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师 > 初级经济师存货影响哪个指标

初级经济师存货影响哪个指标

最新回答

明明来干啥
一、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P财政政策:是指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即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 挤出效应:指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采取任何行动。P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的关系。P625—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长。中间产品:指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用于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劳务。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消费的决定: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答:主要由家庭的当年收入决定。某个家庭当年收入越高,其消费支出就会越大。这主要从消费函数c=a+by中可以看出。其他影响因素还有:1、家庭财富拥有量,财富越多则当年的消费就越高。2、家庭成员一生中的总收入,一生中的总收入越大则任何一年的消费量都会增大。3、周围人群的消费水平,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越高,则本家庭受影响越大,看齐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当年消费越大。平衡预算乘数在哪些情况下等于1?答:平衡预算指预算收入等于预算支出。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平衡预算指支出G来自于等量的税收T(即G=T)。支出G和税收T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乘数来反映。在四部门经济中,[img,293,118]fil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png[/img]要使平衡预算乘数=1,应当是[img,83,23]fil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png[/img],即是在只有消费者、企业和的三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或者在消费者、企业、和国际市场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和进口。经济学家认为轻微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扩张有利,试说明理由?答:坚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节约交易成本,劳资双方喜欢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关系,原材料供求中喜欢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由于这种长期劳动合同和原材料供求合同存在,使厂商工资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相对稳定,而通胀又使产品价格上升,从而使使厂商的实际利润增加,刺激厂商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全社会产量和就业都增加。4、试说明图中A、B两点的经济涵义。[img,233,181]fil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png[/img] r%A 10%2% B Msp=L2r货币投机需求Msp答:A点:利率处于最高点,未来利率只降不升,债券价格只升不降,人们只愿意持有债券,不愿意持有货币,此时货币投机需求为0。B点:利率处于最低点,未来利率只升不降,债券价格只降不升,人们只愿意持有货币,不愿意持有债券,此时货币投机需求为∞。不管有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持有在手中,处于凯恩斯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实效。向右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隐含的政策含义?答:菲利普斯曲线反映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反向变动关系。政策含义是在进行失业与通胀治理时,先确立一个“临界点”(即失业率与通胀率的社会可接受程度)。如果失业率超“临界点”,要求实行扩张性政策,以较高的通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如果通胀率超“临界点”,要求实行紧缩性政策,以较高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胀率。什么是“内在稳定器”?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有哪些?答:内在稳定器也称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财政政策)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和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采取任何行动。是“稳定经济的第一道防线 ”。 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有:自动变动的税收(特别累进税制)、转移支付和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简述超额准备金产生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市场利率变化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答:超额准备金指“银行实际贷款低于本身贷款能力”,其差额部分就是超额准备金。产生原因在于:银行找不到可靠的贷款对象,或企业预期利润率太低不愿意借款,或银行认为利率太低不愿意贷出等等。对商业银行而言,吸收存款是负债业务,如果不能放贷出去,同样要付出存款利息,增加成本。所以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将刺激商业银行放贷积极性,从而超额准备金减少。反之,准备金增加。画图用AD-AS模型简要说明经济滞胀的成因?答: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如发生在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2022年代末2022年代初的经济滞胀,主要是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限产提价,石油依赖程度高的国家进口原油价格上升,导致国内生产成本提高,总供给下降的冲击。如图:[img,344,250]fil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png[/img]在总需求不变情况下,由于总供给刺激,AS1移动到AS2,均衡点发生移动,这时国民收入下降,有Y1到Y2,失业率增加;同时价格水平也上升,有P1上升到P2,出现通胀。1091条回答被折叠(为什么?)类联考和经济类联考哪个好考「文都网校」定向1V1_快速提升过考类联考和经济类联考哪个好考,「文都考研」专注类联考:报考信息/考前培训/复试要求一站式辅导,全程把关,让考生无忧备考,类联考和经济类联考哪个好考,上班族提升学历,升职加薪之选广告 2022老牌高级经济师考试考试提分利器。根据文中提到的宏观经济学为您推荐环球高级经济师考试,680元终身学习,学经济师,老师7乘12小时在线答疑,。环球归纳难点手册+无纸化题库本周免费。高级经济师考试详询 。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广告南阳 _2022高级经济师报名_网上报名考生登录提供2022年高级经济师考试报名入口查询等报考政策指南咨询解析的专区,实时汇总各省报名入口开启时间,2022年高级经济师考试报名时间预计为6月份,57 2022-06-28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内容财政政策——税收 货币政策——存款创造 经济增长——GDP的概念及延伸 国际贸易——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浏览402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428 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 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 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 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 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P500 财政政策:是指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 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即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 挤出效应:指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采取任何行动。