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学考试审计知识点

自学考试审计知识点

发布时间:

自学考试审计知识点

有名词解释的 自考刑法是自己学习刑罚方面的法律用书,然后成功考上大专,审计专业都考一些数学知识。

其实是有的,可能就是叫成人本科,一般都是考数学还有政治以及你所要考的专业课。

每章都有考点,分布较均匀,前六章都可以说是基础,后面的是应用,在前面理解清楚的前提下,后面应用起来就有些把握了。 各章节考点分析 第一章最基础,考得题也都是选择题,像审计的定义,要素,分类,发展历程,职能、作用等,考点分布均匀,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的基本原则,威胁独立性的情形及防范措施,特定情况下对独立性原则的应用(选择题),保密,可以披露的三种情况。 第三章中执业准则体系的框架结构及鉴证业务(审计业务、审阅业务、其他鉴证业务)及相关服务的内容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个人感觉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里面的内部控制及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和总体应对措施等要后面几章的基础是要全面掌握的,控制性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也很重要,前面的这里理解不了,后面的做题时就有些困难了。 七至十一章是对前面的应用,各个环节主要帐户的审计,内部控制、控制测试等都有相同的地方,要融会贯通,对实质性程序可根据《会计制度设计》和《财务报表分析》等进行理解了掌握的。 十二章占的比例小,但是简单,还是不能放弃的,审计报告的种类及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出具的条件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分为小自考和大自考,小自考分为学校命题考试和统考,学校命题考试就是学校老师出题监考改卷评分,另外还有部分科目就要参加全省统一的自考。大自考就是所有科目都要参加自考办以省为单位统一的自学考试。

审计学自学考试知识点

1、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认定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 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上的认定有些是明确表达的,有些则是隐含表达的。 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均作出了认定,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就是要确定管理层的认定是否恰当。2、 审计对象:审计对象或审计客体,即参与审计活动关系并享有审计权力和承担审计义务的主体所作用的对象,它是对被审计单位和审计的范围所作的理论概括。3、 审计准则,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所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的专业指南,也是判断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准绳。4、制度基础审计是人们公认的审计取证模式。它是以内部控制制度评审为基础所进行的审计,其程序设置切入点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测试和评价,来确定账表余额检查的深度与广度,最终达到检查证、账、表余额真实性的目的。5、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为了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达到审计目标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技术的总称。审计方法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过程,而不只存于某一审计阶段或某几个环节。审计工作从制定审计计划开始,直至出具审计意见书、依法做出审计决定和最终建立审计档案,都有运用审计方法的问题。6、审计证据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获取的,用以证明审计事实真相,形成审计结论的证明材料。7、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8、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序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9、进一步审计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10、流程图法是利用图解形式来描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方法。11、详式审计报告又称长文式审计报告是指审计人员详细地叙述审计过程、审计结果和详细阐明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

