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师 > 政府部门总经济师是什么职务

政府部门总经济师是什么职务

最新回答

战斗鸭鸭

市政法机关:
:好单位,待遇好,工作较累
:好单位,待遇比较好,工作也不忙
司法局:一般般,职权偏小,不过还是管着律师和的哟。
局:好单位,强权部门。

市委办局:
市府办:强势部门,一旦作了领导的秘书就等着升吧,由于工作大多是综合协调性质,很锻炼人的组织能力,但是工作也比较辛苦,加班多,会议多,需要定力。
房管局:实惠部门,待遇好,工作也不累。
科技局:现在一般了,管着一些重要的经费,但自己待遇一般。工作不累。
财政局:这样的部门就不说了,去吧。
审计局:职权越来越大,政策性强,锻炼人,待遇好,好单位!
质监局:以后成为事业单位的可能性很大,待遇不错,省管部门,工作专业性强。
人事局:职权越来越小,和组织部职能交*太多。但是待遇还是很不错的,而且就现在的职权也比许多部门强很多。
:地市级的一般,属于执行部门,和省以上不可比,但是经济部门的实权毕竟较大,还是很不错的,锻炼人,待遇好,工作比较忙。
:如果你的专业很对口,去作一个专业人士吧。待遇一般。
招商局:有些是事业局,有些是行政局,现在职能较多,工作比较忙,待遇好,但未来的身份难说,从专注经济转向专注社会之后,作为事业局或许还行吧。
信访办:有耐心有爱心有恒心的同志可以去,了解人间万象百态,为民解忧(尽管大部分的忧你一点也解不了),工作比较辛苦,待遇一般。
安全办:职权在增大,还是不错的地方,但是不要“伸手”哟。
文化局:比较轻闲,管文化娱乐的能有什么呢?一块还可以做做,但也一般,待遇一般。
食品药监局:职权越来越大,能去就去吧。管吃管喝管药品,!
物价局:还可以,待遇较好,工作不累。
信息产业局:职权越来越小,不要去了。
城管办:职权大啊,人民不喜欢,工作比较辛苦,待遇也好。
牧局:与人无争的好单位之一,管的,你想啊,多好啊。
知识:中国的知识还在努力!现在还不怎么行。待遇不清楚。
:与人无争的好单位之一,专业对口就去吧。
体育局:一般,小地方能干什么呢?
:都没有职权了,可能也不怎么招人了。
劳动保障局:正在冉冉上升的部门,去吧,待遇好,和人民接触多,多为他们办好事吧。
民宗局:不管民,不管宗的,部的地盘。民宗局的局长是部的副部长。待遇较差。
卫生局:好单位,专业性强,锻炼人,管医院,厉害啊!
采购中心:越来越好的地方。虽然的开支没有降下来,但部门是保留下来了的。
环保局:越来越好的地方。现在开个厂什么的都要求他,费用也不少。待遇可以,工作不累。
局:与人无争的好单位之一,专业对口的去吧,省管部门。
公积金中心:一般般的地方,根本没有成立的必要,待遇还可以,但是最好不去。
人口与:职能在转变中,还是很不错的单位,待遇也好,但工作人民不怎么喜欢。
:职权越来越大,不久的将来将成为核心部门,大家去吧,为人民做好事的地方。待遇也是很好的哟。管社团、基层建设、退伍军人安置、殡葬、救救济,权力大啊。
:垂直的部门?不怎么清楚,待遇肯定是不错的。
社保中心:事业单位,待遇可以,人民很需要的地方。
无委办:无线电!不错哟!待遇也是很好的。
就业服务中心:事业单位,不怎么清楚,一般吧。
信息中心:事业单位,管电子政务和政务内外网的地方,专业性强,待遇好。
方志办:不好,各方面都不好。
扶贫办:一般,杂,着一些资金,有一定权力。
:权力在逐渐增大,待遇好,当地没有什么大型国企就难说了。
教育局:好单位啊,管学校的还说什么呢?待遇好,工作也不累。
国土资源局:又一个好单位,而且是越来越好,去吧,只要你能!
建设局:还是一个好单位,职能大啊,待遇好,工作也不累。
:与人无争的好单位之一,光是气球广告就不得了呢!待遇好,省管部门。
交通局:好单位,去吧!
水务局:比较好的单位,管饮用水和水利的,专业性强。
农业局:农民的事情,不好办啊。不过还是很有干头的单位哟,待遇一般。
外经贸局:没有什么外贸的话就算了,如果有还是不错的。
行政服务中心:新生事物之一,管得杂而乱,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单位都不怎么好管啊。
:好地方,现在差一些了。
国税局:好地方,不说了。
电业局:与人无争的好单位之一,
局:好地方,管有线电视和电视台呢!
检验检疫局:省管部门,不清楚。
:一般般,其实没有什么必要成立。

