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湖北考研 > 武汉大学城规研究生方向

武汉大学城规研究生方向

最新回答

康泽装饰
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特点
  摘 要 结合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分析总结了其规划研究过程的一些方法和特点,以期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科学思路。轨道交通网络规模2022 年为130 km ,远景年为215 km 。城市地区轨道网规模为325 km。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由7 条路组成,总长215 km ,设站178 座,设置车辆维修基地3 处,车场10 处;规划大型客运枢纽5 个,布置跨长江线路3 条控制预留4 个通道,跨汉江线路2 条。
  关键词 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Wuhan City rapid rail transit network planning, ysis summed up the study of their planning pcess and charactestics of some methods with a view to explore the suitable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s rapid rail transit network planning scientific Rail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ize in 2022 to 130 km, the vision was 215 The orbital network of areas the size of 325 Wuhan City, rail transit network planning pgram by the sn ad component, with a total len 215 km, set up 178 stations, set up vehicle maintenance base 3, 10 yards; planning five major passenger hub, layout lines css the Yangtze River 3 Contl set aside four channels, css the Han River Line
  Key words: Wuhan, rail transit, network planning
  1 线网规划特点
  1 线网布局与武汉三镇8 个主要发展方向相吻合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延续了长江两岸三镇鼎立、均衡发展的城市格局。受湖泊、山体的自然阻隔,汉口、汉阳、武昌三镇形成了比较明确的城市发展主方向。见图2 。
  从图2 中可以看出,武汉三镇的发展主方向是:
  ·汉口地区———沿解放大道上延的吴家山、古田方向;沿解放大道下延的堤角、后湖方向;沿常青路向北的常青花园、天河机场方向。
  ·汉阳地区———沿汉沙公路向西的蔡甸方向; 沿318 国道向南的四新、沌口方向。
  ·武昌地区———沿珞喻路向东的东湖、关山方向;沿武咸公路向南的青菱、白沙方向;沿和平大道向北的青山方向。
  在上述的城市8 个主要发展轴向上,集中了武汉市目前和未来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最具发展前景的城市新区、新城。根据统计分析, 至2022 年,在城市发展轴向上分布的人口和岗位数量占主要规划总数的80 % 。基于对这一城市布局形态的研究,规划方案与城市用地布局紧密结合,其线网布局覆盖了全部的8 个发展轴向。
  2 线路走向与城市客流主要流向一致
  未来客流主要流向的分析主要是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运用加拿大交通规划专业软件, 根据1998~1999 年城市综合交通调查资料,建立武汉市客流交通预测模型。通过客流预测分析,掌握未来城市公交客流需求和空间分布形态 。通过客流主要流向的研究,确定了轨道交通的走廊。
  3 线网规模与总体控制的合理规模相吻合
  按交通需求及线网覆盖率,类比国内外相关大城市的一些基本参数,并结合武汉市地域广阔的特点,推算出网络合理规模。通过线网合理规模的研究,掌握了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合理的控制指标。各预测年的控制指标如下:
  线网规模远景年为200~ 220 km ,2022 年宜为50 ~ 60 km , 2022 年线网规模宜为100 ~ 130 km 。城市地区2 256 km2 轨道交通网络规模为300 km 左右。规划方案的线网总体规模为215 km ,2022 年建设 3 km ,2022 年建设130 km ; 城市地区轨道网规模为325 km 。可见,规划方案的线网规模均在合理规模内。
  4 线网布局能满足过江客流武汉三镇鼎立,长江两岸均衡发展的城市格局导致越江交通成为城市交通的首要问题。
  现状跨长江公交客运总量约60 万人次/ 日,全部由常规公共交通承担,跨江公交线路达到72 条。在解决未来跨江交通出行方面,应以轨道交通方式为主,逐渐提高轨道交通承担的跨江客运量比重, 减少常规公交长距离跨江出行。
  跨江专题研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不同时期有多少跨江客流量,需要几条跨江通道才能满足需要,跨江通道设置在什么位置最合理,建设时期如何选择。
