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5

小小小花花儿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经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网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2012骏马飞驰

已采纳

1.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 A.家庭关系 B.生产关系 C.宗教关系 . D.政治关系 2.劳动对象是指 ( ) A.人们用来传导劳动的物件 B.劳动过程中除生产工具以外的其他要素 C.劳动过程中各种必要的物质条件 D.人们把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 3.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是 ( ) A.生产要素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 D.生产过程 4.在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资料使用效率较低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一般是以 ( ) A.简单再生产为主 B.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 C.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 D.劳动力再生产为主 5.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实质上是 ( ) A.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 B.质量效益型经济增长方式 C.数量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 D.生产要素大量投入型增长方式 6.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 ) A.使用价值 B.价格 C.价值 D.效用 7.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一 ( ) A.竞争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价值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8.市场配置资源的决策依据主要是 ( ) A.利率信息 . B.需求信息 C.价格信息 D.税率信息 9.市场调节是指 ( ) A.市场机制的调节 B.价格机制的调节 C.竞争机制的调节 ’ D.供求机制的调节 10.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能否买到商品 B.能否买到生产资料 C.能否买到生活资料 D.能否带来剩余价值 11.资本家购买机器设备的资本属于不变资本,是因为这部分资本 ( ) A.物质形态始终保持不变 B.在生产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 C.使用价值固定不变 D.价值一次转移 ( ) 12.资本集中是 A.将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为大资本, B.增加整个社会资本总额的最重要手段 C.通过信用制度和进行资本积累而实现的 D.个别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成为资本 13.在产业资本循环中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是 ( ) A.流通阶段 B.生产阶段 C.购买阶段 D.销售阶段 14.年剩余价值率表示 ( ) A.预付全部资本在一年中的剥削程度 B.预付全部资本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 C.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剥削程度 D.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 15.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的实际生产费用等于 ( ) A.c+v B.v+m C.c+v+m D.c+v+p 16.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 ( ) A.商品买卖中的价格差额 B.商业店员的剩余劳动 C.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D.商业资本家的管理收入17.股份公司的资本筹集方式是 ( ) A.资本积聚 B.资本积累 C.资本借贷 D.发行股票 18.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 ( ) A.平均生产价格决定的 B.优等地的生产价格决定的 C.中等地的生产价格决定的 D.劣等地的生产价格决定的 19.垄断价格是指 ( ) A.按商品价值制定的价格 B.按商品生产价格制定的价格 C.垄断组织制定以保证垄断利润的价格 D.垄断组织制定以保证平均利润的价格 一 20.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 ) 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C.自由竞争限制了生产集中 D.生产集中消灭了自由竞争 21.资产阶级国家通过财政收入政策进行宏观调节,主要是调整 ( ) A.利息率 B.贴现率 C.货币发行量 D.税种税率 2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 ( ) A.平等协商与互相合作的关系 B.互相依赖和共同发展的关系 C.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 D.等价交换互通有无的协作关系 23.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是由 ( ) A.生产力自身运动的规律决定的 B.价值规律决定的 C.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决定的 24.我国建国初期所实行的赎买办法是改造 ( ) A.个体手工业经济的办法 B.个体农业的办法 C.官僚资本的办法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办法 25.合理的价格体系是要形成合理的 ( ) A.比价体系和差价体系 B.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 C.政府定价和企业定价 D.地区差价和季节差价 26.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按其最终用途形式来看,形成 ( ) A.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 B.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C.生产性基金和非生产性基金 D.基本建设基金和文教卫生基金 27.价格杠杆在宏观调控中的主要功能是 j ( ) A.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 B.反映商品供求关系的作用 C.防止发生通货膨胀的作用 D.调节杠杆与核算工具的作用 28.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 A.工业部门 B.农业部门 C.商业部门 D.高新技术产业 29.作为消费者的人应当与生活资料的生产 ( ) A.相互促进,快速增长 B.保持相适应的比例关系 C.以递减的速度发展 D.保持非均衡的发展 30.我国的对外经济援助是为了 ( ) A.使受援国在经济上依赖我国 B.控制受援国的政治 C.增强受援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独立 D.倾销我国的商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 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 ( ) A.