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45

stella840706
首页 > 自考本科 > 语言学概论自考教材pdf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高@设计师

已采纳

建议报个单科辅导吧,去上上课,考前有复习资料。

118 评论

識食過人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大专语文教材pdf,自考大专的教材在哪里买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自考大专买那些书有用尤其是英语语文书求推荐!自考中所需的某门考试课程的教材是指定的,可以去网上购买自考教材。在当地省级教育考试院网上是有教材信息发布的,你要先找到这个《用书目录》,按照这个教材用书目录中的教材信息,如书名、主编、出版社、版本等去买,请不要买错。所要报考的某个自考专业具体要考哪些课程,这个,是有专业计划的。你需要先找到报考所在地的自考网站,一般是搜索“XX省教育考试院网”,然后到该网站里面查看“自学考试”相关的栏目,应该能找到某个自考专业的“专业计划”的。打开这个网页中这个自考专业的专业计划,在里面就能看得到详细的课程名称、课程代码等信息的,也可下载以备后用。自考汉语言文学需要那些教科书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概论、写作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美学。比较系统的阐述语言学的理论:语言学概论。全面的、系统的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深入研究的课程:文字学概论、训诂学。必设课程及学分:公共政治课、外语、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扩展资料: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与汉语言文学相对应的专科专业为语文教育,其培养对象是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等。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代文论、古典文献学、马克思主义文论、美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影视文学、比较文学、西方文论、写作、文艺心理学、中外语言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教学论、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见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5~20周。参考资料链接:百度百科–汉语言文学自考大专市场营销专业需要哪些教材?需要英语,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可以登陆当地的自考网站查询下,加油自考会计大专有哪些教材?不同个省份,安排的科目是不一样的,但没有多大的差别,可以去省自考网官网去看看###你可以报一个专业的机构,他会提供给你所有的教材不用你费心找教材,我是在智岛启航报的资格证保过,提供教材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92 评论

