选题,并为使这些报道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对新闻传播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在报道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的接受反馈,修正原先设计的行为。 29、绝对性修改:是一种无条件的修改,主要指稿件在思想内容、基本事实或材料运用、文字表达等方面的缺陷进行的修改,它修改的是稿件中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差错。 30、多样统一规律:多样统一规律是形式美的法则。多样是指构成整体的各部分要有变化;统一是指各种变化之间要有一致的方面。多样统一就是在丰富多彩的变化中保持一致性。版面各部分的组合总体组合要要符合多样统一的要求是版面美的基本要求。 31、编排手段:是我安排版面所采用的物质手段,是构成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版面语言的一种基本形式。 32、编后:是我人员撰写的小型评论文章。它附于新闻稿件(包括读者来信等)就其中某一点或某一问题发表意见、看法和感想。 33、副刊:是报纸上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文艺色彩较浓的、能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的固定的版面,定期出版,一般有刊名。 34、引题:位于主题之前的辅题用于引出主题。 35、压缩:即删掉稿件中的某些部分,使之更加重点突出,结构紧凑,文字精炼。 36、版面布局结构:是版面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内部之间相互联系的表现形式,是版面保持整体的依据,也是版面语言的一种基本形式。 37、报纸审判:法院对案件进行判决前,报纸就擅自作出评判。 38、电子排版:是采用计算机和激光拍照等现代设备排印报纸版面的新兴技术。 39、通版:打通报纸同一版面上两个相邻的版而形成的版。 40、改写:就是在原稿的基础上重写。常见的方法有改写主题、改写角度、改变体裁、改变结构。 41、齐列式版面:全版稿件都采取排列的方式,在标题、图片、线条装饰等的运用上,都采取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整个布局结构整齐统一。 42、强势:即版面具有吸引读者注意的特性。这种特性来自于版面空间的不同区域和不同面积吸引读者注意的程度及编排手段对读者视觉刺激的程度。 43、相对性修改:是一种有条件的修改。稿件本身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好,符合新闻写作的要求,鉴于报纸的某些特定要求如风格特色、时空转移等,对稿件作适当的修改。这种修改并非是针对错误,而是突出报纸的特点。 44、专刊:报纸上用文章形式,深入阐释新闻事件和社会热点,阐发理论见解,介绍各种知识的固定版面,定期出版,一般有刊名。 45、编委会:由正副总我和一些重要我部门的负责人组成,是报纸我部的领导机构。 46、原生错误:指原稿中存在的错误我修改时没有发现,这种错误叫原生错误。 47、复合式结构标题:即含有主题和辅题的新闻标题。 48、组织:是指根据稿件之间的联系,将其组织成一组稿件即统一的稿群。 50、专页:以全部或除广告以外的大部分篇幅刊登一组具有共同稿件的版,称为专页,也称为专版。专页与专栏相似,都是由一组具有共性的稿件所组成,只是所占的版面的篇幅不同。 51、稿件布局结构:是指版面中各篇稿件之间相互结合的表现形式。 52、新闻地理:介绍与新闻有关的地理知识的资料。 53、跳栏:在版面上文字越过一栏而转入另一栏,是不正确的转接。 54、版次:任何一份报纸都是由多个版组成的少则四个版,多则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版,按先后顺序给这些版排出的顺序叫版次。 55、报头:指报纸刊登报名的地方,一般都在第一版的上端,横排报纸大多在上端偏左,竖排报纸大多在上端偏右,也有把报头放在上端正中的。 56、基本栏:一张报纸的各个版面及各栏划分是统一的固定的。这种统一的、固定的宽度相等的栏,称为基本栏。一般来说,我国的报纸划分为8个基本栏比较合适。 57、穿插:即整体呈多边形的稿件互相镶嵌交错的结合在一起,长处是:版面曲折生动,富于变化,短处是组版困难,不便阅读。 58、大样:是报纸拼版完成以后打出的样张,是专供检查用的。 59、鉴别能力:指的是报纸我迅速准确地判断新闻事实的报道价值的能力。 60、发稿计划:是报道进程中各阶段刊出新闻稿件的统筹规划,包括确定每篇稿件的题目、内容,体裁和篇幅,确定稿件的刊出次序与具体时间,确定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 61、报道运行机制:是指为实施报道而临时建立的组织机构、工作流程及其管理制度。 62、接近性:读者由于对报道的对象比较熟悉,或有某些相似点而产生的感情上的接近。接近性的另一层含义是指报道的对象与读者在地理上比较相近。 63、变栏:是以基本栏为基础而变化出来的不同与基本栏的栏 64、集中式版面:是集中突出一个主题的版面。其特点是用一个版或大半个版的篇幅来报道一个事件或主题。 65、新闻性专刊:是对某一领域的重要新闻事件或热点问题提供背景解释,深入剖析的专刊。它侧重从事实方面对现实生活所发生的变动提供解释和剖析,不同于新闻版为新闻所作的简洁、迅速的报告。 66、类题:是标题的一种形式,它对于无题来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类题只能是一种类似我们今日报纸中的新闻专栏的标题,并不是为每条新闻所做的题。它很笼统,不很确定,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闻标题。

