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师 > 经济师哪个版本最好

经济师哪个版本最好

最新回答

盖碗茶136
经济学学习
  《经济学》(2022年,第17版)是一本供初学者使用的经济学入门书,也是一本供经济学的老学生温故而知新的经济学手册。它可以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以供自学之用。当你在决定是否购买这本书之前,你需要考虑的是:你能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收益?这种收益是否能补偿你为此付出的成本?(这种成本不仅包括你支付的货币,而且包括你读这本书所要花费的时间。一般来说,读书的时间成本远远大于货币成本,但许多人常常忘记了这点,所以他们在决定是否买一本书时,过多地考虑了书价的高低。)下面的问题或许有助于你作出决策。   如果你已经决定学点经济学,接下来要作出的一个决策是选择哪本书入门。你当然希望选择一本最好的教科书。问题是选择好的教科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图书市场充斥着众多的教科书,质量参差不齐。每位作者都会声称自己的书最好,而作为初学者,你不大可能有能力判断哪本好,哪本不好。这就是经济学家讲的信息不对称:买的入不如卖的精。   在这种情况下,最安全的办法当然是选择最权威的经济学家写的最新版的教科书。为什么要选择最权威的经济学家写的教科书?原因不仅是因为最权威的经济学家炉火纯青,对理论的把握最准确,能深入浅出的写出“正经”来,而且因为最权威的经济学家最注重自己的名声,他们既没有必要用出一本新书的办法增加自己的知名度,也不敢为了赚取版税而滥竽充数地出书,这就如同麦当劳不敢卖过时的汉堡包一样。他们的声誉就是质量的代号,他们的名字就是一种品牌。   为什么要选择新版的教科书?因为如同经济生活本身一样,经济学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化,以用新的理论解释新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过去20多年里,随着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理性预期的引入,经济学可以说发生了一场。经济学理论越来越贴近现实,对现实的解释能力越来越强。比如说,20多年前,经济学理论还难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多少理论指导,而今天,博弈论已成为企业战略的基础;20多年前,经济学家对公司融资几乎无话可说,而今天,信息经济学已成了公司融资理论的基础;20多年前,经济学家还在迷信于用管制来弥补市场的失灵,而今天,管制被认为是资源配置无效率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从而导致了席卷全球的经济自由化浪潮。或许,我们可以将20世纪2022年代经济学教科书与21世纪经济学教科书的差别,类比于286计算机与奔腾计算机的差别,只有使用最新版的教科书,你才能学到最新的经济学理论。   过去,中国教科书市场上很难看到最权威的经济学家写的最新版的经济学教科书,翻译过来的教科书一般滞后于原版2022年以上,而国内经济学家写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其内容则更为陈旧,更不用说在有色眼镜透视下的扭曲了。可喜的是,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学图书市场正在发生一场性的变化,不仅国外最新版的英文著作在及时引进,而且国内经济学家也出版了一些在内容上与国外同步的经济学教科书。   在此,我愿意向你推荐如下三本教科书:曼昆(N Gregory Mankiw)著的《经济学原理》(Pnciples of Economics)。William Bmol和Alan Blinder合著的《经济学:原理与政策》(Economics:Pnciples and Policy)。Pl Samuelson和William Nordbs合著的《经济学》(Economics),2022年第17版。   这三本书都是享誉全球的经济学撰写的最新版的经济学入门书,是西方大学里最流行的教科书。   曼昆是著名的年轻一代经济学家,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并在MIT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兼任著名的智囊机构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货币经济学项目主任,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和国会预算办公室顾问。他的《宏观经济学》是最畅销的教科书之一。他是一位多产而富有创新思想的经济学家,在多种一流学术杂志上发表了数十篇开创性的论文,被公认为是新凯恩斯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经济学界的名气比他的年龄大得多。曼昆的《经济学原理》2022年初版一上市,就成为最畅销的教科书,出版商在付印之前就支付了作者100万美元的版税,创下了教科书版税的新纪录。