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湖北考研 > 湖北开设历史学考研的大学

湖北开设历史学考研的大学

最新回答

白羽蓝翎
考研就考英语、政治、历史学专业基础。
历史学专业基础考什么你可以去看考研大纲。
考上研学什么,就看你要学什么了和对什么方向感兴趣,还有你考的导师带的方向是什么。
主要的方向一般都分成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也可叫专门史,史学理论,历史地理,历史文献等方向吧。
但是世界古代史里又可以根据时段、地理不同分成各个方向,比如说希腊罗马史、埃及学等等,
西欧中古史可以分时期划分,按国别划分,现在中古史的研究已经很完整了,像妇女史、城市史等等都有专门的论著。
总之考研的时候选择方向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导师,比如我喜欢的是西欧中古史,最喜欢的国家是意大利和德国,我就会选择主修教史、文艺复兴史等等了。但是这也要看你考的学校会开设怎么样的科目,你可以根据研究生院开设的科目去自主选择学什么。研究生开设的科目一般都是专题性质的了,更深入和具体。好一点的学校开的课就会更多,选择余地也多,但是导师的课是必定要上的。
差不多就这么多回答了吧 - -打了好久的字。
。你补充的那个问题其实可以自己上网去查的。
兰州大学 辽宁大学 南京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
西北大学 郑州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大学 重庆师范学院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南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 武汉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山大学 安徽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兰州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清华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新疆大学 北华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州大学 河南大学 吉林大学 暨南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南昌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宁夏大学 青海学院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四川师范学院 四平师范学院 苏州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西北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学院 湘潭师范学院
徐州师范大学 烟台师范学院 延边大学 云南大学 云南学院 中南学院
浙江大学 中南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黑龙江大学
湖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东华大学 扬州大学 外交学院
z未成年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机构设置   历史文化学院是学校历史最悠久的学科院系之一。现设有历史学系、档案学系、国际文化交流学系、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拉丁美洲史研究室、中日社会比较研究中心、妇女文化研究中心等教学和研究机构。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50余人,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和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学院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人。   学科专业   学院拥有历史学省级重点学科;拥有专门史(文化史)博士点和历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文化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历史教学论等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档案学硕士点;拥有历史学、档案学、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国际文化交流等本科专业。   科学研究   多年来,本院教师在中国文化史、社会史、经济史、明清史、楚文化史、拉丁美洲研究、国际关系史、湖北区域文化、档案学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了《中华文化史》、《中国社会史论》、《湖北文化史》、《中华文化通志·土地赋役志》、《巴西的历史与现代化》、《双元价值观: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等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著作。近年来,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出版各类著作7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各类科研成果10余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武汉市社科优秀成果奖、图书奖。   对外交流   学院与国内外高校有广泛的联系,曾多次派人到澳大利亚、韩国、、、巴西、、新加坡等国以及、、澳门等地讲学;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在海外出版和发表论著,促进了中外学术交流。   学院位于学校教科大楼的11——14层,办公和实验室、资料库等用房面积为940 平方米;建有多功能教学实验中心、档案现代化管理实验室、档案保护技术实验室等教学实验设施;设有学院资料中心和文化史特色资料中心,藏书约5万册,中外文期刊450种。   学院教师勤奋敬业,院内教风、学风严谨、活跃,历年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杂草公主/yl
从现在各学校工业设计专业的硬件条件来看(包括教学设备,模型条件,老师的配置等等方面):
清华、同济、北理、湖大、广美、江南这几个学校是比较成熟的,是国内工业设计考研的主流学校。同时由于最近几年各学校对工业设计的重视,
一些新的学校的硬件也开始跟上。但就工业设计本身的特点,除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外,历史是比较重要的,只有长时间开设这个专业,才能
较全面和优化的课程设计。
从软件来看(如学校开设的历史、地理位置、老师的水平、行业影响力、就业率、在校期间的锻炼机会等等):
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学校比较占优势,因为身处三大经济区域,以上提到的各方面资源配置都比较占优势。特别是相对工业设计比较特殊的实践
性特征,更需要有较好的锻炼机会。同时这也是保证今后就业率的有利条件。
综合以上条件,清华、同济、北理、湖大、广美、江南应该是工业设计考研不错的选择,同时提醒大家,考研应该考好一点的学校。但这个好学校
堕落的胖子
从现在各学校工业设计专业的硬件条件来看(包括教学设备,模型条件,老师的配置等等方面):
清华、同济、北理、湖大、广美、江南这几个学校是比较成熟的,是国内工业设计考研的主流学校。同时由于最近几年各学校对工业设计的重视,
一些新的学校的硬件也开始跟上。但就工业设计本身的特点,除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外,历史是比较重要的,只有长时间开设这个专业,才能
较全面和优化的课程设计。
从软件来看(如学校开设的历史、地理位置、老师的水平、行业影响力、就业率、在校期间的锻炼机会等等):
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学校比较占优势,因为身处三大经济区域,以上提到的各方面资源配置都比较占优势。特别是相对工业设计比较特殊的实践
性特征,更需要有较好的锻炼机会。同时这也是保证今后就业率的有利条件。
综合以上条件,清华、同济、北理、湖大、广美、江南应该是工业设计考研不错的选择,同时提醒大家,考研应该考好一点的学校。但这个好学校
umaumauhauha

