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师 > 财政税收经济师可以搞财务吗

财政税收经济师可以搞财务吗

最新回答

yukisnowfox

我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有:

1、动用历年结余

动用历年结余就是使用以前年度财政收大于支形成的结余来弥补财政赤字。财政动用上年结余,必须协调好与银行的关系,搞好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平衡。

2、增加税收

增加税收包括开增新税﹑扩大税基和提高税率。但它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并不是弥补财政赤字稳定可靠的方法:

首先,由于税收法律的规定性,决定了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增加税收,都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法律程序,这使增加税收的时间成本增大,难解的燃眉之急。

其次,由于增加税收必定加重负担,减少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所以,纳税人对税收的增减变化是极为敏感的,这就使得依靠增税来弥补财政赤字的试图往往受到很大的阻力,从而使增税可能议而不决。

最后,拉弗曲线标示增税是受到限制的,不可能无限的增加,否则,必将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恶果

3、增发货币

增发货币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一个方法,至今许多发展中国家仍采用这种方法。但是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的增长速度,过量的货币发行必定会引起通货膨胀,将带来恶性后果。因此,用增发货币来弥补财政赤字只是一个权宜之计

4、发行公债

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作法。这是因为从债务人的角度来看,公债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从债权人的角度来看,公债具有安全性﹑收益性和和流动性的特点。

发行公债无论是对还是对认购者都有好处,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也最易于为社会公众所接受。

扩展资料

在经济萧条时期,赤字财政政策是增加支出,减少税收,这样就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凯恩斯认为,财政政策应该为实现充分就业服务,因此,赤字财政政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因为:

第一,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的财政赤字是国家欠公众的债务,也就是自己欠自己的债务。

第二,的是稳定的,这就保证了债务的偿还是有保证的,不会引起信用危机。

第三,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财政赤字。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公债哲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赤字

