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师 > 东莞市考高级经济师在哪里考

东莞市考高级经济师在哪里考

最新回答

nanjingyiyi
东莞现辖32个镇区

莞城区 东城区 南城区
万江区 石龙镇 镇
中堂镇 望牛墩 麻涌镇
石碣镇 高埗镇 洪梅镇
道滘镇 厚街镇 沙田镇
长安镇 寮步镇 大岭山
大朗镇 黄江镇 樟木头
凤岗镇 塘厦镇 谢岗镇
清溪镇 常平镇 桥头镇
横沥镇 东坑镇 企石镇
石排镇 茶山镇

附:东垸概况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北距广州50公里,南离深圳90公里,水路至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是广州与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
东莞市行政区域简图

东莞历史源远流长。据历史记载:时代,其境内东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纪的夏代,东莞属南交址。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粤地。公元前2022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公元222-2022年中,分增城立东官郡。进入晋代,废东官郡,东莞分属番禺、增城。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2022年),东莞立县,名为宝安。唐肃宗至德二年(2022年)改名为东莞。以东莞作县名由此始,相传因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 东莞具有光荣的传统。150多年前,林则徐在东莞销烟,写下中国近代史的光辉篇章,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地。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根据地,万千东莞儿女为、国家富强而英勇战斗,浴血捐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传统,使东莞成为南粤历史文化名城。

解放初期,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2022年,又属粤中行政区。2022年,属惠阳专区。 2022年,东莞经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建市;2022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辖。

东莞现辖32个镇区,546个村委会,132个居委会。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9万,常住人口0多万,此外,还有港澳台同胞70多万人,海外侨胞20多万人,是著名的侨乡。

东莞属珠江、东江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有丰富的土地、森林资源。东莞濒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这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3摄氏度,年均降水量6毫米。地势自东往西倾斜,大部分为丘陵台地和冲积平原,依山傍海,海岸线98公里(含内航道);既宜于发展粮食生产,又有利于发展经济作物。东莞是我国传统的农业高产区盛产水稻及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橙、柑、桔等岭南佳果,水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东莞选择白玉兰为东莞市市花,象征着一种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在邓理论的指导下,东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地理人文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以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东莞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二十年来,东莞的经济以平均每年22%的增长率蓬勃发展,是中国综合经济实力30强城市之一,外贸总量连续七年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三,居全国地级市之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东莞市有六项经济指标增幅居全国首位,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以电子资讯产业为支柱的外向型经济结构,是国际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中国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27亿元,比上年增长4%,工业总产值67亿元,同比增长9%,各项存款余额18亿元,比年初净增53亿元。到2022年度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不含对外借款)2亿美元。2022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出口总额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

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东莞2022年 超前的眼光果断地放弃建设新农村的思路,提出按现代化城市格局建设东莞的战略构想。

今天的东莞已成为一个冉冉升起的国际制造业名城,是广东省的中心城市之一。东莞形成了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为支柱的现代化的制造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累计引进外资2 亿美元。投资者主要来自、、、韩国、新加坡、、英国、德国、法国、瑞士、荷兰、芬兰、澳大利亚

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莞有优良的配套齐全的产业结构,世界上大多工业产品都可以在东莞企业群体的工业生物链中找到其相配套的行业和产品。世界上95%IT产品都可以在这里配齐,东莞塞车、世界缺货成为誉满全球的东莞制造的最好注解

京九、广梅汕、广九准高速铁路的汇点-东莞火车站 东莞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全市已建成了包括公路、铁路、内河、海上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交通网络和现代通信、电力网络,等级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21公里,是我国公路密度最大的城市。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9部,因特网用户34万户,2022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7亿元,平均每天 邮电业务量近5000万元。2022年供电量55亿千瓦时,电力供应充足,全市日供水量达到282万立方米,市大部分地区已饮上了洁净的自来水。

东莞人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22东莞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157元,其中,食品支出4840元;农村居民

人均生活费支出6842元,其中, 食品支出29元。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和5%(全国系数分别是9%和7%);2022年末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55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摩托车172辆,家用汽车24辆,每百户人家有汽车数量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东莞人民生活水平已经进入了宽裕的小康阶段。