这本教科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学生导向”。如作者自己指出的,他要写的是一本学生喜欢看的经济学教科书。与其他同类教科书相比,本书更多地强调的是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政策分析,而不是正式的经济学模型。为此,作者在大部分章节里都提供了案例,以说明经济学原理如何应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此外,作者在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新闻摘要”,以使读者懂得什么是生活中的经济学。   William Bmol和Alan Blinder也是两位享誉全球的著名经济学家。Bmol生于2022年,在纽约州立大学获得艺术学学士学位,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现为纽约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曾担任过经济学会等多种学术职务。他在产业组织、企业理论、经济增长、反垄断理论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开创性贡献,发表了500多篇学术论文和20多本著作,其中有些著作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Blinder生于202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在MIT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自2022年以来,Blinder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年至2022年间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主任;2022年至2022年间,先后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   联邦储备委员会副。Blinder发表有多种专著和学术论文,在人力资本和劳动供给、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和一般均衡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Bmol和Blinder合著的《经济学:原理与政策》初版于2022年,也是等国家最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之一(就我所知,本书有澳大利亚版),多次再版,到2022年已出到第7版。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叙述上的“问题导向”和“政策导向”。作者认为,学习经济学的最好方法是“从问题到理论”,而不是相反。为此,本书的每一章都从一个具体的、使人感到困惑甚至自相矛盾的政策问题或现实问题开始,然后通过深入浅出的经济学分析,使你走出迷雾。这样做不仅提高了读者读书的兴趣,而且可以加强读者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如果你能记住本书作者所归纳的经济学的12个基本观点,你将终身受益。   保罗·萨谬尔森(Pl Samuelson)是当代经济学泰斗,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T经济系的创始人。他的《经济学》第1版出版于2022年,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50多年的时间里,他的《经济学》不断再版,被翻译成包括中文、俄文、日文、法文、德文在内的数十种文字,风靡全世界,是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大的经济学教科书,教育和影响了数代经济学家、政治家、企业界领袖、新闻记者以及众多的普通人。难怪他自豪地说:“如果我能为一个国家写经济学教科书,我并不在乎谁为它写法律,谁在为它起草条约。”萨缪尔森本人对他的《经济学》的修订到第14版(2022年)。2022年,另一位著名经济学家WilliamNordhs的入盟,使得《经济学》没有随萨缪尔森本人的衰老而衰老,而继续以主流经济学最前沿的教科书身份畅销全球。你现在看到的是该书的第17版。   尽管这三本教材所叙述的经济学原理并无大的差别,但由于每个作者的个人偏好和学术风格不同,在叙述方法、切入角度、材料的取舍等方面还是各有千秋。不同书中用于说明同一原理的有些材料互为补充,有助于加深读者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据悉,这三本书由18位国际著名商学院的教授联合推荐作为中国MBA及经济学/学院的首选教科书。我个人学习经济学多年,可以说是经济学的老学生了,但现在再拿起来读这些入门书,仍感有不少新的收获。事实上,当我在为博士生备课时,常常要翻一翻这样一些经济学入门书以在理解上“温浅而知深”,讲课时深入浅出。著名经济学家Herbert Stein说:绝大部分可用于指导公共政策的经济学都在本科生的经济入门教程中。我的经历告诉我,他的话是对的。   如果你的经济条件许可,我建议你不妨同时拥有这三本书。