P546 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 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616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的关系。P625—632 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长。 中间产品:指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用于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劳务。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 消费的决定: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 答:主要由家庭的当年收入决定。某个家庭当年收入越高,其消费支出就会越大。这主要从消费函数c=a+by中可以看出。 其他影响因素还有:1、家庭财富拥有量,财富越多则当年的消费就越高。2、家庭成员一生中的总收入,一生中的总收入越大则任何一年的消费量都会增大。3、周围人群的消费水平,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越高,则本家庭受影响越大,看齐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当年消费越大。 平衡预算乘数在哪些情况下等于1? 答:平衡预算指预算收入等于预算支出。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平衡预算指支出G来自于等量的税收T(即G=T)。支出G和税收T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乘数来反映。 在四部门经济中, [img,293,118]fil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png[/img] 要使平衡预算乘数=1,应当是[img,83,23]fil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png[/img],即是在只有消费者、企业和的三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或者在消费者、企业、和国际市场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和进口。 经济学家认为轻微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扩张有利,试说明理由? 答:坚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节约交易成本,劳资双方喜欢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关系,原材料供求中喜欢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由于这种长期劳动合同和原材料供求合同存在,使厂商工资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相对稳定,而通胀又使产品价格上升,从而使使厂商的实际利润增加,刺激厂商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全社会产量和就业都增加。 4、试说明图中A、B两点的经济涵义。 [img,233,181]fil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png[/img] r% A 10% 2% B Msp=L2r 货币投机需求Msp 答:A点:利率处于最高点,未来利率只降不升,债券价格只升不降,人们只愿意持有债券,不愿意持有货币,此时货币投机需求为0。 B点:利率处于最低点,未来利率只升不降,债券价格只降不升,人们只愿意持有货币,不愿意持有债券,此时货币投机需求为∞。不管有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持有在手中,处于凯恩斯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实效。 向右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隐含的政策含义? 答:菲利普斯曲线反映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反向变动关系。政策含义是在进行失业与通胀治理时,先确立一个“临界点”(即失业率与通胀率的社会可接受程度)。如果失业率超“临界点”,要求实行扩张性政策,以较高的通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如果通胀率超“临界点”,要求实行紧缩性政策,以较高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胀率。 什么是“内在稳定器”?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有哪些? 答:内在稳定器也称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财政政策)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和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采取任何行动。是“稳定经济的第一道防线 ”。 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有:自动变动的税收(特别累进税制)、转移支付和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简述超额准备金产生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市场利率变化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 答:超额准备金指“银行实际贷款低于本身贷款能力”,其差额部分就是超额准备金。产生原因在于:银行找不到可靠的贷款对象,或企业预期利润率太低不愿意借款,或银行认为利率太低不愿意贷出等等。对商业银行而言,吸收存款是负债业务,如果不能放贷出去,同样要付出存款利息,增加成本。所以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将刺激商业银行放贷积极性,从而超额准备金减少。反之,准备金增加。 画图用AD-AS模型简要说明经济滞胀的成因? 答: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如发生在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2022年代末2022年代初的经济滞胀,主要是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限产提价,石油依赖程度高的国家进口原油价格上升,导致国内生产成本提高,总供给下降的冲击。 如图: [img,344,250]file~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png[/img] 在总需求不变情况下,由于总供给刺激,AS1移动到AS2,均衡点发生移动,这时国民收入下降,有Y1到Y2,失业率增加;同时价格水平也上升,有P1上升到P2,出现通胀。243 浏览28395 2022-11-23宏观经济学中的重点名词解释,就是考试经常考到的有哪些?1.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简称 P) 衡量一个国家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总值的综合经济指标。它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 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个人可支配收入: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营利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 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4.一般价格水平:产品市场上的物价总水平。 5.失业率:失业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率。 6.