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湖北考研 > 武汉大学民俗学研究生考试书

武汉大学民俗学研究生考试书

最新回答

我的歌声里AA

曾参加《人类学词典》、《社会学词典》的编写,合作主编“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心理学与中国发展》、《中国文化厄史》、《黄鹤楼志》、《大江东去——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著有《文化之道》、《中国人的传统角色》、《人类信息的沟通——传播史》,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社会学研究》、《研究》、《世界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未定稿》、《心理学探新》、《大众心理学》、《武汉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现代传播》、《》、《中国教育报》、《文献》、《读书》、《东方》、《社会科学战线》、《东南文化》、《民俗研究》、《寻根》、《民俗曲艺》()、《历史月刊》()、《中国文化月刊》()、《孔孟月刊》()、《国文天地》()等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100余篇,一些著述曾被《新华文摘》、《书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国古代史》等专题)、《中国人民大学社科信息集萃》、《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大学学报》以及的《》(World Journal)等报刊转载。
一、 独著
1.1999,《文化之道——人类学启示录》,湖北人民出版社,2022年2月。
2.1999,《中国人的传统角色》,湖北教育出版社,2022年8月。
二、 合著
1.1997,《中国文化厄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22年1月。
三、 主编
1.1999,《黄鹤楼志》(副主编并撰“概述”),武汉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
四、 参编
1.1988,《社会学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6月。
2.1991,《人类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22年5月。
五、 学术性文章
1.1982,智力问题探新,《心理学探新》1982.4.
2.1985,谈谈旅途社会调查,《社会(社会学杂志)》1985.5.
3.1985,广西融水白云乡瑶族女不读书的研究,《研究》1985.5.
4.1985,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瑶族教育情况调查,《广西研究》1985.1.
5.1986,论少数文化中的竞赛,《中南学院学报》1986.4.
6.1986,我国学如何为现实服务,《学与现代化》1986.4.
7.1987,广西融水红瑶婚姻、家庭及习俗心态调查,《广西研究参考资料》第7辑。
8.1987,猿人转变新论,《未定稿》1987.23.
9.1988,芦笙文化丛初探,《贵州研究》1988.1.
10.,对早婚和不落夫家的新认识,《广西研究》.4.
11.1990,勤奋耕耘六十余载
著作等身桃李满园——记吴泽霖教授,《湖北社科通讯》1990.2-3.
12.1990,文化与人格(译文),《译丛》1990.2.
13.1991,试论与心理,《中南学院学报》1991.4.
14.1991,从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别看人类起源的动力,《当代中国人类学》,上海三联书店,1991,11。
15.1992,吴泽霖研究思想述评,《中南学院学报》1992.4.
16.1993,文化濡化及代沟,《社会学研究》1993.1.
17.1993,吴泽霖博物馆思想管窥,《民俗研究》1993.1.
18.1993,女娲神话中的一个关键细节的复原,《中南学院学报》1993.4.
19.1993,《人类学辞典》求疵,《辞书研究》1993.5.
20.1993,从田野中来,《读书》1993.9.
21.1993,意识论略,《黑龙江丛刊》1993.4.
22.1993,我国各泥土造人神话的比较研究,《黔南》1993.1-2.
23.1994,余响之余响,《博览群书》1994.2.
24.1994,置于时空流中的自然崇拜——《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读后,《研究》1994.2.
25.1994,中国乡村社会控制的变迁,《社会学研究》1994.3.
26.1994,论人类起源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3.
27.1994,子和宇宙蛋——创世神话中的生殖意象,《贵州研究》1994.2.
28.1994,天人和谐——中国古神话透露的信息,《东方》1994.2.
