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5

一口好锅
首页 > 自考本科 >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科自考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兔了里个酱酱

已采纳

自学考试 > 哲学(本科段) 专业代码:C010101 | 专业名称:哲学(本科段) 主考学校:中山大学 | 开考方式:面向社会 | 报考范围:全省及港澳地区公共课必考内容:学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教育考试方案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使用教材 学分 类型 考试方式 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必考 笔试 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 必考 笔试 0015 英语(二)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 14 必考 笔试 上册、下册 8220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哲学) 7 必考 笔试 8261 自然辩证法 现代自然哲学与科学哲学(自然辩证法概论) 8 必考 笔试 0034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2003年版) 6 必考 笔试 8263 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修订本(上下册) 6 必考 笔试 0037 美学 美学原理 6 必考 笔试 0321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5 必考 笔试 8264 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学 6 必考 笔试 0320 领导科学 领导科学 4 必考 笔试 8100 毕业论文(不计学分) 0 必考 实践考核 0182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4 选考 笔试 0152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5 选考 笔试 0277 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 6 选考 笔试 8088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8 加考 笔试 8089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6 加考 笔试 8090 毛泽东哲学思想 毛泽东哲学思想概述 9 加考 笔试 8055 伦理学原理 伦理学引论 5 加考 笔试 0024 普通逻辑 普通逻辑原理 4 加考 笔试 备注:课程名称与使用教材可能会不一致。毕业要求:不少于12门且不低于67学分。课程设置:必考课12门67学分;选考课3门15学分;加考课5门32学分。说明:1、不考英语(二)者须选考0182,0152,0277不少于14学分。2、本专业仅接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以上)毕业生报考。哲学、政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其他专业专科(或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201至204,已取得相同名称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可申请免考。3、港澳考生不考0004、0005,但须加考0024。当然可以!!