边际消费倾向:每增加一元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部分。 7.边际储蓄倾向: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上的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支出乘数:总支出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与支出最初变动量的比值。 8.货币的交易需求:出于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的 货币需求。 IS 曲线: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在两部门经济中,IS 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 ,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 IS 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LM 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 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 ,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 LM 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1.挤出效应:指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 12 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13 充分就业:指的是工作机会与失业人口数量相同的状态。 财政政策: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15 货币政策:货币当局即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指经济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 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采取 任何行动。 货币创造乘数:不考虑超额准备金时,它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考虑超额准备金时,它是 法定准备率加上超额准备率的倒数。 18.基础货币: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 (硬币和纸币)(由于它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是活动力强大的货币, 。 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 19 法定准备金率:银行对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规定一个最低限度的准备金为法定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占银行全部存款的比率成为法定准备金率。 指以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 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 奥肯法则: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 GDP2 个百分点。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 持续显著的上涨。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 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25 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 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26 菲利普斯曲线: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给出的关于工资变化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性关系:失 业率与工资上涨率之间具有反向关系。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代替工资上涨率。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人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 量。 (人们宁可牺牲持有生息资产会取得的收入,而把不能生息的货币政策保持在手边。 ) 28.投机性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避免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资产损失或增加 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 灵活偏好陷阱:当货币需求变得具有完全的利息率弹性,即在某一较低的利息率水平下, 人们预期利息率不会再下降而会上升,从而持有债券竟会遭受损失,这是人们对货币需求变 得无限大,因而无论实际货币供给如何增加也不会是利息率在下降。 30.恩格尔曲线:反映的是所购买的一种商品的均衡数量与消费者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 投资陷阱:投资的利率调节与传导是国民收入决定的重要机制。根据凯恩斯投资函数理 论,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即利率越低投资越多,利率越高投资越少,由于利率调节与传导 机制的存在,投资的增减变化取决于投资的利率弹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政策混合产出利率 1)膨胀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不确定上升 2)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不确定 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财政政策不确定下降 4)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财政政策增加不确定 充分就业:在广泛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原有的报酬参 加生产的状态。 失业率:指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 劳动力参加率:劳动力与人口的比率。 摩擦失业:志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人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自愿失业: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 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可看作是摩擦性失业的较极端的形式 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 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 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试的时候六个名词解释五个都是这里面的。81 浏览5775 2022-05-21宏观经济学复习最重要看什么整个体系把握好,把逻辑梳理一遍。如果你是本科的话主要就是凯恩斯的理论体系+萨缪尔森等人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总供给总需求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经济增长理论就差不多了,当然里面会有一些其他流派的观点(例如货币学派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研究生的那就比较多了,各种流派的思想梳理一遍。浏览282精彩推荐类联考和经济类联考哪个好考「文都网校」定向1V1_快速提升过考类联考和经济类联考哪个好考,「文都考研」专注类联考:报考信息/考前培训/复试要求一站式辅导,全程把关,让考生无忧备考,类联考和经济类联考哪个好考,上班族提升学历,升职加薪之选广告 「公布」2022经济学考研报考条件,重大变动2022年经济学考研报考条件,新规定已更新:专科生将无法报考部分专业及院校本科也需要部分专业需提供工作证明。更多经济学考研_点击自助查询!广告 《知否》中,曼娘结局如何?怎么评价这个角色?朱曼娘看起来一副柔弱不能自理的样子,但实际上心机深沉,诈异常的女子。朱曼娘是唱戏出身,身份低,但热议40回答染发剂过敏原因是什么 出现过敏该怎么办染发剂已经成为常用的头发产品了

