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8

淡淡蓝郁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马克思重点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浅夏oo淡忆

已采纳

第三章 3.1.唯物辩证法认为(ABDE)。 A.事物的联系是客观普遍的 B.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区别是互为前提的 C.事物的一切联系都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E.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3.2.否认客观联系的唯心主义观点认为(CDE)。 A.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B.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时空联系是人的感性直观形式赋予外部世界的 D.因果联系是人的先验的知性形式赋予外部世界的 E.人借助于逻辑思维才把事物联系起来 3.3.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主要有(ACDE)。 A.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B.真实联系和虚假联系 C.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D.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 E.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3.4.唯物辩证法认为,条件是(ABCD)。 A.客观存在的 B.复杂多样的 C.可以改变的 D.可以创造的 E.可以随意选择的 3.5.系统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关系是(ADE)。 A.系统论不能取代唯物辩证法 B.唯物辩证法可以取代系统论 C.系统论高于唯物辩证法 D.系统论证实和丰富了唯物辩证法 E.系统论和唯物辩证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3.6.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BCE)。 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C.发展是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 D.发展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位移 E.新陈代谢就是发展 3.7.新事物之所以能够战胜旧事物是因为(ABE)。 A.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旧事物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B.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C.新事物出现时力量大于旧事物 D.新事物产生时比旧事物更完善 E.社会领域中的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3.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在于主张(ABCE)。 A.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存在的 B.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变的 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其内部矛盾,还是外力推动的 D.事物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 E.事物是过程的集合体,还是僵死不变的堆积 3.9.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是因为(ABCDE)。 A.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C.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它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E.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3.10.可以把发展理解为(ACDE)。 A.事物自己的前进运动 B.事物数量的增减 C.事物运动过程的飞跃 D.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 E.旧事物的消灭和新事物的产生 3.11.辩证矛盾是指(AB)。 A.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 B.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C.思维中的前后不一致 D.主观上发生的错误 E.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性质 3.12.矛盾同一性的含义包括矛盾双方(ABCD)。 A.相互联系 B.相互依存 C.相互贯通 D.相互渗透 E.相互排斥 3.13.下列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表现形式的是(ABCDE)。 A.人民内部不同意见的争论 B.敌对阶级的阶级斗争 C.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 D.生物体内同化与异化的区别 E.物理现象中的吸引与排斥的对立 3.1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有区别的,这是因为(ABCD)。 A.它们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 B.它们在事物矛盾运动中所处地位不同 C.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斗争性是五条件的 D.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E.同一性推动量变,斗争性实现质变 3.15.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表明(CD)。 A.斗争本身就是发展 B.矛盾斗争越激烈,越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C.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D.只有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E.矛盾双方得到调和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3.16.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D)。 A.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B.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 C.实现事物的质变 D.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E.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 3.17.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DE)。 A.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性 B.使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规定矛盾双方转化的方向 D.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量变 E.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3.18.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ABDE)。 A.内因是内部矛盾,外因是外部矛盾 B.在事物发展中,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 C.在一般情况下,对事物的发展来说,内因是不可缺少的,外因起决定作用 D.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E.内因和外因既对立又统一 3.19.矛盾的普遍性表明(ABCDE)。 A.矛盾无处不在 B.矛盾无对不有 C.任何事物都有矛盾 D.认识事物就是要分析矛盾 E.解决问题就是要解决矛盾 3.20.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十分重要,因为(ABCE)。 A.它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B.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根本方法 D.用一种方法可以解决不同的矛盾 E.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2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CDE)。 A.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D.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E.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2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CDE)。 A.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D.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E.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22.“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CE)。 A.个性与共性的联系 B.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联系 C.个别与一般的联系 D.次要矛盾与主要矛盾的联系 E.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 3.2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BCDE)。 A.矛盾同一性的重要表现 B.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C.指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不同 D.指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力量不平衡 E.指在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的发展不平衡 3.24.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主要哲学根据是(BD)。 