市委委办局:
市委办公室:绝对的权力部门,尤其是党委权力强大的地方,工作累,待遇一般(除非给重要领导当秘书),前途看好,但并非人人都轮得上。责任大,进步快,犯错误的机会也多,要多看多学多请示
市委组织部:绝对的强势部门,工作累,待遇一般,特别锻炼人,在此工作对立志从政的人来说可以是说终生受益,1-2年对文字工作、组织程序就相当在行了。努力吧!一般和党建办是一体的,工作内容有交*重叠。
市纪委:实权部门,人见人畏,但工作相对枯燥乏味,也比较辛苦,权比较大,有第五大班子之说,不过待遇还是很好的哟,比较财政人事要给面子嘛,审计也……,和监察局都是合署办公。但是不怎么被的部门喜欢。
市委宣传部:比较有实权,但身份尴尬,备受社会的指责,其实都是体制的问题,跟部门有什么关系呢?管党报党刊、电视台,文化局、局对宣传部负责,年轻人一般不是很喜欢,觉得难受。
:台胞多的地方还是可以的,如果没有什么海外同胞就算了吧。
文明办:还是不错的,比较大家都希望从此出政绩,属于东打一枪,西跑一趟的地方,繁而杂,对以后多部门的工作没有什么益处。
市委政法委:身份尴尬的部门之一,强势的把什么的都管了,办事方便,待遇也较好,算是值得去的部门。
市委部:年轻人,远离他吧!
市委党史研究室:有些地方是事业编制,根本不考虑,行政身份也是肋一块,待遇较差。
市委政研室:基本上是文字工作,多多调研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较大的帮助,是一个比较清爽的部门,爱学习,能写作的同志可以考虑,待遇一般。
共青团委:团委最好的就是晋升快,但往往根基浅一些,升调之后多补一下也是可以的,年轻人还是很喜欢的,待遇中等偏上。

人民团体:
总工会:经费有保障,工作轻松,待遇较好,发展前途相对较窄。
科协:年年会费收了不少,也不忙,闲适,不适合年轻人。
妇联:现在工作职能在调整之中,前途不怎么看好。
残联:大家都要照顾的地方,经费还可以,有一定的权限(人生产设备的审批)
工商联:职能还在扩大,比较容易接触经济发展的实体部门,有志从商的可以去认认人
社科联:二线部门

李大胆yao一起吧
总督比提督大,分析: 一、二者的定义。 提督 提督为清朝武官官职名称,位阶为从一品官。就位阶上,比巡抚文官高一级,与文官尚书或总督平级。 提督通常为清朝各省绿营最高主管官,称得上封疆大吏。若以职能分,提督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掌管区域达一至两省,数万平方公里,甚至数十万平方公里。一般来说,清朝共在中国各地设置12名陆路提督,3名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及长江水师提督) 总督 “总督”一词源自中国明朝时期临时授予大臣进行军务的一种官职,带有军事性质,如宣大总督、陕西三边总督等,其范围有遍及数省者,也有限于一省内若干府州者。清朝时期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如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 两广总督, 东三省总督,和 陕甘总督。与只掌握一省行政事务的巡抚不同,总督兼管数省,同时在政务之外也兼掌军务。此外明清也有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专管某项政务的总督官职。 二、总督,提督 关系和沿革见 明清设有总督,巡抚,提督和总兵等职位。 巡抚一职起自明太祖派儿子“巡抚陕西”但是这时的巡抚相当于钦差大臣,并不是常设的地方官。到了宣德年间巡抚才成为常设官职,地方事务。明朝的巡抚管 辖的地方不定,有些巡抚兼管数省,有些大省则可使设两个巡抚。总的来说,明朝的巡抚的实际管辖范围和清朝的总督相当。其主要职责是税收,治理害,安 抚百姓等等庶政。 巡抚如果要带兵的话往往要另加“提督军务”或“都督军务”的头衔。如果没有这个头衔是不能掌握军权的。所以,明清掌握的兵权的巡抚往往还要再加“兵部侍郎”(副部长)的头衔。 清朝的官职来自明朝,又有演变。明朝的“提督军务”到了清朝就成为正式的“提督”一职。提督的全称是提督军务总兵官,也是从一品。在品级上要高于巡抚。受 总督辖制。总兵的全称是镇守总兵官,正二品。受总督和副将辖制。巡抚的地位下降,在有总督的省份要受总督节制,相当于副。在不设总督的省份才是。 和明朝一样,清朝巡抚的职责仍然是庶政。如果要带兵的话,巡抚往往要兼任提督。在太平年代,巡抚和提督是分开的。 总督一职亦起自明朝宣德年间。从一开始就是武职。总督是“总督某某地方军务”的简称。在明朝,总督不是常设职务,而是由派遣的临时性大军统帅。同类的职务还有督师,总兵等等。 到了清朝,总督才成为固定的地方官。权力也比以前扩大。总督不但要负责军事,而且也负责民事。往往要兼管数省。在很多地方总督和巡抚的民事职责重叠,所以就不设巡抚,或者巡抚由总督兼任。例如,云贵总督的正式头衔就是“总督云贵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 所以,清朝的情况并是巡抚是或副,提督是省军分区司令。而总督则是兼大军区司令。并不是巡抚代行地方职务,而是总督代行巡抚职权。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清初战事不断,负责军务的总督往往要求掌握地方权力以便统筹安排资源。到了后来,边境省份和叛乱多的省份也往往不设巡抚而由总督兼任。而相对安定的内地省份则兼有总督和巡抚。 我上面说的这些东西,查一下《明史》和《清史稿》的职官志就有。 附:清朝品级表 九品十八阶 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 从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院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从二品 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时,各省布政使 正三品 察院左,右副都于是,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尹,奉天府尹,各省按察使 从三品 光禄寺卿,太寺卿,各省盐运使 正四品 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傅寺少卿,各省道员 从四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 正五品 左右春房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知州 从五品 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使,翰林院侍读,侍讲,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 正六品 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房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 从六品 左右春房左右善赞,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州同 正七品 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贴士,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府学教授 从七品 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 正八品 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贴士,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 从八品 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 正九品 各部院九品笔贴士,县主簿 从九品 翰林院侍诏,刑部司狱,州吏目,巡检 未入流 京外县典吏,驿丞,和泊所所官 武将品级对应的官职 正一品 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 将军,督统,提督 正二品 副督统,总兵; 从二品 副将 正三品 参将; 从三品 游击 正四品 都司; 从四品 城门领 正五品 守备; 从五品 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 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 卫千总 正七品 把总; 从七品 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外委千总; 从八品 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 外委把总; 从九品 额外外委 未入流 武官无未入
haihuan1988