我的经验是,读三本由不同经济学写的同一类型的教科书要比读三遍同一写的同一本书收获大。你可以从任何一本书开始,然后在每一部分对照阅读。特别地,当你对一本书的内容难以理解时,最好看看另外两本书上是如何写的。你大概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见过一次面的人没有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但在另一场合再次谋面后,他就深深印在你的脑海中。读书也是如此。当然,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你买其中的一本就可以了。但你最好能记住我一开始说过的话:读书最大的成本是时间而不是书价。要买好书,不要买便宜的书。   现在,你可以作出自己的决策了。 经济学(Economics)   作者:Samuelson & Nordhs   到今天,这部名著已经跨过了53个春秋,出版了第17版。耄耋之年的Samuelson仍然是本书的第一位署名者,然而,正值壮年的Nordhs教授已经承担了主要的编写和修订任务,我们甚至可以说第17版是两位亲密无间的作者完成接力的一版。本书集中针对经济学的核心原理,这些原理多年以来,几乎颠扑不破。同时,本书又适应当代经济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即令人目眩的革新与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经济现象的出现,直接导致经济学的理论相应的变革与发展。毋庸多言,本书是经济学教材的里程碑。 经济学原理(Pnciples of Economics)   作者:Mankiw   曼昆是一位多产而富有创新思想的经济学家,被公认为是新凯恩斯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经济学原理》2022年初版一上市,就成为最畅销的教科书。这本教科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学生导向”。如作者自己指出的,他要写的是一本学生喜欢看的经济学教科书。作者在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新闻摘要”,以使读者懂得什么是生活中的经济学。一个读者在著名的图书网站亚马逊上曾经毫不客气地评价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是令人乏味的。读者感受,见仁见智,但我们有理由猜想,他用的教材一定是曼昆的。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政策(Maceconomics:Pnciples and Policy)   作者:Bmol & Blinder   该书初版于2022年,也是等国家最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之一,到2022年已出到第7版。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叙述上的“问题导向”和”政策导向”。作者认为,学习经济学的最好方法是“从问题到理论”,而不是相反。为此,本书的每一章都从一个具体的、使人感到困惑甚至自相矛盾的政策问题或现实问题开始,然后通过深入浅出的经济学分析,使你走出迷雾。这样做不仅提高了读者读书的兴趣,而且可以加强读者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如果你能记住本书作者所归纳的经济学的12个基本观点,你将终身受益。 来源:中华读书报30
参考资料:
生鱼旺旺
经济学学习   《经济学》(2022年,第17版)是一本供初学者使用的经济学入门书,也是一本供经济学的老学生温故而知新的经济学手册。它可以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以供自学之用。当你在决定是否购买这本书之前,你需要考虑的是:你能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收益?这种收益是否能补偿你为此付出的成本?(这种成本不仅包括你支付的货币,而且包括你读这本书所要花费的时间。一般来说,读书的时间成本远远大于货币成本,但许多人常常忘记了这点,所以他们在决定是否买一本书时,过多地考虑了书价的高低。)下面的问题或许有助于你作出决策。   如果你已经决定学点经济学,接下来要作出的一个决策是选择哪本书入门。你当然希望选择一本最好的教科书。问题是选择好的教科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图书市场充斥着众多的教科书,质量参差不齐。每位作者都会声称自己的书最好,而作为初学者,你不大可能有能力判断哪本好,哪本不好。这就是经济学家讲的信息不对称:买的入不如卖的精。   在这种情况下,最安全的办法当然是选择最权威的经济学家写的最新版的教科书。为什么要选择最权威的经济学家写的教科书?原因不仅是因为最权威的经济学家炉火纯青,对理论的把握最准确,能深入浅出的写出“正经”来,而且因为最权威的经济学家最注重自己的名声,他们既没有必要用出一本新书的办法增加自己的知名度,也不敢为了赚取版税而滥竽充数地出书,这就如同麦当劳不敢卖过时的汉堡包一样。他们的声誉就是质量的代号,他们的名字就是一种品牌。   为什么要选择新版的教科书?