自学考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 行为: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广义行为的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 3.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4.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也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最简单的最初的反映形式,是构成知觉和思维等复杂的高级的反映形式的基础。 5.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组合整体反映。 6. 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7. 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8.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9. 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10. 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11. 工作参与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12. 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13. 气质:是指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14. 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5.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6. 控制方位论:是指个人行为能否达到某种结果靠那方面原因控制的看法。 17. 创造性行为:是指人这个主题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 18. 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 19. 事业生涯的设计:是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 20. 事业生涯的开发:是指为达到事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的事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能力专业和技术的开发性(培训、教育)活动。 21. 事业生涯的管理:是指组织和职工本人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 22.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23. 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24. 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 25. 角色: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一个职位的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 26. 角色同一性:是指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 27. 角色知觉: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 28. 角色期待:是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29.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 30. 群体助长(群体促进):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会提高,这种现象就叫群体助长或群体促进作用。 31. 社会惰化:是指一种倾向,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 32. 协同效应: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质作用的总和。 33. 正式沟通:是指组织和群体中正式的沟通过程,它是按照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特性进行沟通传递的,如组织和群体的管理行为、例行的汇报、总结、工作任务分配等均属此列。 34. 群体思维:指群体对于从众的压力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得不出客观的评价,会严重损害群体效绩。 35. 群体转移:是指讨论可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立场和观点,在某些情况下谨慎的态度占上风,形成保守转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容易向冒险转移。 36. 人际关系:指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关系。 37. 合作: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协同活动。 38. 竞争:是指与合作相对立的行为,人们为了各不相同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或为了同一个目的,但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必然损害或牺牲对方的利益的行为。 指一个人在冲突中寻求自我利益的满足,而不考虑他人的影响。 39. 群体间互动:是指发生在不同工作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40. 冲突:定义为一种过程,这种过程肇始于一方感觉到另一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消极影响或将要产生消极影响。 41. 协作:指的是冲突双方均希望满足两方利益,并寻求相互受益的结果。 42. 回避:指的是一个人可能意识到冲突的存在,但希望逃避它或抑制它。 43. 迁就:指为了维持相互关系,一方愿意作出自我牺牲。 44. 领导:是影响和指引他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其目标的行动过程。 45. :是发挥主导影响力作用的人,包括个人或集体;是领导行为过程的核心,也是组织中工作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多种社会关系的中心。 46. 正式领导:是指通过组织所赋予的职权来引导和影响所属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47. 非正式领导:是指不是靠组织所赋予的职权,而是靠其自身的特长而产生的实际影响力进行的领导活动。 48. 授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分配形式,是指将权利和责任授予下级,使下级再一定的监督下,有相当的行动自主权。 49. 有效领导行为:是指领导的行为能适应既定的环境,并根据各种特定的情景,能作出正确的决定。 50. 满意度:是指员工希望得到的报酬与他们实际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差距。 51. 领导素质:是指自身的内在条件,即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气质、能力、品质等个人特征。 52. 的工作作风:是指在领导活动中比较固定和经常使用的行为方式和方法的总和。 53. 领导方式:是领导过程中、被及其作用对象相结合的具体形式。 54. 决策: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从若干可行的备选方案中选取实现既定目标的方案。 55. 动机:是引起某种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56. 目标:就是期望达到的成就和结果,也是行为的导向。 57. 激励:通过某些内部或外部刺激,是人奋发起来,驱使人去实现目标。 58. 激发力量(激发水平)M:即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其内在潜力的强度。 59. 目标效价V:是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目标对于个人的重要程度。 60. 期望值E:是指采取某种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和某种需要的概率,即采取某种行为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 61. 公平差别阈:刚刚能使两个条件不相等的人产生公平感时的适应差别的比值。 62. 激励机制:是为了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 63. 组织结构:是在组织理论的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由组织要素相互联结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 64. 组织内部结构:是指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是组织各部门、各层次所建立的一种人与人及人与事的相互关系。 65. 管理幅度:就是指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指挥和监督的下属数目。 66. 管理层次:是指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形成的组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 67. 组织体制:是组织结构中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组织管理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 68. 企业集团:是一些有经济联系的企业为了实现共同的经营目标而在生产或经营的有关环节上联合起来的协作组织。 