1、涵义不同

总经理助理处于“总管家”与“部管部长”的双重位置,围绕着中心工作,上协调领导,下联系群众,事务、政务都要过问。与总经理、副总经理等一起并称公司高层人员。

总经理行政助理在各种行政事务方面帮助和服务于公司员工,通过安排主管日程、填写计划列表、处理信息需求、制作数据报告、安排会谈会议、接待客户来访、维护记录,完成文件归档等各项工作,从多方面综合性地完成高质量的行政工作。


2、定位不同

一般来说,总经理助理往往在国企中使用的比较多,一般央企和国企当中,领导班子往往指的是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还有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几位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以及总经济师等,仅次于领导班子的是总经理助理,往下面还有副总工程师、副总经济师等等。

再往下是各部门负责就是所谓的中层,而总经理助理以及副总工和副总经这些介于领导和部门之间的,往往不被称作领导,但是可以称之为高管。

3、权限不同

作为高管,以国企为例,高管的权限往往在公司章程和有关文件中并不明确,比如副总经理有分管生产的,分管经营的,但是总经理助理分管时看似什么都可以分管,但是也好像什么都不能管,所以对于总经理助理的权限,最关键的还在于这个公司设置这个职位的初衷。

比如总经理决定设立总经理助理,是帮助他跑市场开发,或者负责日常,或者还是日常辅助性的一些工作,总之,总经理助理权限的大小,关键在于一把手对于这个职位的定位,在于总经理助理本人的工作能力以及在公司的威望等等。

4、前景不同

对于总经理助理来说,这个职位有发展前景,因为作为中层来说,尤其在国企里面,想要从中层直接晋升进入领导班子序列很难,但是总经理助理作为介于领导班子和部门负责人之间的职位,加上和总经理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晋升领导班子最好的一个跳板。

所以一旦被任命为总经理助理,可以好好珍惜这个岗位,在这个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向更高的目标冲击。

5、注意事项不同

作为总经理助理来说,有没有需要注意的事情。比如假设刚好所在的公司对于总经理助理这个岗位的定位是辅助性的,或者比如只是针对辅助总经理开展一些日常的工作,甚至就相当于是总经理的个人秘书。

那么尤其要注意在紧跟总经理的同时,要同其他副职领导还有各个中层部门搞好关系,因为身处这个职位虽然是针对总经理的,但是其他副总经理需要注意。在这个风口浪尖的职位上,尤其要注意在干好工作的同时,低调做人,团结大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总经理助理

索邦大学
国企一般都是技术、技能和三个序列的岗位。每个级别的中级以下的岗位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可以自动升上去,然后从技师、高级工程师、主任或经理这一级对应的职级开始就需要竞争上岗了,可能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机会再往上走了。在绝大多数企业里,只要能力强是一定能上的,所谓的人脉确实很重要,但是没那么绝对,毕竟很多工作还是要有相应能力的人去做的。现在国企一直在改革,很多事情越来越透明,越来越正规,无论你在什么岗,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只要你所在的企业不错,你也不会错的,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国企性价比会越来越高的。不过也有很多经营不善要被淘汰的国企,如果你不幸就在其中,学好本事跳槽吧。

国企职位怎么排序的?
我国的国有企业职工职位一般有如下七个层次:  

1、最高董事长  

2、、副  

3、总经理、副总经理  

4、经理、副经理、经理助理  

5、主管  

6、专员(技术类)、助理、组长、副组长、领班  

7、员工

国企的岗位级别有哪些?
国企现在已经取消了行政级别,不再以股长,主任,科长,处长,局长等职务称谓,用部长,经理,总经理,等代替,企业中原来的行政级别,股长一职早就不用了,是最小带官衔的职务,其实就是科员,一般是主任,科长,处长,局长,部长等