在一个具有强大工科、医科及理科的高等学府建设一个人文学科的学科门类,确立明确而切实可行的学科建设方向是关键。因此,在本科组建之初,历史研究所即在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教授的领导下确立了优先发展中国文化史、形成该校历史学科优势和特点的指导思想。围绕这一学科建设方向,历史学科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近3年来,历史学科在学校有关领导、各有关职能部门的热情关心、支持和有力扶持下,积极引进有关高级专门人才,注重名校名家弟子,注重德才兼备,注重不同的学术风格,成绩显著。近年引进的人才分别毕业或工作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大都年富力强,具有较大的学术成就,并富有学术创新精神,为本学科的科研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潜力与活力。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罗家祥教授,师承北京大学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教授,在两宋政治史、学术文化史等学术领域具有独到的研究,曾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年青基金等资助的研究项目多项;原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雷家宏教授,在民俗史、地方史及家族制度史等研究领域成就斐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李传印教授,受学于国内外知名学者瞿林东教授,在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史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建树,他们均已成为该校历史学科一个学科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此外,来自于武汉大学的刘金华博士,来自于华东师范大学的金学清博士,于武汉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李琼等人,也都具有较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理论素养,将在未来的学科发展中显示出鲜明的学术个性和学术实力。预计在未来的3年内,历史研究所将根据本学科发展需要,再引进3-5名在学术上有较大建树的高级专门人才,并进一步整合和优化现有资源,从而使该校历史学科具备一支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学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在,该校历史学科围绕专门史(中国文化史)进行重点建设,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
在专门史专业中,已形成三个明确的学科发展方向:
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史
学术带头人李传印教授。李传印教授曾承担或参与特批项目《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分典》魏晋南北朝部分、《古皖究》、《中国古代史学与政治关系及其现代启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马克主义的史学成就》等重要课题的研究,《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北朝谱学与北朝政治》是其见功之作。
两宋学术文化史
学术带头人罗家祥教授。罗家祥教授在完成宋代政治史的有关研究之后,即转向两宋学术史的研究,先后承担了《王氏新学与宋代社会》、《从新学到理论—11世纪后半至13世纪初年宋学主流的嬗递》、《两宋学术嬗递与政治变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研究课题,并获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1项,其《北宋党争研究》、《北宋王氏新学的兴衰及其理论价值》、《王氏新学的历史命运及其内在原因》、等研究成果获得学术界的好评。
中国民俗文化史
学术带头人雷家宏教授。雷家宏教授在宋辽金学术文化史、中国古代社会史、民俗文化史、地方史等方面均有较深的研究。作为史学工作者,还参与湖北省及武汉市区域经济建设的一些重要活动,献计献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上述3个学术发展方向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该校历史学科的建设,扩大了该校历史学科的影响。预计在未来的3年内,历史学科将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和本学科的发展特点,加大建设力度,会有更大的起色。其基本目标是在历史学科的8个二级学科中,再建设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两个硕士学位点,力争在202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计划于2022年着手进行专门史博士学位点的申报工作。 学科组建之后,十分注重科研工作,将此提到事关本学科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看待,积极组织并大力鼓励开展科研工作,大力鼓励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申报。
所获成果
截至目前为止,本所已获国家社科基金1项(罗家祥教授,《两宋学术嬗递与政治变迁》); 2人次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人文社科重大招标课题的申报并获批准(罗家祥教授、雷家宏教授);1人次参加重大研究课题1项(李传印教授,《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分典》魏晋南北朝部分);1人次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李传印教授,《中国历史上腐败与反腐败研究》),1人次参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李传印教授,《中国马克主义的史学成就》); 1人次参加组织的精品教材撰写工作(罗家祥教授),武汉市资助的科研项目课题1项,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研究基金1项。在科研方面,已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23篇。这些科研活动的展开和成果的取得,已经显现出本校本学科的优势和特点,极大地扩大了本校历史学科的影响。但是,在这样一所以理工科著称的高等学府,我们充分认识到,要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展示出历史学科的人文价值,仅在本学科领域取得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投身各种教学活动,以科研工作带动教学工作,实现历史学科人文价值的创造性。历史学科现在的教学工作现分为两个层次,即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和本校各院系本科生教学。