一、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428

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

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

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

蛋的故事
货币外汇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比价或价格。外汇汇率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势: 国际、国内势变化对汇率有很大影响,局势稳定,则汇率稳定;局势动荡则汇率下跌。所需要关注的方面包括国际关系、党派斗争、重要官员情况、、等。
经济形势: 一国经济各方面综合效应的好坏,是影响本国货币汇率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因素。其中主要考虑经济增长水平、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水平、利率水平等几个方面。
军事动态: 战争、局部冲突、等将造成某一地区的不安全,对相关地区以及弱势货币的汇率将造成负面影响,而对于远离事件发生地国家的货币和传统避险货币的汇率则有利。
、央行政策: 的财政政策、外汇政策和央行的货币政策对汇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是决定作用。如宣布将本国货币贬值或升值;央行的利率升降、市场干预等。
市场心理: 外汇市场参与者的心理预期,严重影响着汇率的走向。对于某一货币的升值或贬值,市场往往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达成一定共识的情况下,将在一定时间内左右汇率的变化,这时可能会发生汇率的升降与基本面完全脱离或央行干预无效的情况。
投机交易: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充斥在外汇市场中的国际游资越来越庞大,这些资金有时为某些投机机构所掌控,由于其交易额非常巨大,并多采用对冲方式,有时会对汇率走势产生深远影响。如量子基金阻击英镑、泰珠,使其汇率在短时间内大幅贬值等。
突发事件: 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会对市场心理形成影响,从而使汇率发生变化,其造成结果的程度,也将对汇率的长期变化产生影响。如 911 事件使美圆在短期内大幅贬值等。
主要经济指标解读与公布时间,由于美圆在外汇市场中的地位,以及绝大多数的外汇交易都是以美圆为中心的交易等原因,的经济数据在汇市中最为引人注目。