每章都有考点,分布较均匀,前六章都可以说是基础,后面的是应用,在前面理解清楚的前提下,后面应用起来就有些把握了。 各章节考点分析 第一章最基础,考得题也都是选择题,像审计的定义,要素,分类,发展历程,职能、作用等,考点分布均匀,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的基本原则,威胁独立性的情形及防范措施,特定情况下对独立性原则的应用(选择题),保密,可以披露的三种情况。 第三章中执业准则体系的框架结构及鉴证业务(审计业务、审阅业务、其他鉴证业务)及相关服务的内容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个人感觉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里面的内部控制及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和总体应对措施等要后面几章的基础是要全面掌握的,控制性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也很重要,前面的这里理解不了,后面的做题时就有些困难了。 七至十一章是对前面的应用,各个环节主要帐户的审计,内部控制、控制测试等都有相同的地方,要融会贯通,对实质性程序可根据《会计制度设计》和《财务报表分析》等进行理解了掌握的。 十二章占的比例小,但是简单,还是不能放弃的,审计报告的种类及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出具的条件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1.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1.2.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所进行的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的财政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在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过程中,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1.3.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专职审计机构或人员实施的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1.4.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是指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 1.5.事前审计是指审计机构的专职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及其他经济活动发生之前所进行的审计。 1.6.事中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执行过程中进行的审计。通常是指对工期较长的基建项目和承包合同期中执行情况等进行的审计。 1.7.事后审计是指在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完成以后所进行的审计。 1.8.就地审计又称现场审计,是审计机构派出审计小组和专职人员到被审计单位现场进行的审计。 1.9.顺查法是按照会计核算的处理顺序依次进行检查核对的一种方法。 1.10.逆查法又称倒查法,是指按照与会计核算程序相反的顺序依次进行审计的方法。 简答题 1.1.审计的定义可以从哪些方面去理解? 1.2.简述审计的独立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3.简述详细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 1.4.简述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 1.5.简述会计报表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 1.6.简述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一个单位时必须考虑利用其内部审计工作成果的原因。 1.7.审计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哪几类?各自的目的是什么? 1.8.简述审计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 1.9.什么是审计方法?审计方法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1.10.简述详查法和抽查法的概念、特点。 1.11.简述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1.12.简述审计人员选择审计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13.审计具有哪些职能? 1.14.简述审计职能的实现应具备的条件。 1.15.审计能发挥哪些作用? 1.16.简述审计制约作用和促进作用的具体表现。 1.17.国家审计监督体系,一般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部门和社会审计组织三种审计机构组成,试述我国审计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2.1.简述《职业会计师道德守则》的内容。 2.2.简述在确定哪些情况和业务尤其需要遵循客观性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2.3.简述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的内容。 2.4.根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开展审计活动和执行审计业务中应对同行承担什么责任? 2.5.简述经济利益对独立性威胁的情形。 2.6.简述自我评价方面对独立性威胁的情形。 2.7.简述外界压力对独立性威胁的情形。 2.8.简述独立性威胁的防范措施。 2.9.简述在审计业务期间降低非审计业务威胁性的措施。 2.10.简述向由非上市公司转为上市公司的单位提供非鉴证服务而不会损害独立性应具备的要求。 2.11.对高级职员与鉴证客户之间长期关系所采取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12.简述可能产生重大经济利益或自我评价威胁的活动。 2.13.简述专业胜任能力的两个阶段。 2.14.简述注册会计师发现客户的违法行为或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应当采取的措施。 2.15.简述注册会计师可以披露客户的有关信息情形及应考虑的因素。 2.16.简述审计收费需考虑的因素。 2.17.简述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得刊登广告的原因。 2.18.简述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招揽业务时所不允许的行为。 2.19.简述接受委托前的沟通内容。 3.1.简述我国制定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应该达到的目标。 3.2.简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作用。 3.3.简述执业准则体系的框架结构。 3.4.简述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的内容。 3.5.简述三方关系的内容。 3.6.简述鉴证业务的基本分类内容。 3.7.简述审计业务的特点。 3.8.简述其他鉴证业务的特点。 3.9.简述相关服务的内容。 3.10.简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质量控制的目的。 3.11.简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措施。 3.12.简述会计师事务所针对顾客诚信方面应当考虑的事项。 3.13.简述会汁师事务所在确定是否接受新业务时需考虑的事项。 3.14.简述会计师事务所在考虑解除业务约定或同时解除业务约定及其客户关系时制定的政策和程序要求。 3.15.简述确定复核人员的原则。 3.16.简述咨询的具体要求。 3.17.简述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定义及其政策和程序的制定要求。 3.18.会计师事务所针对业务工作底稿设计和实施适当的控制的目的是什么? 3.19.会计师事务所应从哪些方面对质量控制制度进行持续考虑和评价? 3.20.简述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防范措施。 4.1.简述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的内容。 4.2.简述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期间的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包含哪些类别。 4.3.简述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4.4.当拟承接的业务具备哪些特征时,注册会计师才能将其作为审计业务予以承接。 4.5.简述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目的。 4.6.简述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4.7.