M15981511985
这是我在新浪论坛里写的一篇文章,里面介绍了财富转移的过程,供您参考。

漫谈通货膨胀

记的去年一天,下班后去买菜煎饼。刚把两元煎饼钱交到卖煎饼的张大姨手里,张大姨突然仰天长叹:“他大哥,钱毛了!”
“钱毛了?钱还能和几天不吃的馒头一样长毛?”
大姨继续叹息:“这菜价一劲长,再干就得亏本。这怎么回事啊?以前一月挣几百块钱不够花的,现在一月挣一千五了,钱看着多了,还是不够花的。怎么回事啊?”
可怜的张大姨!她说的就是通货膨胀。更可怜的是她没文化,永远也搞不懂钱为什么挣的越来越多,却总不够花。唉!谁叫您没文化呢?现在知道学文化的好处了,可惜晚了!
通货膨胀给人的直观感觉就是钱不值钱了。老百姓用的语言更形象:毛了。至于什么是毛了,我到底也没搞清楚。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确实很复杂,经济学家也没个定论,吵个不休。今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地球投资集团特聘经济学家脯斯基说:通货膨胀是国家赤字造成的。明天,诺贝壳经济学奖获得者、太阳系投资集团首席经济师鸭脯斯基站起来说:错!通货膨胀是货币流通速度造成的。后天,诺贝贝经济学奖获得者、银河系投资集团总经济师鹅脯斯基说:你们大错特错!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自身规律造成的。说不准大后天全宇宙投资集团的某个驴脯斯基又要站起来发表个新看法。这些“斯基”整天吵破了头,搞的我这种普通人整天晕头转向。看了这么多书,抓破脑袋也没个结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通货膨胀肯定是钱的数量比实物财富增长的快造成的。通货膨胀对普通人的财富的损害是极大的。
前面那个可怜的张大姨先别卖菜煎饼,您老先停停,我们先拿您做个演示,给大家看看通货膨胀的危害。假设张大姨很喜欢攒钱,5年前攒了900元,一直在银行放到现在。再假设5年前豆芽300元一斤。今天,张大姨很高兴:“哈哈,我有900元,能买3斤豆芽喽!”等张大姨来到市场一看,傻眼了。豆芽今天900元一斤。900元储蓄只能买一斤,搞不好小贩还短斤缺两。当然张大姨肯定痛心疾首。我们先不管她痛心不痛心,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子反映的一些经济原理。
原先300元一斤的豆芽,现在900元一斤。也就是说,现在的900元等于原先的300元,这中间就相差600元,通货膨胀也就是三倍。这600元钱总不能在象肥皂泡一样在人间蒸发吧。这钱给谁了呢?估计您猜到了,给那个卖豆芽的小贩了。张大姨风里来雨里去,用汗水换的900元钱中的600无偿送给了小贩。为什么小贩能无偿得到这笔钱?因为人家能涨价。也就是说,尽管通货膨胀是3倍,却对小贩没造成任何损失。张大姨再厉害,存的900元钱反正不能涨价。
通过这个短剧,我们能想到在通货膨胀下,有两种人的财富不会受到损失。一是,因为能搞赤字财政。什么叫赤字财政?就是说手里没有足够的钱却要搞投资。怎么办?就多印钞票。我们知道一定的钞票代表一定量的实物财富。没有钱,就意味没有这么多实物财富。如果多印钞票,实际上就等于把一部分社会财富无偿征收到自己手里。既然能无偿征收,通货膨胀肯定不会影响他啊。另外,既然是无偿征收的,就意味着要有人承受损失。谁承受损失呢?原来社会上实物财富不需要这么多钱,一下子多印这么多钞票,物价肯定要上涨。所以,第二个不受通货膨胀影响的人就是那些搞投资的人。虽然无偿从这些人手里征收了很多财富,但是他们的产品能涨价。通过涨价就把损失转移给别人了。前面哪个把300元一斤的豆芽卖到900元一斤的小贩就是这么干的。最后,真正受到损失的就是那些依靠固定收入和储蓄的人,这中间就包括张大姨。他们必须买涨价的商品,而自己也不可能通过涨价来转移损失。有聪明人会说,这些普通人不能涨工资吗?您说到点子上了。不过您没想过吗,工资就是劳动的价值的体现。这么多劳动力在一起也要竞争。您的劳动又不是稀缺资源。劳动者之间的竞争的结果就是工资根本涨不过通货膨胀。当然,如果某位大侠身怀绝迹,他的工资肯定能涨过通货膨胀率的。但是,大侠毕竟少,普通人毕竟多吗。再说到储蓄,那就更是宰您没商量了。储蓄反正自己不能变多。张大姨那900元存5年还是900元,结果600元都“捐款”了。所以有人就说过:什么税最厉害?不是所得税,不是遗产税,是通货膨胀税。
顺便聊聊赤字财政。赤字财政在刺激经济发展,保持经济稳定方面确实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加剧通货膨胀,进而加速贫富分化,导致社会不公。对赤字财政真是又爱又恨。中国历史上新朝的皇帝王莽就搞过赤字财政。当时这老兄发行了一种大钱。大钱不到原先的五铢钱两个半重,却要当五铢钱50个用。这实质就等于多印钞票搞赤字,无偿征收社会财富。最后,人怨,这个傻大冒也被乱刀分尸。赤字的老祖先不是人,看来应该是中国人。
前面我们谈了通货膨胀对个人的影响,那对地区有没有影响啊?当然有了。我经常看当地的工作会议,会议里地方领导总是充满了豪情壮志朗读着秘书写的他自己都搞不明白的报告:全市上下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地方财政收入取得了长足发展。今年财政收入是前几年的多少多少倍,括号此处有掌声,请停顿括号。老兄,你这个增长考虑没考虑通货膨胀啊?
我们仔细观察,每隔几年全国各地报告财政收入的时候,能看到有的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特别高,有的地方也增长,但是幅度小。其实,这些增长幅度小的地方也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原因还是很简单,发达地区的产品涨价涨的高,落后地区的产品涨价涨的少啊。为什么有的地方的产品涨价涨的高呢?因为人家经济发达,人才技术都是一流的,生产的产品具有垄断性。而那些落后地区呢,无非就卖点粮食、劳动力、煤炭、矿石。您卖的这些东西谁都能干,价格当然涨不上去了。这也是为什么深圳把电阻、电容、晶体管焊成一块破线路板就能换您几百斤粮食的原因。所以,落后地区的很多财富就这样被无偿送给了发达地区。通货膨胀的结局也是加剧了地区的分化。
最后,如果再扩大,扩大到国家的层面呢?一样的,发达国家就是这样在掠夺发展中国家。因为人家的产品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垄断性,涨价您老也得买。而您老造的那些土的掉渣的东西,是人都会造,您上哪涨价去?记的有朋友问我:整天说发达国家掠夺发展中国家,他又没有派军队来,怎么掠夺的?上面就是掠夺的方法之一。通货膨胀的结局也加剧了国家的分化。
通货膨胀就是这样在侵蚀着个人的、地区的、国家的利益。作为个人,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把自己的财富变成投资。作为落后地区,必须转变低层次的发展模式,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从初级工业化走出来。作为国家,就必须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而不能象中国一样老是搞那些卖血汗钱的傻的不能再傻的出口加工产业。而这一切的一切依赖的就是人的素质的提高。人才是制胜之本。只有依赖人才,我们才可以不交通货膨胀税,甚至向别人收税。
