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师 > 价格弹性是中级经济师第几章

价格弹性是中级经济师第几章

最新回答

丁锋8934
以下都是旅游经济理论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第一章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要求:  通过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掌握推动旅游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了解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内容结构:  第一节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一,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  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  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  二,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  第一个时期,初步发展时期  第二个时期,蓬勃发展时期  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国内外对旅游经济的研究  国外对旅游经济的研究  我国对旅游经济的研究  二,旅游经济学的产生  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具有性的专门学科  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  三,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率哟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旅游经济学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运行过程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与经济规律  四,旅游经济学的研究结构  五,旅游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影响合作用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因素和经济关系  选择旅游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  为制定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提供理论基础  六,旅游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旅游产品的生产与供给  旅游需求及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矛盾运动和调节机制  旅游产品的消费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结构与旅游经济发展  第三节旅游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游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二,旅游经济学与旅游学的关系  三,旅游经济学与其它旅游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二章旅游产品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旅游产品和旅游产品特点,掌握旅游产品组合与旅游产品开发的涵义与原则  内容结构:  第一节旅游产品的概念和构成  一,旅游产品的概念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  二,旅游产品的构成  旅游吸引物  旅游设施  可进入性  旅游活动  三,旅游产品的内外部关系及其  旅游产品构成间的互补关系  旅游产品构成间的互代关系  旅游产品内外部的互补关系与互代关系的  第二节旅游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一,旅游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  旅游产品的价值  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  二,旅游产品的价值构成  服务价值量  吸引物价值量  第三节旅游产品的特性  一,综合性  旅游产品既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劳动产品,又包括非劳动产品和自然物  二,无形性  旅游产品主要表现为旅游服务,具有无形性  三,不可转移性  旅游产品的物流和商流是分离的,物流只表现为旅游产品信息的流动而不是旅游产品的转移  四,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旅游服务和旅游消费在时空上同时发生和同时结束表现为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五,游产品的不可贮存性  旅游产品的核心是服务,因此不可贮存  六,旅游产品的易波动性  旅游产品受季节,假日,气候以及政治,经济,战争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第四节旅游产品的组合与开发  一,旅游产品的生产要素及其组合  全面全线组合  专项系列组合  专业性组合  二,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  根据目标市场需要对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业人力资源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和组合  第五节我国旅游产品的发展历程自学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产品及其特点,旅游产品的组合与开发原则  第三章旅游需求与供给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需要与供给的基本规律与影响因素,熟悉需求与供给弹性及我国旅游供求关系的发展演变过程  内容结构:  第一节旅游需求  一,旅游需求概念  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余暇时间的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愿意按照一定价而购买某一旅游产品的数量  二,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  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支付能力;可支配的时间  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动机心理类型,文化修养,年龄性别等  三,旅游需求规律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与旅游产品价格呈负相关  四,需求弹性和需求弹性系数  旅游需求量随某一因素的变化而出现相应变化的现象称为需求弹性  旅游需求价格弹性  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五,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客源国方面的因素:总人口,人口结构,城市化和程度;  目的国方面的因素:旅游供给因素旅游资源,设施,交通等;通货膨胀因素;  双方相关因素:经济距离,货币汇率,政治因素  六,旅游需求指标  入境旅游人次;  旅游者消费总额;  旅游者人均消费额;  旅游者停留天数或旅游人天数;  旅游者人均数  旅游出游率旅游密度  旅游重游率旅游频度  旅游开支率旅游消费率  第二节旅游供给  一,旅游供给的概念  旅游供给是旅游目的地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的价格向旅游市场提供旅游产品的数量  分为基本旅游供给和辅助旅游供给  二,旅游供给的内容  旅游资源  旅游设施  旅游服务  旅游基础设施  旅游供给规律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有能力向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将随着市场价格的涨落而增减  游供给价格弹性  旅游供给价格弹性  旅游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影响旅游供给的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环境容量  当地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和政策  第三节中国旅游供求关系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供给的发展  旅游饭店业的发展  旅行社的发展  旅游景点,景区建设  旅游交通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需求的发展  入境旅游市场需求  国内旅游市场需求  三,中国旅游供求关系发展的阶段性  限制发展阶段  不协调发展阶段  比较协调发展阶段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需要的产生及运动规律和旅游供给的产生及运动规律  第四章旅游经济运行与调节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旅游经济活动的规律与特点,掌握旅游价格调节和市场竞争调节的机理,理解宏观调控对旅游经济运行的作用及其应用  内容结构:  第一节旅游经济活动运行规律与特点  一,旅游经济活动运行规律  旅游经济活动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体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关系游客与旅游经营者之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运动构成旅游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等经济规律都也体现在旅游经济运行过程中  二,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特点  旅游经济活动中物流与商流是分离的  一次集中组合,多次  需求的明显指向性和供给的常年性  第二节旅游市场调节  一,旅游供求矛盾的运动与主要表现  旅游接待能力与游客总人次之间的矛盾  旅游供求在地域上的矛盾  旅游供求在季节上的矛盾  旅游供求在结构上的矛盾  二,旅游供求矛盾的静态均衡与动态均衡  旅游供求矛盾的静态均衡  旅游供求矛盾的动态均衡  三,旅游价格调节机制  旅游价格的概念与构成  旅游价格的制定及其影响因素  旅游价格的制定的目标与策略  旅游价格的实现  旅游竞争调节机制  旅游市场竞争的目标  旅游市场竞争战略与策略的形成  第三节旅游经济的宏观调控  一,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二,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主体  部门  行业组织  三,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对象与内容  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对象  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内容  四,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  