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师 > 债务依存度是指经济师

债务依存度是指经济师

最新回答

青青园中葵me
投资分红保险划算么?重疾分红险,投资保障两不误。 第一,对国债负担率的考察国债负担率指未总额占同年GDP的比重。该指标反映债务存量的总规模,是衡量国债风险积累情况的基本指标。至2022年底,我国国债余额为33亿元,加上未列入财政预算的为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而发行的2700亿元特别国债,总余额为33亿元,当年国债负担率27%虽然我国的债务负担率比国外发达国家低不少,如英国7%,意大利6%,但必须指出的是,西方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雄厚,国家财力集中度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为30%―40%,有的甚至超过50%换句话说,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债务是建立在雄厚的财政基础之上的,整个国家对债务的应债能力较强。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不仅经济发展与国外有相当大差距,而且国家财力集中程度低。2022年的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4%,仅为一般发达国家财政收入水平的25%―33%,即使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该指标也低1倍左右。因此,从总体上讲,我们对债务的承受能力相对弱。另外西方国家国债规模之所以达到今天这样高水平,是数百年发债历史,并经过世界大战等原因累计的结果,而我国超过13%的国债负担率是二十年来的积累,按目前的国债增长速度继续下去,我国会很快进入高负债率国家的行列。第二,对财政赤字占同年GDP比重的考察财政赤字占同年GDP比重,反映当年国债的净流量规模,表现为未清偿国债的增长额。2022年我国财政预算内账面赤字为0亿元,占当年GDP比重的2%,这一比例并不高,但须指出的是我国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与国际通行的作法相比存在差异,主要是利息支出列支方式不同。西方国家一般是把利息支出纳入正常预算之内的,而我国目前是把它放在财政预算之外,与国债还本支出一起直接抵冲国债收入,国债收入与国债还本付息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才进入预算,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来源。因此,在进行国际比较时,应对我国财政赤字计算进行调整,2022年我国国债还本付息支出为2351亿元,其中利息支出约占5%利息支出总额约为623亿元,调整后的财政赤字总额约为1583亿元,占当年GDP比重99%,考虑到使赤字进一步扩大的其他因素,这一赤字水平仍然蕴含着一定的风险。第三,对债务依存度的考察国债依存度是国债发行收入占同年财政支出的比重,是财政支出依靠债务收入来安排的程度,是直接从财政角度衡量债务负担的指标。至今为止我国国债的发行只限于,地方是不能发行地方公债的。这样,在我国目前环境下,国债依存度这一经济指标对财政才有意义。目前,这一指标的国际公认警戒线为25%―35%左右。近年来,我国国债依存度提高速度非常之快,以财政支出计,2022年国债依存度为12%,而2022年代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国债依存度平均为12%,远远低于我国。债务依存度偏高是不争的事实,财政支出过分依赖债务收入,不仅在还本付息时,给财政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而且万一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使国债的发行难以顺利实现,会使必要财政支出无法保证,国债的财政风险可能为政治风险。第四,对偿债率的考察国债偿债率是指一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这是衡量偿债能力的指标,这一指标国际公认的安全线是8%―10%债务是的债务,要依靠来偿还,不能直接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偿还,而要从自己的财政收入中还本付息。西方发达国家国债的绝对规模比我们大,在GDP中的份额比我们高,而其偿债率却比我们低。归根到底是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特别是财政收入占GDP比例偏低。由此,国债偿债率连年高攀就不足为奇了。慧择提示:以上为您分析的是国债发行的各种风险。如果没有把握可以抵御这些风险,您最好还是选择一些风险相对较小的投资产品。推荐慧择理财保险,让您的投资更加有保障。推荐慧择理财保险,仅供参考。
谁可知心029
国债规模是指国债的发行数量。国债的规模应当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界限以内,这个界限主要是由一国的财政经济实力和国债水平决定的。一般来说,国债规模适度与否有以下衡量指标:
1、债务负担率,指国债余额与当年GDP的比率,即每百元GDP所承担的债务情况,反映一个国家国债累积规模的大小。欧洲货币联盟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这一比率应不高于60%,我国的这一指标为10%左右。
2、债务依存度,指年度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反映当年财政支出对债务收入的依赖程度,是衡量财政本身债务负担能力的一个指标。国际上通常认为,25%的依存度是国债的警戒线。但由于各国的财政体制不同,财政集中的国民收入份额不同,年度之间的财政政策不同,某一年度的债务负担情况不能反映一个国家债务的总体状况,因此,大多数国家不用债务依存度来衡量其国债的负担情况与规模。
3、偿债率,指年度国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这是衡量国家财政本身偿债能力的一个指标。发达国家的这一指标一般为10%以上,我国在20%左右。
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2-08-1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小L快跑
国债的适度规模客观存在,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往往很难把握其具体数量界限。某些国家现行的关于国债规模的警戒性指标,诸如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GDP不超过60%;国债依存度当年债务收入/当年财政支出不超过20%;国债偿债率当年债务偿还额/当年财政收入不超过10%;当年财政赤字/GDP比例不超过3%,等等,只是起警戒作用的一般性经验指标,并不一定与其他各国的具体情况吻合,特别是难以适应对各国某个特定时期国债适度规模的判断。这就需要从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出发来进行必要的分析探讨,以求科学认识国债发行的需要和可能,进而讨论和决定较为适宜的国债规模。

