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师 > 长江三角洲经济师初级

长江三角洲经济师初级

最新回答

cathy101012
南通属于苏北。
但可称为江南。

苏北在中华人成立初期曾是一个省级行政区划,包括江苏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即今扬州、泰州、盐城、淮安、南通、宿迁6个省辖市。

苏北即江苏北部地区的简称,位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沿海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苏北地势以平原为主,拥有广袤的苏北平原,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交通发达。

南通是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门户城市、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 、现代化港口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抵黄海,南濒长江,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西、北与泰州、盐城接壤,“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 ”,被誉为“北上海” 。

南通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拥有长江岸线226公里,是江苏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扩展资料:

南通特点:

1、南通陆域面积8001平方千米,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处亚热带季风气候。

2、南通为全国有影响力“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体育之乡”“文博之乡”“长寿之乡”“平安之乡”“新侨之乡”,先后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
玛雅家具
海西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海峡西岸,包括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衔接。截至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包括福建九市;浙江温州、丽水、衢州;江西上饶、鹰潭、抚州、赣州;广东梅州、潮州、汕头。
  海西区概念最初由时任福建省、现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于2022年初在福建省会上提出 出台意见 支持福建建设海西经济区,“福建处于的最前沿,我们很高兴给福建一些扶持政策,希望把福建建设为适合台商台胞工作、生活和接受教育的专区”
  海西区东与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西区中居主体地位,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
  会议称,在当前出现重大积极变化的新形势下,应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加快建设海西区,促进福建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西区,要求重点做好七方面工作:一是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和文化交流;二是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高起点发展特色产业;四是推动跨省区域合作;五是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措施,继续发挥海西区对外开放的先行作用;六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七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海西区战略是福建省应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态势,寻求福建省发展新跨越的重要举措。
  2022年10月,在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把“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写进了“”部分。2022年1月,胡视察福建,对福建省此战略构想予以肯定。
  此后,海西建设获各部委大力支持。国家派出代表团到福建调研海西问题;投资1000多亿修建温福、福厦等数条大铁路;在福建上马了多条高速公路、港口建设项目。此外,共有十几个部委和央企与福建签署协议书、备忘录,支持海峡西岸建设。
  2022年,“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被纳入“十一五”规划纲要。而在2022年1月29日,福建省十届五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了《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建设总目标包括:通过10到2022年的努力,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其时,福建师范大学校长、博导李建平说,海西区将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中国又一大经济区域和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大实现家
杨京英等:2022年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研究

2022年12月19日 12:53 中华人国家 杨京英 王强 任小燕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经济最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地区,对全国经济的贡献也最大,特别是跨入新世纪后,两个三角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比较研究它们的经济发展规模,探讨其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可以为两个三角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为其它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长三角是指由沪、苏、浙三省市中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区域,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和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市。2022年长三角的土地面积为万平方公里,人口为12万人,分别占全国的1%和3%。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指广东省珠江流域的14个市、县、区组成的区域,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7市,以及惠州市区和惠阳、惠东、博罗三县,肇庆市区和高要、四会两市,其土地面积为15万平方公里,人口为36万人,分别占全国的4%和9%。

改革开放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优惠政策使长三角和珠三角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进入新世纪以来,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继续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走势,两个三角洲对全国经济的贡献份额进一步增大。

一两个三角洲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7倍。

2022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达28775亿元,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达13394亿元。两个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达到42169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36876亿元的8%,比2022年的9%上升了9个百分点。

2022年长三角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5040元,珠三角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4639元。两个三角洲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9546元,是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561元的7倍,而2022年两个三角洲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1545元,是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6元的0倍,两个三角洲人均水平与全国的距离进一步扩大。

2022-2022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GDP及人均GDP

地区 2022年 2022年
GDP亿元 人均GDP元 GDP亿元 人均GDP元
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合计 8 21545 4 39546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8 19816 4 35040
上海市 2 34547 3 55307
南京市 3 18546 0 33050
苏州市 7 26692 0 57992
无锡市 2 27653 0 52825
常州市 7 17635 6 31665
镇江市 0 167 2 29235
南通市 4 9374 1 15806
扬州市 1 10515 1 17359
泰州市 3 8082 2 14014
杭州市 6 22342 0 38858
宁波市 8 21786 0 39173
嘉兴市 4 16279 6 31506
湖州市 4 13445 7 226
绍兴市 0 17237 9 30254
舟山市 9 11675 0 21855
台州市 0 12390 8 21177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8 31912 0 54639
广州市 9 34292 8 56271
深圳市 5 28932 8 59271
珠海市 3 26583 3 41847
佛山市 2 28932 5 47658
江门市 5 14921 6 21872
东莞市 7 32477 3 71997
中山市 8 23542 1 44005
惠州市区 4 36262 2 43834
惠阳市 1 18519 9 27108
惠东县 5 13004 0 17489
博罗县 8 10662 0 16677
肇庆市区 8 14413 7 268
高要市 9 15404 4 22471
四会市 5 14089 5 22434
二两个三角洲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地区。

