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湖北考研 > 风口浪尖上的武汉病毒研究生

风口浪尖上的武汉病毒研究生

最新回答

散光女王

曾几何时,天花病毒让人闻风丧胆,凡是感染此病毒者,在2—3周后就会亡。幸好,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一位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牛痘对天花病毒有抑制作用。自此之后,大批量的牛痘疫苗被生产出来,对全世界的天花病毒来了一场大清洗。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外宣布一个:天花病毒被消灭了。这也是目前为止人类唯一战胜了的病毒。

然而,世界上病毒无数,仅仅是青藏高原的冰层之下便藏着34种远古病毒,更不用想南北两极冰层之下的病毒数目有多吓人了。经过了数百万的进化,人类创造了属于自身的文明,屹立于自然界食物链的顶端。人类是强大的,拥有诸多高新先进武器,可轻易战胜某些大型生物,他们也是脆弱的,一种小小的病毒就可以夺去他们宝贵的生命。无奈的是,尽管进入21世纪后,医疗水平飞速猛进,但是对于病毒依然束手无策。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及时发现新型病毒,追溯病毒的原始宿主,将调查结果公开,告诫人们不要轻易去接触这种生物。

前段时间,湖北省武汉市爆发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由于控防不当和春运人口大量流动,再加上该病毒传染性极强,全国上下乃至国外都出现了感染病例,截止2月20日,国内确诊患者已超过7万人,形势恶劣。经过调查发现,此次病毒的原始宿主极有可能是蝙蝠,一时间蝙蝠又被推到的风口浪尖上。在自然界中,蝙蝠有着“毒王”的称号,它的身上至少携带着80多种可致人亡的病毒。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曾爆发过几次严重的病毒难,都与蝙蝠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人类是一种善忘的生物,接下来,我们旧事重提,带领大家回忆下因蝙蝠而引发的“血案”。

2022年,苏丹和刚果国的埃博拉河流域出现一种新型条状病毒,感染者会全身发热,起脓疱,然后迅速亡。假如你将解剖开来,会被血水溅你一脸。因为者的五脏六腑已经全部化为脓血,状极为恐怖。专家以事发点为之取名,即是世人闻之色变的埃博拉病毒,是世界上致率最高的病毒之一。生物专家认为,埃博拉病毒有可能来源于蝙蝠。

2022年,马来西亚爆发尼帕病毒,265人被感染,105人亡,致率接近50%。经过鉴定后,专家断定,果蝠是尼帕病毒的原始宿主。

2022年,我国广东省广州市爆发流感病毒,相信很多人对这一事故依旧记忆犹新。流感病毒扩散感染广,感染人数多,有800多人因此而丧命。经过调查,发现该病毒来源于蝙蝠。2022年,中东地区出现一种新型病毒,名为中东呼吸综合征,英文名为MERS-CoV,感染人数超过千人,数百人为之丧命。经过鉴定,MERS-CoV病毒的原始宿主是蝙蝠。

从以上的案例看来,蝙蝠的“罪行”似乎罄竹难书,但是它们也是无罪的。病毒事故之所以会爆发,皆因人类猎杀食用它们,引发体内蛋白质变异。

麻辣宝宝彩

  新型冠状病毒(2022-nCoV), 因2022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在2022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真的已经成为全球性流行病了吗?

  2022年1月30日,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气溶胶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必需加强易感病人员和患病人员隔离处理。湖北省武汉市发现了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患者多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或家庭聚集现象,华南海鲜市场背地里是一个违法售卖野生动物的市场,在事发后,执法人员已经立即对其进行依法处理。研究人员也在华南海鲜市场取样得到了病毒的样本,而此病毒多存在于野生动物体内。

  因为病毒爆发时正赶上年关,武汉人口通过春运流向全国各地,在各种交通工具上病毒传播,导致病毒从武汉扩散到全国各省市甚至国外,和韩国等也都发现了患者,因为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气溶胶等途径传播,更导致全国口罩脱销,医院物资更是供应不上。可很多工厂已经在加紧生产消毒水、口罩等物品,更是聚集全国的力量募捐物资,更是建造了火神雷神两所医院收容患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目前尚未成为 “全球性流行病”,早发现,早隔离,我们已经采取了最有效的措施,加上有无数的医护人员和研究人员都在一线奋斗,现在疫情情况已经逐渐好转,对抗疫情,我们,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stonegossard