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和诸方面的关系 B.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 C.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系 D.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 E.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32.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 ( ) A.都不是孤立的一次生产过程 B.都是上一个生产过程的重复和更新 C.都是相互连续和不断进行的 D.都是外延型扩大再生产过程 E.都是简单再生产过程 33.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社会资源包括 ( ) A.自然资源 B.劳动资源 C.资本资源 D.科技资源 E.信息资源 34.个别企业的资本家获取绝对剩余价值的手段包括 ( ) A.延长工人的工作日 B.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 C.提高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 D.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E.延长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 35.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 ( ) A.生产资料 B.消费资料 C.不变资本的价值 D.可变资本的价值 E.剩余价值 36.影响利息率高低的因素是 ( ) A.利润率的高低 B.平均利润率的高低 C.市场商品的供求状况 D.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E.习惯和法律传统 37.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水平较高的形式,其主要内容是 ( ) A.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免除关税和限额 B.成员国对外实行共同的关税和外贸政策 C.建立共同的储备,稳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 D.建立各种基金,调节成员国某些部门和地区的发展 E.最终目标是使联盟各成员国实现经济一体化3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现模式的特点是 ( ) A.按劳分配是以计划分配形式实现 B.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C.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的制约 D.按劳分配以政府为主体实行 E.按劳分配以企业为主体实行 39.改革、发展、稳定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是 ( ) A.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B.发展是根本任务 C.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D.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 E.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40.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有 ( ) A.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具有的职能 B.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所具有的职能 C.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所具有的职能 D.政府作为社会专政机构所具有的职能 E.政府作为国家保卫者所具有的职能 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 12.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怎样形成的? 43.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44.简述资本主义商业剥削的特点。 4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 0分,共20分) 46.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47.论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调控的基本方式和方法。 48.怎样认识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P6) 2.D(P13) 3.B(Pis) 4.B(P31) 5.B (P39) 6.c(P48) 7.c(P62) 8.c(P68) 9.A (P74) 10.D(P85) 11.B(P91) 12.A(P106) 13.B(P114) 14.D(P123) 15.c(P136) 16.c(P147) 17.D(P156) 18.D(P160) 19.c(P173) 20.A(P169) 21.D(P185) 22.c(P206) 23.D(P218) 24.D(P226) 25.A(P321) 26.B(P326) 27.D(P349) 28.B(P369) 29.B(P380) 30.C(P400) 1.【解析l社会关系有多种,包括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亲友关系、师生关系等等,但它们都受到生产关系的支配、制约和影响。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8.【解析】信息的传递主要是横向的,即生产经营者之间的供求信息交流。资源配置的实现过程是通过市场竞争的作用来调节的。即通过市场上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来调节的。而这些机制的运转都以价格涨落这一表现形式得以展现。 11.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其价值被转移到新产品中,不会发生量的变化,即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 16.【解析】商业资本家是专门为产业资本家销售商品服务的,其分担产业资本的一部分职能,所以产业资本家就不能独占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而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让渡给商业资本家。这样做,可以节省产业资本家投在流通领域的资本,减少他们的损失。因此,商业利润的来源是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27. 【解析】价格杠杆具有调节杠杆和核算工具两种作用。价格作为调节杠杆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提高和降低的变动来调节生产和投资的方向,调节商品流通和消费结构,调节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及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增强适应市场供需变化的竞争能力。价格作为核算工具,它是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工具,可以考核经济效益的高低,检验商品生产的劳动耗费等等。 二、多项选择题 31.ABCDE (P6) 32. ABC (P29) 33. ABCDE (P66) 34. AB (P92-95) 35. AB (P125) 36. BDE (P152-153) ?37. ABCDE (P203) 38. BCE (P260-261) 39. ABCDE (P292) 40. ABC (P338-339) 32.【解析】任何社会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消费和生产。