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2

挑剔宝宝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高纲什么意思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丽华华

已采纳

本大纲对应教材版本为:《市场调研方法与应用》(第二版),张梦霞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年版。高纲1848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7412 市场调研与统计南京邮电大学编(2020年)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市场调研与统计》课程是广告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任何广告策划和创作都离不开市场调研。作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必考科目,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自学应考者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市场调研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基本方法与技巧,培养和提高他们开展广告市场调研的实际能力,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以便能够胜任广告行业的诸多相关工作。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略)第一章 市场调研概述一、学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市场调研的定义、内容和原则,掌握市场调研在销售管理中的作用,掌握市场调研机构的职能,掌握市场调研伦理。二、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市场调研的定义、发展历程、目的和用途以及市场调研的内容和范围。同时介绍了市场调研的基本原则、市场调研机构和市场调研伦理。三、考核要求第一节1、领会:市场调研的发展历程。2、掌握:市场调研的目的和用途。3、熟练掌握:市场调研的定义。第二节1、掌握:市场调研按照调研目的的不同可分为的类型。2、熟练掌握:市场需求调研、消费者行为调研、市场环境调研、市场营销组合调研和市场竞争调研的概念和主要内容。第三节1、熟练掌握:市场调研的六个基本原则及各原则具体内容。第四节1、领会:主要的外部市场调研机构。2、掌握:市场调研机构的职位设置。3、熟练掌握:内部市场调研的内容、外部市场调研的内容。第五节1、领会:市场调研伦理。2、熟练掌握:调研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客户的责任和义务;调研对象的责任和义务。第二章 市场调研过程一、学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市场调研的基本流程,熟悉每一流程中的各项环节及工作,并能够应用于实践。二、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市场调研方案制定前的预备工作、市场调研的分类、步骤和预算。并分别介绍了市场调研的目的与理论基础、市场调研的分析模型、如何预测市场调研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形成市场调研假设和影响调研方案的主要因素;市场调研的三种类型;完整市场调研过程的六大步骤。本章还详细介绍了市场调研实施计划书的基本内容和市场调研方案的评估。三、考核要求第一节1、领会:市场调研的目的;管理决策问题和市场调查目的之间的关系;理论在市场调研中的作用。2、掌握:市场调研方案制定前的五个预备工作(明确市场调研的目的与理论基础,明确市场调研的分析模型、预测市场调研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形成市场调研假设、影响调研方案的主要因素)及各自主要内容。第二节1、领会:探索性调研的定义;描述性调研的定义;因果性性调研的定义。2、掌握:市场调研按照性质和目的可划分为的三种类型,及每种类型市场调研的应用情景。第三节1、熟练掌握:完整市场调研过程的六大步骤及每一个步骤的主要内容。第四节1、领会:市场调研时间管理的基本内容;调研费用预算的主要内容。第五节1、熟练掌握:市场调研实施计划书的十个部分及各部分主要内容。第六节1、掌握:市场调研方案的可行性评估的三个方面;调研可行性评估的三种方法;调研方案总体评价的四个方面。第三章 界定市场调研问题一、学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并掌握如何界定市场调研问题;市场调研问题和管理决策问题的差异;界定市场调研问题时可能遇到的障碍;界定市场调研问题时常犯的错误。二、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影响调研问题界定的要素,管理决策问题与市场调研问题的差异,确定收集资料的范围以及识别和确认市场调研问题。三、考核要求第一节1、领会:进行定性研究调研人员需要评估的七项内容。2、熟练掌握:熟练掌握影响调研问题界定的要素;调研人员于决策者沟通的4C原则;问题审核时调研人员应同决策者进行讨论的问题。第二节1、领会:管理决策问题、市场调研问题的含义;管理决策问题与市场调研问题的区别。第三节1、掌握:收集资料需要获得的信息(人口统计特征、生活方式、个性、动机、知识、过去行为、态度与观点、行为意图)及各自的主要内容。第四节1、掌握:界定调研问题时面临的两种障碍。第四章 市场调研方案设计一、学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并掌握各类市场调研方案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小组座谈会、深访和案例调查;掌握因果性调查。