东莞向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今日东莞,全市拥有各类学校650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所,电视大学1所,普通中学91所,中专、中师、技校及职业中学22所,小学563所,另有幼儿园480所,各类学校(含幼儿园)专任教师20268人,基本建立起从幼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到成人终身教育的比较完整协调的教育体系。在2022年,全市已普及了高中教育。

2022年幼儿入园率达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升初中升学率达8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05%。每万常住人口中,职业高中、普通高中在校生分别达到1人和5人;当年普通高考升大学7人,在校大学生6人,位居全省前列。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为2%,提前2022年实现省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东莞具备了相当数量的高素质人才,2022年,全市有专业人才和科技人员42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971人,中级职称15971人,初级职称45297人。市建立了科学馆、科技发展基金、科技人员协公以及各专业协组织

东莞文化生活丰富,市有电视台、广播电台,各镇有电视站、文化站。全市有公共图书馆24个,博物馆3个,放映单位162个,其中影剧院81家。

东莞卫生、体育事业发展迅猛:全市现有医院53家,卫生技术人员9011人。同时,实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人的素质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体育健儿破世界纪录82次,破全国纪录161次,获国际比赛金牌177枚,全国比赛金牌485枚。

由于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东莞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良风美俗进一步弘扬,近年来,连续三次被评为全科教兴市先进城市,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还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全国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禁毒先进单位、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广东省创建文明城市选进单位

进入新世纪,东莞市委、市根据省委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结合本身发展实际,提出了把东莞建成以现代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确立了一网两区三张牌的工作思路。即构筑以水、气、路、电为主的高标准基础设施网,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为城市经济提供新的发展平台;大力推进以东莞大道为纵向轴线的城市新区和规划控制面积达72平方公里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建设,从整体上提高东莞的聚集力和竞争力;要突出打造城市牌、外资牌、民营牌,加大科技兴市 工作力度,营造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优势。争取用5至2022年的时间,把东莞建成IT产业发达、综合实力雄厚、创新功能突出、城市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躲在WC数钱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北距广州50公里,南离深圳90公里,水路至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是广州与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
东莞市行政区域简图

东莞历史源远流长。据历史记载:时代,其境内东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纪的夏代,东莞属南交址。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粤地。公元前2022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公元222-2022年中,分增城立东官郡。进入晋代,废东官郡,东莞分属番禺、增城。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2022年),东莞立县,名为宝安。唐肃宗至德二年(2022年)改名为东莞。以东莞作县名由此始,相传因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 东莞具有光荣的传统。150多年前,林则徐在东莞销烟,写下中国近代史的光辉篇章,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地。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根据地,万千东莞儿女为、国家富强而英勇战斗,浴血捐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传统,使东莞成为南粤历史文化名城。

解放初期,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2022年,又属粤中行政区。2022年,属惠阳专区。 2022年,东莞经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建市;2022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辖。

东莞现辖32个镇区,546个村委会,132个居委会。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9万,常住人口0多万,此外,还有港澳台同胞70多万人,海外侨胞20多万人,是著名的侨乡。

东莞属珠江、东江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有丰富的土地、森林资源。东莞濒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这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3摄氏度,年均降水量6毫米。地势自东往西倾斜,大部分为丘陵台地和冲积平原,依山傍海,海岸线98公里(含内航道);既宜于发展粮食生产,又有利于发展经济作物。东莞是我国传统的农业高产区盛产水稻及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橙、柑、桔等岭南佳果,水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东莞选择白玉兰为东莞市市花,象征着一种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在邓理论的指导下,东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地理人文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以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东莞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二十年来,东莞的经济以平均每年22%的增长率蓬勃发展,是中国综合经济实力30强城市之一,外贸总量连续七年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三,居全国地级市之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东莞市有六项经济指标增幅居全国首位,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以电子资讯产业为支柱的外向型经济结构,是国际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中国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27亿元,比上年增长4%,工业总产值67亿元,同比增长9%,各项存款余额18亿元,比年初净增53亿元。到2022年度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不含对外借款)2亿美元。2022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出口总额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

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东莞2022年 超前的眼光果断地放弃建设新农村的思路,提出按现代化城市格局建设东莞的战略构想。

今天的东莞已成为一个冉冉升起的国际制造业名城,是广东省的中心城市之一。东莞形成了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为支柱的现代化的制造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累计引进外资2 亿美元。投资者主要来自、、、韩国、新加坡、、英国、德国、法国、瑞士、荷兰、芬兰、澳大利亚