29.1994,女娲与依罗——土家族神话对古神话复原的启示,《湖北学院学报》1994.1.
30.1994,“”与洪水神话的干连,《淮阴师专学报》1994.1.
31.1994,生产、生殖、祖社及太阳树——中国古代桑文化谈片,《文史知识》1994.4.
32.1994,“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落脚点,《湖北教育报》1994,4,18。
33.1994,我国学发展中的缺憾,《社会科学战线》1994.4.
34.1994,峰回路转
柳暗花明——读《明清宫廷疑案》,《博览群书》1994.6.
35.1994,数字“七”发微,《中南学院学报》1994.4.
36.1994,释“干栏”,《读写月报》1994.11.
37.1994,世纪末再回首——读吴泽霖《人对黑人、犹太人和东方人的态度》一书,《研究动态》1994.3.
38.1995,心灵的战栗——美容手术失败的心理打击,《大众心理学》1995.1.
39.1995,一幅重要的画面,《读书》1995.4.
40.1995,宋代的妇女生活,《文史知识》1995.8.
41.1995,宋元时期游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冲击毁伤,《史学月刊》1995.4.
42.1995,从人类学角度看社会控制,《中南学院学报》1995.4.
43.1995,天梯考,《文献》1995.3.
44.1995,广告中的男性中心观,《学习》1995.9.
45.1995,妇女观的倒退,《》1995,10,4。
46.1995,女娲抟土造人神话的复原,《寻根》1995.3.
47.1995,中国民俗学攀升的坚实阶梯,《民俗研究》1995.3.
48.1995,龙与中华文化的多元起源,《黑龙江研究丛刊》1995.3.
49.1995,北方武力冲击对宋文化的双重毁伤,《湖北大学学报》1995.6.
50.1996,人类心理的跨文化研究,《中南学院学报》1996.1.
51.1996,论中国古代的桑崇拜,《世界研究》1996.1.
52.1996,中国元典文化寻踪,《社会科学动态》1996.5.
53.1996,冯天瑜的文化之旅,《书城杂志》1996.3.
54.1996,戊戌不缠足运动的文化透视,《社会学研究》1996.3.
55.1996,女性与数字“七”,《民间文学论坛》1996.2.
56.1996,人类学对政治的研究,《南方研究论丛》第一辑,出版社,1996,5。
57.1996,放足与放心——戊戌不缠足运动的回顾,《中南学院学报》1996.4.
58.1996,
宗法、保甲、乡约——两宋时期的乡村社会控制,()《历史月刊》1996.8.
59.1996,“上骈生耳目”新解,()《孔孟月刊》1996.12.
60.1997,说须发,《文史知识》1997.1.
61.1997,丐帮与丐——一个社会史的考察,《湖北大学学报》1997.1.
62.1997,中国神话的演化轨迹,()《历史月刊》1997.3.
63.1997,闲说皇帝,《东方文化》1997.2.
64.1997,成长的界标——中华的成年礼,《寻根》1997.4.
65.1997,名士与名,()《历史月刊》1997.6.
66.1997,史研究的有益尝试,《中国社会科学》1997.6.
67.1997,“金莲要小,牌坊要大”——宋代的妇女生活,《书摘》1997.12.
68.1997,畲文化二元性论纲,《畲族民俗风情》,海峡文艺出版社,1997,4。
69.1998,婚嫁与新娘——一个历史民俗学的考察,《民俗研究》1998.1.
70.1998,寡妇问题——社会史立场的检诘,《湖北大学学报》1998.2.
71.1998,盘古的来历,()《民俗曲艺》111期(2022年1月)
72.1998,巫的原始及流变,《东南文化》1998.2.
73.1998,从“粤人蓄婢”说开去——关于奴婢角色的风俗史话,《广东民俗》1998.2.
74.1998,可怜薄命作君王——历史上的角色错位现象,()《国文天地》第14卷第2期(2022年7月)
75.1998,门子与门人,《文史知识》1998.10.
76.1998,追忆泽霖先生,《中南学院学报》1998.4.
77.1998,从《评皇券牒》看瑶人的边际心态,《艺术》1998.4.
78.1998,从婚俗看婚姻的本质,《广东民俗》1998.4.
79.1998,中国历史上的流民,()《历史月刊》1998.8.
80.199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谈中国历史上的隐士,()《国文天地》1998.12.
81.1999,关于中国的大家庭,《读书》1999.1.
82.1999,侠士论谈,()《历史月刊》1999.1.
83.1999,试伦的文化沟通本质,《黑龙江丛刊》1999.2.
84.1999,中医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以数字“七”与女性的关系为例,()《中国文化月刊》1999.2.
85.1999,中国历史上女性的反礼教行为,()《历史月刊》1999.4.
86.1999,文化的命运,《》1999,5,13。
87.1999,婚礼:文化的确认与民俗的展示,《广东民俗》1999.2.
88.1999,中国传统家庭的人生角色——以几种女性角色为例,()汉学研究中心编《中国家庭及其伦理研讨会论文集》,汉学研究中心出版,2022年6月。
89.1999,家庭类型研究及中国的家庭类型,《社会科学动态》1999.6.