简述注册会计师开展初步业务活动有助于确保在计划审计工作时达到的要求。 4.8.简述总体审计策略中包括的内容。 4.9.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为什么即使被审计单位经符合性测试被认定拥有非常健全的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仍不能完全省略实质性测试程序? 5.1.在确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5.2.在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时,应对哪些事项予以特殊考虑? 5.3.简述实施控制测试的目的并说明在什么情形下控制测试是必要的。 5.4.按获取手段的不同可以将审计程序分为哪几类? 5.5.简述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目的。 5.6.会计师事务所为什么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审计工作底稿实施适当的控制程序? 5.7.简述会计师事务所针对审计工作底稿设计和实施适当控制的目的。 5.8.简述编制审计T作底稿的总体要求。 5.9.简述确定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时应考虑的因素。 5.10.简述重大事项可能包括的内容。 5.11.审计报告归档之后,什么情形下注册会计师可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修改或增加? 6.1.简述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目的。 6.2.简述内部控制的要素。 6.3.可以从哪八个方面来理解内部控制? 6.4.试简述在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哪些审计程序? 6.5.哪些情况表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6.6.简述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为提高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而采取的方式。 6.7.简述注册会计师在期中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存在的局限。 6.8.简述在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的因素。 6.9.简述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某项控制的测试范围时应考虑的因素。 6.10.简述实质性程序和控制测试在时间选择上的异同点。 6.11.简述如何理解实质性分析程序的范围。 6.12.简述在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的因素。 6.13.注册会计师应就哪些内容形成审计工作记录? 7.1.简述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7.2.简述向顾客开具账单这项功能所针对的主要问题。 7.3.简述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7.4.简述营业收入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7.5.简述销售折扣与折让的实质性程序。 7.6.简述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7.7.简述注册会计师应选作函证对象的项目。 7.8.简述函证实施过程控制的措施。 7.9.简述坏账准备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7.10.简述应收票据的实质性程序。 7.11.简述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审计目标。 7.12.简述营业税金及附加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8.1.简述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 8.2.简述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内容。 8.3.简述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的内容。 8.4.简述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 8.5.简述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8.6.简述应付账款的分析程序。 8.7.简述固定资产的实质性程序。 8.8.简述累计折旧的审计目标。 8.9.简述预付账款的审计目标。 8.10.简述预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8.11.简述在建工程的审计目标。 8.12.简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实质性程序。 8.13.简述在建工程的实质性程序。 8.14.简述固定资产清理的审计目标。 8.15.简述固定资产清理的实质性程序。 9.1.简述生产与存货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9.2.简述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的三大系统。 9.3.简述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 9.4.简述实施简易抽查的主要内容。 9.5.简述工薪的内部控制测试的步骤。 9.6.简述计时工资制下直接人工成本的内部控制测试内容。 9.7.简述制造费用的内部控制测试的主要内容。 9.8.简述存货的审计目标。 9.9.简述存货余额的实质性程序。 9.10.简述制定存货监盘计划应实施的工作。 9.11.简述对期末存货进行截止测试时应当关注的事项。 9.12.简述营业成本审计的概念及营业成本的审计目标。 9.13.简述“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及审计目标。 9.14.简述应付职工薪酬的实质性程序。 9.15.简述管理费用的实质性程序。 10.1.简述筹资活动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10.2.简述投资活动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10.3.简述筹资业务内部控制的内容。 10.4.简述筹资业务的内部控制测试的内容。 10.5.简述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测试的内容。 10.6.简述筹资业务的审计目标。 10.7.简述银行借款的实质性程序。 10.8.简述应付债券的实质性程序。 10.9.简述盈余公积的实质性程序。 10.10.简述未分配利润的实质性程序。 10.11.简述投资业务的审计目标。 10.12.简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实质性程序。 10.13.简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实质性程序。 10.14.简述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实质性程序。 10.15.简述长期股权投资的实质性程序。 10.16.简述投资收益的实质性程序。 10.17.简述其他应收款的审计目标。 10.18.简述其他应付款的审计目标。 10.19.简述长期应付款的审计目标。 10.20.简述所得税费用的审计目标。 10.21.简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审计目标。 10.22.简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实质性程序。 10.23.简述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审计目标。 10.24.简述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实质性程序。 10.25.简述资产减值损失的审计目标。 10.26.简述资产减值损失的实质性程序。 10.27.简述营业外收入的审计目标。 10.28.简述营业外支出的审计目标。 10.29.简述营业外支出的实质性程序。 11.1.简述货币资金与各业务循环的关系。 11.2.简述有关货币资金的内控制度。 11.3.简述库存现金的审计目标。 11.4.简述库存现金盘点的程序。 11.5.简述银行存款的审计目标。 11.6.简述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 11.7.简述其他货币资金的审计目标。 11.8.简述其他货币的实质性程序。 12.1.简述管理层埘财务报表责任段应包括的内容。 12.2.简述注册会汁师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条件。 12.3.简述注册会汁师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情况。 12.4.简述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总体条件。 12.5.简述保留意见的涵义及注册会汁师应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情形。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审计学知识点