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莞有优良的配套齐全的产业结构,世界上大多工业产品都可以在东莞企业群体的工业生物链中找到其相配套的行业和产品。世界上95%IT产品都可以在这里配齐,东莞塞车、世界缺货成为誉满全球的东莞制造的最好注解

京九、广梅汕、广九准高速铁路的汇点-东莞火车站 东莞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全市已建成了包括公路、铁路、内河、海上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交通网络和现代通信、电力网络,等级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21公里,是我国公路密度最大的城市。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9部,因特网用户34万户,2022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7亿元,平均每天 邮电业务量近5000万元。2022年供电量55亿千瓦时,电力供应充足,全市日供水量达到282万立方米,市大部分地区已饮上了洁净的自来水。

东莞人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22东莞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157元,其中,食品支出4840元;农村居民

人均生活费支出6842元,其中, 食品支出29元。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和5%(全国系数分别是9%和7%);2022年末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55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摩托车172辆,家用汽车24辆,每百户人家有汽车数量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东莞人民生活水平已经进入了宽裕的小康阶段。

东莞向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今日东莞,全市拥有各类学校650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所,电视大学1所,普通中学91所,中专、中师、技校及职业中学22所,小学563所,另有幼儿园480所,各类学校(含幼儿园)专任教师20268人,基本建立起从幼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到成人终身教育的比较完整协调的教育体系。在2022年,全市已普及了高中教育。

2022年幼儿入园率达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升初中升学率达8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05%。每万常住人口中,职业高中、普通高中在校生分别达到1人和5人;当年普通高考升大学7人,在校大学生6人,位居全省前列。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为2%,提前2022年实现省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东莞具备了相当数量的高素质人才,2022年,全市有专业人才和科技人员42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971人,中级职称15971人,初级职称45297人。市建立了科学馆、科技发展基金、科技人员协公以及各专业协组织

东莞文化生活丰富,市有电视台、广播电台,各镇有电视站、文化站。全市有公共图书馆24个,博物馆3个,放映单位162个,其中影剧院81家。

东莞卫生、体育事业发展迅猛:全市现有医院53家,卫生技术人员9011人。同时,实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人的素质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体育健儿破世界纪录82次,破全国纪录161次,获国际比赛金牌177枚,全国比赛金牌485枚。

由于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东莞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良风美俗进一步弘扬,近年来,连续三次被评为全科教兴市先进城市,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还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全国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禁毒先进单位、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广东省创建文明城市选进单位

进入新世纪,东莞市委、市根据省委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结合本身发展实际,提出了把东莞建成以现代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确立了一网两区三张牌的工作思路。即构筑以水、气、路、电为主的高标准基础设施网,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为城市经济提供新的发展平台;大力推进以东莞大道为纵向轴线的城市新区和规划控制面积达72平方公里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建设,从整体上提高东莞的聚集力和竞争力;要突出打造城市牌、外资牌、民营牌,加大科技兴市 工作力度,营造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优势。争取用5至2022年的时间,把东莞建成IT产业发达、综合实力雄厚、创新功能突出、城市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吃鱼的猫g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北距广州50公里,南离深圳90公里,水路至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是广州与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
东莞市行政区域简图

东莞历史源远流长。据历史记载:时代,其境内东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纪的夏代,东莞属南交址。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粤地。公元前2022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公元222-2022年中,分增城立东官郡。进入晋代,废东官郡,东莞分属番禺、增城。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2022年),东莞立县,名为宝安。唐肃宗至德二年(2022年)改名为东莞。以东莞作县名由此始,相传因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 东莞具有光荣的传统。150多年前,林则徐在东莞销烟,写下中国近代史的光辉篇章,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地。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根据地,万千东莞儿女为、国家富强而英勇战斗,浴血捐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传统,使东莞成为南粤历史文化名城。

解放初期,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2022年,又属粤中行政区。2022年,属惠阳专区。 2022年,东莞经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建市;2022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辖。

东莞现辖32个镇区,546个村委会,132个居委会。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9万,常住人口0多万,此外,还有港澳台同胞70多万人,海外侨胞20多万人,是著名的侨乡。