90.1999,“苍颉四目”试解,《文献》1999.3.
91.1999,都市困境——人类发展面临的一个问题,《东方》1999.8.
92.1999,假设与验证的循环推进——由《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想到中国文化研究的学术路向,《湖北大学学报》1999.4.
93.1999,文化:越问越糊涂,《艺术》1999.3.
94.1999,中国历史上的君子,《湖北方志》1999.5.
95.1999,关系和关系研究——介绍《中国城市的工作和不平等》并以此纪念吴泽霖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南方研究论丛》第4辑,出版社,2022年9年9月。
96.1999,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有关状元的风俗史话,《民俗研究》1999.3.
97.2022,图穷匕现话刺客,()《历史月刊》2022.2.
98.2022,宗族文化与社区历史——以湖北土家族地区为例,《湖北大学学报》2022.1.
99.2022,以人为中心——《潘光旦选集》读后,《博览群书》2022.3.
100.2022,敬老传统的社会与文化意义,《》2022,3,3。
101.2022,记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吴泽霖先生,《武汉文史资料》2022.2.
102.2022,人文精神和文化转型——冯天瑜教授的学术理路,《武汉文史资料》2022.4.
103.2022,粉墨生涯话优伶,《文史知识》2022.2.
104.2022,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对自身与环境关系的思考,《东方》2022.6.
105.2022,文化中的边缘人,《艺术》2022.2.
106.2022,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从《平皇券牒》看瑶族的族群意识,《广西学院学报》2022.4.
107.2022,解决问题
知难而上——人类学者访谈录,《广西右江师专学报》2022.3.
108.2022,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控制中的一种力量,《东南文化》2022.7.
109.2022,传统社会中的妇女抗争,《》2022,11,3。
110.2022,民俗(含“概况”、“过年”、“饮食习俗”),《武汉年鉴(2022)》“社会生活”,武汉年鉴社编辑出版,2022年8月第1版。
111.2022,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中国教育报》“学园”,2022,1,10。
112.2022,民间故事:谁在讲谁在听——以廪君盐神故事为例,《民间文化》2022.1.
113.2022,人类学关于环境与生活类型的研究,《广西研究》2022.1.
114.2022,居住模式与生育文化,《市场与人口分析》2022.2.
115.2022,生育文化与宜昌经验,《治本之路》,中国人口出版社,2022年5月。
116.2022,民俗(含“概况”、“庙会”、“行”、“游戏”、“礼品”),《武汉年鉴(2022)》“社会生活”,武汉年鉴社编辑出版,2022年7月第1版。
117.2022,警惕及集体名义下的学术腐败,《》2022,8,16。
118.2022,《艺术民俗学》评述,《民俗研究》2022.2.
119.2022,对时间与空间、文本与生活的关注——萧放《〈荆楚岁时记〉研究》读后,《湖北大学学报》2022.5.
120.2022,对土家族文化的一点认识(代序),《社区历史与乡政村治》,出版社,2022年10月。
121.2022,不同不同文化的相处之道——现代化问题与文化多样性,《世界》2022.6.
122.2022,教礼仪文化的追索——读康志杰著《教的礼仪节日》,《江汉论坛》2022.2.
123.2022,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土家族文化的发生学阐释》读后,《中南大学学报》2022.2.
124.2022,从《创世纪》说开去——谈谈中国各的人类起源神话,()《国文天地》2022.4.
125.2022,民俗(含“概况”、“电子贺年”、“公共空间·综合性娱乐场”、“公共空间·民俗饮食文化街”),《武汉年鉴(2022)》“社会生活”,武汉年鉴社编辑出版,2022年7月第1版。
126.2022,人类家庭的文化透视,《广西右江师专学报》2022.4.
127.2022,21世纪前十年中国学面临的任务,《学论集——兰州2022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22年5月。
128.2022,生育文化与民俗心理学,《湖北大学学报》2022.3.
130.2022,人类生育、社会控制与文化心理氛围——从志材料出发对生育文化的讨论,《研究》2022.3.
131.2022,文化、文化结构与文化心理,《人文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22年?月。
132.2022,中华的待老之道——从社会、文化、心理等层面展开的讨论,《学通报》,云南大学出版社,2022年12月。