因此,任何社会生产都不是孤立的一次生产过程,而都是上一个生产过程的重复和更新,’从时间上看都是相互连续和联结不断的。 34.【解析】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有两个:延长工人的工作日和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 38.【解析】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有三: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的制约;按劳分配以企业为主体实行。这些特点的存在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 40. 【解析】l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是: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具有的职能,作为社会管理者所具有的职能,作为宏观调控者所具有的职能。其他选项属于政府的政治职能。 三.简答题 41.( P19-20) (1)生产关系首先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结成的相互关系,这是狭义的生产关系。(2)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或社会生产总过程来看,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因为从直接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产品,一般要经过分配和交换,才能最终进入消费,从而形成了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方面的关系,这是广义的生产关系,或称生产关系体系。 42.( P52-53)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方面的条件决定:一方面,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决定。另一方面,是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决定。’生产同一种商品,由于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不同,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是不同的。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就是商品的社会价值。 43.(P99-100)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不是劳动的价值。因为,劳动不是商品,j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实际上,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2)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似乎工人的全部劳动都是有报酬的,不存在剥削,但工资的现象形态掩盖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44.(P150) (1)商业资本家雇用商业店员从事单纯的商品买卖活动,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却能够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因而商业店员也同样遭受商业资本家的剥削。(2)商业店员的全部劳动时间也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用来补偿商业资本家支付给商业店员的工资,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所实现的剩余价值,除其中一部分用来补偿工资以外的纯粹流通费用外,其余部分则以商业利润的形式被商业资本家无偿占有。(3)商业剥削的特点在于:商业资本家通过剥削商业店员的剩余劳动;.来占有产业工人所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45.(P280-281) (1)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应积极地和充分地发展它。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2)只有充分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才能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分工的扩大,推动生产专业化和协作的发展,从而提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才能为市场提供日益增多的商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建立雄厚的物质基础。 四、论述题 46. (P118-121)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两个:(1)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或一定时期内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2)生产资本的构成;即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固定资本价值比流动资本价值的周转要慢得多。固定资本所占比重越大,资本周转速度越慢,反之,流动资本所占比重越大,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同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身周转速度的快慢,也影晌着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47.(P184-187) (1)对国家垄断资本的管理与调节。国家直接对国家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进行管理和调节,并通过国家垄断资本再生产的正常进行来调节整个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2)对部分国有的垄断资本的管理和调节。有两种情况:一是国家掌握控股权的企业,其经营活动是由国家通过计划和政策进行管理和调节;二是私人垄断资本掌握控股权的企业,国家对这种企业经营活动的宏观管理与调节只能通过各种经济手段来进行。 (3)对私人垄断资本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国家通过财政、信贷和其他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实现对私人垄断资本的调节。 (4)实行“经济计划化”调节社会经济。这种调节手段对社会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48.(P377-378) 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双重的影响。 (1)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二元经济结构的出现,是在原有传统落后的经济基础上,随蓿现代经济的产生而现代经济又相对发达的条件下形成的。一定程度和规模的现代经济,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其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为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和物质条件、提供资金、发挥导向和示范作用。 (2)二元经济结构如果长期存在和延续,特别是城乡二元经济差别长期不断扩大,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这会造成传统部门长期落后,限制城市工业和现代经济发展。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拉大,不利 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160 评论