自考审计应该是审计学原理。内部审计是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的常驻办公机构,执行的是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任务,是对管理层的工作进行鉴证和咨询。主要内容:企业的合法合规、财务报表、经济效益和效率的审计。外部审计也称第三方审计,独立性较强。目前社会上主要的外部审计还是财务报表审计。

自考审计学里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里面的内部控制及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和总体应对措施等是重点章节,需要考生全面掌握的。

此外,第七章控制性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也很重要,前面的这里理解不了,后面的做题时就有些困难了。

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制度;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

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后,通过毕业论文的答辩、学位英语的考核达到规定成绩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参加研究生考试,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待遇与高考统招生相同。

自学考试的特点是:学费低、教考分离、毕业生质量高、宽进严出、课程的社会适应性强、单科结业、不限补考次数、各科成绩合格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是一种学习形式开放灵活的、毕业证含金量相对比较高的新型高等教育。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审计学原理自考教材目录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简述教材《审计学》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审计学》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按照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的线索展开,涵盖了审计学原理和审计实务的基本内容。强调对基础理论、基本方法的解释和论证,对审计重要性水平、风险及其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分析性复核、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以及各交易循环及其运作过程等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证性解释。针对我国现有审计学教材的“短板”进行了扩展,加大了审计抽样、内部控制测试、账项调整、分析性程序等实际操作的内容,增加了本书的实践应用价值,使初次接触审计学课程的本科生也能够理解其实际操作的方式与方法。自考财务会计与审计要学哪些课程啊自考财务会计与审计课程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技术经济学、现代管理学、经济法概论、会计制度设计与比较、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国际会计与审计准则、财政与农村金融、财务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审计学。财务会计与审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在各行各业财政、金融、税收、经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工作。如:保险业统计员、审计师、银行检测员、收益管理员、预算控制分析员、注册公共会计师、金融主管、教授、公共会计师、证券经纪人、系统分析员、税务专家、财政官员、信托会计师、保险业者、政府部门、银行/金融部门、工业、六大会计公司、咨询公司、非盈利性组织、政府部门、索赔协调员、客户信贷员、成本会计师、信贷与回收专家、政府会计师等。小自考的审计学和管理会计的重点是什么?学习内容一样,金融类的。一个偏向于文科管理,一个偏向于计算理科。审计的进事业单位。会计进企业单位。重点都是核算!自考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的政治经济学要的教材,是政治经济?政治经济学!不过工商企业管理本科好像不考政治经济学,只有专科要的!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审计学知识点

自考刑法有名词解释的,自考审计专业包括审计财务管理,会计经济法

有名词解释的 自考刑法是自己学习刑罚方面的法律用书,然后成功考上大专,审计专业都考一些数学知识。

其实是有的,可能就是叫成人本科,一般都是考数学还有政治以及你所要考的专业课。

自考审计学主要学习审计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审计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熟悉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了解国内外审计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能运用计算机处理有关会计和审计业务,尤其是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较强的外语和语言文字能力。

审计学培养熟悉国际会计准则、掌握审计技术、具有扎实的审计理论与实务,具备注册会计师(CPA)、注册内部审计师(CIA)和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的业务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从事审计实务、会计鉴定、资产评估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审计学学生毕业后可在大中型企业和跨国公司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可在政府审计机关和司法机关从事审计检查与鉴定工作,也可在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从事审计服务与咨询工作,还可以在学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免费领取自考学习资料、知识地图:

审计自考重点知识点

名词解释 1.1.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1.2.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所进行的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的财政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在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过程中,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1.3.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专职审计机构或人员实施的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1.4.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是指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 1.5.事前审计是指审计机构的专职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及其他经济活动发生之前所进行的审计。 1.6.事中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执行过程中进行的审计。通常是指对工期较长的基建项目和承包合同期中执行情况等进行的审计。 1.7.事后审计是指在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完成以后所进行的审计。 1.8.就地审计又称现场审计,是审计机构派出审计小组和专职人员到被审计单位现场进行的审计。 1.9.顺查法是按照会计核算的处理顺序依次进行检查核对的一种方法。 1.10.逆查法又称倒查法,是指按照与会计核算程序相反的顺序依次进行审计的方法。 简答题 1.1.审计的定义可以从哪些方面去理解? 1.2.简述审计的独立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3.简述详细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 1.4.简述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 1.5.简述会计报表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 1.6.简述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一个单位时必须考虑利用其内部审计工作成果的原因。 1.7.审计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哪几类?各自的目的是什么? 1.8.简述审计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 1.9.什么是审计方法?审计方法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1.10.简述详查法和抽查法的概念、特点。 1.11.简述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1.12.简述审计人员选择审计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13.审计具有哪些职能? 1.14.简述审计职能的实现应具备的条件。 1.15.审计能发挥哪些作用? 1.16.简述审计制约作用和促进作用的具体表现。 1.17.国家审计监督体系,一般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部门和社会审计组织三种审计机构组成,试述我国审计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2.1.简述《职业会计师道德守则》的内容。 2.2.简述在确定哪些情况和业务尤其需要遵循客观性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2.3.简述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的内容。 2.4.根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开展审计活动和执行审计业务中应对同行承担什么责任? 2.5.简述经济利益对独立性威胁的情形。 2.6.简述自我评价方面对独立性威胁的情形。 2.7.简述外界压力对独立性威胁的情形。 2.8.简述独立性威胁的防范措施。 2.9.简述在审计业务期间降低非审计业务威胁性的措施。 2.10.简述向由非上市公司转为上市公司的单位提供非鉴证服务而不会损害独立性应具备的要求。 2.11.对高级职员与鉴证客户之间长期关系所采取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12.简述可能产生重大经济利益或自我评价威胁的活动。 2.13.简述专业胜任能力的两个阶段。 2.14.简述注册会计师发现客户的违法行为或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应当采取的措施。 2.15.简述注册会计师可以披露客户的有关信息情形及应考虑的因素。 2.16.简述审计收费需考虑的因素。 2.17.简述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得刊登广告的原因。 2.18.简述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招揽业务时所不允许的行为。 2.19.简述接受委托前的沟通内容。 3.1.简述我国制定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应该达到的目标。 3.2.简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作用。 3.3.简述执业准则体系的框架结构。 3.4.简述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的内容。 3.5.简述三方关系的内容。 3.6.简述鉴证业务的基本分类内容。 3.7.简述审计业务的特点。 3.8.简述其他鉴证业务的特点。 3.9.简述相关服务的内容。 3.10.简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质量控制的目的。 3.11.简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措施。 3.12.简述会计师事务所针对顾客诚信方面应当考虑的事项。 3.13.简述会汁师事务所在确定是否接受新业务时需考虑的事项。 3.14.简述会计师事务所在考虑解除业务约定或同时解除业务约定及其客户关系时制定的政策和程序要求。 3.15.简述确定复核人员的原则。 3.16.简述咨询的具体要求。 3.17.简述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定义及其政策和程序的制定要求。 3.18.会计师事务所针对业务工作底稿设计和实施适当的控制的目的是什么? 3.19.会计师事务所应从哪些方面对质量控制制度进行持续考虑和评价? 3.20.简述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防范措施。 4.1.简述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的内容。 4.2.简述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期间的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包含哪些类别。 4.3.简述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4.4.当拟承接的业务具备哪些特征时,注册会计师才能将其作为审计业务予以承接。 4.5.简述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目的。 4.6.