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师 > cpi经济师考点

cpi经济师考点

最新回答

wuli小拧
权威专家解读CPI,PPI:8月走出通货紧缩的降息将继续
2022-02-10 15点16分47秒来源:东方网点击查看评论共1月5日CPI马推荐同比增长1%,第三连续9个月下跌,PPI同比增长3%,同比降幅为连续第五个月大幅走低。伦敦

公布2月10日2022年2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CPI增长为1%,连续第九个月下滑,PPI同比增长3%,同比下跌,连续第三次大幅走低5个月。之后发布2022年统计数据的规则,同日公布的首次CPI,PPI数据。去年12月份CPI和PPI分别为2%和-1%。许多专家学者都表达了他们的意见,并在股市中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投资进行了预测,在2022年

证券知名的金融专家表示谢掰叁这方面,除了担心通缩,但也担心通货膨胀。

左小蕾表示,PPI的大幅下降是由于影响第一季度PPI指数可能都非常低甚至为负,CPI是一样的滞后因素。

吴敬琏表示,中国经济从股市的角度来看已经见底了。 A股市场从2022年开始,走出了一条强劲反弹,上海指数从1月5日至2月8日,同比增长79%,即世界。

格里利教授:中国经济面临着降息的风险将继续

经济学博士,经济,科学技术赵京大学教授说,中国目前的经济衰退在惯性,延续去年8月以来的价格下跌。按照惯例,CPI同比涨幅为负,而过去两个季度,经济进入通缩期。虽然中国的经济尚未进入通缩,但存在很大的风险。 “受干旱的影响,食品价格有望上涨。”赵分析,“刺激中国经济的关键是的态度,尤其是房地产政策,和地方必须一致,否则,我们会错过最好的拯救中国经济的时机。”

数据:通缩是,经济企稳信号

尽管CPI,PPI很可能继续下行,并维持较长一段时间,但各种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或率先在全球经济中具有逆转。最近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去年已回升,连续两个月,从8%的十一月底至今年一月,3%的部门。同时,商业银行加快业务增长,并添加到库存的影响,贷款是显而易见的,研究表明,受访者库存的60%(包括原材料和产成品)已经被缩小到只有一到两个月的使用相当于或。作为上述信号的结果,已经出现的经济稳定。

分析师:八月走出通货紧缩的预期集中在两类股票,首席策略

闳吁岸汤拥扛认为,CPI,PPI数据均在市场上的预期影响不大,我们更关心的是货币供应量。西南证券高级分析师董先安表示,这种通缩始于2022年8月,将全面在2022年8月。如果2022年11月的定义是,在这一轮经济调整的底部,那么现在的经济走势可以被定义为反转但休克期间的逆转将保持六个月。他还表示,央行降息81个基点,在第一空间的一半,但已经没有紧迫感。

董先安也表示,央行降息81个基点,在第一空间的一半,但已经没有紧迫感。宏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唐永刚和也表示“央行降息的压力太大了,那么另一项措施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申万研究认为,随着持续下降的CPI在和PPI有望在本月和明年五月央行降息仍有空间。 “如果不降低利率,那么实际利率持续上升对经济复苏将是不利的。

具体方向选择投资于两类关注的股票,一个是的股份振兴规划,如汽车,纺织,造船,机械制造及基础设施,装备制造,零部件制造,钢铁和煤炭等投资产品;另一种是反周期的行业,如医药行业,价格便宜的娱乐,基本生活品产业,教育产业,出版传媒等行业。(本文来源:东方网)
芥末花vera
国家20日公布,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从具体指标来看,2022年4季度GDP同比增长8%,一改之前逐季下滑态势。但是2022年12月份CPI上涨6%,高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预示未来物价上涨压力仍较大。据专家预计,今年我国有可能同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以控制通货膨胀。由于中国今年面临的最大经济问题是物价上涨,所以多位专家预测国家将采用货币手段加强调控。交通银行76,03,52%预测,2022年上半年可能出现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三率”携手控制通货膨胀的局面。

  我国去年CPI上涨3% 未来通胀压力仍在  国家20日公布,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从具体指标来看,2022年4季度GDP同比增长8%,一改之前逐季下滑态势。但是2022年12月份CPI上涨6%,高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预示未来物价上涨压力仍较大。据专家预计,今年我国有可能同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以控制通货膨胀。