z小九z5858564

没答案!去买习卷吧,后面有,但是近两年的估计没有

201 评论

喊我11就很好

很抱歉的告诉LZ,自考的任何考卷都没有官方标准答案~ 自考官网上只有题目没有答案~据说是没有标准答案才不公布的~晕…… 要答案,只能去找民间自考论坛,那里有山寨版、别人自己做的答案,正确率无保障~或者找教辅~这个可信度高一些~

120 评论

Ares填词人

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 简答: 1、劳动力商品价值 105 答:劳动力诗人的劳动能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方面,1、维持劳动者本人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2、山羊劳动者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保证劳动力的补充和延续。3、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以适应生产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此外,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2、货币流通规律 121 答: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即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1、待销售的商品总量。2、商品价格水平。3、单位货币流通速度。他们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销售的商品总量*商品价格水平/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销售的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3、利润率的因素 137 答: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决定利润率的因素有: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3、资本周转速度。4、不变资本的节省。 3、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 答:平均利润率是按社会总资本计算的利润率,继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等与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哪些基本经济特征 61 答:1、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但仍比较落后。2、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所有制共同发展。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240 答: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是: 1、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要保持平衡,即 I(v+m)=IIc。要实现简单再生产,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与第二部类向第一部类提供的消费资料,要保持一致的比例关系,达到供求平衡,是简单再生产的基本条件。 2、第一部类产品的实现和两大部类补偿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要保持平衡,即;I(c+v+m)=Ic+IIc。社会生产要按照原有规模不断地进行,第一部类生产的产品就必须能够补偿两大部类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 3、第二部类产品的实现要与两大部类个人消费需求之间保持平衡,即:II(c+v+m)=I(c+m)+II(v+m)。社会上用于个人消费需要的产品必须和第二部类所生产的产品保持平衡,简单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辨析: 1、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 错。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始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 2、一切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对于商品生产者和够吗这可以同时拥有。 错。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矛盾的统一 3、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是产业资本运动所经历的三个阶段,都必须创造剩余价值。 对。 4、宏观经济调控的总体目标就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即实现总共给量和总需求量的相等。 对。这是保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论述: 1、如何理解知识经济时代及其特点。 答:最早使用知识经济一词的是联合国研究机构,他在60年代初使用这一概念说明新型经济的性质。狭义的知识经济是指知识产业,广义的知识经济是指一种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特点是:1、以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为基础,经济发展持续化。2、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经济信息网络化。3、以服务产业为主要角色,产业知识化。4、以知识资本为主导,产值轻型化。5、以全球范围为着眼点,世界经济一体化。6、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细胞,决策和管理知识化。7、以学习、教育为根本,人才素质高级化。 2、正确理解企业的素质和活力。 答:企业素质是指决定企业活动能量大小的各种内在因素的综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人员素质,它包括管理人员素质,科技人员素质和直接劳动者的素质。2、技术装备素质,这是企业素质的物质基础。它包括科研、设计、试制、工艺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也包括各种设备、工具等方面的先进性和完备性。3、经营管理素质,这是企业素质的主导。它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组织结构、管理基础工作、经营决策能力等。4、文化素质,这是企业的灵魂和精华。它包括经营哲学、伦理道德、精神风范和价值观念等。 企业活力使企业旺盛的生命力,是指企业在其行为过程中发挥出来的一种不断壮大的能力。企业活力主要包括1、对用户的服务力2、对国家、所有者、职工的贡献力3、对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的吸收力4、对市场的应变力5、产品的竞争力6、开拓进取力7、资产增值力8、职工的凝聚力。------------------------------------------------------------------------- 1、劳动过程的基本要素?7 答: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人们从事社会生产的基本条件。 2、现代生产力有哪些因素?8 答:1、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2、经营性因素。主要指资本。3、运筹性因素。主要指生产的组织管理。 3、人类社会从低向高发展的四个序列?10 答:1、按照经济形态的序列发展。以生产力的构成因素为标志,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三种形态,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知识社会。2、按照经济形势的序列发展。以社会生产力的性质为标志,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三种经济形势,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3、按照经济制度的序列发展。这个序列的发展是由生产关系的本质决定的,以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为标志,人类历史的发展有五种经济制度,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4、按照经济体制的序列。这个序列的发展是由经济形势和经济制度决定的,以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特点为标志,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多种体制,如同志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等。 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特点?11 答: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的、普遍的和经常起作用的东西,使经济现象间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是经济运行发展变化的客观必然性。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在于:1、经济规律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2、经济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客观的。