谣言一:中国武汉爆发的神秘疾病已被证实为新型病毒。

不是病毒,病原体确定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谣言二:喝酒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喝酒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但是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谣言三: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老板是湖北省副儿媳。

网传“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老板是余甜,她的公公是湖北省副郑心穗”的。经核实,湖北省原副郑心穗没有儿子,此不属实。

谣言四:派遣1000人医疗队前往武汉。

由于日语表达习惯性省略主语,读卖电视台报道的是“中国7省市共派遣约1000名医务人员赴武汉疫区”。此外,网传口罩降价销售且到处张贴“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也并无此事,实际情况为,多地区店内的大包装口罩基本销售一空,多家店铺的包装口罩也采取了限购措施。

谣言五:武汉肺炎病毒为由来已久的类科罗纳病毒。

网上盛传的科罗纳病毒是由conavirus(冠状病毒)音译而来,而引起武汉病毒性肺炎疫情的病原体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不是病毒。目前调查显示,该病毒人际间传播能力和致病性均较弱于病毒。

谣言六:吸烟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吸烟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烟草不但不能帮助呼吸道,反而会对呼吸道造成损伤。

谣言七:只有佩戴N95口罩才有用。

专家已经说明:并不一定是N95口罩,普通的医用口罩同样能够起到作用。

谣言八:喝板蓝根防病毒、熏醋防病毒、泡腾片防病毒、吸烟防病毒、喝酒防病毒。

实际上,这些“土方”从来没有发挥过作用。板蓝根只能治感冒,熏醋浓度太低不能消毒,泡腾片更是感冒都预防不了,抽烟、喝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损害健康没有任何抗病毒“神效”。

谣言九:新型冠状病毒来自于蝙蝠。

实际上虽然蝙蝠携带多种病毒,但并不能确定此次病毒来自于蝙蝠体内。目前专家也只能确定病毒来源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野生动物。

谣言十:洗热水澡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在家里洗(泡)热水澡和高温消毒是两码事,洗热水澡保护易感人群不宜宣传,高温消毒是专业的事情,跟在家里洗热水澡不一样。当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方法依然是少去人多密集场所,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聚焦 |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最新辟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谣言如何破 不信谣、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

郑小包允在

石正丽在武汉担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新发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

苟利国家生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是子产在饱受争议之时说出来的。在2022年新冠疫情肆虐之时,武汉也出现了一位像子产这样的人物。因为一些谣言她饱受争议,可是,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责任,反而继续奋斗在一线,为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022年,国家为了表彰她突出的贡献,奉上了“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的荣誉,而这个人就是石正丽。

1,“不让须眉”石正丽

2022年,石正丽出生在河南西峡,从小她学习就比较优秀,后来考上了武汉大学遗传学专业。大学毕业之后,石正丽选择继续深造,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她又拿到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的硕士研究生文凭。

从武汉研究所毕业后,石正丽便留在了这里工作,一干就是2022年。那一年,石正丽从病毒研究所最基层的“实习人员”做起,随后又做到了助理研究员、副研究人员。

工作期间,石正丽尽职尽责,与此同时她也没有放弃自己对知识的追求。2022年,她曾到法国蒙彼利埃第二大学病毒学专业修博士学位,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博士学位。

2022年,石正丽在武汉病毒研究所已经工作了十年,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武汉病毒研究所分子病毒研究室的主任。在此后的十几年中,石正丽一直在带领着她的团队为“国家新发传染病防控”做研究,通过不懈的努力,他们在蝙蝠身上有了重大的发现。

随后,石正丽及其团队将研究对象放到了“蝙蝠携带的病毒”上,在这个领域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发现,为我国的传染病防控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了表彰石正丽的贡献,国家给她颁发了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样的荣誉在国内很有“含金量”。然而,这样一个默默付出的人,却在2022年遭到了谣言的困扰。

