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9

1230985647abc
首页 > 自考本科 > 质量管理自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uclmars明尼苏达

已采纳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要点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意识,通过对工程质量的认真管理,以质量求生存,才能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

一、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特点

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是伴随着工程建设过程而不断产生和形成的。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根据设计和施工图纸的要求,通过施工,形成工程实体的过程,这一阶段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最终质量。因此,施工阶段也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阶段。具体来说,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涉及项目建设全过程,影响因素多

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越长、生产技术复杂,因而工程项目建设影响因素多。影响因素涉及工程建设各阶段,不仅受项目管理、材料、机械、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施工人员素质等人为因素的直接以及间接影响,还受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二)工程质量离散、波动大

工程项目的建造过程涉及多种工作和工艺,部分工程的质量不能代表整体工程的质量。工程项目的单项工程质量达标不能说明整个项目质量达标,这种离散特性给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挑战。另外,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工程质量影响因素比较多,工程项目无法根据固定的生产流水线进行批量生产,而且一般在露天环境下生产,无稳定的生产环境,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波动大。

(三)工程质量隐蔽性大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大部分工序是隐蔽的,完工后很难看出质量问题,从而使得工程质量的隐蔽性极大,往往即使内部出现问题也很难及时发现。另外,工序间的交接也容易造成隐蔽性的质量缺陷。

(四)工程质量受投资、进度的约束

工程项目的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较大,须正确处理好质量、投资、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五)工程质量终检局限性大

工程项目完成后,要全面检查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困难和局限性。这也要求各专业在施工中严格实施现场监督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工程质量的隐蔽性问题,重视工程质量的事情控制和事中控制。

二、建设工程不同阶段的质量管理要点

(一)工程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

1.工程图纸设计质量管理。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建设产品的最终质量。因此,质量管理的源头应该是设计质量管理,建议公司建立设计质量监督站,加大对设计质量的监督工作力度,把质量隐患消除在设计阶段。

2.施工队伍选择。施工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工程开始后,为了能找到最优施工队伍,必须使用招标投标方式进行选择。选择施工队伍,应主要考察:一,施工队伍技术力量、设备状况、资金情况、企业等级、资格证书以及拟承担工程所采取的措施;二,最好能走访该施工队伍正在施工和已经竣工交付使用项目的施工质量和现场管理情况,以便了解其信誉。

3.施工合同拟订。合同是约束双方行为保障自身利益最有效的武器。分包合同内容必须严密过细,条款详尽,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4.施工材料质量管理。材料和设备采购对工程投资、进度、质量等具有重大影响。在工程物资采购管理方面,应确保工程物资符合设计标准和合同要求。对于分包商提供的材料,首先,在分包合同中应具体说明施工材料应达到的质量标准,明确责任追究方式。其次,对于分包单位提供的重要材料,应进行检验,查验材料合格证明和产品合格证书,一般材料要进行抽检。未经检验合格的工程物资不得使用,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二)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1.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

(1)对施工前准备工作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对分包商通过资质审查,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和施工方案等进行审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对施工用机械、设备进行审查;审查与控制分包商对施工环境与条件方面的准备工作质量;做好对测量基准点和参考标高的确认及工程测量放线的质量控制。

(2)应做好监控准备工作、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设计图纸的变更及其控制;做好施工现场场地及通道条件的保证;落实好事前质量保证工作。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1)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制度。在质量管理体系制度上,项目经理部应狠下功夫,不求完美,但求实用,要尊重和保持以前好的习惯,又要有所创新和突破,改良而不彻底改变,建立起最适合自己的体系制度。这些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积累经验。这里总结几种实用质量管理制度。

1)质量责任制度。在整个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以人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施工过程技术复核制度。施工前,认真组织分包商技术人员,熟悉掌握图纸和进行设计交底,施工技术交底;严格遵守技术复核制度,对建筑物的方位、标高、高度、轴线、尺寸、误差等做复核记录,经复核无误后在开始施工;认真做好每项技术复核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未经验收合格,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

3)现场会议制度。施工现场建立和完善现场会议制度,及时分析、通报工程质量状况,并协调相关单位间的业务活动,通过现场会议制度实现施工单位现场质量管理部门之间以及施工现场各个专业施工队之间的合理沟通,确保各项管理指令传达的畅通,保证施工的各个环节在相应管理层次的监督下有序进行。

4)日常质量问题报告和处理制度。建立日常质量问题报告和处理制度,应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这有利于现场质量问题的监管和整改。

(2)在施工前列出重要的质量控制点,实施质量预控。质量控制点中的重点控制对象包括:人的行为,关键过程、关键操作,施工设备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施工技术参数,工序之间的作业顺序,作业之间的技术间歇时间,“四新”的应用,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施工方法等。