对旅行社业进行宏观调控  对旅游涉外饭店业进行宏观调控  对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进行宏观调控  对旅游信息方面的宏观调控  旅游发展规划方面的宏观调控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供求矛盾的运动与主要表现,旅游供求矛盾平衡,旅游价格调节和市场调节  第五章旅游消费效用理论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消费的特点,认识旅游消费者最大效用均衡的分析方法和旅游消费效果的评价原则  内容结构:  第一节旅游消费的性质与特点  一,旅游消费的性质  二,旅游消费的特点  旅游消费是综合性消费  旅游消费是一种以劳务为主的消费  旅游消费与旅游产品生产交换的同一性  旅游消费的不可重复性  旅游消费是弹性较大的消费  三,旅游消费在旅游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旅游消费的构成  一,旅游消费结构的概念和分类  二,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因素  游客的收入水平  游客的构成  旅游产品的结构  旅游产品的质量  旅游产品的价格  游客的心理因素  三,旅游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要在旅游消费多样化的基础上实现结构的优化  要有利于实现旅游消费市场供需的平衡  要有利于旅游环境的保护  第三节游客效用满足最大化  一,旅游消费者最大效用均衡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无差异曲线在分析旅游消费效用最大化中的应用  二,研究游客效用满足最大化的意义  第四节旅游消费效果评价  一,旅游消费效果的涵义  二,评价旅游消费效果的原则  旅游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一致性  微观旅游效果与宏观旅游效果的一致性  旅游消费效果与生产效果与社会效果的一致性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消费及其构成,旅游者效用满足最大化,旅游消费效果评价  第六章旅游经济效益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了解旅游经济效益的内涵;熟悉旅游经济运行产生的乘数效应与收漏损现象;掌握旅游经济效益评估的方法  内容结构:  第一节旅游经济效益的涵义与范畴  一,旅游经济效益的涵义  二,旅游经济效益的研究范畴  旅游微观经济效益的概念  旅游宏观经济效益的概念  第二节旅游经济运行的乘数效应  一,乘数效应  二,旅游收入的乘数作用  收入乘数  居民收入乘数  就业乘数  收入乘数  进口额乘数  三,旅游漏损  旅游漏损的概念  减少旅游漏损的途径  第三节旅游经济效益的评估与测量  一,主要旅游统计指标  人均停留天数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客房出租率  营业收入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全员劳动生产率  利润总额  人均实现利税  利润率  平均职工人数  二,旅游微观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损益平衡分析法  目标利润分析法  最佳利润分析法  成本结构分析  三,旅游宏观经济效益分析  游客消费及其影响  衡量旅游成本  估计旅游的纯经济效益  第四节我国旅游经济效益测评  一,我国旅游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效益水平  二,旅游业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经济效益的范畴,旅游经济运行的乘数效应,旅游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第七章旅游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实施旅游产业政策方面的实践情况  内容结构:  第一节旅游产业的构成  一,关于旅游业构成的局限论与宽泛论  局限论中旅游业的构成  宽泛论中旅游业的构成  二,关于旅游业构成的传统认识  三,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卫星账户中的旅游业的构成  四,关于旅游业构成的理论分析  界定旅游业构成的特殊性  旅游业构成的约定性  约定化思想需要统一可比的标准  第二节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  一,关于产业结构的基础知识  产业  产业结构研究的特点  产业结构的研究内容  产业结构研究方法的特性  二,旅游产业结构  旅游产业结构的概念  旅游产业结构研究中的困难  产业结构优化和旅游产业结构优化  第三节旅游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一,产业政策的特点及分类  产业政策的特点  产业政策的分类  二,产业政策实施的手段及作用  产业政策的实施手段  产业政策的作用  三,旅游产业政策实践  四,我国国家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  我国国家旅游产业政策的发展背景  我国国家旅游产业政策制定的原则  我国国家旅游产业政策的内容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产业构成及其理论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旅游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及其实践  第八章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其分析,掌握影响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因素和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状况及战略选择  内容结构:  第一节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一,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概念  二,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类型  超前型发展模式与滞后型发展模式  市场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主导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延伸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推进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三,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四,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  概括性  阶段性  相对稳定性  特指性  第二节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一,确定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依据  我国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  我国发展旅游产业面临的问题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二,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  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以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为先导,然后向中心城市以外的地区逐渐推进的  旅游产品以观光旅游为主向多种旅游产品推进  旅游形式以团队旅游为主向散客旅游居优势,团队旅游与散客旅游相结合的方向演进  旅游设施建设以高级为主,有高等级向中低等级推进,最终形成以中等级为主体的高,中,低等级结合的设施体系  旅游产业一直得到的大力扶持,的主导作用由主要进行微观的支持和向宏观的调控和演进  第三节世界旅游经济发展趋势  一,世界旅游经济发展概况  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世界旅游经济的产值不断增长  世界旅游产业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不断增强  二,世界旅游经济发展趋势  第四节我国旅游业发展战略选择  一,不同类型的旅游发展观  经济动力型发展观  双重动力型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二,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三,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适度超前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特征,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及其战略选择,我国旅游发展战略  重点章节  第一章:第2,4节;  第二章:第1,2,3节;  第三章:第1,2节;  第四章:第1,2,3节;  第五章:第1,2,3,4节;  第六章:第2,3节;  第七章:第2,3节;  第八章:第2,4节  参考书目  ⒈[美]斯蒂格里茨,1998:《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⒉黄亚均郁义鸿,2022:《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⒊黄亚均袁志刚,2022:《宏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⒋林南枝,2022:《旅游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⒌张辉,191:《旅游经济学》,陕西旅游出版社  ⒍邹海梅,1998:《现代旅游经济学》,青岛出版社  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旅游经济》  ⒏国家,1998:《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旅游出版社  ⒐魏小安,1993:《中国旅游业:产业政策与协调发展》,旅游教育出版社  ⒑张建春金世胜,2022:《旅游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⒒罗明义,1998:《旅游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⒓威廉瑟厄波德,2022:《全球旅游新论》中国旅游出版社  ⒔张伯山,1998:《旅游文献检索与利用》南开大学出版社  ⒕WTORecommendationsonTousmStatistics  ⒖Witt,StephenFandLuizMTousmMarketingandMamentHandbook,NewYork:Prentice-Hall,1998  课时分配  章次  章节名称  总计课时  授课课时  辅导练习  课时  1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  2  0  2  旅游产品  3  3  0  3  旅游需求与供给  6  4  2  4  旅游经济运行与调节  4  4  0  5  旅游消费效用理论  6  4  2  6  旅游经济效益  6  4  2  7  旅游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  3  3  0  8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
来福胶泥MAY