69. 文化:是人类群体或民族时代相传的行为模式、艺术、宗教信仰、群体组织和其他一切人类生产活动、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的总和。 70. 组织结构合理化:是从静态标准的角度来衡量组织行为科学化的,是指组织内部各运行要素的有效配置及其相关机制的有效发挥。 71. 组织决策体制:是指决策机构和决策人员所组成的一定的组织体系及其指定决策的基本程序和制度。 72. 组织成员的认同感:是指组织成员愿意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是组织成员群体意识与群体态度的总和。 73. 解冻:是指激励个体或群体改变原有的态度,即改变原有的习惯或传统,接受新的观念和思想。 74. 改变:是指通过对认同和内在化等方式,使成员形成新的态度并接受和学会新的行为。 75. 冻结:是指用必要的强化方法使所期望的新态度和新行为融合成为成员个人品德中永久部分的过程。 76. 突破式变革:指领导用的决心和魄力对重大的变革要求一步到位,定期内必须按时完成变革。 77. 渐进式变革:是指利用足够的时间分步骤地逐渐推进变革并最终达成变革目标。 78. 管理模式:是指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组织结构(包括职能结构、部门结构、责权结构)、运行机制及运行方式,到管理技法、管理工具的整个管理体系的总称。 79. 组织文化:通常是指在狭义的组织管理领域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再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15、师生关系 ――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法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6、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的一种具体、特殊的表现形式。17、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8、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19、癸卯学制——1903年修改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它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其特点是学习年限长。20、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21、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22、德育方法——指为了完成德育的目的任务和实施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手段。23、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又要引导他们久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一代新人。24、自我教育法——是指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方法。25、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2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任务、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27、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28、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学习系统地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29、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30、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任务,由政府主管部门制订的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规划的指导性文件。31、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方式,是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32、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大致相同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内容,按固定的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进行统一教学的组织形式。33、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34、班主任——是组织领导班级组成为坚强集体,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指导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人。35、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36、课外教育——指的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37、校外教育——指校外教育机关或社会团体、家庭,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校外组织学生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38、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39、家庭教育——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孙晚辈进行的教育。即在家庭中,家长自觉的、有意识的按照一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家庭生活和言传身教,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行为活动。40、教育合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种教育力量统一要求、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合力。41、管理——合理组织好各项工作,协调好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42、学校管理——是一般管理的特殊部分,它是合理组织好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好学校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在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43、管理职能——是管理系统中管理者和组织机构的职责和功能。管理的职能反映管理的本质。44、决策——在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中选择出最佳方案的行为。45、管理体制——是指一定组织系统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管理职责、权限划分的制度46、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47、现代教育观——现代教育观关注的是人的教育,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关照人的主体性发展,致力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高质量创新型人才。48、学校整体改革——指整体育人,以达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49、教育科学研究——简称教育科研。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从教育的客观实际出发,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去研究教育现象,搜集和积累教育事实材料,认识教育本质,揭示教育教育规律,形成新的教育理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50、教育测量—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照一定教育规则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加以数量化测定的过程。51、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价值判断,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52、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较高水平状态,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化,是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内的教育整体转换运动。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导语】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可言,如果有的话,就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第二个就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第一个秘诀,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祝大家跟着成功的步伐,努力备考,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大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 《2018年自学考试《教育法学》名词解释汇编【5-9】》供您查阅。