2022年至2022年,长三角和珠三角GDP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年平均增长分别为2%和6%,高于全国6%的年平均增长水平,成为全国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2-2022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GDP增长率单位:%

地区 2022年 2022年 2022年 2022年 2022年 2022-2022年年均增长率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① 6 3 6 8 6 2
上海市 8 2 9 8 6 5
南京市 3 1 8 0 3 7
苏州市 6 3 5 0 6 0
无锡市 2 5 8 4 4 6
常州市 0 0 4 5 5 1
镇江市 3 0 3 0 7 4
南通市 9 1 1 4 6 2
扬州市 5 1 1 4 7 5
泰州市 0 0 6 4 7 3
杭州市 0 2 2 2 0 5
宁波市 0 1 2 6 5 7
嘉兴市 3 3 8 9 5 3
湖州市 0 6 3 0 4 2
绍兴市 1 6 8 0 3 6
舟山市 0 8 6 5 0 8
台州市 9 9 9 9 6 2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① 8 2 5 5 5 6
广州市 3 7 2 2 0 9
深圳市 2 2 0 2 3 8
珠海市 8 1 3 5 8 5
佛山市 2 1 8 1 3 3
江门市 0 0 3 1 2 1
东莞市 9 0 5 5 6 7
中山市 8 1 5 6 7 3
惠州市区 5 7 1 1 5 7
惠阳市 3 7 5 3 7 8
惠东县 4 9 0 3 0 3
博罗县 4 0 1 5 5 5
肇庆市区 7 1 9 8 9 4
高要市 8 0 4 1 5 9
四会市 9 2 9 9 0 4
注:①为所属市GDP增长率的简单平均值。

三两个三角洲的产业结构在调整中逐步优化,第三产业发展明显高于全国。

2022年长三角三次产业的结构为6:9:6,珠三角三次产业的结构为8:8:4。

从2022年到2022年,这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大幅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幅上升。长三角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幅度最大,从8%下降到6%,下降了2个百分点。长三角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幅度也最大,从2%上升到6%,上升了4个百分点。

2022年这两个地区的第二产业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同,而第一产业比重比全国约低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全国约高出9个百分点,其产业结构优于全国。

长三角、珠三角和全国三次产业构成比较单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22年 2022年 2022年 2022年 2022年 2022年
长江三角洲 8 6 0 9 2 6
珠江三角洲 4 8 2 8 4 4
全国 1 2 6 9 3 9
四两个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国际贸易基地,两地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60%以上。

2022年,长三角和珠三角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4%,比2022年的9%提高了5个百分点。其中,长三角为3亿美元,占全国比重为8%;珠三角为8亿美元,占全国比重为6%。

2022―2022年长江和珠江三角洲与全国进出口贸易额比较单位:亿美元

2022年 2022年
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进口额 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进口额
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合计 3 5 8 1 2 8
长江三角洲 8 0 8 3 0 3
珠江三角洲 5 5 0 8 2 6
全国总计 9 0 9 5 2 3
长三角占全国比重% 1 9 1 8 1 4
珠三角占全国比重% 8 2 4 6 7 4
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占全国的比重% 9 1 5 4 8 8
注:2022年珠江三角洲未包括惠州市区、惠阳市、惠东县和博罗县。

五两个三角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比重为8%,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2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6亿元,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其中,长三角为7亿元,占全国的4%,珠三角为9亿元,占全国的4%。

2022-2022年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8%,比全国年均增长9%高出9个百分点。

2022-2022年长江和珠江三角洲与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亿元

2022年 2022年 2022-2022年年平均增长率%
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合计 6 6 8
长三角 7 7 5
珠三角 9 9 4
全国总计 7 4 9
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占全国的比重% 2 8
长三角占全国的比重% 2 4
珠三角占全国的比重% 0 4
六两个三角洲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超过全国的一半。

2022年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达到0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9%,占全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1%。其中,长三角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比2022年增长4%,占全国的比重由5%上升到6%;珠三角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比2022年下降3%,占全国的比重由7%下降到5%。

2022-2022年长江和珠江三角洲与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比较单位:亿美元

2022年 2022年 2022-2022年年平均增长率%
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合计 8 0 4
长三角 0 9 0
珠三角 8 1 -9
全国总计 2 3 5
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占全国的比重% 2 1
长三角占全国的比重% 5 6
珠三角占全国的比重% 7 5
注:长三角是上海、江苏和浙江合计数,珠三角是广东省合计数。

七地方财政实力增强,人均财政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

2022年长三角和珠三角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达0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7%,比2022年的4%提高了3个百分点。其中,长三角一般预算内收入达3亿元,占全国的2%;珠三角一般预算内收入达7亿元,占全国的5%。

