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学考试证据法答案

自学考试证据法答案

发布时间:

自学考试证据法答案

22.将书证分为文字书证、图形书证、符号书证的标准是() A.内容性质 B.形成的方法 C.内容的表达方式 D.是否依职权制作 23.下列陈述属于被害人陈述的是() A.被害人对直接侵害本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的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B.被害人对侵害本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的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C.被害人对侵害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的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D.被害人对自己知道的犯罪行为的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24.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证据进行对比作出认定结论的是() A.甄别法 B.辨认法 C.比较印证法 D.同一认定法 25.下列有关当事人承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证据法上的当事人承认仅指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承认 B.当事人诉讼上的承认能够产生免除事实主张者提供证据证明该事实的举证责任 C.当事人诉讼上承认的案件事实,法院应当将其作为判决的根据 D.当事人诉讼外的承认与诉讼上的承认能够产生同样的法律效果 26.在审查判断证据的各种方法中,甄别法是指() A.对证据逐一进行个别审查的方法 B.对两个以上的证据进行比较,寻找其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方法 C.将若干个证据所反映的事实联系起来考察,确定它们相互之间是否相互呼应、协调一致的方法 D.执法人员组织有关的人员对有关的物品、人身和场所进行识别的方法 27.把证据分为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的标准是() A.内容 B.证明力 C.来源 D.表现形式 28.制作笔录的主体是() A.公安司法人员 B.代理律师 C.辩护律师 D.当事人 29.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香港于1997年回归祖国属于() A.推定的事实 B.司法认知的事实 C.调查的事实 D.辩论的事实 30.以空间为标准,可以将当事人陈述分为() A.反映主要案件事实的陈述和反映次要案件事实的陈述 B.庭审前的陈述和庭审中的陈述 C.诉讼中的陈述和诉讼外的陈述 D.书面陈述和口头陈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作为鉴定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具有鉴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 B.拥有鉴定所相应的技术手段 C.与案件之间没有依法应当回避的情形 D.对案件事实有充分的了解 E.参与案件调查

11.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不包括( ) A.关于构成犯罪的要件事实 B.关于刑事诉讼管辖的事实 C.关于作为量刑情节的事实 D.关于排除行为违法性的事实 12.下列有关证据规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证据规则就是证明规则,是有关证据资格和证明力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没有证据能力的证据一定没有证明力 C.我国现行证据法律制度中,并没有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定 D.传闻证据规则起源于英美法系,其与陪审团审理和对抗制审判方式密切相关 l3.美国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是( ) A.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由法官作自由心证 B.清楚、明确、令人信服 C.排除合理怀疑 D.优势证明标准 14.在民事诉讼中,将证明对象分为权利的发生事实、妨害事实、消灭事实和受制事实所依据的标准是( ) A.民事行为的性质和形态 B.实体法规范的性质和作用 C.原告提起诉讼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D.所要证明的事实与案件的主要事实之间的联系程度 15.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 A.证据法的一般规律 B.证据法材料 C.证据法现象 D.证据法现象和一般规律 16.下列关于电子证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子证据具有无纸、量大、传递快、易复制、易变造等具体特点 B.搜查与扣押电脑等电子设备通常是收集和保全电子证据的有效措施 C.不得以非法侵入网络或他人计算机及系统的方式收集电子证据 D.以有形载体固定或者显示的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以及其他数据资料,其制作情况和真实性经对方当事人确认,其证明力小于原件的证明力 17.关于证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诉讼程序本质上乃是证明程序,证明是诉讼法的核心 B.司法证明的相对人只能是法官 C.证明的手段只限于具有证据能力的证据 D.适用自由证明还是严格证明属于法官基本的自由裁量范畴 18.证据方法是( ) A.某种有形物在法律上可以作为证据方法的资格 B.证据资料在认定案件事实方面的影响力 C.认定案件事实的人或物等客观对象 D.法院对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是否属于形成心证的原因 19.下列关于证明标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证明标准仅与法官相联系 B.证明标准指导当事人如何举证 C.证明标准与当事人仅有极其间接的联系 D.证明标准决定着证明责任的分配 20.反证( ) A.是指能够证明当事人自己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 B.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C.是指产生于案件事实发生过程中的证据 D.是指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不存在的证据