(3)重视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通过对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可以预防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不合格的分部、分项工程,即使发现也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得以纠正从而使工程质量处于稳定状态,起到预防的作用;可以判断是否有“不合格”的分部、分项工程,把住质量关,使不符合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经过返修达到质量标准后才转人下道工序;通过验收所得的数据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将从中所获得的质量信息及时通知承包商,利于改进和提高。

(三)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

竣工验收,是基本建设的最后一道程序。管理重点是对资料的整理。应保证各项资料和原始记录资料齐全,符合验收标准。

334 评论

夏萱萱大人

(一) 管理与管理学1. 识记:(1)管理的概念:(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2)管理的基本职能:(P6)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2. 领会:(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蔡P5)管理学的一般规律。(2)管理二重性:(蔡P15)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蔡P3)科学性:A、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B、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艺术性: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4) 管理者的角色:(P7)A、人际角色: a代表人 b 领导者 c联络者;B、信息角色: a监督人 b传播者 c发言人;C、决策角色: a企业家 b冲突管理者 c资源分配者 d谈判者(5) 管理者的技能:(P8)a 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 识记:(1) 霍桑试(实)验:(P18)是指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年出版。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2) 学习型组织:(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彼得圣吉认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的组织,具有以下四条基本标准:1、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2、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3、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3) 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4) 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2. 领会(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P13)a、工作定额 b、标准化 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d、差别计件工资制 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2)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5)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14条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报酬合理8:集权与分权9:等级链与跳板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 14:集体精神。(3)马克斯·韦伯行政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7)韦伯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具有8个特点。(4)人际关系学说要点:a、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5)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a、管理科学学派(数量管理理论)(P20)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b、系统理论(系统管理)学派(P21)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c、权变理论学派(P21)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响应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d、学习型组织理论(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以彼得圣洁的五项修炼为基础。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方面修炼途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P22)