我爱蟹爪兰

网上没有泛读三的真题。一般可以去自考书店买,1元一套。泛三的重题出现率很高。英语巴士自考真题比较多,包括全国各地的真题。365的江苏版英本真题也不少,但没有泛三的真题省份:江苏考试时间:每年10月份教材:高级英语阅读教程(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学习资料:教材一本、06年10月真题一份。自考办有历年真题卖,每份1元。我还买了份05年的,可惜全无用,教材是06年新换的,可见自考办的不人道之处,教材都换了,配套的试卷竟然还在卖,自考办的网站上样卷也没有更新(新旧考卷的考题不完全一样,更新还是很必要的)。工具书:牛津双解词典。关于教材,全书共16单元,每单元分A、B两课,A后有练习并配有答案,B为辅助阅读,和A内容类似。考察基础(课文)的考题包括填空、选择题、修辞法判断选择、用英文解释斜题部分、回答课文相关问题、翻译。考察能力的考题为阅读理解题。下面就各题型简单说明其复习方法,仅为应试用...1、填空(10P),10个空,每空一分。------该部分的考题基本上出自课后第一题的填空,基本上都是原题的,而且书后都有答案的。2、选择题(20P)。从四个选项中找出一个正确答案,解释句中画线的词或词组。句子选自课文。------关于该部分有三点:一是会有重题,今年就有5道左右的重题;二比较偏向考词义,而且是非常用的词义,所以看书时,遇到理解不通的时候,就多查词典,词典上的释义很全面,而且还有例句,有助于理解,我想这就是我比较偏爱传统工具书的地方吧;三是约有40%的题目会出自单元B。这部分出题面很广,所以复习时的细心、积累很重要。不过,选择题总归是好做的,有备选答案嘛。3、判断题(10P),5个句子,每个2分。-------判断所给句子的修辞手法,考题也基本出自课A后面的修辞方法介绍(共有16种修辞法)。一般会给出7个选项,相当于7选5,这样不仅要判断出修辞法,还要选择正确,所以一定要熟记各种修辞法的单词拼写,这部分的10分一般不会丢的。复习时理解下书上的例句,考前背一下16个单词是很重要的。4、阅读理解题(20P)。2篇短文,每篇5个问题。根据短文,选择正确答案回答问题,这部分没什么好说的。5、用英文解释句中的斜体部分(15P),5个题目,每个3分。-------这部分考题基本上出自课后的注释和第三题的解释斜题部分,背诵就好了。这部分原本是打算不复习的,想说就临场发挥好了。结果考前一天的下午,看去年考题的时候,发现都是课后的第三题原题,当时那个激动阿。就开始边写边背,每课5个,16课也是80个句子阿,有长有短的(考试的题目也是有长句有短句)。不想背了就暂时分散下注意力,然后再接着背,考前都容易浮躁,但还是要坚持。考试当天早晨又背了一遍,恩是一个小时多一点儿。我觉得早晨再背的这遍是很有用的,就跟考毛概和政经前狂读一样,不要小看这种临时记忆。6、回答课文相关问题(15P),3个问题,每个5分。------该部分其实看一下历届考题,就知道出题类型了,比如段落大意阿,作者论据阿,你是如何理解的....之类的。会有重复的考题出现。考前我以为不会有重题,所以真题的这部分没有看,结果发了卷子一看第一个题目就重复,当时心就有点凉,就把这部分放在最后做了。这个就像考试习惯,题目复习到了的,就会开心;没有复习到么,也没关系,相信自己还是有实力的嘛;关键就是复习的时候,知道有这个题目,以为不会出的,就没看,结果它出了,那个懊悔阿,纠结阿,没想死的心,也有拍桌子的心。就是想告诉大家考场上心态和情绪调节也很有必要。 还要提醒的是:背课后第三题及答案对做这部分题目也有帮助噢。7、翻译(10P),中译英2个,英译中3个,每个2分。-------这部分就看你的理解能力和汉语表达了,我是比较偏直译的,答得自己都觉得不怎么通顺。这部分好像也碰到一个课后第三题的句子,所以呢,关于课后的题目,理解也很重要阿。先就这样吧。总之,应试的话就是历届考题、背课文注释、课后填空、课后斜体解释(第三题)、修辞法,这样再加上阅读,通过考试就没有问题。所以呢,泛读(三)就是一纸老虎。题外话:虽然泛读(三)都是自己摸索学的,可是高级英语却是从巴士获益良多阿,mp3、课文逐句译、课后答案,最最重要的是有了信心,有这么多热心的考友,共享学习资料,分享考路心情。还要谢谢介绍给我这个网站的朋友。参考

