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湖北考研 >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研究生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研究生院

最新回答

小嘉菜菜子
招调剂的,地理学下面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自然资源学5个学科,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成都山地害与环境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等研究所和学院。
唐伯兔吃小白兔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是一个集工科、理科与管理类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学院,由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土地科学学院、原武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和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于2022年1月3月合并组建而成。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横跨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4个一级学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院。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2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1个湖北省二级重点学科土地资源管理);7个硕士点和7个博士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土地资源管理、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6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和共享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现有本科生1400余名,硕士研究生近400人,博士研究生120余人。
心泊-李伟
招收自然地理的研究所有:
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成都山地害与环境研究所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青藏高原研究所(本部在北京)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招收人文地理专业的研究所有: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成都山地害与环境研究所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招收地图学与地理信息(GIS)的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成都山地害与环境研究所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南京土壤研究所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04年8月6号

2022年以来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承担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研究专题等在研项目课题6个,合同总经费1400多万。 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华北地区水循环及水资源安全研究。 2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变化环境下的水文循环非线性与不确定性研究。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领域前沿项目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环境下的陆地水循环研究。 4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重大项目课题3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5)中国科学院寒旱所-加拿大CIDA-武汉大合研究项目黑河流域中游草地生态建设与水资源量化管理研究。 6)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 7)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2022-2022),西北地区水土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生态环境) 8)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2022-2022),东北地区水土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生态环境)。

海螺拍客
学院概况
华中农业大学是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前身是建于2022年的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202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农学院和湖南农学院有关系科合并组建华中农学院土壤农化系。2022年,土壤农化系微生物学科专业整体划入新成立的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22年,土壤农化系更名为资源环境与农业化学系。2022年,以资源环境与农业化学系为基础组建资源与环境学院。
学院现设有土壤与植物营养、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环境信息等3个系,3个实验教学中心, 5个教学科研实践基地,1个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校级研究中心、1个农业信息网站,湖北省土壤肥料学会挂靠本院;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4个普通本科专业,2个自考助学本科专业;拥有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个湖北省特色学科及“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1个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点。现有在职教职工83人,退休教职工33人,各类在校全日制学生2022人。
学院现任党委书记为冯永平研究员,院长为蔡崇法教授,党委副书记为黄依群,副院长为刘凡教授、赵竹青教授、刘震。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61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18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59人,占97%;具有博士学位的51人,占6%。学院有兼职(客座)教授30人。专职教师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导师及作者各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者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享受特殊津贴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人、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1人、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 2人,湖北省“111人才工程”1人,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获得者1人,湖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湖北省优秀教师1人,享受湖北省特殊津贴2人;20多人次在国内有关学术机构任正、副主任、理事长、理事,10多人次任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等。一批教授被聘为全国和湖北省测土配方施肥、湖北省水土保持等专家组成员,一大批青年博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学院现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8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3人(博士1人、硕士2人)。
学科建设
学院现有农学、理学、工学等三个学科门类,涵盖农业资源利用、环境科学与工程、林学等3个一级学科的6个二级学科。设有农业资源利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博士点,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资源环境信息工程等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资源环境信息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农业推广硕士(农业资源利用、农业信息化领域)、工程硕士(环境工程领域)等3个专业学位点;农业资源与环境(含水土保持方向)、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地理信息等4个普通本科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环境工程与管理等2个自考助学本科专业。
农业资源利用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2个学科为湖北省特色学科,资源环境信息工程为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湖北省品牌本科专业,环境科学专业获准立项创建湖北省品牌本科专业。
人才培养
学院已建立起“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普通本科生1091人,全日制研究生327人,外国留学生5人,专业学位研究生45人,继续教育学生550人。研究生与普通本科生数量之比约1:3。
学院近几年主持国家、湖北省、校级的教改及创新性实验计划等项目30多项,《地质地貌学》获国家精品课程,《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获湖北省精品课程,获湖北省及校级教学奖励20余项,主编出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农林院校十五及十一五规划教材等10余种。2022年以来连续2022年获校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
学院现有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微量元素研究中心、环境生态研究中心、水土保持研究中心,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信息等3个实验教学中心,积极组建农业信息研究中心。实验用房4000 M2,设有9个教学实验室;有气相色谱仪、等离子发光谱仪、微量热仪、比表面分析仪、原子吸收仪、X-线衍仪、流动注分析仪、TOC自动测定仪、微波消解装置、气体催化反应装置、差分S等一批高档实验仪器和软件,固定设备1400台(套件),总价值1300多万元。在校内有植物生产类教学实习基地,校外有咸宁红壤综合试验站、荆门漳河灌溉试验站、大冶地质勘探大队、湖南株洲化工集团等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校内教学科研实践基地获批准立项建设。
学院领导的大学生绿色协会先后两次获得“全国湿地使者行动”二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环保社团”、“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等称号。近年来本科生攻读研究生录取率超过35%,国家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超过94%,毕业生年度就业率达到98%。2022年以来,学院向社会输送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文新、邓子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范云六,原国家科技部副部长韩德乾等为优秀代表的各类毕业生3000多名。校友为回馈母校、激励在校学子努力学习,捐资设立“校友奖学金”;数家企业捐资助学,设立“企业奖学金”。
科学研究
学院2022年以来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200余项,其中主持“863”、“ 973”、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等各类项目、课题1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5000多万元。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EI和ISTP收录论文200余篇;主、参编专著20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二、三等奖11项;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项、提名奖1项,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6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3项;获得专利15项。主持的“华中农业信息网” 2022年、2022年、2022年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农业百强网站”。
对外交流
学院先后与、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一批高校、科研院所保持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关系。2022年以来,200余人次赴外讲学、交流访问;外籍专家150余人次、国内专家120余人次来院交流访问,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余次。2022年9月和2022年9月,相继举办了第四届土壤矿物-有机物-微生物相互作用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国际动植物硼营养学术讨论会,30多个国家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学院已获准承办2022年全国青年土壤与植物营养学大会。
发展展望
经过5-2022年的努力,把学院初步建成为质量优良、效益显著、传统优势学科整体实力居国内同类学院前列,新学科专业具有明显特色优势,2-3个学科方向在国内领先,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研究型学院。

相关问答

武汉资源环境考研院校

武汉大学内也算得上比较好的学院了,是一个集工科、理科与管理类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学院。专业有: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土地资源管理。毕业后是武大的毕业证。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由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土地科学学院、原武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和原……

吃货JyHl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研究生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于2022年9月在原湖北大学地理系、环境工程系、湖北省农业资源与区域规划研究所等基础上组建而成。学院下设地理科学系、地理信息系、城乡规划系、环境工程系、湖北省农业资源与区域规划研究所、遥感应用中心武汉分中心、国家遥感考古实验室湖北工作站、湖北省自然保护研究所、湖北大学新型肥料研究……

倩倩19860816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研究生学院

刘金山,男,生于2022年5月,湖北丹江口市人,博士。2022年6月本科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22年6月研究生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2022年7月进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工作。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于2……

包子熊二

武汉大学环境资源学院研究生

07至今,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系讲师,地理系主任助理;09~06,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系博士研究生;09~0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硕士研究生;09~0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本科学习。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是一个集工科、理科与管理类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

rememeber24

武汉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是一个集工科、理科与管理类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学院,由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土地科学学院、原武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和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于2022年1月3月合并组建而成。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横跨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4个……

橄榄色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