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19

一口好锅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近代汉语知识点总结大全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莎拉爱吃沙拉

已采纳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发展而来的,换而言之,近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前身,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渊源,近代、古代是汉语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有了这两个漫长而重要的发展阶段,才有现在的美妙而丰富的现代汉语。这句话指出了汉语的使用范围及对象。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狭义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广义包括普通话和各种方言。通常讲的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指的都是普通话。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书面语和口语应该是同步发展的,同时它们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它们是平行前进的。可是汉语的书面语的发展出现了特殊的情况。 周秦时代的书面语,那就是文言。一种语言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不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都必定有很大的变化。可是文言一直沿用到“五四“时代,这是因为历代统治者提倡使用文言的结果。当然,不同时代的文言或多或少掺杂了当时的口语成分,但是基本格局未变,各时代的文人的写作都竭力仿效古人,也就是把周秦的文章作为语言的典范,于是出现了书面语远离口语的现象。汉魏以后,另外出现了一种跟口语比较接近的书面语,如唐宋时代的语录,宋代的平话,元明清的戏曲小说等。语录大多是佛教徒记录禅师的言谈,理学家的门人记录老师的讲话,常用问答的形式,口语化的程度比较高。平话大多是用口语写的历史故事,便于在群众中宣讲。小说如人们熟悉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等。这些接近口语的书面语,通常称之为古白话,或者叫早期白话。也有人称之为近代汉语。通常认为文言是对白话而言,其实白话包括古白话和当代白话。当代白话就是我们讲的现代汉语。讲现代汉语既包括口语,又包括书面语,讲文言和古白话通常指的是书面语,这是因为古代没有录音资料,留给我们的都是文字材料。研究古代语言,也只能以文字材料作依据。

329 评论

铭钔釺唫

语文是基础 教育 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言语 文化 ,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言语文化。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 总结 ,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语文怎么分配时间最合理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是什么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活用。

主语 + [状语 ] + 谓语 +〈补语〉+宾语

如上所示,名词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如若它处在了谓语或状语的位置,则必活用。要么名词活用为动词,要么活用为使动或意动。文言文中的使动,其实就是现代汉语中的兼语句;文言文中的意动,其实就是一种主语以宾语怎么样的句式。

(1)左右欲刃相 如。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以上四个例句都是名词处在了谓语的位置,它首先必须活用为动词。例(1)、(4)分别活用为用刀杀、把鼎当作把玉当作把金子当作把珍珠当作。但(2)、(3)却不能直接翻译为称王他、当作宾客他的父亲,而必须翻译为使他称王、以他的父亲为宾客。

(5)君为我呼之入,吾得兄事之。

(6)(愚公等人)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以上两例名词都处在了状语的位置,而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做状语的,所以如果名词处在谓语的前面,它不是做主语,就是活用为状语。(5)、(6)两例分别译作像对待兄长那样、用箕畚。

(7)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所字结构,所的后面一般跟动词,起着改变词性的作用,如说是动词,而所说则指所说的话,变成了名词。(7)中的罾本意是渔网,是名词。所以此处应活用为动词捕捉。

二、动词活用。

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宾语

动词一般处于谓语的位置,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之分,及物动词和现代汉语一样,可以带宾语,而不及物动词现代汉语中不能带宾语,文言文中如若带了宾语,则一般活用为使动或为动。同时,现代汉语中动词不能处于宾语的位置,文言文中如若处于宾语的位置,则须活用为名词。

(8)项伯杀人,臣活之。

(9)曹军方连船舰,可烧而走(之)也。

(10)等死,死国可乎?(《陈涉起义》)

(8)、(9)两句,现代汉语中没有活了他、逃跑了他这种说法,都属于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都应活用为使动:使活了下来、使逃跑。(10)不能译为死了国家而应活用为为动为而死。

(11)惧有伏焉。(《崤之战》)

动词埋伏处在了宾语的位置,必须活用为名词伏兵。

三 、形容词活用。

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宾语

现代汉语中,形容词可以做谓语,但不能带宾语,一旦带了宾语,要么活用为动词,要么活用为使动或意动。同时,形容词不能处在宾语的位置,如若处在宾语的位置,则活用为名词。

(12)(项伯)素善留侯张良。

(13)大王必欲急臣。

(14)且庸人尚羞之。

以上三例,都是形容词作谓语,且都带了宾语,(12)可直接活用为动词与交好,但(13)、(14)却不能直接译为着急我、羞耻这件事,而必须分别活用为使动和意动,分别译为使着急、以为羞耻。

此外,数词也有活用现象,也可以用分析语法的方式加以判断。

(15)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唐雎不辱使命》)

(16)二三其德。(《诗经·氓》)

分析语法,(15)中的四处于谓语的位置,故活用为动词成为四个人。(16)中的二三也处于谓语的位置,但后面带了宾语,故活用为使动,使二三,即不专一。

<<<

语文怎么分配时间最合理

开考后前5分钟

1. 发语文卷前,首先暗示自己:这只是一次平常测验!我自信,所以我成功!