坚强的T123
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一句话就完整的告诉你,第二大部分分的内容都包括哪些!
1、主体2、国民收入就是财政收入(收钱)3、满足公共需要就是财政支出(花钱)
1、主体就是讲职能和公共物品有哪些。
2、财政支出就是讲的支出功能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付),支出要有计划,年初要造预算。
3、财政收入就是讲如何收钱。(2022公共预算收入科目分为六类,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今年变动的部分,背下来。教材中主要讲税收和国债,税收制度是重中之重(第14章重点)。
4、财政收入和支出需要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第16章就讲财政制度)讲税收和支出,和地方如何分配的问题。
5、最后第17章总结财政政策,讲财政多花钱还是少花钱,调节总需求。财政主要有预算、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投资和财政补贴等。
理解:财政政策是颁布的政策,变动税收和支出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例如最近新闻上经常看到的减税降费就是在经济下行期,各国常用的财政政策手段,给企业和个人多留些可支配收入,以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而增加生产和就业。另外常用的手段就是多搞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工人、水泥、钢铁的需求,直接或间接的刺激了经济。当然,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过快时,也可以采用增税、减少支出等紧缩性财政政策,以防止经济过热。
如果说财政讲的是花钱和收钱,那么货币金融讲的就是一个字钱。
货币与金融:金融是货币资金融通的总称。主要指与货币流通和银行信用相关的各种活动。主要内容包括:货币的发行、投放、流通和回笼;各种存款的吸收和提取;各项贷款的发放和收回等。
货币供给和需求维持平衡,防范通货膨胀。
央行就是管钱的,有钱没钱央行掌握平衡。
银行以国家行政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发挥作用。(央行的主要业务和货币政策工具重点的重点)
商业银行就是存贷款业务,提供金融服务。(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和金融市场的划分重点)
最后讲一下金融风险和对外金融关系和政策,知识点固定。
理解:货币政策是银行颁布的政策,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例如,在经济下行期,我们在新闻上经常看到说央妈降息将准了,其实就是央行常用的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降息通过降低利率水平,使得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使个人储蓄减少,都可以刺激整个社会的生产与消费。降准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让市场上的钱更多,增加市场流动性,刺激经济。同样,当经济过热时,采用升息升准的方式来防止经济过热。(货币政策工具一定都记住,理解后记忆很简单)
曼丽nilei
初级经济师考试科目
初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设《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个科目,题型均为客观题。
《经济基础知识》为公共科目;《专业知识和实务》为专业科目,专业科目又下分为工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纪、知识产权10个专业,考生可根据工作需要任选一门专业报考即可。人事考试中心将分别按这10个专业类别命制试卷。
你制定好2022年考证学习计划了吗?
(不等待不求人)搜小程序“经济师考试通”无偿无条件、自行领取资料
初级经济师考试内容
《经济基础知识》 :共30章,内容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涉及的知识广泛,考核全面。
《工商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9章,分别为:企业及其概述、工商企业组织结构、市场营销、生产过程组织、质量、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员工招聘与员工培训、财务、信息。
《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14章,分别为:个体心理与行为、团体心理与行为、工作态度与行为、人力资源概述、工作分析、招募与甄选、绩效、薪酬福利、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就业与职业培训、招用人员、劳动标准与劳动保护
《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9章,分别为:货币与货币流通、信用与利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的资本与负债、商业银行的资产与中间业务、商业银行会计、金融风险与金融、国际金融基础
《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10章,分别为:财政的概念与职能、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财政收入概述、税收基础知识、货物和劳务税制度、所得税制度、其他税收制度、非税收入、公债、预算
《建筑与房地产经纪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10章,分别为:建筑业与建筑市场、房地产业与房地产市场、工程建设基本制度、建设工程投资决策分析与审批、建设工程实施组织模式、建设工程质量、建设工程造价、建设工程进度、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与环境、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
o晴天娃娃o