在本科教学工作方面
历史学科自组建以来,即充分利用本学科特点和学科优势,积极投入该校本科教学工作,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如罗家祥教授在投入研究生教育的同时,先后开设有“中国传统文化专题”、“21世纪中国国学选介”、“中国通史”等课程;雷家宏教授先后开设有“中国历史文化”、“家族制度与中国文化”、“中国思想史专题”等课程;夏增民讲师先后开设有“中国政治史”、 “中国人文传统”、“中国历史专题”等课程;李琼讲师先后开设有“中国战争史”、“20世纪中国政治力量对比”等课程,这些课程具有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色,受到学校有关部门及广生的欢迎。2022年引进的3位博士(其中含一位教授)也已全身心投入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如李传印教授除承担历史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外,还为本科生新开“中国历史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理想及其实践”等课程,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此外,金学清博士和刘金华博士也开设了具有历史学特色的公选课。此外,其它一些历史学科的课程也正在组织和建设中。截至现在为止,历史研究所已先后为全校各院系本科生开设公选课16门。极大地丰富该校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本学科将根据现有师资的专业方向,不断调整、充实和提供具有历史学特色的、适应该校特点的高质量的课程,为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在研究生教学工作方面
历史学科已形成完备的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和管理体系,组织和建设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专题”、 “学术思想史研究方法”、“两宋史料学”、“两宋政治史”、“两宋学术文化史”、“史学理论与方法”、“魏晋南北朝史料学”、 “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史”、“中国民俗文化文献学”、“中国民俗文化史专题”、“民间与社会文化专题”等课程。现有师资力量已能充分满足历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需要。在2022年如期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基础上,2022年,本学科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将有较大的增长。历史学科的一些教师还积极参与该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人文讲座和校内各类学术团体举办的学术讲座。如2022年4月,罗家祥应该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邀以“胡适与中国现代人文精神”为题作学术演讲;2022年12月,罗家祥教授应华中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之邀以“中日关系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为题作学术演讲;2022年11月,雷家宏教授应该校历史文化协会之邀以“家族制度与中国文化的几个问题”为题作学术演讲,这些活动均受到学生的好评和欢迎。 近3年来,为建立该校历史学科的学术地位,扩大该校历史学科的影响,历史研究所积极以各种方式组织进行学术交流,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国外学术界,历史研究所与国外从事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如与哈佛大学语言文明系、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与波特兰州立大学历史系等院校的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建立了学术交流渠道,为该校历史学科走上国际学术舞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今年3月,刘金华博士将代表该校历史学科应邀赴合作进行学术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历史研究所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积极组织参与各类重要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努力提高该校这一新兴学科的影响。努力进行对外学术交流。近两年来,本所已有5人次参加了高水准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曾先后邀请历史学专业的专家学者为人文素质教育基地作过4次学术讲座,已与北京大学古代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建立了各种学术交流和学术互访关系。此外,罗家祥教授代表该校历史学科几次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历史学科系主任联席会议,大力宣传该校举办文科的宏大构想,大力宣传该校历史学科建设的思路。年是本学科在国内学术交流方面较频繁的一年。3月,历史研究所张岂之教授、罗家祥教授应邀参加北京大学出版社在武汉举行的座谈会;5月,雷家宏教授应邀参加由《楚天金报》和东湖管理局举行的“东湖与西湖的对话”学术讨论会;9月,配合该校校庆,历史研究所举行中国文化史、中国学术史系列学术报告会;10月,该校历史研究所罗家祥教授、雷家宏教授参加在武汉大学举行的关于东湖人文景观建设与历史文化学术座谈会,为地方经济建设献计献策;10月,李传印教授应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新中国的史学成就与中外史学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11月,夏增民老师应邀参加广州考古发现的“南越国遗迹”学术讨论会,并提交论文《由广州南越王墓所见文化遗存透视岭南文化变迁》;11月,雷家宏教授应邀参加《楚天金报》、东湖管理局、湖北省旅游协会举办的“东湖十景”评审会;12月,历史研究所邀请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瑞明教授来该校作学术讲座;12月,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系3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来该校历史研究所参加历史学科建设与发展座谈会。本学科所有教师同心同德、精诚团结,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为本校及本校历史学科赢得了荣誉,也为本校本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拓展了空间。

