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1

虾子王0001
首页 > 自考本科 > 课程与教学论自学考试题库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每天只睡4小时

已采纳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A 2.C 3.C 4.B 5.D 6.A 7.D 8.B 9.A 10.C11.B 12.D 13.D 14.C 15.B 16.B 17.B 18.C 19.D 20.A21.D 22.D 23.D 24.C 25. B 26.B 27.C 28.A 29.C 30.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 (1)积极反应原则(2分)(2)小步子原则(1分)(3)及时强化原则(1分)(4)自定步调原则(1分)(5)低错误率原则(1分)32.(1)课程选择即课程内容的选择(1分),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2分)。(2)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有: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1分);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1分);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1分)。33.在实践中开发与实施综合课程尚存在许多限制或问题:(1分)(1)知识的琐碎化问题。(1分)(2)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技能问题。(1分)(3)老师的知识结构问题。(1分)(4)学校结构问题。(1分)(5)评估问题。(1分)34.(l)本质上受"实践理性"所支配,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2分)(2)价值在于开始承认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对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给予一定的尊重。(2分)(3)不足之处在于它对人的主体性的肯定不够彻底。(2分)35. (l)教学成为"网络化交往"。(2)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3)课程囊括了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4)为远距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每点2分,满分为6分)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s每小题12分,共24分)36.(l)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2分)(2)教学必须建立在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2分)以研究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课题的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构成了教学的科学基础。(2分)(3)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自由的交往过程,充满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知的、情感的和价值观念的交流。(2分)教学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2分)(4)仅靠科学不足以充分把握教学的本质,教学不仅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还建立在哲学和艺术的基础上。(2分)37.(1)课程实施三种取向的关系①三种取向各有其存在价值:忠实取向强化了课程政策制定者和课程专家在课程变革中的作用;(1分)课程创生取向把处于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课程创造中的主体性解放出来;(1分)相互适应取向把外部专家所开发的课程与对这种课程产生影响的学校情境、社区情境的因素均予以考虑。(1分)②三种取向各有其局限性:忠实取向抹杀了课程变革的直接参与者的主体价值;(1分)课程创生取向对实践界的要求很高;(1分)相互适应取向一定程度上具有另外两种取向的局限性。(1分)(2)分析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①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方案的制定充分发挥了课程政策制定者和课程专家的作用。(2分)②我国课程变革考虑到了具体教育情境和社区情境的因素,课程变革政策具有变通性。(2分)③我国当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是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参与精神。(2分)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6分)38.(1)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主要有:①对教学方法的本质理解存在偏差。(2分)②教学方法运用不当。(2分)(2)教学方法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2分)教学方法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1分)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价值观(1分),教学方法要受特定的课程内容的制约(1分),教学方法受教学组织的影响。(1分)。(3)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当符合以下三方面的要求:①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2分)②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特定课程内容。(2分)(3)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形成一个拥有内在统一性的体系或结构。(2分)

101 评论

疯哥觅食

课程与 教学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主罗义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14.(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15.“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 )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16.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17.“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 )A.一般发展 B.自我实现 C.全面发展 D.情感发展 18.( )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19.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 )A.普遍主义 B.唯科学主义 C.实践理性 D.解放理性20.( )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A.课程编制 B.课程开发 C.课程实施 D.课程选择21.“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 )的观点。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滞后论 D.超越论 22.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 ) A.整合性 B.逻辑性 C.个别性 D.超体性 23.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卢梭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24.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是( ) A.古德莱德 B.查特斯 C.斯金纳 D.杜威 25.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 )支配。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理论理性 26.( )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内在评价27.把教育评价分为古典的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教育家是( ) A.利维 B.泰勒 C.布卢姆 D.莱斯 28.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A.随机访问教学 B.情境教学 C.支架式教学 D.问题教学 29.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 ) A.学术中心课程 B.社会问题中心课程 C.儿童活动中心课程 D.人格中心课程30.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 )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教育目标分类学”有哪些基本特征?2.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三种评价取向各自的本质是什么?3.简述程序教学的含义与教学设计的原则。4.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5.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在哪些方面?三、论述题(共25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1.论述“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含义、价值与实施条件。2.世界课程改革有哪些发展趋势?据此应如何深化我国的课程改革?四、材料分析题(共15分) 夸美纽斯曾经写道:“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所以,假如他发现了某门学科与某个学生的天性不合,他决不应强迫他去学习;因为在某一方面缺少的东西多半会由另一方面去补足。……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 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教学思想?应如何看待这种思想?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这种思想?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D 2.C 3.C 4.C 5.C 6.A 7.A 8.A 9.C 10.B11.D 12.C 13.B 14.C 15.C 16.A 17.B 18.C 19.C 20.D21.D 22.A 23.B 24.A 25.A 26.A 27.A 28.D 29.A 30.C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描述。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2.目标取向: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过程取向:受实践理性所支配,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主体取向:受解放理性所支配,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3.含义: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教学机器,使学生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原则:积极反应、小步子、即时强化、自定步调、低错误率4.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5.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三、论述题(共25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1.含义: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价值: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追求。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两类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解决和探究能力、创造性、交往能力等。实施条件:学生必须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洞察和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对这种教学方法更有效地利用。2.趋势: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把信息技术知识和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重视课程实施的研究,重视教师进修;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化水平,建立专家咨询机构。四、材料分析题(共15分) 略。