【导读】参加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的考生,除了需要进行《经济基础》的复习,还需要进行专业实务的备考,实务专业有10各科目,分别是工商、财税、农业、金融、保险、人力、旅游、运输、建筑房地产、知识产权,作为2022参考考生,考试复习的依据自然就是考试大纲了,在新的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大纲没有出来之前,我们的参考大纲只能是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在新大纲出来后,再进行对比分析,把变化的考点进行更为深入的复习,掌握考试的要点,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参考大纲——财政税收,接下来就具体来了解一下。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税收理论、货物和劳务税制度、所得税制度、其他税收制度、税务、纳税检查、公债、预算理论与制度、间财政关系、国有资产、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财政税收专业实务工作的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


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理解公共物品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分析市场失灵的表现,理解公共财政存在的前提,理解财政职能的基本理论,分析财政职能的内容。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理解财政支出的分类,分析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理解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分析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分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辨析财政支出效益的特点,分析财政支出效益,分析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具体内容。

税收理论。理解税收的基本原理,分析税收的原则,理解税法与税制,分析税收负担,理解国际税收理论,解决国际重复征税的问题。


货物和劳务税制度。理解增值税的各项规定,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分析增值税的征收规定,理解消费税的各项规定,计算消费税应纳税额,理解关税的各项规定,计算关税应纳税额。


所得税制度。理解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各项规定,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实施资产的税务处理,分析征收方法,理解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各项规定,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

其他税收制度。理解财产税制、资源税制、行为目的税制等各税种及其基本规定,计算各项税收应纳税额。


税务。理解税务基础的基本原理与内容,实施税务登记、账簿凭证、发票,进行纳税申报,理解税收征收的内容,进行税收征收,理解税收控制,进行经济税源调查分析与报告。

纳税检查。理解纳税检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的检查。


公债。理解公债理论,分析公债制度中发行、偿还、发行权限、收入使用权限、持有者、流通等方面的规定,分析公债市场的原理与功能,理解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原理。


预算理论与制度。理解预算的基本理论、基本特征和研究视角,分析预算的决策程序及模式,理解预算的原则与政策,理解预算的编制、执行及审批制度,进行预算的绩效。

间财政关系。理解间财政关系划分的基本理论,分析间收支划分的制度安排,理解分税制财政体制,分析间转移支付制度内容。


国有资产。辨析国有资产的类别,分析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的主要内容,理解国有资产改革的主要内容。


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理解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的基本理论,分析财政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的类型,提出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辨析财政政策的类型与效应,理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原理,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

以上就是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参考大纲——财政税收,总共以上内容,大家可以逐点进行认真复习,可以建立一个知识点框架图,同时也要关注考试报名相关资讯,尤其是中级经济师初次报考常见问题,一定要提前了解和关注起来,祝大家考试成功!

相关问答

财政税收实务经济师

【导读】初级经济师是考生公认的难度不是很大的考试,不仅因为考试科目比较少,更重要的是考试的重点都在教材上,也是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基本在2022初级经济师考纲中,就会把2022年考试的内容概括出来,考生其实只要根据考试大纲进行复习就可以了,目前,2022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大纲还没有公布,我们可以根据2……

最爱的mango

经济师财政税收实务

教材很全面请查收,祝您考试顺利2022年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习题强化班2022年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习题强化班2022年经济师《工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2022年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精讲班。。。。。等相关资料查看这相关资料【导读】初级经……

可爱多O

中级经济师务财政税收

考中级经济师选哪个专业最好考,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擅长的科目。相对会计专业而言,考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要相对容易一些。考试大纲为:一、财政的概念与职能二、财政支出分类与内容三、财政收入概述四、税收基础知识五、货物和劳务税制度六、所得税制度七、其他税收制度八、非税收入九、预算十、行政事业单位……

warmerting

财政税收经济师可以挂靠吗

无论经济师还是会计师,都是由全国人事部负责组织的专业资格考试系列中的一员,所以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平行的比较。经济师VS会计师的优缺点对于想拿中级证书的人来说经济师的性价比很高的,机会成本小,收益大!我认为是中较高的一个考过之后,在职称没有和工资挂钩的地方,地位和会计师是平等的在职称和工资挂钩的单位,更……

五月的史努比

财政税收经济师可以搞财务吗

你好,我是会计专业的,想考经济师,问下经济师里的专业有十几个是我自己任选一个专业考吗还是学会计的只能考哪一个,比如我想考财政税收专业行不行 注:根据人事部办公厅《关于调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设置的》(人办发[2022]18号)及有关文件精神,初、中级《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均分为工商、农业、商业、……

多来A梦A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