以下是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影响,但在实际运用中情况会复杂得多:
国内生产总值( GDP ): 是指某一国在一定时期其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值。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形势的好坏,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视为 “ 最富有综合性的经济动态指标 ” 。主要由消费、私人投资、支出、净出口额四部分组成。数据稳定增长,表明经济蓬勃发展,国民收入增加,有利于美圆汇率;反之,则利淡。一般情况下,如果 GDP 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则被视为衰退。此数据每季度由进行统计,分为初值、修正值、终值。一般在每季度末的某日北京时间 21 : 30 公布前一个季度的终值。
工业生产: 指某国工业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全部工业产品的总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很重。由于工业部门雇佣了大量工人,其变动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重大影响,与汇率呈正相关。尤其以制造业为代表。此数据由美联储统计并在每月 15 日左右晚间 21 : 15 或 22 ; 15 发布。
失业率: 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数据上升说明经济发展受阻,反之则看好。对于大多数西方国家来说,失业率在 4% 左右为正常水平,但如果超过 9% ,则说明经济处于衰退。此数据由劳工部编制,每月第一个周五 21 : 30 公布。
贸易赤字: 国际间的贸易是构成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当一国出口大于进口时称为贸易顺差;反之,称逆差。的贸易数据一直处于逆差状态,重点是在赤字的扩大或缩小。赤字扩大不利于美圆,反之则有利。此数据由编制,每月中、下旬某日晚间 21 : 30 公布前一个月数字。
经常项目收支: 经常帐为一国收支表上的主要项目,内容记载一国与外国包括因为商品 / 劳务进出口、投资所得、其他商品与劳务所得以及片面转移等因素所产生的资金流出与流入的状况。如果为正数,为顺差,有利本国货币;反之,则不利于本国货币。此数据由编制,每月中旬某日 21 : 30 公布。
资本帐收支: 主要描述一国的长、短期资本流动情况,包括长期资本、非流动性短期私人资本、特别提款权、误差与遗漏,以及流动性短期私人资本等项目。资本项目在金融日益国际化、自由化的今天,影响不亚于经常帐项目,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影响越大。其对汇率的影响的观察方法与经常帐基本相同。
利率: 利率是借出资金的回报或使用资金的代价。一国利率的高低对货币汇率有着直接影响。高利率的货币由于回报率较高,则需求上升,汇率升值;反之,则贬值。的联邦基金利率由美联储的会议来决定。
生产物价指数: 主要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的情形。数据上升说明生产旺盛、通胀有上升的可能,联储倾向于提高利率,有利于美圆;反之,则不利于美圆。此数据由劳工局编制,每月第二个周五的 21 : 30 分公布。
消费物价指数: 以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针,是讨论通胀时最主要的数据。数据上升,则通胀可能上升,联储趋于调高利率,对美圆有利;反之,则不利美圆。 但是,通胀应保持在一定的幅度里,太高(恶性通胀)或太低(通缩),都不利于汇率。数据由劳工局编制,每月第三个星期某日 23 : 00 公布。
物价指数: 是根据大宗物资批发价格的加权平均价格编制而得的物价指数。 包括在内的产品有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与进出口品,但不包括各类劳务。讨论通货膨胀时,最常提及的三种物价指数之一,观察方法与 CPI 、 PPI 基本相同。每月中旬公布前一个月的数据。
领先指标: 由股价、消费品定单、周均失业救济金索求、建筑批则、消费者预期、制造厂商交货定单变动、货币供应、业绩、敏感原料价格变动、厂房设备定单、平均工作周等项目构成,是观察未来 6----12 个月内经济走向的指标。数据好,汇率上升;反之则下降。
商业库存: 包括工厂存货、批发业存货、零售业存货。主要用以评估生产循环状况。存货低于适当水准,将增加生产,经济向好,对货币有利;反之则不利。数据由编制,每月中旬某日 21 : 30 或 23 : 00 公布。
采购经理人指数: 是衡量制造业的重要指标。考察制造业在生产、新定单、商品价格、存货、雇员、定单交货、新出口定单和进口等方面。数据以 50 为强弱分界点,在以上表示制造业向好对货币有利;反之则意味着衰退,对货币不利。数据由供应协会( I )编制,每月初某日 23 : 00 公布。
房屋开工率: 一般新屋兴建分为两种,个别住屋与群体住屋。新屋开工率与建筑许可的增加,理论上对于美元来说,偏向利多 ,不过仍须合并其它经济数据一同作考量。每月的 16 号至 19 号间公布。
笑傲江湖之悟空
主要经济指标有哪些?
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某一国在一定时期其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值。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形势的好坏,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视为“最富有综合性的经济动态指标”。主要由消费、私人投资、支出、净出口额四部分组成。数据稳定增长,表明经济蓬勃发展,国民收入增加,有利于美圆汇率;反之,则利淡。一般情况下,如果GDP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则被视为衰退。此数据每季度由进行统计,分为初值、修正值、终值。一般在每季度末的某日北京时间21:30公布前一个季度的终值。