80 评论

魔戒之love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6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课程理论专家是 A.博比特 B.泰勒 C.查特斯 D.杜威 2.实践性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是 A.课程审议 B.工作分析 C.活动分析 D.综合分析 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基本价值取向是 A.理智兴趣 B.实践兴趣 C.解放兴趣 D.科学兴趣 4.在教育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教育家是 A.斯宾塞 B.夸美纽斯 C.卢梭 D.拉特克 5.“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话出自 A.《理想国》 B.《儿童与课程》 C.《民主主义教育》 D.《爱弥儿》 6.第一次明确论述了“教育性教学”思想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班杜拉 C.桑代克 D.斯金纳 7.杜威教学理论核心的理论基础是 A.发生认识论 B.主知主义心理学 C.实用主义哲学 D.科学主义哲学 8.“三大新教学论流派”指的是 A.发展性教学论、发现教学论、范例教学论 B.自然教学论、经验教学论、实践教学论 C.认知主义教学论、行为主义教学论、人本主义教学论 D.要素主义教学论、永恒主义教学论、建构主义教学论 9.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是 A.过程模式 B.目标模式 C.实践模式 D.整合模式 10.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假设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 B.维果茨基 C.瓦根舍因 D.皮亚杰 11.“为完满生活做准备”这种教学目标的取向是 A.表现性目标取向 B.行为目标取向 C.生成性目标取向 D.普遍性目标取向 12.行为目标的具体特点是 A.学术性、具体性、基本性 B.可操作性、学术性、专门性 C.具体性、精确性、可操作性 D.基本性、专门性、可操作性 13.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B.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 C.智力技能、态度、动作技能 D.认知领域、态度、言语信息 14.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卢梭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理论”、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理论”、以及“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理论”都主张 A.课程内容即教科书知识 B.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 C.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 D.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 15.与提示型教学方法相对应的学习方式是 A.接受性学习 B.社会性学习 C.自主性学习 D.探究性学习 16.在课程发展,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与原则最早见之于 A.博比特的《怎样编制课程》 B.查特斯的《课程编制》 C.拉格的《课程编制:过去与现在》 D.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17.以英国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功利主义课程论形成于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18.“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内容的基本来源是 A.儿童、自然、知识、社会 B.儿童、学科知识、社会 C.自我、自然、知识、社会 D.学生经验、历史文化、自然 19.“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既在一些主题或观点上相互联系起来,又保持各学科原来的相对独立”,这种课程属于 A.合成课程 B.相关课程 C.融合课程 D.广域课程 20.最早实行选修制度的学校是 A.美国的中学 B.英国的中学 C.德国的大学 D.法国的大学 21.螺旋式课程的最初倡导者是 A.布卢姆 B.施瓦布 C.布鲁纳 D.凯勒 22.学生向教师签订学习契约,这被称为“工约”。把这种作业安排作为主要措施之一的教学组织是 A.班级授课制 B.道尔顿制 C.文纳特卡计划 D.凯勒计划 23.在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看来,课程变革是 A.教师和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过程 B.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和不可预知的过程 C.一种线性过程 D.全面更新课程内容的过程 24.“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暗箱式评价 25.在古巴和林肯对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分期中,把评价的本质视为描述的时期属于 A.第一代评价 B.第二代评价 C.第三代评价 D.第四代评价 26.在价值观上受“实践理性”所支配的评价是 A.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取向评价 B.课程与教学的过程取向评价 C.课程与教学的主体取向评价 D.课程与教学的结果取向评价 27.在理论上,迄今为止所有评价模式中面、最有效并代表着课程与教学评价发展方向的是 A.差别模式 B.目标达成模式 C.回应模式 D.外貌模式 28.美国80年代以来倡导的“卓越教育”是一种 A.精英主义的教育 B.以高质量为核心目标的教育 C.旨在提升国际理解能力的教育 D.谋求平等与高质量兼得的教育 29.“建构主义的立场,如果认真对待的话,即是与知识、真理和客观性等传统概念直接相冲突的,它们要求从根本上去重建个人关于实在的观念。”这是 A.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 B.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的观点 C.温和建构主义的观点 D.激进建构主义的观点 30.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兴分支“认知弹性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 A.情境教学模式 B.合作教学模式 C.随机访问教学模式 D.支架式教学模式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 32.简述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 33.如何理解“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 34.简述教学过程的本质。 35.简述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请你谈谈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当前课程实践状况,分析其意义。 37.剖析个别化教学组织的三个误区:“留级制度”、“降低学力水准”和“能力分组”。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6分) 38.在学习《石钟山记》一文时,出现了如下的情况: 师:作者不迷信前人的说法,自己在深夜去探究其得名的原因,这反映了他什么样的精神? 生1:勇于探索。 生2:不盲从,不迷信权威。 生3:实事求是,勤于实践。 这时我听到了另外一个声音:他为什么在深夜去而没有白天去呢?学生哄然大笑。这句话显然答非所问,属于“节外生枝”。我当时一愣,随即冷静下来,没有去责问这位同学,而是马上说:“对呀,他为什么深夜去呢?xx同学动了脑筋,说明他肯于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好不好?”然后,我就和学生一起进行探究和分析。学生们思考积极,讨论热烈,发言踊跃。有的说夜深人静能更清楚听到水石相击的声音,有的说到了晚上湖水受潮汐现象的影响,流速更快,所以发出的声音更大…… 请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课程实施取向及其基本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此种课程实施取向对当前课程改革的意义。