你好同学:有的科目可能只有教科书,其它资料比较难找,我这里有一份,参考下希望对你有用1 证据法学 一.名解 1.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是指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的大小,以及案件事实的认定,均由法官根据自己的良心、理性自由判断,形成确信的一种证据制度,它是资产阶级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2.法定证据制度 是法律根据证据的不同形成,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法官必须据此作出判决的一种证据制度。3.相关证据规则 又称为关联证据规则,是指只有与本案有关的事实材料才能作为证据使用。4.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1)证据力又曰证据能力,是指证据在法律上可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 (2)证明力是指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价值和功能。亦即证据的可靠性、可信性和可采性。5.直接言词与证据裁判 (1)直接言词指要求一切证据材料都必须在法庭上以直接、口头的方式进行陈述、询问、审查和辩论的诉讼原则,由直接原则与言词原则合并而来。 (2)证据裁判指对于诉讼中事实的认定,应依据有关的证据作出;没有证据,不得认定事实。6当事人.承认与自认 (1) 即当事人作出的承认性陈述,是指一方当事人对他方当事人所提出的事实或诉讼请求、明确表示予以承认的陈述。 (2) 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不利己的案件事实的承认,可分为诉讼上的自认和诉讼外的自认。7.刑诉中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含义 (1)据以定案的证据均已查证属实; (2)案件事实有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 (3)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排除; (4)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结论是唯一的,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8.优势证明标准的概念和含义 (1)所谓优势证明标准,也称为盖然性占优势的证明标准,就是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对同一案件事实的证明都达不到最高的证明标准的时候,法院应当认定证明程度较高的一方当事人主政的事实成立 (2)最高院《关于民诉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3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是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因为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作出裁判。”二.简答 无罪推定与我国刑诉法第12条的规定关系。(见自己的作业)2 三.案例 (1)证据种类、分类 物证与书证的辨别 证人证言被害人的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当事人的陈述 鉴定结论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视听资料电子证据(2)证责任——特殊罪名(刑诉)非法持有类犯罪。如非法财产来源不明罪(3) 行政诉讼中证据的种类(一) 书证;的(二)物证;的(三)视听材料;的(四)证人证言;的(五)当事人的陈述;的(六)鉴定结论;的(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老师第一次说范围的时候有下列知识点(补充)1. 神示证据制度的概念 (1) 也称神明裁判或神证。就是用一定形式邀请神灵帮助裁判案情,并且用一定方式把神灵的旨意表现出来,根据神意的启示来判断诉讼中的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 (2) 内容:对神宣誓、水审、火审、决审2.古代证据制度的特点: (1) 坚持“断罪必取输服供词”的原则 (2) 审讯时可以依法刑讯 (3) 诬告者反坐,伪证者受罚 (4) 继承了“以五声听狱诉,求民情”的审判方法。 (5) 疑罪惟轻,有罪惟定 (6) 据众证定罪 (7) 重视勘验检查3.交叉询问 是英美法系庭审时对证人的一种询问方法,即首先由提出证据的一方对本方证人进行主询问,然后由对方进行反询问,其目的在于揭示证人的偏见和不可信性。4.最佳证据规则 当事人主义的另一重要原则,就是为了保证被告人获得公平的审判,防止错误认定案件事实,所有证据资料不但要具有相关性,而且力求确实,“最佳证据规则”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产生的。5.传闻证据规则 指用以证明法庭之外的陈述,包括口头陈述、书面陈述以及有意或无意地带有某种意思表示的行为6.证据与证据材料 (1)凡是未经查证属实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各种证据形式,统统称为证据资料,或曰证据材料。 (2)证据是指经查证属实的,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3 7.证人的资格条件 (1)凡是知道案件情况并有作证能力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 (2)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3)证人只能是当事人以外知道案件情况的人 (4)证人在刑诉中占有优先地位 (5)证人只能是公民个人 (6)刑诉中有见证人应视为“特殊的证人”。8.鉴定人应具备一下条件 (1)鉴定人必须是被指派或被聘请 (2)与鉴定的案件之间无依法应当回避的情形 (3)具有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和作风9.列举证据的分类 (1)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2)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3)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 (4)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5)本证与反证10.间接证据的运用问题 (1)必须审查每个间接证据是否真实可靠; (2)必须审查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有无客观的内在联系 (3)必须审查各间接证据之间是否互相衔接,互相印证,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锁链 (4)所有的间接证据结合起来,对案件只能作出一个正确的结论11.收集证据的方法 ①询问②讯问 ③辨认④勘验⑤检查⑥搜查⑦实验⑧鉴定12.证据保全的概念 证据保全即证据的固定和保管,指为了防止特定证据的自然毁灭,人为的毁灭或以后难以取得,因而在收集时,诉讼前或诉讼中用一定的形式将证据固定下来,加以妥善保管,以便公安司法人员或律师在分析、认定案件事实时使用。13.证明制度的构成 (1)证明对象 (2)证明主体和证明责任 (3证明标准 (4)证明方法 (5)证明程序 14.刑诉的证明对象 (1)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构成要件的事实 (2)与犯罪行为轻重有关的各种量刑情节事实 (3)排除行为违法性、可罚性和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事实 (4)刑事诉讼程序事实15.行诉的被告举证期限——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16.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辨析(P288)4 证据法 一、名词解释 1. 神示证据制度,也称神明裁判或神证,就是用一定形式邀请神灵帮助裁断案情并且用一定方式把神灵的意旨表现出来,根据神意的启示来判断诉讼中的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 2. 法定证据制度,是法律根据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法官必须据此作出判决的一种证据制度 3. 自由心证制度是指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大小,以及案件事实的认定,均法官根据自己的良心、理性自由判断,形成确信的一种证据制度。 4. 相关证据规则又称为关联证据规则,是指只有与本案有关的事实材料才能作为证据使用。 5. 直接言词原则是指要求一切证据材料都必须在法庭上以直接、口头的方式进行陈述、询问、审查和辩诉的诉讼原则,由直接原则与言词原则合并而来。 6. 证据裁判原则是指对于诉讼中事实的认定,应依据有关的证据作出;没有证据,不得认定事实。 7. 承认即当事人作出的承认性陈述,是指一方当事人对他方当事人所提出的事实或诉讼请求,明确表示予以承认的陈述。 8. 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不利于己的案件事实的承认。可分为诉讼上的自认和诉讼外的自认。 9. 优势证明标准,也称为盖然性占优势的证明标准,就是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都对同一案件事实的证明都达不到最高的证明标准的时候,法院应当认定证明程度较高的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成立。 10.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可以作一下理解: (1)据以定案的证据均以查证属实; (2)案件事实均有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 (3)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排除; (4)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结论是唯一的,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 11.证据能力是指证据材料可以被采用为证据的资格。 12.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二、简答 1.证据的种类有:(1)物证;(2)书证;(3)证人证言;(4)被害人的陈述;(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6)当事人的陈述;(7)鉴定结论(8)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9)视听资料;(10)电子证据2.证据的理论分类 (1)根据证据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2)根据证据事实形成的方法、表现形式、存在状况、提供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3)根据证据的内容和作用划分,可分为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 (4)依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可以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5)根据诉讼证据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以分为本证与反证