工业生产(INDUSTRIAL PRODUCTION): 某国工业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全部工业产品的总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很重。由于工业部门雇佣了大量工人,其变动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重大影响,与汇率呈正相关。尤其以制造业为代表。此数据由美联储统计并在每月15日左右晚间21:15或22;15发布。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 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数据上升说明经济发展受阻,反之则看好。对于大多数西方国家来说,失业率在4%左右为正常水平,但如果超过9%,则说明经济处于衰退。此数据由劳工部编制,每月第一个周五21:30公布。
贸易赤字(TRADE DIFICIT): 国际间的贸易是构成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当一国出口大于进口时称为贸易顺差;反之,称逆差。的贸易数据一直处于逆差状态,重点是在赤字的扩大或缩小。赤字扩大不利于美圆,反之则有利。此数据由编制,每月中、下旬某日晚间21:30公布前一个月数字。
经常项目收支: 经常帐为一国收支表上的主要项目,内容记载一国与外国包括因为商品/劳务进出口、投资所得、其他商品与劳务所得以及片面转移等因素所产生的资金流出与流入的状况。如果为正数,为顺差,有利本国货币;反之,则不利于本国货币。此数据由编制,每月中旬某日21:30公布。
资本帐收支: 主要描述一国的长、短期资本流动情况,包括长期资本、非流动性短期私人资本、特别提款权、误差与遗漏,以及流动性短期私人资本等项目。资本项目在金融日益国际化、自由化的今天,影响不亚于经常帐项目,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影响越大。其对汇率的影响的观察方法与经常帐基本相同。
利率(INTRESTRATE): 利率是借出资金的回报或使用资金的代价。一国利率的高低对货币汇率有着直接影响。高利率的货币由于回报率较高,则需求上升,汇率升值;反之,则贬值。的联邦基金利率由美联储的会议来决定。
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
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晚清
生产物价指数(PPI): 主要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的情形。数据上升说明生产旺盛、通胀有上升的可能,联储倾向于提高利率,有利于美圆;反之,则不利于美圆。此数据由劳工局编制,每月第二个周五的21:30分公布。
消费物价指数(CPI): 以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针,是讨论通胀时最主要的数据。数据上升,则通胀可能上升,联储趋于调高利率,对美圆有利;反之,则不利美圆。 但是,通胀应保持在一定的幅度里,太高(恶性通胀)或太低(通缩),都不利于汇率。数据由劳工局编制,每月第三个星期某日23:00公布。
趸售(批发)物价指数(WPI): 是根据大宗物资批发价格的加权平均价格编制而得的物价指数。 包括在内的产品有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与进出口品,但不包括各类劳务。讨论通货膨胀时,最常提及的三种物价指数之一,观察方法与CPI、PPI基本相同。每月中旬公布前一个月的数据。
领先指标: 由股价、消费品定单、周均失业救济金索求、建筑批则、消费者预期、制造厂商交货定单变动、货币供应、业绩、敏感原料价格变动、厂房设备定单、平均工作周等项目构成,是观察未来6----12个月内经济走向的指标。数据好,汇率上升;反之则下降。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代表个人从各种所得来源获得的收入总和。包括工资薪水、社会福利、支出储蓄、股利收入等。数据提高,代表经济好转,消费可能增加,有利于本国货币;反之则不利。由经济研究局编制,每月月初某日21:30公布。
商业库存(INVENTORIES): 包括工厂存货、批发业存货、零售业存货。主要用以评估生产循环状况。存货低于适当水准,将增加生产,经济向好,对货币有利;反之则不利。数据由编制,每月中旬某日21:30或23:00公布。
采购经理人指数(PCHASE MANAGEMENT INDEX): 是衡量制造业的重要指标。考察制造业在生产、新定单、商品价格、存货、雇员、定单交货、新出口定单和进口等方面。数据以50为强弱分界点,在以上表示制造业向好对货币有利;反之则意味着衰退,对货币不利。数据由供应协会(I)编制,每月初某日23:00公布。
耐久财订单Durable Good Orders: 所谓耐久财是指不易耗损的财物,如汽车、飞机等重工业产品和制造业资本财。其它诸如电器用品等也是。耐久财订单代表未来一个月内制造商生产情形的好坏, 数据与货币汇率呈正相关,但需要注意其国防定单所占的比重。耐久财订单由统计,一般在每月的22号至25号晚上21:30或23:00公布。
设备使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 是工业总产出对生产设备的比率。涵盖的范围包括生产业、矿业、公用事业、耐久财、非耐
久财、基本金属工业、汽车和小货 车业及汽油等八个项目。代表上述产业的产能利用程度。当设备使用率超过95%以上,代表设备使用率接近极限,通货膨胀的压力将随产能无法应付而急速升高,在市场预期利率可能升高情况下,对美元是利多。 反之如果产能利用用率在90%以下,且持续下降,表示设备闲置过多,经济有衰退的现象,在市场预期利率可能降低情况下,对美元是利空。每月中旬公布前一个月的数据。
房屋开工率: 一般新屋兴建分为两种,个别住屋与群体住屋。新屋开工率与建筑许可的增加,理论上对于美元来说,偏向利多 ,不过仍须合并其它经济数据一同作考量。每月的16号至19号间公布。
大唐帝国皇帝
一、名词解释