《宏观经济学原理第6版》的教学课时设计为一个学期。由于教师们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教学顺序和教学大纲,本课程在教学中可以使用替代方案。国际经济问题贯穿本课程的始终,并有单独一章讲述国际经济政策。
课程的第1部分主要讲述市场的基础作用和它们能够改善人们生活的原因。第1章概括了贯穿经济学的主题:稀缺性、选择和经济互动。价格的作用、经济学固有的国际化特征、产权和激励的重要性、计划和市场的区别都是本章的重点。第2章对经济学领域的介绍是通过一个案例导入的,该案例展示了经济学家如何观察和解释经济问题。第3章和第4章介绍了基本的供求曲线和弹性概念,旨在说明如何运用供求模型,怎样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现弹性概念被全部包含在第4章中。
第2部分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始于第5章。第5章对事实进行了回顾,说明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整体的增长和波动。第6章介绍了GDP和其他变量的度量方法。第7章提出了第一个宏观模型用以确定GDP的长期份额。第8章分析了经济整体的失业水平是如何确定的。第9章中提到劳动、资本和技术是经济增长途径的基本决定因素。该方法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它可以让学生先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学家能达成共识的一些问题上。而且,这种次序安排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短期经济波动。同样,第10章中提到的对货币的长期处理为讨论经济波动提供了一个平台。
正如第3部分11章至16章中的六章内容所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在增长中确实出现了波动。自从长期增长问题出现以来,生产下降和失业增长经济衰退的特征现象始终没有消失。第3部分对这些波动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它们为什么会结束。该部分先从解释为什么总需求的移动会引起经济波动开始,以价格调整在结束经济衰退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结束。第16章对金融市场进行了探讨。
日益增长的全球经济联结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特色,当代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都要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下成长。第4部分17章至19章旨在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间的经济关系。尽管对于许多问题尚存在不同的观点,本课程将对这些观点进行清晰、客观的解释,并着重强调那些已有共识的方面。