因为如同经济生活本身一样,经济学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化,以用新的理论解释新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过去20多年里,随着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理性预期的引入,经济学可以说发生了一场。经济学理论越来越贴近现实,对现实的解释能力越来越强。比如说,20多年前,经济学理论还难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多少理论指导,而今天,博弈论已成为企业战略的基础;20多年前,经济学家对公司融资几乎无话可说,而今天,信息经济学已成了公司融资理论的基础;20多年前,经济学家还在迷信于用管制来弥补市场的失灵,而今天,管制被认为是资源配置无效率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从而导致了席卷全球的经济自由化浪潮。或许,我们可以将20世纪2022年代经济学教科书与21世纪经济学教科书的差别,类比于286计算机与奔腾计算机的差别,只有使用最新版的教科书,你才能学到最新的经济学理论。   过去,中国教科书市场上很难看到最权威的经济学家写的最新版的经济学教科书,翻译过来的教科书一般滞后于原版2022年以上,而国内经济学家写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其内容则更为陈旧,更不用说在有色眼镜透视下的扭曲了。可喜的是,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学图书市场正在发生一场性的变化,不仅国外最新版的英文著作在及时引进,而且国内经济学家也出版了一些在内容上与国外同步的经济学教科书。   在此,我愿意向你推荐如下三本教科书:曼昆(N Gregory Mankiw)著的《经济学原理》(Pnciples of Economics)。William Bmol和Alan Blinder合著的《经济学:原理与政策》(Economics:Pnciples and Policy)。Pl Samuelson和William Nordbs合著的《经济学》(Economics),2022年第17版。   这三本书都是享誉全球的经济学撰写的最新版的经济学入门书,是西方大学里最流行的教科书。   曼昆是著名的年轻一代经济学家,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并在MIT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兼任著名的智囊机构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货币经济学项目主任,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和国会预算办公室顾问。他的《宏观经济学》是最畅销的教科书之一。他是一位多产而富有创新思想的经济学家,在多种一流学术杂志上发表了数十篇开创性的论文,被公认为是新凯恩斯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经济学界的名气比他的年龄大得多。曼昆的《经济学原理》2022年初版一上市,就成为最畅销的教科书,出版商在付印之前就支付了作者100万美元的版税,创下了教科书版税的新纪录。这本教科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学生导向”。如作者自己指出的,他要写的是一本学生喜欢看的经济学教科书。与其他同类教科书相比,本书更多地强调的是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政策分析,而不是正式的经济学模型。为此,作者在大部分章节里都提供了案例,以说明经济学原理如何应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此外,作者在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新闻摘要”,以使读者懂得什么是生活中的经济学。   William Bmol和Alan Blinder也是两位享誉全球的著名经济学家。Bmol生于2022年,在纽约州立大学获得艺术学学士学位,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现为纽约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曾担任过经济学会等多种学术职务。他在产业组织、企业理论、经济增长、反垄断理论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开创性贡献,发表了500多篇学术论文和20多本著作,其中有些著作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Blinder生于202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在MIT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自2022年以来,Blinder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年至2022年间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主任;2022年至2022年间,先后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   联邦储备委员会副。