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97

天下武功2016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都考什么内容题库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幸福、定格

已采纳

难。自考科目13-18门,不同专业的自考科目是不同的。

1、公共基础课:

所有专业或者同类专业应考者都必须参加的课程,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等,公共课的课程一般有3~5门。

2、专业课:

该专业考生要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专业课的课程一般有8~10门,比如行政管理的专业课包括社会学概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务员制度、公共政策、行政组织理论、领导科学和行政法学。

3、选修课:

可以有限制地选择自己需要的科目进行学习。选修科目的选择是有限制的,只能在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内选择,简单来说,就是给我们一些选修科目,自己挑着学,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想考的科目。

4、实践课:

有些专业是有实践考核的,而且还是必考科目,如果是必考科目,考试是必须要考的。

考试严格

截止到2020年10月,全国共开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包括独立本科阶段)569种,停考专业336种,报名新考生共计8400万人,建档在籍考生7100万人,专科(基础学科)毕业生共计369万人,本科(独立本科阶段)229万人。另外还包括中专/职高学历自考毕业生610万人。

小学/初中学历自考毕业生287.6万人。自学考试本专科生的毕业率不足7%,这个比例说明自学考试是严格的。比起经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入读的专科本科生的“零淘汰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门门考的考试可就难多了,能拿下自学考试本科文凭的人,其学识并不比一般全日制大学生差。

275 评论

瑞贝卡sl小姐

朋友你好!这个要看你是大自考还是小自考大自考全部都是统考,而现在统考是每年的10月,4月,大自考难度要大些,自考的科目就是18左右,根据每次报两科必过 差不多也是2年左右吧。小自考就分为统考和省考,省考每年两次 相对来说就要简单些。差不多考完也是两年左右,但是如果不看书统考考不过时间肯定更长                                                                                自考是除了专升本之后,学历含金量最高的,而且社会的认可度和接受度都是比较好的,所以自考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但你自己好好学习,考试过级还是可以的!菜鸟也是自考过,考题的难度一般,难度不是很大,只要你自己努力学习,这个考过还是问题不大的。你想要提升自己的学历,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再者,你自己做好决定以后,就可以着手复习了,每年都有固定的时间考试,把你复习好的科目,报名的时候报好,这样你就可以安心的复习,准备考试就行。

自考专科一般有16门,本科有14门,可以重考,没有考过可以补考,考过所有的科目,没有时间限制,只要你一门一门全部通过就能办理毕业。开学时间和全日制的大学生一起开学上课,一般都在9月份,每个大学的专业不同,收费不同,可以咨询主考学校,另外自考可以也不用去学校上课学习,自己购买教材在家看书复习,然后参加考试。

向左转|向右转

自考是一种主要依靠自学的教育模式。不同省市的主考院校不同的专业,考试的课程数不一样,有少的只有十来门,多的差不多二十门左右。在一次考试中没有通过的课程和没有报考是同一个概念,等下一次开考的时候你重新报名考试就是。

最好的方法就是进本省市的教育考试院网站上去查,百度里也基本上能够搜索得到你所选学校的招生简章的。

拓展资料:

182 评论

同济装潢设计

自学考试相比成人高考、函授、网络大学肯定都是要难一些的。

具体来说,自学考试的难点有:

1、专业选择

这个很重要,自考生跟统考不一样的是,统考生有平时成绩表现分,而自考生全靠自己全国统考成绩满60分为及格分。就这样的比例而言,若是其中一科未满60分,就代表着你毕不了业,所以在选择专业这一块要特别的慎重。特别具有代表性的当属英、数这两门科目。如果你明明英语和数学成绩不好,而你选择的自考本科专业要考这两门,那就真碉堡了。

2、社会人员基础差

自学考试很难,通过率低主要还是因为针对社会自学考试的考生,这部分考生大多数是有家有业的在职人员或待业人员,这一类人的学习时间少、精力有限,而且缺乏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因而通过率很低,但是对于各大高校为自考生组织的自学考试通过率就要好的多。

自考内容:

自考大专的考试内容:

公共基础课:所有专业或者同类专业应考者都必须参加的课程。

专业基础课:该专业考生要学习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

专业课: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本课程(简称专业课)。

选修课:有限制的选择自己需要的科目进行学习。

按照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每门课程进行一次性考试。课程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按规定计算学分,不及格者,可参加下一次该科目的考试。

自考优势

1、就业

本科学历比专科学历找工作的优势显而易见,专科学历,无形之中将丧失许多理想的工作机会。当然,高学历并不必然能事业成功,许多没有学历的人一样创业很成功,但当今社会通常学历越高工作机会越多,上升空间越大,发展速度越快。

2、工资定级

我国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基本都是按照学历定工资,本科工资比专科工资高一档次,较规范的企业也是按学历定工资。

如在苏州、上海、深圳等地外资企业或国内知名企业上班,上岗工资本科工资比专科工资高500元以上是正常的,而且本科以上的奖金和提升机会都比专科相对多一些,当然也有部分企业部分岗位,尤其是一些未成型的企业,并不以学历定岗,只考虑为其创造了多少效益。

213 评论

么么哒哒啦

江西自学考试考哪些?自考考试内容分为公共课程考试科目和专业课程考试科目,其中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自学考试的公共课程考试科目是差不多的,而专业课程的考试科目是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而开设的考试科目,每个专业都不一样。点击进入:自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自考指的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完成所选专业的全部课程考试,并修满学分即可申请毕业。自考的招生专业众多,每一个专业的科目设置,会根据专业知识、技能的不同培养要求而有不同。所以自考具体有哪些科目,要根据考生选择的专业而定。自考的复习方法1、网上下载历年试卷和考试大纲,把答案在教材书上找出来。因为自考试题是从题库中出来的,往往会反复考到,只要把这些题目都背下来,一般及格没有问题。2、根据大纲复习,要求识记和掌握的重点背下来,就可以有好的成绩。3、考试时,要把名词解释当简答题回答,凡是能记住的内容只要卷面允许,都写上去。4、自考的题目范围广,但难度不大,所以要记住的内容比较多。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71 评论

eugenewoo1986

难。自考科目13-18门,不同专业的自考科目是不同的。

自考考试科目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四部分,通常情况自考专科需要考16门左右的科目,自考本科需要考20门左右,具体考什么科目由考生选择的专业所定,但是公共课基本上都是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和英语二。

所有专业或者同类专业应考者都必须参加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二)》、《政治经济学》等。

考试严格

截止到2020年10月,全国共开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包括独立本科阶段)569种,停考专业336种,报名新考生共计8400万人,建档在籍考生7100万人,专科(基础学科)毕业生共计369万人,本科(独立本科阶段) 229万人。另外还包括中专/职高学历自考毕业生610万人。自学考试本专科生的毕业率不足7%,这个比例说明自学考试是严格的。

比起经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入读的专科本科生的“零淘汰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门门考的考试可就难多了,能拿下自学考试本科文凭的人,其学识并不比一般全日制大学生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18 评论

相关问答

  • 大专如何参加自学考试

    1.参加自考的第一步是要去自考报名。你可去当地自考办(教育局等机构)报名自考。2.自考的专业你可以根据你的情况选择,文科理科都有,选的专业不同,主考的学校也不同

    泡椒苹果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大专如何参加自考本科

    【正规学历全网可查,点击了解详情】报考自考本科的同学需要年满18周岁,报考自考专科的,学历不限,不管你小学是否毕业都可以;报考自考本科的,办理本科毕业手续之前,

    爱美食的NANA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大专如何参加自考本科考试

    教务老师,听见很多自考的同学在问大专自考本科怎么考(大专自考本科考研究生)相关问题,那么今天教务老师来告诉同学们这些问题的解答!大专升本科怎么考大专升本科考试方

    曦若若往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大自考如何参加

    教务老师,听见很多自考的同学在问大自考在哪里报名(大自考在哪里报名参加考试)相关问题,那么今天教务老师来告诉同学们这些问题的解答!大自考在哪里报名想要了解更多,

    joanna0727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如何参加大专自学考试

    教务老师,听见很多自考的同学在问怎么报自考大专(自考大专报什么专业比较好)相关问题,那么今天教务老师来告诉同学们这些问题的解答!怎么报自考大专?自考大专新生报名

    耶丽芙小熊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