2,谣言的可怕

2022年,新冠病毒开始肆虐全球。当年2月份,石正丽发表了一篇与新冠病毒有关的论文,论文的大致意思是:“新冠病毒的来源可能与蝙蝠有关系”。后来,一些“有心人”搜索到了石正丽五年前发布的一篇文章《一个类似的蝙蝠冠状病毒群显示了人类出现的可能性》。

在这之后,“武汉病毒研究所实验室泄露病毒”的谣言便肆虐开来,印度学者就曾在bioRxiv杂志上发过文章表达自己的质疑。对此,石正丽发文称:“新冠是大自然的一种惩罚,与我们实验室没有任何的关系,我敢用生命打包票,造谣的人请闭上你们的嘴巴。”

病毒这种东西的可怕想必很多人都清楚,虽然石正丽已经发文澄清了,但是相信她的人却非常少。因此,三人成虎之下,石正丽被送上了的风口浪尖之上,备受网友的猜测和质疑。

当时,甚至有传言称:“石正丽已经准备在外逃,她将会带着她的家人和近千份文件向方面求助”。网络谣言有多可怕,不言而喻!面对着这些铺天盖地的谣言,石正丽二度在微博上发文澄清:“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不会叛逃,我相信一定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在那段时间里,石正丽及其研究所可谓是饱受质疑,然而他们并没有放下自己的责任,多说不如多做!新冠疫情肆虐时期,石正丽多次前往华南海鲜市场调查,为的就是能够取到样本做研究,以求尽快找到新冠疫情的解决办法。

当时,石正丽面对媒体的采访表示:“这阵好了一点,前一阵把我们骂了,因为我们所做的点与他们的所想的点不在一条线上,所以很容易产生误解。”“有时候并不是我们不愿意解释,而是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有数据研究作为基础,没有这些东西我们不能乱说,之前发出那样的言论也是情急之下说的。”对于之前的各种谣言,她依然心有余悸:“我已经领教了,我现在害怕。”

3,守得云开见月明

随着事情的推移,新冠疫情得到了暂时的控制,真相也逐渐浮出了水面。彼时,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确与武汉研究所无关,它们的来源是自然界。”

终于,世卫组织还了武汉研究所一个清白。不过,对于这些东西石正丽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在意,她依然在夜以继日地奋战,带领着她的团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实验检测任务。

经过了上百天的奋战,石正丽及其团队终于取得了重大性突破,随后又积极参与到了疫苗研制、试剂研制的工作中去了。2022年1月份,武汉研究所、我国疾控中心、医科院率先向世界卫生组织递交了各种关于新冠病毒的资料,让这个成果实现了全球共享,为全世界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守得云开见月明:

回想2022年新冠疫情肆虐之初,石正丽饱受很多人的质疑,甚至有人还造谣她要,如今正如她所说的那样:“守得云开见月明”。

为了表彰石正丽在新冠疫情上做出的突出贡献,2022年,在举行的年度总结大会上,研究员石正丽荣获“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纵览石正丽在病毒防控方面的研究,她的成绩可用“硕果累累”来形容:900多个国家级项目、国际杂志上发表过近200篇论文……在病毒领域方面,石正丽是一个非常权威的专家,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这个称号绝对是实至名归的,也是对她过去一年工作的高度认可。

正如一句话所说的那样:“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罢了”。感谢我们拥有像石正丽这样的研究人员,他们承受了不该承受的东西,可是却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值得尊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石正丽 

panrongdong

如今,武汉事件弄得大家战战兢兢,多地已经启动重大突发事件的一级响应,而此事件的主要涉事人员蝙蝠,也被推到了众人的风口浪尖之上。

一直以来,蝙蝠就是一个饱受争议的生物。

在国外,蝙蝠常与恐怖故事、鬼屋和吸血鬼联系在一起,但是在我国,蝙蝠代表着祥和,有一个历史悠久的谐音梗,蝙蝠的“蝠”和福气的“福”同音,因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的符号。

蝙蝠是名副其实的“万毒始祖”。

众所周知,我们身边存在很多致命病毒,狂犬病毒、埃博拉病毒,还有2022年前的病毒,这些疾病传播快速,亡率很高,像埃博拉病毒感染后的亡率高达90%,狂犬病毒病发后的亡率几乎是100%。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这些可怕的病毒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曾出现在蝙蝠身上。

