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师 > 经济师中级曲线整理

经济师中级曲线整理

最新回答

睿智杭州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科目的满分是140分,合格分数线按照满分的60%划定,即为84分。
免费领取》》》最新经济师备考资料,助你一年过2科!

【拓展资料】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科目简介

1、考试内容与特点
(1)经济学基础
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尤其是微观经济学部分,涉及到需求曲线、供给曲线等35条曲线。
(2)财政
知识点较多,涉及大量分类、原则、理论、特征、方法、经济学家名字等内容。
考试时考查较为细致和分散,主要考查教材原文,学习难点就是“记不住”
(3)货币与金融
专业金融名词理解困难。考试时99%的题目来自于教材的原文,比较侧重考查历年真题所考查过的知识点,有原题,但更多的是原题的简单变形。

(4)统计
计算公式比较多;概念颇多,平时生活中接触少;考察文字性内容偏多。
(5)会计
专业术语比较多,平时生活中接触少。
(6)法律
知识点多、侧重考查概念、特征、分类、原则等法律的基础知识。考查内容大部分涉及考试指定教材上的原文原话。
有灵活考查的趋势,在物权法和合同法中也会考查一些小案例,并要求根据所学法律知识来对案例进行分析。
优质体验课开始报名了!详情直接》》》经济师限时特惠课程

2、考试题型与分值配比
(1)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
(2)多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以上就是与【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合格分数线为多少】相关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经济师考试资讯,欢迎大家前往高顿教育经济师频道。
丶沫小若
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自诞生以来一直是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政策工具。半个世纪以来,菲利普斯曲线一直是不同学派争论的焦点,对曲线的评价也有很大差别。菲利普斯曲线曾经为正统凯恩斯主义干预宏观经济的“相机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从而使资本主义变成了“可调控的资本主义”;同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又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根本不成立,的经济政策是无效的。围绕经济理论史上的供求之争,菲利普斯曲线实际上成为了各学派争论的突破口和政策分析工具。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讨论有很多,但大都是散见于各处的论文,对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体系本身进行讨论的还很少。本文试图从学说史角度对菲利普斯曲线自诞生之日起各个西方主流经济学流派对菲利普斯曲线的支持、批判和发展做一个详细的整理和综述。正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经历了货币主义的附加预期修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以理性预期为假设的否定和新凯恩斯主义者坚持市场非自动出清假设下对模型的复活和进一步修正。从主义历史唯物观的角度来看,存在决定意识,经济现实决定理论工具,任何经济理论都是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 本文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反映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反向替代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是成立的,但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经济制度、产业结构等因素的作用,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菲利普斯曲线所呈现出的表象是不同的。随着各个国家经济现实的继续变化,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也将继续。中国经济在波动中求得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新、旧凯恩斯主义和西方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菲利普斯曲线对中国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突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对菲利普斯曲线的产生过程和理论解释做一介绍;第二章讨论现代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对曲线的修正和否定;新古典学派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明显与事实不符,于是第三章介绍新凯恩斯主义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复兴;第四章介评了菲利普斯曲线的最新发展——货币工资向下刚性模型与近似理性模型;第五章简单讨论了菲利普斯曲线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钱川同学