A.质与量统一的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C.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 E.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3.25.质和事物的关系是(ABD)。 A.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B.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C.质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D.质和事物是不能分离的 E.质就是事物的属性 3.26.事物的质和量都是(BC)。 A.同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的 B.多方面的 C.客观的 D.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E.事物的外在表现 3.27.事物的度是指(AB)。 A.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 B.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C.质变和量变的对立统一 D.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E.一定质的事物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的界限 3.28.在量变过程中,事物处于(AB)。 A.相对静止状态 B.连续性的变化 C.显著变动状态 D.突破了事物度的变化 E.渐进过程的中断 3.29.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表现为(ABCD)。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 D.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E.任何量变都引起质变 3.30.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就会导致(ABDE)。 A.庸俗进化论 B.激变论 C.经验论 D.冒险主义 E.改良主义 3.31.下列现象中属于事物的构成成分的排列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引起的质变是(AD)。 A.化学中的同分异构体 B.生产力不断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C.积小流成江海 D.同样数量和素质的劳动力由于劳动组合不同产生不同质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果 E.水温降低到一定程度使水从液态变为固态 3.32.下列现象中属于不通过对抗的形式来实现的质变是(BCE)。 A.自然界中的地震 B.由旧物种发展为新物种 C.由猿转变为人 D.阶级社会中的军事冲突 E.科技革命 3.33.量变与质变的相互渗透表现为(AD)。 A.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 B.质变后引起新的量变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质变过程中有量的特征 E.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复杂多样 3.34.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ABC)。 A.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的统一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C.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D.否定是发展的中断 E.在任何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3.35.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认为(BC)。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否定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 C.否定是对事物的消灭 D.否定是扬弃 E.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3.36.下列命题中符合辩证否定观的有(ABD)。 A.推陈出新 B.古为今用 C.全盘西化 D.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E.批判和抵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文化 3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E)。 A.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B.直线前进的过程 C.相对与绝对相统一的过程 D.循环往复的过程 E.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3.38.否定之否定规律具体表现形式的特殊性表明(ABCE)。 A.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否定形式 B.不同事物的发展过程有不同的曲折性 C.不能把否定之否定规律当作单纯的证明工具 D.不能把否定之否定规律看作是普遍规律 E.不能把否定之否定规律当作公式到处乱套 3.39.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因果联系(ADE)。 A.物体受热,体积膨胀 B.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C.白昼与黑夜先后相继 D.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E.生态平衡的破坏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3.40.因果联系的具体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其中主要的类型是(ABCDE)。 A.同因异果 B.同果异因 C.多因多果 D.一果多因 E.复合因果 3.41.下列观点中否定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的有(CDE)。 A.任何现象都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 B.任何因果联系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因果联系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心理习惯 D.原因和结果是人用来整理感觉经验的一种先天知性形式 E.因果律的一切形式都是从主观意向中产生的 3.42.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区别在于(ACDE)。 A.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不确定的趋势 B.必然性的存在是有原因的,偶然性的存在是没有原因的 C.必然性是由根本矛盾引起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引起的 D.必然性居于支配地位,偶然性居于服从地位 E.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 3.43.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表现在(ABE)。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B.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目己的存在和发展开辟道路 C.必然性是偶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D.必然性背后隐藏着偶然性并受其制约 E.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44.“在大风扬起的尘土旋涡中,没有任何一个尘土分子的分布是偶然的”,这种观点是(ABE)。 A.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 B.把因果联系与必然联系相混淆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把一切现象看成是纯粹偶然的 E.把一切现象都看成必然的,否认偶然性的存在 3.45.全面理解可能性范畴,必须区分(ABCE)。 A.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 C.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D.有根据的可能性和无根据的可能性 E.可能性的大小 3.46.我国现阶段仍然存在的封建残余因素是(CD)。 A.现实性 B.有内在根据的存在 C.现存的东西 D.丧失了存在必然性的东西 E.没有原因的现象 3.47.唯物辩证法认为,制定政策的依据是(CD)。 A.现实的可能性 B.好的可能性 C.现实性 D.现实的东西 E.可能的东西 3.48.下列现象中属于事物的内容的有(ACE)。 A.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 B.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关系 C.社会形态中的经济基础 D.社会形态中的上层建筑 E.语言表达的思维 3.49.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复杂性表现在(ABCD)。 A.同一内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B.同一形式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 C.新内容可以用旧形式 D.旧内容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 E.丰富的形式决定内容的无限多样 3.50.割裂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会导致(CDE)。 A.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B.宿命论 C.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D.形式主义 E.形式虚无主义 3.51.本质是指(ACE)。 A.事物的根本性质 B.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的总和 C.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D.事物内在的规定性 E.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 3.52.列宁说:“本质在显现;现象是本质的”。这表明(BDE)。 A.现象就是本质 B.本质和现象相互依存 C.本质和现象是并列关系 D.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现象表现出来 E.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