人大菲菲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主任/教授
钟年,男,汉族,2022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202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随即任职于中南学院研究所。2022年9月调至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2022年底破格晋升为教授。2022年11月调至武汉大学,现为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系主任,湖北省跨世纪学术骨干,并兼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学会理事、中国人类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理事、湖北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民俗学会理事、武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委员、《民俗研究》杂志编委及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自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等领域的研究,曾多次赴广西、湖北、湖南等地的汉族、瑶族、苗族、土家族地区开展田野调查,有关研究成果曾获、湖北省等处的优秀科研奖励。曾参加《人类学词典》、《社会学词典》的编写,合作主编“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心理学与中国发展》、《中国文化厄史》、《黄鹤楼志》、《大江东去——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著有《文化之道》、《中国人的传统角色》、《人类信息的沟通——传播史》,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社会学研究》、《研究》、《世界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未定稿》、《心理学探新》、《大众心理学》、《武汉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现代传播》、《》、《中国教育报》、《文献》、《读书》、《东方》、《社会科学战线》、《东南文化》、《民俗研究》、《寻根》、《民俗曲艺》()、《历史月刊》()、《中国文化月刊》()、《孔孟月刊》()、《国文天地》()等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100余篇,一些著述曾被《新华文摘》、《书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国古代史》等专题)、《中国人民大学社科信息集萃》、《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大学学报》以及的《》(World Journal)等报刊转载。
学术著作成就见链接
守護天使109
一、首先,感谢你对我校的关注。
二、中山大学开设民俗研究生专业的有两个系——中文系和人类学系。
一)中文系
1、中文系的参考书如下:
民俗学概论:本科目考试范围为:民俗的基本特征,民俗的类别及其特征(如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等等不同类别及其特征),中外民俗学史、民俗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考察学生对民俗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中外民俗学学术动态的了解、把握程度; ②考察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经验、感受以及描写能力;③注重对学生知识结构和学术功底的考察,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理论、方法,解读、分析、阐释民俗现象以及中外民俗学文献的能力。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民间文学概论:本科目考试范围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间文学的类别及其特征(如神话、传说、故事等不同类别及其特征),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民间文学的多交流关系,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及其科学写定,中国民间文学史略,民间文学的鉴赏与研究等等。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2、笔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3)610民俗学概论
(4)803民间文学概论
复试专业课:F0106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
二)人类学系
1、人类学系的参考书如下:
民俗学理论与方法:①《民俗学概论》,钟敬华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②《中国民俗学通论》,陈启新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
人类学概论:①《人类学通论》,庄孔韶编,山西教育出版社,2022年1月;②《现代人类学》,周大鸣、乔晓勤著,重庆出版社,1990;③《人类学概论》,庄孔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7月;④《走进他者的世界》,麻国庆著,学苑出版社,2022年1月。
2、笔试科目如下: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3)649人类学概论
(4)854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复试专业课:F2307民俗学综合课
三、自主命题。
四、祝你好运。
特力小屋
我就是今年2022年考民俗的研究生
不同的学校考的不一样,但大多数学校都要用民俗学概论这本书如果你选定考某一个学校,你可以去他们学校的研究生网站去看看研究生参考书,估计你现在只能查打2022年的参考书,其实2022年的书和2022年的差不多每个学校考的数目都不一样,在2022年9月份的时候你在看一下你报的那个学校的参考书,确定一下数目和2022年是否一样,有的学校感觉自己民俗考的太简单了,就会改书的,就如辽宁大学一样,他们的参考书在去年9月份就改了
譬如参考试卷,你去百度文库搜一下,一些名校的有试卷你可以下载下来,就算你报的不是名校,这些考试题目对你很有帮助
顺便说一下,考民俗就应该做笔记,每一章每一节自己都整理出来,这样对你的考研很有帮助的专业课很好考,关键是英语,考1区尽量要达到48分以上,才有把握的
民俗的研究生属于法学分数,一般名校分数很高的,总分要达到350以上
好好复习吧,现在准备研究生来得及呢祝你成功
实创佳人
考研其实也是一场信息数据站,掌握报考学校和专业备考信息的数据也是成功的一步,现在聚英考研网为大家分享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专业课参考书,希望这个文章能够帮助到报考中大中国语言文学系的童鞋们吧。
一、中国语言文学系专业:
社会学
研究方向:
民俗学
中国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
01 文艺学
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3 汉语言文字学
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05 中国古代文学
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二、初试科目:
社会学专业: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1 英语一
(3)610 民俗学概论
(4)803 民间文学概论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
804 文学理论(含中西文论)
方向01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1 英语一
(3)611 文学评论写作
(4)804 文学理论(含中西文论)
复试专业课:S1115026 美学
三、参考书目
社会学:
初试指定教材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作者:高丙中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全2册》;作者:周星;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民俗学概论》;作者:钟敬文;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民间文学教程》;作者:刘守华、陈建宪;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明民间文艺学教程》;作者:叶春生著;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四、2022-2022分数线
2022 考学科门类(专业)总分 单科(满分=100)单科(满分>100)
05文学 355 50 90
五、2022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资料推荐
《2022中山大学文学基础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
《2022中山大学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
《2022中山大学古汉语与古文字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
《2022中山大学语言学概论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
《2022中山大学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
《2022中山大学古汉语与古文字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
《2022中山大学语言学概论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
专业课的复习最重要的就是资料的收集,找到所报考院校专业的考研资料对复习考研很有帮助。专业课复习方面还有一把锏,那就是历年真题,每年考题真题的重现率都相当高,《复习全书》都是有真题的。如果能找到上届考上的师兄师姐们,就可以买到一些真题的答案和内部讲义,省点钱。