国企的岗位级别有哪些?
国有企业有正部级、副部级、正厅副厅、正处副处、正科副科几个级别。

国企职级是怎么划分的?
应该说,国企已经取消了机关事业单位的职级概念。但是不同的国企有自己企业内部的规定,譬如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副董、副总、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工程师为领导班子,各个职能部门领导为中层,有的职能部门还有下属小部门等等。下属公司有子公司,分公司等等级别低于总公司。不同的职级有不同的工资待遇,各个公司也是不一样的。
纯情小泰伦
总督 一级一级升为督粮分府,升为 粮捕分府 ,升为督粮道 ,升为巡抚 ,升为总督明清两代,国家开始设立专门漕运和河道机构,着天下漕运事务和大运河的畅通。在这两个朝代中,京杭大运河紧张有序地脉动了500多年的历史,完成了历史赋予它的使命,每年给和北方戍边的军队,以及整个社会,运送了大量的给养,为中华的文明和整个世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一府两总督,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陆续开府于大运河最古老的中心点淮安,给淮安留下了说不完的话题。本文即拟对漕运总督与淮安地方史上的一些问题,诸如漕运总督、漕运武臣的历史功绩,以及他们与淮安地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慈善事业等方面的关系,作一些简略的勾稽和叙述。
  漕运总督的设置
  漕运自古有之,漕运的官府、官员亦自古有之。漕务开始是不单独设官的,因为它是相关官府的本职业务范围内的正常工作,由他们按照规定去完成。即便是有特殊需要,临时设官提调,亦是即设即撤,不为常设机构。自唐以后,始设专官,然亦多以他官兼领之,专职官员很少。明代设立的漕运总督,则完全相反,不但设专职的漕运官员,并且以漕务官兼他官。所兼任的其他职衔,则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漕运任务而兼领的。
  明初不是一开始即设漕运总督的,而是沿袭元代的办法,最初时设置京畿都漕运司。洪武元年(1368)置漕运使,仅正四品官。因为天下财富粮食多出在南方,而京城在南京,漕务不忙,故至十四年即罢废了。朱棣做了皇帝,拟迁都北京,自永乐二年(1404),始设漕运总兵官,专门负责治理漕务。当时还设有副总兵、漕运参将,与总兵官一起统领官军海运。后来海运罢废了,便专门督理内河漕运。因为漕运离不开河道,天顺元年(1457)又令漕运总兵官兼理河道。漕河运粮是有一整套人,各省设把总,天顺元年设把总12:南京2,江南直隶2,江北直隶2,中都1,浙江2,山东1,湖广1,江西1。由漕运总兵官、漕运参将统领12把总都指挥,分统各卫所漕运。这12总统领127600人,运船11700只。另有遮洋一总,有7000人,海船350只,专司漕粮海道运输。这13总统称为运军。这些把总由各卫指挥使清代称守备和千户担任,他们是具体押解漕船运粮的官儿。
  第一任漕运总兵官是平江伯陈瑄1365—1433,他负责整个漕运的全部职责,包括海运、河运和陆运。海运由海路进行,河运则循元人初道,由南运河向西北,过黄河水陆并用达北京。自永乐九年会通河成,京杭大运河修复,废止海运、陆运,单用河运。此后陈瑄在沿运各处,特别是在淮安,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如循宋代乔维岳故沙河故道,修通了清江浦,避免了五坝盘驳和淮河沉溺的风险。
  在这其间,陈瑄到处奔波,基本上无固定官所。淮安是大运河的中段,是黄淮交汇的地方,是整个漕运的关键。后来,运河治理就绪,陈瑄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淮安。因此,宣德二年(1427),朝廷命漕运总兵官开府淮安,并加“镇守淮安”的职衔,所以又称镇守淮安总兵官。陈瑄总管漕运2022年,为明清漕运奠定了基础,于宣德八年(1433)卒于淮安任所。接任漕运总兵官者,多为开国功臣的后裔,他们世袭侯爵或者伯爵。陈瑄一家就有4人先后担任过这一职务,他们是陈瑄自己和他的曾孙陈锐、玄孙陈熊、六代孙陈王谟。他的孙子陈豫虽未任过漕运总兵官,但曾于景泰五年(1454)与江渊抚循江北及鲁豫水,曾请求朝廷筑淮安月城以护常盈仓。他也是为漕运出了力的。淮安人民非常感激陈瑄,在清江浦为他立了一座陈公祠。
  宣德年间,漕运事务逐渐繁忙,而漕运又广泛牵涉到各省行政、军务,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不是一个武臣所能办得了的,所以朝廷经常临时派遣侍郎、都御史、少卿等文职官员参与督运。至景泰二年1451,朝廷认为文官的参与必须常态化,始命“素有才望”的王竑,以副都御史为漕运总督,常驻淮安,与武臣一同治理漕运,俗称“文武二院”。他们的分工是文臣负责与各省粮道,共同按规定将应征的漕粮征集起来,由武臣负责押运进京,即所谓“文督催,武督运”。
  漕运总督的头衔和职责
  明代的漕运总督的全衔一般情况下是“都察院都御史、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地方”。
  第一个头衔是“都察院都御史”。他们多数是带“右”字都御史,因为一般情况下都是左都御史在京主持都察院正常事务,所以“左”字是不能给他们作加衔的。有时是佥都御史,佥都御史则级别低一些,大约是新任者资历浅的缘故。都御史这个职衔虽有点虚,不能参与都察院正常事务,但他可以像其他都御史那样,惩治他所辖范围内的文武百官。因为漕运总督是个跨省跨行的官,这个职衔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头衔是“总督漕运”,这是他的核心本职。漕运总督驻节山阳,总督天下漕运事务。凡湖广、江西、安徽、浙江、南直隶清代称江南各省设立粮道,由漕运总督节制,负责征集应征调的漕粮。这些省之粮艘衔尾至淮安,悉经漕运总督查验,方能由运河北上。山东、河南两省的粮船虽不经此地,但亦必须按漕督的统一要求,由其下属官员督查,准时办好漕粮差事。