  根据对未来跨江交通需求的预测,结合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通行能力,远景年宜设置3~4 条地铁过江通道。根据对跨江客流空间分布的分析,轨道跨江通道应优先设置在长江一、二桥城市中心区,以减少绕行,方便居民跨江出行。为满足上述跨江交通的需求,规划方案布设了3 条控制预留了4 条 过江通道。第一条过江通道,即轨道2 号线位于长江一、二桥间。
  5 线网与大型客流集散枢纽有良好的衔接
  轨道交通线路必须联系城市大型交通枢纽和客流集散点,通过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形成换乘方便、辐性强的大型客流枢纽,对稳定轨道交通线网结构、快速便捷疏导客流、方便居民换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认为,在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中重点需要考虑的大型客流枢纽包括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汉口商业中心、武昌洪山广场和汉阳十里铺等。规划方案中,这些大型交通枢纽均有2~3 条轨道线接驳。
  6 线网对城市新区、新城开发的促进
  根据武汉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要求,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创造城市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促进周边地区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结构体系的城市地区发展思想。在规划中,随着主城地区的人口趋于饱和,还将大力发展城市新城。形成以主城为核心,以新城为支柱,主城紧凑发展,新城各具规模,交通联系方便的城乡一体化地区。城市轨道网建设必须考虑主城与新城间的出行要求。通过对城市地区的研究,确定了主城线路向外围延伸的规模和走向。
  规划方案中,每一条轨道线路的外围端点均与新城有着便捷的联系,而城市的重点发展新区均有轨道交通线经过。由此,通过轨道交通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城市新区新城的发展。
  7 充分考虑了国铁资源的利用
  国铁参与城市交通,在国外由来已久,如东京的山手环线、东京50 km 范围内的武藏野线铁路外环线70 余km 、横穿东京东西的本线等, 线路共长几百公里,服务于城市交通。
  武汉市是我国中部腹地的中心城市,铁路四通八达。现辖区内铁路营业里程达1 078 km , 主城区铁路网密度为 8 km/ km2 。随着城市铁路及城市综合运输业的发展,铁路交通已经日益富有余力。城市轨道交通应充分利用这一既有资源。基于国铁的专题研究,规划方案中对已有资源的利用作出了初步的规划设想。设想武汉市主城区既有铁路中可能开辟市郊客运线5~6 条,线路长度约140~170 km 。
  8 线网进行分层布局和定性分析
  规划方案从结构上可分为镇间骨架线路、镇内主干线路及网络辅助线路等三个层次。参见图1 。
  1 镇间骨架线路
  由沟通两江四岸的轨道2 、3 、4 号线构成“ 三线环绕,镇镇互通”的镇间骨架线路全长约90 km , 跨越两江,连通三镇,骨架线路两两相交,三线扣环,不仅连通了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京广铁路高速客运中心等对外交通枢纽,而且衔接了汉口、武昌、汉阳三镇的中心区以及汉口博览中心、汉口后湖居住新区、汉阳四新居住新城、沌口汽车城、洪山广场、中国光谷等重要客流集散枢纽。这3 条线路重点解决跨江交通及长距离交通问题,加强三镇间的联系。
  2 镇内主干线路
  由轨道1 、5 号线组成江南江北两条镇内轨道干线全长约65 km ,分别贯穿汉口及武昌镇内的东西方向。两条主干线沿镇内客流主流向布设,且穿越轨道交通镇间骨架环,在充分满足镇内客流需求的同时,又为镇间客流提供了便捷的换乘,减小了主干道的客运交通压力。
  上述镇间骨架及镇内主干线路构成了“三线联三镇,镇镇互通;两线贯两岸,支撑发展。”的轨道交通网络主体。该主体的网络线路疏散旧城、辐新区、四通八达,带动武汉三镇8 个主要发展方向的城市建设,提供便捷通达的交通服务。
  3 网络辅助线路
  轨道6 、7 号线构成线网辅助线路全长约60 km 。6 号线沟通汉口、汉阳旧城及后湖新区,增加跨汉江通道。7 号线联系汉口北部与武昌东南部,增加了跨长江通道。两条辅助线路扩大了轨道交通网络的覆盖率,有利于提高全网络的服务水平。
  2 规划方案评价
  2022 年10 月29~30 日,在武汉市召开了《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审会。专家组评审认为:规划方案的线网总体规模合理,结构形态符合武汉市城区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布局;线网方案有机地融合于城市总体规划;线网方案具有较好的可实施性;线网评价体现了武汉城市特点;交络方案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规划技术路线正确,其通预测贯穿网络规划的全过程,对优化轨道交通网规划成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参 考 文 献
  1 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局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2
  2 陆化普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研究与实践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2
  3 易思蓉 地铁路网规划的多目标综合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 , 2 :31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王颖880804