168 评论

亲爱的小慧慧

管理学含义 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备配、领导、控制等职能来铁条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时间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组织的含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在一起的一个有机整体。管理的基本特征: 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管理或管理活动是否存在,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一致认可的目标;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3.管理的任务,也是管理者的任务:设计和位置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管理者承担职能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管理的两重性的含义 管理的两重性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所谓必要性,就是说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是有效地组织劳动所必须的;所谓目标性,就是说管理直接或间接地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反映生产资料占有者组织劳动的目的。管理两重性的重要意义: 1.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3.要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管理学特点 1.一般性;2,多科性;3.历史性;4.实践性管理学多科性 表现为在内容上,它需要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记忆各种不同的类型组织的管理活动中概括和抽象出对各门具体管理学科都具有普片知道意义的管理思想、原理和方法;在方法上,它需要结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来研究管理活动过程中普片存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管理活动是很复杂的活动,影响这一活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管理学研究内容 1.生产力方面;2.生产关系方面;3.上层建筑。学习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1.唯物辩证法;2.系统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系统的含义 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性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的特征 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5.相互依存性;6.控制性.系统的观点 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阶段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管理理论的丛林;4.战略管理;5.全面质量管理;6.学习型组织理论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3.要是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4.施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里革命”;6.把计划只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7.实行只能工长制;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管理过程理论 1.企业只能不同于管理职能;2.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管理的十四原则 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正、任用期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攒在咱中纯粹形态的权利:理性-合法的权利;传统的权利;超凡的权利。1.明确的分工;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3.人员的考评和教育;4.职业管理人员;5.遵守规则和纪律;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古典管理理论存在的问题 1.对人性没有深入的研究;2.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没有考虑外部的影响。霍桑试验的结论 1.职工时“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4.存在霍桑效应。有关个体行为理论 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理论,可分成激励内容理论、激励过程理论、激励强化理论三大类;2.有关企业中的人性理论。管理过程学派基本观点 1.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2.管理过程的只能有五个,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即各级管理人员都执行者管理职能;4.管理应具有令活动,要因地制宜灵活应用。社会合作学派 人的相互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是人们在一间、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这个学派的依据是,既然管理就是让别人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群体行为学派 但它关心的主要是一定群体中人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它以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要解决管理问题,只分析社会合作系统是不够的,还必须分析研究技术系统对于社会系统的影响,以及对个人心理的影响。决策理论学派 这个学派基本观点是,由于决策时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因而应该集中研究决策问题,而管理又是以决策为特征,所以应该围绕决策这个核心来形成管理理论。沟通(信息)学派 这一学派同决策理论学派关系密切,它主张把管理人员堪称一个信息中心,并围绕这一概念来形成管理理论。权变理论学派 它不局限于研究个别案例,提出个别解决方法,而是对大量相同的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对所获得的经验材料进行概括,目的在于提出适应特定情况的管理组织方案和管理系统方案。战略管理提出的背景 1.变化时企业外部环境的主要特征之一;2.顾客方与生产经销方力量对比的逆转是企业外部环境第二个主要特征;3.无所不在的竞争力是企业外部环境的第三个主要特征。战略管理的定义 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战略管理的特点 1.系统性;2.长远预见性;3.对外抗争性;4.灵活应变性。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供应链优化 是以质量为中心,其压制一切的目标是通过在供应链中联合供应商和最终用户来共同创造价值进而增进顾客的满意。模式转换与学习型组织特征 即要有领导远见、要讲求战略、组织结构应该是扁平或水平化、信息在组织内分享、以及要有强的组织文化。卓越绩效标准的核心价值观 1.领导作用;2.以顾客为导向;3.有组织的和个人的学习;4.尊重员工和合作伙伴;5.灵敏性;6.关注未来;7.管理创新;8.基于事实的管理;9.公共责任与公民义务;10.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11.系统观点一般环境的含义 一般环境亦称宏观环境或社会大环境,主要指可能影响组织的广泛的经验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环境和全球化环境等。 经济环境的含义 是指组织所在的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状况,包括消费者购买力、利息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社会总体价格水平都属于经济环境的范畴。政治和欢乐环境 政治和法律环境只要由在不同层次上影响着各类组织活动的政府的政治活动、法律、政策以及各种措施等形成的复杂体。管理者履行管理职能考虑的因素 1.经济环境;2.政治和法律环境;3.社会文化环境;4.科技环境;5.全球化环境。。.具体环境 顾客、供应商、竞争力、其他因素。环境的不确定性 是指组织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环境组织划分的四种状况 1.简单稳定的情况;2.复杂和稳定的环境;3.简单和动态的环境;4.复杂和动态的环境。社会责任的含义 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企业要保护股东及其他出资人的投资、并使之得到合理的收益;对已新闻媒介,企业要保证提供信息的准确及时,维护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客观性等,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对于社会,企业应当经济参与公益活动,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保护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场所;企业对于政府的责任是认真遵守政府有关芳龄和政策规定,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知道和管理,自觉履行作为公民应承担的各项义务;对消费者而言,企业应当把满足顾客需要,准中和维护其合法权益,负担起教育、引导消费者的职责。管理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指规定行为是非的管理和原则。这促使人们关注组织的管理者如何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以及其背后所依据准则,即管理道德问题。影响管理懂得的因素 除了由管理者所处的道德阶段影响之外,还收到管理者的个人特征、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以及道德问题的强度等影响。计划工作的定义 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时实现目标的方法。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1.目标性;2.普遍性;3.主导性;4.经济性。计划工作的核心 核心是决策计划工作的意义(重要性) 1.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2.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3.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核算;4.有利于控制。按计划所涉及的范围分类 上层管理计划、中层管理计划、基层管理计划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 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长期计划旺旺是战略性计划;中期计划则介乎长期短期之间的计划。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分类 可以分为目的或使命、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预算等计划工作的程序 1.估量机会;2.确定目标;3.确定前提条件;4. 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5. 评估各种方案;6. 选择方案;7. 制定派生计划;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学化;限定因素含义 是指妨碍目标得以实现的因素,也就是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抓住这些因素,就能实现预期目标。限定因素的原理 是指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够准确地、客观地选择可行性方案。许诺原理含义(目标) 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作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灵活性原理 是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危险性就越小。改变航道原理 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得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定计划就越重要。目标的含义 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带到的预期效果。目标的性质 1.目标可以分为突破性目标和控制性目标;2.目标的纵向性;3.目标的网络化;4.目标的多样性;5.目标的时间性;6.目标的可考核性。目标的作用 1.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2.激励作用;3.凝聚作用;4.目标是考核管理人员和员工消极的客观标准。目标管理的定义 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目标管理的由来 目标管理是指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式和社会的需要,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的,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管理人员一直每个员工根据上级制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的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目标管理的特点 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2.强调“自我控制”;3.促使下放权力;4.注重成果的第一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 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2.组织实施;3.检查评价。

122 评论

相关问答

  • 台江成人自考本科联系地址电话

    福州自考网福建自考网福州:06年4月自学考试现场报名报考通知 一、福州市2006年4月自学考试现场报名报考时间定于2005年12月14——20日进行。报考对象

    tiaotiao1985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台江自考本科联系地址及电话

    国货路河东里47号台江区教育局内 83269961

    脉脉含情阿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台江自考本科联系地址电话

    鼓楼区自考办:崎上路32号原崎上小学内 87866162 台江区自考办:国货路河东里47号台江区教育局内 83269961 仓山区自考办:仓山区教育局内 834

    maggie800315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平度自考办地址和联系电话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直接报名参加所报考专业科目进行考试,所有科

    飘渺于浮尘中 7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平度自考办地址和联系电话号码

    同意楼上观点如果你是问青岛自学考试报名点或咨询点的话 你可以看一下: 市南招考办:莱阳路22号 82867969 (在市政府坐车到大学路即可) 市北招考办:大成

    kevin咖啡馆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