能够领会、选择和应用三种市场调研方法。二、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市场调研方案设计的分类;定性调研的目的、特征、应用和分类;探索性调研、描述性调研和因果性调研各自的定义、应用范围和主要方法。三、考核要求第一节1、领会:定性调研可应用的情形。2、掌握:定性调研和定量调研的差异。3、熟练掌握:探索性调研和结论性调研的差异;探索性调研、描述性调研和因果性调研三种研究设计的分类和差异。第二节1、领会:探索性调研的定义。2、熟练掌握:探索性调研的应用范围;探索性调研的五种常用方法及各自主要内容。第三节1、领会:描述性研究的定义。2、熟练掌握:描述性研究的应用范围;描述性调研的常见用途;描述性调研中横向调研和纵向调研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第四节1、领会:因果性调研的定义。2、熟练掌握:因果性调研的适用范围和运用;探索性调研的方法。第五章 选择市场调研方法一、学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并掌握调研误差的来源的分析和降低误差的方法;掌握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内涵及方法;掌握其他典型调查法。能够根据调查对象选择资料来源,能够正确选择不同的信息资料收集方法。二、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调研误差的来源(抽样误差、系统误差);访问调查法(入户访问、拦截访问、电话访问、邮寄调查访问、互联网访问)、观察法和实验调查法的基本概念、特点、应用、优缺点和实施步骤。三、考核要求第一节1、领会:抽样误差的定义;系统误差的定义。2、掌握: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如何减少抽样误差。3、熟练掌握:构成系统误差的四种类型及各自主要内容;调查误差的三种情况及各自主要内容。第二节1、领会:入户访问的概念;拦截访问的概念;电话访问的概念;邮寄调查访问的概念。2、掌握:入户访问的优缺点;拦截访问的优缺点;电话访问的优缺点;邮寄调查访问的优缺点;访问员的筛选。3、熟练掌握:入户访问的实施过程;入户访问的注意事项;拦截访问的实施过程;拦截访问的注意事项;电话访问的基本过程;邮寄调查访问的基本程序。第三节1、领会:观察法的基本概念。2、掌握:观察法的特点;观察法的类别。3、熟练掌握:观察法的应用;观察法的实施步骤。第四节1、领会:实验调查法的基本概念2、掌握:实验调查法的基本要素;实验调查法的优缺点;实验调查法的主要类型及各自内容。第五节1、领会:专项调查法、固定样本组、德尔菲法、搭车调查法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第六章 度量技术与量表一、学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并掌握基本度量标尺的形式,掌握量表的定义和形式,掌握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概念。二、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度量与标尺技术;量表的基本概念和形式,几种基本的量表,以及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评估。三、考核要求第一节1、领会:度量的概念。2、掌握:四种基本度量标尺。第二节1、领会:量表的概念。2、掌握:四种主要的量表形式。第三节1、领会:信度的概念;效度的概念;可推广性的含义。2、熟练掌握:评估信度的三种主要方法(重复测试法、复本法、内部一致性法)和各自主要内容;检验效度的三种方式(内容效度、标准效度、建构效度)及各自主要内容。第七章 问卷设计技术一、学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问卷设计的过程,了解问卷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掌握问卷的功能和基本结构。二、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问卷的功能,问卷的设计流程和注意事项;问卷设计的基本范式(开场白、关联性、问题的措辞、问题排序、外观和格式);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以及预调查的操作方法。三、考核要求第一节1、领会:问卷的定义。2、掌握:问卷设计应实现的三个基本目标。3、熟练掌握:高质量问卷的几个标准。第二节1、掌握:问卷设计的流程及流程种每一步的主要内容;问卷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第三节1、掌握:问卷设计的五个方面(开场白、关联性、问题的措辞、问题排序、外观和格式)及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第四节1、领会:开放式问题的内涵;封闭式问题的内涵。2、掌握:非结构化问题的缺点;非结构化问题在哪些情况下使用;开放性问题的两种形式。3、熟练掌握:封闭性问题的几种基本形式。第五节1、领会:预调查的内涵和操作方法。第八章 抽样技术一、学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并掌握普查和抽样的概念,掌握抽样的条件与步骤,了解随机抽样方法的原理,了解非随机抽样方法的原理,掌握样本容量的概念。二、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总体和样本、抽样和普查、抽样的条件等基本内容,同时详细介绍了非概率抽样技术(方便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滚雪球抽样)和概率抽样技术(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以及选择抽样技术、提高答率和对不回答的调节,决定样本容量的统计方法。