在现实经济中,影响或决定国债规模的因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从宏观经济来看,诸如经济的发达程度、当时的经济周期区位、经济的增长率和效益指标、居民收入分配和消费水平、全社会投资规模和结构合理性程度、财政收支状况和金融深化程度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国债适度规模的大小。从国债自身的运作来看,国债的水平与结构状况,诸如筹资成本、期限安排、品种搭配、偿还方式和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与使用效益,均会构成决定国债适度规模大小的因素。

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

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因此国债政策措施应首先注重促进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从我国现阶段情况看,与国债规模相关的首先是赤字问题,在赤字完全以债务弥补的情况下,赤字债务规模的合理确定就成为合理确定国债规模的关键。从理论上说,只有当年赤字债务额与当年净储蓄额相等时,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宏观均衡,才是最佳的赤字债务额。当然,这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的,如果再考虑赤字开支的扩张效应即带动相关社会投资的增加,那么实际的赤字债务额要小于静态的社会净储蓄额。具体情况如何,则要视赤字开支扩张效应的大小而定。如果当年赤字债务额超过社会净储蓄,那么可能会产生两种后果,即或者成为通货膨胀的直接动因,或者对社会有效投资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从长期来看,这些后果均会对社会资源配置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徒增国家财政的未来负担。反之,若当年赤字债务额远远小于社会净储蓄,又未能够有效调动社会储蓄为有效投资,那么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利用不足即未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减缓经济增长的速度,也会阻滞财政收入的增长。

纠正社会投资的偏离度

另外,如果社会投资在总量上达到一定规模,但在结构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那么就必然和理论上所说的社会有效投资规模存在着相应的偏离度。在这种情况下,的债务筹资存在的必要性之一,是纠正社会投资的偏离度。我国一直存在、而且目前依然存在着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实际上体现着社会有效投资的不足,从而使得不得不采取国债筹资的形式来形成有效投资以矫正投资的偏离度。当然,行为是否能够达到这一点,则取决于的效率和经济预测、决策、水平的高低。对投资偏离度的矫正方式及效率不同如直接投资或举债贴息引导投资等,也同样会影响因此而引发的国债规模。究竟应采取何种方式或方式组合,要视当时的具体经济环境和诸种影响制约因素,以效率为基点而定。

水平及信誉

再有,从社会经济总量方面对国债适度规模进行的探讨,还必须结合与财政实际运行状况。这是因为或财政作为国债的负债主体,其本身的水平和信用状况也制约着国债规模的扩展。因信息不全或自身的行为缺陷,往往导致对社会经济形势预测不准、决策时滞大,乃至于决策失误,不但影响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而且有时也会加重的债务负担,并影响信誉。总的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举债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是以宏观的、社会综合的效益为主,而不是具体的微观经济效益的简单加总。这使得债务资金的支出效益往往反映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或未来增加的潜力与后劲、社会人均收入的提高或形成未来提高的空间、社会基础设施的扩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公共服务的改进等方面。问题在于,决策者的行为并不总是直接体现为社会效益与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这里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但确实决定着信誉的有限性尽管我们常常认为的信誉是最高的,而且,就应债主体来看,仍然存在着私利和公利的协调配比问题,以及对的认知和评价问题。这样,即使在国债资金运用较为合理的条件下,国债的依存度和国债的负担率的评估仍然联系着社会对信誉的主观评估,也同样体现为国与国之间信誉的相互评估指标。国债规模的警戒性经验指标实际上反映了对经济行为的信任度指标,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规制行为的指标。云掌财经为您解答
QINGCHUN曲终人散
国债的适度规模客观存在,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往往很难把握其具体数量界限。某些国家现行的关于国债规模的警戒性指标,诸如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GDP)不超过60%;国债依存度(当年债务收入/当年财政支出)不超过20%;国债偿债率(当年债务偿还额/当年财政收入)不超过10%;当年财政赤字/GDP比例不超过3%,等等,只是起警戒作用的一般性经验指标,并不一定与其他各国的具体情况吻合,特别是难以适应对各国某个特定时期国债适度规模的判断。这就需要从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出发来进行必要的分析探讨,以求科学认识国债发行的需要和可能,进而讨论和决定较为适宜的国债规模。