  第三个头衔“提督军务”,他和其他各省总督一样,拥有一定的兵权。明代漕运总督统领颍州兵备道、徐州兵备道、淮扬海防道,中都留守司之凤阳等7个卫,洪塘守御所,南直隶之庐州卫、扬州卫、高邮卫、仪征卫、滁州卫、徐州卫、淮安卫、大河卫、邳州卫、沂州卫、泗州卫、寿州卫、宿州卫,海州中守御所。所以漕运总督人称为帅、大帅、漕帅,他设有军门,有中军,左营、右营、城守营。他所在的淮安城的守卫,不须地方如山阳县、淮安府的来管,而是由漕运总督署城守营负责,地方官府只是协助而已。有战事还可调动所辖范围内的军队,如扬州营、徐州营等。有时,朝廷还因需要而扩大其军权,《明世实录》卷21记载,嘉靖元年(1522)12月丙戌,因为山东农民,皇帝命令总督漕运都御史俞谏,“不妨原务,与总兵官都督鲁纲,一同提督山东、河南、北直隶等处军务,以便宜节制镇巡等官,设法抚剿,选团营惯战官军三百人,人给银二两,随纲听征。”
  第四个头衔是“巡抚凤阳等处地方”。也就是说他兼任一个巡抚,像一个普通巡抚那样一块地方。因为在明代凤阳是皇帝的老家,虽然明明开府淮安,却不称淮安而称凤阳。但是,有时人们还是称他为“淮抚”,而不称“凤抚”。“等处”是指淮安府、扬州府、凤阳府、庐州府,和州、滁州、徐州,总称四府三州。庐州府、和州、滁州在今安徽,庐州府即今之合肥。它包括了长江以北整个淮河中下游地区。虽然辖地与南直隶交叉着,但他仍然要对他所辖范围内的事务负责,明末张献忠烧了凤阳,漕督杨一鹏不就因此掉了脑袋了吗?所以淮安俨然是一个行省,漕运总督不光是一个专业官员,也是一个方面大吏,而淮安则是一个准省级城市。漕运总督要像其他督抚那样,全省军政事务,包括督理钱粮、操练兵马、修理城池、抚安军民、禁革弊等事项。如有战事发生,可以选将调兵,组织备战。对于才能不济或是不听命令的官员,文职五品以下,武职四品以下,都可以参究、拿问乃至以军法从事。至于上书,致某一下级官员被贬被杀,更是小菜一碟了。
  其实,淮安有巡抚在前,有漕运总督在后。在未漕运总督时,淮安就曾有巡抚了。《明史纪事本末》卷24“河漕转运”载:耿九畴,景泰元年(1450)10月由刑部右侍郎任巡抚凤阳。敕:“往者命尔巡治盐法,今特命尔兼巡抚凤阳、淮安、扬州、庐州四府,滁、徐、和三州,抚安兵民。”其范围与后来漕运总督所兼巡抚的范围一样。
  漕运总督的事务本来就够忙的了,还要巡抚这么大一块地方,经常忙不过来,所以经常单独另设一巡抚。如成化八年分设过,第二年就裁并了,正德十三年又分,十六年又合。嘉靖三十六年因扰,又单设巡抚,以李遂充任。平息后,四十年又裁并。崇祯十四年又分设,直至明亡。
  还一些曾经有过的或者时不时兼任的头衔:
  兼管河道。明初刚设漕运总督时,还“兼管河道”,即兼管运河、黄河等河道的治理。后来有了专管河道的总督,就不再兼了,但是遇到河漕有了争执,还是经常由漕督兼管河道。清代也是这样,凡河道总督缺裁时,常由漕运总督兼任。
  兼理海防。这个职衔在明代,大约始于杨一鹏。崇祯六年(1633)他任漕运总督时,头衔最后就是多了“兼理海防”四个字。八年(1635),他被逮治后,继任者朱大典亦有之。十七年(14),田仰任漕运总督时也有这一职衔。但是在清代,已成为一个固定的职责了。
  在清代,漕运总督的职责情况有所不同。顺治元年(14),仅设漕运御史,次年5月年即设漕运总督,仍驻淮安,但不兼凤阳巡抚了。顺治六年(17),仍仿照明朝办法,由漕运总督兼凤庐巡抚事。十六年复单设江北巡抚,漕运总督则专管漕运,不再兼巡抚职。后又裁省江北巡抚,仍由漕运总督兼任,但不名“凤阳”、“江北”,而“淮扬”,提督军务如故,外加兼理海防、粮饷职衔。咸丰十年(1860),因为太平天国,形势紧张,又授权漕运总督节制江北镇、道各官。光绪三十年(1904),即改设为江北巡抚,正式成立一个新的行省,江淮省,但第二年即撤销了。
  清初虽仿明制设立漕运总督,因为用的是汉臣,鼎革之际,新者实在有点不放心,因而又于顺治三年(16),添设理漕部堂。由满洲侍郎一员出任,与漕运总督同督漕运,名为“襄治漕务”。实际上是一个漕运总督的机构,权势煊赫,远过漕抚。据吴玉搢《山阳志遗》记载,初莅是官者为库礼,“初入中国,言语不通,各异,不治吏事,事皆其妻主之。有梁通事者,剽悍残忍,勾结内外,从中阴阳其说,以残贼良民。”因为此是一个多余的机构,且做了许多不得人心的事,顺治八年(1651)即裁省。十三年(1656)复置,十八年(1661)永裁其缺,漕务仍专归漕督。漕运部堂的衙门在淮安新城。明末刘泽清封东平伯,利用大河卫官衙改建为藩府。明亡,刘泽清被腰斩,遂以藩府为部堂公署。漕运部堂是在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只存在了十几年时间。
  漕运总督署下设机构
  常盈仓。为了适应兑运的需求,永乐年间开始,在运河沿线建立若干仓库,便于随时储存和转运漕粮,这主要是淮安、徐州、德州、临清四大水次仓。由户部每年派出主事4人,分驻上述4仓。在淮者名常盈仓,永乐十三年(1415)建于清江浦。莅是官者多为文人,常聚结一班墨客人吟咏唱和。其中有个叫林洙的,就与吴承恩有过诗文交往。仓内还建有一座寄寄亭,程敏政作过一篇《寄寄亭记》,抒发他人生如寄的感慨。吴汝奇等还编过一本《常盈仓志》。万历《淮安府志》卷3载,当年有官厅3间,仓房6间,经历厅3间,天字等厫百余间,周遭墙围,岁储70万余石。后以漕粮停止兑运,俱用军丁长运,而转运之制遂罢,常盈仓遂岁久倾圮。《明穆宗实录》卷载,隆庆五年(1571)12月,漕运总督王宗沐建议复行海漕,将淮安府属州县漕粮储于常盈仓,来年由淮安出海运京,因命官重建常盈仓仓厫80余间。然海运实行年余即停,仓又空置无用,仓官无事可做。万历八年(1580),朝廷将淮安府四税银并商税银交由该仓征收,于是管仓开始兼管抽税。康熙九年(1670),征税业务全部归并淮关,常盈仓遂彻底废止。