屠夫糖糖
以下都是旅游经济理论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第一章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要求:
  通过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掌握推动旅游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了解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一,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
   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
   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
  二,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
   第一个时期,初步发展时期
   第二个时期,蓬勃发展时期
  第二节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国内外对旅游经济的研究
   国外对旅游经济的研究
   我国对旅游经济的研究
  二,旅游经济学的产生
   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具有性的专门学科
   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
  三,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率哟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旅游经济学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运行过程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与经济规律
  四,旅游经济学的研究结构
  五,旅游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影响合作用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因素和经济关系
   选择旅游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
   为制定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提供理论基础
  六,旅游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旅游产品的生产与供给
  旅游需求及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矛盾运动和调节机制
  旅游产品的消费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结构与旅游经济发展
  第三节 旅游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游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二,旅游经济学与旅游学的关系
  三,旅游经济学与其它旅游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二章 旅游产品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旅游产品和旅游产品特点,掌握旅游产品组合与旅游产品开发的涵义与原则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产品的概念和构成
  一,旅游产品的概念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
  二,旅游产品的构成
  旅游吸引物
  旅游设施
  可进入性
  旅游活动
  三,旅游产品的内外部关系及其
  旅游产品构成间的互补关系
  旅游产品构成间的互代关系
  旅游产品内外部的互补关系与互代关系的
  第二节 旅游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一,旅游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
   旅游产品的价值
   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
  二,旅游产品的价值构成
  服务价值量
  吸引物价值量
  第三节 旅游产品的特性
  一,综合性
  旅游产品既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劳动产品,又包括非劳动产品和自然物
  二,无形性
  旅游产品主要表现为旅游服务,具有无形性
  三,不可转移性
  旅游产品的物流和商流是分离的,物流只表现为旅游产品信息的流动而不是旅游产品的转移
  四,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旅游服务和旅游消费在时空上同时发生和同时结束表现为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五,游产品的不可贮存性
  旅游产品的核心是服务,因此不可贮存
  六,旅游产品的易波动性
  旅游产品受季节,假日,气候以及政治,经济,战争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第四节 旅游产品的组合与开发
  一,旅游产品的生产要素及其组合
  全面全线组合
  专项系列组合
  专业性组合
  二,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
  根据目标市场需要对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业人力资源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和组合
  第五节 我国旅游产品的发展历程自学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产品及其特点,旅游产品的组合与开发原则
  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供给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需要与供给的基本规律与影响因素,熟悉需求与供给弹性及我国旅游供求关系的发展演变过程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需求
  一,旅游需求概念
  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余暇时间的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愿意按照一定价而购买某一旅游产品的数量
  二,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
   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支付能力;可支配的时间
   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动机心理类型,文化修养,年龄性别等
  三,旅游需求规律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与旅游产品价格呈负相关
  四,需求弹性和需求弹性系数
  旅游需求量随某一因素的变化而出现相应变化的现象称为需求弹性
  旅游需求价格弹性
  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五,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客源国方面的因素:总人口,人口结构,城市化和程度;
  目的国方面的因素:旅游供给因素旅游资源,设施,交通等;通货膨胀因素;
  双方相关因素:经济距离,货币汇率,政治因素
  六,旅游需求指标
  入境旅游人次;
  旅游者消费总额;
  旅游者人均消费额;
  旅游者停留天数或旅游人天数;
  旅游者人均数
  旅游出游率旅游密度
  旅游重游率旅游频度
  旅游开支率旅游消费率
  第二节 旅游供给
  一,旅游供给的概念
  旅游供给是旅游目的地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的价格向旅游市场提供旅游产品的数量
  分为基本旅游供给和辅助旅游供给
  二,旅游供给的内容
  旅游资源
  旅游设施
  旅游服务
  旅游基础设施
  旅游供给规律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有能力向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将随着市场价格的涨落而增减
  游供给价格弹性
  旅游供给价格弹性
  旅游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影响旅游供给的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环境容量
  当地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和政策
  第三节 中国旅游供求关系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供给的发展
  旅游饭店业的发展
  旅行社的发展
  旅游景点,景区建设
  旅游交通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需求的发展
   入境旅游市场需求
   国内旅游市场需求
  三,中国旅游供求关系发展的阶段性
   限制发展阶段
   不协调发展阶段
   比较协调发展阶段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需要的产生及运动规律和旅游供给的产生及运动规律
  第四章 旅游经济运行与调节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旅游经济活动的规律与特点,掌握旅游价格调节和市场竞争调节的机理,理解宏观调控对旅游经济运行的作用及其应用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经济活动运行规律与特点
  一,旅游经济活动运行规律
  旅游经济活动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体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关系游客与旅游经营者之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运动构成旅游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等经济规律都也体现在旅游经济运行过程中
  二,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特点
  旅游经济活动中物流与商流是分离的
  一次集中组合,多次
  需求的明显指向性和供给的常年性
  第二节 旅游市场调节
  一,旅游供求矛盾的运动与主要表现
  旅游接待能力与游客总人次之间的矛盾
  旅游供求在地域上的矛盾
  旅游供求在季节上的矛盾
  旅游供求在结构上的矛盾
  二,旅游供求矛盾的静态均衡与动态均衡
   旅游供求矛盾的静态均衡
   旅游供求矛盾的动态均衡
  三,旅游价格调节机制
  旅游价格的概念与构成
  旅游价格的制定及其影响因素
  旅游价格的制定的目标与策略
  旅游价格的实现
  旅游竞争调节机制
  旅游市场竞争的目标
  旅游市场竞争战略与策略的形成
  第三节 旅游经济的宏观调控
  一,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二,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主体