2.接到语文试卷,要不慌不忙地在规定处按要求写上姓名、填涂考号、贴好条形码,然后检查试卷、答题卡是否有缺漏、破损情况。

3.接下来快速浏览语文全卷,大体弄清试卷的版块结构、各种题型,此时切忌一边看题一边急着抢时间考虑答案,因为你不能指望哪道题可以一眼看出答案。对于 作文 ,无论是什么题型,无论是否熟悉,都不必深想,相信自己一定有话可说,一定可以写好。大体浏览一遍,心情就会慢慢放松,等到答卷铃响,就可集中精力答卷。

开考后前30分钟

1.开考后首先集中精力完 成语 文客观选择题前两题(3-5分钟),语言表达题需要5分钟。做选择题力避两种倾向:一是一味抢时间、求速度,这样势必导致审题不严,思考不周密,从而出现不应有的失误;二是速度过慢,太过谨慎小心,甚至反复徘徊不敢选。

文言文需要15-20分钟时间,选择题一定注意排除法,加大语境意识。翻译题要注重直译,逐字逐句落实。

2.语文选择题审题要细,一定要看清选是还是选非,可以在题目的正确与不正确等这样一些字眼上加上着重号。

开考后30-90分钟

1.语文第三题诗歌鉴赏,注意根据老师的指导读懂诗歌大意。然后读题、做题。时间大约6分钟。第四大题,名句填空最多4分钟。把这两题控制在10分钟之内。

2.第五、六主观题应力争在50分钟内完成,即开考后一个半小时内要完成作文以外的所有试题。

3.每年高考语文都实行网上阅卷,同学们在答主观题时一定要有强烈的规范意识:

一是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答题卡上不允许书写潦草,乱涂乱画;

二是对号入座,按题号在规定的矩形框内作答。绝对不能张冠李戴甚至私自改动题号,这样会导致扫描无效,判分为零。

最后1个小时

语文作文时间要确保55分钟,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审题立意,并列好提纲,然后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形成文字。

<<<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是什么

1、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3、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4、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5、五行:金、木、水、火、土

6、五金:金、银、铜、铁、锡

7、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8、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9、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0、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1、岁寒三友:松、竹、梅

12、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3、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4、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5、四大民间 传说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16、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7、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18、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19、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20、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21、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22、五谷:稻、黍、稷、麦、豆

23、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24、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25、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26、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27、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杭州)、碧螺春(江苏)、信阳毛尖(信阳)、君山银针(岳阳)、六安瓜片(安徽)、黄山毛峰(安徽)、祁门红茶(安徽)、都匀毛尖(贵州)、铁观音(福建安溪)、武夷岩茶(福建崇安)

<<<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考语文必考重点知识归纳

★ 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

★ 高三语文最全复习备考知识点

★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归纳详解

★ 有关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的梳理

★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大全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大全

