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师 > 经济师评定江苏省

经济师评定江苏省

最新回答

yukisnowfox
南京审计学院,简称“南审”,是江苏省属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与国家同时诞生,与中国审计事业同步发展,是中国唯一以“审计”命名的高等学府,是中国审计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2022年学校变更为三部一省共建高校(,,,江苏省)。
截止2022年,学校拥有浦口、莫愁两个校区,占地2022余亩。拥有28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个,江苏省重点学科4个。学校是一所以审计为品牌,经、管、法、文、理、工等学科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财经类院校。
2022年,被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认定为中国唯一的“全球内部审计教育伙伴”(IAEP)合作级院校,成为IIA在全球认定的39所高校之一,是全国首批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
教学建设
截止2022年,学校建有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5个,江苏省品牌专业2个,江苏省特色专业5个,江苏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和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各1个。
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审计学、金融学、财政学[1]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审计学、金融学[1]
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5个):审计学、金融学类、财政学类、工商类、科学与工程类[1]
江苏省品牌专业(2个):审计学、金融学[1]
江苏省特色专业(5个):财政学、会计学、工商、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与信息[1]
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大学英语课程[2]
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金融学专业复合型应用性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
江苏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审计模拟实验室、金融实验教学中心、企业、信息[1] [3]
从2022年到2022年,承担国家和省级规划教材、立项建设精品教材9

南审校园11张
项,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21项;获得国家级教材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精品(优秀)课程18门,省级精品(优秀)教材奖17项,省级多媒体教学课件奖21项。

审计高等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2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22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被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评为“全球培养ACCA人才最多大学”、授权为“全球白金级培训机构”。[1]

我网上转载的,望对你有帮助。
紫竹幽阁Nina
南京审计学院,简称“南审”,是江苏省属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与国家同时诞生,与中国审计事业同步发展,是中国唯一以“审计”命名的高等学府,是中国审计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2022年学校变更为三部一省共建高校(,,,江苏省)。
截止2022年,学校拥有浦口、莫愁两个校区,占地2022余亩。拥有28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个,江苏省重点学科4个。学校是一所以审计为品牌,经、管、法、文、理、工等学科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财经类院校。
2022年,被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认定为中国唯一的“全球内部审计教育伙伴”(IAEP)合作级院校,成为IIA在全球认定的39所高校之一,是全国首批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
教学建设
截止2022年,学校建有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5个,江苏省品牌专业2个,江苏省特色专业5个,江苏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和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各1个。
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审计学、金融学、财政学[1]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审计学、金融学[1]
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5个):审计学、金融学类、财政学类、工商类、科学与工程类[1]
江苏省品牌专业(2个):审计学、金融学[1]
江苏省特色专业(5个):财政学、会计学、工商、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与信息[1]
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大学英语课程[2]
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金融学专业复合型应用性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
江苏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审计模拟实验室、金融实验教学中心、企业、信息[1] [3]
从2022年到2022年,承担国家和省级规划教材、立项建设精品教材9

南审校园11张
项,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21项;获得国家级教材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精品(优秀)课程18门,省级精品(优秀)教材奖17项,省级多媒体教学课件奖21项。

审计高等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2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22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被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评为“全球培养ACCA人才最多大学”、授权为“全球白金级培训机构”。[1]
绿色拇指跳