2022年长江和珠江三角洲人均财政收入达到315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2022-2022年长江和珠江三角洲与全国财政收入比较

2022年 2022年
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合计亿元 1 0
长三角亿元 2 3
珠三角亿元 9 7
全国总计亿元 2 5
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占全国的比重% 4 7
长三角占全国的比重% 9 2
珠三角占全国的比重% 5 5
长江和珠江三角洲人均财政收入元 1601 3153
全国人均财政收入元 1057 2031
八两个三角洲地区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 倍。

2022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361元,是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其中,长三角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31元,是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倍;珠三角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290元,是全国的8倍。

2022-2022年长江和珠江三角洲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

2022年 2022年
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元 10952 15361
长三角元 8809 13431
珠三角元 13094 17290
全国元 6280 9422
长江和珠江三角洲为全国的倍数倍 7 6
长三角为全国的倍数倍 4 4
珠三角为全国的倍数倍 1 8
注:珠三角仅包括以下8个城市: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

惠州市区和肇庆市区。

二、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

一从经济规模看,长三角是珠三角的2倍,但两地的GDP差距和人均GDP差距均在缩小。

二十一世纪以来,长三角的GDP一直是珠三角的2倍左右。2022年长三角的GDP总量比珠三角多0亿元,是珠三角的17倍;2022年长三角GDP比珠三角多4亿元,是珠三角的15倍,差距有所缩小。

2022年长三角的16个城市中,有11个城市的GDP超过1000亿元,比2022年增加5个,占8%。珠三角GDP超过1000亿元的城市仅有4个,比2022年增加1个,占6%。从城市平均总量来看,2022年长三角16个城市GDP的平均值达到5亿元,比2022年的平均值2亿元增长4%,而珠三角14个县市的GDP平均值为7亿元,比2022年8亿元增长82%。

2022-2022年,珠三角的人均GDP继续高于长三角。2022年,珠三角人均GDP为54639元,比2022年增长2%;长三角人均GDP为35040元,比2022年增长8%。2022年珠三角人均GDP是长三角的61倍,到2022年珠三角是长三角的56倍,两个三角洲的人均GDP差距在缩小。2022年两个三角洲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0元的城市共有6个,其中长江三角洲有3个,即上海、苏州和无锡;珠江三角洲有3个,即广州、深圳和东莞,而东莞市是两个三角洲地区唯一的人均GDP超过60000元的城市,达到71997元,超过了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二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增长速度均在两位数以上,但是发展均衡程度有所不同。

从经济发展速度来看,2022年两个三角洲地区30个城市的增长速度都达到了两位数,只是珠三角地区的GDP增长速度要略高于长三角地区。2022-2022年长三角地区GDP增长率为2%,珠三角地区GDP增长率为6%,珠三角比长三角高出4个百分点。在两个三角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东莞市,达到6%;长三角16城市中经济增长最快的仍然是苏州市,为6%。

从发展均衡的角度来看,长三角好于珠三角。2022年长三角16个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落差仅为1个百分点,而珠三角的14个市、县、区中增长速度的高低落差为6个百分点。到2022年,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落差比2022年有所扩大,为4个百分点,而珠三角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落差有所减小,为7个百分点,但珠三角的落差仍大于长三角。

三两个三角洲的三次产业结构基本相同,但存在差异。

2022年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继续向高度化方向发展,三次产业结构平均水平为4:55:41,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目前,两个三角洲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总体上呈二三一格局,第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首要地位,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两个三角洲地区虽然在产业结构上基本相同,但两个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有两个特点:

一是珠三角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高,但长三角第三产业发展快。2022年长三角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6%,虽然低于珠三角地区的4%,但是长三角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22年仅为2%,明显低于同年珠三角的4%。2022年到2022年长三角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提高了4个百分点,远远高于珠三角所提高的1个百分点。

二是长三角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虽高于珠三角,但呈下降趋势,而珠三角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有较大提高。2022年长三角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9%,高于珠三角的8%。虽然近十年,长三角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表现出较强的生产制造能力,但是与2022年相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仍下降了1个百分点。与此相反,珠三角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正在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新基地,2022年珠三角第二产业占比重为8%,比2022年的2%提高了6个百分点。

四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进出口贸易首次双双高于珠三角地区。

近年来,长三角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22年长三角进出口贸易首次双双高于珠三角地区。

从两个三角洲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看,2022年长三角进出口贸易总额达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是2022年的25倍,其中,进口总额达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出口总额达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珠三角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其中,进口总额达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出口总额达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可见,从贸易增长率来看,长三角地区在进出口贸易总额、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三个方面均比珠三角高出近一倍,显示出其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2022年长江和珠江三角洲进出口贸易比较单位:亿美元