自学考试证据法学答案

22.将书证分为文字书证、图形书证、符号书证的标准是() A.内容性质 B.形成的方法 C.内容的表达方式 D.是否依职权制作 23.下列陈述属于被害人陈述的是() A.被害人对直接侵害本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的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B.被害人对侵害本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的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C.被害人对侵害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的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D.被害人对自己知道的犯罪行为的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24.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证据进行对比作出认定结论的是() A.甄别法 B.辨认法 C.比较印证法 D.同一认定法 25.下列有关当事人承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证据法上的当事人承认仅指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承认 B.当事人诉讼上的承认能够产生免除事实主张者提供证据证明该事实的举证责任 C.当事人诉讼上承认的案件事实,法院应当将其作为判决的根据 D.当事人诉讼外的承认与诉讼上的承认能够产生同样的法律效果 26.在审查判断证据的各种方法中,甄别法是指() A.对证据逐一进行个别审查的方法 B.对两个以上的证据进行比较,寻找其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方法 C.将若干个证据所反映的事实联系起来考察,确定它们相互之间是否相互呼应、协调一致的方法 D.执法人员组织有关的人员对有关的物品、人身和场所进行识别的方法 27.把证据分为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的标准是() A.内容 B.证明力 C.来源 D.表现形式 28.制作笔录的主体是() A.公安司法人员 B.代理律师 C.辩护律师 D.当事人 29.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香港于1997年回归祖国属于() A.推定的事实 B.司法认知的事实 C.调查的事实 D.辩论的事实 30.以空间为标准,可以将当事人陈述分为() A.反映主要案件事实的陈述和反映次要案件事实的陈述 B.庭审前的陈述和庭审中的陈述 C.诉讼中的陈述和诉讼外的陈述 D.书面陈述和口头陈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作为鉴定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具有鉴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 B.拥有鉴定所相应的技术手段 C.与案件之间没有依法应当回避的情形 D.对案件事实有充分的了解 E.参与案件调查

11.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不包括( ) A.关于构成犯罪的要件事实 B.关于刑事诉讼管辖的事实 C.关于作为量刑情节的事实 D.关于排除行为违法性的事实 12.下列有关证据规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证据规则就是证明规则,是有关证据资格和证明力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没有证据能力的证据一定没有证明力 C.我国现行证据法律制度中,并没有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定 D.传闻证据规则起源于英美法系,其与陪审团审理和对抗制审判方式密切相关 l3.美国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是( ) A.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由法官作自由心证 B.清楚、明确、令人信服 C.排除合理怀疑 D.优势证明标准 14.在民事诉讼中,将证明对象分为权利的发生事实、妨害事实、消灭事实和受制事实所依据的标准是( ) A.民事行为的性质和形态 B.实体法规范的性质和作用 C.原告提起诉讼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D.所要证明的事实与案件的主要事实之间的联系程度 15.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 A.证据法的一般规律 B.证据法材料 C.证据法现象 D.证据法现象和一般规律 16.下列关于电子证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子证据具有无纸、量大、传递快、易复制、易变造等具体特点 B.搜查与扣押电脑等电子设备通常是收集和保全电子证据的有效措施 C.不得以非法侵入网络或他人计算机及系统的方式收集电子证据 D.以有形载体固定或者显示的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以及其他数据资料,其制作情况和真实性经对方当事人确认,其证明力小于原件的证明力 17.关于证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诉讼程序本质上乃是证明程序,证明是诉讼法的核心 B.司法证明的相对人只能是法官 C.证明的手段只限于具有证据能力的证据 D.适用自由证明还是严格证明属于法官基本的自由裁量范畴 18.证据方法是( ) A.某种有形物在法律上可以作为证据方法的资格 B.证据资料在认定案件事实方面的影响力 C.认定案件事实的人或物等客观对象 D.法院对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是否属于形成心证的原因 19.下列关于证明标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证明标准仅与法官相联系 B.证明标准指导当事人如何举证 C.证明标准与当事人仅有极其间接的联系 D.证明标准决定着证明责任的分配 20.反证( ) A.是指能够证明当事人自己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 B.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C.是指产生于案件事实发生过程中的证据 D.是指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不存在的证据