  经济成绩令世人瞩目

  “2022年我们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在发布会上,国家局长马建堂这样评价2022年中国的总体经济走势。

  马建堂所说的复杂环境主要包括:2022年我国面临严峻的各种自然害;宏观调控既要保持国民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又要防止可能出现的经济过热状况;世界经济不平衡、不协调矛盾突出。

  然而在这样的困难面前,2022年中国经济却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首先,经济增长趋稳。马建堂说,2022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经济出现过热的苗头;二季度回落到3%,又有人担心“二次探底”;然而在党和的科学应对下,三季度增长6%,第四季度增长8%,中国经济保持了比较平稳较快的发展。

  其次,农业基础加强。去年粮食产量实现七连增,连续四年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的水平,给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把物价控制在预期范围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经济结构有所优化。2022年内需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在92%左右,投资、消费对经济的推动更加平衡;包含新兴战略产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6%,增速比2022年加快了9个百分点;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中西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根据国家初步测算,2022年和整个“十一五”期间的节能降耗目标基本上可以实现。

  最后,民生显著改善。新增就业人数大幅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胡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3%的增长率水平相对适中:既高于2022年后半年与2022年的增长水平,表明我国经济已经有效去除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又低于前两年经济运行趋热时12%左右的水平,表明我国经济已经开始摆脱靠高增长率发展的模式。从历年的数据看,0%左右的增长率应该接近现阶段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所以这个增长率水平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

  信心

  控制物价上涨有条件

  从公布的数字来看,CPI仍然存在上涨压力。2022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6%,虽较11月份的1%有所回落,但是仍高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2%至3%的水平。然而马建堂表示:“我们要对2022年物价控制在预期目标范围内有充分的信心,因为我们有能力,也有这个条件。”

  马建堂说,伴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回升向好,中国的CPI在2022年年末也开始由负转正,而且在2022年呈现出逐季加快的趋势。面对这种变动,党、高度重视,去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尽管四季度的物价水平仍然偏高,但是12月份的CPI相对于11月份,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都出现了明显的回落。

  展望2022年,CPI既存在着上涨的压力,也存在着可以调控的有利条件。从上涨的压力来看,比如若干发达经济体采取量化宽松的政策,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再比如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近两年来累积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也比较多;再加上2022年的翘尾因素有6个百分点左右,还有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成本的上升等因素,使得2022年中国物价确实有上涨的压力。

  但是同时还要看到,我国也存在着把今年的物价上涨控制在预期目标范围内有利的条件。第一,粮食连续七年丰收,库存有数千亿斤,这是稳定物价非常重要的基础。第二,工业领域,特别是制成品领域,总体上还是一个供大于求,生产能力过剩的格局。第三,党、已经决定2022年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实时调整有利于控制货币的流通量。

  对于通胀问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CPI同比上涨3%,比预期的要高点,原来预计的是年中到高点。今年通胀的压力在加大,但是当前全球经济并没过热,CPI涨幅不可能比2022年还高。预计上半年在5%左右,下半年回落到4%左右。

  压力

  今年面临三方面挑战

  展望2022年中国经济形势,马建堂认为是希望与困难同在。

  说它是希望之年,主要是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格局没有变化,而且当下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结构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此外已经确定了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些都有助于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

  然而面临的困难也是三方面:物价上行压力比较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需要下更大的力气;以及国外经济的不平衡对中国将造成影响。

  物价问题恐怕是今年中国经济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中国未来面对的通胀压力会是核心CPI上涨。食品价格容易控制,但是非食品价格上涨是难控制的。中国CPI上涨的压力是长期存在的,预计2022年CPI同比增长6%,以后几年增幅也都可能达到3%至4%。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王建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CPI大部分预计是上半年高下半年低,我看上半年高下半年可能会持续高,或者不排除创新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困难也不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在调结构和保增长方面,2022年由于过多强调了保增长,所以调结构做得不够。尤其是在货币政策方面应该及早的实行货币政策正常化,这导致了当前经济增速比较高,通胀率也比较高。

  清华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华如兴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现在各个地方都在开‘两会’,大体我的感觉是许多地方定的经济增长目标都偏高,按照这样的情况中国经济又可能过热。GDP增长速度今年应该回调一点,这样可以减少结构性矛盾。”