东莞属珠江、东江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有丰富的土地、森林资源。东莞濒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这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3摄氏度,年均降水量6毫米。地势自东往西倾斜,大部分为丘陵台地和冲积平原,依山傍海,海岸线98公里(含内航道);既宜于发展粮食生产,又有利于发展经济作物。东莞是我国传统的农业高产区盛产水稻及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橙、柑、桔等岭南佳果,水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东莞选择白玉兰为东莞市市花,象征着一种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在邓理论的指导下,东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地理人文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以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东莞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二十年来,东莞的经济以平均每年22%的增长率蓬勃发展,是中国综合经济实力30强城市之一,外贸总量连续七年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三,居全国地级市之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东莞市有六项经济指标增幅居全国首位,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以电子资讯产业为支柱的外向型经济结构,是国际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中国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27亿元,比上年增长4%,工业总产值67亿元,同比增长9%,各项存款余额18亿元,比年初净增53亿元。到2022年度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不含对外借款)2亿美元。2022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出口总额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

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东莞2022年 超前的眼光果断地放弃建设新农村的思路,提出按现代化城市格局建设东莞的战略构想。

今天的东莞已成为一个冉冉升起的国际制造业名城,是广东省的中心城市之一。东莞形成了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为支柱的现代化的制造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累计引进外资2 亿美元。投资者主要来自、、、韩国、新加坡、、英国、德国、法国、瑞士、荷兰、芬兰、澳大利亚

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莞有优良的配套齐全的产业结构,世界上大多工业产品都可以在东莞企业群体的工业生物链中找到其相配套的行业和产品。世界上95%IT产品都可以在这里配齐,东莞塞车、世界缺货成为誉满全球的东莞制造的最好注解

京九、广梅汕、广九准高速铁路的汇点-东莞火车站 东莞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全市已建成了包括公路、铁路、内河、海上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交通网络和现代通信、电力网络,等级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21公里,是我国公路密度最大的城市。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9部,因特网用户34万户,2022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7亿元,平均每天 邮电业务量近5000万元。2022年供电量55亿千瓦时,电力供应充足,全市日供水量达到282万立方米,市大部分地区已饮上了洁净的自来水。

东莞人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22东莞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157元,其中,食品支出4840元;农村居民

人均生活费支出6842元,其中, 食品支出29元。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和5%(全国系数分别是9%和7%);2022年末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55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摩托车172辆,家用汽车24辆,每百户人家有汽车数量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东莞人民生活水平已经进入了宽裕的小康阶段。

东莞向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今日东莞,全市拥有各类学校650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所,电视大学1所,普通中学91所,中专、中师、技校及职业中学22所,小学563所,另有幼儿园480所,各类学校(含幼儿园)专任教师20268人,基本建立起从幼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到成人终身教育的比较完整协调的教育体系。在2022年,全市已普及了高中教育。

2022年幼儿入园率达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升初中升学率达8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05%。每万常住人口中,职业高中、普通高中在校生分别达到1人和5人;当年普通高考升大学7人,在校大学生6人,位居全省前列。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为2%,提前2022年实现省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东莞具备了相当数量的高素质人才,2022年,全市有专业人才和科技人员42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971人,中级职称15971人,初级职称45297人。市建立了科学馆、科技发展基金、科技人员协公以及各专业协组织

东莞文化生活丰富,市有电视台、广播电台,各镇有电视站、文化站。全市有公共图书馆24个,博物馆3个,放映单位162个,其中影剧院81家。

东莞卫生、体育事业发展迅猛:全市现有医院53家,卫生技术人员9011人。同时,实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人的素质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体育健儿破世界纪录82次,破全国纪录161次,获国际比赛金牌177枚,全国比赛金牌485枚。

由于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东莞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良风美俗进一步弘扬,近年来,连续三次被评为全科教兴市先进城市,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还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全国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禁毒先进单位、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广东省创建文明城市选进单位

进入新世纪,东莞市委、市根据省委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结合本身发展实际,提出了把东莞建成以现代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确立了一网两区三张牌的工作思路。即构筑以水、气、路、电为主的高标准基础设施网,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为城市经济提供新的发展平台;大力推进以东莞大道为纵向轴线的城市新区和规划控制面积达72平方公里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建设,从整体上提高东莞的聚集力和竞争力;要突出打造城市牌、外资牌、民营牌,加大科技兴市 工作力度,营造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优势。争取用5至2022年的时间,把东莞建成IT产业发达、综合实力雄厚、创新功能突出、城市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八宝爱上粥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北距广州50公里,南离深圳90公里,水路至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是广州与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