3、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5、划分经济形态的标准?19 答:1、人类对自然界改造和控制的能力。2、劳动资料。3、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知识社会。 6、工业经济时代的特点?29 答:工业经济是以机器体系为特征的,人类生产力由于手工生产力上升为机器生产力,依次为周兴,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体转变为以工业为主体,能源基础已不是简单的自然力,而是经过再开发的二次能源,劳动方式也不是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而是工厂制、公司制的集体劳动。总之工业经济时代是以机器-电力技术体系取代手工-体力技术体系,从而实现了飞跃式的科技进步。是人类升昌礼又一次发生了巨大的质变。 7、知识经济时代对社会有哪些影响?36 答:1、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2、社会制度的变化。3、社会主体和劳动结构的变化。4、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5、社会经济理论的变化。 8、自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51 答:1、自由竞争占据主导地位。自由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占统治地位的普遍经济现象。2、工业资本占统治地位。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尽管商业资本、银行资本等都有很大发展,但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并不起决定作用,前者只是执行商品交换的职能,后者主要是充当普通信用的中介人,这个时期,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只有工业资本数额较大而居主导地位。3、商品输出是对外输出的主要形式。4、在对殖民地进行经济掠夺的同时,开始了对世界领土的瓜分和占领。通过进行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工业化,个个资本主义先进的工业国,凭借壮大起来的经济实力对外大肆进行扩张、侵略和掠夺,占领和瓜分世界领土,建立自己的殖民领地。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势?55 答: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有制经济。2、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与干预。3、国家对国际经济的干预与协调。 10、社会主义的本质? 62 答: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1、经济体制及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63 答:经济体制及其与经济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是:1、经济制度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是经济利益的调节体系,是指社会经济生活中各方面的责、权、利的关系。2、经济制度从总体上反映经济形态的本质和内涵,是较深层次的概念,他决定经济生活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原则。经济体制是体现这种本质和内涵的形势和载体,是较浅层次的、接近现象形态的概念。3、经济制度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通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产生的,它主要反映基本生产关系的变化,有一定的稳定性。经济体制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通过简便的深化过程产生的,他较多地反映生产力的变化,是多变的。两者的联系是经济制度制约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反映经济制度的性质,实现经济制度的要求。但经济体制不是消极的,他对经济制度有着重要的能动作用。 12、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70 答:1、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所有。 13、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73 答:1、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又称小商品经济阶段。2、社会化商品经济阶段,又称市场经济阶段。 14、商品二因素是?76 答:1、商品的使用价值。2、商品的价值 1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77+ 答: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①具体劳动是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过程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质,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②抽象劳动是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实际上就是抽象劳动的凝结,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1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层含义?78 答:1、生产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生产一种商品的社会必须总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7、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变化之间的关系?79 答: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有密切挂系。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就越大。商品的价值与生产这些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而与所耗费的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18、等值形式的特点?81 答:1、作为等价物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2、生产等价物商品的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3、生产等价物商品的个别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19、货币的本质和特点?83 答: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0、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86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他的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必须按其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作用是: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合理的配置资源。2、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3、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促进社会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20、市场经济? 答: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形式。 21、资本的构成?101 答:资本是投入到生产过程中能进行报纸和增值的价值。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可变资本是用于购买劳动力商品的那部分价值,不变资本是指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根据资本不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资本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指用来购买机器、设备、供给、厂房等劳动资料的资本。流动资本是指用于购买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 22、剩余价值?剩余价值量?110 答:剩余价值是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形成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价值。剩余价值量及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的比率。