简述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4.7.简述注册会计师开展初步业务活动有助于确保在计划审计工作时达到的要求。 4.8.简述总体审计策略中包括的内容。 4.9.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为什么即使被审计单位经符合性测试被认定拥有非常健全的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仍不能完全省略实质性测试程序? 5.1.在确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5.2.在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时,应对哪些事项予以特殊考虑? 5.3.简述实施控制测试的目的并说明在什么情形下控制测试是必要的。 5.4.按获取手段的不同可以将审计程序分为哪几类? 5.5.简述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目的。 5.6.会计师事务所为什么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审计工作底稿实施适当的控制程序? 5.7.简述会计师事务所针对审计工作底稿设计和实施适当控制的目的。 5.8.简述编制审计T作底稿的总体要求。 5.9.简述确定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时应考虑的因素。 5.10.简述重大事项可能包括的内容。 5.11.审计报告归档之后,什么情形下注册会计师可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修改或增加? 6.1.简述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目的。 6.2.简述内部控制的要素。 6.3.可以从哪八个方面来理解内部控制? 6.4.试简述在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哪些审计程序? 6.5.哪些情况表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6.6.简述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为提高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而采取的方式。 6.7.简述注册会计师在期中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存在的局限。 6.8.简述在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的因素。 6.9.简述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某项控制的测试范围时应考虑的因素。 6.10.简述实质性程序和控制测试在时间选择上的异同点。 6.11.简述如何理解实质性分析程序的范围。 6.12.简述在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的因素。 6.13.注册会计师应就哪些内容形成审计工作记录? 7.1.简述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7.2.简述向顾客开具账单这项功能所针对的主要问题。 7.3.简述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7.4.简述营业收入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7.5.简述销售折扣与折让的实质性程序。 7.6.简述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7.7.简述注册会计师应选作函证对象的项目。 7.8.简述函证实施过程控制的措施。 7.9.简述坏账准备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7.10.简述应收票据的实质性程序。 7.11.简述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审计目标。 7.12.简述营业税金及附加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8.1.简述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 8.2.简述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内容。 8.3.简述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的内容。 8.4.简述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 8.5.简述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8.6.简述应付账款的分析程序。 8.7.简述固定资产的实质性程序。 8.8.简述累计折旧的审计目标。 8.9.简述预付账款的审计目标。 8.10.简述预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8.11.简述在建工程的审计目标。 8.12.简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实质性程序。 8.13.简述在建工程的实质性程序。 8.14.简述固定资产清理的审计目标。 8.15.简述固定资产清理的实质性程序。 9.1.简述生产与存货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9.2.简述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的三大系统。 9.3.简述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 9.4.简述实施简易抽查的主要内容。 9.5.简述工薪的内部控制测试的步骤。 9.6.简述计时工资制下直接人工成本的内部控制测试内容。 9.7.简述制造费用的内部控制测试的主要内容。 9.8.简述存货的审计目标。 9.9.简述存货余额的实质性程序。 9.10.简述制定存货监盘计划应实施的工作。 9.11.简述对期末存货进行截止测试时应当关注的事项。 9.12.简述营业成本审计的概念及营业成本的审计目标。 9.13.简述“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及审计目标。 9.14.简述应付职工薪酬的实质性程序。 9.15.简述管理费用的实质性程序。 10.1.简述筹资活动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10.2.简述投资活动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10.3.简述筹资业务内部控制的内容。 10.4.简述筹资业务的内部控制测试的内容。 10.5.简述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测试的内容。 10.6.简述筹资业务的审计目标。 10.7.简述银行借款的实质性程序。 10.8.简述应付债券的实质性程序。 10.9.简述盈余公积的实质性程序。 10.10.简述未分配利润的实质性程序。 10.11.简述投资业务的审计目标。 10.12.简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实质性程序。 10.13.简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实质性程序。 10.14.简述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实质性程序。 10.15.简述长期股权投资的实质性程序。 10.16.简述投资收益的实质性程序。 10.17.简述其他应收款的审计目标。 10.18.简述其他应付款的审计目标。 10.19.简述长期应付款的审计目标。 10.20.简述所得税费用的审计目标。 10.21.简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审计目标。 10.22.