206 评论

海洋嗨阳

【 #自考# 导语】备考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体验。每天进步一点点,基础扎实一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一点点。 无 为您提供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笔记,一起看看吧。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既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或者说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1、二者是一般和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二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自然、社会、思维三大领域的普遍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科学是以局部领域的特殊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 3、其联系是具体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既要反对代替论,也要反对取消论。 三、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也可以表述为意识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它有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这是由哲学的性质特点和它在哲学中的地位决定的。 1、他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 2、对它的解决决定着哲学派别的路线和方向; 3、它是一切哲学派别斗争的焦点; 4、他也是实路中的基本问题。 (三)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方面。 1、在理论上对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2、在实践上,它可以指导我们自觉的处理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而正确认识世界和成功的改造世界。 四、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含义:(简答或选择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义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是一第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2、凡是认为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就是历史唯心主义。 哲学基本派别和形态 一、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含义:(选择) 1、一元论主张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是肯定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中有一个是第一性另一个是第二性的学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2、二元论否认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认为思维和存在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倒向唯心主义。 二、唯物主义的含义及三种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 1、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种或几种原初物质发展来的。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和原子的属性是世界的本原,也叫机械唯物主义。它有三个严重缺陷:A、机械性B形而上学性C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 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科学的、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三、唯心主义的含义及其两种基本形态(或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的共同点和区别) 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精神,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精神决定物质,物质依赖精神。 1、主观唯心主义它们是把人的主观精神、主观意志夸大为世界的本原,第一性的,把客观世界看成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导致唯我论。 2、客观唯心主义他们认为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第一性的,是先于人类,先于事物的,客观精神产生了万事万物。 A、现代西方哲学包括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思潮; B、其实质都是唯心主义 C、我们对它的态度都是批判的加以吸收。 以上ABC三个选项是书中的内容。会出选择题。 四、唯心主义和存在的根源:(简答或选择题) 1、主观和客观相分离,认识和实践相脱离,片面夸大主观,这是它产生和存在的认识论根源,如果把认识过程中的感性因素片面夸大,就产生主观唯心主义和经验论。如果把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片面夸大,就产生客观唯心主义和唯理论;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是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 3、反动统治阶级的需要是它产生和存在的阶级根源。 五、辨证法的三种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辨证法; 2、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辨证法; 3、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或马哲产生的历史条件)简答 1、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是它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它生产的阶级基础; 第三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 一、对世界统一性的不同认识 在哲学,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始终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 唯心主义——精神本体论 二元论——世界有两个本质,精神和物质彼此独立平衡 不可知论——世界的本质问题是不可知的 实证主义——本体论问题是哲学应予拒斥的形而上学的假问题 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历史证明,只有唯物主义对世界统一性的认识才是正确可靠的。 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的、形而上学的、不彻底、不完备的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自己正确地理解物质概念的方法论原则。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对象、显示、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物质概念是任何唯物主义哲学的最为基本的范畴,是建造全部体系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唯物主义,它对于物质概念的规定,自然也在自己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这一意义,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体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化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出发点。 其次,马哲对于物质概念的理解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再次,马哲的物质概念体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为认识论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 马哲对于物质概念的这一规定,坚持了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并将其提高到现代唯物主义的水平。 三、现实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目前仍然有两个重要的领域,长期成为唯心主义同唯物主义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实在性问题相抗衡的阵地。这两个领域是:同人的主观活动相联系的社会历史,现代科学所发现的微观粒子运动。 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性: 社会存在是由现实的人、自然环境以及人所创造的生产工具等物质实体要素所构成的有机系统,它的本质内容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存在具有客观实在性。 微观领域的客观实在性: 唯心主义——歪曲科学的成就,否认微观世界的客观实在 马哲——自然科学在当代的所有成就都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新的证实,微观世界是客观物质世界整个大系统的一个层次、一个组成部分,同宏观世界一样,具有客观实在性。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 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A、哲学运动观的首要问题是什么在运动,即运动的主体是什么。 〈1〉唯心主义和宗教——只存在精神的运动,或者是精神产生了物质的运动,运动的主体是精神。 *“唯能论”的争论——一是主张“能量是的实在和物质与精神的本原”;二是否定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即主体。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贯彻始终的本质属性,认为事物本来是不运动不变化,后来即便有所变化,也只是由于外力的推动而引起数量上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 *“宇宙热寂论”的争论——从终点上否认世界的运动。认为宇宙最后必将归于绝对静止。 〈3〉马哲——把运动理解为存在的根本方式,从物质和运动彼此统一的高度理解世界,坚持物质和运动彼此不可分割的观点。 B、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问题。 〈1〉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运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泉源。夸大静止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2〉静止(平衡、稳定)是暂时的、有条件的,是相对的。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和量度,是物质分化的前提和条件。夸大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都是片面、错误的。 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物质世界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任何事物的存在总是一个过程,运动都有一定的速度。同时,事物运动的不同状态又以彼此存在的间隔长短、顺序先后表现着相互联系的关系。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一定的体积,活动都有一定的范围。同时,任何事物与它并村的事物之间都各占一定的位置和规模,表现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唯心主义——否认时间空间客观性 旧唯物主义——“绝对时空”观,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关于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和普遍特性的观点,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对时空本质的正确认识: 第一,时间、空间、物质、运动之间彼此不可分离。 第二,时间、空间的客观性表现为它们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绝对性和具体形态的相对性,是绝对和相对的辨证统一。 第三,割裂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之间具体的、辨证的联系,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时空观上的共同特征。 三、物质世界的无限性 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中包含了对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及其运动变化的永恒性的肯定,它认为物质世界本质上是无限的,是由无数具体的物质形态及其运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有限和无限的辨证统一所体现的无限。 科学的发展不断地证实着时空的无限性。有两个基本事实:一是科学已经证实物质不灭、质量和能量守恒与转化是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二是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扩展的。这两个基本事实为出发点和前提,必然引出物质运动和转化的无限性及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时空的无限性的结论。 唯物辩证法认为时空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对立统一。有限和无限不是彼此隔断、绝对对立的,而是相互转化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无限性由无数具体物质运动的有空所构成,并且通过各种有空的不断生灭、转化表现出来。一方面,无限要以有限为前提。另一方面,有限也要以无限为前提。任何有空都是无空的环节和部分,有限包含着无限。 第二节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形成和提出 恩格斯首先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切活动所必须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几春,并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派别与哲学形态。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1、第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也即——本体论问题。 2、同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是否是同一的,是否可以认识。也即——认识论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关系:哲学中的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 总之,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和认识论的意义两个基本的方面。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哲学派别 两大派别或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党派性) 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即本体论问题,是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在哲学有所谓的二元论,认为思维和物质是平行的,同为世界的本体。二元论试图调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但最终还是陷入唯心主义的结局。 1、唯心主义:认为思维、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 A: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的外化和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时常和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B: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中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必然导致唯我论。 2、唯物主义:总的特点是,肯定物质、自然界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思维、精神则是由物质、自然界所派生的、第二性的。在整个历,也有不同的发展形态。按基本特征,大体可分为三种: A: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是最初形态。基本特征——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 B: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基本特征——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布道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或只承认机械的联系与运动。具有机械性与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C: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中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基本特征——有机统一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不仅重视理论解释世界,而且强调实践地改造世界,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是迄今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形态,科学性和革命性。 3、对两大派别的正确认识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路线。从总体上看,唯心主义路线是错误的,唯物主义路线是正确的。但不能只是简单地否定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社会阶级的根源、认识论根源。(不结果实的花) 4、对世界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的回答——形成了两大派别。 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的回答——形成的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两种观点。 第三节哲学的历史发展 一、哲学的历程 哲学这一独特的社会意识形式从萌芽到正式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真正的哲学是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形成的。在每个发展历史时期都交叉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古代——唯物:德谟克利特辩证法:赫拉克利特 唯心:柏拉图形而上学:巴门尼德 欧洲中世纪——哲学成立神学的婢女,形成了一种特殊形态的经院哲学。 西方近代哲学——唯物:哥白尼培根斯宾诺莎费尔巴哈 唯心:贝克莱休谟康德黑格尔 二、科学的分化与哲学的发展 哲学与科学的分化 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辨证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共同点:二者一样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在实践经验的关系上,其不同点又是哲学比较间接、概括,具体科学比较直接、具体。除此,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和知识源泉;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首先,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是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给哲学提供了新的知识源泉。其次,具体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和知识源泉的哲学,反过来又给予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一般方法论的指导。是哲学所特有的功能。 三、哲学的发展与文明的创造和演进 文明的创造与演进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哲学是人类文明创造和演进的产物,它又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和灵魂,对人类文明的创造与演进起着不可缺少的制约和导向作用。二者的惯技实际上也就是哲学与其时代特征的关系。有如下内涵: 第一,哲学理论地把握文明创造与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合理性与现实性的辩证法。哲学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活的灵魂,就是这种辩证法的集中体现,它反过来又对于促进文明的创造和演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哲学的批判推进人类文明的创造和演进。哲学的批判并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同时包含着建设、创造,是破与立的统一。因此,哲学的自我批判和对文明诸形态的批判,才能对文明的创造与演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成为哲学与文明共同进步的机制。 第三,哲学为人类文明的创造与演进提供指南。人类文明的创造和演进的方向与进程,离不开哲学的指引。 总之,哲学的发展同人类文明的创造与演进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哲学是在人类文明的创造与演进过程中,通过对一定时代的文明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结晶的集中和提升而形成的,并作为文明的核心和灵魂而存在,反过来又对文明的创造与演进起着促进、推动和指引的作用。