胡荣煌,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蔡志磊,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周 晓,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吴丹,深圳市城乡
张婷婷,重庆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程望杰,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刘 洋,湖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潘 悦,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赵 茜,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毛纬丰,特拉华大学研究生
徐 晶,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吕 峰,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余 力,深圳华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汪海铭,湖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陶文铸,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 玮,深圳市城市规划编研中心
翟 强,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杨正光,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亢晶晶,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蔡 希,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王 嵩,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杨雪芹,广东省碧桂园房地产开发公司
欧 力,武汉万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杨艺宣,上海海外建筑景观事务所 胡 方,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李小宇,沈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朱俊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张道华,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艾勇军,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吴 丹,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李 丹,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涂 欣,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林 丹,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汪勇政,安徽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规划学院
刘伟毅,武汉科技大学城建学院
赵 超,深圳市世联地产投资咨询公司 李 进,中南林业大学城市规划系
邓凌云,长沙市城市规划局信息中心 任雪冰,北京工业大学城市规划系
肖 瑜,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贺 慧,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yy瘦胖纸
先说说地理科学专业的考研方向:
地理科学三大主流考研方向: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
其他相关方向:区域经济、城市规划、气象、地质、水文、土地资源管理
地理科学是一级学科,每个院校的地理学招生专业是不一样的,以北京大学举例
北京大学0705 地理学
070501 自然地理学
研究方向
全日制土地科学全日制资源管理与区域开发全日制全球变化与城市生态全日制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全日制资源信息全日制流域综合管理全日制古水文及环境变化全日制流域地表过程全日制土壤微生物学与生物地球化学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53 法语 或 254 德语 ③601 高等数学 ④915 自然地理学
研究方向:
全日制构造地貌学全日制气候地貌学全日制地貌过程与沉积全日制环境演变与环境考古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01 高等数学 ④915 自然地理学 或 917 地球概论
070502 人文地理学
研究方向:
全日制理论与计量地理学全日制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全日制经济地理与产业规划全日制社会地理与人口规划全日制城市发展与区域规划全日制土地与住房研究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53 法语 或 254 德语 ③685 城市地理学 或 601 高等数学 ④922 经济地理学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
研究方向:
全日制地理信息基础理论全日制空间分析与智能理解全日制高性能地学计算全日制数字地球与智慧城市全日制三维地理信息全日制地理信息建模与应用全日制地理信息工程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④817 地理信息
070521 地理学(历史地理学)
研究方向:
全日制历史人文地理全日制城市历史地理全日制历史时期环境变迁与环境考古全日制区域历史地理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53 法语 或 254 德语 ③681 历史地理学与中国历史地理 ④923 中国地理
070523 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
研究方向:
全日制城市与区域规划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01 高等数学 ④918 城市规划原理
研究方向:
全日制生态规划与生态修复技术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01 高等数学 ④919 普通生态学
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070523
研究方向:
全日制城市与区域规划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01 高等数学 ④918 城市规划原理
研究方向:
全日制生态规划与生态修复技术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01 高等数学 ④919 普通生态学
研究方向:
全日制土地利用规划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01 高等数学 ④915 自然地理学
070524地理学(景观设计学)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95 景观设计学原理 ④929 专业综合1(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基础) (包括建筑设计基础,城市设计基础) 或 930 专业综合2(城市规划基础) (包括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地理)
国内地理学专业较好的院校有: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
综上每个院校的地理科学考试科目是不一样的,建议你先定下目标院校,然后去目标院校的研究生网站,查找招生目录。
竹径通幽处
毫无疑问,华中科技大学的建筑学更适合你。原因是华中科技大学是2022年由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而成。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以前是直属5大城市建设学院之一,在建筑方面的实力不容小觑。合并后,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的规划、建筑、道桥、城镇建设等精华师资、图书、设备悉数并入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为新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附: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规划建筑系于2022年5月合并而成;下设建筑学系、城市规划系、环境艺术系、《新建筑》杂志社、建筑设计研究院及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原华中理工大学(华中工学院)建筑学系成立于2022年,当年9月招收首届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学校聘请清华大学周卜颐教授出任首届系主任,著名建筑师黄康宇先生、蔡德庄先生、张良皋先生和黄兰谷教授、童鹤龄教授参与创系,使该系从一起步就获得相当高的基点和十分丰厚的经验。2022年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土木工程系和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组建建筑工程学院;2022年机构调整,成立建筑学院,学院下设建筑学系及建筑设计研究院,聘全国建筑设计袁培煌教授担任院长。2022年获学位委员会批准,原华中理工大学正式设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2年5月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同时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与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两种专业评估。
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是经批准的我国第一所城市建设学院,是直属高校之一。它的历史起源于2022年12月3日成立的建筑工程学校,先在江西庐山办学,后迁武汉建校。2022年成立武汉城市建设学院,2022年夏称武汉建筑工程学校;2022年与南迁的北京建材学院合并,建立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2022年在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开办了城市规划专业。2022年2月,武汉建材学院的城市规划专业在校三个班搬迁至武汉城建学院新校园,并成立武汉城建学院城市规划系,下设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2022年,开办建筑学专业。2022年武汉城建学院系部调整,风景园林系撤销,并入城市规划系;城市管理系撤销,其中城市管理专业的部分城市规划专业教师并入城市规划系,成立新的城市规划与建筑系,下辖建筑学、城市规划两个专业。