自学考试证据法学试题答案

11.证明标准() A.是法院调查证据所应达到的要求 B.与证明责任没有关联 C.是法律要求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 D.是法院裁判可考虑可不考虑的因素 12.下列有关意见证据规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意见证据规则要求证人只能客观陈述自己亲身感知和经历的案件事实 B.设立意见证据规则的理由是一般的证人没有专业知识和缺乏专门技能,不能够对案件事实作出正确的评价 C.我国的专家鉴定结论在英美法系作为意见证据规则适用的例外 D.根据意见证据规则,非专家证人所作的证言都可以包括自己对案件事实的判断和评价 13.证据力是指() A.在诉讼中可以作为调查对象的有形物 B.证据资料在认定案件事实方面的影响力 C.对于待证事实举证或调查的结果 D.法官确信某种事实存在或不存在的原因 14.原始证据() A.是指证明当事人自己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 B.是指产生于案件事实发生过程中的证据 C.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而未经中间环节传播的证据 D.是指经过一定的中间环节传播的证据 15.某甲根据与某乙的谈话了解的事实向法院作出的陈述属于() A.原始证据 B.传来证据 C.实物证据 D.直接证据 16.以书证内容的表达方式为标准,可以将书证分为() A.文字书证、图形书证、符号书证等 B.处分性书证和报道性书证 C.原本、正本、副本、节录本、影印本和译本等 D.公文书证与私文书证 17.以制作主体为标准,可以将视听资料分为() A.录音资料、录像资料、电脑资料和其他电子音像资料 B.执法机关制作的视听资料和公民制作的视听资料 C.合法的视听资料和非法的视听资料 D.原始的视听资料和传来的视听资料 18.下列各项义务中,不属于证人义务的是() A.如实陈述的义务 B.出庭作证的义务 C.遵守法庭秩序的义务 D.履行法院判决的义务 19.属于传闻证据的是() A.合同文本B.物品 C.证人在法庭外作出的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陈述 D.当事人在法庭上所作的有关案情的陈述 20.以内容为标准,可以将当事人陈述分为() A.反映主要案件事实的陈述和反映次要案件事实的陈述 B.庭审前的陈述和庭审中的陈述 C.诉讼中的陈述和诉讼外的陈述 D.书面陈述和口头陈述 21.下列有关证据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证据分类是法律从外在形式上对诉讼证据的划分 B.证据分类是理论上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诉讼证据的划分 C.诉讼证据可分为直接证据和原始证据 D.诉讼证据可分为证人证言和言词证据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西方证据法律制度历史发展阶段的是() A.神示证据制度 B.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C.法定证据制度 D.无罪推定证据制度 2.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特征的是() A.刑讯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手段 B.重视“五听”判案法 C.注重对实物证据的收集 D.从未存在过神判法 3.下列不属于证据基本属性的是() A.合法性 B.合意性 C.关联性 D.客观性 4.证据规则是() A.法官自由心证中自由裁量的 B.证人的规则 C.法定的规则 D.具有实体性和程序性的规则 5.美国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是() A.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由法官自由心证 B.清楚的、明确的、令人信服 C.排除合理的怀疑 D.盖然性的优势 6.下列证据种类中,属于行政诉讼特有而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所没有的法定证据种类的是() A.视听资料 B.勘验笔录 C.鉴定结论 D.现场笔录 7.犯罪嫌疑人甲在捕前给同案犯罪嫌疑人乙打电话,商量如何处理所盗窃的赃物,这次通话被公安机关录音。该录音属于() A.物证 B.证人证言 C.视听资料 D.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 8.债权人甲以买卖合同书证明他与债务人乙之间存在买卖法律关系,此买卖合同书属于() A.间接证据 B.物证 C.反证 D.书证 9.英美证据规则的适用是针对() A.物证 B.实物证据 C.书面证据材料 D.证人证言 10.某地一13岁幼女被*杀,经侦查,某甲被作为嫌疑人,理由是:甲过去在生活作风上犯过错,35岁还没结婚,因此,有作案动机;女孩被害当天,甲一人一直在离案发现场不远的坡地里犁地,有作案时间;找甲谈话时,他脸色发白,语无伦次,这是心虚的表现。本案中,侦查机关的做法属于() A.推定 B.假定 C.拟制 D.推测 11.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 A.可以选择性的回答 B.应当如实回答 C.可以保持沉默 D.有权拒绝回答 12.刑事自诉案件被告人的陈述属于() A.当事人陈述 B.证人证言 C.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D.不同于上述选项的独立的证据种类 13.证人有下列情形的,不得作证() A.是聋哑人的 B.与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 C.不能正确辨别是非且不能正确表达的 D.年幼的 14.证明责任的倒置() A.一般以法律明确规定为前提 B.是由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诉讼主张决定的 C.实质是免除法院的查证 D.是由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决定的 15.传来证据又称为() A.传闻证据 B.间接证据 C.派生证据 D.言词证据 16.在诉讼中,下列人员不能被替代的是() A.翻译人 B.鉴定人 C.证人 D.代理人 17.以是否依职权制作为标准,可将书证分为() A.文字书证、图形书证、符号书证 B.公文书证、私文书证 C.处分性书证、报道性书证 D.原本、正本、副本、节录本、译本等 18.证据法上的狭义的当事人承认是指() A.当事人对事实的承认 B.