它反映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和为资本提供的剩余劳动时间之间的量的关系。 23、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111 答:必要劳动时间不变,通过延长工作日使剩余劳动时间绝对增加的方法叫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它以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前提,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或个别资本家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超额剩余价值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因为它同样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资本家之间相互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在客观上对推动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起了积极作用。 24、通货膨胀类型?122 答: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就是通货膨胀。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程度看,通货膨胀可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从价格上涨速度来看,通货膨胀可以分为爬行式通货膨胀、温和式通货膨胀、恶性式通货膨胀。从产生原因看,可以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进型、结构型和国际传递型等多种类型。 25、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智能型态?126 答:产业资本顺序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相应的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态,最后带着新增加值回到原出发点的运动就是资本循环。 26、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129 答: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资本要连续循环就必须在空间上合乎比例的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态上。在时间上这三部分都要连续不断的依次转化他们的形态,资本循环这种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一方面,资本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他们才能相继的运动,并存遭到破坏,继起就会停顿。另一方面,资本的三种形式在时间上必须相继进行循环,才能保证他们同时并存,相继运动一旦停止,并存就会陷于混乱。资本运动这种既并存又继起的关系,说明其连续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这也是资本循环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27、资本的周转?129 答:资本的运动是不断重复的循环。资本循环,不是当作一个孤立的行为,而是作为周期性的过程来看待时,就叫做资本周转。资本循环的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就是资本周转。 28、资本的周转效果?131 答:资本周转的速度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具有重要的影响:1、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可以节省预付资本。2、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3、加速资本周转可以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从而使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能更快地实现,是在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29、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二者关系?134 答:名义工资使企业用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也称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劳动者用货币工资世纪能够购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是同一工资的两个侧面,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经常不一样,这是因为实际工资除了决定于名义工资的数量外,还受物价水平、房租高低、税收负担程度以及各种服务费用高低等多种因素影响,名义工资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劳动者的实际收益水平和生活状况。 30、影响利息率的主要因素?141 答:1、平均利润率。2、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3、借贷的风险程度、贷款期限的长短、贷款数额的多少、借贷市场的竞争程度 31、有价证券?价格的决定?143 答:有价证券是具有一定票面金额,代表债券或财产所有权的凭证。他的价格取决于:1、使它能带来的收益。2、当时银行的存款利息率。有价证券价格等于有价证券的收益除以银行的存款利息率。 32、地租的形势、定义?145 答:地租市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收入。地租形势有:1、级差地租。2、绝对地租。3、准地租。4、经济地租。 33、土地价格?147 答:土地价格是一定量资本化的地租。他的高低取决于抵足量的多少和利息率的高低及土地的供求关系。 34、恩格尔定律?151 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家庭支出中用来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率就越大; 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获平均支出中用来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来买食物的支出将会下降。 35、影响需求的因素?154 答:1、商品自身的价格。2、相关商品的价格。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及社会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6、政府的消费政策。7、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 36、边际效用?157 答: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37、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关系?171 答: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量所支付的追加成本。他是产量增加一单位时总成本的增加量。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他们的关系是: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说明还有潜在利润没有得到,应继续增加生产。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企业亏本,就会减少产量。如果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对企业最为有利,实现了最大利润原则。 38、市场?类型?184 答: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它包括:1、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2、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3、市场是商品流通的总表现。4、市场是一种经济调节机制或运行方式。市场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第一; 按市场竞争程度:1、完全竞争市场。2、垄断竞争市场。3寡头垄断市场。4、纯粹垄断市场。第二; 按市场供求状况:1、买方市场。2、卖方市场。第三; 按市场空间结构:1、区域性市场。2、全国市场。3、世界市场。第四; 按市场时间结构:1、现货市场。2、期货市场。3、信用交易市场。第五; 按市场交易对象:1、商品市场。2、劳动力市场。3、金融市场。4、房地产市场。5、技术市场。6、信息市场。7、产权市场。8、旅游市场。9、文化教育市场。第六; 按商品地价值; 1、高档商品市场。2、中档商品市场。3、低档商品市场。第七; 按商品流通环节:1、批发市场。2、零售市场。3、储运市场。第八; 按购买者:1、老年人用品市场。2、儿童用品市场。3、妇女用品市场。4、民族特需用品市场。5、劳保用品市场。第九; 按产品形态:1、有形场品市场。2、无形产品市场。第十; 按营销方式:1、超级市场。2、商场。3、连锁商店。4、专卖商店。5、集市。6、物资交流会。7、商品展销会。8、信托商店。9、交易所等。 39、市场机制及其系统?188 答:市场机制是经济机制的一种具体形式,时值在市场集体中,通过各种市场组合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自行调节的机能和方式。