截至2022年1月,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2个,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4个;享受特殊津贴专家12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1人、江苏特聘教授3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35人(其中第二层次2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0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9人、“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9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先进集体2个,先进个人2人。截至2022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1340人,其中,专任教师881名,教授109名,博士(含在读)420名。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审计学教学团队(尹平、2022年);
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2个):审计学教学团队(尹平、2022年)、金融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蔡则祥、2022年);
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4个):“现代审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科技创新团队、“区域金融创新研究”科技创新团队、“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效应研究”科技创新团队、“主义与当代中国学术发展研究”科技创新团队;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王叙果、李乾文
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汪祖杰、李凤鸣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1月,学校有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5个,江苏省品牌专业2个;江苏省特色专业6个;江苏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和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各1个。
从2022年到2022年,承担国家和省级规划教材、立项建设精品教材9项,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21项;获得国家级教材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精品(优秀)课程18门,省级精品(优秀)教材奖17项,省级多媒体教学课件奖21项。审计高等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国家级、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一览表 序号 类别 专业名称 学院 负责人 批准时间 批准文号 1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审计学 国际审计学院 时现 2022年 教高函[2022] 31号 2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金融学 金融学院 汪祖杰 2022年 教高函〔2022〕21号 3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财政学 经济学院 裴育 2022年 教高函[2022]15号 4 省级品牌专业 审计学 国际审计学院 尹平 2022年 苏教高[2022] 1 号 5 省级品牌专业 金融学 金融学院 汪祖杰 2022年 苏教高[2022] 18号 6 省级特色专业 财政学 经济学院 裴育 2022年 苏教高[2022] 18号 7 省级特色专业 信息与信息 信息科学学院 张金城 2022年 苏教高[2022] 18号 8 省级特色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院 李群 2022年 苏教高〔2022〕8号 9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会计学 会计学院 杨政 2022年(立项) 苏教高〔2022〕26号 10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工商 学院 何平 2022年(立项) 苏教高〔2022〕26号 “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类)一览表 序号 专业(类)名称 包含专业 批准时间 批准文号 1 金融学类 金融学、保险、信用、投资学 2022年 苏教高〔2022〕23号 2 财政学类 财政学、税务、经济学、统计学 2022年 苏教高〔2022〕23号 3 工商类 会计学、财务、工商、市场营销 2022年 苏教高〔2022〕23号 4 科学与工程类 信息与信息、电子商务、工程 2022年 苏教高〔2022〕23号 5 审计学专业   2022年 苏教高〔2022〕23号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名称 学院 负责人 批准时间 批准文号 复合型应用性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金融学院 卢亚娟 2022年 苏教高〔2022〕25号 第三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 名称 学院 负责人 批准时间 批准文号 第三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 外国语学院 程冷杰 2022年 教高司函[2022]28号 江苏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审计模拟实验室、金融实验教学中心、企业、信息
精品课程 类别级别名称学院主持人获奖/立项时间批准文号备注精品课程省级证券投资学金融学院张维2022年苏教高〔2022〕65号一类优秀课程省级国际贸易经济学院盛晓白2022年苏教高〔2022〕65号一类优秀课程省级公共体育体育部王达2022年苏教高〔2022〕65号二类优秀课程省级思想道德修养政治行政学院郭建新2022年苏教高〔2022〕65号二类优秀课程省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国际审计学院时现2022年苏教高[2022] 19号一类优秀课程省级经济应用文写作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张映光2022年苏教高[2022] 19号二类优秀课程省级大学英语外国语学院程冷杰2022年苏教高[2022] 19号二类优秀课程省级审计学原理国际审计学院李凤鸣2022年苏教高[2022] 13 号一类精品课程省级货币银行学金融学院汪祖杰2022年苏教高[2022] 13 号二类精品课程省级财政学经济学院裴育2022年苏教高[2022] 13 号二类精品课程省级信息信息科学学院张金城2022年苏教高[2022] 13 号一类精品课程省级审计国际审计学院尹平2022年苏教高〔2022〕33号精品课程省级货币银行学金融学院汪祖杰2022年苏教高〔2022〕33号精品课程省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政治行政学院郭建新2022年苏教高〔2022〕33号精品课程省级内部审计学国际审计学院时现2022年苏教高〔2022〕19号精品课程省级财务会计学院朱明秀、施平2022年苏教高〔2022〕19号精品课程省级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金融学院蔡则祥2022年苏教高〔2022〕19号精品课程省级信息审计信息科学学院张金城2022年苏教高〔2022〕19号精品课程精品教材 类别级别名称学院主持人获奖/立项时间批准文号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编国家税收学经济学院蒋大鸣2022年教高[2022] 9 号“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货币银行学金融学院蔡则祥2022年教高[2022] 9 号“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级英语阅读教程外国语学院王守仁 程冷杰2022年教高[2022] 9 号“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会计制度设计国际审计学院李凤鸣2022年教高函[2022] 3号“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审计学原理国际审计学院李凤鸣2022年教高函[2022] 3号“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会计制度设计国际审计学院李凤鸣2022年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货币银行学金融学院蔡则祥2022年 