当事人对诉讼请求的承认 C.当事人对事实的承认和对诉讼请求的承认 D.当事人的默认 19.下列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备选项中,错误的是() A.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的“法”仅指现行有效的法律规范 B.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C.在刑事诉讼中,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D.非法证据可用于追究非法取证者或者伪证者的法律责任 20.下列提取证据材料的方法中,主要适用于提取与案件有关的便于移动的物品和痕迹载体的是() A.音像提取法 B.实物提取法 C.模型提取法 D.粘印提取法 21.在调查收集证据的方法中,执法机关要求违法行为人、犯罪嫌疑人或者刑事被告人如实交待案情的活动属于() A.询问 B.讯问 C.质问 D.辨认 22.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司法认知的范围的是() A.众所周知的事实 B.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 C.国家机关公报的事实 D.外国的法律 2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证据法为法院裁判提供正当的根据 B.证据法受宪法指导并将其有关诉讼证明的规范具体化 C.证据法是程序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D.证据法是仅仅约束当事人的法律 24.民事诉讼法第69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视听资料,应当辨别真伪,并结合本案的其它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该条规定属于() A.意见证据规则 B.相关证据规则 C.证据规则 D.补强证据规则 25.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证据如没有经过当事人的质证() A.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B.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C.应当作为定案的根据 D.由法官判断是否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26.下列关于物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证比人证更可靠 B.物证能直接证明案件真实 C.物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D.物证只是指实体物,不包括痕迹 27.在行政诉讼中,对原告起诉是否超过法定期限发生争议的,承担举证责任的是() A.原告 B.被告 C.第三人 D.诉讼代理人 28.证明标准() A.是法院调查证据所应达到的要求 B.与证明责任没有关联 C.是法律要求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 D.是法院裁判可考虑可不考虑的因素 29.下列各项义务中,不属于证人义务的是() A.如实陈述的义务 B.出庭作证的义务 C.遵守法庭秩序的义务 D.履行法院判决的义务 30.物证的根本特征是() A.以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证明案件事实 B.以属性、特征或者存在状况等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 C.能够证明案件主要事实 D.不受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包括( ) A.情况证据 B.死者生前所做的陈述 C.公共文件 D.视听资料 E.学术论文 32.证明的相对性原理表明( ) A.诉讼审判与科学研究不可能等同 B.必须在冲突的诉讼价值之间进行选择、取舍和协调 C.证明可以复现已经发生的事实,从而达到绝对真实 D.诉讼证明是不可能发现真实的 E.证明只可能充分接近而不可能完全复现已经发生的事实 33.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根据原告提供的借款合同原件分清了原告和被告双方的民事责任,从而作出了判决。该借款合同属于( ) A.直接证据 B.间接证据 C.原始证据 D.实物证据 E.派生证据 34.根据法律有关规定,诉讼鉴定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充分了解案件事实 B.不具有法定回避的情形 C.具备鉴定案件事实所需要的专门知识 D.具有专门的法律知识 E.具有鉴定所必须的技术手段 35.视听资料的特征包括( ) A.综合性 B.形象性 C.间接性 D.准确性 E.科学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36.(本题7分)在民事诉讼中,为什么在有些情况下要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37.(本题7分)对程序事实的证明,应采取严格证明还是自由证明?为什么? 38.(本题8分)简述我国诉讼法中所规定的“证据确实、充分”的内涵。 39.(本题8分)在一起遗产纠纷案件中,继承人A提出被继承人的遗嘱,请求法院依据该遗嘱分割遗产。继承人B提出证据证明该遗嘱已被A篡改过,但是法院没有审查B的证据,而认为该遗嘱经过了公证,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问:法院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40.论对证人证言进行审查判断的方法。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41.甲从广东某老板处进了一批阁楼片(**光盘),打算转卖给乙。甲与乙约定在乙的住处交货。一天,甲的妻子丙开着一辆面包车,与甲一起将货物运到乙的住处。在清点光盘的数量时,丙才知道是**光盘,于是没有参与清点和搬运。货物清点完毕后,公安人员忽然到场,将甲、乙、丙三人抓获,并且将**光盘、面包车和甲的手机扣押。经过讯问,甲和乙供述了贩卖**光盘的全过程,丙对知道的案件事实也作了陈述。问: (1)在本案中,侦查机关调查收集到了哪些证据?分别属于什么法定证据种类? (2)在侦查机关收集的证据中,哪些属于直接证据,哪些属于间接证据?理由是什么?