后来,菲利普斯对稳定政策和经济动态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22年他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封闭经济中的稳定政策》,其中讨论的就是反应滞后对宏观稳定政策的影响。菲利普斯有着那种工程师特有的根深蒂固的经验主义倾向,他总觉得在做理论思辨之前要先搞计量分析,于是,他开始着手做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在2022年,菲利普斯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那篇著名的《1861-2022年英国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后来所说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是在这篇文章中首先提出来的。菲利普斯利用近2022年间的英国工资的统计资料,讨论了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发现:一、名义工资的变动率是失业率的递减函数;二,即使当名义工资的增长率处在最低的正常水平,失业率仍然为正菲利普斯的统计大约为2%-3 %。
菲利普斯写作此文的最初动机可能是为了回击别人对他的博士论文的批评。当研究结果出来之后,他并没有进一步寻找理论上的解释。最早给菲利普斯曲线以理论解释的是他的同事理查德利普西。利普西认为,失业率与劳动力市场上过度需求的程度呈负相关的关系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多,就业机会越多,失业率越低,劳动力市场上过度需求的程度又和名义工资上升率呈正相关的关系,所以,可以推出失业率和名义工资上升率也呈负相关的关系。利普西严格地从微观的劳动力市场的角度解释菲利普斯曲线,从这一点来说,也许他在宣传菲利普斯曲线的众多学者中是最较真的。
但真正使菲利普斯曲线一夜之间扬名的,还要算萨缪尔森和索洛2022年在《经济评论》上发表的那篇《关于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事实上,“菲利普斯曲线”这个名称就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在这次讨论中给起的。这两位经济学家用的数据换掉英国的数据,并用物价上涨率代替名义工资增长率,得出了短期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换关系。有了菲利普斯曲线,新古典综合派就可以方便地开出宏观经济政策的药方:要想降低失业率,不妨提高通货膨胀率,为了治理通货膨胀,难免在失业上作出牺牲。但实际上,凯恩斯式的需求政策往往是把充分就业目标置于降低通货膨胀率目标之前。有了这两位的推重,菲利普斯曲线从此就被绣上了新古典综合派的旗帜,写进了新古典综合派的宪章。
正是由于菲利普斯曲线在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中处在重要位置,但相比之下它又最缺乏理论支撑,因此,新古典综合派的对手们就要首先不遗余力地攻击菲利普斯曲线。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弥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202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时的讲演辞,讲的就是菲利普斯曲线的演变。他认为:一,理性的工人将根据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决定其劳动力的供给。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去讨论失业率和名义工资变动率的关系纯粹是一种误导。二,菲利普斯曲线所宣扬的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替换关系只在短期才存在。由于短期内了解一般价格水平的信息成本太高,所以工人会有暂时的“货币幻觉”,错把名义工资的提高误认为是实际工资的提高而增加劳动力供给,而雇主会沾沾自喜于他所生产的那种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增加工人雇佣量,孰不知这时候整个价格水平都在上升。长期内,工人和雇主都会调整预期,使得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这时,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不再存在,有的只是一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意味着失业率完全不受通货膨胀政策影响,弗里德曼称之为“自然失业率”。三,弗里德曼断言,用通货膨胀换取就业增加的凯恩斯式需求政策,犹如扬汤止沸,每一次都只能暂时有效,下一轮再想增加就业,除非用更高的通货膨胀率。
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的攻击,多少还客气了一些,因为他还是承认,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至少在短期内是存在的。在他之后的一些新保守主义经济学家对菲利普斯曲线的抨击更是不遗余力。主张“理性预期”的卢卡斯等人干脆认为,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也是垂直的,换言之,凯恩斯式的需求政策已经被公众预期到了,这种老一套的把戏观众早就知道底细了,再往下演得了谁呢?致力于开创公共选择学派的JM布坎南则认为,菲利普斯曲线的背后,是所谓的过程中,大众膨胀对政治势力扩张的纵容,以及政治势力扩张对大众膨胀的哄。演到后面,喜剧会变成闹剧,甚至悲剧。事实已经证明,在60和2022年代,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失业率不降反升,菲利普斯曲线从斜率为负变成了斜率为正!
看看辩论席上这些大出风头的辩手们:以萨缪尔森和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在2022年代的宏观经济学界独领风。弗里德曼在2022年代频频出击,几乎是单枪匹马地挑战新古典综合派,并扎下了货币主义的大营。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学说被认为是2022年代的宏观经济学。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在整个现代经济学王国里独树一帜,而且从者如云。这几位清一色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2022年获奖,索洛1987 年获奖,弗里德曼2022年获奖,卢卡斯2022年获奖,布坎南2022年获奖。象这样几位顶尖高手凑在一起,一场“世纪大战”肯定是少不了的。这阵势很象武侠小说中的华山论剑。——参加讨论的各方人物越来越多,围绕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也越来越激烈,菲利普斯本人却悄不出声地退席了。
这个来自南半球一个偏僻小国的农家子弟,心理上多多少少总和那些自命不凡的理论家们有点儿格格不入。他早年在昆士兰金矿的工棚里自学来的那点电机工程知识,可能比他后来在伦敦的学堂里受到的经济学教育深刻得多。从2022年代起,菲利普斯的主要兴趣就放在所谓的“最优控制理论”方面,人们公认,他是把最优控制和控制工程的技术最早引入经济计量分析的学者之一。从某种角度来看,菲利普斯还在做着那个彩色水流的梦想。作为一个工程师,他的特点是精于构造而疏于思辨,他喜欢把经济社会当作一个可以拿来操作的,并且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操作得更得心应手。但拿这种思路去做经济学,肯定是一条险径和歧途。哈耶克反复提醒经济学家们警惕的,就是这种工程师式的幻想,用他的话说,跑进这条路子的经济学家,“如果不是一个,就是一个特定的危险人物”。和菲利普斯一样,哈耶克也曾在伦敦经济学院任教,只不过当他离开的时候,菲利普斯还没进校。果然,从2022年代起,经济学家对菲利普斯关心的那些问题就渐渐失去了兴趣。