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信息(第二版)信息科学学院张金城2022年苏教高〔2022〕23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审计学原理(第三版)国际审计学院李凤鸣2022年苏教高〔2022〕23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建设项目审计国际审计学院时现2022年苏教高〔2022〕26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现代保险学导论金融学院汪祖杰2022年苏教高〔2022〕26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会计制度设计(第二版)国际审计学院李凤鸣2022年苏教高〔2022〕29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审计理论与实务国际审计学院尹平2022年苏教高〔2022〕29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现代货币金融学金融学院汪祖杰2022年苏教高〔2022〕29号江苏省立项建设精品教材企业财务审计国际审计学院王会金2022年苏教高〔2022〕29号江苏省立项建设精品教材经济刑法学法学院孙国祥 魏昌东2022年苏教高〔2022〕29号江苏省立项建设精品教材法理学法学院程乃胜2022年苏教高〔2022〕29号江苏省立项建设精品教材审计经济分析经济学院裴育2022年苏教高〔2022〕23号江苏省立项建设精品教材现代货币金融学金融学院汪祖杰2022年苏教高〔2022〕23号江苏省立项建设精品教材审计理论与实务国际审计学院尹平2022年苏教高〔2022〕26号江苏省立项建设精品教材新编国家税收经济学院蒋大鸣2022年苏教高〔2022〕26号江苏省立项建设精品教材信息审计信息科学学院张金城2022年苏教高〔2022〕26号江苏省立项建设精品教材公共部门绩效政治行政学院胡宁生2022年苏教高〔2022〕26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信息审计信息科学学院张金城2022年苏教高〔2022〕27 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内部审计学国际审计学院时现2022年苏教高〔2022〕27 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现代企业财务审计(第三版)国际审计学院王会金2022年苏教高〔2022〕27 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政治行政学院胡宁生2022年苏教高〔2022〕27 号教学成果 级别名称学院主持人获奖/立项时间批准文号备注国家级审计高等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国际审计学院王家新等2022年教高[2022]12号二等奖省级挖掘行业资源 遵循高等教育规律 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审计学院王家新等2022年苏教高〔2022〕31号一等奖省级财经类专业“三创”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学院尹平等2022年苏教高〔2022〕31号二等奖省级金融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金融学院汪祖杰等2022年苏教高〔2022〕2号一等奖省级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法学院程乃胜等2022年苏教高〔2022〕2号二等奖省级审计高等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国际审计学院王家新等2022年苏教高[2022]37号特等奖省级文学语言类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与课程集群建设相结合的探索实践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张映光等2022年苏教高[2022]1号二等奖省级高校学生学习支持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教评办张芊等2022年苏教高[2022]1号二等奖省级经济学阶梯网站互动教学经济学院裴育等2022年苏教高[2022]1号二等奖省级案例教学法在《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学院胡凤玲2022年苏教高〔2022〕5号二等奖省级《内部控制学》教材国际审计学院李凤鸣2022年苏教高〔2022〕5号二等奖省级中文类课程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张映光2022年苏教高〔2022〕5号二等奖省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结构与教学方法研究经济学院许成安2022年苏教高〔2022〕5号二等奖省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经济学院张芊2022年苏教高〔2022〕5号二等奖2022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22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被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评为“全球培养ACCA人才最多大学”、授权为“全球白金级培训机构”。 截至2022年1月,南京审计大学拥有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重点序列学科1个,“十二五”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十二五”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
●重点学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2个):审计科学与技术、现代审计科学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重点序列学科(1个):应用经济学学科
“十二五”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理论经济学
“十二五”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法学、公共、统计学
●硕士学位授予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个)
工商、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截至2022年1月,学校拥有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点)1个,“公共工程审计”、“审计信息工程”、“金融工程”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现代审计和金融风险研究中心
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点)(1个):审计信息工程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3个):江苏省公共工程审计实验室、江苏省审计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金融工程重点实验室 2022年-2022年,学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32项,参与了重要政策和法律法规建设工作以及重大理论课题的攻关。学校承担了“2022年国际奥林匹克青年运动会(南京)财务预算方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台山核电有限公司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信息与风险控制”等课题。
在《经济研究》、《中国科学》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39篇,在CSSCI/CSCD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79篇,出版学术专著128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5项。 馆藏资源 据图书馆2022年12月官网信息显示,南京审计大学图书馆由浦口馆和莫愁分馆组成,馆舍总建筑面积达35257平方米,共有阅览座位3568个。共拥有各类图书160万册,电子图书335万种,中文电子期刊9000余种,外文电子期刊5000余种,中文数据库33个,外文数据库15个,存储资源容量达70TB;订购中外文期刊1566种,中外文报纸151种。 学术刊物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是由南京审计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2022年2月正式创刊并公开发行,双月刊,刊号为32-1724/F。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国民经济、金融与保险、公共、财政与税收、法学研究、企业、会计与财务、审计研究、文史哲、高教研究等。
学校主办的《审计与经济研究》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中国审计评论》(Auditing Review of China)是由南京审计大学现代审计和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分会共同主办、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期刊致力于中国审计学术研究,同时又与国际惯例接轨。每年出版两期,创刊号第1期于2022年7月15日出版;每期刊登篇幅5万字左右的学术论文约10篇。