进出口贸易 进口 出口
总额 增长率% 总额 增长率% 总额 增长率%
长三角洲地区 3 7 3 5 0 7
珠三角洲地区 8 1 6 6 2 9
从两个三角洲30个市的进出口贸易看,2022年进出口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的城市为上海、苏州和深圳。从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看,增长最快的是舟山市,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增长率达到9%。惠州市区是珠三角进出口贸易增长最快的城市,2022年增长率达到9%。

从外贸依存度来看,珠三角地区经济要比长三角地区更加依赖出口,对外贸易在该地区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2022年珠三角地区外贸依存度出口总额/GDP为6%,远远高于长三角的9%。

五长三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远远高于珠三角,并且两者差距在逐渐拉大。

2022年长三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7亿元,比2022年增长5%;珠三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亿元,比2022年增长4%。2022年长三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远远高于珠三角,是珠三角的03倍,2022年以来两个地区的差距在逐渐扩大。

2022-2022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较单位:亿元

2022年 2022年 2022年 2022年
长三角 7 1 7 7
珠三角 3 6 5 9
差距 1:43 1:39 1:34 1:33
六长三角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和实际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均高于珠三角地区。

2022年,外商在长三角地区的投资项目数为14310个,珠三角地区为7308个,长三角比珠三角高8%;在外商直接投资额方面,长三角地区为9亿美元,珠三角地区仅为1亿美元,长三角比珠三角高7%。这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向正从珠三角地区向长三角地区转移。

七长三角财政收入是珠三角的6倍,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高于珠三角。

2022年长三角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3亿元,比上年增长23%,是珠三角的6倍。其中,上海市的财政收入为7亿元,占长三角地区全部财政收入的1%,比珠三角地区的全部财政收入还多出1亿元。长三角地区财政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地区有6个,分别是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而珠三角地区仅有?/ca>
亲爱的猫猫99
南通属于苏北。

苏北在中华人成立初期曾是一个省级行政区划,包括江苏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即今扬州、泰州、盐城、淮安、南通、宿迁6个省辖市。

苏北即江苏北部地区的简称,位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沿海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苏北地势以平原为主,拥有广袤的苏北平原,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交通发达。

南通是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门户城市、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 、现代化港口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抵黄海,南濒长江,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西、北与泰州、盐城接壤,“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 ”,被誉为“北上海” 。

南通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拥有长江岸线226公里,是江苏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扩展资料:

南通特点:

1、南通陆域面积8001平方千米,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处亚热带季风气候。

2、南通为全国有影响力“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体育之乡”“文博之乡”“长寿之乡”“平安之乡”“新侨之乡”,先后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服务外包风采城市等荣誉。

3、“南通十佳名菜”为天下第一鲜、黄焖狼山、清蒸刀鱼、白汁鮰鱼、淡菜皱纹肉、蛙式黄鱼、提汤羊肉、虾仁珊瑚、蟹粉鲜鱼皮、通式三鲜。
沈阳宜家装饰
虽然,论重视程度,南通难望苏州和连云港项背,但是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建港条件,在国家和省资金匮乏的劣势之下,南通依靠外资依然高调初步建成了洋口深水港,曾以经连续3年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增速第一,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南通现象”。相信南通人秉承“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处世精神,意气奋发的早日建成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经济发展再提升一个档次!南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抵黄海,南望长江,“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地处长江三角洲北部,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及苏州隔江相望,被誉为“北上海” 。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相关问答

长江三角洲经济师

“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过度发展了,由此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中国太大了!每个地区都有很多的人口,超过一亿人口的地区就很多,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地区间的竞争是必然的。”  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长江三角洲同珠江三角洲之间的经济竞争,东莞台商协会副会长郭山辉做出了上述评论。东莞台商协会是中国大陆会员最多的……

Mikewen126

长江三角洲经济师报名

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

Chris大王

长江三角洲经济师初级

记者昨天从杭州市获悉,由长三角15个城市联合统计的数据表明,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15个中心城市经济增长强劲,主要指标基本处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以苏州最为抢眼。据统计,1—3季度,15城市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065亿元,占全国的3%;增速最高的是苏州,达到6%,其次是嘉兴,增长8%,最低……

SSpapergirl

长江三角洲经济师证书

相关论文文献,需要的话我帮你下载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摘要: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核心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该地区保持着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速度快速发展,对全国经济起到了强有力的拉动作用。21世纪将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产业国际转移的时机,该地区也面临着新的……

小小兔121

长江三角洲经济师中级

记者昨天从杭州市获悉,由长三角15个城市联合统计的数据表明,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15个中心城市经济增长强劲,主要指标基本处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以苏州最为抢眼。据统计,1—3季度,15城市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065亿元,占全国的3%;增速最高的是苏州,达到6%,其次是嘉兴,增长8%,最低……

小兔斯基8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