   部门
   行业组织
  三,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对象与内容
   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对象
   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内容
  四,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
  对旅行社业进行宏观调控
  对旅游涉外饭店业进行宏观调控
  对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进行宏观调控
  对旅游信息方面的宏观调控
  旅游发展规划方面的宏观调控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供求矛盾的运动与主要表现,旅游供求矛盾平衡,旅游价格调节和市场调节
  第五章 旅游消费效用理论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消费的特点,认识旅游消费者最大效用均衡的分析方法和旅游消费效果的评价原则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消费的性质与特点
  一,旅游消费的性质
  二,旅游消费的特点
  旅游消费是综合性消费
  旅游消费是一种以劳务为主的消费
  旅游消费与旅游产品生产交换的同一性
  旅游消费的不可重复性
  旅游消费是弹性较大的消费
  三,旅游消费在旅游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旅游消费的构成
  一,旅游消费结构的概念和分类
  二,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因素
  游客的收入水平
  游客的构成
  旅游产品的结构
  旅游产品的质量
  旅游产品的价格
  游客的心理因素
  三,旅游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要在旅游消费多样化的基础上实现结构的优化
   要有利于实现旅游消费市场供需的平衡
   要有利于旅游环境的保护
  第三节 游客效用满足最大化
  一,旅游消费者最大效用均衡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无差异曲线在分析旅游消费效用最大化中的应用
  二,研究游客效用满足最大化的意义
  第四节 旅游消费效果评价
  一,旅游消费效果的涵义
  二,评价旅游消费效果的原则
   旅游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一致性
   微观旅游效果与宏观旅游效果的一致性
   旅游消费效果与生产效果与社会效果的一致性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消费及其构成,旅游者效用满足最大化,旅游消费效果评价
  第六章 旅游经济效益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了解旅游经济效益的内涵;熟悉旅游经济运行产生的乘数效应与收漏损现象;掌握旅游经济效益评估的方法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经济效益的涵义与范畴
  一,旅游经济效益的涵义
  二,旅游经济效益的研究范畴
   旅游微观经济效益的概念
   旅游宏观经济效益的概念
  第二节 旅游经济运行的乘数效应
  一,乘数效应
  二,旅游收入的乘数作用
  收入乘数
  居民收入乘数
  就业乘数
  收入乘数
  进口额乘数
  三,旅游漏损
   旅游漏损的概念
   减少旅游漏损的途径
  第三节 旅游经济效益的评估与测量
  一,主要旅游统计指标
  人均停留天数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客房出租率
  营业收入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全员劳动生产率
  利润总额
  人均实现利税
  利润率
  平均职工人数
  二,旅游微观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损益平衡分析法
  目标利润分析法
  最佳利润分析法
  成本结构分析
  三,旅游宏观经济效益分析
  游客消费及其影响
  衡量旅游成本
  估计旅游的纯经济效益
  第四节 我国旅游经济效益测评
  一,我国旅游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效益水平
  二,旅游业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经济效益的范畴,旅游经济运行的乘数效应,旅游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第七章 旅游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实施旅游产业政策方面的实践情况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产业的构成
  一,关于旅游业构成的局限论与宽泛论
  局限论中旅游业的构成
  宽泛论中旅游业的构成
  二,关于旅游业构成的传统认识
  三,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卫星账户中的旅游业的构成
  四,关于旅游业构成的理论分析
  界定旅游业构成的特殊性
  旅游业构成的约定性
  约定化思想需要统一可比的标准
  第二节 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
  一,关于产业结构的基础知识
  产业
  产业结构研究的特点
  产业结构的研究内容
  产业结构研究方法的特性
  二,旅游产业结构
  旅游产业结构的概念
  旅游产业结构研究中的困难
  产业结构优化和旅游产业结构优化
  第三节 旅游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一,产业政策的特点及分类
   产业政策的特点
   产业政策的分类
  二,产业政策实施的手段及作用
   产业政策的实施手段
   产业政策的作用
  三,旅游产业政策实践
  四,我国国家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
  我国国家旅游产业政策的发展背景
  我国国家旅游产业政策制定的原则
  我国国家旅游产业政策的内容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产业构成及其理论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旅游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及其实践
  第八章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其分析,掌握影响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因素和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状况及战略选择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一,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概念
  二,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类型
  超前型发展模式与滞后型发展模式
  市场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主导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延伸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推进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三,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四,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
  概括性
  阶段性
  相对稳定性
  特指性
  第二节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一,确定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依据
  我国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
  我国发展旅游产业面临的问题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二,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
   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以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为先导,然后向中心城市以外的地区逐渐推进的
   旅游产品以观光旅游为主向多种旅游产品推进
   旅游形式以团队旅游为主向散客旅游居优势,团队旅游与散客旅游相结合的方向演进
   旅游设施建设以高级为主,有高等级向中低等级推进,最终形成以中等级为主体的高,中,低等级结合的设施体系
   旅游产业一直得到的大力扶持,的主导作用由主要进行微观的支持和向宏观的调控和演进
  第三节 世界旅游经济发展趋势
  一,世界旅游经济发展概况
  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世界旅游经济的产值不断增长
  世界旅游产业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不断增强
  二,世界旅游经济发展趋势
  第四节 我国旅游业发展战略选择
  一,不同类型的旅游发展观
  经济动力型发展观
  双重动力型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二,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三,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适度超前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特征,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及其战略选择,我国旅游发展战略
  重 点 章 节
  第一章:第2,4节;
  第二章:第1,2,3节;
  第三章:第1,2节;
  第四章:第1,2,3节;
  第五章:第1,2,3,4节;
  第六章:第2,3节;
  第七章:第2,3节;
  第八章:第2,4节
  参 考 书 目
  ⒈ [美]斯蒂格里茨,1998:《 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⒉ 黄亚均 郁义鸿,2022:《微观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⒊ 黄亚均 袁志刚,2022:《宏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⒋ 林南枝,2022:《旅游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⒌ 张辉,191:《旅游经济学》,陕西旅游出版社
  ⒍ 邹海梅,1998:《现代旅游经济学》,青岛出版社
  ⒎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旅游经济》
  ⒏ 国家,1998:《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旅游出版社
  ⒐ 魏小安,1993:《中国旅游业:产业政策与协调发展》,旅游教育出版社