  抽分厂。明初于清江浦设清江、卫河二厂,督造运船,差工部都水司一员督理。当时用于运河漕运的船只,船厂大都设在淮安府的山阳县,船厂鳞次栉比,每年造船560多只,花费白银5万两。当时船厂附近有很多经营钉、铁、油、麻等造船物资的商店,以淮安河下为最多。河下的粉章巷、竹巷、绳巷、打铜巷、钉铁巷等也因此而得名。造船厂的隶属关系是经常变化的。开始时,永乐皇帝命令陈瑄直接。后来,分设南京、山东、凤阳、直隶四个总厂。各总厂分厂由各卫所官吏负责,上面统管于工部的都水郎中。嘉靖年间,撤销卫河提举司,全部工程均由清江提举司负责。清江提举司就设在板闸与移凤闸之间。嗣后,又将此权交给漕运总督,由他选择有能力的卫所指挥二人公理船政,并以千户、百户、镇抚等卫所官为各厂头目。万历四十年(1612),漕运总督陈荐建议设立东河、西河两船政厅,由这两个船政厅全部船厂事务。东河船政厅由淮安府的一名同知负责,西河厅则由扬州府的一名同知负责。《国榷》卷82记此事在万历四十一年3月乙酉 东河厅南京、山东二总厂,西河厅凤阳、直隶二总厂。这两个船政厅都设在清江浦。到了清朝,情况又有变化。顺治二年(15)南京厂改为江宁厂,直隶厂改为江南厂。江宁厂的造船业务转给龙江造船厂,剩下的船厂时设时停。康熙七年(1668),又将西河厅并入东河厅。到了雍正二年(1724),清彻底关闭了这里的所有船厂,终止了这里近2022年的官办造船业。但它的船坞码头存在了很长时间,乾隆皇帝下江南过淮时,他的龙舟就多驻泊在直隶厂。当年这个工部厂还兼收税,凡造船用的竹木等物,应于船料者,三十税一。视货物之多寡为盈缩,初无定额,每岁约12022两为准。后来抽及货物,其有涉漕造者,为抽分,为余羡,为船钞。有兼济河工者,为由闸,为石价,为梁头,为扣利,为折夫诸名色,共抽分银1两。康熙九年(1670),该厂归并淮关后即废止。
  管河二人,由工部郎中二人,一驻安平镇,分理济宁以北,一驻高邮,分理济宁以南。济宁是个分界点,后来设置河道总督,开始时即驻节于此。
  管洪。由工部派出主事二人,一驻徐州洪,一驻吕梁洪。徐、吕二洪是河漕的咽喉,陈瑄凿石疏渠而成。虽正统间曾有令“总督漕运官不得委武弁分管闸坝”,漕运总兵、参将每年押粮北上,也还是经常关注此二淮洪的维修的。漕运参将汤节以二洪流速过快,极易损坏漕舟,於上流筑堰,逼水归月河,河南建闸以蓄水势。并以大石筑两堤,锢以铁锭,以资牵挽。
  管闸。由工部派出主事二人,一驻沛县,一驻济宁。
  管泉。由工部派出主事一人,驻宁阳。
  后来有了河道总督,以上这些管厂、管洪、管闸、管泉的河务官员,就逐步划归河道总督管辖了。
  理刑主事。由刑部派出一人,驻淮安,正德《淮安府志》卷6记载,“在府治西南隅。正堂3间,后堂3间,厢房东西共6间,茶房3间,书房3间,卷库3间,碑亭一座,在大门内东。神祠3间,在大门内西。仪门3间,大门3间,照壁一座。”淮安城内过去有一条刑部街,大约就是其所在。淮安今无此街名,其地大约在今大鱼市西街西端,当年此地接近运河边,出入方便。漕运方面的案件,别的部门是无权过问的,都得由此衙门来处理。
  提举二人,一驻清江浦,一驻临清。清江提举司设于正统元年9月,其地在移风闸以后,督造运船。
  以上由户部、工部或者刑部派出的官员,基本上是一年一轮换,也有三年一轮换的。他们仍属于原来的部门,并由原来的部门任命和罢免,但同时归漕运总督节制,协助漕运总督处理各有关事务,就类似今之临时综合治理工作组、办公室一样。
  淮徐道,正德六年设,有时在淮安,有时驻徐州。
  淮扬道、淮海道等,其公署原为明漕运总兵府,见后漕运总兵府一节。
  漕储道参政,隆庆末实行海运,将热衷海运的山东布政使王宗沐升任漕运总督,隆庆六年(1572)正月,复从王宗沐言,运务烦重,宜添设一官专理。于是将山东参政潘允端移驻淮安,专理漕务,负责协理漕储、催趱重运。此为第一任漕储道参政。此缺于康熙初裁,前后共有49人任过此职。此次变革的同时,奏准裁革了漕运协同参将。此举为文官单独督漕向前迈进了一步,也为后来撤销淮安漕运总兵官打下了基础。(《明穆宗实录》卷65)漕储道署在府治以南,山阳县学以北,隆庆六年建。(万历《淮安府志》卷3)
  淮海兵备道,天启二年(1622)设。分管山阳、清河、桃源、海州、赣榆、盐城8州县营卫钱粮,驻扎淮安府城。(光绪《淮安府志》卷10)兵备道署在府治西南,山阳县学西百步许。(万历《淮安府志》卷3)
  武臣退出,漕运总督管漕
  镇守淮安漕运总兵官级别特高,多是由明代开国勋爵大臣的后裔担任的,他们承袭了父祖的勋爵,为伯为侯。《清史稿》称之为“超品”,即在九品十八级之上,远远高于同理漕政的文臣。他们的工作与漕运总督虽互不隶属,只是相互协调配合,但在会议与互相拜见时,武臣一直处于文臣之上。这与他们的职级、政治地位有关,另外漕政是先由武臣的,可能也有一定的关系,先进山门为大嘛!
  明清时代的督抚品级问题,两朝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相同之处是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司法,或者某一专项事务的省部官员;不同之处,明代督抚是派出的官员,虽在地方工作,但仍算是都察院的官员。《明史·职官志》说,“在外加都御史或副、佥都御史衔者,有总督、提督、巡抚、总督兼巡抚、提督兼巡抚”,这明显是承认督抚的“都察院都御史”的职衔为加衔,但督抚一职的性质、职责范围,仍是与都察院其他属官一样,放在“都察院”一节里叙述的。《清史稿·职官志》则不一样,督抚是以“外官”来叙述的。《明史》没有单独讲督抚的品级,只讲了都御史及副、佥都御史的品级,是正二品到从三品。大约是督抚可以参照的意思。《清史稿》则讲“总督从一品”,与六部尚书同级;巡抚则未明言。其实这些品级都只是一个相似的规定。实际上不是固定的,不一定当上总督或巡抚就是这个级别了。还要看资历深浅,主要是看他提任前的职级,原来是几品就是几品,以后逐渐再提升级别。因此,明清时代漕运总督,高的可到从一品,低的是二品、三品,甚至从三品。大体上来说,一般与六部侍郎相当,有的漕运总督则带有工部或兵部侍郎头衔。但他们与六部尚书文移及会见,则处于同一地位。