三、考核要求第一节1、领会:总体和样本的概念;抽样和普查的概念。2、掌握:选择抽样和普查的原则;抽样设计程序的四个基本步骤及其主要内容。第二节1、领会:方便抽样的基本概念;判断抽样的基本概念;配额抽样的基本概念;滚雪球抽样的基本概念。2、掌握:方便抽样的优缺点;判断抽样的优缺点;配额抽样的优缺点;滚雪球抽样的优缺点。第三节1、领会:简单随机抽样的基本概念;系统抽样的基本概念;分层抽样的基本概念;整群抽样的基本概念。2、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实施过程;简单随机抽样的局限性;系统抽样实施的基本步骤;系统抽样的应用范围;分层抽样实施的基本步骤;分层抽样的两种类型(比例抽样和非比例抽样)及各自内容;整群抽样实施的基本步骤、应用范围;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的差异。第四节1、领会:何时选择非概率抽样,何时选择概率抽样。第五节1、领会:答率的概念;可用于调节不回答误差的方法。2、掌握:答率偏低的主要原因。第六节1、领会:参数、样本统计量、抽样分布、精度、置信区间和置信水平的概念。第九章 基本数据分析与SPSS软件应用一、学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掌握利用频数分布进行初步数据分析的方法;掌握交叉表数据分析法;掌握针对交叉表的假设检验方法;掌握SPSS软件在基本数据分析中的作用。二、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频数分布的概念、常用的统计量、假设检验及交叉表的概念,同时还介绍了频数分布、假设检验和交叉表的SPSS13.0软件应用。三、考核要求 第一节1、领会: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基本概念;极差、四分位极差、方差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本节不做考核要求第三节本节不做考核要求第十章 方差分析与SPSS软件应用一、学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方差分析的概念;了解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多因素方差分析法;了解SPSS软件中方差分析原理。二、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与SPSS软件的应用。三、考核要求本章不做考核要求。第十一章 销售预测概述一、学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销售预测的概念、销售预测的作用、销售预测的类型、销售预测的原理。二、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销售预测的概念和作用,销售预测所依据的原理以及销售预测的程序。同时对销售预测的精度和成本进行了介绍。三、考核要求第一节1、领会:销售预测的概念。2、掌握:销售预测包含的四个要素及各要素的内容;销售预测的作用。第二节1、领会:惯性原理、相似性原理、相关性原理。2、掌握:销售预测的五阶段程序及各阶段程度的主要内容。第三节1、领会:销售预测按照活动的空间范围、对象的商品层次、预测周期的长短和预测方法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哪些类型。2、掌握:常见销售预测方法及其特点。第四节本节不做考核要求。第十二章 定性预测方法一、学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定性预测的概念及特点,掌握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的关系;掌握专家评估法、主观概率法、联测法、转导法和类比法的概念和特点。二、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定性预测的概念、特点,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的关系。同时介绍了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主观概率法、联测法、转导法和类比法等具体的定性预测方法。三、考核要求第一节1、领会:定性预测的概念和特点;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的关系。第二节1、领会:头脑风暴法的概念、特点;德尔菲法的概念、特点。2、熟练掌握:头脑风暴法的具体步骤和应用;德尔菲法的具体步骤和应用。第三节1、领会:主观概率法的概念和具体步骤。第四节1、领会:联测法、转导法和类比法的概念;类比法的四种应用形式。第十三章 回归分析预测方法与SPSS软件应用一、学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相关关系和相关系数的概念;掌握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归回分析预测方法;掌握回归分析的SPSS软件应用。二、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相关分析与SPSS软件的应用,主要介绍了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方法与散点图的SPSS软件应用,以及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方法与SPSS软件的应用。三、考核要求本章不做考核要求。