  ⒑ 张建春 金世胜,2022:《旅游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⒒ 罗明义,1998:《旅游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⒓ 威廉瑟厄波德,2022:《全球旅游新论》 中国旅游出版社
  ⒔ 张伯山,1998:《旅游文献检索与利用》 南开大学出版社
  ⒕ WTORecommendations on Tousm Statistics
  ⒖ Witt,Stephen F and Luiz MTousm Marketing and Mament Handbook, New York:Prentice-Hall,1998
  课 时 分 配
  章次
  章 节 名 称
  总计课时
  授课课时
  辅导练习
  课时
  1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
  2
  0
  2
  旅游产品
  3
  3
  0
  3
  旅游需求与供给
  6
  4
  2
  4
  旅游经济运行与调节
  4
  4
  0
  5
  旅游消费效用理论
  6
  4
  2
  6
  旅游经济效益
  6
  4
  2
  7
  旅游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
  3
  3
  0
  8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
彷徨爱情
你好,第六版教学视频,我之前是在攻关学习网学的,老师讲解的不错,是高清全版,感觉对自己考研挺有帮助的,推荐你去。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是国家组织统编的高校《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多年来已经成为国内最为流行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之一,也是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经管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定参 考书。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介绍了主流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涵盖了国外近十年经济学的发展动态;书中有诸多的经济实例,使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同时,又训练了应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第三节 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
第四节 有关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几点建议
第五节 结束语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二节 需求曲线
第三节 供给曲线
第四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五节 经济模型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第八节* 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
第九节 结束语
第三章 消费者的选择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第三节 效用最大化与消费者选择
第四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第五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六节 市场需求曲线
第七节* 不确定性和选择
第八节 结束语
第四章 生产函数
第一节 厂商
第二节 生产
第三节 短期生产函数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第五节 结束语
第五章 成本
第一节 成本
第二节 成本最小化
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
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
第五节 结束语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第二节 利润最大化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第四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第五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第六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第七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第八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
第九节 结束语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一节 垄断
第二节 垄断竞争
第三节 寡头
第四节 不同市场的比较
第五节 结束语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一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第三节 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第四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第五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第六节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第七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第八节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第九节 结束语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 一般均衡
第二节 经济效率
第三节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四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
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
第九节 结束语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第一节 博弈论和策略行为
第二节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纯策略均衡
第三节*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混合策略均衡
第四节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第五节 结束语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不完全竞争
第二节 外部影响
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第四节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第五节 结束语
第六节 微观经济学结束语
诺仔滴麻麻
就是有一本书叫做《微观经济学》的你可以去尝试一下目    录  第一篇  导论第一章  绪论 1第一节  稀缺性和经济学 1一、经济学的概念 1二、经济物品 2三、稀缺性 3四、经济资源 3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一、两个基本概念 4二、三个基本经济问题 5三、基本经济问题的根本解决 6第三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7一、微观经济学的发展 7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8三、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8本章小结 10复习思考题 10第二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理论 11第一节  市场 11一、市场的含义 12二、价格机制 12三、价格和市场的图示 13第二节  供给 14一、供给函数 14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与供给定理 16三、供给曲线的移动 18第三节  需求 19一、需求函数 19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与需求规律 20三、需求曲线的移动 22第四节  需求、供给和市场 23一、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 23二、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 26三、市场均衡价格的变动 28四、市场均衡价格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 31五、干预与市场均衡 32六、蛛网模型 33第五节  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 35一、弹性的含义 36二、供给价格弹性 36三、需求价格弹性 40四、需求的其他弹性 47本章小结 48复习思考题 49第二篇  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三章  效用理论 52第一节  效用的概念 53一、效用的定义 53二、效用的特征 53三、效用的衡量 54四、边际效用分析 55第二节  消费者偏好 62一、定义 62二、性质 62三、描述 第三节  预算约束 69一、预算约束与预算线 69二、预算线方程 69三、预算线的移动 70四、预算线的特殊形状 71第四节  消费者选择 72一、分析前提 73二、分析过程 73三、消费者均衡条件 74四、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应用 75第五节  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 78一、不确定性的含义及其度量 78二、不确定条件下的效用函数 79三、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行为 81本章小结 83复习思考题 84第四章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88第一节  个人需求 89一、个人需求的含义 89二、总需求与净需求 90三、案例:单个劳动者的选择 91第二节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92一、替代效应 92二、收入效应 94三、价格变化的总效应 94第三节  市场需求 97一、市场需求函数 98二、市场需求曲线与弹性 99三、市场需求的反函数 101第四节  消费者剩余 101一、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101二、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103三、税收的介入与消费者剩余 104第五节  网络外部性 106一、网络外部性的含义 106二、网络外部性的分类 107三、网络外部性下的效用函数和市场均衡 111四、网络外部性的调整 113五、网络外部性的作用 114本章小结 115复习思考题 