★ 高考语文必看知识点总结

204 评论

迪士尼0918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发展而来的,换而言之,近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前身,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渊源,近代、古代是汉语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有了这两个漫长而重要的发展阶段,才有现在的美妙而丰富的现代汉语。这句话指出了汉语的使用范围及对象。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狭义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广义包括普通话和各种方言。通常讲的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指的都是普通话。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书面语和口语应该是同步发展的,一、语音。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现代汉语语音系统的变化、某些具体字音的变化、现代汉语语音标准的变化,包括从“老国音”到“新国音”,到汉语拼音方案的发展过程及主要事实,以及汉语一些主要方言的语音变化等。在本部分中,首次把语音的发展变化分为两个方面,即语音系统和具体的读音。另外,还从另外一个角度把语音的发展变化分为“已经完成的变化”和“正在进行的变化”这两种,并且认为前者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变化,而后者则是自下而上的变化。此外,对各种现象的造成原因、变化过程以及相关的规律等也都作了有益的探讨。 二、词汇。词汇历来被认为与社会生活联系最为密切,受社会的影响也最大,因而历时的发展演变也是最明显、最突出的。具体包括词形的发展变化、词义的发展变化、造词法和构词法的发展变化、词的使用范围及其变化等。对于从另外标准分出来的某些类的词,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比如集中讨论了外来词的发展变化问题。这部分内容的特色是:第一,把研究的触角伸向了一些以前很少引人关注的内容,比如利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了词在现代汉语不同阶段中音节数量的变化,第一次从历时的角度讨论了语素问题,第一次系统地讨论了词形问题等;第二,对一些传统的认识和知识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比如对于不同的词形,分为同素颠倒词、异形同义词、异形外来词和广义异形词等四类,对于简缩词语,全面分析了其与原型词语在语义及使用上的对应与不对应的各种关系,对外来词,较为全面地讨论了其对汉语言文字的影响等;第三,抓住了某些从未被研究者提及的问题,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比如提出了当代汉语词汇的“返祖现象”,即一些不合理的新同义词大量产生的现象,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 三、语法。语法方面的发展演变虽然不如词汇那么突出,但是绝对比一般人们所想象的和描述过的要大得多、复杂得多。具体包括各类词及其用法的发展与变化(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介词、助词、连词及某些后缀等)、词组的发展与变化(包括最具特征的“动宾+宾”词组、动词性固定词组、“比N还N”词组等)、句子的发展变化(包括“把”字句、“被”字句、双宾语句等)。本部分在对考察范围内各种现象的发展变化作了全面细致的描写和叙述,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第一,较多地借鉴和运用了当今汉语语法学界非常流行的、并被实践证明用之于汉语语法研究有相当的解释力的一些新的语法理论和方法,比如语法现象的功能分析和认知解释,语法化的观点和方法等,由传统的语法化延伸,提出了当代汉语的语法化问题,并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证;第二,比较全面地贯彻了“立足现代汉语,贯通古今中外”这一原则,主要表现为对一些新的语法现象以及旧有形式的某些发展变化考镜源流,分别从古代(近代)汉语、外语(包括英、日、俄等语言)以及方言等方面对它们的来源作出了较为合理的阐述。 四、修辞。在以往的修辞研究中,修辞史是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的,而这无疑制约了相关研究的开展和深入。近年来,随着“汉语修辞史”的正式提出,相关的研究开展得略有起色。该成果把现代汉语修辞现象发展变化研究纳入“现代汉语史”中,作为其下属的一个“专史”,即“现代汉语修辞史”,从而比较容易在大的背景下较为宏观地把握各种发展变化现象,并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本部分的研究从“词”和“句”这两个层面展开,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各种常见的修辞造词法、已有辞格的发展变化、新辞格的产生等。 贯穿以上四方面研究的,还有两项比较固定的内容,而这也是这项研究比较有特色的部分。第一,对各种语言现象发展变化的分阶段考察。基于对现代汉语发展过程所作的阶段划分,对于讨论到的几乎每一种现象,都分别描述了其各方面的具体表现以及相互间的联系和区别,由此就使得“历时研究”的历时性有了充分的体现。第二,对进一步发展变化的预测。随着语言研究的发展和不断深入,语言预测作为一个新的分支学科,或者是作为一项新的研究内容,已经提了出来。在研究中,该成果构筑了“历史的总结与回顾——现实的描写和考究——将来的预测和展望”这样一个完整的研究链和表述模式,从而加强了整个研究的层次感和纵深感。 最后,该成果形成了以下几点明确的认识和观点: 第一,现代汉语从确立之初到今天,已经并且正在发生巨大的、多方面的变化; 第二,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呈相当明显的阶段性,各阶段都有其多方面的特点; 第三,研究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必须结合、有时甚至是倚重对社会和文化因素的考察与分析; 第四,研究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不能仅局限于现代汉语本身,而是要“立足现代汉语,贯通古今中外”。继续追问: 来自手机问问 我要短的T-T...考试用补充回答: 就用这个吧: 第一,现代汉语从确立之初到今天,已经并且正在发生巨大的、多方面的变化; 第二,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呈相当明显的阶段性,各阶段都有其多方面的特点; 第三,研究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必须结合、有时甚至是倚重对社会和文化因素的考察与分析; 第四,研究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不能仅局限于现代汉语本身,而是要“立足现代汉语,贯通古今中外”。 赞同0| 评论 2012-5-2 21:38 斟泉五道子 | 四级 是作业啊?我给你这篇可以让你拿满分了。=========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早在三四千年前的商代就已经有了记录汉语的甲骨文字,周秦时代已有完整的典籍,此后两千多年,汉字文献浩如烟海。