跑跑跑pao
拉菲尔定律就是拉斐尔铁塔自然形成的时候的自然公式 由拉斐尔定律延伸出拉菲尔曲线 :20世纪2022年代,年轻的经济学家拉菲尔提出了一个奇怪的看法:对边际收入和资本减税,可获得更多的税收。理由是,减税将产生更多资本,提高企业和员工的生产率,整体经济将增长。这是过去2022年持续繁荣的原因。

拉菲尔定律大致的内容就是:资金通过几何倍增、五级三晋制和出局制的分级累加,达到1160人时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了,出局者拿走1040万元的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资金留在了内,再通过不断的升级(本项目就是从3800元升级到36800元再到现在的69800元的),以后面的超额资金来弥补前面所形成的亏空,计算比较复杂,,只要项目还在延续,这个游戏就永远能够玩下去。而当这个项目因某种原因一旦终止,最后出现的亏空将会由最初形成的结余和通过国家财政补贴来弥补。当我问到国家财政为什么会补贴此项目这个问题时,她说其实每进一笔钱的同时,交给了国家45%的税收,国家叫停项目当然是有责任补贴的,况且国家拿了这笔钱投资肯定也是有收益的,拿出资金来弥补也是天经地义的。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的话,到最后项目进入的门槛也将越来越高,人数也会越来越少,倍数也将越来越低。
因为这个项目是利国利民利己的,对国家是有百利无一害的,所以国家不会取缔、也不会终止的。国家通过这个项目达到一个地方的经济增长级的目的,然后由经济增长极带动其他地方的经济达到跳跃式发展。项目的漏洞和亏空只能通过提门槛的模式逐渐缩小漏洞,最后改变模式通过立法,立法后有国家通过后人补漏洞。中国经济就是要整体强盛,首先要发展沿海、西部、中部,达到民富国强的目的。
编辑本段拉菲尔曲线
拉菲尔曲线 ,揭示的是税率和税收总额的关系。拉菲尔认为,随着税率的上升,税收收入刚开始会上升,但如果税率上升得过高,高于某值后,税收收入反而下降。 拉菲尔曲线
画在图形上更容易理解,横轴为税率,纵轴为收入,拉斐尔曲线就是一条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小小米珠
如果是用于考试理解,我建议你这样理解:1、基数效用论是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是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法。2、基数效用论是要表示用数量累积程度来衡量的“满足程度”。如50大于10,前者效用大于后者。而序数效用论是用通过顺序或等级表示,即第一比第二的效用大,美比丑的效用大。3、基数效用论涉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效用曲线以及后面的成本曲线。序数效用论涉及需求曲线的推导,是重点。

搜索
高级经济师必考题库
100个心理学效应图文
5分钟看懂经济学全集
心理学十大效应定律
十大经典心理学效应
数学基数是指哪些数

相关问答

中级经济师拉曲线

拉弗曲线(laffercurve)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拉弗曲线”概述在经济学界,供给学派经济学家拉弗(arthurblaffer)知名度颇……

扬帆飘舟

中级经济师总曲线

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于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理论。总供给曲线反映总供给和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函数关系。总供给曲线描述国民收入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可推导出总供给曲线。资本存量一定时,国民收入水平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总供给曲线影响因……

无锡捞王

中级经济师中级曲线

经济师|2022造价工程师应试指南|2022造价工程师电子教材免费下载链接:_LZpMCJPv_5CqPRrpvyUA提取码:xjsu经济师|2022造价工程师应试指南|2022造价工程师电子教材|中级经济基础曲线docx|曲线大全doc|精华班-中级建筑讲义pdf|经济师报名操作指南doc|【真题……

lovexuzheng8

经济师中级曲线整理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企业或家庭参与者的行为和后果,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整个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简单地说,微观经济是靠无形的手(市场)去干预经济,宏观经济靠有形的手()干预经济。另外,它们的需求曲线一般都向右下方倾斜,即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供给曲线会右上方倾斜,即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微观和……

一个美好的食袋

经济师曲线ATC是什么曲线

正确。这个其实很好找相关答案。 注意:(1)平均总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迅速下降,达到M点时平均总成本最低(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在M点后,平均总成本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2)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逐步下降,达到M’点时(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平均可变成本最低,在M’点后,平均可变成本……

林佳(林巧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