2022年5月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规划建筑系合并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年城市规划专业以优秀级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本科教育评估。学校聘请全国建筑设计袁培煌教授担任名誉院长。
合校六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从机构调整、师资配备、培养方案修订及办学条件完善等各个方面已经完成了专业重组与相应的学科建设,踏上了新的办学之路。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涵盖了建筑、规划、景观及环境艺术学科,可授予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
学院现有专用教学大楼,面积为11000㎡。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简介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22年7批准恢复重建,隶属领导。她的历史 可以追朔到2022年代。她的前身是中南建筑工程学校,由中南地区的郑州高等工程学校、武昌 高等工程学校、武汉土木技校、长沙楚怡高等工程学校、长沙市政工程学校、湘乡高等工程 学校等六所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师生合并成立。属中南建筑工程部领导。校址设在风光秀丽 的江西庐山。2022年12月3日,在庐山大礼堂举行了隆重的建校开学典礼。
�2022年学校迁 入武昌,校址设在武昌马鞍山,校名改为武昌建筑工程学校,直属建筑工程部领导,同 年,广州珠江水利学校土木本科师生又并入本校。2022年5月学校升格为大专,定名为武汉 建筑工程专科学校,同年年底更名为武汉建筑工业学院。2022年又易名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在当时是全国唯一的一所城市建设专业的高等学府。2022年中南给排水设计院专科学校给 排水专业师生并入本院。196410月定名为武汉建筑工程学校。2022年10月与原北京建筑工业 学院合并为湖北建筑工业学院。之后又改名为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新建的武汉城市建 设学院校,2022年8月破土动工,校址位于武汉东湖之滨、马鞍山麓。东有“桃园胜地”之 称的九峰林公园,西与华中理工大学毗邻,南接关东科技工业园,北与秀丽的东涌风景区相 依。随着学院建设的不断发展,目前,占地面积为39735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校园内教学主楼、图书馆、力学馆、物理馆、计算机中心等建筑错落有致,大学生活动中 心、标准运动场、游泳池以及蓝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教学活动基础设施配备齐全。�学 院现设有6个系:城市规划与建筑系、城市建设与管理系、环境工程系、城市道路与交通工 程系、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和社会科学系。本科教育有12个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 设计、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个学科有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包括建筑设计 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管理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道路瑟铁道工程、交通规划与管 理和经济法。2022年在校本专科学生近5000人,硕士研究生70人,成人教育学生3200余人。 毕业生分布北京、上海、广州、湖北、湖南等全国23个省市。现有教职员工1000余人。全校 藏书35万册,设有20个专业实验室,向全国发行刊物《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含自然科 学版和社会科学版�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还办有其他层次教育,院内设有成人教育学院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省建设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在办好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学院积 极支持倡导广大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建立了建筑设计研究院甲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甲级、风景园林研究所、房地产经营管理研究所、结构工程研究所、房地产估价事务所等 科研设计机构。承担着国家、部委、省市等科研设计项目。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校形成 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逐步建立起面向21世纪国家城市建设事业需要和适 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学科体系。
贪吃的双鱼宝宝
先说说什么是地理学
地理科学专业是一门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研究地域与人们生活关联的一门学问。研究大致分为两大领域,即以地形、地质、气候、海洋等自然环境为对象的自然地理学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为对象的人文地理学。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大量地理应用方面的研究,学习者会接触到有关地质、勘探、地图绘制、地理信息、城乡规划等等多方面的知识。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接受地理科学思维和地理科学技能的训练,同时兼顾环境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培养,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地理教学、地理教学研究、地理科学研究、地理实际应用及环境教育等各种基本能力。
再说说地理科学专业的考研方向:
地理科学三大主流考研方向: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
其他相关方向:区域经济、城市规划、气象、地质、水文、土地资源管理
地理科学是一级学科,每个院校的地理学招生专业是不一样的,以北京大学举例
北京大学0705 地理学
070501 自然地理学
研究方向
全日制土地科学全日制资源管理与区域开发全日制全球变化与城市生态全日制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全日制资源信息全日制流域综合管理全日制古水文及环境变化全日制流域地表过程全日制土壤微生物学与生物地球化学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53 法语 或 254 德语 ③601 高等数学 ④915 自然地理学
研究方向:
全日制构造地貌学全日制气候地貌学全日制地貌过程与沉积全日制环境演变与环境考古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01 高等数学 ④915 自然地理学 或 917 地球概论
070502 人文地理学
研究方向:
全日制理论与计量地理学全日制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全日制经济地理与产业规划全日制社会地理与人口规划全日制城市发展与区域规划全日制土地与住房研究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53 法语 或 254 德语 ③685 城市地理学 或 601 高等数学 ④922 经济地理学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
研究方向:
全日制地理信息基础理论全日制空间分析与智能理解全日制高性能地学计算全日制数字地球与智慧城市全日制三维地理信息全日制地理信息建模与应用全日制地理信息工程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④817 地理信息
070521 地理学(历史地理学)
研究方向:
全日制历史人文地理全日制城市历史地理全日制历史时期环境变迁与环境考古全日制区域历史地理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53 法语 或 254 德语 ③681 历史地理学与中国历史地理 ④923 中国地理
070523 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
研究方向:
全日制城市与区域规划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01 高等数学 ④918 城市规划原理
研究方向:
全日制生态规划与生态修复技术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01 高等数学 ④919 普通生态学
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070523
研究方向:
全日制城市与区域规划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01 高等数学 ④918 城市规划原理
研究方向:
全日制生态规划与生态修复技术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01 高等数学 ④919 普通生态学
研究方向:
全日制土地利用规划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01 高等数学 ④915 自然地理学
070524地理学(景观设计学)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95 景观设计学原理 ④929 专业综合1(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基础) (包括建筑设计基础,城市设计基础) 或 930 专业综合2(城市规划基础) (包括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地理)
国内地理学专业较好的院校有: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 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
就业前景
大学老师,,科研机构,出版社,国家和地方的门,地质单位,矿业单位等。