答:甲的脚印属于间接证据,因为不能单独的证明案件事实;也属于实物证据,因为其本身的属性,还有与其他待证事实有联系,即需要进一步的鉴定。

2020年自考证据法学试卷答案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自考法学专业需要考的科目有毕业论文、法律文书写作、法理学、房地产法、国际私法、合同法、公证与律师制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婚姻家庭法、金融法、劳动法、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国际经济法概论、外国法制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证据法学、公司法、宪法学、英语(二)、知识产权法、中国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以上考试科目参照暨南大学法学专业考试计划,各个院校即使同专业其考试科目仍有差异,具体以教育考试院最新的专业计划为准,仅供参考。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4年10月自考00605基础日语(一)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435.02KB 2018年10月自考06936建筑法规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307.08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江苏法学自考科目推荐教材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自考法学需要准备什么?买哪些书?你问的有点笼统,你是准备考法律专业呢,还是律师专业?法律专业的考试科目:序号代码课程名称学分使用教材备注教材名称版次编者出版社1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08年版王顺生、李?捷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2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年版卫兴华、赵家祥北京大学出版社300015英语14《大学英语自学教程》99/98版高远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共课400262法律文书写作3《法律文书写作》2006年版宁致远北京大学出版社500249国际私法4《国际私法》2005年版李双元北京大学出版社6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6《国际经济法概论》2005年版陈安北京大学出版社700230合同法4《合同法》2004年版王利明、崔建远北京大学出版社8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6年版金瑞林北京大学出版社900227公司法4《公司法》2008年版顾功耘北京大学出版社1000226知识产权法4《知识产权法》2003年版吴汉东北京大学出版社1100167劳动法4《劳动法学》2003年版贾俊玲北京大学出版社1205680婚姻家庭法3《婚姻家庭法(一)》2004年版杨大文、马忆南北京大学出版社1300263外国法制史4《外国法制史》2000年版由嵘、胡大展北京大学出版社考生任选三门。免试英语者另选四门加考课程,不低于14学分。14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4《中国法律思想史》2004年版杨鹤皋北京大学出版社15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4《西方法律思想史》2008年版徐爱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605678金融法4《金融法》2008年版吴志攀、刘燕北京大学出版社1700233税法3《税法》2008年版徐孟洲北京大学出版社1800257票据法3《票据法》2007年版付鼎生北京大学出版社1900258保险法3《保险法》2000年版覃有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59公证与律师制度3《公证与律师制度》2006年版陈光中、李春霖北京大学出版社2100169房地产法3《房地产法》2006年版程信和、刘国臻北京大学出版社22毕业论文不计学分律师专业考试科目:序号课程代号课程名称学分1022毛泽东思想概论2203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33301英语144728中国法制史55216劳动法46729律师执业概论57730国际贸易法58731知识产权法49732公司法410733合同法411734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412735证据法学613736市场竞争法概论414737国际投资法415738税法316739保险法317740金融法418741房地产法319742会计法与审计法420222法理学621224宪法学422225民法学623226刑法学724228民事诉讼法学425毕业论文16-19四门课程为不考英语者的必考课程;20-24五门课程为加考课程。法学类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非法学类专业专科及专科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需加考:“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和“民事诉论法学”五门课程你也可以到当地的自考办,你报名的时候会给你提供自考的相关资料的,什么都有。希望能帮助到你。自考法律本科需要买哪些书籍你好,自考书籍资料主要是教材、大纲和辅导书模拟题,历次考试真题,可以网上试试,或是有卖那种历次考试真题的试卷的辅导资料的可以,或是模拟试题都是可以的。自考书籍要根据你报考的科目来选择教材,所有课程的教材信息已经公布,在报考时自考办就有。根据教材信息购买教材根据考试科目安排报考科目根据报考科目和科目的教材信息购买教材教材信息已经公布,在报考时自考办就有报考时在购买。查询你报考课程的教材信息,根据教材信息购买教材,可以在网上购买也可以到自考办问问,或是大型书店都有。一、自考教材都是全国自考办指定的教材,一般考试大纲都是根据指定教材来出的,所以教材一定不能买错。自考教材一般在每次考试前发布考试安排与计划时同时公布各科目的指定教材,考生在选购时根据办发布的各课程的代码、主编、版本号等信息进行选购就可以了~二、购买自考教材或辅导教材的方式一般有三种:1、自考办教材服务部:正版教材、一般原价出售,无折扣2、自考实体书店:一般都是6~9折左右,根据书的质量有些差异,每个地区基本上都有几个自考书店的3、网上书店购买:个人比较推荐的方式,一般网上都还是非常容易购买的,而且折扣也比较大。你直接网上搜书名就可以了。望采纳谢谢非法学本科可以自考法学本科吗?非法学本科可以自考法学本科吗?要什必设课程及学分要求:公共政治课(4)、外语(14)、法律文书写作(3)、国际私法(4)、国际经济法概论(6)、合同法(4)、公司法(4)、劳动法(4)、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4)、知识产权法(4)、婚姻家庭法(3)。江苏自考会计本科科目有哪些?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4184线性代数00051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0158资产评估00159高级财务会计00160审计学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058市场营销学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00321中国文化概论27332当代中国经济运行00152组织行为学06999毕业论文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1.证明标准() A.是法院调查证据所应达到的要求 B.与证明责任没有关联 C.是法律要求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 D.是法院裁判可考虑可不考虑的因素 12.下列有关意见证据规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意见证据规则要求证人只能客观陈述自己亲身感知和经历的案件事实 B.设立意见证据规则的理由是一般的证人没有专业知识和缺乏专门技能,不能够对案件事实作出正确的评价 C.我国的专家鉴定结论在英美法系作为意见证据规则适用的例外 D.根据意见证据规则,非专家证人所作的证言都可以包括自己对案件事实的判断和评价 13.证据力是指() A.在诉讼中可以作为调查对象的有形物 B.证据资料在认定案件事实方面的影响力 C.对于待证事实举证或调查的结果 D.法官确信某种事实存在或不存在的原因 14.原始证据() A.是指证明当事人自己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 B.是指产生于案件事实发生过程中的证据 C.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而未经中间环节传播的证据 D.是指经过一定的中间环节传播的证据 15.某甲根据与某乙的谈话了解的事实向法院作出的陈述属于() A.原始证据 B.传来证据 C.实物证据 D.直接证据 16.以书证内容的表达方式为标准,可以将书证分为() A.文字书证、图形书证、符号书证等 B.处分性书证和报道性书证 C.原本、正本、副本、节录本、影印本和译本等 D.公文书证与私文书证 17.以制作主体为标准,可以将视听资料分为() A.录音资料、录像资料、电脑资料和其他电子音像资料 B.执法机关制作的视听资料和公民制作的视听资料 C.合法的视听资料和非法的视听资料 D.原始的视听资料和传来的视听资料 18.下列各项义务中,不属于证人义务的是() A.如实陈述的义务 B.出庭作证的义务 C.遵守法庭秩序的义务 D.履行法院判决的义务 19.属于传闻证据的是() A.合同文本B.物品 C.证人在法庭外作出的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陈述 D.当事人在法庭上所作的有关案情的陈述 20.以内容为标准,可以将当事人陈述分为() A.反映主要案件事实的陈述和反映次要案件事实的陈述 B.庭审前的陈述和庭审中的陈述 C.诉讼中的陈述和诉讼外的陈述 D.书面陈述和口头陈述 21.下列有关证据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证据分类是法律从外在形式上对诉讼证据的划分 B.证据分类是理论上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诉讼证据的划分 C.诉讼证据可分为直接证据和原始证据 D.诉讼证据可分为证人证言和言词证据