这些文献表明,汉语的发展是绵延不断、一脉相承的。汉语的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三个阶段(通常也把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统称为“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指先秦两汉至隋唐这1000多年间的汉语,其前身主要是夏语。夏语也称雅言,是先秦时代黄河流域中游一带华夏族的语言。华夏族与周围夷羌苗黎诸部族不断融合,到秦汉时代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并实行统一文字的“书同文”政策。在这一融合和统一的历史潮流推动下,古代汉语正式形成。古代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大体一致,其词汇和语法概貌可以从文献中直接观察,而语音系统则可以通过对诗文用韵、谐声系统和反切系统的分析归纳来间接把握。总的说来,古代汉语的面貌和现代汉语截然不同。例如《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一段话在用词和句式上与现代汉语很不相同,其读音则肯定差得更远。古代汉语发展到隋唐时代,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开始系统性地偏离古代汉语,这种偏离不断积累,便逐渐出现了近代汉语的雏形。近代汉语指晚唐到清初近1000年间的汉语,其面貌与古代汉语有明显的不同。近代汉语的语音系统由繁趋简,韵母简化尤甚;词汇系统产生了一大批新词语,以单音词为主的格局转变成以复音词为主;语法上产生了新的代词、助词和语气词系统,以及动补式、处置式(把字句)等新的句式。但是近代汉语的书面语基本上仍沿用古代汉语的样式,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系统:一个是六朝以后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进行加工的书面语,即通常所说的“古白话”;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进行加工的书面语,以及后代以这种书面语为模仿对象的作品的语言,即通常所说的“文言文”。这一时期大量的文献资料沿用古代汉语的文言文体,只能从一部分程度不同地记录口语的白话文献中,如变文、语录、笔记、小说、话本、杂剧、散曲、戏文、民歌、会话课本等,窥探近代汉语口语的面貌。例如敦煌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目连到天宫寻父,至一门,见长者:‘贫道小时,名字罗卜。父母亡没已后,投佛出家,剃除须发,号曰大目乾连,神通第一。’长者见说小时名字,即知是儿:‘别久,好在已否?’罗卜目连认得慈父,起居问讯已了:‘慈母今在何方,受于快乐?’”这一段变文距今已有千年,但读来并不费力,除了个别词语与现在不同外,大部分词语和句式都和现代汉语一致。现代汉语共同语和方言格局就是在近代汉语阶段逐渐形成的。现代汉语主要指清初以来的汉语,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现代汉语形成之初的面貌,从乾隆年间的白话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语言来看,其词汇、语法基本上已和今天一样。王力先生的《中国现代语法》就是依据《红楼梦》的语料撰写的。现代汉语的新白话与近代汉语的古白话虽然比较接近,但还是有差别的。比如《西游记》和《儒林外史》第一回的开篇文字,前者仍属近代汉语,后者则是现代汉语。不过,由于文人写作时仍然以先秦两汉的口语为准,也就是所谓的“文必秦汉”,文言一直占据着汉语书面语的统治地位。历朝历代文学、历史、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政府文书等无不使用文言。直到民国初年还是两种书面语并存,文言文的地位仍高于白话文。现代白话文完全取代文言文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特别是“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以后的事。因此也有人将现代汉语的开端定在五四运动时期,从而与中国现代史相一致。“现代汉语”作为日常用语,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现今汉族人使用的语言”。但作为科学术语至少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含义。狭义的现代汉语仅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现代汉语则包括普通话和方言。人们通常从狭义上理解“现代汉语”,把它和普通话画等号。但实际上普通话和方言都是现代汉语的变体,现代汉语的共性寓于包括普通话和方言在内的各个变体之中,同时又有各自的特点。(4.1节部分内容参考李小凡为《现代汉语(新编)》(商务版)撰写的初稿有关内容)4.2汉语的发展演变汉语跟其他语言一样,语音、词汇、语法等也处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汉语语音的发展演变。当人们用现代语音读古人的诗时,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和谐。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按照诗律,诗中的“斜、家、花”三个字应该是押韵的,但用今天的普通话去读,“斜”与后两个字并不押韵,这并不是因为古人用错了韵,而是因为古今汉语的语音已发生了变化。人们还会发现不同年龄的人在语音上存在着差异,比如在北京话里,“七”和“八”单念时声调都是阴平调[55],但在去声字之前,如“七岁、八月”等,老年人大都要把“七”和“八”读作阳平调[35],而年青人却大都仍读作阴平调。又如在上海话里,老年人对“烟”与“衣”、“简”与“既”两类字的读音分得很清楚,前者中的元音是开口度较大的[I],后者中的元音是开口度较小的[i],而年青人已经不分,一律发成[i]。这种老年人和青年人之间的语音差异正反映出语音的历史演变趋势。总体上说,语音从古到今的发展趋势是简化(例如浊音清化、辅音韵尾消失等),加之古代汉语中原本单音节词占优势,结果就造成同音词(字)大量增加,语言形式之间的有效区别遭到破坏,使社会交际受到影响。于是汉语便用调整词的长度的办法来恢复语言形式之间的有效区别,逐渐以双音节构词模式取代了过去的单音节构词模式。可见语音的演变还会牵动词汇的演变。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日益活跃,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科学文化水平迅速提高,这就使得汉语的词汇在一个不长的时期内极大地丰富起来,出现了“劳模、德育、投资、信息、激光、半导体、电脑、短信”等一大批新词语。在新词大量产生的同时,一些旧词也已经退出社会的交际活动。比如“探花、榜眼、朝廷、黄包车”等词,现在一般只有在讲述历史时才可能被使用。古今词义的演变表现得更为明显,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词,在全部词汇系统中只占少数,大部分词语都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比如“脸”原来指两颊的上部,北宋词人晏殊的词中有“轻红淡白匀双脸”的句子,其中的“脸”就是这个意思,后来“脸”的指称范围扩大了,用来指整个面部。“臭”本指气味,香味、臭味以及别的什么气味都可以说是“臭”,因此《易经》中才有“其臭如兰”的说法,后来“臭”的指称范围缩小了,仅用来指不好闻的气味。