东莞历史源远流长。据历史记载:时代,其境内东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纪的夏代,东莞属南交址。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粤地。公元前2022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公元222-2022年中,分增城立东官郡。进入晋代,废东官郡,东莞分属番禺、增城。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2022年),东莞立县,名为宝安。唐肃宗至德二年(2022年)改名为东莞。以东莞作县名由此始,相传因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 东莞具有光荣的传统。150多年前,林则徐在东莞销烟,写下中国近代史的光辉篇章,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地。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根据地,万千东莞儿女为、国家富强而英勇战斗,浴血捐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传统,使东莞成为南粤历史文化名城。

解放初期,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2022年,又属粤中行政区。2022年,属惠阳专区。 2022年,东莞经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建市;2022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辖。

东莞现辖32个镇区,546个村委会,132个居委会。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9万,常住人口0多万,此外,还有港澳台同胞70多万人,海外侨胞20多万人,是著名的侨乡。

东莞属珠江、东江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有丰富的土地、森林资源。东莞濒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这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3摄氏度,年均降水量6毫米。地势自东往西倾斜,大部分为丘陵台地和冲积平原,依山傍海,海岸线98公里(含内航道);既宜于发展粮食生产,又有利于发展经济作物。东莞是我国传统的农业高产区盛产水稻及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橙、柑、桔等岭南佳果,水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东莞选择白玉兰为东莞市市花,象征着一种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在邓理论的指导下,东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地理人文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以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东莞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二十年来,东莞的经济以平均每年22%的增长率蓬勃发展,是中国综合经济实力30强城市之一,外贸总量连续七年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三,居全国地级市之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东莞市有六项经济指标增幅居全国首位,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以电子资讯产业为支柱的外向型经济结构,是国际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中国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27亿元,比上年增长4%,工业总产值67亿元,同比增长9%,各项存款余额18亿元,比年初净增53亿元。到2022年度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不含对外借款)2亿美元。2022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出口总额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

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东莞2022年 超前的眼光果断地放弃建设新农村的思路,提出按现代化城市格局建设东莞的战略构想。

今天的东莞已成为一个冉冉升起的国际制造业名城,是广东省的中心城市之一。东莞形成了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为支柱的现代化的制造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累计引进外资2 亿美元。投资者主要来自、、、韩国、新加坡、、英国、德国、法国、瑞士、荷兰、芬兰、澳大利亚

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莞有优良的配套齐全的产业结构,世界上大多工业产品都可以在东莞企业群体的工业生物链中找到其相配套的行业和产品。世界上95%IT产品都可以在这里配齐,东莞塞车、世界缺货成为誉满全球的东莞制造的最好注解

京九、广梅汕、广九准高速铁路的汇点-东莞火车站 东莞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全市已建成了包括公路、铁路、内河、海上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交通网络和现代通信、电力网络,等级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21公里,是我国公路密度最大的城市。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9部,因特网用户34万户,2022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7亿元,平均每天 邮电业务量近5000万元。2022年供电量55亿千瓦时,电力供应充足,全市日供水量达到282万立方米,市大部分地区已饮上了洁净的自来水。

东莞人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22东莞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157元,其中,食品支出4840元;农村居民

人均生活费支出6842元,其中, 食品支出29元。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和5%(全国系数分别是9%和7%);2022年末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55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摩托车172辆,家用汽车24辆,每百户人家有汽车数量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东莞人民生活水平已经进入了宽裕的小康阶段。

东莞向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今日东莞,全市拥有各类学校650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所,电视大学1所,普通中学91所,中专、中师、技校及职业中学22所,小学563所,另有幼儿园480所,各类学校(含幼儿园)专任教师20268人,基本建立起从幼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到成人终身教育的比较完整协调的教育体系。在2022年,全市已普及了高中教育。

2022年幼儿入园率达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升初中升学率达8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05%。每万常住人口中,职业高中、普通高中在校生分别达到1人和5人;当年普通高考升大学7人,在校大学生6人,位居全省前列。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为2%,提前2022年实现省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东莞具备了相当数量的高素质人才,2022年,全市有专业人才和科技人员42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971人,中级职称15971人,初级职称45297人。市建立了科学馆、科技发展基金、科技人员协公以及各专业协组织