第十四章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与SPSS软件应用一、学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的基本思想;掌握简单平均预测方法的用法与使用条件;了解移动平均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具体应用;掌握一般指数平滑预测方法、带有趋势的指数平滑法和带有趋势及季节性的指数平滑法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及SPSS操作;了解自适应指数平滑技术的基本原理、具体应用及SPSS操作。二、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时间序列预测的特点、分解模式,简单平均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移动平均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适用条件,以及一般指数平滑预测方法与SPSS软件的应用,自适应指数平滑预测方法,带有趋势的指数平滑方法与SPSS软件应用,带有趋势及季节性的指数平滑方法与SPSS软件应用,带有趋势及季节性的自适应指数平滑方法与SPSS软件应用。三、考核要求本章不做考核要求。第十五章 马尔科夫预测法一、学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马尔科夫预测的基本原理;掌握销售状态预测的基本步骤;了解市场占有率预测的基本步骤;了解期望利润预测的基本步骤。二、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马尔科夫链的基本概念、状态与状态转移概率、C-K方程。同时介绍了商品销售状态预测、市场占有率预测和期望利润预测的步骤和方法。三、考核要求本章不做考核要求。第十六章 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一、学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市场调查报告在一个市场调研项目中的地位;理解对市场调查结果使用指导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懂得如何对市场调查结果进行反馈和完善;懂得市场调查报告中图表的使用。二、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市场调查报告的含义和撰写要求。详细介绍了市场调查报告的结构(序言、摘要、正文、附件)和各个部分的写作方法。同时对饼状图、柱状图、曲线图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介绍了演示报告的准备和应用。三、考核要求第一节1、领会:市场调查报告的含义。2、熟练掌握:市场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第二节1、熟练掌握:市场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基本内容。第三节1、领会:饼状图、柱状图和曲线图的使用范围。第四节1、领会:演示报告制作的规则。三 相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除不做考核要求的章节外,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领会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2、掌握: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步骤等。3、熟练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二)自学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市场调研方法与应用》(第二版),张梦霞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年版。(三)自学方法的指导本课程作为一门的专业课程,内容较多、难度大,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这一过程可有效地帮助自学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一面与考试大纲脱节。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为40%。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论述题等类型(见附录题型示例)。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附录 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如:第一个正规的调研机构Curtis Publishing Company于( )年成立,主要进行汽车工业方面的调研。A.1879B.1898C.1911D.1948二、填空题:如:1922年, 公司意识到市场调研概念一定会被广泛应用,因此果断进入商业研究领域,发展了“市场占有”的概念,并提供了许多其他服务。三、名词解释:如:分层抽样四、简答题:如:简述观察法的特点。五、论述题:如:试述头脑风暴法的具体步骤。六、实践操作题:如:使用电话访问方法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请根据下列描述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并说明理由。“研究者A在电话铃响三次还没人接听的情况,断定家中无人,决定更换时间进行访问。”“研究者B在电话访问两次没有被接听后,放弃了对该样本户的访问。”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310 评论

