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341

装璜专家
首页 > 自考本科 > 还是自考本科助学班好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北京美克

已采纳

全日制本科助学班比较好

167 评论

叶子晓桐

各有优势。

本科助学班属于自学考试教育,本科助学班可以不用像普通专科那样毕业两年之后才能考研,机会成本而言,本科助学班更站优势,但是如果读了专科然后普通专升本的话含金量是本科助学班所不能比的。这个需要个人自己把握。

本科助学班和统招本科的区别

一、招生不同

1、助学班内:助学班属于计划外招生,在校全日制上课,按照本科生一样进行培养,高校老师授课。

2、统招:统招属于计划内招生,在校全日制上课,高校老师授课。

二、考试不同

1、助学班:助学班需要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达到学校录取分数线,填志愿进去。

2、统招:统招需要通过全国高考,达到学校录取分数线,填志愿进去。

三、文凭不同

1、助学班:助学班毕业后领取的是本科层次的非全日制自考本科文凭。

2、统招:统招毕业后领取的是本科层次的全日制本科文凭。

167 评论

善良哒小虾米

看个人能力了,如果自己能力没问题,完全可以自学自考,众所周知现在的自考是比较难的,通过率并不可观,如果想省时省力或者有保障点还是报助学机构吧。

340 评论

糖仔食糖仔

如果没有复读的打算,我建议你读专科,这个是统招全日制的学历,后面你可以专升本考全日制的本科,比本科助学班的成人教育学历要好很多,本科助学班本质是自考,就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个是给没有办法上统招学历的人想体验大学生活然后也能提升自己的学历的人。

294 评论

YXRS游戏人生

本科助学班本身的招生问题,有些招生人员在跟你讲的时候故意隐瞒,虚假宣传,就是想你上学。例如,学生的学历问题、自考文凭的含金量问题、认可度问题、毕业方式、考试难度、学校办学的真实情况、自考和统一招生专业的区别、待遇优劣等。这样的问题 不告诉你真相。

大学本科是指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由大学或学院开展,极少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已经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

普通本科教育重于理论上的专业化通识教育,应用型本科侧重于应用上的专业教育和实际技能教育,学生正常毕业后一般可获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教育分类:

本科阶段的学历主要分为普通本科和成人本科两种。普通本科通常是由全国各地高考、自主招生或保送等方式进行招生的,另外专科生可以通过统招专升本考试接受全日制本科阶段教育。非统招本科主要分为自考本科、成人高考、远程教育、业余教育、开放教育等多种类型。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本科

122 评论

婕哥大王

全日制的比较好。非全日制部分企业是不承认的。它的含金量就没那么高。能够选择,最好是全日制的学习。

324 评论

王凡Angela

各有各的好,专科的话可以专升本,但是升本概率只有百分之五,如果你足够自律可以考虑,因为专科的学习氛围不是很好,很容易受到影响,然后毕业满两年可以考研,学历是全日制的。本科助学班的话可以享受本科院校的师资,师资一般是比本科院校好的,结交一些本科院校的朋友,而且学习氛围比大部分专科好一些,而且一般本科院校的设施什么的都比专科好些,就是毕业证不是全日制的,要把学的科目都考过了才能拿证,可以补考,如果打算混日子的可能拿证会晚点

200 评论

mercury211

值得上的。本科助学班值得去读。对于那些认为学历重要,本科助学班其实比较适合,本科助学班最快能两年半读完。正常速度四年读完,各科通过的话,就可以得到毕业证,同统招本科的区别,就是自考,含金量低一些。读完自考本科后同样能考研、考编、考公,对于那些想要深造,又没过本科线的人来说,是不二之选。

