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150

六月的橙子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阅卷面分是多少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的I

已采纳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自考阅卷老师每天都有阅卷指标的,如果当天完不成的话就要加班,所以每张卷子的阅卷时间是极短的,一般不超过90s。

但是自考也是有“隐形”的通过指标的,要是卷子改的太严,导致很少有人通过考试的话,那往后报自考的人会更少,所以阅卷老师都会手下留情的。

据一位曾参与阅卷的老师透露,刚开始阅卷的时候,他还是按照标准答案来的,但是通过率太低了。前几个考场就几乎没有人过,慢慢的在老师的暗示下,阅卷就比较松了。

一般来说,只要客观题答的好,基本上主观题都是高分;如果客观题不好的话,主观题能送的分老师也会送,要是实在过不了,也没有办法。

七大题型的答题套路:

判断题:有规律可循

判断题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说,题目中含有绝对性的词,比如“一定,肯定”,这道题很可能是错的。

填空题:从题干中找答案

对于不会回答的填空题,可以试着在选择、判断的题干或者选项中查找。如果还没有的话,结合语境和上下文作出综合性的回答。

名词解释题:轻松拿满分

对于名词解释,一定要注意关键词。因为关键词就是得分点,即便说的不是标准答案,但是抓住了关键点,即便是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拿分。如果不记得关键词,也要多写点。

简答题:遵循两个拿分原则

简答题作答可以遵循以下2个原则:一是分点作答;二是利用单选、多选或判断题来获取有用的信息。如果这两点都用不上,那就随意发挥吧,只要沾点边即可。

比较分析题:固定的答题模式

对于比较分析题,我们首先要分析题目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是根据题目的问题来作答。答题模式:先回答“是”或“否”, “正确”或“错误”,然后再根据题干展开事物之间的比较。

论述题:和国情相结合

论述题应该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起来,可参考以下的答题模式:开头首先要紧扣题目,然后针对题干题注总结性的文字分析,也就是提出结论。其次是结合理论,针对结论进行展开,同时还要同我国具体的国情相结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自考本科

200 评论

无敌的小饭桶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简答题作答可以遵循以下2个原则:一个是分点作答,另一个是利用单选,多选或判断题来获取有用的信息。如果这两点都用不上,那就随意发挥,只要沾点边即可。

对于比较分析题,首先要分析题目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是根据题目的问题来作答。答题模式是先回答是或否,正确或错误,然后再根据题干展开事物之间的比较。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在进入自考考场之后,各位考生要将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摆放在桌子右上角。等待开考信号发出之后,考生才可以进行答题。

除个别课程外,每个考生每科只限一张答题卡,不得增加答题或者粘贴其它答题纸。考生应合理安排答题空间,按小题号顺序答题,答题内容写在其它位置无效。

考生应保持答题卡的卷面清洁,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不得将答题卡折叠,损毁。

考生在考试结束前30分钟才能离开考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教育部:成人高考和自考将全部安排在标准化考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考

286 评论

素手宛花

60分合格,按照答卷情况给分重要的知识点整理一下,做题不一定要做难题,基础是根本,每次考试不要着重在一个题目上,要放宽心态,准备好笔记本和错题集,错题集用来记录自己做错的题,笔记本记录一些容易忽略细节和重点。 不要急,总之,要自信,相信自己一定可以。

320 评论

爱吃奶糖的鱼

阅卷的具体情况,首先阅卷的基本上都是大四的学生或者研究生,老师最后检查, 自考办抽查,卷子全是封闭的,绝对看不到你的名字,考号。每份卷子大概是2-3人阅卷,一人 复查,老师复查,自考办抽查,还是比较严谨的。但是复查,抽查主要是看加分有没有错,50多 提到60分这些,基本上第一次阅卷就决定会不会过了。 我阅卷四天,共2000份卷子,我们两人阅卷,每人复查一半,80分以上的2个,70分以上的不 超过80个,及格的300多吧,其他大部分都在45分以下了,主要是客观题答的不好,主观题给的比较松的,雷同卷除外。大约有10%-20%缺考,最多的一个考场有10人缺考,雷同卷出现的比率不算很高,大概4、5个考场就有那么几个,被监考人员记为作弊的人,大概一两个考场有那么一个吧。

159 评论

吃鱼的猫g

每一年每个地区的高考分数线会有些不一样,可是大体都差不多,成人高考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328 评论