180 评论

皖北一只老色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马克思教材章节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主要考哪些章节马原分为马哲和政治经济学两部分要考察。你说的马哲主要考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两章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是必考的重点中的重点。抱歉,马哲内容精要,没有非重点。重在理解,背不完的,只能是尽量熟悉,可以应付选择题。但分析题你想靠背书来做,那太难了,背熟几十句常用的原理性概括,把对应原理先写上,再联系材料一顿写满。自考《马克思主原理》习题与解析1. 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重要意义?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从过程上看,它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过程循环往复、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2.如何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重要意义?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水平。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3.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毛泽东思想的生产力标准,坚持邓小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三个代表”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4. 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的关系?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人们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关系: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实践活动的幅度、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历史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更替的规律,归根结底会通过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选择表现出来。4.如何理解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第一,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第二,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第三,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改革是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即实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既有的社会体制的变革。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改革也是一场革命。5.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科学技术的应用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当然,如果问题是由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统治这种科学技术的社会形式。6.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一)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党要教育群众又要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二)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充分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坚持的科学发展观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的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个人,也不是少数既得利益集团,而广大的人民群众。群众利益无小事。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结合实际,当代大学生应该作为“以人为本”的忠实实践者和表率。自考会计有哪些教材?你可以上你所在省的自考网上看一下上面都有介绍哪个学校开考该专业,考该专业要考哪些具体课程的详细介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自考大讲堂我向你推荐华夏大地自考网。我在它上面听的政治经济学的串讲,今年四月份考了80多分。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94 评论

妞妞们要健康

链接:

提取码: jci7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 者: 卫兴华 赵家祥 课程代码: 03709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3月 版 次: 1次 页 数: 412 开 本: 32开 I S B N : 9787301134054

342 评论

fightingB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百度网盘免费下载

链接: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 者: 卫兴华 赵家祥 课程代码: 03709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3月 版 次: 1次 页 数: 412 开 本: 32开 I S B N : 9787301134054

308 评论

相关问答

  • 学信网上可以查自考大专学历吗嘛

    教务老师,听见很多自考的同学在问自考大专学信网能查到吗(自考大专学信网学历会显示什么)相关问题,那么今天教务老师来告诉同学们这些问题的解答!自学的学信网能查到吗

    Smile丶燚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学信网可以查到自考大专学历吗嘛

    大专文凭在学信网能否查到取决于你的毕业时间,如果你的毕业时间于2002年以前,学信网查不到,毕业时间于2002年以后,在学信网可以查到。 大专文凭在学信网无法查

    谁可知心029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学信网可以查到自考学历吗嘛

    当然是可以的,自考学历是国家承认的正规学历,其学历信息是全完可以在学信网上查询的,这一点考生是不用担心和质疑的。同时教育部也会该学历进行电子注册。且该学历与同等

    candy晓琳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学信网可以查到自考本科学历吗嘛

    教务老师,听见很多自考的同学在问自考本科在学信网能查到吗(自考本科学信网查不到)相关问题,那么今天教务老师来告诉同学们这些问题的解答!自学的学信网能查到吗?自考

    七月小太阳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学信网可以查成人自考学历吗嘛

    自考专科学历可以在学信网查到,自学考试毕业文凭是受国家认可的,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可查实,并且终身有效。 自学考试是国家承认高等学历之一,所以自考学历考

    嘻哈寶萊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