自考证据法学真题答案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l.一般认为,旧中国法律属于( )A.印度法系 B.普通法系C.英美法系 D.大陆法系2.法律的本质是( )A.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B.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C.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D.阶级性和合理性的统一3.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出现法律冲突时,依法( )A.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B.区别情形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裁决C.由国务院裁决D.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共同裁决4.世界上最早产生宪法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C.法国 D.德国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是( )A.结社自由 B.示威自由C.信仰自由 D.迁徙自由6.对县、自治县、市的建置依法行使批准权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7.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87年发布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规定》,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称( )A.决议 B.条例C.规定 D.办法8.下列财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中,属于传来取得的是( )A.法定继承 B.生产和扩大再生产C.没收 D.收益和添附9.法人只能通过自己的代表机关为法律行为,此代表机关就是法人的( )A.代表 B.法定代表C.代表人 D.法定代表人10.汇票和支票法定记载事项不同的是( )A.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B.付款人名称C.收款人名称 D.出票人签章11.纳税人有偷税行为的,按照规定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 )A.50%以上1倍以下的罚款 B.50%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C.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D.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12.犯罪集团的人数必须是( )A.2人以上 B.3人以上C.4人以上 D.5人以上13.下列各项中,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受理的案件是( )A.走私案件 B.贪污贿赂案件C.自诉案件 D.危害国家安全案件14.作为本诉的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开始后,被告人以本诉的原告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出同本诉在诉讼标的和诉讼理由上有牵连的保护自己民事权益的独立的诉讼请求是( )A.给付之诉 B.变更之诉C.反诉 D.确认之诉15.当今国际社会,国际法的基本主体是( )A.地区 B.国家C.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D.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l6.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省级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案件,第一审管辖法院是( )A.基层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C.高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17.法律规避的实现是当事人有意或故意地改变( )A.连接点 B.准据法C.冲突法 D.系属18.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的是( )A.1988年宪法修正案 B.1993年宪法修正案C.1999年宪法修正案 D.2004年宪法修正案19.确认《义勇军进行曲》为我国国歌的宪法是(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2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违法行为在多长时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A.六个月 B.一年C.两年 D.四年2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授予( )A.最先发明的人 B.最先申请的人C.最先应用的人 D.最先声明的人22.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债权属于破产债权的是( )A.破产企业所欠的银行贷款B.行政、司法机关对破产企业的罚款C.破产宣告后的债务利息D.债权人参加破产程序所支出的费用23.受害人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 )A.只能向产品的责任者要求赔偿B.只能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C.只能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D.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赔偿24.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 )A.原判刑期以上9个月以下,但不能少于1个月B.原判刑期以上12个月以下,但不能少于2个月C.原判刑期以上18个月以下,但不能少于6个月D.原判刑期以上24个月以下,但不能少于9个月25.“犯罪一一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和法一样,也不是随心所欲地产生的。相反地,犯罪和现行的统治都产生于相同的条件。”以上关于犯罪本质的论断出自马克思、恩格斯的( )A.《黑格尔哲学批判》 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 D.《自然辩证法》26.案件由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为( )A.上诉审 B.第二审C.提审 D.再审27.民事诉讼的执行程序中,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其申请执行的期限为( )A.1个月 B.3个月C.6个月 D.1年28.行政诉讼不同于民事诉讼的特有证据种类是( )A.现场笔录 B.鉴定结论C.勘验笔录 D.视听资料29.赋予原始国籍的标准之一是以父母的国籍为准,即血统主义。那么,以父母双方任一方的国籍为准的是( )A.单系血统主义 B.双系血统主义C.单方血统主义 D.双方血统主义30.我国民事诉讼法把在中国没有住所的被告或被上诉人提出答辩状的期限和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的期限均规定为自收到起诉状或上诉状或判决书后( )A.10日内 B.15日内C.20日内 D.30日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合法原则 B.合理原则C.效能原则 D.便民原则E.责任原则3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寻求解决的途径包括( )A.与经营者协商和解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C.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D.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E.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3.民事诉讼第一审普通程序的开庭审理包括( )A.开庭准备 B.法庭调查C.法庭辩论 D.被告人最后陈述E.宣告判决34.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人员对驻在国的义务包括( )A.尊重驻在国法律的规定B.不干涉驻在国内政C.不滥用外交特权D.不在驻在国为私人利益从事专业或商业活动E.不滥用豁免权35.下列选项中具有权利和义务双重性质的有( )A.选举 B.劳动C.受教育 D.服兵役E.纳税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逮捕3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8.背书39.紧急避险40.空中劫持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41.简述税法的构成要素。42.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43.简述合同当事人一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的情形。五、论述题(本大题14分)44.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45.刘某是某市电子管厂临时工,李某是该厂仓库保管员。刘某因参加赌博而欠下他人赌债,遂产生盗窃本厂库存铜线圈卖钱还债的念头。一日晚11时30分,刘某骑一辆三轮车窜至本厂仓库,叫醒正在睡觉的李某,令其打开仓库,并威胁李某,如不从,就向公安机关告发其开办的录像厅播放黄色录像。李某无奈,打开仓库门锁,刘某盗走铜线圈200余件,价值4000余元。后案发。问题:(1)李某在本案中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2)对李某应如何处罚?46.甲幼年丧母,由其父抚养长大。后其父再婚。甲与继母乙关系不和,造成父子关系紧张,后矛盾激化,甲与其父立据宣布脱离父子关系。几年后,甲父死,临终留下遗书,要求把其遗产平均分给甲、乙及其与乙所生儿子丙。但在执行遗嘱时,乙阻止将三分之一遗产分给甲,声称甲与其父已脱离父子关系,已无权继承其父遗产,并将该份遗产据为已有。甲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题:(1)甲父所立遗嘱是否有效?为什么?(2)甲父遗产应如何处理?