gansk兵临城下
南京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类学科为主,经济学、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江苏省属重点建设大学。2022年,学校由原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学院三校合并组建而成。2022年4月,经批准,学校由南京经济学院正式更名为南京财经大学。2022年,学校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历经多年改革建设,依托新的发展机制,南京财经大学的知名度迅速扩大,社会影响力逐步提升,办学实力明显增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学校现设有经济学院、国际经贸学院、金融学院、财政与税务学院、会计学院、工商学院、营销与物流学院、科学与工程学院、法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主义学院、公共系、新闻学系、外语系、艺术设计系、应用数学系、体育部等18个教学院系(部),1个民办本科学院红山学院。共设有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1个,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会计学、企业学、国际法学、主义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英语语言文学、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等硕士学位二级学科22个,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贸易经济、保险、金融工程、税务、统计学、工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人力资源、旅游、审计学、电子商务、物流、资产评估、科学、信息与信息、公共事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社会工作、英语、新闻学、广告学、艺术设计、动画、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工业工程、生物工程等38个本科专业和会计、烹饪工艺等专科专业,基本形成了经济学类、学类学科齐全,法学、工学、文学、理学类专业相互依托,支撑配套的学科专业布局,在林立的江苏高校中拥有明显的结构优势。 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20220余人。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也取得了较大突破。 学校拥有较为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现有在职教职工1719人,专任教师1073人,其中教授150人,副教授433人;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683人,其中博士220人。教师中有23人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特殊津贴,50余人获省部级专家、省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学校现有产业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统计学等4个江苏省重点学科;电子商务实验室和粮油品质控制及深加工技术实验室等2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产业经济学、统计学等2个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经济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食品科学与工程1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统计学、会计学、贸易经济等3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法学1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市场营销等4个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等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近年来,学校教师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0多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奖励100多项,并多次成功举办高水平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和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学校设有江苏产业发展研究院、粮食经济研究所、南京都市圈等20多个学术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校园学术氛围日趋浓厚。学校出版的《产业经济研究》为全国第一本产业经济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入选CSSCI来源期刊;《南京财经大学学报》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江苏省一级期刊。 学校设有中国粮食流通培训中心、国家粮油质量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理学院、江苏省财税培训中心、广告设计事务所、科技开发服务部等社会服务机构,2022年底,学校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十五”期间首批承担工商培训的56所资格院校之一。近年来,学校为国家经贸委、、国家、江苏省人民、南京市人民以及省内外各类企事业单位承担各种研究和咨询项目100多项,培训7000余人。学校工科专业产学研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开发的30余项研究成果转让给相关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先后与、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等地区的60余所大学及相关科研院所,与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关系和广泛的学术联系。 学校现有仙林、福建路和桥头3个校区,占地面积3004亩,校舍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2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亿元;图书馆藏书174万册;建有近200个多媒体教室,100多个各类专业实验室和微机实验室,学生用计算机5522台;校园环境清幽,景色秀美,绿荫掩映,花香四溢。 面向新的世纪,全校师生将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南京财经大学建设成以经济类学科为重点,法、工、文、理等学科特色明显,在省内院校的相关学科处于领先水平,跻身国内同类院校前列,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研究型省属重点大学
沅希Angela8
查看镇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镇江市住建局关于报送2022年度建设工程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材料的
各辖市区住建(建设)局、市各有关单位:
   根据今年建设工程职称评审工作计划,拟于10月中下旬召开省建设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会议,现将有关事项如下:
一、申报对象
(一)在我市从事建设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符合职称评定相应标准要求的专业学历、技术资历和职称资格等条件的人员,均可按规定的程序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其中申报建设工程高级工程师、高级建筑师、高级城市规划师的人员为身份。研究员级建设工程高级工程师、高级建筑师、高级城市规划师资格申报可不受户籍、档案、年龄、单位性质和身份的限制。