308 评论

球球阿月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其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本文将对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内容、考核要求和学习方法进行详细介绍,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大纲:一、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内容1.1 马克思主义哲学1.2 政治经济学1.3 社会学二、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考核要求2.1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2 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3 能够正确提出和解决实践经验问题三、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方法3.1 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2 加强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3.3 加强实践经验的系统收集和总结3.4 加强把握思想认识论的实践性学习结论: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考生在准备考试时,要熟悉各种理论,多积累实践经验,加强把握思想认识论的实践性学习,以便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本文详细介绍了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内容、考核要求和学习方法,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考生在备考时,要熟悉相关理论,多积累实践经验,加强把握思想认识论的实践性学习,以便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11 评论

相关问答

  • 当自考本辅导员怎么样

    一、大学辅导员的工资待遇辅导员一年有三个月的寒暑假,待遇一个月加年底平均5000到6000。二、大学辅导员的优势与劣势优势主要是:1、辅导员工作比较适合女生来做

    大白包小白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怎么自考网络辅导员

    1、考生可以搜索所在省自考网络助学平台注册报名,或登录所在省教育考试网查询,也可以咨询所属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或助学机构教务部。2、各考期报名时间及新增课程将通过“

    天使之夜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网络辅导自考本科

    网上的教育机构众多,有靠谱的、也有不靠谱的。我们要仔细分辨,找到靠谱的机构。1、首先要选择服务好的,正规的办学机构,服务好的机构更多的为学员考虑,根据学员的实际

    水果西瓜太郎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自考大专辅导员怎么样

    可以。 辅导员这项工作对于各大高校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不但能够帮助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班级秩序、管理学生日常生活,同时更是学生在学校生涯中

    陈好好很好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自考怎么投诉辅导员

    如果不是非常有必要的话,还是从自身角度去解决与辅导员关系问题:毕竟大学的辅导员可能要带你四年,而且又很多学校里的一般评定都是通过他的。 当然,如果你是属于那种根

    kiss小妮妮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