答:甲的脚印属于间接证据,因为不能单独的证明案件事实;也属于实物证据,因为其本身的属性,还有与其他待证事实有联系,即需要进一步的鉴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西方证据法律制度历史发展阶段的是() A.神示证据制度 B.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C.法定证据制度 D.无罪推定证据制度 2.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特征的是() A.刑讯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手段 B.重视“五听”判案法 C.注重对实物证据的收集 D.从未存在过神判法 3.下列不属于证据基本属性的是() A.合法性 B.合意性 C.关联性 D.客观性 4.证据规则是() A.法官自由心证中自由裁量的 B.证人的规则 C.法定的规则 D.具有实体性和程序性的规则 5.美国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是() A.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由法官自由心证 B.清楚的、明确的、令人信服 C.排除合理的怀疑 D.盖然性的优势 6.下列证据种类中,属于行政诉讼特有而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所没有的法定证据种类的是() A.视听资料 B.勘验笔录 C.鉴定结论 D.现场笔录 7.犯罪嫌疑人甲在捕前给同案犯罪嫌疑人乙打电话,商量如何处理所盗窃的赃物,这次通话被公安机关录音。该录音属于() A.物证 B.证人证言 C.视听资料 D.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 8.债权人甲以买卖合同书证明他与债务人乙之间存在买卖法律关系,此买卖合同书属于() A.间接证据 B.物证 C.反证 D.书证 9.英美证据规则的适用是针对() A.物证 B.实物证据 C.书面证据材料 D.证人证言 10.某地一13岁幼女被*杀,经侦查,某甲被作为嫌疑人,理由是:甲过去在生活作风上犯过错,35岁还没结婚,因此,有作案动机;女孩被害当天,甲一人一直在离案发现场不远的坡地里犁地,有作案时间;找甲谈话时,他脸色发白,语无伦次,这是心虚的表现。本案中,侦查机关的做法属于() A.推定 B.假定 C.拟制 D.推测 11.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 A.可以选择性的回答 B.应当如实回答 C.可以保持沉默 D.有权拒绝回答 12.刑事自诉案件被告人的陈述属于() A.当事人陈述 B.证人证言 C.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D.不同于上述选项的独立的证据种类 13.证人有下列情形的,不得作证() A.是聋哑人的 B.与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 C.不能正确辨别是非且不能正确表达的 D.年幼的 14.证明责任的倒置() A.一般以法律明确规定为前提 B.是由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诉讼主张决定的 C.实质是免除法院的查证 D.是由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决定的 15.传来证据又称为() A.传闻证据 B.间接证据 C.派生证据 D.言词证据 16.在诉讼中,下列人员不能被替代的是() A.翻译人 B.鉴定人 C.证人 D.代理人 17.以是否依职权制作为标准,可将书证分为() A.文字书证、图形书证、符号书证 B.公文书证、私文书证 C.处分性书证、报道性书证 D.原本、正本、副本、节录本、译本等 18.证据法上的狭义的当事人承认是指() A.当事人对事实的承认 B.当事人对诉讼请求的承认 C.当事人对事实的承认和对诉讼请求的承认 D.当事人的默认 19.下列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备选项中,错误的是() A.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的“法”仅指现行有效的法律规范 B.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C.在刑事诉讼中,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D.非法证据可用于追究非法取证者或者伪证者的法律责任 20.下列提取证据材料的方法中,主要适用于提取与案件有关的便于移动的物品和痕迹载体的是() A.音像提取法 B.实物提取法 C.模型提取法 D.粘印提取法 21.在调查收集证据的方法中,执法机关要求违法行为人、犯罪嫌疑人或者刑事被告人如实交待案情的活动属于() A.询问 B.讯问 C.质问 D.辨认 22.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司法认知的范围的是() A.众所周知的事实 B.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 C.国家机关公报的事实 D.外国的法律 2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证据法为法院裁判提供正当的根据 B.证据法受宪法指导并将其有关诉讼证明的规范具体化 C.证据法是程序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D.证据法是仅仅约束当事人的法律 24.民事诉讼法第69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视听资料,应当辨别真伪,并结合本案的其它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该条规定属于() A.意见证据规则 B.相关证据规则 C.证据规则 D.补强证据规则 25.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证据如没有经过当事人的质证() A.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B.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C.应当作为定案的根据 D.由法官判断是否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26.下列关于物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证比人证更可靠 B.物证能直接证明案件真实 C.物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D.物证只是指实体物,不包括痕迹 27.在行政诉讼中,对原告起诉是否超过法定期限发生争议的,承担举证责任的是() A.原告 B.被告 C.第三人 D.诉讼代理人 28.证明标准() A.是法院调查证据所应达到的要求 B.与证明责任没有关联 C.是法律要求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 D.是法院裁判可考虑可不考虑的因素 29.下列各项义务中,不属于证人义务的是() A.如实陈述的义务 B.出庭作证的义务 C.遵守法庭秩序的义务 D.履行法院判决的义务 30.物证的根本特征是() A.以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证明案件事实 B.以属性、特征或者存在状况等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 C.能够证明案件主要事实 D.不受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包括( ) A.情况证据 B.死者生前所做的陈述 C.公共文件 D.视听资料 E.学术论文 32.证明的相对性原理表明( ) A.诉讼审判与科学研究不可能等同 B.必须在冲突的诉讼价值之间进行选择、取舍和协调 C.证明可以复现已经发生的事实,从而达到绝对真实 D.诉讼证明是不可能发现真实的 E.证明只可能充分接近而不可能完全复现已经发生的事实 33.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根据原告提供的借款合同原件分清了原告和被告双方的民事责任,从而作出了判决。该借款合同属于( ) A.直接证据 B.间接证据 C.原始证据 D.实物证据 E.派生证据 34.根据法律有关规定,诉讼鉴定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充分了解案件事实 B.不具有法定回避的情形 C.具备鉴定案件事实所需要的专门知识 D.具有专门的法律知识 E.具有鉴定所必须的技术手段 35.视听资料的特征包括( ) A.综合性 B.形象性 C.间接性 D.准确性 E.科学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36.(本题7分)在民事诉讼中,为什么在有些情况下要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37.(本题7分)对程序事实的证明,应采取严格证明还是自由证明?为什么? 38.(本题8分)简述我国诉讼法中所规定的“证据确实、充分”的内涵。 39.(本题8分)在一起遗产纠纷案件中,继承人A提出被继承人的遗嘱,请求法院依据该遗嘱分割遗产。继承人B提出证据证明该遗嘱已被A篡改过,但是法院没有审查B的证据,而认为该遗嘱经过了公证,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问:法院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40.论对证人证言进行审查判断的方法。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41.甲从广东某老板处进了一批阁楼片(**光盘),打算转卖给乙。甲与乙约定在乙的住处交货。一天,甲的妻子丙开着一辆面包车,与甲一起将货物运到乙的住处。在清点光盘的数量时,丙才知道是**光盘,于是没有参与清点和搬运。货物清点完毕后,公安人员忽然到场,将甲、乙、丙三人抓获,并且将**光盘、面包车和甲的手机扣押。经过讯问,甲和乙供述了贩卖**光盘的全过程,丙对知道的案件事实也作了陈述。问: (1)在本案中,侦查机关调查收集到了哪些证据?分别属于什么法定证据种类? (2)在侦查机关收集的证据中,哪些属于直接证据,哪些属于间接证据?理由是什么?

  • 索引序列
  • 自学考试证据法答案
  • 自学考试证据法学答案
  • 自学考试证据法学试题答案
  • 2020年自考证据法学试卷答案
  • 自考证据法学真题答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