“闻”本来指耳朵听见,成语“耳闻目睹”中的“闻”就是这个意思,后来“闻”的指称对象转移了,专门用来指用鼻子嗅。词语的替换变化也是如此。如古代关于人的肢体、器官的名称与其他动物的有关名称是不同的,像“口、肤、肌”只用于人,“嘴”最早用于鸟,后来用于兽,“皮、肉”只用于兽,“毛”兼用于人、兽,而“羽”只指鸟毛,区分很严。后来随着语言词汇的发展,“嘴、皮、肉、毛”替换了“口、肤、肌、羽”,被替换下来的词只能作为语素保存在复合词里。汉语语法的发展演变。语法的演变虽然非常缓慢,但通过对比仍不难发现古今汉语在语序、句式、词类等方面的差异。语序方面,现代汉语表示行为的数量,一般是把数量词放在动词的后面作数量补语;而古代汉语是把数词放在动词的前面作状语。例如:“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左传》),“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墨子》),“七遇”是“交战七次”,“九设”是“设置了九回”,“九拒”是“抵挡了九回”。句式方面,在先秦的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或代词宾语出现在否定句中时,一般都置于动词之前,如:“吾谁欺?欺天乎?”(《论语》),“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但到了现代汉语里,这些宾语都要放到动词之后。句式上还有一个显著变化是“把”字句的出现。这种句式开始出现在唐代,除用“把”外还用“将”,如:“如将月窟写(泻),似把天河扑。”(皮日休诗)。在现代汉语中“把”已经虚化成纯粹的介词。词类上的变化主要是词类活用,包括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使动用法如:“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意动用法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成以其小,劣之。”(《促织》),这些词类活用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已基本上消失了。此外量词的普遍化也是词类的一个重要变化。在上古汉语里,数词多与名词直接组合:或在名词之前,如“五犬、十羊”;或在名词之后,如“弓一、矢百”。中古以来,表示事物单位的词才逐渐丰富,作为数词与名词的中介而存在,并且与名词有特定的搭配关系。于是普遍出现“五条狗、三粒糖、几封信”这样的用法。同时表示动作量的词,如“番、遍、次、下、回、顿”等,在现代汉语里用得也越来越多。名量词、动量词和时量词构成了现代汉语中完整的量词系统。 赞同0| 评论 1 分钟前 知道团队time1 | 一级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发展而来的,换而言之,近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前身,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渊源,近代、古代是汉语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有了这两个漫长而重要的发展阶段,才有现在的美妙而丰富的现代汉语。这句话指出了汉语的使用范围及对象。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狭义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广义包括普通话和各种方言。通常讲的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指的都是普通话。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书面语和口语应该是同步发展的,同时它们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它们是平行前进的。可是汉语的书面语的发展出现了特殊的情况。 周秦时代的书面语,那就是文言。一种语言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不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都必定有很大的变化。可是文言一直沿用到“五四“时代,这是因为历代统治者提倡使用文言的结果。当然,不同时代的文言或多或少掺杂了当时的口语成分,但是基本格局未变,各时代的文人的写作都竭力仿效古人,也就是把周秦的文章作为语言的典范,于是出现了书面语远离口语的现象。汉魏以后,另外出现了一种跟口语比较接近的书面语,如唐宋时代的语录,宋代的平话,元明清的戏曲小说等。语录大多是佛教徒记录禅师的言谈,理学家的门人记录老师的讲话,常用问答的形式,口语化的程度比较高。平话大多是用口语写的历史故事,便于在群众中宣讲。小说如人们熟悉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等。这些接近口语的书面语,通常称之为古白话,或者叫早期白话。也有人称之为近代汉语。通常认为文言是对白话而言,其实白话包括古白话和当代白话。当代白话就是我们讲的现代汉语。讲现代汉语既包括口语,又包括书面语,讲文言和古白话通常指的是书面语,这是因为古代没有录音资料,留给我们的都是文字材料。研究古代语言,也只能以文字材料作依据。 赞同0| 评论 修改回答 相关内容 2009-1-5 重庆方言与古汉语的联系 2012-2-14 古汉语的语法和日语的语法到底有没有某些联系? 2009-3-29 古汉语和日语有什么密切联系呢? 17 2011-10-24 请问一下如果我想要一份古汉语通论该怎么联系你呢? 2011-9-11 你好,如何联系你买古汉语通论 更多相关问题>> 汉语:同义词汉语:单音节汉语:字母表汉语:翻译成英语2007-3-26请问汉语中同义词和近义词的区别?重要吗?402009-5-11英语和汉语的同义词的分类和来源的比较112009-8-21急求 现代汉语同义词的辨析62011-2-28哪本汉语同义词 近义词词典比较权威2009-6-28《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为( )。更多关于汉语:同义词的问题>>等待您来回答同时它们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它们是平行前进的。可是汉语的书面语的发展出现了特殊的情况。 周秦时代的书面语,那就是文言。一种语言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不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都必定有很大的变化。可是文言一直沿用到“五四“时代,这是因为历代统治者提倡使用文言的结果。当然,不同时代的文言或多或少掺杂了当时的口语成分,但是基本格局未变,各时代的文人的写作都竭力仿效古人,也就是把周秦的文章作为语言的典范,于是出现了书面语远离口语的现象。汉魏以后,另外出现了一种跟口语比较接近的书面语,如唐宋时代的语录,宋代的平话,元明清的戏曲小说等。语录大多是佛教徒记录禅师的言谈,理学家的门人记录老师的讲话,常用问答的形式,口语化的程度比较高。平话大多是用口语写的历史故事,便于在群众中宣讲。小说如人们熟悉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等。这些接近口语的书面语,通常称之为古白话,或者叫早期白话。也有人称之为近代汉语。通常认为文言是对白话而言,其实白话包括古白话和当代白话。当代白话就是我们讲的现代汉语。讲现代汉语既包括口语,又包括书面语,讲文言和古白话通常指的是书面语,这是因为古代没有录音资料,留给我们的都是文字材料。研究古代语言,也只能以文字材料作依据。