北极星爱吃鱼

本大纲对应教材版本为:《税收学教程》(第三版),钱淑萍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高纲1823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7309 税收学南京财经大学编(201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税收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部分经济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系统反映税收理论、政策、制度和管理的课程,其任务是使应考者通过本课程学习,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税收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从理论上认识税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实现税收分配过程的规律原则,树立正确科学的税收观,较熟练掌握现行税收政策和制度,增强对现实税收问题的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并能够运用税收理论和方法去解决现实税收问题,从而为系统学习其他税收学科课程和相关经济学科课程,奠定专业基础。(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税收理论,在对税收特征、税收职能、税收发展、税收原则、税收要素、税收负担和税收效应的简要介绍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以及税负归宿和税制结构的理论,分析了税收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二部分为税收制度,主要介绍我国现行的各税种的基本政策和制度内容;第三部分为税收管理,主要介绍税收管理和税务行政的主要政策内容。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税收学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税收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过程、现状和发展趋势,认识税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税收管理的主要内容;2、理解并掌握税收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3、较熟练掌握现行税收制度内容、以及具体计算方法和应用。(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税收学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科的交叉学科,它是以经济学、财政学为基础,结合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内容方法的综合性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学科。因此本课程的前修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税收学原理、知识和方法。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税收概论(一)课程内容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税收的概念、特征、税收的产生和发展、税收的职能。(二)学习要求了解税收的产生和发展,熟悉税收的四个职能,掌握税收概念、特征,对税收一个基本的认识。(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税收的产生和发展。2、掌握:税收概念、特征。3、熟练掌握:税收的职能。第二章税收原则(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西方税收原则理论的发展,并重点分析了税收效率、公平、稳定原则的内容。(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深刻认识税收三大原则,理解并掌握税收效率原则、公平原则、稳定原则的具体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西方税收原则理论中亚当。斯密、西斯蒙第、瓦格纳的税收原则理论。2、掌握:税收效率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稳定原则的内容。3、熟练掌握:影响税收成本的主要因素,税收纵向公平、横向公平的概念,税收经济效率与税收行政效率的概念。第三章税收负担(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税收负担衡量指标、税负转嫁的方式,分析了影响税收负担和税负转嫁的因素。(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税收负担的宏观和微观衡量指标,税负转嫁的方式,深刻认识影响税负和税负转嫁的因素,从而能够对我国的税负政策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宏观税收负担指标、微观税收负担指标。2、掌握:税负转嫁的方式、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3、熟练掌握:税收负担、税负转嫁、税负归宿的概念、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第四章税收效应(一)课程内容本章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角度分析介绍了税收与储蓄、税收与投资、税收与消费的关系。(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税收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掌握税收对储蓄、税收对投资及消费的影响。(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税收效应与税收中性的概念。2、掌握:税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税收对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的影响,税收。3、熟练掌握:税收影响投资的因素分析,税收对消费的影响第五章税制要素与税制结构(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税制的构成要素,阐述了税收的分类、税制结构及设计,并对我国税制的建立与发展作了简要介绍。(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税制的建立与发展,掌握税收的基本构成要素和税收分类,明确税制结构设计的内容和税收结构目标模式的选择。(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我国税制的建立和发展。2、掌握:税收要素和税收分类。3、熟练掌握:税制结构的的概念和设计。第六章增值税(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阐述增值税的基本政策和制度,在介绍了增值税类型及优点、增值税的建立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增值税的纳税人、征收范围、税率和销项税额的计算、进项税额的抵扣和调整,应纳税额的计算、出口退免税的规定和征收管理的制度等。(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增值税的类型及优点,理解增值税的基本政策,掌握增值税的有关制度规定,能够熟练进行增值税的应纳税额计算。(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增值税的建立和发展,出口退免税的规定。2、掌握: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征收范围和税率的有关规定、税额的计算、征收管理的制度。3、熟练掌握:增值税的概念、增值税的类型和优点、销售税额及进项税额计算。第七章消费税(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阐述消费税的基本政策和制度,在介绍了消费税的征收目的、特点、消费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阐述了消费税的纳税人、征收范围、税率结构和有关规定、不同情况下应纳税额的计算和征收管理的制度等。(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消费税的基本知识,理解消费税的基本政策,掌握消费税的有关制度规定,能够熟练进行消费税的应纳税额计算。(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消费税征收目的,消费税的形成和发展。2、掌握:消费税的纳税人、征收范围、税率结构和有关规定、征收管理的制度内容。3、熟练掌握:消费税的概念、消费税的特点、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第八章 关税(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阐述关税的基本政策和制度,在介绍了关税的征收目的、分类、关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关税的纳税人、征收范围、税率结构、完税价格、应纳税额的计算和优惠政策,以及征收管理的制度等,并介绍了非贸易性关税和特别关税的有关规定。(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关税的基本知识,理解关税的基本政策,掌握关税的有关制度规定,能够熟练进行关税的应纳税额计算。(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关税的征收目的,关税的经济影响、关税的建立和发展。2、掌握:关税的纳税人、征收范围、税率结构、优惠政策、征收管理制度内容,非贸易性关税的有关规定。3、熟练掌握:关税的概念和分类、关税的完税价格和应纳税额的计算。第九章企业所得税(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阐述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政策和制度,在介绍了所得税的特点、企业所得税的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税基、税率,着重介绍了确定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的规定,税前扣除规定,研究了资产的税务处理和应税所得的计算,介绍了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特别纳税调整、应纳税额的计算以及征收管理的制度等。(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企业所得税税的基本知识,理解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政策,掌握企业所得税的有关制度规定,能够熟练进行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计算。