相关问答

武汉民俗学研究生

武汉大学法学院2022年民俗学招生目录招生年份:2022年本院系招收人数:400专业代码:030304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同等学历01民俗文化与现代化02民俗旅游文化03民间文艺学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329综合知识{含社会学概论(不含统计部分)、中国……

梦朦胧6620

武汉大学民俗研究生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主任/教授钟年,男,汉族,2022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202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随即任职于中南学院研究所。2022年9月调至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2022年底破格晋升为教授。2022年11月调至武汉大学,现为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

zq13301666852

武汉大学民俗学考研参考书

专业课:③645民俗学理论④865民俗学综合民俗学理论参考书:1、《民俗学概论》主编:钟敬文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2、《中国民间文学》作者:李惠芳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民俗学综合参考书:1、《中国社会思想史》主编:王处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6月2、《中国文化史》作者:冯天瑜杨华任放出版社:高……

Pocky小豆丁

武汉大学民俗学研究生考试书

武汉大学法学院2022年民俗学招生目录招生年份:2022年本院系招收人数:400专业代码:030304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同等学历01民俗文化与现代化02民俗旅游文化03民间文艺学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329综合知识{含社会学概论(不含统计部分)、中国……

纳兰依若

武汉大学民俗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大学现当代文学、新闻学、古代文学、民俗学热招中想在职参加民俗学专业考研的朋友,有好了,大学的民俗学研究生课程班开班了,该班开设了民俗学精品课程,并且提供民俗学参考文献、民俗学有关资料、民俗学教案、民俗学考研试题、民俗学毕业论文选题,了解世界民俗学创始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只要您符合条件,通过了民俗学……

小蝴蝶飞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