  来自国际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桂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目前国际经济情况还不是很稳定,虽然情况有好转,但是欧洲的情况还不太明朗。”

  调控

  多种货币手段可能同时发力

  由于中国今年面临的最大经济问题是物价上涨,所以多位专家预测国家将采用货币手段加强调控。

  交通银行76,03,52%预测,2022年上半年可能出现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三率”携手控制通货膨胀的局面。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金融体系总体流动性依然较为充裕、信贷需求较为旺盛以及资本流入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准备金率上调仍显迫切,但考虑到差别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措施可能实施并设定过渡期安排,预计2022年存款准备金率统一上调和差别上调将会同时进行,其合并影响程度至少相当于准备金率统一上调4次、每次5个百分点左右。

  在2022年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利率仍有上调的必要,预计2022年底之前,存贷款基准利率有可能会上调2次至3次,每次25个百分点。2022年公开市场操作继续灵活进行,总体方向会偏向净回笼资金。

  将维持渐进升值的态势,幅度略有扩大,预计全年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在5%左右,并仍将呈现明显的双向波动、富有弹性的走势。

  兴业证券74,47,08%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预计:春节后还将有1次至2次准备金率上调和1次加息。

  除了货币手段,行政手段也不可缺少。宏观研究员李建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强调,调控物价还要加强对食品炒作方面的。他说,针对价格的“国16条”还应该继续坚持落实。同时应该鼓励农业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
十架方舟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居民消费指数Consumer Pce Index,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不过,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CPI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近几年来欧家GDP增长一直在2%左右波动,CPI也同样在0%~3%的范围内变化,而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首先是国内经济快速增长,近两年来GDP增长都在9%以上,CPI却没有多少波动,表面看来这可以说得上是“对经济运行调控自如,市场行为反映十分理性”。二是一年之内CPI大起大落,前后相差几个百分点;一般情况下,除非经济生活中有重大的突发事件(如2022年的亚洲金融危机),CPI是不可能大起大落的,所以2022年中国的CPI大幅波动有些异常。三是随着CPI大幅波动,国内经济一时间通货膨胀率过高,民众储蓄负利率严重,一时间居民储蓄又告别负收益,通货紧影重现。这样一种经济环境令人担忧,因此,如何理解CPI指数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观察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就是CPI 通货膨胀初期,资金会因为通胀,货币贬值,银行存款等投资工具收益不高而涌入股市,其次,物价上涨,那些公司还有通胀前的存货,用现在的价格卖掉过去的存货,利润会提高,因此通货膨胀初期股价会上涨。。。。但是等恶性通胀发生后,实体经济遭到伤害,国民经济进入滞胀甚至衰退。。。股价会因此下跌。。。
闹闹美食家
国家总经济师姚景源回答记者说:“CPI它是判定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CPI不是判断宏观经济的唯一指标,我们讲通货膨胀,它是讲物价的全面上涨,全面地持续地上涨,那我们现在看,我们的CPI上涨它不是全面上涨,而是结构性上涨,更重要的就是要看宏观经济当中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否严重失衡,那么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经济总供给总需求基本平衡的格局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也不能说我们进到了全面的通胀。”(9月12日)。

  11日,国家发布了8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CPI,同比上涨了5%,这一增幅达到了最近十年来的最高。如此,1-8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9%。CPI是我们衡量宏观经济体温的一个重要指标,经济学界有观点认为,它在3%以下比较正常,那为什么今年以来,尤其最近几个月CPI却连连创出新高呢?于是,媒体的记者专访了国家总经济师姚景源,所以姚景源有了上番话。

  就13亿人口来说,象我这样的经济学盲很可能绝非仅有,更大的可能有数亿人口听不懂今年以来经济学家们播放出来的新名词。例如以前我们还能弄懂“通货膨胀”的大概意思就是物价上涨了,钱不值钱了,现在又来了个“全面通胀”的概念;通胀概念已经不是通俗的专业名词了,“全面通胀”恐怕更难懂了,有经济学家告诉过我们“全面通胀”的定义和有人经历过的“全面通胀”的实例了吗?