(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企业所得税的建立和发展,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税基、税率。2、掌握: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应税收入的规定,税前扣除规定,资产的税务处理规定、优惠政策、特别纳税调整、征收管理制度等。3、熟练掌握:所得税的特点、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的计算和应纳税额的计算。第十章个人所得税(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阐述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政策和制度,在介绍了个人所得税的特点、个人所得税的演变基础上,阐述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所得来源地的确定、税率,着重介绍了确定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的规定,费用扣除规定、各类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优惠政策和征收管理的制度等。(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知识,理解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政策,掌握个人所得税的有关制度规定,能够熟练进行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计算。(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个人所得税的建立和发展、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税率。2、掌握:个人所得来源地的确定、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的规定,费用扣除规定、征收管理的制度等。3、熟练掌握:个人所得税的特点、各类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第十一章资源税(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阐述资源税类的基本政策和制度,在介绍了资源税类别的基础上,阐述了资源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征收范围、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减免税规定和征收管理的制度等。(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资源税的基本政策,掌握资源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的有关制度规定,能够熟练进行应纳税额计算。(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资源税的开征意义。2、掌握:资源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征收范围、计税依据,税额计算及征收管理的制度。3、熟练掌握:资源税的类别、对资源课税的意义、资源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和土地增值税的应纳税额计算、减免税规定。第十二章财产税(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阐述财产税类的基本政策和制度,在介绍了财产税类的特点、分类、财产税制度的演变基础上,阐述了房产税、契税、车船使用税、船舶吨税的纳税人、征收范围、计税依据和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减免税规定和征收管理的制度等。(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财产税类的基本知识,理解财产税类的基本政策,掌握房产税、契税、车船使用税、船舶吨税的有关制度规定,能够熟练进行房产税、契税、车船使用税、船舶吨税的应纳税额计算。(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财产税、房产税、契税和车船税的发展历程。2、掌握:房产税、契税、车船税的纳税人、征收范围、计税依据和税率,以及征收管理的制度。3、熟练掌握:财产税的概念、分类、特点、及作用,财产税的局限性,房产税、契税、车船税的应纳税额计算、减免税规定。第十三章行为目的税(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阐述行为目的税类的基本政策和制度,在介绍了行为目的税类的性质、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车辆购置税、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征收对象、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政策优惠和征收管理的制度等。(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行为目的税类的基本知识,理解行为目的税类的基本政策,掌握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车辆购置税的有关制度规定,能够熟练进行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车辆购置税的应纳税额计算。(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行为目的税发展历程。2、掌握: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车辆购置税、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征收对象、税率和征收管理的制度。3、熟练掌握:行为目的税的概念、特点和作用,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车辆购置税、环境保护税的应纳税额计算、政策优惠规定。第十四章税收征收管理(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阐述税收管理的基本政策和制度,阐述了税务登记制度、账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方式,介绍了税收征收制度、税务机关进行税务检查的权利和内容,税务代理的特性、税务代理的资格、代理范围、代理关系、税务代理的管理内容等。(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税收征收、管理、检查的有关制度,掌握税收立法管理、税法实施管理和税收管理体制内容,熟悉税务代理的有关规定和内容、法律责任等。(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税务登记制度、账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原则、税款征收方式,税收征收制度、税务检查的内容。2、掌握: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税务代理的有关规定和内容,法律责任。3、熟练掌握:税款征收的方式和程序、税务代理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第十五章税务行政(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阐述税务行政司法制度。介绍了税务行政处罚制度、税务行政复议制度、税务行政诉讼制度、税务行政赔偿制度的内容等。(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税务行政处罚程序,税务行政复议机构与受案范围,税务行政复议的形式,税务行政复议的审理和决定,税务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税务行政诉讼的审理和判决,掌握税收违法行为处罚方式、违反各种税务管理规定的行政处罚内容,税务行政复议管辖规定,税务行政复议的申请与受理规定,税务行政诉讼管辖规定,税务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税务行政赔偿范围,税务行政赔偿程序和方式。(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税务行政处罚程序,税务行政复议机构与受案范围,税务行政复议的形式,税务行政复议的审理和决定,税务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税务行政诉讼的审理和判决。2、掌握:税务行政复议管辖规定,税务行政复议的申请与受理规定,税务行政诉讼管辖规定,税务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税务行政赔偿范围。3、熟练掌握:税务行政处罚的原则,税务行政复议原则。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的有关说明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归纳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2、掌握: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步骤等。3、熟练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熟记并掌握的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二)自学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税收学教程》(第三版),钱淑萍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三)自学方法的指导本课程作为一门的专业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多、难度大,自学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这一过程可有效地帮助自学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为40%。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判断改错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及计算题等类型(见附录样题)。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附录 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如:( )是分析税率调节效果用的工具。A.比例税率B.定额税率C. 累退税率D. 名义税率二、判断改错题如:当在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的情况下,税负更多地趋向由消费者负担。三、名词解释题如:纳税人四、简答题如:简述税收的特征。五、计算题如:某鞭炮厂将一批自产的鞭炮作为职工福利,该批鞭炮的成本为4000元,无市场同类产品销售价格,但知其成本利润率为5%,消费税税率为15%,则该批鞭炮应缴纳的消费税额为多少?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281 评论