(二)已经离、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现仍从事建设专业技术工作,且与用人单位订立聘用合同,按照个人自愿的原则,可对照相应资格条件并按规定程序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三)从省外或直属单位引进来我市工作的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其在原地区或原单位按国家规定取得的建设专业技术资格及专业工作年限应予认可,符合我省高一级建设专业资格申报条件的,可按规定程序直接申报。若本人自愿,也可向建设专业评审委员会申报确认,经确认通过者,换发我省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四)留学回国人员需要申报建设专业技术资格的,可不受职称、资历及职称计算机条件的限制,根据本人实际水平、能力和业绩成果直接申报相应级别的建设专业技术资格。
(五)在我市工作的港、澳、台以及外籍人士,如本人自愿,可按照资格条件向我省建设专业评审委员会申报评审建设专业技术资格。
二、申报和评审条件
申报和评审条件参阅《江苏省建设工程高级工程师、高级建筑师、高级城市规划师资格条件(试行)》和《江苏省建设工程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建筑师、研究员级高级城市规划师资格条件试行》(苏职称〔2022〕9号)文件规定。
三、申报组织
(一)各有关单位要积极做好此次申报的宣传发动、资格初审等各项申报组织工作。2022年度建设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采取网上和纸质同时申报的方式,网上扫描件需与纸质一致。
(二)网上申报通过《江苏省建设工程职称服务平台》进行。参加本年度评审的申报人员,需要在申报网站上如实填写各项申报信息,并按规定将有关纸质申报材料报送至镇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接受现场审核。
(三)网上申报时间:2022年7月1日09:00—7月27日16:00。
四、申报程序
(一)网上信息填报。登陆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在首页左下角“在线办事—信息”中点击进入“江苏省建设工程职称服务平台”后,点击网页左下方“申报”栏目,进行申报信息填写。或登录江苏建设人才网(),点击首页左下角“江苏省建设工程职称服务平台”,进行申报信息填写。
(二)申报材料打印。申报信息提交后,请及时在线打印材料。
(三)网上申报完成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纸质材料送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进行初审。
五、报送材料内容及要求
(一)《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一式3份(通过申报打印)。用A3纸双面打印,对折后用骑马订方式进行装订,并加盖单位(人事或职称部门)印章。
(二)《江苏省申报建设专业高级工程师或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资格人员情况简介表》1份。(通过申报打印)
(三)任现职以来的工作总结。一般应能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技术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包括个人简历;参加过何种再教育(培训、进修、学习)及目前的学识水平;主要工作业绩及奖励情况;论文、论著、译著等作品情况;申报理由,说明符合“苏职称〔2022〕9号”文件中所对应的条款等。
(四)反映主要业绩的专业技术工作报告、学术报告、成果证件、证明及辅助证明材料(包括获奖证书、专利证书、任命文件、协议合同、竣工验收单、图纸以及公开发表的论文、成果鉴定证书等)。对科研立项课题,应提交立项申请表、阶段性进行情况报告书(含主管部门组织的3位以上同行专家的和鉴定意见)。
(五)提交论文、著作、实例。合著的著作或译著以及杂志只须附主要页复印件(含封面、目录、前言、有关编审人员的说明、出版刊号,以及申报人参与编写章节的全文)。
(六)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或职称计算机有效成绩证明,或计算机专业大专学历(含以上)证书。职称计算机成绩长期有效。
(七)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
(八)《继续教育证书》(复印件)、参加继续教育的有效证明材料,平均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少于72学时,可以累计计算。
(九)已实施执业资格考试制度的专业,需提交执业资格证书及注册登记证书(复印件)。
 六、评审材料报送时间及收费标准
2022年8月6日至8月15日(休息日除外)为各单位材料集中报送时间,逾期不予受理。
报送地址:镇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人事处(正东路33号610室),联系人:杨莉,:85581829 13861351880。
根据江苏省物价局、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同意调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收费标准的复函》(苏价费函〔2022〕62号、苏财综〔2022〕61号)文件,每人收取评审费400元、面试答辩及论文鉴定费100元,共500元。请各有关单位在报送评审材料时将申报人员汇总表、纸质申报材料、照片一并报送,并缴纳评审费用。
七、注意事项
(一)申报人员学历资历、工作经历年限计算、业绩成果、论文等材料均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学历、资历、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应符合《资格条件(试行)》的有关要求,凡不符合要求的申报材料、申报手续不完备,我局不予受理。
(二)个人申报材料须经所在单位或人事机构或代为部门核实并加盖公章。申报、核实过程中,要做到申报名单公开,业绩成果公开,考核结果公开,在本单位公示。江苏省建设工程职称服务平台也将对个人申报资料相关内容对外公示,接受群众。
(三)报送的材料除个人在工作总结中详细阐述外,还必须有充分的证据(单位证明、文稿、获奖证书以及有关旁证等)。对设计图纸一般只需附图签,但要能够表明项目名称、规模、日期以及申报者在该项目中的作用、地位等。
(四)个人所承担项目(课题、工作)的规模(重要性)以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效果),必须附文件、单位证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材料;该项目(课题)阶段性报告、鉴定报告;获奖证明(获奖文、奖励证书、奖状)或取得效益(如节省材料、获得经济效益、缩短工期等)、效果的证明;有关提出合理化建议、采取某些措施,从而确保质量(施工质量、检测质量等)的证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的证书以及专利实施单位有关取得经济效益的证明等。(五)已经离、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现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须提供用人单位聘用合同。
(六)所报电子材料应与纸质材料保持一致,报送材料内容要与申报评审专业(学科)一致。报送材料中除本第五项中(一)、(二)项外,其它材料均须按目录顺序装订成册,封面须有目录和页码(通过申报打印),涉及书写内容,字迹要清晰。
(七)申报者请附近期一寸(同上传电子照片一致)免冠照片1张,照片背面标注单位、姓名、性别(勿污损)。
(八)上年度申报评审未获通过者,其工作业绩、业务水平没有明显改善的,原则上今年不得重复申报。
(九)根据评审要求,除资破、学破、转评、机关以及研究员级申报人员必须答辩外,还有部分申报人员随机抽取答辩,凡需要答辩而未参加答辩的,视为放弃本次评审。评审会召开前一周,将会在江苏省建设工程职称服务平台发布参加答辩信息。
(十)对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将列入诚信体系黑名单,根据有关规定作延迟4年以上申报处理。