相关问答

武汉考研历史学的院校

张建民,男,2022年10月18日生。河南长葛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曾任历史学院院长。兼任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地方志副总纂,国家减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专职教授;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武汉大学科……

qianshuijun

武汉大学的历史系考研

2-2武汉大学历史系学习;2-8武汉大学马列主义基础理论课部任教;9-7武汉大学历史系15、16世纪世界史方向硕士研究生,师从吴于廑先生,获硕士学位;7-10武汉大学历史系任教,助教,讲师;10-8英国伯明翰大学历史系英国近代史方向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9-10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任教,副教授;10至……

stella59444

武汉大学的历史学考研

武汉大学有相关的专业武汉大学(112)历史学院(060122)★国际关系与中外关系史(01)现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查看武汉大学(112)历史学院(060122)★国际关系与中外关系史(02)冷战史及大国对华关系查看武汉大学(112)历史学院(060122)★国际关系与中外关系史(03)、加拿大对外关……

rabbit林恩

武汉大学的历史研究生

2-2武汉大学历史系学习;2-8武汉大学马列主义基础理论课部任教;9-7武汉大学历史系15、16世纪世界史方向硕士研究生,师从吴于廑先生,获硕士学位;7-10武汉大学历史系任教,助教,讲师;10-8英国伯明翰大学历史系英国近代史方向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9-10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任教,副教授;10至……

夕颜无照

湖北开设历史学考研的大学

提起历史,大家的感觉想必都比较复杂,不喜欢的同学觉得历史就是记硬背、甚是无聊;真心喜爱历史的同学又会被其惨淡的就业情况所击退,只能当一项爱好来对待。虽然就业前景一般,但历史是不可抹杀的,其存在的意义也远远大于“将来能不能找到好工作”的层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将历史研究进行到底:历史学、世界史、外国语言……

锦瑟无端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