246 评论

幸福的考拉721

看看下面的怎么样~~文字太多,我发一部分第一节 文字和语言 一、文字的作用 “文字”一词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一个个的字,一是指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的体系。这一章所讲的文字,指的是后面一个意思。 语言和人类一样古老,自从有了人类,就有语言。语言是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纽带;没有语言,人类社会是组织不起来的。但是,凭口、耳进行交际的语言也有它的局限性,因为声音是一发即逝的,人们说话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甲在这里讲话,乙站得远了就听不见;或者甲讲完了,乙才来到,同样也听不见。只靠口、耳相传,所及的范围是很有限的。人们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经过长期的摸索,发明了文字,使语言除了说和听的形式以外又增加了一种写和看的形式。我国清代学者陈澧说得好:“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东塾读书记》卷十一)这段话清楚他说明了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文字是语言的“意与声之迹”,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语言的书写符号。 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这样,远隔千山万水的人也可以相互进行交际,交流思想,协调彼此的行动。同时,人类的知识,前辈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经验也可以大量地、系统地流传下来,使后辈能够在前辈所取得的全部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我们在第二章说过,如果把36亿年生物进化的过程缩短为一年,那么文字是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分钟产生的。这一分钟的发展速度,是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比如,鸟类从在地上爬进化到能在天上飞,经历了几千万年的时间,相当于上述缩短了的时间的好几天;人类解决上天的问题从意大利人最早设想飞机算起,到进入现在的喷气机时代,还不到一千年,即不到压缩时间的1/7分钟。这样的发展速度是人类文明的奇迹,而文明的基础则是文字。有了语言,人类脱离动物界面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这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但是,仅仅只有语言,人类大脑这个“加工厂”的材料来源只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和口耳相传的间接经验,信息量有限,无法充分发挥它的潜力,因而人类也只能应付一些生存所必需的事情。有了文字,中外古今的人类实践的各种经验都可以成为大脑加工的原料,这样就可以利用人类知识的总和对大脑的思维能力进行再训练,以改进和提高它的素质,充分发挥它的潜力。所以这“最后的一分钟”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以前的“二十多个小时”。文字的创制使人类的发展进程出现了质的飞跃。从此,人类才开始有自己的历史。所以恩格斯说,人类“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①文字的创造和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二、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书·序>正义》)这句话说明了语言和文字的关系,也说明了文字的性质。文字是为了记录语言而发明的一种书写符号系统,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是“言之记”。语言中的语素、词这些单位包括音和义两个方面,记录语言的文字,除了音、义之外,还必须有自己的形体。所以,文字有字形、字音和字义三个方面。字音、字义和语素、词等单位的音、义一致,而字形则是文字所特有的。文字是用“形”通过“音”来表达“义”的。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形”,每一个字必须能读出音来,这是文字的本质,这样才能用文字的“形”来记录语言中的语素、词等单位。拼音文字一般都是用一个字去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词,比方英文的book,“book”是形,[buk]瞩是音,“书”是义。绝大部分汉字代表汉语里的语素,也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少数汉字只有字形和字音,而没有字义,如“蜘”“蝴”“玻”“琉”等,它们要和别的字结合起来(如“蜘蛛”“蝴蝶”“玻璃”“琉璃”等)才有意义。 语言是一种系统,文字也是一种系统,它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例如汉字包括笔画、笔顺、偏旁、标点等,英文等拼音文字包括字母、字母顺序、拼写规则(大写字母用法、移行规则、自左而右的书写顺序)、标点等。通过这样的书写符号的系统可以把语言符号记录下来,使语言的口头形式书面化。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所以每一种文字都必须适应自己所记录的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音特点。汉字所以长期停留在方块字的阶段,这与汉语的特点有一定关系。在古代,汉语的语词以单音节占优势,没有形态变化,缺乏词缀等附加语素。语言的这些特点有利于保持一词一形的书写体系。如果汉语也像俄语那样是有词形变化的语言,那么古人就可能会选择另一种文字体系,以便把词尾变化表示出来。这从日语和汉字的关系中也可以得到印证。日语是粘着语,有词形变化,也多词缀等附加语素,因此日本人民除借用汉字外还创造出假名来补充书写日语的附加语素和词尾变化。 语言要求文字正确地记录它。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但是文字和语言毕竟不是一回事情,用什么形体去记录语言,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同的语言可以采用相同的文字形式(如英、法、德、西班牙等语言都采用拉丁字母),而同一语言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文字形式,像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文有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两种拼写法,朝、越等国家原来采用汉字,后来经过文字改革,实现了拼音化。