镇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2年4月21日

相关问答

经济师评定江苏省

·政治经济学硕士点简介南京财经大学位于江苏省省会南京市,是一所以经济类学科为主,兼有法、文、理、工等学科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22年被江苏省人民确定为“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现有35个本科专业,22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是江苏省经济类专业最齐全、规模最大的财经院校。……

陶小唬同学

江苏初级经济师评定

江苏省评审高级经济师职称申报您可以看看:根据省职称办统一安排,经研究,本年度经济、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和工艺美术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省直单位电子信息工程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材料自2022年4月30日起开始受理,7月31日截止。一、高级经济师申报和评审条件(一)申报正高级经济师资格的学历、资历以及申报……

糊涂妞呀

江苏省经济师评定条件

可以的。部分省市试行过符合国际潮流的人才振兴政策,如江苏出台过职业资格比照认定职称这项政策,对照发职称证书,吉林省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比照聘任”,不发职称证书。最近江苏苏州出台了新的政策,技师可以评职称,贯通了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职业资格和职称的并轨,也成为必然趋势。江苏苏州关于当前……

魔神坛老佛爷

江苏省高级经济师评定

·政治经济学硕士点简介南京财经大学位于江苏省省会南京市,是一所以经济类学科为主,兼有法、文、理、工等学科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22年被江苏省人民确定为“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现有35个本科专业,22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是江苏省经济类专业最齐全、规模最大的财经院校。……

劲草黑锅

江苏省经济师中级评定

·政治经济学硕士点简介南京财经大学位于江苏省省会南京市,是一所以经济类学科为主,兼有法、文、理、工等学科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22年被江苏省人民确定为“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现有35个本科专业,22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是江苏省经济类专业最齐全、规模最大的财经院校。……

李李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