CallmeNicole

严格。

自考考试科目每科的卷面总成绩是100分,和普通考试一样,自考的考试成绩需要达到60分才算及格通过。自考单科理论课成绩达到60分可以获得成绩合格证书,完成所有考试计划规定的科目并获得成绩合格证书,才有资格进行毕业申请。

自考理论课成绩还包括加考和选考的课程,所以如果自考考生有加考和选考科目也要重视起来,毕竟会影响毕业申请。如果考试成绩不及格或者是对现有成绩不满意,可以选择重新报考。另外自考成绩保留的是单科最好成绩。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自学考试的考生在考试时考生需要携带自己的准考证和身份证,其次考生报考自考需要携带0.5mm黑色签字笔,2B铅笔橡皮等,考自考的考生需要注意考生禁止使用涂改液、胶条,考场内严禁考生相互借用文具。

禁止使用涂改液,胶条,考场内严禁考生相互借用文具。

考生必须到考试通知单所指定的考场、座位应试。走错考场,坐错座位者,成绩无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周末进行 考前这些事项要注意

223 评论

伊可grace

总数就是100分;自考在阅卷的时候,一般会有很多人进行阅卷,而且会有人专门进行核查,特别严格。

231 评论

小铃铛MISS

严格。

自考考试科目每科的卷面总成绩是100分,和普通考试一样,自考的考试成绩需要达到60分才算及格通过。自考单科理论课成绩达到60分可以获得成绩合格证书,完成所有考试计划规定的科目并获得成绩合格证书,才有资格进行毕业申请。

自考理论课成绩还包括加考和选考的课程,所以如果自考考生有加考和选考科目也要重视起来,毕竟会影响毕业申请。如果考试成绩不及格或者是对现有成绩不满意,可以选择重新报考。另外自考成绩保留的是单科最好成绩。

自考报考注意事项:

首先考生一定要知道自考的报名时间是每年的3月份和9月份。其次,考生要年满16周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二代身份证。

最后,考生要携带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个人4寸蓝底免冠照片;报考高起专的考生要携带高中毕业证/技校毕业证/中专毕业证,没有则不提供;报专升本的考生要携带大专毕业证。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107 评论

美酱老师

1、自考公共课及格分数

自考理论课成绩的合格成绩为:60分。

2、自考专业课及格分数

自考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及格分数要求是一样的,所有的专业的及格分数都是60分。3、自考实践课及格分数【课程由主考院校安排】

自考实践课程及格分数是按照100分制来的,因此自考实践课及格分数也是60分。

自考实践课的考核方式与理论课程成绩不一样,先将成绩评定分解成若干的项目并按照百分制进行评分,再将评分换算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以及不及格几项,部分实践环节考核只采用及格和不及格两项,自考考生需要达到及格及以上才可以。

4、学位外语合格分数

考生如果想要获得学位证书,那么就需要考学位外语,当然也可以申请免考,如果符合条件。学位外语有学位英语、日语、俄语等几种,自考学位外语成绩不低于60分,部分省份也有65分或者70这样的分数线,一般学位外语考试成绩达到学校划定的合格线即可。

300 评论

leemary6401

一般来说都有所谓的“关键字”。有关键字或者近义的词、语句在,就能得分。而如果你整个儿就是答非所问,只要卷面非常整齐,十分怎么说也有一两分的卷面分案例题实际上就是变相的简答题,也差不多啦!就是你把要点答出来了就行

270 评论

相关问答

  • 如何查看自考注册成功

    1、在浏览器中输入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点击搜索如下图所示。 2、点击官网进入,如下图所示。 3、新报考的考生在打开的官网中点击注册账号获取准考证登录。 4

    跳蚤的华丽转身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如何查看自考注册成功没

    1、在浏览器中输入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点击搜索如下图所示。 2、点击官网进入,如下图所示。 3、新报考的考生在打开的官网中点击注册账号获取准考证登录。 4

    annywong1990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如何查看自考注册成功没有

    登录当地教育考试院官网;新报考的考生在打开的官网中点击注册账号获取准考证登录;注册好后,在登录界面输入相关信息,点击登录;登录成功之后,点击报考记录选项进行查询

    小英子0113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如何查询自考报名成功没

    登录当地教育考试院官网;新报考的考生在打开的官网中点击注册账号获取准考证登录;注册好后,在登录界面输入相关信息,点击登录;登录成功之后,点击报考记录选项进行查询

    嘻哈精神9999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如何查询自考报名成功没有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首先大家要了解,每个省份的自考官网页面都是不同的,以下方法仅供大家参考,各位考生要仔细查看自己所在地的自考官网。1.登

    xiao叶子0118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