Blinder发表有多种专著和学术论文,在人力资本和劳动供给、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和一般均衡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Bmol和Blinder合著的《经济学:原理与政策》初版于2022年,也是等国家最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之一(就我所知,本书有澳大利亚版),多次再版,到2022年已出到第7版。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叙述上的“问题导向”和“政策导向”。作者认为,学习经济学的最好方法是“从问题到理论”,而不是相反。为此,本书的每一章都从一个具体的、使人感到困惑甚至自相矛盾的政策问题或现实问题开始,然后通过深入浅出的经济学分析,使你走出迷雾。这样做不仅提高了读者读书的兴趣,而且可以加强读者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如果你能记住本书作者所归纳的经济学的12个基本观点,你将终身受益。   保罗·萨谬尔森(Pl Samuelson)是当代经济学泰斗,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T经济系的创始人。他的《经济学》第1版出版于2022年,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50多年的时间里,他的《经济学》不断再版,被翻译成包括中文、俄文、日文、法文、德文在内的数十种文字,风靡全世界,是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大的经济学教科书,教育和影响了数代经济学家、政治家、企业界领袖、新闻记者以及众多的普通人。难怪他自豪地说:“如果我能为一个国家写经济学教科书,我并不在乎谁为它写法律,谁在为它起草条约。”萨缪尔森本人对他的《经济学》的修订到第14版(2022年)。2022年,另一位著名经济学家WilliamNordhs的入盟,使得《经济学》没有随萨缪尔森本人的衰老而衰老,而继续以主流经济学最前沿的教科书身份畅销全球。你现在看到的是该书的第17版。   尽管这三本教材所叙述的经济学原理并无大的差别,但由于每个作者的个人偏好和学术风格不同,在叙述方法、切入角度、材料的取舍等方面还是各有千秋。不同书中用于说明同一原理的有些材料互为补充,有助于加深读者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据悉,这三本书由18位国际著名商学院的教授联合推荐作为中国MBA及经济学/学院的首选教科书。我个人学习经济学多年,可以说是经济学的老学生了,但现在再拿起来读这些入门书,仍感有不少新的收获。事实上,当我在为博士生备课时,常常要翻一翻这样一些经济学入门书以在理解上“温浅而知深”,讲课时深入浅出。著名经济学家Herbert Stein说:绝大部分可用于指导公共政策的经济学都在本科生的经济入门教程中。我的经历告诉我,他的话是对的。   如果你的经济条件许可,我建议你不妨同时拥有这三本书。我的经验是,读三本由不同经济学写的同一类型的教科书要比读三遍同一写的同一本书收获大。你可以从任何一本书开始,然后在每一部分对照阅读。特别地,当你对一本书的内容难以理解时,最好看看另外两本书上是如何写的。你大概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见过一次面的人没有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但在另一场合再次谋面后,他就深深印在你的脑海中。读书也是如此。当然,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你买其中的一本就可以了。但你最好能记住我一开始说过的话:读书最大的成本是时间而不是书价。要买好书,不要买便宜的书。   现在,你可以作出自己的决策了。 经济学(Economics)   作者:Samuelson & Nordhs   到今天,这部名著已经跨过了53个春秋,出版了第17版。耄耋之年的Samuelson仍然是本书的第一位署名者,然而,正值壮年的Nordhs教授已经承担了主要的编写和修订任务,我们甚至可以说第17版是两位亲密无间的作者完成接力的一版。本书集中针对经济学的核心原理,这些原理多年以来,几乎颠扑不破。同时,本书又适应当代经济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即令人目眩的革新与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经济现象的出现,直接导致经济学的理论相应的变革与发展。毋庸多言,本书是经济学教材的里程碑。 经济学原理(Pnciples of Economics)   作者:Mankiw   曼昆是一位多产而富有创新思想的经济学家,被公认为是新凯恩斯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经济学原理》2022年初版一上市,就成为最畅销的教科书。