不管文字的形体如何变化,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这种性质是不会改变的。 语言没有阶级性,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也是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的,没有阶级性。可是语言人人都会,文字需要专门的学习,不是人人都掌握的。在旧社会,广大劳动群众成天为生活而操劳,没有条件读书识字、掌握文化,识字有文化的人大多是经济条件优越的剥削阶级的成员。这种情况产生一种假象,好像文字是为剥削阶级、统治阶级服务的,有阶级性。特别像汉字这种类型的文字,要掌握它很困难,更容易引起这种误解,仿佛汉字是古代封建社会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压迫劳苦群众的工具。汉字的确难学、难写、难认、难记,这给劳动人民学习文字、掌握文化增加了困难,但不能因此而认为它有阶级性,因为汉字也是劳动群众反对剥削、进行革命的工具。用汉字写成的各种文章、文件起着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巨大作用。毛泽东、鲁迅犀利的、富有战斗性的文章都是用汉字来书写的。所以,文字就其性质来说,和语言一样,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不是哪一个阶级、阶层的专利品。 三、汉字和汉语 文字以自己的“形”通过“音”去表达“义”,这种关系在采用拼音文字的民族中不会引起疑问,但是在我国,却由于方块汉字的构造特点而有好些复杂的情况。 采用拼音文字的语言,一个字的拼写反映出语言中一个符号的语音面貌,人们基本上按照字母的拼法就能读出音来。方块汉字与此不同,往往能见“形”而知“义”。例如“日”,原来的书写形式⊙,形状像太阳;“田”的形状像地块,“休”是“人”靠在树(木)上休息;“水”‘火”“木”“女”等偏旁表示字的意思跟“水”“火”等有关系,好像字形本身就能跟意思直接挂钩,不需要通过语音的环节。所以有人说:文字用它自己的形体来表达人的思维活动和认识活动,而不是语言的复制品。这种看法是受了汉字形体的束缚而产生的一种误解。好些汉字的形体确实有提示意义的作用,但是汉字和其他拼音的文字一样,同样和语言里的词相联系,它必须能读,通过读音确定自己所表示的是语言里的哪个词,这样才谈得到字义的问题。例如“日”尽管提示太阳的形象,但它并不记录汉语里的“太阳”“日头”“老爷儿”这些词,它同样也是通过“ri”的读音和意义发生关系,记录汉语中“日”这个语素。至于写的时候或者看的时候读不读出音来,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与文字的本质无关:即使不读出音来,它也与心理的语音映象联系着,不是说与语音没有任何联系。事实上,教儿童识字,或者我们学习外语,首先是学字的读音,通过语言的音学会文字。 拼音文字是人们按照字母的拼写阅读,所以写与读的距离不会太远,语音变了,拼写法也得跟着变。例如古代的拉丁语发展到现代的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等语言,记录拉丁语的拉丁文的拼写法也随之改变。要学习古典拉丁语,只知道现代法语或意大利语的拼写法是没有用处的,必须像学习另一种文字体系一样,从头学习古典拉丁语的拼写法,按照这种拼写法读出语词的音。这个音是古语的音,表达什么意思,不一定知道。汉字的情况与此不同,字形不限于和一种读音挂钩,读音尽管变了,字形可以不变。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语音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方块汉字没有变(一个字从篆书到隶书、到楷书,是书写形体本身的变化,还是同一个字)。所以同一个汉字,各地的人都认识,但读音可以很不一样:广东人用广东话读,上海人用上海话读,北京人用北京话读,相互之间听不懂;而且用这些不同的方音还能去读古书,用不着像看拼音文字写的古书那样,得先学古音。把这些情况概括起来,就是念出来听得懂听不懂无关大体,只要写出来看得懂就可以了。几千年来,汉字和汉语的关系大体上保持着这样一种状况。这使人们形成一种错觉,好像汉字是“看”的,不是读的,和语音没有联系。其实不然,汉字不仅是“看”的,而且也是“读”的,只不过它可以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音来读罢了。这是汉字和汉语的关系不同于拼音文字和其所拼写的语言的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汉字与汉语的关系问题上还有一种常见的误解,就是把文字和语言等同起来,以为语言与文字是一回事。过去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汉字简化了,改革了,叫我们怎么讲话?其实这是误会。文字改革不等于语言改革。改进或改革文字的目的,恰恰是要使文字能更好地记录语言,而不是要改变语言。 文字还可以借用,借用文字不等于借用语言。现在日本在文字中夹用汉字,并不是讲日语要夹用汉语。 了解文字和语言的关系,对我们搞语言学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66 评论

滴水无香2005

这个很多啦,你看下自考语言学概论的教材吧,上面很全。

92 评论

相关问答

  • 市场与市场营销自考答案

    我就有一道题答案 遇到的障碍:::(1)高成本解决方法:总是顾客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一来就提高了成本。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大多数公司会使用低成本的解

    CATLION123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市场营销学自考教材

    把提纲背下来,然后在做几套卷子,研究下估计就有70了

    Amber已存在 7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市场营销学自考教材答案

    2007年4月的粘不上,加我百度账号传给你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市场营销学 试题课程代码:00058第一部分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哆咯哆咯咯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市场营销学自考教材答案百度云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教材百度云,自考教材百度网盘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

    chengongsc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市场营销学自考教材答案百度网盘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教材百度云,自考教材百度网盘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

    罗成or房谋杜断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