相关问答

武汉大学城规研究生方向

据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城市规划为专业学位。据研招网,在研究生招生中,一些院校会在城乡规划学专业下设城市规划方向。即考生报考时既可以报考(专业学位)城市规划,也可以报考有城市规划方向的城乡规划学。不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同,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武汉大学为例,(专业学位)城市规划研究方向为:(01)城乡规划……

iamYolandaXYZ

武汉大学城乡规划考研方向

据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城市规划为专业学位。据研招网,在研究生招生中,一些院校会在城乡规划学专业下设城市规划方向。即考生报考时既可以报考(专业学位)城市规划,也可以报考有城市规划方向的城乡规划学。不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同,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武汉大学为例,(专业学位)城市规划研究方向为:(01)城乡规划……

爱吃之虎虎

武汉大学城乡规划研究生方向

陈铭,2022年毕业于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城市规划专业,2022年至今先后在武汉大学建筑系和武汉理工大学建筑系任教,现为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博士研究生。现任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建筑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多年来,主要从事城市住区社会文化与空间形态、城乡住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城市可……

蹦蹬的小兔子

武汉理工城乡规划研究生方向

城市规划还是武汉大学的好一些的。厦门大学还是文科类的比较好的。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具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展城乡道路交通规划、城乡生态规划、园林游憩规划,并能参与城乡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乡开发、房……

a长了一半的草

武汉大学城市规划学研究生方向

据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城市规划为专业学位。据研招网,在研究生招生中,一些院校会在城乡规划学专业下设城市规划方向。即考生报考时既可以报考(专业学位)城市规划,也可以报考有城市规划方向的城乡规划学。不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同,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武汉大学为例,(专业学位)城市规划研究方向为:(01)城乡规划……

木易洛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