98 评论

郑小包允在

《近代汉语》自考总温习 教学材料 :袁宾《近代汉语》 第一章 绪论1、什么是近代汉语?p1 专家们对近代汉语的三点共同看法 是什么?P22、袁宾提出的汉语史分期的两条准绳 是什么?P33、什么是主干时期?什么是非主干时期?P4-54、哪几部著作可以作为近代汉语晚期 著作的代表?P55、哪儿部著作可以作为近代汉语晚期著作的代表?P56、主干局部 与非主干局部 在汉语史研讨 中的位置 是怎样的?P67、近代汉语的主干时期有多长?加上非主干时期总共有多氏时间?P68、近代汉语在词汇方面主要有哪些特点?P79、近代汉语在语法方面主要有哪些特点?P710、近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的前缀和后缀?P711、近代汉语里呈现 了哪些主要的新的句型?给你句子后能否本人 归结 出句型来?P7 12、近代汉语的语音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P8 “可是菩提耶?”中的“可”相当于古汉语的哪个词?p9 13、地道 的单数 标志 “们”在唐代写成哪两个字?P1014、近代汉语时期的文言文属于什么性质的言语 资料 ?P12 15、哪些词语是随同 科举制度而发生 的新概念、新词语?P1316、哪些词语是随同 说书、戏曲、讲唱艺术而发生 的新概念、新词语?P13 17、印刷术是在什么时代呈现 的?哪些词语是随同 印刷术而发生 的?P1318、哪些词语表现 了外国文明 和宗教文明 对汉语的影响?P1419、“把茅盖头”的实践 意思指什么?这个词义的构成 与什么文明 景象 有关?P1520、从什么时候开始,汉语中表示单数 的人称代词发生 了扫除 式 和包括式的区分?哪个是扫除 式?哪个是包括式?最后 是从什么作品中表现 出来的? P1621、系词“是”放在句末的判别 句和有两个判别 词的判别 句的出 现是受到什么社会文明 缘由 影响而发生 的?P17 22、形成 唐元两代官话音系明显 差异 的重要缘由 是什么?P1823、哪些是研讨 唐代口语的重要文献?P1824、哪些是研讨 宋代口语的重要文献?所谓宋儒主要以哪几个人为代表?P1825、近代汉语主干时期最有价值的文献有哪些品种 ?P19 26、哪些著作是民族交往和联络 的产物?P1927、韵书、韵图发生 的学术之源可上溯到哪些方面?P19 第二章 文献 1、近代汉语文献是按什么规范 分为哪三类的?P20 2、充沛 反映口语的文献有哪些?P20 3、对口语有所反映,但不甚充沛 ,多半是文白相间的著作以什么书为代表?P204、对口语略有反映,即基本上以文言写作,偶然 运用 口语词或 口语句子的著作以什么为代表?P205、文言文著作中呈现 口语成分的缘由 是什么?P226、近代汉语文献言语 的第一个特点是什么?P22 7、近代汉语文献言语 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P238、敦煌变文、金代诸宫调、元代杂剧、宋元明南戏、“三言”“二 拍”、《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等著作辨别 反映哪些地方的口语?P23 9、近代汉语文献言语 的第三个特点是什么?P24 10、运用 近代汉语文献应该留意 些什么难题 ?P25―31 11、近代汉语文献中的错字发生 的缘由 是哪两条?P25 12、什么叫夺文和衍文?P27 第三章 研讨 办法 1、什么叫穷尽调查?它运用 于什么样的研讨 ?它有哪两点优势?P32 2、言语 学界传播 着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就是 。32 3、《清平山堂话本》中“殿直把那简帖儿和两件物事度与浑家看” 里面的“度”字该怎么解释才正确?为什么?P33 4、怎样才能使穷尽调查更方面快捷些?P33—34 5、什么叫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在下结论和选样时应留意 什么?P34—35 6、假如 一部著作中“好不”既有一定 式又有否认 式,这部著作能否是明代中叶以前的文献?P37 7、近代汉语是与哪两个阶段相区别而树立 起来的?P38 8、经过 例句剖析 唐宋时代的表试助词“看”与古代 汉语的表试 助词“看”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P40 9、近代汉语内部的比较可以有哪两个角度?P41一42 10、敦煌变文中的“阿婆”一词是对什么人的称谓 ?为什么《丑 女缘起》中那个国王的女儿并不老,却称她为“阿婆”?P43 11.吕洞宾《渔父》词又名《疾瞥地》,其中的“瞥地”是什么 意思?这个词义的发生 与什么社会景象 有关?P47 12、《游仙窟》中“不忆吞刃,腹穿似割”的“不忆”的意思是什么?P47 13、宋元南戏中屡见用“郑州梨”比喻新婚夫妇,是取“离散”、 “别离 ”之义吗?要正确了解 这个词义除了对词自身 的掌握 以外还应该结合什么难题 来思索 ?P48词?196√41、助词可细分为哪几类?P198√42、你能辨认 出什么样的词是构造 助词吗?P199√43、时态助词“了”、“着”、“过”辨别 表示动作的什么形态 ?P20544.时态助词“却”的用法与哪些词相?P20745、句首语气词“但”、“念”有什么特点?P209—210√46、句尾助词“罢、波、休”有什么共同特点?