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22

luoyue1231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的答题模板语文怎么写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婕哥大王

已采纳

一、句子类题型:

【句子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小说)

【句子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句子三】景物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3、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句子四】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2、公式: 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③……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句子五】赏析句子: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什么词;

写出什么(人/物/事)怎么样;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段落篇章题型:

【段落一】某段起什么作用:1 、开头,作用:引起下文、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照应文章标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 此段在文中,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 结尾,作用:总结全文、揭示文章主旨、照应前文、照应题目、引人深思

【段落二】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1、 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2、坏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作用:1、人物:表现人物 XX 的特点,突出人物XX 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烘托一中XX 的气氛,表达一种XX 的思想感情

227 评论

王凡Angela

1.文首:①开编点题 ②渲染气氛(散文) ③埋下伏笔(记叙类散文) ④设置悬念(小说) ⑤为下文做铺垫 ⑥总领下文

2文中:①承上启下 ②总领下文 ③总结上文

3文末:①点明中心(散文) ②深化主题(记叙) ③照应开头(议论,记叙,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句子本身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①比喻 拟人 (生动形象)

答题模板:生动形象写出了+对象+特征

②有气势 加强语气 一气呵成

答题模板:强调了+对象+特征

③设问:引起读者思考

答题模板:引起读者对十对象十特性的注意 和思考

④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⑤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⑥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①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②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③副词:(如: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 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 -对应的关系 (3) 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 (时间十地点) 十人十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 +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 +论点

七、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

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

①比喻: ....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 ....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 ....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⑤排比: ....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⑥对偶: ....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八、 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 .... .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主题(或丰富了主人.....性格)。

九、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

①写人为主: 记叙了..... .赞扬了....表达了......

②记事为主:记叙了..... (批评了)歌颂了....表现......

③写景状物:采用.....手法,借....描写,赞扬.....抒发了.....

④游记:描写.....表达辽...感情

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了,

十、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

①时间: ..... 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 .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 .....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 ...... 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十一、描写手法的作用

1.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

①外貌 (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

①外貌:描写.....的样子,表现了....

②语言: .....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动作:用....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③心理: ....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十二、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

① ...... 的景物描写,写出.....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②..... 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的性格和精神。

③.....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十三、论证方法的作用。

1、在文段中找出相关的论证方法。

2、明确知识:

①例证法 主要是增强说服力,通过一两 个典型事例,可以使阐述的道理令人信服。

②引证法的 主要作用是充实内容,增强说服的权威性,极具力度和信度。

③正 反对比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使论证更为深刻。

④比喻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论证更为具体生动形象。

3、公式:

①例证法:采用了举例的方法,...........的观点,列举详实,说服力强。

②引证法:采用了引证法,.以.....的名言来说理,增强说服的权威性,极具力度和信度。

③正反对比论证法: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 来论述,深刻。比喻论证法:采用了比喻论证法,.....的比喻形象地阐明了....

十四、仿写句子。

公式: ① 数清例句的字数。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③读懂 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十五、对对联。

公式:①名对名, 形对形,动对动;②山对川, 日对月,天对地;③注意上下联语意的相关、相融。

十六、读图题。

1.公式:

①分析画面构成要素。看清上中下或左中右各有什么,画面的主题词或标题是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语言有什么。

②给漫画写题目的:公式:题目+内容+启发。

③结合画面含义,说自己的看法或得到的启示及提出自己的意见,要分要点来写(写成1、2、3)

④给画面定标题,要不能离开画面含义或寓意。

⑤ 说画面的寓意,也就是看到A联想到B,A、B具有共性。,

十七、探究题。

公式:①分 析所给的语段从中得出的结论。②分 析所给的图表数据变化情况,得出结论。③用一句 话来概括你的结论,但最好分1、2、3来表达。④提出你的看法或建议时,要具体写明1、2、3点。

十八、概括题。

1.公式:

①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要找出几则材料的共性,然后用-句话表达。②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找出每则材料所讲现象的重点,然后用一句话综合表达。当然也可以写成“我的发现是1、2、3点”。③分析所给的名著阅读选段内容,然后从中找出关键情节或人物语言,动作,再用句语言来概括人物的性格。

2.公式:①要能写出1一6册名著导读内容相关章节里的人物特征性的语言。②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③写 出相关章节的故事情节。④写出主人公姓名及著作名称。⑤如果要求用精炼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中选择一一个方面对文学 名著进行评点,最好考虑人物形象上下手答题。

十九、名著阅读。

公式:

①要能写出1一6册名著导读内容相关章节里的人物特征性的语言。

②写 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③写出相关章节的故事情节。

④写出主 人公姓名及著作名称。.