【第一篇】

1. 教师权利:是国家对教师能够做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及要求他人做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证。

2. 教师义务:依照法律规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做出社么或不做什么的责任。

3. 学生:学生是依法成立或国家法律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规定条件具有或取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育的公民。

4. 学籍管理:指对取得学习资格的学生,从入学注册,留降级、转系(专业)与转学、休学、停学、复学、退学、开除、毕业与毕业资格审查等方面,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自身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 规章制度 ,并进行实施的管理。

5.学制是由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由国家颁布并保证实施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调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育权力分配关系的教育基本制度。它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国家、学校、公民教育权力的分配关系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的学制结构,形成于19世纪后半期。具体为自下而上,从小学、中学到入大学的单一学制。

6. 双轨制:在欧洲的等级森严的国家,不同的种族和出身的人具有不同的受教育权利,从而使教育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一轨是为上层社会、贵族、高级僧侣的子弟而设,初中毕业后,可以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另一轨是为平民子弟而设,小学毕业后只能就业或接受初等与中等职业教育。

7. 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纵向等级结构,是按照学历层级划分的大学专科以上的学历结构。

8.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9.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成人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所属社会承认的成人进行的,目的在于以提高社会劳动者和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活动,它是终身教育中成人阶段一切教育总和,是与全日制学校教育相对称的一种独立教育制度。

1. 教师权利:是国家对教师能够做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及要求他人做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证。

2. 教师义务:依照法律规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做出社么或不做什么的责任。

3. 学生:学生是依法成立或国家法律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规定条件具有或取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育的公民。

4. 学籍管理:指对取得学习资格的学生,从入学注册,留降级、转系(专业)与转学、休学、停学、复学、退学、开除、毕业与毕业资格审查等方面,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自身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规章制度,并进行实施的管理。

5.学制是由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由国家颁布并保证实施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调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育权力分配关系的教育基本制度。它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国家、学校、公民教育权力的分配关系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的学制结构,形成于19世纪后半期。具体为自下而上,从小学、中学到入大学的单一学制。

6. 双轨制:在欧洲的等级森严的国家,不同的种族和出身的人具有不同的受教育权利,从而使教育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一轨是为上层社会、贵族、高级僧侣的子弟而设,初中毕业后,可以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另一轨是为平民子弟而设,小学毕业后只能就业或接受初等与中等职业教育。

7. 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纵向等级结构,是按照学历层级划分的大学专科以上的学历结构。

8.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9.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成人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所属社会承认的成人进行的,目的在于以提高社会劳动者和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活动,它是终身教育中成人阶段一切教育总和,是与全日制学校教育相对称的一种独立教育制度。

【第二篇】

1. 义务教育:国家通过一定法律手段,对一定年龄范围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和一定程度的强迫教育。

2. 义务教育的强制性:是义务教育最本质特征,指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的规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的。

3. 义务教育的普及性:指全体适龄儿童、少年,除依照法律规定办理fan学或免学手续以外,都必须入学接受教育,并且必须完成规定的义务教育。

4. 教育法:调整国家行使教育行政权利和公民行使受教育权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一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5. 行政法规:指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6. 立法制定的程序:指国家机关在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中,必须履行的法定步奏。