东莞文化生活丰富,市有电视台、广播电台,各镇有电视站、文化站。全市有公共图书馆24个,博物馆3个,放映单位162个,其中影剧院81家。

东莞卫生、体育事业发展迅猛:全市现有医院53家,卫生技术人员9011人。同时,实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人的素质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体育健儿破世界纪录82次,破全国纪录161次,获国际比赛金牌177枚,全国比赛金牌485枚。

由于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东莞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良风美俗进一步弘扬,近年来,连续三次被评为全科教兴市先进城市,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还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全国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禁毒先进单位、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广东省创建文明城市选进单位

进入新世纪,东莞市委、市根据省委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结合本身发展实际,提出了把东莞建成以现代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确立了一网两区三张牌的工作思路。即构筑以水、气、路、电为主的高标准基础设施网,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为城市经济提供新的发展平台;大力推进以东莞大道为纵向轴线的城市新区和规划控制面积达72平方公里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建设,从整体上提高东莞的聚集力和竞争力;要突出打造城市牌、外资牌、民营牌,加大科技兴市 工作力度,营造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优势。争取用5至2022年的时间,把东莞建成IT产业发达、综合实力雄厚、创新功能突出、城市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成都安美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北距广州50公里,南离深圳90公里,水路至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是广州与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

东莞历史源远流长。据历史记载:时代,其境内东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纪的夏代,东莞属南交址。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粤地。公元前2022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公元222-2022年中,分增城立东官郡。进入晋代,废东官郡,东莞分属番禺、增城。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2022年),东莞立县,名为宝安。唐肃宗至德二年(2022年)改名为东莞。以东莞作县名由此始,相传因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 东莞具有光荣的传统。150多年前,林则徐在东莞销烟,写下中国近代史的光辉篇章,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地。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根据地,万千东莞儿女为、国家富强而英勇战斗,浴血捐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传统,使东莞成为南粤历史文化名城。

解放初期,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2022年,又属粤中行政区。2022年,属惠阳专区。 2022年,东莞经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建市;2022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辖。

东莞现辖32个镇区,546个村委会,132个居委会。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9万,常住人口0多万,此外,还有港澳台同胞70多万人,海外侨胞20多万人,是著名的侨乡。

东莞属珠江、东江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有丰富的土地、森林资源。东莞濒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这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3摄氏度,年均降水量6毫米。地势自东往西倾斜,大部分为丘陵台地和冲积平原,依山傍海,海岸线98公里(含内航道);既宜于发展粮食生产,又有利于发展经济作物。东莞是我国传统的农业高产区盛产水稻及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橙、柑、桔等岭南佳果,水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东莞选择白玉兰为东莞市市花,象征着一种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在邓理论的指导下,东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地理人文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以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东莞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二十年来,东莞的经济以平均每年22%的增长率蓬勃发展,是中国综合经济实力30强城市之一,外贸总量连续七年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三,居全国地级市之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东莞市有六项经济指标增幅居全国首位,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以电子资讯产业为支柱的外向型经济结构,是国际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中国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27亿元,比上年增长4%,工业总产值67亿元,同比增长9%,各项存款余额18亿元,比年初净增53亿元。到2022年度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不含对外借款)2亿美元。2022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出口总额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

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东莞2022年 超前的眼光果断地放弃建设新农村的思路,提出按现代化城市格局建设东莞的战略构想。

今天的东莞已成为一个冉冉升起的国际制造业名城,是广东省的中心城市之一。东莞形成了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为支柱的现代化的制造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累计引进外资2 亿美元。投资者主要来自、、、韩国、新加坡、、英国、德国、法国、瑞士、荷兰、芬兰、澳大利亚

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莞有优良的配套齐全的产业结构,世界上大多工业产品都可以在东莞企业群体的工业生物链中找到其相配套的行业和产品。世界上95%IT产品都可以在这里配齐,东莞塞车、世界缺货成为誉满全球的东莞制造的最好注解

京九、广梅汕、广九准高速铁路的汇点-东莞火车站 东莞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全市已建成了包括公路、铁路、内河、海上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交通网络和现代通信、电力网络,等级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21公里,是我国公路密度最大的城市。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9部,因特网用户34万户,2022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7亿元,平均每天 邮电业务量近5000万元。2022年供电量55亿千瓦时,电力供应充足,全市日供水量达到282万立方米,市大部分地区已饮上了洁净的自来水。