  文臣虽然比武臣品级低,但他们的政治和协调能力的优先,而且后来漕运事务基本都是漕运总督负责的,武臣作用逐渐减弱。特别是设立漕储道以后,押运事务也由文臣与把总直接负责,使得武臣显得可有可无,因而政治地位下降,必然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万历年间有一位漕运总督叫李三才,在明清漕运总督中是任职最长的人,自明万历二十七年至三十九年任漕运总督长达2022年之久。他办事治尚威严,雷厉风行,打击了陈增等矿监税使的威风,实行了不少恤民的惠政,深得百姓的拥护,名声渐渐远扬,职衔则擢至户部尚书。他是当时思想激进知识分子的代表,被誉为“言足以犯当世之忌而无其险,功足以为端人正士之伟而无其奇,风足以廉顽直懦流映千载而无其高”,因而成为地方官吏中声名最响,是入阁为相呼声最高的人。当时的漕运总兵官是王守仁的孙子王承勋,虽是万历二十年(1592)8月就充漕运总兵官镇守淮安,但资历浅,才力懦,李三才“以气凌驾之”,王不敢与之抗礼,只好“移坐其下”,改变了文卑武尊的传统。乾隆《淮安府志·历代漕运》。不久,因为海运已停,河运的事文臣都可完成,武臣督运实属多余。万历四十年(1612),王承勋请告回家,朝廷便撤销了漕运总兵官一缺,不再派官。(增辑本万历《淮安府志》卷7“兵卫志”)崇祯末,曾派抚宁侯朱国弼来淮安镇守,那主要是出于对付农民军而设的,与漕运无关。从那以后,便结束了文武两院的局面,漕运总督成了完全意义上的漕运总督。
  漕运总兵官与漕运总督的官衙
  淮安总兵府署在淮门大街西侧,是当时淮安知府彭远,利用宋元时期的三皇庙旧址改建的。大约周围还有不少驻军,故明代称之为永安营。当时陈瑄的府第就在这里,西边为私第,东边为官宅,即总兵官府。此地今已改建为楚州宾馆。当年总兵府有正堂5间,中间有一扁额,题“总制漕运之堂”。后堂亦5间,匾“不欺”。另有厢房、库房数十间,还有仪门、大门、照壁之类。(正德《淮安府志》卷6)因为此府的主人不是侯爷,便是伯爵,自然就应当有侯门深似海的派头嘛。
  但后来又有了一个新的总兵府,地点在淮安府署的东边。当时人称原有的府为南府,新建的府为北府。明万历《淮安府志》卷3云,“漕运总兵府二,一在旧城南门内迤西,与督抚都察院并,乃陈恭襄镇守时,知府彭远因三皇庙废基创,成化五年,知府杨昶修,今称南府。一在淮安府治东,称北府,多居之。万历元年灵璧侯汤公世隆重修。”
  后来漕运总兵裁撤,总兵府便成为各种道署。增辑本万历《淮安府志》卷7云:“漕运镇守总兵府公署二:一在郡城南门内,一在郡治东。今在东者改为淮海道。”同治《山阳县志》卷2记载:“淮扬道署在城东,本明总兵府,后为海运、淮海、淮扬各道署。”又《跰*余话》卷5记载:“淮扬道旧驻府城,乾隆五十八年始移至清江浦。嘉庆九年,废署改为孚佑帝君庙,俗称吕祖殿。局势宏敞。初自北至道署,例由小坝换乘城河船,入北水关,至吕祖社上岸。两岸皆旗亭酒馆,生意极盛。由北门东转为豆腐巷,向东城隍一带,为蜡烛街、台山寺。左右称‘道后’,向东则称‘道东’。自道署废后,瓜畦菜圃,弥望皆是矣。
  为什么又有新的总兵府署呢?可能是有了漕运总督以后,漕运总督的官衙就建在总兵府西侧。大约因为总督府扩张需地或者其他什么原因,总兵府就被挤出去了,此地逐渐成为漕运总督府的一统天下。新的府署的位置,在淮安府署所在的东门大街东端,后改为淮扬道署,清代又改为孚佑帝君庙,俗称吕祖社,解放后又被改为工厂,今已无遗迹可寻了。乾隆《淮安府志》卷11云:“淮扬道署,先为总兵府,后驻海运道,改驻淮海道,今为淮扬道公署。乾隆十二年重修。鼓亭2座,仪门大门3间,大堂3间,穿堂3间,后厅7间,寝堂7间,宝敕堂5间,厅堂厢房各6间,七星楼7间,宾馆3间。”
  陈瑄为漕运总兵官时,他住在原总兵府西侧。正德五年漕运总兵陈熊得罪了刘瑾,这座宅院被籍没充公,以14400两的价格拍卖掉了。陈瑄以后的总兵官的住宅就不在这里了。因为那座房子即使不被抄没,也是陈氏私第,当然得另找地方住了。正德《淮安府志》卷6称:“总兵宅,在府东四望亭”。四望亭今不知所在,有人说新总兵府就是明漕运总兵官的官宅。则今之淮扬道署遗址当为四望亭的所在了。
  漕运参将的官署在何处,只有增辑本万历淮安府志卷7有一条记载:“漕运参将府在郡城中察院西。隆庆六年革止。”隆庆六年以前淮安城内察院只有一处,即漕运总督府。在此之西,当在今察院街的西端。正德《淮安府志》卷6也有一条,说“参将宅,旧在揆文坊,正德十一年改□馆为之。”参将宅与参将府是否在一起,揆文坊是否就在察院西街,现已无法查考了。
  漕运总督在淮安城内,先后有三处遗址。第一个总督府便设在总兵府的西侧,与总兵府并排面南。据说漕运总督署与漕运总兵署“两署中通,一堂治事,统称帅府”。其地原是陈瑄的旧居。因为漕运总督有都察院都御史的头衔,所以漕运总督府一称都察院,所以称这条街为察院街。后来漕运总督府迁走了,这里仍为察院,是巡按御史、提学御史、学政来淮时驻节的地方。因为北面有新建的漕运总督府亦称察院,这儿便称为南察院。清代在这里增设考棚,考童生、秀才的县试府试和院试,都在这里举行。
  嘉靖十六年,漕运总督周金,将总督府迁到城隍庙东(今楚州局),此为漕运总督府的第二个遗址。
  万历初,漕运总督凌云翼又将总督府迁到淮安城的正,即今天所保存的漕运总督署遗址。其地原为元代淮安路总管府,本是唐宋时代楚州的官衙,万历《淮安府志》称,乾道六年,录事陈敏兴修过。明初建为淮安府署,随即为淮安卫指挥使华云龙夺为淮安卫署,万历中复为漕运总督所夺,成为漕运总督府的衙署,一直使用到清末。乾隆《淮安府志》卷11记载,当年有“大照壁1座,鼓亭2座,大门5间,角门3间,仪门3间,大堂5间,中厅5间,东西耳房4间,大楼5间,后厅5间……寅宾馆3间,司道府县厅9间,中军旗鼓卫官厅共20间。”此外还有笔帖式番译处,牌坊3座。光绪末,曾于此创办江北陆军学堂,培养过一批军事人才。起为体育运动场,今经发掘,作为重要文化遗址保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
评论 | 2 4