简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实质性程序。 10.23.简述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审计目标。 10.24.简述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实质性程序。 10.25.简述资产减值损失的审计目标。 10.26.简述资产减值损失的实质性程序。 10.27.简述营业外收入的审计目标。 10.28.简述营业外支出的审计目标。 10.29.简述营业外支出的实质性程序。 11.1.简述货币资金与各业务循环的关系。 11.2.简述有关货币资金的内控制度。 11.3.简述库存现金的审计目标。 11.4.简述库存现金盘点的程序。 11.5.简述银行存款的审计目标。 11.6.简述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 11.7.简述其他货币资金的审计目标。 11.8.简述其他货币的实质性程序。 12.1.简述管理层埘财务报表责任段应包括的内容。 12.2.简述注册会汁师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条件。 12.3.简述注册会汁师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情况。 12.4.简述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总体条件。 12.5.简述保留意见的涵义及注册会汁师应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情形。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第九章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重要知识点: 1、审计抽样的定义及适用范围(p174) 所谓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审计抽样对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都适用,但它并不是对于这些测试中的所有程序都适用。通常不用于询问、观察和分析性复核程序。 2、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关系(p175) 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测试,既可以运用统计抽样技术,也可以运用非统计抽样技术,还可以结合使用这两种抽样技术。不论采用哪种抽样技术,都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设计、执行抽样计划和评价抽样结果中合理运用专业判断。这两种技术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提供审计所要求的充分、适当的证据,并且都存在某种程度的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概率法则来量化控制抽样风险。 非统计抽样只要设计得当,也可达到同统计抽样一样的效果。 统计抽样的产生并不意味着非统计抽样的消亡。 非统计抽样和统计抽样的选用,并不影响运用于样本的审计程序的选择。 3、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p176) [统计抽样多运用于变量抽样,较少运用于属性抽样] 表9-1 4、统计抽样与专业判断(p177) 那种认为统计抽样能够减少审计过程中的专业判断或可以取代专业判断的观点是错误的。 5、样本的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p177) 1.审计目的 2.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 [对象总体——>全部项目;抽样单位——>对象总体的个别项目] 3.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是注册会计量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比,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 表9-2 非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或因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产生这种风险的原因主要有: (1)人为错误,如未能找出样本文件中的错误等。 (2)运用了不切合审计目标的程序。 (3)错误解释样本结果。 非抽样风险无法量化,但是,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对审计工作的适当计划、指导和监督,以坚持质量控制标准,力争有效地降低非抽样风险。 4.可信赖程度 可信赖程度通常用预计抽样结果能够代表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百分比来表示。例如,抽样结果有95%的可信赖程度,就是指抽样结果代表总体特征的可能性有95%,没有代表总体特征的可能性有5%。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对可信赖程度要求越高,需选取的样本量就应越大。[同向变化] 5.可容忍误差 可容忍误差是注册会计师认为抽样结果可以达到审计目的而愿意接受的审计对象总体的最大误差。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计划阶段,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合理确定可容忍误差。可容忍误差越小,需选取的样本量就应越大。[反向变化] 6.预期总体误差 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前期审计所发现的误差、被审计单位经营业务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内部控制的评价及分析性复核的结果等,来确定审计对象总体的预期误差。如果存在预期误差,则应当选取较大的样本量。[同向变化] 7.分层 分层是将某一审计对象总体划分为若干具有相似特征的次级总体的过程。注册会计师可以利用分层重点审计可能有较大错误的项目,并减少样本量。 对总体采用分层法,可以按经济业务的重要性来分,也可以按经济业务的类型等来分。分层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总体中的每一抽样单位必须属于一个层次,并且只属于这一层次。[每一抽样单位属于且只属于一个层次] (2)必须有事先能够确定的、有形的、具体的差别来区分不同的层次。[确定、有形、具体的差别来区分层次] (3)必须能够事先确定每一层次中抽样单位的准确数字。[每一层次中抽样单位的准确数字事先确定] 通常,注册会计师应对包含最重要项目的层次实施全部审查。 6、样本选取的基本要求(p180) 注册会计师在选取样本时,应使审计对象总体内所有项目均有被选取的机会,以使样本能够代表总体。 7、样本选取的方法(p180) 1.随机选样 [1编号;2确定范围(500~5000);3确定样本量(20);4确定起点(第5列第1行);5确定路线(第5列、第4列、…第1列)。依据p181举例] 2.系统选样(也称等距选样) [1确定范围(2000张);2确定样本量(100张);3计算选样间隔(2000÷100=20);4确定起点。依据p181举例] 3.随意选样 8、抽样结果的评价(p182) 1.分析样本误差 (1)根据预先确定的构成误差的条件,确定某一有问题的项目是否为一项误差。 (2)注册会计师按照既定的审计程序无法对样本取得审计证据时,应当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以获取相应的审计证据。如果注册会计师无法或者没有执行替代审计程序,则应将该项目视为一项误差。 (3)如果某些样本误差项目具有共同的特征,则应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并根据审计结果进行单独的评价。 (4)在分析抽样中所发现的误差时,还应考虑误差的质的方面,包括误差的性质、原因及其对其他相关审计工作的影响。

