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99

宾格砖家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第二学位和双学位有啥区别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若伦丫头

已采纳

双学位、辅修双学位与自考二学位(二学历,这里指普通本科学历+自考本科学历)的最大不同在于证书的发放。双学位、辅修二学位结业后由修习院校发放学士学位证书(单证,或同时发放未经学信网注册的学历辅修证书),而自考二学位(二学历)结业后则由省/市/区自考办与主考院校共同发放毕业证书与学士学位证书(双证,包括经学信网注册的自考本科学历毕业证书,可报考公务员学历要求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非统招、非全日制)岗位,但毕业证和学位证注明”自考“)。

354 评论

Moser~子涵

1.第二学士学位是指大学本科毕业生在取得本专业相应学科学士学位后,通过报名参加统一考试并被录取,在一定学习年限内考试合格,通过毕业答辩合格者取得第二相应学科学士学位,理论上可获得两个毕业证和学位证;双学位是指学生在攻读主修原专业学士学位的同时,又修读不同学科门类的另一专业学士学位,通过毕业答辩合格者取得学科学士学位,但是只有一个毕业证。2.第二学士学位招收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包括应届毕业生,不仅限于全日制本科生,也可以招收成人、自考本科生,不仅招收本校生,也可招收外校生乃至在职人员;双学位的招生对象仅是本校全日制本科学生,一般从二年级开始修读。3.第二学士学位需要教育部审批;双学位由学校自行制定批准。4.第二学士学位是另外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双学位毕业证是在一个毕业证上注上两个专业名称,双学位学位证是在一个学位证上注上两个学位名称。5.国家对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明文规定获得第二学士学位者毕业后起点工资与研究生班毕业生工资待遇相同 ;而国家对双学位毕业生没有明确的毕业待遇规定。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办法>的通知》第八条第三款规定,普通高校学生(含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专科起点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等)在同一学习时段,只注册一个普通全日制学籍。第二学士学位和全日制专升本一样,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学历学位。

249 评论

海派装饰0312

二学历和双学位的区别:\x0d\x0a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二学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学历,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也就是第二个学历。一般说,第一学历与第二学历的关系是同层次的二个学历,也就是二学历。\x0d\x0a双学位与第二学士学位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它们都是选学一个学科门类学士学位专业,再跨学科门类选学另一个学士学位专业。毕业时获得两个不同学科门类的学士学位。但在我国和我校现行的制度和政策条件下,还是有区别的,双学位与第二学士学位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x0d\x0a1.招生对象不同。双学位的招生对象窄,第二学士学位的招生对象宽。高校双学位的招生对象是本校全日制本科学生;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范围不限于全日制本科学生,也可以招收函授、夜大、电大、自考的本科生,不仅招收本校的学生,而且可以招收校外、甚至省外的学生,不仅招收在校生,而且可以招收在职人员。\x0d\x0a2.招生年级不同。双学位只招收一年级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修读;第二学士学位招收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也包括应届毕业生,有的高校放宽到二年级以上的学生,从三年级开始修读。\x0d\x0a3.招生范围不同。双学位只招本校学生;第二学士学位既可以招收本校学生,也可以招收校外(包括本省和外省)学生。\x0d\x0a4.招生人数不同。双学位现在没有限制招生人数;而第二学士学位只招收人数有限制,是各学校情况而定。\x0d\x0a5.招生专业限制不同。双学位先放开一年级所有专业由学生选,再正式确定开设的专业;而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要竟教育部批准设置。\x0d\x0a6.审批权限不同。双学位由高校自已制定批准,第二学士学位需要教育部审批。\x0d\x0a7.发证不同。双学位毕业证是在一个毕业证上注上两个专业名称,双学位证是在一个学位证上注上两个学位名称;而第二学士学位是另外发毕业书和学位证书。\x0d\x0a8.毕业待遇规定不同。国家对双学位毕业生没有明确的毕业待遇规定;而国家对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明文规定“获得第二学士学位者,毕业后起点工资与研究生班毕业生工资待遇相同”。