蓝寻泪 | 六级 采纳率33%
擅长: 英语翻译 手机/通讯 外语学习 地理 单机游戏

相关问答

政府总经济师是什么职务

马哈蒂尔,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蒂尔,2022年生于马来西亚吉打州首府亚罗士打,2022年加入马来统一机构(巫统)开始其政治生涯。2022年起马哈蒂尔担任马来西亚长达2022年,他任期间,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显著。2022年10月30日马哈蒂尔辞去职务并正式退休。在国际上也有良好的口碑,是一位杰出的政治……

fangfang19880923

政府部门的总经济师是什么

嘿嘿,大小煤矿公私煤矿多如牛毛,都是企业内部的需要,千差万别,何来所谓排序级别?不是官府,是企业,以盈利为目的生产经营团体。不要沾染上官府气,搞什么级别排序,只是为了企业的需要,定岗定责定编。都什么年月了,市场经济都这么多年了,还贪恋级别?官本位思想中毒太深。企业无所谓级别。只是在国有大中型煤业集团……

慕容诗月

政府部门总经济师是干什么的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师范类专业。师范类专业毕业以后可以考老师,省会城市或大地方的老师可能比较难考,实在不行还可以去培训班当老师,也可以给学生补课或者网上授课。建筑类专业。虽然这类工作不好干、也比较累,但最起码是一门吃饭的手艺,学好了赚钱多,不是什么人都能干得了的,也算得上是最好就业的专业之一了。……

CHA1LUL1ANG

政府部门总经济师是什么职位

是组成部门。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都存在,和财政、教育等部/厅/局并列的机构。,是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简称,属于行政机关单位。省作为厅级建制单位,其一把手往往也是正厅级。所以省主任是正厅级。同样的一个地级市也是正厅级单位,所以市委书记同样是正厅级。从级别上来说,省主任与市委书记级别一样。拓展资料:一……

烟点燃空虚

政府部门总经济师是什么职务

嘿嘿,大小煤矿公私煤矿多如牛毛,都是企业内部的需要,千差万别,何来所谓排序级别?不是官府,是企业,以盈利为目的生产经营团体。不要沾染上官府气,搞什么级别排序,只是为了企业的需要,定岗定责定编。都什么年月了,市场经济都这么多年了,还贪恋级别?官本位思想中毒太深。企业无所谓级别。只是在国有大中型煤业集团……

偶是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