“休罢”由动词变成助词阐明 了什么言语 景象 ?P213√47.句尾语气助词“看”表示什么语气?他和古代 汉语语气助词“看”的用法有何不同?48、表示水平 的语气助词“煞(杀、死、晒)”有什么语法作用?P215√49、什么是判别 句?判别 词用在表语后的判别 句的来源是什么?P219√50、有两个系词的判别 句为何在元明时期呈现 而且又迅速消亡了?P22151、强调式判别 句是什么样子的?P224√52、应该怎样正确了解 “远公还在何处?”和“还听得何法?”这样的疑问句?P226√53、单音节反义词连用能起什么作用?P229√54、“难道??不成”有几种变式?P230√55、什么是祈使句?祈使句可表示哪几种语气?祈使句有哪几种值得留意 的句型?P232—23656“左右,拿下去打着者!”这句话翻译成古代 汉语是怎样的?√57、什么是主动 句?有哪些介词可表主动 ?√58、为什么说“被一人抱住刘知远”是特殊的被字句?P243√59除了“被”子句、“吃”字句外,近代汉语还有哪几种方式 的主动 句?√60“被”和“得”是怎样在主动 句中分工的?P246√61、什么是处置句?62近代汉语处置句中,否认 词的地位 有何开展 变化?√63.什么是复句?√64.什么是结合 复句?结合 复句有哪些重要的类型?√65.什么是主从复句?主从复句有哪些重要的类型?文段查阅 (一)《醒世恒言》选段却说做公的将主人 和金孝母子拿到县尹面前,当街跪下,各诉其情。一边道:“他拾了小人的银子,藏过一半不还。”一边道:“小人听了母亲言语,好意还他,他反来图赖小人。”县尹问众人:“谁做证见?”众人都上前禀道:“那主人 脱了银子,正在茅厕抓寻不着,却是金孝自走来供认 了,引他回去还他。这是小人们众目共睹。只银子数目多少,小人不知。”县令道:“你两下不须争嚷,我自有道理。”教做公的带那一干人到县来。县尹升堂,众人跪在下面。县尹教取裹肚和银子上来,分付库吏,把银子兑准回复。库吏复道:“有三十两。”县主又问主人 道:“你银子是许多?”主人 道:“五十两。”县主道:“你看见他拾取的,还是他自家供认 的?”主人 道:“实是他亲口供认 的。”县主道:“他若是要赖你的银子,何不全包都拿了?却止一半,又自家招认出来?他不招认,你如何知道 ?可见他没有赖银之情了。你失的银子是五十两,他拾的是三十两,这银子不是你的,必定 另一个人丢失 的。”主人 道:“这银子实是小人的,小人情愿只领这三十两去罢。”县尹道:“数目不同,如何冒认得去?这银两合断与金孝领去,奉养母亲;你的五十两,自去抓寻。”金孝得了银子,千思万谢的扶着老娘去了。那主人 曾经 官断,如何敢争?只得含羞噙泪而去。众人无不称快。这叫做欲图别人 ,翻失本人 。本人 羞惭,别人 欢喜。(二)《琵琶记》选段(外、净上)孩儿出去在今日中,爹爹妈妈来相送。但愿鱼化龙,青云得路,桂枝高折步蟾宫。(外)孩儿,你行李收拾了未?(生)行李收拾已了。(外)收拾既了,如何不去?(净)老贼,他若出去了,家中别无第二人,止有一个媳妇,如何不分付几句。(生)孩儿没别事,只待张太公来,把爹妈拜托与他,教他早晚应承,孩儿庶可放心前去。(旦)呀,张太公早来。(末上)仗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所志在功名,分手 何足叹。(生)太公,卑人如今出去,家中并无亲人。爹妈年老,只要 一个媳妇,却是女流,凡事全赖公公相与扶持;家中倘有些小缺少 ,亦望公公周济。昨日己蒙亲许,今日特此拜恳。卑人倘有寸进,自当效结草衔环之报,决不敢忘恩。(末)秀才,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况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昨日已许秀才,去后决不相误。(生)如此,多谢公公。(外)孩儿,既蒙张太公金诺,必不食言,你可放心早去。(生)孩儿就此拜辞爹妈便去。??(旦)妾的衷肠事,有万千。(生)娘子,你有什么事,当说与我清楚 。(旦)说来又恐添萦绊。(生)娘子,有甚萦绊?(旦)六十曰夫妻恩情断,八十岁父母教谁看守 。[生]娘子,你这般说,莫不怨着我么?(旦)教我如何不怨!(合前)【五供养】(末)贫穷老汉,托在邻家,事体相关。秀才,此行虽勉强,不用 恁留连。(生)卑人去后,只虑父母多带带 在堂,难度岁月。(末)秀才放心,你爹娘早晚间吾当陪伴。[生悲介,末)丈夫非无泪,不洒分别 间。(合)骨肉别离 ,寸肠割断。(生跪告介)(三)《剪贴和尚公案传奇》选段话里且说宇文绶发了这封家书,当日天色晚,客店中无甚底事,便去睡。刚才 朦胧睡着,梦见归去,到戚阳县家中,见当直王吉在门前,一壁脱下草鞋洗脚。宇文绶问道:“王吉,你早归了?”再四问他,不应。宇文绶烦躁 ,抬起头来看时,见浑家王氏把着蜡烛,入去房里。宇文绶赶上来叫:“孺人,我归了!”浑家不采。他又说两声,浑家又不采。宇文绶不知身是梦里,随浑家入房去。看这王氏时,放烛灯在卓子上。取早间一封书,头上取下金篦儿一剔,剔开封皮看时,却是一幅白纸。浑家含笑,就灯烛下把起笔来,就白纸上写了四句诗:碧纱窗下启缄封,一纸从头彻底空。知尔欲归心意 切,相思尽在不言中。写毕,换个封皮,再来封了。那妇女把金篦儿去剔那蜡烛灯,一剔剔在宇文绶脸上,吃一惊,撒然睡觉,却在客店里床上睡,灯犹未灭。卓子上看时,果真 错封了一幅白纸归去,着一幅纸写这四句诗。到得明日,早饭后,王吉把那封书来,拆开看时,里面写着四句诗,便是夜来梦里见那浑家做底通常 。当便安排行李,即时归家去。这便唤做“错封书”。这是关于 在哪里可以找到自学考试近代汉语历年题目 的解答。15