【第三篇】

1.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一般指学校及其教育机构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最为常见的教育机构。法定上指经主管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注册的实施学历性为主的教育机构,又包含各种实施非学历教育的教育机构。

2. 学校内部领导体制:是学校在符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前提下实行的对内部教育事物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形式。

3. 教师聘任制: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4. 教师权利:是国家对教师能够做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及要求他人做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证。

5. 教师义务:依照法律规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做出社么或不做什么的责任。

学生:学生是依法成立或国家法律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规定条件具有或取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育的公民。

【第四篇】

1. 学籍管理:指对取得学习资格的学生,从入学注册,留降级、转系(专业)与转学、休学、停学、复学、退学、开除、毕业与毕业资格审查等方面,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自身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规章制度,并进行实施的管理。

2. 学制是由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由国家颁布并保证实施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调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育权力分配关系的教育基本制度。它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国家、学校、公民教育权力的分配关系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的学制结构,形成于19世纪后半期。具体为自下而上,从小学、中学到入大学的单一学制。

3. 双轨制:在欧洲的等级森严的国家,不同的种族和出身的人具有不同的受教育权利,从而使教育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一轨是为上层社会、贵族、高级僧侣的子弟而设,初中毕业后,可以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另一轨是为平民子弟而设,小学毕业后只能就业或接受初等与中等职业教育。

4. 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纵向等级结构,是按照学历层级划分的大学专科以上的学历结构。

【第五篇】

1.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2.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3. 成人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所属社会承认的成人进行的,目的在于以提高社会劳动者和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活动,它是终身教育中成人阶段一切教育总和,是与全日制学校教育相对称的一种独立教育制度,

4. 成人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相对。诸如岗位培训及各种辅导班、进修班和职业技术培训班等。一般不按国家规定的正规学校的课程计划授课,修学时间较短或内容较单一,修完课程后不授予学历证书;或有些成人高等学校,虽然设有专业,并有较完整的课程计划,但未经国家正式批准,无权授予学历证书的均属非学历教育。

5. 国家教育考试:是指国家批准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根据一定的考试目的,对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按一定的标准所进行的测定.

自学考试印刷工艺

自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当地政策, 点击立即了解>> 自学考试需要使用专用答题卡的科目: 15英语(二),506写作(一),534外国文学作品选,658新闻评论写作,716印刷工艺,854现代汉语基础,1094机械原理,1095机械设计,1378形态构成学,2185机械设计基础,3725工作图表与设计,4065机械制图及AutoCad,422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4729大学语文,5877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前面数字为科目代码) 自考考试注意事项 其一,对于自学考试来说当然是仔细备考。自学考试的内容一般就是教辅《自考通》或《一考通》上的重点提示或原题,平时要注意多做辅导题。当然,近几年自学考试的试卷习题也需要引起考生的重视。充分备考不仅可以增加我们考试的成功率,也能提高自身信心。信心有时和幸运值成正比。 其二,参加自学考试,要熟知自学考试的相关规则。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考场、考点、考试时间;其次,要了解相关的考生须知,携带身份证,按时进入考场,严格遵守纪律等。慎重对待关于考试的相关事宜。 其三,参加自学考试的前一天,即使已经准备好了自己的各项必需品,也要在出门之前,再认真核对一遍,不要让不美好的小事,扰乱了我们信心百倍的考试。如果,有必要参加考试最好选在离考场近的地方,这样可以减少早晨我们不必要的精力耗费。如果距离较远,那么比平时预估时间还要提前出门则是非常必要了。还有一点,大家可以多花几毛钱,多大一份准考证之类,做一个后备保障。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根据考生的需要,教务老师搜集整理了河北自考00716印刷工艺课程考试大纲的相关信息,以供考生查看。课程对应专业:650102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科)点击下载:河北自考00716印刷工艺课程考试大纲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 索引序列
  • 自学考试印刷工艺名词解释
  • 计算机自学考试名词解释解释
  • 名词解释自学考试
  • 自学考试名词解释
  • 自学考试印刷工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