116第三篇  厂商理论第五章  生产理论 118第一节  企业的特点 118一、企业的组织形式 119二、企业的本质 120三、企业的目标 120第二节  生产函数 122一、生产要素 122二、生产函数 122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123第三节  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124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125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25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128四、短期生产三个阶段的划分 129第四节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130一、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的一般表达式 130二、等产量曲线 130三、边际技术替代率 133四、等成本线 134第五节  最优生产决策和规模报酬 136一、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136二、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137三、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138四、生产扩展线 139本章小结 141复习思考题 142第六章  成本理论 145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145一、机会成本与经济成本 146二、显明成本和隐含成本 147三、利润与经济利润 148第二节  厂商的短期成本 149一、短期成本种类 149二、短期成本的变动 152第三节   厂商的长期成本 154一、长期总成本 155二、长期平均成本 156三、长期边际成本 159第四节  成本曲线 161一、短期成本曲线 161二、长期成本曲线 162第五节  范围经济和学习效应 1一、范围经济 1二、学习效应 169本章小结 171复习思考题 171第四篇  产品市场理论第七章  完全竞争市场 174第一节  完全竞争的市场和厂商 174一、完全竞争的市场和厂商的类型 174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77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179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    的短期均衡 179一、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179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 182三、生产者剩余 184四、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 185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的    长期均衡 185一、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185二、厂商进出一个行业的选择 186三、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 187四、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190第四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 191一、经济效率 191二、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 191三、实现经济效率 193第五节  消费者主权与生产者主权 195一、消费者主权 195二、生产者主权 198本章小结 198复习思考题 199第八章  垄断市场 202第一节  垄断概述 202一、垄断的含义 202二、垄断市场的特征 203三、垄断产生的原因 204四、垄断力 207第二节  垄断市场均衡 209一、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 209二、垄断企业的收益曲线 209三、垄断企业的短期均衡 211四、垄断企业的长期均衡 213五、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214第三节  买方垄断 215一、卖方垄断与买方垄断的关系 215二、买方垄断的成因 219三、买方垄断造成的净损失 220四、双边垄断 220第四节  价格歧视和两部收费制 221一、价格歧视的目的和条件 221二、价格歧视的三种类型 222三、价格歧视的影响和效率得失 225四、二重价 227五、捆绑 227六、时间价格歧视和高峰价格歧视 229第五节  对垄断市场的评价与    规制 229一、对垄断市场的评价 229二、对垄断市场的政策 232本章小结 235复习思考题 235第九章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 239第一节  垄断竞争 240一、垄断竞争的含义及市场特点 240二、垄断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241三、垄断竞争的市场均衡 243四、非价格竞争 246五、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 248六、垄断竞争的效率分析 249第二节  寡头垄断 250一、寡头垄断的含义与市场特征 250二、寡头垄断的理论模型 252三、寡头厂商的供给曲线 253第三节  寡头垄断的产量竞争模型 253一、古诺模型 253二、斯塔克伯格模型 256第四节  寡头垄断的价格竞争模型 258一、“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 258二、价格领导模型 259三、伯特兰模型 261第五节 串谋和卡特尔 263一、串谋的好处 263二、卡特尔的价格制定 263三、卡特尔的产量分配 2四、卡特尔的不稳定性 267本章小结 268复习思考题 269第十章  博弈论 272第一节  基本概念 273一、博弈的含义 273二、博弈的正规表述 275三、博弈论的定义 277四、博弈论的基本要素 277第二节  纳什均衡 278一、占优策略均衡 278二、纳什均衡的定义 279三、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280第三节  重复博弈 281一、无名氏定理 282二、精炼子博弈纳什均衡 284三、有限重复博弈 285四、无限重复博弈 288第四节  序列博弈 289一、序列博弈 290二、博弈树 290三、先行者优势 291四、策略性行动 292第五节  讨价还价策略 293一、讨价还价问题描述 293二、纳什讨价还价解 294三、讨价还价策略的应用 295本章小结 297复习思考题 298第五篇  要素市场理论第十一章  要素市场的需求理论 299第一节  竞争性的要素市场 299一、生产要素需求的一般理论 299二、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308三、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310四、从厂商需求曲线到行业需求曲线 312五、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均衡 315第二节  买方垄断的生产要素市场 315一、买方垄断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315二、买方垄断市场生产要素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316三、买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317第三节  卖方垄断的要素市场* 318一、卖方垄断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318二、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319三、双边垄断 320本章小结 321复习思考题 322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 324第一节  劳动市场及工资率的决定 324一、劳动供给曲线 324二、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 328三、劳动市场均衡与工资的决定 329四、工会与劳动供给 331第二节  土地市场及地租的决定 336一、土地的供给曲线 336二、土地的供求与地租的决定 336三、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339第三节  资本市场及利息率的决定 341一、资本与利息 342二、资本的供给 347三、资本市场的均衡 351第四节  欧拉定理 352第五节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354一、洛伦兹曲线 354二、基尼系数 355本章小结 357复习思考题 358第六篇  效率、市场失灵和  的作用第十三章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360第一节  一般均衡 361一、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361二、各市场之间的联系 362三、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 3四、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 367第二节  交换的效率 368一、经济效率 368二、交换的一般均衡 370三、生产的一般均衡 373四、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 376五、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 378第三节  社会福利函数 379一、福利经济学概述 379二、社会福利函数 381三、社会福利与个人偏好 385四、效率与公平 387第四节  市场失灵 389一、看不见手的原理 390二、市场失灵的含义及其表现 391三、市场失灵的原因 392四、纠正市场失灵的办法 393本章小结 394复习思考题 3第十四章  信息经济学 397第一节  信息不对称 397一、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397二、经济信息与经济机制 400三、信息不对称的含义及其表现 403第二节  逆向选择 405一、逆向选择的概念 405二、旧车市场中的逆向选择 406三、保险市场中的逆向选择 406四、资本市场中的逆向选择 408第三节  信号传递 409一、信号传递的概念 409二、教育市场中的信号传递 410三、物种繁衍中的信号传递 411四、声誉机制与标准化 412第四节  道德风险 413一、道德风险的概念 413二、保险市场中的道德风险 414三、高等学校助学贷款市场中的道德风险 416四、装潢市场中的道德风险 417本章小结 418复习思考题 418第十五章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 419第一节  外部性 420一、外部性的定义与分类 420二、生产和消费领域中的外部性 421三、外部性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421第二节  科斯定理 427一、科斯定理的产生 427二、科斯定理的内容 428三、科斯定理的应用 429第三节  公共物品 430一、公共物品的概念与分类 430二、公共物品的需求与偏好显示机制 432三、公共物品的社会最优供给 435四、公共物品生产与作用 436五、公共选择理论 437本章小结 440复习思考题 440参考文献 441还有的就是你可以去下相关的电子书籍 不过权威性 我想不上这个吧

