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2

宇宙无敌的猫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现代汉语修辞学重点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倓里格倓*

已采纳

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开头要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7、夸张:突出了……的本质特征 8、对偶:句式整齐有节奏。 (三) 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语言表达及运用 扩展题 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情景式扩展(据情景展开想象) ②添枝加叶式扩展(增加修饰限制成分) ③提供中心式扩展(围绕中心进行扩展) ④ 补写续写式扩展。 要明确重点,辨明情景,分清语体展开想象,巧用修辞。打开思路,发散思维。 压缩题 考查形式有:提炼观点、概括观点、组织导语、拟定标题等几项内容。方法是,先问自己几个问题:①写的是什么物象或形象 ②事情的经过和结果怎样 ③文章的思想脉络怎样 ④命题目的是什么 可套用下列公式 ①:一级信息 (10字内) 谁+干什么 ②二级信息(11——30)再加上是怎么干的 ③三级信息 再加上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要遵循以下原则:删繁就简,去次留主,重点信息不遗漏。 句式变换 形式有 ①长短(单复)句变换 ②主被动句变换 ③整散句变换 ④陈述反问设问句的变换 其中长句一般为单句,短句一般为复句。长句(单句)变短(复)句一般方法为先找出主干并摆上,然后把修饰附带成分再摆上,并使用相关的连属词使其通畅。短句变长句一般先确定主干句,再把其他句子硬塞成定状补。做完要检查共有几套主谓结构。散句变整句注意原则上可形成并列的成分,内部结构要保持一致(主谓对主谓抢救等) 练习 将下面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不超过75个字) 这项计划旨在提升核武器制造能力 这项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圆 这项计划要实现核武器制造设施现代化 美国正悄悄进行一项计划 这项计划由已退役的美国空军上奖、现主管国家核安全管理局的约翰•戈登领导 答:

334 评论

浅葱de琴

修辞格 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又称辞格、辞式.修辞格就是语言在长期运用过程形成的具有特定形式和表达功能的修辞格式.有的修辞格有鲜明的形式特征,有的则在表达功能上独具特色. 一、比喻 不直接说被描写的对象甲,而用与它有相似性的乙来描写它,以使被描写的甲在形象、功能等特点上更加富有可接受性.比喻一般形式上需要有三个要素:本体(甲)、喻体(乙)和连接两者的喻词.根据这三个方面出现情况,将比喻分为: (一)明喻 用“像、如、仿佛”等喻词通俗明白地打比方.如: (1)共产党像太阳. 当然,如果前后句子叫长,且意义明白,明喻也可以省略喻词.如: (2)铁不用就会生锈,水不流就会发臭,人的头脑不用,功能就会萎缩. (二)暗喻 用“是、成为”等喻词直接将本体当做喻体的方法.如: (3)大王庄这个阵地成为一颗锐利的铁钉,牢牢地钉进了黄维兵团的脑门心. (4)困难是弹簧,你软它就强. (三)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用喻体代指本体的方法.如: (5)一旦把敌人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这里“鲜红的太阳”喻指新生的社会制度. 二、比拟 直接将乙事物所具有的特征、属性加在甲事物对甲进行跨类式描写的修辞格.有本体、拟体两个部分组成,本体一般为名词性事物,拟体则多为谓词性成分.从语义特征上说,拟体本不能与本体构成陈述关系.根据本体与拟体的关系,一般将比拟分为: (一)拟人 将非人类的事物当做人来写.如: (1)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2) 硬币正悄然“退休”. (二)拟物 将人直接当做物,或将此物当彼物来写.如: (3)打得日本鬼子夹着尾巴逃跑了. (4)月亮一露脸,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三、借代 直接用与本体甲有相关关系的乙代替甲的修辞格.如: (1)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2)凡是愿意留下的,再不许拿人家一草一木. (3)搞好菜园子,丰富菜篮子. 四、拈连 在用乙对甲进行陈述或描述后,再将甲转移与本不能陈述或描述的丙进行组合的修辞手法,可用格式表述为:甲+乙→甲+丙.例如: (1)你别看我耳朵聋,可我的心不聋. (2)这一锤没敲在钟上,却敲在俺的心上. 五、夸张 对事物或行为作超越事实的描述的修辞格.例如: (1)毛色格外发亮,好象一根毛尖都冒出一桶油. (2)莫夸财主豪富,财主心肠比蛇毒.塘边洗手鱼也死,路过青山树也枯. 六、双关 让词句具有表面上一个意义实则表达另外一个意义的修辞方式.比如: (1)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2)旗杆上插鸡毛,好的掸子(胆子)! 注意:双关与歧义不同.双关是一种表达技巧,是有意地在表面上表达一种意思的时候,暗地里还有另外一种意思,而后者才是表达者的真正用意.不过不能理解后一层意思的人,不影响理解这句话的字面意义.但歧义不同,它是表达者无意产生的一种消极现象,它所表达的两种意义存在于话语表面,而且这两个意义会让接受者无所适从.如果不是有特殊的目的(如欺等)的话,歧义是应该避免的. 七、映衬 将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使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的修辞手法.例如: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八、移就 将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直接用来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格的最常见形式是体词性偏正短语,如(1)、(2) (1)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2)甜甜的声音让奶奶心里乐开了花. 另外一种形式是谓词性结构,如: (3)秋天的黄昏,晚霞烧红了西方的天空. (4)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罗嗦,痛快之至. 九、对偶 用字数相同、意义相关、形式整齐的两个句子并列表达所形成的修辞格.根据两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将它分为三类: (一)正对 上下句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同一事理,意义上互相补充.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反对 上下句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叙述,意义上相反相成.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手首甘为孺子牛. (二)串对,也叫流水对,上下句意义相承,表达因果、条件等关系.如: (3)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十、排比 用一组结构相似的语句,表达相关的内容的修辞手法.如: (1)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就是圆中的腊梅,小兴安岭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2)理想是石,敲出了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十一、仿词 更换现成词中的某个语素,临时造出新的词,以表达风趣、幽默等效果的修辞手法.如: (1)都江堰市拍卖超标“官宅”. (2)搞四个现代化,不懂科学技术就要成为科盲. 十二、辞格辨析 (一)比喻与比拟 两者都是用另外一个事物描写本体.不同处主要是:无论哪种形式的比喻,喻体必须出现,比拟则不能出现拟体.如果一个句子中既出现喻体,也有比拟特征,一般将它看作比喻.如:猎犬像战士一样站在那儿,似乎要与老虎决一死战. (二)对偶和映衬 两者都是将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容易混淆的是映衬与对偶中的正对.不同处是:对偶不仅要注意意义的关联,更重要的是要求形式上要绝对整齐.而映衬没有形式上的要求. (三)借喻与借代 两者都是用一个与本体有关系的代体来描写本体.不同处是: 第一,构成基础不同:借喻的本体与喻体之间是相似关系,两者是本质不同的两个事物;借代的两个部分则是相关关系,不是两个事物,代体多为本体的一个部分,或是本体的某个属性、特征. 第二,作用不同:借喻的价值在引导接受者去联想,使表达形象性增强;借代则旨在突出事物的特征,没有联想价值. 第三,转换结果不同:借喻能转换成明喻,借代则无法转换. 十三、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表达中很多时候单独使用修辞格.但是,修辞格也可以综合起来用.所谓修辞格的综合运用就是指在一个句子中使用两个以上的修辞格的行为.根据修辞格的结合方式,分为: (一)辞格兼用 即一句话中同时表达两个辞格,两者无法分开.如: (1)此时,积压在心底的仇恨,就像沉埋在地下几千年的火山一样喷发出来,一泻千里. 该例使用了比喻和夸张辞格. (二)辞格套用 即整个句子有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整个句子用了一种辞格,其中某个分句也用了一个辞格,形成套式表达.如: (2)激情,你是灵感的火花,你是创作的动力,你又是爱情的试金石. 该例整个句子构成了排比辞格,但其中三个分句,又各构成一个比喻. (三)辞格连用 指几个分句分别使用了一个以上的辞格.如: (3)家是幸福的摇篮,家也是鱼船远航归来的港湾. 该例连用了两个比喻.

250 评论

luclmars明尼苏达

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开头要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7、夸张:突出了……的本质特征 8、对偶:句式整齐有节奏。

161 评论

相关问答

  • 全国哪里有小自考报名

    小自考报名分为公共基础科目报名和专业科目报名,公共基础科目报名需在所在地的省、市、自治区教育考试院官网网上报名,专业科目报名需到提供助学的主考院校报名(一般是现

    请叫我姚锅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全国哪里有小自考报名的

    小自考有以下两种方式报名方式: 1、直接在主考院校的官网报名 找到报考学校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官网,找到自考线上报名入口。点击进入后会看网上报名的完整报名流程。 直

    美丽的球姑娘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全国成人自考哪里报名

    成人自考本科可以在网上报名,也可以在现场报名。自学考试每年报考两次,分别是2-3月份和8-9月份,各省自学考试报名时间并不是统一报考。成人自考本科网上报名流程1

    sy2009Jason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全国成人自考在哪里报名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成人自考可以在网上报名,也可以在现场报名。(具体以各省市官方考试通知为准)网上报名流程1、登录各地自考网上报名网站。2

    明亮宜家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全国自学考试在哪里报名

    教务老师,听见很多自考的同学在问自考从哪里报名(自考从哪里报名网站官方)相关问题,那么今天教务老师来告诉同学们这些问题的解答!自考大专网上报名在哪自考大专文凭可

    小琳仔仔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