这本教科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学生导向”。如作者自己指出的,他要写的是一本学生喜欢看的经济学教科书。作者在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新闻摘要”,以使读者懂得什么是生活中的经济学。一个读者在著名的图书网站亚马逊上曾经毫不客气地评价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是令人乏味的。读者感受,见仁见智,但我们有理由猜想,他用的教材一定是曼昆的。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政策(Maceconomics:Pnciples and Policy)   作者:Bmol & Blinder   该书初版于2022年,也是等国家最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之一,到2022年已出到第7版。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叙述上的“问题导向”和”政策导向”。作者认为,学习经济学的最好方法是“从问题到理论”,而不是相反。为此,本书的每一章都从一个具体的、使人感到困惑甚至自相矛盾的政策问题或现实问题开始,然后通过深入浅出的经济学分析,使你走出迷雾。这样做不仅提高了读者读书的兴趣,而且可以加强读者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如果你能记住本书作者所归纳的经济学的12个基本观点,你将终身受益。
中国式话
摘要 你好,我是具有3年教育领域经验的木子老师,已提供教育咨询超过3万人,这个问题由我为你解答,3分钟之内会给您回复,请您耐心等待,稍后就给你发过去,谢谢。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12-11 高级经济师怎么评定,需要什么条件?? 你好,我是具有3年教育领域经验的木子老师,已提供教育咨询超过3万人,这个问题由我为你解答,3分钟之内会给您回复,请您耐心等待,稍后就给你发过去,谢谢。 您好,获得博士学位,取得经济师(工程师或国际商务师)职务任职资格2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取得经济师(工程师或国际商务师)职务任职资格5年以上。谢谢。 高级经济师报名条件 您好,还有任现职以来,在正式出版发行刊物或省、设区市日报理论版(均需有或1SSN刊号,下同)发表2篇以上经济专业论文;在县属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可以提交2篇未经发表、但撰写具备相当水平的论文或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谢谢。 与中级经济师相隔几年 您好,三年就可以,谢谢。 是中级证书获得以后三年吗? 是的 论文发表杂志有哪些? 人力资源方面 您好,这个都是可以的,只要相关的就可以,谢谢。
毒师999999
取得法律类、经济类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工作满1年;取得非法律类、经济类专业硕士学位,工作满3年,其中从事企业法律或经济工作满1年(结论:如果你是法律专业则肯定符合,如果不是法律专业但你有1年的法律或经济工作经验也符合)。
报名时一般都不需要开工作证明(司法证书则完全不用),估计是在等成绩出来后申请领证的时候需要。
这个证和你有没有通过司考没有关系,难度应该要比司考低一些,你一次性报4门没人阻拦(最好全通过),也可以分两年以每年通过2门的频率来实行,因为成绩的是2年一度。
不好意思,这个就不太清楚民间有多少种版本的教材,我只认:《全国企业法律顾问职业资格考试复习指南》,哪个出版社的忘了,你可以书店里去找一找或者上搜一下,应该有很多。

另附:个人(仅仅个人意见)觉得如果你过了司考那也没有太大的必要去考企业法律顾问,因为司考证的含金量还算是比较大的,企业法律顾问适合在公司或者企业做法律咨询,司考则比较适合公检法、律师以及专门的法律专业服务人员。
皖北一只老色
和题主经历类似,我刚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指定书目是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后来换了学校,也换成了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所以就谈谈我读这两本书的感受吧。
首先简短的回答一下题目:不,高鸿业的书不比范里安的难懂,甚至我个人认为前者要简单得多。
评论一本书难还是不难,真的不太容易找得到统一的衡量标准,因为难易是很主观的评判,书本身的情况只是一方面,更要受到读者的阅读量、知识储备、思维方式等等的影响。题主先别急,不是说你的知识储备啥的不够所以看不懂,基于你认为范里安的书更简单,我倒觉得问题可能出在思维方式上了。
我只说说在我的理解中这两本书各自的特点,至于究竟孰难孰易,恐怕还得题主自己判断。