相关问答

经济师价格弹性题

大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题目:完整题目: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d=3,需求的收入弹性Em=2。求:(1)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量的影响?(2)其他条件不变时,消费者收入提高2%对需求量的影响?解答:根据题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将引起商品需求增加6%,收入……

女王Z大人

中级经济师价格弹性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这是价格歧视中的三级价格歧视现象。经营者的实行价格歧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但是就这里来说,只是一种弱势群体的福利政策,在国外一般是直接发放交通补贴,而非在终端上实行价格差别。按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学来说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条件是不同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价格弹性,但是在公共服务……

坚吃不懈1208

点弹性在第几章经济师

第一章:本章不是重点,但作为全书的卷首,还是要认真看一下,不习惯外国教材口味的同学可能会觉得有点枯燥,不要紧,精彩的在后面章节。第二章:重点是预算线的变化,以及关于税收补贴和配给的概念,本章有个很重要的例子:食品券计划;第三章:掌握几个偏好的实例,重点是良好性状偏好;第四章:掌握效用函数的几个例子,……

洋洋怕狗子

经济师中需求价格弹性

在经济学上的弹性概念是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提出的,是指一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发生的一定比例的改变的属性。弹性的概念可以应用在所有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之间。作为原因的变量通常称作自变量,受其作用发生改变的量称作因变量。例如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关系y=f(x),则y的x弹性:Ey/Ex=(△y/y……

天使之懿727

价格弹性是中级经济师第几章

第一章:本章不是重点,但作为全书的卷首,还是要认真看一下,不习惯外国教材口味的同学可能会觉得有点枯燥,不要紧,精彩的在后面章节。第二章:重点是预算线的变化,以及关于税收补贴和配给的概念,本章有个很重要的例子:食品券计划;第三章:掌握几个偏好的实例,重点是良好性状偏好;第四章:掌握效用函数的几个例子,……

薰衣草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