1.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国各经济主体(包括个人、企事业单位和部门等)持有的、由银行供应的货币总量。它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存款货币。其中是由银行供给的,表现为银行的负债;存款货币是金融机构供给的,体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性负债。

2.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体系内部由诸多纯粹经济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变量。这种变量通常不为政策所左右,如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利率、汇率等变量。

3.外生变量——又称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受外部因素影响,而由非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这种变量通常能够由政策控制,并以之作为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

4.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内在因素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5.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可以由银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货币供给量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

6.货币供给公式——由于货币供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通过长期的研究,人们总结出了一个国际通用的货币供给公式:Ms=B·m。式中Ms为货币供应量,B为基础货币,m为货币乘数。该公式表明,货币供给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

7.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基础货币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8.超额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从形态上看,超额准备金可以是,也可以是具有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如在银行账户上的准备存款等。

9.通货—存款比率——是指流通中的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这一比率的高低反映了居民和企业等部门的持币行为。通货-存款比率越高,表明居民和企业等部门持有的越多,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就越弱。

10.准备—存款比率——是指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占全部存款的比重,大小主要取决于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行为。准备—存款比率越高,意味着更多的货币没有参加银行体系对存款货币的多倍创造过程,所以,货币乘数就越小。

11.存款货币——是指存在商业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活期存款没有期限规定,客户可随时签发支票用于结算和日常支付。若签发的支票被存款人用来提取,它就被当作普通的记账凭证,证明存款已为,执行货币的全部职能;若签发的支票被用来偿还债务或支付货款,它就成了现实的信用流通工具并执行货币的部分职能。故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等同于货币

12.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方式存入的存款和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或再贷款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也是扩张信用的源泉。

13.派生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

14.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二、名词术语中英对照

货币供给 money supply

通货 currency

准货币 quasi money

名义货币供给 nominal money supply

实际货币供给 real money supply

基础货币 base money

货币乘数 money multiplier

原始存款 pmary deposit

派生存款 devative deposit

漏损 loss of cashes

提现率 withdrawal rate

公开市场操作 open- operation

再贴现率 rediscount rate

法定准备率 legal reserve rate

超额准备率 excess reserves rate

外生变量 exogenous vaable

内生变量 endogenous vaable

三、公式汇总

1.货币供给公式: Ms=B·m

2.存款扩张倍数公式:

3.货币乘数公式:

四、重点难点释疑

1.基础货币的变化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被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基础货币由和存款准备金两部分构成,其增减变化,通常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1)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这是影响基础货币的最主要因素。一般来说,银行的这一债权增加,意味着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增加,同时也说明通过商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这必然引起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使货币供给量得以多倍扩张。相反,如果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减少,就会使货币供应量大幅收缩。通常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对这部分债权有较强的控制力。(2)国外净资产数额。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构成。其中、外汇、黄金占款是银行用基础货币来收购的。一般情况下,若银行不把稳定汇率作为政策目标的话,则对通过该项资产业务投放的基础货币有较大的主动权;否则,银行就会因为要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被动进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平抑汇率,这样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对银行的外汇占款有很大影响,造成通过该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具有相当的被动性。(3)对债权净额。银行对债权净额增加通常由两条渠道形成:一是直接认购债券;二是贷款给财政以弥补财政赤字。无论哪条渠道都意味着银行通过门把基础货币注人了流通领域。例如,我国2022年的财政借款存量为1600多亿元,对近几年的基础货币量产生了一定影响。(4)其他项目净额。这主要是指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以及银行在资金清算过程中应收应付款的增减变化。它们都会对基础货币量产生影响。

2.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哪些?