250 评论

lathermatthaus

1,自考无任何限制,小学文凭没有都可以报考,只用身份证或户口簿(16周岁以下无身份证可用户口簿报名)去常住地区招生考试办公室报名。每门课程40元(湖北省)。2,先在省自考网上报名,然后去报考点去确定(一般都是常住地区招生考试办公室)交钱。第一次一定要去报考点交钱办准考证,以后在交通银行办张交行卡在网上报考。3,自考的内容基本上是教辅《自考通》或《一考通》上的重点提示或原题,历年试卷上的考点很多重复考,比较有规律,平时多做教辅习题,考前多做历年试卷和模拟试卷,过关不成问题。4,如果中学基础差就报:行政管理,法律,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等无数学的专业,这些专业是自考高过关率专业,很多只有初中基础的考生都已过关拿证。5,从2014年开始,湖北省一年就三次(四月,七月,十月)。有的地方是两次。6,一般一次四门全部报满最好。7,自考的难度无法与普通高考和中考相比,基础差的考生报无数学的专业应该可以过关。8,专科和本科可以一起考,考专科是无任何限制的,但是办本科毕业证必需要有专科毕业证。考试规律总结1,自考的内容就是教辅《自考通》或《一考通》上的重点提示或原题。多做教辅习题。2,自考历年试卷上考点有些重复考,最近四年的试卷要多做。模拟试卷要多做。3,考试前三周死拼教辅。光看教材效果不显著,多关注教辅才是关键。4,考试难度大的题目占百分三十不到,将简单题和中等题掌握就行了。5,如果是记忆的话:将每段话的第一句强记住,后面的内容掌握大义即可。文科和理科有区别的,文科宏观性强。只要你答题不跑偏,大义写对就可捞分。6,多项选择实在拿不了主意:ABCDE全选满,总能碰对几分。7,考前三周反复做《自考通》或《一考通》,记住重点提示和习题。模拟试卷和历年试卷上的题目每天做一套,力争全面掌控。最牛自考生(两个完全自学者)2002年3月19日,14岁的上海少年丁磊,8岁开始自考.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拿到了山东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文凭,成为我国目前年龄最小的自考本科生(烟台日报2002.3.22) 当我们连夜赶到上海,向他表示祝贺时,见他又在捧着一本厚厚的英文版《编译原理技术与工具》,准备他的下一步计划——考硕攻博。我们在他8平方米不到的寒舍里,听他成长的故事。2004年3月,14岁的陇原少年王大可,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2004届基础数学硕士研究生。他因此成为北京大学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研究生,被国内许多媒体称为“神童”。全国最小自考生考上北大研究生[4]全国庞大的自考生大军中,年龄最小的是王大可:小学仅上了一个月,9岁自考本科,14岁考上北大硕士研究生。惊叹之余,不少人难免心存疑惑:他是如何完成中、小学教育的?他有本科文凭吗?天资聪慧但却从小体弱多病的王大可,直到8岁才上小学一年级。入校没多长时间,他竟然向班主任提出:直接参加六年级的数学考试!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他按规定的时间答完了六年级的数学试卷,获得满分。原来,在父母亲的辅导和刻苦自学下,大可6岁时就学完了小学数学,7岁时学完了初中数学,8岁时学完了高中数学,用当年高考满分150分的数学试题测试,他得分146分。从9岁起,王大可结束了只有个把月的正规学校生活,开始踏上了自学考试之路。到今年6月,王大可通过了自学考试数学专科和本科的全部课程,数学专业课程的成绩都在80分到95分,公共课程的考分在64分与78分之间。2004年5月21日,在西北师大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举行的本科论文答辩中,王大可的毕业论文“传染病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获得了85分的较高分。专家在他的论文上写下了这样的评语:论文中数学模型建立正确,推理清晰,语言表达明确,是一篇相当不错的本科论文。北大读研[5]王大可2004年北大读研时[6]2004年9月6日,王大可到北大已经快半个月了,已接受了校内和校外的好几家媒体的采访。“一见报,就带来了很多麻烦,以前我就是学习,后来我们楼上的人也开始关心这事了。”他说,接受媒体采访后,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王大可爸爸也担心孩子接受媒体采访会影响学习,“现在的学习压力很大,接受媒体采访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都不利。”因怕王大可不会照顾好自己,他爸爸已经在北京呆了半个月了。同时,也限制跟大可在一起的时间,每天只在晚上7时左右陪上王大可半个小时左右,“就是想锻炼一下他的独立能力。”到北京大学读研是大可的愿望。这次他参加北大研究生考试,原本是想为明年正式考试做准备,没想到顺利过关。考虑到王大可年龄尚小,数学学院专门为他制订了培养计划。

29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上外自考多少门

    这就是该专业考试计划。

    望天的猪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上外自考每门多少分

    自考每门课程满分是100分,60分算及格,自学考试不设补考,可参加本课程下一轮次的考试。 自学考试管理部门对课程考试及格率不进行控制,只是组织命题专家根据课程自

    冰雨茗香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对外汉语自考多少门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都有什么科目 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考试科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3、写

    迷茫的前途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广告学本科自考多少门

    自考广告学要考20科,分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美学、广告媒体分析、广播电视广告、中外广告史、传播学概论、专业广告设计、电脑三维设计、英语

    CENGUODIAN13247606080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广外自考多少年

    您好,158教育在线为您服务可以参加自考本科考试。自考没有时间限制。一些地区一年只考两次,每次四门课。一些地方一年考四次。再结合您需要考试的门数,就知道最快多久

    纯爱火乐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