第五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 重要知识点: 1、我国独立审计的总目标(p91) 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独立审计的总目标是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 2、审计具体目标(p91) 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它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一般审计目标是进行所有项目审计均必须达到的目标;项目审计目标则是按每个项目分别确定的目标。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应收集的证据。 一般地说,审计具体目标必须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 3、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p92) 1.存在或发生 有关“存在或发生”的认定是指: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利润表所列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内是否确实发生。 “存在或发生”认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当局是否把那些不应包括的项目(如不存在的项目或不曾发生的交易结果)挤入了会计报表。它主要与会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也称“夸大错误”)有关。[稍有变化] 2.完整性 有关“完整性认定”是指:在会计报表中应该列示的所有交易和项目是否都列入了。 “完整性”的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当局是否把应包括的项目给遗漏或省略了,也不涉及所报告的金额是否正确。可见,“完整性”认定与“存在与发生”认定正好相反,它主要与会计报表的组成要素的低估(也称“缩小错误”)有关。[稍有变化] 3.权利和义务 有关“权利和义务”认定是指,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公司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确属公司的义务。 应当指出的是,前二项认定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用“利润表”为宜]的组成要素都有关,而这里的“权利和义务”认定却只与资产负债表的组成要素有关。 4.估价或分摊 有关“估价或分摊”认定是指: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要素是否按适当的金额列入会计报表中。 总之,“估价或分摊”认定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总值估价;(2)净值估价;(3)计算精确性。 “估价或分摊”认定还涉及管理当局的会计估计的合理性。 5.表达与披露 有关“表达与披露”认定是指:会计报表上的特定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地加以分类、说明和披露。 在会计报表上,管理当局暗示性地认定所有内容都表达适当,且披露充分。 4、一般审计目标(p95) 在审计实务中,一般审计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合理性。 总体合理性测试的目的,在于帮助审计人员评价账户余额中是否有重大错报。一般性测试则是为了评价其他具体目标是否可能达到,并协助规划、收集更为详细的证据的方式而进行的。 2.真实性——所列余额真实。这一目标是由管理当局关于“存在或发行”的认定推论得出。 3.完整性——发生的金额均已包括。这一目标是由管理当局关于“完整性”的认定推论得出。 4. 所有权——所列金额确属公司所有。这一目标是由管理当局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认定推论得出。 5. 估价——所列金额均经正确估价和计量。 6. 截止——接近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已记入适当的期间。截止测试的目的是确定交易是否记入恰当的期间。 7. 机械准确性。机械准确性目标所关心的是有关账表资料、数字、计算、加总及勾稽关系的正确性。 上述5、6、7三项具体目标是由管理当局关于“估价或分摊”的认定推论得出的。 8. 披露——会计报表中适当地反映了账户余额和相应的披露要求。 9. 分类——所列金额的分类适当。分类目标在于确定每个项目和每个账户记录是否在会计报表中恰当列示。 上述8、9两个具体目标是由管理当局关于“表达与披露”的认定推论得出。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紧紧围绕具体审计目标收集证据。把这些证据累积起来,审计人员就可对管理当局的任何认定是否正确下结论。再把对每个认定的结论综合起来,审计人员就可对整个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了。 5、审计过程(p96) 所谓审计过程,是指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一般包括三个主要的阶段,即计划阶段、实施审计阶段和审计完成阶段。 1. 计划阶段 一般地讲,计划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确定重要性;分析审计风险;编制审计计划等。 2. 实施审计阶段 其主要工作包括: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及遵守情况进行控制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修订审计计划;对会计报表项目的数据进行实质性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和鉴定。上述两项工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较高,则实质性测试工作就可以大大减少;反之,实质性测试工作则大大增加,但不管何时,实质性测试工作必不可少。 3. 审计完成阶段 其主要工作有:整理、评价执行审计业务中收集到的审计证据;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期后事项;汇总审计差异,并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或作适当披露;形成审计意见,编制审计报告。 6、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定义(p97)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由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共同签署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

  • 索引序列
  • 自学考试审计知识点
  • 审计学自学考试知识点
  • 自学考试审计学知识点
  • 自考审计学知识点
  • 审计自考重点知识点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