美妮宝贝

本大纲对应教材版本为:《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孙敬华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高纲1862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7962 机械设计基础南京工程学院编(202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和特点《机械设计基础》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科阶段)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是在学生掌握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工程力学等课程的前提下,要求学生通过对平面机构、凸轮机构、带传动、齿轮传动、连接、轴和轴承等内容的学习,初步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现代设计思想、方法及其发展趋势,初步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维护等工作奠定基础。本大纲是根据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科阶段)培养目标编写,本大纲叙述的内容尽可能简明具体,便于考生自学。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和培养学生掌握平面机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掌握常用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工作特点和基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具备设计通用零件、机械传动装置及简单机械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及新的科学技术打下必要的基础,也为学生今后从事机械设计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具体目标如下:1. 掌握机构结构分析的基本知识,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绘制与机构自由度的计算。2. 了解常用机构的性能特点,设计与计算方法,了解确定机构的运动方案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3. 了解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4. 了解并掌握设计机械零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确定设计步骤;进行失效分析计算准则,进行材料及热处理方法选择、参数选择、设计计算、结构设计等。5. 了解常用零件的类型、特点和应用,掌握主要零件的工作原理。6. 能正确运用机械零件计算中一些常用技术处理方法;计算载荷、条件性计算、当量法、试算法等。7. 能够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8. 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本课程考试旨在考核学生对设计通用零件、机械传动装置及简单机械的能力及对机械设计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考生应独立完成考试内容,在回答试卷问题时,要求概念准确、逻辑清楚、清晰规范,必要的解题步骤不能省略。在自学过程中,要求考生在通读教材、理解和掌握所学基本原理知识及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习题进行练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第二、三、六、七、十、十一、十二章,次重点是第一、四、九、十三章,一般章节为第五、八、十四章。第二、三章主要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及连杆机构的概念、形式及特性等知识;第六、七章主要讲述了带传动、链传动及齿轮传动等传动的原理、特点及设计等;第十、十一、十二章主要讲述了螺纹连接、轴系及连接、轴承等知识。在平面机构的知识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运动副的概念、自由度计算和平面连杆机构的形式,难点是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在传动零件的知识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带传动和齿轮传动的原理、特点和基本设计方法,难点是传动零件的设计;在轴、轴承及连接的知识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机件各种连接、轴和轴承的类别、原理、特点和一般设计方法,难点是螺纹连接、轴及轴承的设计。Ⅱ 考核目标本课程自学考试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升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大纲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如定义、概念、表达式、公式、格式、原则、原理、重要结论、方法及特征、特点等),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领会(Ⅱ):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大纲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及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正确地解释说明和论述。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有关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解释、叙述和说明。简单应用(Ⅲ):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本大纲中规定的部分知识点,解决机械工程设计中的简单设计问题。综合应用(Ⅳ):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本大纲中规定的多个知识点,对较复杂的机械工程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初步解决一般机械工程设计应用问题。点击下载:27962 机械设计基础(高纲1862)【完整版】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105 评论

相关问答

  • 学前教育十月份自考科目时间表

    2023年10月重庆自考考试时间在10月21日至22日,报名时间在9月1日9:00至9月15日15:00。重庆自考生可以根据考试安排选择要考试的科目,建议考生优

    军大大大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学前教育本科自考科目时间表

    本科学前教育考试科目如下: 1、学前教育自考本科的科目有:《中制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心理

    紫草莓蛋塔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学前教育自考国考科目时间

    自考专科学前教育一般可以考15门上下的学科,考试比较简单,可是学科比较多,必须考生合理安排每科的难易度,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自考并没有拿证时长要求,两年考过

    妮子125940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学前教育自考国考科目时间分配

    2023年10月宁夏自考考试科目有12-16门左右,考生通过所有课程就可以申请毕业。具体考试科目安排,宁夏自考生可以参考考试院发布的消息,建议考生优先选开考次数

    爆米花也是花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学前教育自考国考科目时间安排

    2023年10月自考考试时间在10月28日-29日,开考专业有会计,法律事务,市场营销,学前教育,行政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等。 2023自考科目时间表:4月15

    haohao开心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