  2022年前房价涨到现在,8年来学费节节上涨,6年来医药费用年年加码,直到今年,粮食副食品开始上涨。请问经济学家们,2022年来,还有什么东西没有上涨过?综观十年物价,是不是叫“全面通胀”?如果是,那么十年中,有哪一年“全面通胀”了?一年也没有吧。如果综观十年物价还不叫“全面通胀”,那么请问所有的商品都轮流上涨过了,为什么还不叫“全面通胀”?

  我更加弄不懂的叫“结构性上涨”,2022年前房价开始上涨,是否叫“结构性上涨”?8年前学费开始上涨,是否叫“结构性上涨”?6年来医药费用开始上涨,是否叫“结构性上涨”?今年粮食副食品姗姗来迟开始上涨,固然已经被叫做“结构性上涨”。请问,2022年来,年年都有“结构性上涨”,那么2022年的总和,是不是物价全面性上涨?如果是,那么“结构性上涨”的概念究竟有什么意义?

  当CPI不高于3%的时候,经济学家们说,判断通货膨胀要看CPI,重要指标是CPI,只要CPI不高于3%,经济运行就是健康的。当CPI高于3%的时候,经济学家们又说判定通货膨胀,更重要的是要看核心CPI,所谓核心CPI是扣除掉食品和能源消费之后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情况。请问,房价、学费、医药费跳涨而食品不涨的时候,我们的核心CPI为什么没有公布?难道房价、学费、医药费跳涨而食品不涨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水平没有受到严重影响吗?

  今年食品价格飞涨以来,“不是全面通胀”、“只是结构性上涨”之类的调子已经被唱烂,似乎是在安抚人心,叫大家不要惊慌,日子还会象以前一样好好过下去的。事实上,我们这些经济学盲不需要经济学家们的安慰,因为我们的感受太真切了,真切的感受不是貌似漂亮的艰涩名词能够掩盖得了的。我们需要的倒是诚实的经济学家们,告知,现在的经济究竟有什么警告信号没有?告知我们经济学盲,我们怎么安排有限的收入把日子过得好一点。
lostinyoudaidai
去年CPI数据昨日出炉,全年CPI涨幅达到4%,大幅超过年初设定的4%的目标。但一个好的趋势是去年12月CPI仅上涨1%,创下15个月以来新低,物价上涨让市民钱包缩水的局面或有望改变。

  食品价格同比涨1%

  国家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份,CPI同比涨幅中的翘尾因素消失,新涨价因素为1个百分点,创下15个月以来的新低。这也是自2022年7月份达到峰值后,CPI同比涨幅连续5个月出现回落。

  尽管如此,八大类商品价格同比都出现上涨,其中涨幅较大的依然是食品价格。数据显示,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影响CPI整体上涨约79个百分点。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6%,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2个百分点;蔬菜价格上涨5%,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30个百分点。

  全年涨幅为三年最高

  2022年CPI的预期调控目标设定为4%左右,但最终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CPI同比上涨4%,远超年初目标,且为近三年来最高,仅次于2022年的9%。当前通货膨胀依然存在较大压力,负利率状态依然持续。

  目前年关将至,物价上涨压力依然不小。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表示,从历史规律来看,未来几周食品价格很可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由于食品占到了CPI的31%,2022年1月的物价涨势仍有不小压力。

  公众更关注的是,自己的收入是否跑赢CPI。据介绍,本月17日,国家将发布各项数据,居民收入涨幅届时可以知晓。

  ■ 解读

  CPI涨幅放缓与经济回落同步

  专家分析物价涨幅继续回落,但仍存不确定性,不能掉以轻心

  “1%的涨幅在预料之中,物价回落态势进一步确立。”中国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分析判断,物价走势难以背离中国经济增速回落带来总需求回落的大势。

  从2022年7月份启动的这一轮物价较快上涨,到2022年7月份达到峰值,当月CPI同比涨幅达到5%,从8月份开始涨幅逐月回落,终于以年底1%的涨幅“收官”。而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速从2022年一季度的7%回落至三季度的1%,预计四季度将继续回落。

  张晓晶分析,在国家宏观调控作用下,加之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呈现回落态势。这意味着总需求的放缓,加之持续回收流动性的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物价涨幅自然回落。