东莞人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22东莞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157元,其中,食品支出4840元;农村居民

人均生活费支出6842元,其中, 食品支出29元。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和5%(全国系数分别是9%和7%);2022年末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55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摩托车172辆,家用汽车24辆,每百户人家有汽车数量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东莞人民生活水平已经进入了宽裕的小康阶段。

东莞向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今日东莞,全市拥有各类学校650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所,电视大学1所,普通中学91所,中专、中师、技校及职业中学22所,小学563所,另有幼儿园480所,各类学校(含幼儿园)专任教师20268人,基本建立起从幼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到成人终身教育的比较完整协调的教育体系。在2022年,全市已普及了高中教育。

2022年幼儿入园率达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升初中升学率达8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05%。每万常住人口中,职业高中、普通高中在校生分别达到1人和5人;当年普通高考升大学7人,在校大学生6人,位居全省前列。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为2%,提前2022年实现省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东莞具备了相当数量的高素质人才,2022年,全市有专业人才和科技人员42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971人,中级职称15971人,初级职称45297人。市建立了科学馆、科技发展基金、科技人员协公以及各专业协组织

东莞文化生活丰富,市有电视台、广播电台,各镇有电视站、文化站。全市有公共图书馆24个,博物馆3个,放映单位162个,其中影剧院81家。

东莞卫生、体育事业发展迅猛:全市现有医院53家,卫生技术人员9011人。同时,实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人的素质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体育健儿破世界纪录82次,破全国纪录161次,获国际比赛金牌177枚,全国比赛金牌485枚。

由于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东莞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良风美俗进一步弘扬,近年来,连续三次被评为全科教兴市先进城市,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还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全国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禁毒先进单位、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广东省创建文明城市选进单位

进入新世纪,东莞市委、市根据省委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结合本身发展实际,提出了把东莞建成以现代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确立了一网两区三张牌的工作思路。即构筑以水、气、路、电为主的高标准基础设施网,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为城市经济提供新的发展平台;大力推进以东莞大道为纵向轴线的城市新区和规划控制面积达72平方公里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建设,从整体上提高东莞的聚集力和竞争力;要突出打造城市牌、外资牌、民营牌,加大科技兴市 工作力度,营造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优势。争取用5至2022年的时间,把东莞建成IT产业发达、综合实力雄厚、创新功能突出、城市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相关问答

东莞经济师考试在哪里考

经济师考试汕头有考场。经济师考试在广州21个地级以上市均设置考区,考试详细地址以准考证为准。因此广东中级经济师考试在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韶关市、佛山市、江门市、湛江市、茂名市、肇庆市、惠州市、梅州市、汕尾市、河源市、阳江市、清远市、东莞市、中山市、潮州市、揭阳市、云浮市,这些地级市中分别……

Kiwi琪薇

东莞在哪里考中级经济师

长安不属于哪个区,因为东莞的行政区划不设区级,市下一级就是镇。解放初期,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2022年,又属粤中行政区。2022年,属惠阳专区。2022年,东莞经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建市;2022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是全国四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直属广东省辖,下辖28个镇、4……

happybaozi

经济师考试在东莞哪里考

经济师考试汕头有考场。经济师考试在广州21个地级以上市均设置考区,考试详细地址以准考证为准。因此广东中级经济师考试在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韶关市、佛山市、江门市、湛江市、茂名市、肇庆市、惠州市、梅州市、汕尾市、河源市、阳江市、清远市、东莞市、中山市、潮州市、揭阳市、云浮市,这些地级市中分别……

吐司酸奶

东莞考初级经济师在哪里考

广东省东莞中学创建于2022年,历经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传承与创新,东莞中学已经成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百年老校。一百年来,东莞中学为国家为社会造就了大批优秀之才,爱国将领蒋光鼐、学者容庚、工程院院士毛炳权和何镜堂、新浪网首任王志东等均曾在莞中就读。东莞中学2022年被编入由国家教委编辑的《中……

云里雨里大太阳

东莞市考高级经济师在哪里考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北接广州,南连深圳。2022年9月撤县设市,2022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下辖2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440个村委会,156个居委会。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2022年东莞市总人口为6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总数为65万人,比2022年增加68万人,增长3%;……

melodyhan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