蝙蝠的多种特异之处,让它成为众多病毒的理想宿主。

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近千种的蝙蝠共携带137种病毒,其中人共患病毒61种,而作为我们的老朋友啮齿类动物(老鼠),共携带179种病毒,其中人共患病毒68种。

虽然在携带人共患病毒的数量上,蝙蝠比不上老鼠等啮齿类动物,但作为和人类接触较少的蝙蝠来说,这样的病毒体量,已经非常惊人了。

同样是病毒,为什么人类会出现重大疾病甚至亡,而蝙蝠却丝毫没有影响?

蝙蝠“发烧”飞行

蝙蝠是哺动物,但因为拥有翅膀,成为唯一一种能够长时间飞行的哺动物。

在长距离飞行的过程中,蝙蝠势必会提高新陈代谢,从而导致体一般要高,在40摄氏度左右。

首先,40摄氏度的体温,对很多病毒来说并不是理想温度,这时,只有一些具有进化优势的病毒才能生存下来;

其次,略高的体温会引发一系列的免疫保护。

在一般的疾病中,发烧后,我们会想尽办法退烧来控制体温,但从生理学上来,发烧是一种增强现有的免疫反应,减少病原体严重影响的方式。

这表明飞行相关的体温波动,可以保护蝙蝠不受感染,就像发烧可以保护哺动物一样。

全天候的免疫反应

新陈代谢增强,产生的代谢物也多,为了防止高代谢的生活方式DNA,蝙蝠进化出了一种复杂的防御机制。

在哺动物中,细胞因子是免疫的信号分子,当机体感染后,就会立即做出反应,产生相应的细胞因子。

一般情况下,在没有病毒感染的时候,有些细胞因子是检测不到的,但是科学家发现,蝙蝠即使没有病毒感染的情况下,也能持续表达这种细胞因子。

换句话说,它们的免疫不断增强,保持全天候的抗病毒状态,健康完全不会受到不利影响。

最后

蝙蝠之所以成为“万毒始祖”,人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人类已经开始占领蝙蝠的自然栖息地,增加了与这些动物接触的风险,再加上蝙蝠通常与数百甚至数千只同类生活在一起,一旦染病,蝙蝠之间容易传播。

在马来西亚,人们将商业养猪场安置在蝙蝠栖息的森林中,从而导致了首次由猪传播的尼帕病毒,最终在人类中暴发。

随着人类继续占领地球上其他丛林,我们可能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共患病毒的爆发。

今天是武汉,明天又会是哪里?

相关问答

武汉病毒研究生冠状病毒

病毒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型肺炎的病原体。变种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具有亲缘关系,但它是非常独特的一种冠状病毒,在2022年冬到2022年春肆虐全球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传染性型肺炎)的元凶就是这种冠状病毒。2022年,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带领的国际研究团队分离到一株与病毒高度同……

快乐皇帝

武汉病毒研究生泄露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WHO)领导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周二表示,新冠病毒最有可能来源于动物,并传染给人类。科学家们还驳斥了病毒是由中国武汉某实验室泄露的理论。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家一直在武汉进行调研,试图寻找新冠疫情起源的相关线索。这调查期间,研究人员走访了医院、实验室、包括华南海鲜市场在内的多个市场,以及……

lisalisa喵喵

武汉病毒所研究生传染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2022-nCoV),因2022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在2022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真的已经成为全球性流行病了吗? 2022年1月30日,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小熊猫球球酱

武汉病毒研究生与新冠病毒

“COVID-19”。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月11日在瑞士日内瓦“科研路线图:新型冠状病毒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谭德塞在发布会上说:“我们现在对这种疾病有了一个新的名称,COVID-19。”他指出,这个短语代表了“202……

人在驴途

风口浪尖上的武汉病毒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座落在武汉市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始建于2022年,是专业从事病毒学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根据新时期的办院方针,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科技目标是面向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人口健康和的战略需求,面向病毒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以医学病毒和农业病毒(微生物)为主要研究领域,以病毒学基础研究、……

小马楠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