  “12月份是冬季、春节前,食品类价格存在季节性反弹,但这不会改变经济增速回落使得物价涨幅回落的总趋势。”张晓晶强调。

  专家们普遍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回落态势的确立,物价从总体态势看,涨幅将进一步回落。但当前价格调控仍不能掉以轻心,未来价格走势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4%调控目标为何落空

  2022年全年,我国CPI比上年上涨了4%,超出年初4%左右的调控预期目标。

  财经评论员叶檀表示,CPI涨幅较大幅度超过年初4%的目标,货币发行过多或为主要原因。此外,全年未出现物价拐点也造成了该数据的高企。针对2022年的通胀形势,叶檀表示,民众的感受依然会较高,主要体现在石油和粮食价格方面。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在接受采访时分析,这说明当前我国面临较为长期的温和通胀的压力,劳动力价格、资源价格等成本推动压力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价格调控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输入性通胀因素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王军分析,虽然世界经济不景气总体上降低了对大宗商品的需求,美元走强也有利于压低大宗商品价格,但等地缘政治的不确定因素,使得石油价格仍然存在猛涨的可能性,中国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充满不确定性。

  本报记者 蒋彦鑫

  声音

  CPI将现环比负增长

  预计今年1月CPI同比增长率将与2022年12月基本持平。随着春节后物价的季节性回落,2月环比出现负增长的可能性大,同比增长率将再度显著回落。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

  预计今年4次“调准”

  通胀压力缓解使决策者将政策重点转移至关注经济增长。预计春节前夕,央行会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50个基点,以缓和季节性因素带来的流动性压力。未来,货币政策将偏向适度宽松。预计今年将总共经历4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未来一个季度央行将继续保持现行利率政策,除非全球经济环境突然恶化。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

  今年租金涨幅将趋缓

  去年12月租金涨幅回落6个百分点,为去年回落幅度最大的月份。尤其是租金水平高、上涨快、需求规模庞大的一线城市,年度租金都出现比较明显的回落。明年租金上涨压力依然普遍存在,但随着租赁市场调控措施的不断深入,以及公租房的大规模供应,预计2022租金涨幅将更加缓和。

  ——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

相关问答

cpi经济师考点

2022宏观经济预测大多数专家和官员认为2022年CPI涨幅徘徊在4%左右甚至可达5%日前预测,2022年CPI(消费价格指数)将上涨5%,远高于年初制定的3%的目标。2022年CPI维持4%左右的涨幅也并非不可能。国家局长谢伏瞻则相对较为乐观,去年12月22日,他一方面坦承CPI月度同比涨幅在6%……

后来后来510

cpi中级经济师

权威专家解读CPI、PPI:8月走出通缩降息将持续2022-02-1015:16:47 来源:东方网 点击查看评论 共5条黑马推荐  1月份CPI同比增幅为1%,连续第9个月下跌,PPI同比降幅达3%,连续第5个月大幅走低。东方网2月10日报道2022年2月10日公布数据显示,1月份CPI同比增幅为……

AppleApple是苹果

经济师几点考到几点

一、经济师考试到底考什么?经济师考试有2个科目,经济基础+专业实务。注意:这2个科目必须一个考试年度同时通过,如果一个科目通过,一个科目未通过,那么下一年考试,两个科目都要再考一次。经济基础的教材300多页,专业实务最少也要250页左右,两本书的考点加起来近千个。一年同时通过两个科目,对于很对在职考……

璐璐308738

经济师三点考到几点

一、经济师考试到底考什么?经济师考试有2个科目,经济基础+专业实务。注意:这2个科目必须一个考试年度同时通过,如果一个科目通过,一个科目未通过,那么下一年考试,两个科目都要再考一次。经济基础的教材300多页,专业实务最少也要250页左右,两本书的考点加起来近千个。一年同时通过两个科目,对于很对在职考……

jhaiyun888

经济师考试cpi是什么指标

1、谢国忠观点(本人力顶):看CPI不如,去菜市场买菜。(指在中国的情形)2、的几位专家:中国CPI应的统计应重新考虑商品住宅所占的权重。3、在国际上,普遍认为鉴于CPI的滞后性以及对季节等非经济政策因素过滤不够,因此在以CPI评判经济走势时应谨慎考虑,注意组合参比其它几个经济指标综合考量。由此,专……

柠柠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