所谓货币乘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说的派生存款。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而货币乘数的大小又由以下四个因素决定: (1)法定准备金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均由银行直接决定。通常,法定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越大。 (2)超额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保有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显而易见,超额准备金的存在相应减少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因此,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之间也呈反方向变动关系,超额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就越大。 (3)比率。比率是指流通中的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比率的高低与货币需求的大小正相关。因此,凡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都可以影响比率。例如银行存款利息率下降,导致生息资产收益减少,人们就会减少在银行的存款而宁愿多持有,这样就加大了比率。比率与货币乘数负相关,比率越高,说明退出存款货币的扩张过程而流入日常流通的量越多,因而直接减少了银行的可贷资金量,制约了存款派生能力,货币乘数就越小。 (4)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由于定期存款的派生能力低于活期存款,各国银行都针对商业银行存款的不同种类规定不同的法定准备金率,通常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要比活期存款的低。这样即便在法定准备金率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改变也会引起实际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改变,最终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就会变大;反之,货币乘数会变小。总之,货币乘数的大小主要由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金率、 比率 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等因素决定。而影响我国货币乘数的因素除了上述四个因素之外,还有财政性存款、信贷计划两个特殊因素。
维尼达熊
所谓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进行相合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体系按照流动性(变现能力)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
1、M0=流通中的(cash)——狭义货币供给
2、M1=M0+农村存款+企业活期存款+团体、机关、部队和事业存款+个人信用卡存款
3、M2=M1+企业定期存款+信托存款+外币存款+城镇居民储蓄存款
4、M3=M2+大额可转让存单+金融债券+商业票据
5、M4=M3+其他流动性资产(主要是指应收账款)。
货币量层次划分,目的是为了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银行拟订有效的货币政策。货币量层次的划分是按照货币流动性的强弱从外延上确定各个层次的货币所包括的具体内容或范围。货币量层次划分,是为了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银行进行宏观经济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由于从20世纪2022年代开始,货币供应量逐渐取代利率而成为一些国家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因此,对货币供应量内容的约定则是货币政策执行的前提。货币当局要明确到底货币量包括哪些层次,需要控制哪一层次货币以及这一层货币与其他层次货币的界限何在,如果没有明确层次划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很难实现。
在2022年12月28日颁布的《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中,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将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以及M3等几个层次,各层次所涵盖的内容如下:
拓展资料:
政治经济学解析货币层次:
M0=流通中的。
M1=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居民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单位定期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影响利率,银行可以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从而影响货币需求并使其与货币供给相一致,以进一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相关问答

初级经济师缺考影响

【导读】目前,举国上下,全民出击,抵抗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截止到现在,还有很多单位没有正式开工,很多经济师考生想知道,疫情对2022年经济师报考有哪些影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1、影响经济师纸质证书的领取和补办。2、影响北京高级经济师报考,报考时间延后。3、经济师职称评审等工作延期开展。当然经……

最爱串串香

初级经济师影响收入

摘要职称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其中持有中级职称证书,年龄在40周岁以内,有连续缴纳六个月以上社保,就可以直接申办入户,高级职称证书,则是年龄50周岁以内,有参保记录可以直接入户。集成项目工程师、经济师就是属于中级职称,中级职称在积分入户里是加30分咨询记录·回答于2022-12-21广东省职称改……

宅男阳光刺眼

中级经济师有哪些影响

【导语】目前,中级经济师新一轮备考工作即将开始,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已经做好了必要准备呢,我们从历年考试来看,中级经济师命题特点是考点众多、出题灵活性大、考察范围广等等,针对这些特点,我们需要做好中级经济师提前预习工作,那么2022中级经济师提前预习怎么做呢?下面就来给大家具体分享一下。1、拟定预习方案……

核桃丫头

初级经济师存货影响哪个指标

【导读】初级经济师是考生公认的难度不是很大的考试,不仅因为考试科目比较少,更重要的是考试的重点都在教材上,也是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基本在2022初级经济师考纲中,就会把2022年考试的内容概括出来,考生其实只要根据考试大纲进行复习就可以了,目前,2022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大纲还没有公布,我们可以根据2……

萤火虫696969

经济师机考标记题目有影响吗

摘要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如对当前试题选项不确定,可点击“标记”前的选择框(下图红框处)进行标记,以方便回看该试题;用鼠标再次点击该选择框可以取消该试题标记。被标记的试题,会在题号右方以“?”进行显示。对试题所作的标记,不会被作为答题结果,也不会影响考生的成绩评判。考生如合理使用试题标记功能,可以在大量……

小石在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