215 评论

家有一宝C

一、语音。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现代汉语语音系统的变化、某些具体字音的变化、现代汉语语音标准的变化,包括从“老国音”到“新国音”,到汉语拼音方案的发展过程及主要事实,以及汉语一些主要方言的语音变化等。在本部分中,首次把语音的发展变化分为两个方面,即语音系统和具体的读音。另外,还从另外一个角度把语音的发展变化分为“已经完成的变化”和“正在进行的变化”这两种,并且认为前者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变化,而后者则是自下而上的变化。此外,对各种现象的造成原因、变化过程以及相关的规律等也都作了有益的探讨。 二、词汇。词汇历来被认为与社会生活联系最为密切,受社会的影响也最大,因而历时的发展演变也是最明显、最突出的。具体包括词形的发展变化、词义的发展变化、造词法和构词法的发展变化、词的使用范围及其变化等。对于从另外标准分出来的某些类的词,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比如集中讨论了外来词的发展变化问题。这部分内容的特色是:第一,把研究的触角伸向了一些以前很少引人关注的内容,比如利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了词在现代汉语不同阶段中音节数量的变化,第一次从历时的角度讨论了语素问题,第一次系统地讨论了词形问题等;第二,对一些传统的认识和知识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比如对于不同的词形,分为同素颠倒词、异形同义词、异形外来词和广义异形词等四类,对于简缩词语,全面分析了其与原型词语在语义及使用上的对应与不对应的各种关系,对外来词,较为全面地讨论了其对汉语言文字的影响等;第三,抓住了某些从未被研究者提及的问题,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比如提出了当代汉语词汇的“返祖现象”,即一些不合理的新同义词大量产生的现象,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 三、语法。语法方面的发展演变虽然不如词汇那么突出,但是绝对比一般人们所想象的和描述过的要大得多、复杂得多。具体包括各类词及其用法的发展与变化(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介词、助词、连词及某些后缀等)、词组的发展与变化(包括最具特征的“动宾+宾”词组、动词性固定词组、“比N还N”词组等)、句子的发展变化(包括“把”字句、“被”字句、双宾语句等)。本部分在对考察范围内各种现象的发展变化作了全面细致的描写和叙述,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第一,较多地借鉴和运用了当今汉语语法学界非常流行的、并被实践证明用之于汉语语法研究有相当的解释力的一些新的语法理论和方法,比如语法现象的功能分析和认知解释,语法化的观点和方法等,由传统的语法化延伸,提出了当代汉语的语法化问题,并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证;第二,比较全面地贯彻了“立足现代汉语,贯通古今中外”这一原则,主要表现为对一些新的语法现象以及旧有形式的某些发展变化考镜源流,分别从古代(近代)汉语、外语(包括英、日、俄等语言)以及方言等方面对它们的来源作出了较为合理的阐述。 四、修辞。在以往的修辞研究中,修辞史是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的,而这无疑制约了相关研究的开展和深入。近年来,随着“汉语修辞史”的正式提出,相关的研究开展得略有起色。该成果把现代汉语修辞现象发展变化研究纳入“现代汉语史”中,作为其下属的一个“专史”,即“现代汉语修辞史”,从而比较容易在大的背景下较为宏观地把握各种发展变化现象,并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本部分的研究从“词”和“句”这两个层面展开,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各种常见的修辞造词法、已有辞格的发展变化、新辞格的产生等。 贯穿以上四方面研究的,还有两项比较固定的内容,而这也是这项研究比较有特色的部分。第一,对各种语言现象发展变化的分阶段考察。基于对现代汉语发展过程所作的阶段划分,对于讨论到的几乎每一种现象,都分别描述了其各方面的具体表现以及相互间的联系和区别,由此就使得“历时研究”的历时性有了充分的体现。第二,对进一步发展变化的预测。随着语言研究的发展和不断深入,语言预测作为一个新的分支学科,或者是作为一项新的研究内容,已经提了出来。在研究中,该成果构筑了“历史的总结与回顾——现实的描写和考究——将来的预测和展望”这样一个完整的研究链和表述模式,从而加强了整个研究的层次感和纵深感。 最后,该成果形成了以下几点明确的认识和观点: 第一,现代汉语从确立之初到今天,已经并且正在发生巨大的、多方面的变化; 第二,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呈相当明显的阶段性,各阶段都有其多方面的特点; 第三,研究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必须结合、有时甚至是倚重对社会和文化因素的考察与分析; 第四,研究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不能仅局限于现代汉语本身,而是要“立足现代汉语,贯通古今中外”。继续追问: 来自手机问问 我要短的T-T...考试用补充回答: 就用这个吧: 第一,现代汉语从确立之初到今天,已经并且正在发生巨大的、多方面的变化; 第二,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呈相当明显的阶段性,各阶段都有其多方面的特点; 第三,研究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必须结合、有时甚至是倚重对社会和文化因素的考察与分析; 第四,研究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不能仅局限于现代汉语本身,而是要“立足现代汉语,贯通古今中外”。

241 评论

相关问答

  • 在网上怎么注册自考学籍

    大自考怎么自己网上注册今天我们的教务老师给同学来讲讲以下这些问题,如果你觉得还不错,可以收藏我们网站哦,我们专注于自学考试教材购买服务网哦,接下来一起来阅读下面

    白色犬犬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大自考怎么自己注册学籍

    自考本科如何注册学籍?自考生自己是注册不了学籍的,因为自考没有学籍,只有考籍,新生只需要在指定网站上完成注册、报考、网上缴费,照相,领取准考证,参加考试并取得至

    loversea2005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大自考怎么自己网上注册

    自考报名注册方法:1.考生登录主考院校省份进行注册。2.网上报考课程:注册信息填写完成后,新生需要在注册开放期间至少填报1门课程。3.现场确认身份信息:考生需要

    双鱼0303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大自考怎么自己网上注册学籍

    自考本科如何注册学籍? 自考生自己是注册不了学籍的,因为自考没有学籍,只有考籍,新生只需要在指定网站上完成注册、报考、网上缴费,照相,领取准考证,参加考试并取得

    天使之夜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大自考怎么自己网上注册学籍啊

    自考注册考籍注册步骤: 一、首次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各省自考报名系统进行注册。 二、通过网上报名报考系统报名的考生,在当地自学考试机构通知的时间内持本人身份证件到

    大灌篮2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