312 评论

0密星猛龙0

东北师范2010-2015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真题 共享文档 2010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真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语文2、模块3、语文课程资源4、语文教材5、语文综合性学习6、发展性评价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哪些?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一、知识理论方面 1、教育学相关知识的储备 2、青少年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储备 3、语文学科基本知识的储备 4、语文学科基本理论和体系的了解 5、对于语文学科发展脉络的了解 6、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语言表达方面 1、对于文本准确、简练的概括能力 2、清晰、流畅、富有逻辑性的语言分析能力 3、将抽象的语文概念和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的转换能力 4、将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巧妙结合的能力 5、流畅且有文采的写作能力 三、组织管理方面 1、确定合理目标和计划的能力 2、引导学生的能力 四、组织教育和教学方面 1、制定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编写语文教案、组织教材的能力 2、组织语文课堂教学、保证语文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能力 3、进行教育资源整合的能力 4、勇于创新的能力 五、教育机智方面 1、自我表现的监控能力 2、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语文修养的能力 3、对自身语文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和管理的反思能力 4、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观察能力 5、对于语文学科教育的科研技能 六、师德方面 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语文学科教学 2、热爱学生 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高尚的价值观 4、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能力2、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联系与区别?3、如何看待语文知识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4、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应避免的问题有哪些?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谈谈你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点”这句话的理解。2、谈谈你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3、如何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4、为什么说“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2011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真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2、口语交际3、语文课程资源4、语文素养5、朗读6、大语文教育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作文能力由哪些因素构成?2、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3、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包括哪些?4、语文校本教材编写的原则?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试论语文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2、如何理解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3、如何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4、谈谈你对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理解。2012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真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语文课程的功能2、高中语文课程的五方面目标3、人力性语文课程资源4、接受学习5、非言语交际6、档案袋评价法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2、语文教材对教师的价值3、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如何理解叶圣陶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学观点?2、为什么把“自我发展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素养?3、分析自拟题作文的利与弊。4、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多角度,有创意”的文本解读?2013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真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2、语文综合性学习3、语文课程理念4、语文素养5、创造型阅读6、对话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阅读技能训练的内容包括哪些?2、如何理解作文的开放性与自由表达?3、将听说整合为口语交际的意义?4、语文说课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应避免的问题。2、谈谈你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课程标准》提出的“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这句话的理解和看法。3、在语文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背景下如何看待“接受学习”?4、谈谈你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2014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真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1、语文2、副板书3、助读系统4、发展性评价5、理解性阅读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语文活动课程的特点有哪些?2、语文教材编写的要求有哪些?3、口语交际教学的特征有哪些?4、作文讲评的要求有哪些?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语文阅读障碍的排除策略有哪些?2、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优势与不足?3、语文新课程将识字写字单列为独立的课程板块,谈谈你对此的认识。4、阐述语文教学以言语训练为中心的必要性及途径?2015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真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1、语文2、语文教育见习3、说课4、语文程序性知识5、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写一副对联,表达你对语文教育的理解(七言以上)。2、列举五个20世纪前期我国的语文教育家。3、在教学中怎样处理朗读和默读的关系。4、语文教材都有哪些类型?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体现了怎样的语文教育智慧?2、试分析语文教授法、语文教学法、语文教材教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学的异同。3、怎样理解“用教材教”和“教教材”?4、怎样理解“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

253 评论

相关问答

  • 师范类专业专升本好吗

    师范类专转本好处有哪些1、第一学历提升:专转本后毕业拿到的本科证是作为第一学历使用的,是所有提升学历方式中含金量最高的。毕业后能够获得学士学位,学信网上的档案也

    结婚201314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师范类专升本

    师范类专升本可以升关于教育类的专业,例如:学前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等。 专升本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亦称统招专升本),考试对象仅限于各省、

    西风华诞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师范类专升本只能自考吗

    可以专升本,一般是两年; 普通专升本选拔考试属于省级统一招生标准选拔性考试,由各省教育厅领导,各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管理,各设区市招考机构具体组织实施,考试选拔

    好人旦旭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师范类专升本学校

    教育行业在未来的发展空间比较宽,因此很多考生报考师范类大学。那么广东师范专升本大学有哪些?请看下文的介绍。 广东师范专升本大学有哪些? 华南师范大学、韩山师范学

    豆瓣酱7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师范类专升本自考

    110分。2021年山东师范大学自考专升本分数线是110分。自考专升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独立本科段的简称,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

    宜瑞科技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