在现实经济中,影响或决定国债规模的因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从宏观经济来看,诸如经济的发达程度、当时的经济周期区位、经济的增长率和效益指标、居民收入分配和消费水平、全社会投资规模和结构合理性程度、财政收支状况和金融深化程度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国债适度规模的大小。从国债自身的运作来看,国债的水平与结构状况,诸如筹资成本、期限安排、品种搭配、偿还方式和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与使用效益,均会构成决定国债适度规模大小的因素。

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

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因此国债政策措施应首先注重促进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从我国现阶段情况看,与国债规模相关的首先是赤字问题,在赤字完全以债务弥补的情况下,赤字债务规模的合理确定就成为合理确定国债规模的关键。从理论上说,只有当年赤字债务额与当年净储蓄额相等时,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宏观均衡,才是最佳的赤字债务额。当然,这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的,如果再考虑赤字开支的扩张效应(即带动相关社会投资的增加),那么实际的赤字债务额要小于静态的社会净储蓄额。具体情况如何,则要视赤字开支扩张效应的大小而定。如果当年赤字债务额超过社会净储蓄,那么可能会产生两种后果,即或者成为通货膨胀的直接动因,或者对社会有效投资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从长期来看,这些后果均会对社会资源配置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徒增国家财政的未来负担。反之,若当年赤字债务额远远小于社会净储蓄,又未能够有效调动社会储蓄为有效投资,那么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利用不足(即未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减缓经济增长的速度,也会阻滞财政收入的增长。

纠正社会投资的偏离度

另外,如果社会投资在总量上达到一定规模,但在结构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那么就必然和理论上所说的社会有效投资规模存在着相应的偏离度。在这种情况下,的债务筹资存在的必要性之一,是纠正社会投资的偏离度。我国一直存在、而且目前依然存在着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实际上体现着社会有效投资的不足,从而使得不得不采取国债筹资的形式来形成有效投资以矫正投资的偏离度。当然,行为是否能够达到这一点,则取决于的效率和经济预测、决策、水平的高低。对投资偏离度的矫正方式及效率不同(如直接投资或举债贴息引导投资等),也同样会影响因此而引发的国债规模。究竟应采取何种方式或方式组合,要视当时的具体经济环境和诸种影响制约因素,以效率为基点而定。