市场机制有三类因素:1、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机制因素,主要是经济利益和经济风险。2、对市场直接发生调节作用的机制因素,主要是市场价格、市场供求和市场竞争。3、对市场间接发生影响的机制因素。如成本、利润、信贷等,以上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他们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市场包括三个子系统:1、商品市场的机制。2、资金市场的机制。3、劳动力市场的机制。 40、市场构成因素?189 答:1、市场主体。2、市场客体。3、市场行为。4、市场秩序。 41、市场体系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92 答:市场体系在市场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社会经济的运行都离不开市场体系。第一; 从经济运行的微观层次来看。1、市场体系是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实体的前提。2、市企业之间进行经济联系的纽带。3、是使企业搞活的重要条件。第二; 从经济运行的宏观层次来看。1、市场体系是国家进行宏观间接调控的必要环节。2、是国家利用经济手段进行调节的基础。3、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条件。第三; 从经济运行的国际范围来看。1、市场体系是实现国内外市场对接的基本条件。2、是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3、是引进外资的客观基础。 42、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195 答:1、市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2、市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3、市社会利益多元化的客观要求。 43、宏观经济调控任务内容?200 答:1、总量平衡。2、适度增长。3、结构合理。4、稳定物价。5、充分就业。6、调节消费。7、社会公平。8、国际收支平衡。9、维护市场秩序。10、保护生态环境。 44、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206 答:1、经济手段。包括:经济政策手段、经济杠杆手段。2、计划手段。3、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4、国家创新体系。 45、经济生活国际化的理论依据?218 答:1、国际分工是经济生活国际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2、比较利益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动力。3、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内容。4、国际价值规律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基本规律。 46、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241 答:1、要有追加的生产资料。2、要有维持追加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用公式表示是:1、I(c+v+m)>Ic+IIc 2、II(c+v+m)>I(c+m/x)+II(v+m/x) 47、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247 答:经济增长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及其效率。具体讲包括资本的投入,劳动的投入,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的进步及人口增长及其素质的提高等因素。 48、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249 答:1、保持适当的投资规模,重视速度、比例、效益的统一。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型”为主的扩大再生产道路。3、提高科技水平,加快技术改造。4、加强科学技术管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5、控制人口,提高劳动者素质。 49、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254 答:1、国民生产总值(GNP)2、国内生产总值(GDP)3、国际收支 50、经济结构的涵义、概念?264 答: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种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形式和方式。内容包括:国民经济有哪些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的性质和特点; 国民经济各种要素的组成状况及比例关系; 国民经济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变化等。含义有:1、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2、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构成及比例关系。 51、产业结构分类?266 答: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内部各类产业所占的比重及组合状况。划分方法是:第一; 按物质生产部门划分的产业结构。1、两大部类分类法。2、农轻重分类法。第二; 按生产要素划分的产业结构。1、劳动密集型产业。2、资金密集型产业。3、技术密集型产业。第三; 按生产技术发展状况划分的产业结构,即新旧产业划分法。1、传统产业。2、新兴产业。第四; 按三次产业划分的产业结构,即三次产业分类法。我国对三次产业划分的规定是: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除去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52、调节经济结构的必要性?275 答:1、调整结构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2、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3、结构合理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4、是合理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5、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迫切要求。6、是迎接新的经济时代来临的需求。7、是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的需要。 53、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282 答:1、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2、以本国的国情为客观依据。3、以客观经济规律为依据。4、以国际形势的大环境为依据。

301 评论

相关问答

  • 专升本自考专业医学类考什么

    随着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已经成为主流,专科临床医学学生如果不能通过专升本考试升为本科生,则就业和发展都会受限。医学专升本考试科目有几门?一起来了

    静静19811215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中医学自考专升本考什么专业

    中药学专升本可以选中药学专业、制药工程专业、药学专业等等。 一、中药学专业。 1、中药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药学类专业。 2、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中医

    北京青年123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临床医学专业有专升本的自考么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有专升本。可以通过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查询专升本信息。1、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办学地点位于天津市,由天津市教委直属主管,

    羋修羋修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医专专升本考什么

    【免费获取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https://www.jxjyw.com/tg/?bdlk】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类(中医学类、药学类等两个一级学科除外)考政治

    丛林穿梭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医学专科自考专升本考什么专业

    医学检验自考专升本考什么? 医学检验自考专升本考:公共英语和医学综合。部分省市可能还会考试思想政治、语文等科目。经院校录取入学后主要学习专业科目,医学检验技术专

    饭兜兜兜得牢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