⑤如果要求用精炼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中选择- - 个方面对文学名著进行评点,最好考虑人物形象上下手答题。

二十、写信。

公式:①注意 书信格式(开头称谓顶格写,“此致”、“敬礼”的位置,写信人的署名,写清年月日)。②用简明的文字写明材料的事实。③表示祝愿、希望等的内容放在书信内容最后面。

二十一、编短信。

公式:①用“沪"- -类的字简写地名。②材料事实编写 在卷面上也要抓句段主干内容来写。

二十二、诗文佳句赏欣。

公式:①推敲词 语运用,注意用“生动”、“形象”、“逼真”等词语。格式为: .....运的好,描写了(或刻画了) ..... 十分形象、生动、传神。②从修 辞格来赏欣,见前面修辞格。③从诗文 整句的思想性来赏欣,要从诗文所具有的意境(思想境界,包含的哲理)上来写,类似于解释诗句。

二十三、说明文学家(或文学作品)风格。

公式:①写 明作者所生活的年代。②写明作者 作品的特征。②结合作者具体作品中的“诗文句”来说明特点。

二十四、文言文句子划分停顿。

公式: 1、 带有“故”、“是以”等标志的句子,在这些词语之后画斜线。2、 名词作状语的,在这个词语之前划。3、 “可以”类实际是两个词语,在“可”后划。4、 主语和谓语之间划。5、 谓语与宾语之间划。

二十五、结合语境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特殊含义。

公式: 1、 先解释这个词的本义。2、 .... 描写了(或刻画了)3、....意思.....

二十六、前后照应。

公式: 1、 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找出关键词。2、 ....与.....相互照应,表现了,

二十七、巧设悬念。

公式: 1、 在文章开头找出作者所设的悬念(关键词)。2、 .....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二十八、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

公式: 1、 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 描写......为下文......打下了伏笔。

二十九记叙线索。

公式: 1、 分析线索种类: 1、以“物”为线索; 2、以“事”; 3、以“人”;4、以“时间”; 5、以“感情”。2、 .....为线索,串连事例,塑造人物形象,集中表现了主题。

三十、称谓变化。

公式:

1、 找出人物称谓的变化词语。

2、 采用第一人称,亲切、真实。

3、 称谓变化也反映了情感的变化。

158 评论

mercury211

自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当地政策, 点击立即了解>> 自考的语文作文写作技巧: 1、注意审题,千万不能跑题,《大学语文》的作文只要不跑题,一般都能得到较好的分数,最低的也能拿到及格分18分。因此,拿到作文题,一定要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认真分析这个题目的内涵、外延,写作时一定也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紧扣题目。审好题后可以在草稿纸上列个简单的提纲,动笔时就紧紧围绕提纲写,这样就不会跑题。 2、《大学语文》作文题有记叙文和议论文,但以议论文为多,一般需要写成夹叙夹议的议论文……在写作议论文时,要注意多写理论,多讲道理,少讲例子。例子只是说明论点的论据,这个例子不能展开描写,点到为止。 3、注意作文对字数的要求。有要求写600字的,有要求写800字的。在写作时,一定要写够要求的字数。 4、注意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有些考生卷面乱七八糟,字迹让判卷老师无法辨认,这样会影响作文的得分。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85 评论

lathermatthaus

自考《大学语文》作为文科类大部分考生都需要考到的公共课,自考考生碰到的几率还是很大的,那么自考《大学语文》各大题型该如何答题?今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总结!1.单选题自考大学语文科目单选题内容主要包括作家作品、中心论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文章体裁等,在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唯一正确的答案,相对容易得分。答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自己的识记,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既省时又有把握;二是把握不准时应采取比较的方法,排除筛选,确定唯一正确的答案。2.多选题自考大学语文科目多项选择题多考综合比较的内容,在5个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难度较大。答题也要根据自己对教材知识点的熟悉掌握,采取比较法、排除法,逐个甄别,切忌凭猜测、靠感觉作答。3.词语解释自考大学语文科目词语解释题以古文中的词语为主,兼考现代文的疑难词语。答题必须在理解全句的基础上,对应直译,然后落实某一个词的意义,务必准确、简洁、切不可写几个似是而非的答案,鱼目混珠。4.简析题自考大学语文科目简析题考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答题应采取还原课文,段不离句的思维方法,结合课文的“提示”启发思路。一定要弄懂内容,摸清提问的角度,针对性回答。答案总的要求是越简明越准确越好,而不是内容答得越多越好。5.作文自考大学语文科目作文题占分比例最大,难度也较大。若出现大的失误,将导致考试不及格,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作文总的要求:主题鲜明、材料充实、结构清晰、表达得体、语言通畅、标点正确、书写工整、行款规范。

191 评论

相关问答

  • 函授和自考哪个容易

    自考成考函授网络教育当中,相对而言自考的难度是最高的,网络教育是最容易通过拿证的。 成人教育4种模式:成人高考、网络教育、自考和电大 (1)成人高考:考生需参加

    白树dodo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函授和自考本哪个更容易

    自学考试和函授比较二者一样好,文凭使用效力为同等效力,自考难度比函授难度大一些,含金量也较高一些。我国国民教育包括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我的太阳0001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函授和自考本科哪个容易

    函授比较好考,函授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招生入学考试,入学考试一般安排在10月中旬,一年仅有一次报考志愿的机会,入学后期末统考考不过需补考。自考没有入学考试,选好专

    伊斯坦布尔之夜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函授和自考本科哪个容易过

    自学考试和函授比较二者一样好,文凭使用效力为同等效力,自考难度比函授难度大一些,含金量也较高一些。我国国民教育包括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姗姗爱C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函授本科和自考哪个容易考

    自考和函授都是成人提升学历的途径,那么自学与函授哪个容易些?函授和自考相比,函授更容易毕业,对于在职人士来说,适合选择函授。 函授考试比较容易,成考函授入学叫严

    比尼爱汤姆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