水平及信誉

再有,从社会经济总量方面对国债适度规模进行的探讨,还必须结合与财政实际运行状况。这是因为或财政作为国债的负债主体,其本身的水平和信用状况也制约着国债规模的扩展。因信息不全或自身的行为缺陷,往往导致对社会经济形势预测不准、决策时滞大,乃至于决策失误,不但影响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而且有时也会加重的债务负担,并影响信誉。总的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举债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是以宏观的、社会综合的效益为主,而不是具体的微观经济效益的简单加总。这使得债务资金的支出效益往往反映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或未来增加的潜力与后劲)、社会人均收入的提高(或形成未来提高的空间)、社会基础设施的扩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公共服务的改进等方面。问题在于,决策者的行为并不总是直接体现为社会效益与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这里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但确实决定着信誉的有限性(尽管我们常常认为的信誉是最高的),而且,就应债主体来看,仍然存在着私利和公利的协调配比问题,以及对的认知和评价问题。这样,即使在国债资金运用较为合理的条件下,国债的依存度和国债的负担率的评估仍然联系着社会对信誉的主观评估,也同样体现为国与国之间信誉的相互评估指标。国债规模的警戒性经验指标实际上反映了对经济行为的信任度指标,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规制行为的指标。
jingmaotong
摘要 债务依存度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是:债务依存度=(当年公债发行总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100%。在中国,这一指标的计算有两种不同的口径:一是用当年的债务收入额除以当年的全国财政支出额,再乘以100%,我们习惯上把它叫做“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另一个是用当年的债务收入额除以当年的财政总支出,再乘以100%,我们称之为“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在中国,由于国债是由财政来发行、掌握和使用的,所以,使用后一种口径(即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更具现实意义。[1] 解释 当国债的发行量过大,债务依存度过高时,表明财政支出过分依赖债务收入,财政处于脆弱的状态,并对财政的未来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因为国债毕竟是一种有偿性的收入,国家财政支出主要还是应依赖于税收,债务收入只能是一种补充性的收入。因此,国债规模的合理性主要可以根据这一指标来判断。 在2022年我国整个国家财政有1/4以上的支出、财政的近3/5的支出需指望发行国债来维持。国际上有一个公认的控制线(或安全线),即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是15%-20%,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是25%-30%左右。如果说,2%的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虽然超出了国际上公认的控制线,但未超出太多,我们还可以勉强接受的话,那么,77%的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有点“离谱”了。显然,我国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体格局的财政支出,其资金来源一半以上要依赖发行国债,不仅与本身的性质不符,而且,长此以往,恐怕难以为继。其中潜在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1]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12-19 2022年债务依存度是多少 你好稍等一下下哈 债务依存度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是:债务依存度=(当年公债发行总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100%。在中国,这一指标的计算有两种不同的口径:一是用当年的债务收入额除以当年的全国财政支出额,再乘以100%,我们习惯上把它叫做“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另一个是用当年的债务收入额除以当年的财政总支出,再乘以100%,我们称之为“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在中国,由于国债是由财政来发行、掌握和使用的,所以,使用后一种口径(即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更具现实意义。[1] 解释 当国债的发行量过大,债务依存度过高时,表明财政支出过分依赖债务收入,财政处于脆弱的状态,并对财政的未来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因为国债毕竟是一种有偿性的收入,国家财政支出主要还是应依赖于税收,债务收入只能是一种补充性的收入。因此,国债规模的合理性主要可以根据这一指标来判断。 在2022年我国整个国家财政有1/4以上的支出、财政的近3/5的支出需指望发行国债来维持。国际上有一个公认的控制线(或安全线),即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是15%-20%,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是25%-30%左右。如果说,2%的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虽然超出了国际上公认的控制线,但未超出太多,我们还可以勉强接受的话,那么,77%的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有点“离谱”了。显然,我国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体格局的财政支出,其资金来源一半以上要依赖发行国债,不仅与本身的性质不符,而且,长此以往,恐怕难以为继。其中潜在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1] [嘻嘻]谢谢

相关问答

债务依存度经济师

衡量国债规模(限度)的指标主要有: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还本付息率(国债偿债率)  国债负担率:  国债负担率又称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这一指标着眼于国债存量,反映了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国际公认的国债负担率的警戒线为发达国家不超过60%,发展中……

舞言李萍

经济师债务依存度

衡量国债规模(限度)的指标主要有: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还本付息率(国债偿债率)  国债负担率:  国债负担率又称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这一指标着眼于国债存量,反映了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国际公认的国债负担率的警戒线为发达国家不超过60%,发展中……

真龙木木

债务依存度是指经济师

衡量国债相对规模有两大指标:(1)国债负担率。又称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这个指标着眼于国债存量,反映国家累积债务的总规模和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是研究控制债务问题和防止出现债务危机的重要依据。(2)债务依存度。即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建安五金

中级经济师债务依存度

衡量国债规模(限度)的指标主要有: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还本付息率(国债偿债率)  国债负担率:  国债负担率又称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这一指标着眼于国债存量,反映了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国际公认的国债负担率的警戒线为发达国家不超过60%,发展中……

panasoniccz

债务依存度中级经济师

关于我国财政赤字与债务规模适度性问题,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是必须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指标入手进行分析。从国民经济大范围看,我国的债务负担率和与国际比较同口径的赤字率都在国际公认警戒线内,继续扩大国债发行规模的潜力仍很大;从财政收支角度看,由于国债依存度较高,财政债务规模偏大,进一步拓展的……

注册个名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