333 评论

emilylovejay

1、报考条件不同

第二学士学位主要招收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或者应届毕业生,第二学士学位的修业年限一般为2年。双学位一般是招收该校大二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跨学科门类学习另一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全部要求后同时获得另一学科的学士学位。

2、毕业证书不同

第二学士学位毕业证书是根据教育部规定的统一格式制定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双学位的毕业证书是在第一专业证书上注明辅修专业,即两个专业;学位证书也是在第一学位证书上注明第二专业的学位,即两个学位。

3、毕业待遇不同

读第二学士学位不亚于考研,学习期满,获得第二学士学位者,毕业待遇等同于研究生班待遇。双学位在就业中,按第一专业就业,毕业待遇一般视为本科学历文凭,但辅修二学位可以增加就业机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第二学士学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双学位

147 评论

天壹老师

自考是可以获取学位证证书的,自考主要是考生自学为主,通过全部的课程,合格即可申请毕业,符合学位证申请条件的可以申请学位证。第二学士学位VS双学位第二学士学位是指已修完一个学科门类中的某个本科专业课程,已准予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再攻读另一个学科门类中的某个本科专业,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要求,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的,可授予第二学士学位。如果国家有特殊需要,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同一学科门类中,修完一个本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后,再攻读第二个本科专业,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要求,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的,也可以授予第二学士学位。双学位通常指双学士学位,指在获得第一学士学位的基础上,全日制再主修另一学科门类本科专业,达到某高校规定条件后,被授予第二学士学位。双学位和第二学位的区别:1.报考条件不同第二学士学位主要招收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含实行学位制度以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也招收少量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含按学分制提前完成学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攻读第二学士学位,均须本人自愿,在职人员报考要经本单位批准,并经过必要的资格审查与入学考试、考核,择优录取。第二学位修业年限一般限定为二年,有的专业如中医学专业为三年。双学位招生范围一般是该校大二学生,报名条件是成绩较好,无不及格学科,以及满足各学校的其他要求,经录取后从大二开始学习。本科学习阶段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跨学科门类学习另一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全部要求后同时获得另一学科的学士学位。2.考试范围不同第二学士学位考试还都由各招生高校单独出题、单独招生,没有全国统考。考试时间大约在每年的3、4月份,具体的时间和考试科目需与所报考的学校联系。报考的学校、专业不同,考试的时间和科目也不尽相同。考试的内容应是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双学位主要在有设立辅修二学位资格的高校报名并考试。考试科目分为政治、英语和专业课,政治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理论。英语与考研的难易程度相当,题量比考研时要稍少一些。对专业课的考试,从试题来看,并不是很难,面也不是很宽。主要是要求考生掌握基础性的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史实。3.培养模式不同第二学士学位着重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级新兴专业人才,培养一批国家急需的知识面宽、跨学科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第二学士学位是经批准设立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的高校,按照招生计划,经学校组织统一考试后录取进校学习的一种培养方式,学制二年。一般凡是已修完一个学科门类中的某个本科专业课程,已准予毕业或已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再攻读另一个学科门类中的某个本科专业,或者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再攻读同一学科门类中的另一个本科专业,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要求,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的,可授予第二学士学位,具有教育部网上可查询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双证)。双学位教育属于本科教育的范畴。

353 评论

相关问答

  • 一类助学自考报名时间

    江西2022年10月自考报考时间:6月27日-7月8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自学者进行以高等教育学历考试为主的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

    咕噜1313 7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助学学校自考报名时间

    湖北自考学校有什么? 你可以选择报考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三峡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长

    kanyuan820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助学自考报名截止时间

    自学考试采用分课考试。积累学分,最终获得文凭,不受学期和学年制度的限制。从入学门槛、学习方法、招生对象、学习年限四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自学本科课程非常有用,很

    小苏果果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助学自考报名时间

    一、报考条件 在湖北境内工作、学习、生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均可报名参加自学考试。其中,报名参加独立本科段(专升本)专业学习的考生须已经取得国家承认的各类专科

    地球是个圆曲奇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助学自考报名时间截止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进行报名,上半年读自学考试截止时间在3月份中旬左右,下半年自学考试报名截止时间在9月份中旬左右。2023年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及截

    豪廷布艺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