高鸿业是最早将西方经济学引入中国的学者之一,2022年就去读经济学了,《西方经济学》这套教材是2022年印刷的第一版,我看过这套书的第四版和第五版,除了开本变大,排版、字体、页码、附录略有不同以外,基本没有什么区别。根据我们老师的说法,最新版和第一版也没有大的区别(他甚至觉得还不如第一版好)。罗里吧嗦说了这些,我是想表达这么个意思——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虽然你拿到手的是当年或去年的新版,但其实是一本老书了,因为老,所以它跟不上最新的经济思想变化;因为老,所以没有人敢轻易,不断的修订也只是换汤不换药;因为老,所以受政治因素影响比较深(官方评价这两本书的两大特点:参考广泛,尊重原著;体现了主义思想)。关于政治因素,你看过这书,肯定记得开篇和结尾的章节讲的啥,咱们就心照不宣笑而不语了吧。
这套书的编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教材,长句太长看不懂,短句太短看不懂。过于注重概念性的涵义而非实际应用,下定义太多描述性讲解太少,通篇就像标准答案似的有一说一,不像给人讲知识,倒像说明书。另外举例板,读起来乏味不堪,宛如酷刑。
你说的“拼凑之作”完全是可能的,这套书虽然署名高鸿业,但实际上是一个以他为核心的编写小组共同完成的(看扉页,主编高鸿业,编写还有四个人呢)。我不是要诋毁各位前辈,但想想我自己gup work的经验——如果小组里全是中国人,那肯定是把任务平均分割一人干一份最后加起来就算小组成果了——如果老前辈们也是这样编写这本书的,那拼凑之感当然无从避免。
另外作为一个数学不咋地的经济学学生,我格外注意教材的数学内容。高鸿业这本书里用到了很多的数学推导,看起来很吓人,因为没有太多讲解直接就是啪啪啪的字母公式,微分积分搞得很热闹,但如果你拿起笔实际划一划就会发现根本不难,只要高数低空飞过(比如我)的水平就能理解。我觉得经济书里的数学要求低有三种可能性:第一,本身这个理论就不需要复杂的数学模型;第二,作者是高手,深入浅出的用简单的数学把复杂的事儿说明白了;第三,数学模型没有把问题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这本书里的数学模型(或者公式)我不敢说都不好,很多还是很不错的,但仍然存在不少连我这个数学都能看出的肋,这些内容虽然貌似颇有道理,逻辑也无懈可击,但实际上推了跟没推一样,一点也没帮助理解经济理论。(宏观部分讲消费和储蓄那里有好几个公式就是废话,因在此仅谈微观,就不赘述了)
再来看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先从题目上就清清楚楚的能看出来,现代观点,从现代的视角出发来谈微观经济学,与时俱进,多好。另外不知题主有没有看这本书的前言,我的书是第八版,书的前面不仅仅有当版的序,还收录了之前若干版译者的前言,里面仔仔细细的阐述了每一个版本做了怎样的修订,如何考虑了最新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并且提到了很多其他经济学家的著作作为参考。虽然译者前言与范里安同志无关,可是稍微想想也知道,只有原书编写的严谨,修订的认真,译者才能从中不断体会到新的东西,像高老先生那本书,别人我不知道,反正要是让我来写修订前言,恐怕只有一句话——“无他,唯脸越来越大耳。”。仔细的修订对于书为什么重要?不仅仅是纠错或者加入新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修订应该是作者回头重新思考这本书的过程,我记得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老师说,他每个学年都要重新备一次课,其实讲的内容不变,面对一无所知的新学生,根本没有重新备课的必要性,但从头重新做一遍,能够迫使自己对所有问题再做一次分析,也许这一次就能有不同的看法,修正之前的错误,发现新的观点,或者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自己和他人都是提高的过程。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你感觉到看范里安的书很顺畅——因为范里安自己已经把这本书梳理了八次了。
再看看范里安这本书的数学内容。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范里安对于数学模型的巧妙处理,首先他摒弃高数讲完了所有的知识点,然后在每章的附录里补充了高等数学的推理和模型,而且配套练习册也是这样安排的,大多数题目用初等数学就可以做出来,但每一章大概还有一两道题需要用高数,旁边也都做了标注。打个比方,同样是算矩形面积,小学生可以用长乘以宽做,大学生可以画个坐标轴用定积分做,但殊途同归,都能得到正确答案。数学只是工具,大家选趁手的就好,不用盲目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但对于作者来说,必然需要水平很高才能给读者提供样式不同但效果都不错的武器。不知题主是否知道有一本书叫《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我觉得范里安这本书可以叫《低起步的中级微观经济学》。
开头我说了难易是主观判断,不好说哪本书难哪本书易,我仍然坚持这个观点,但如果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来说,高鸿业的书讲的是初级微观经济学,范里安的书是中级微观经济学(当然还有些书讲高级微观经济学)。我曾经问过老师区别在哪里,他说一般认为数学模型要求较高,分析较为复杂的就等级更高。比如说斯勒茨基方程在范里安的书里用了整一个章节来讲,很明显是重点,但在高鸿业的书里只在页脚附注里提到了而已,并不做要求。从这个角度看,也许可以认为范里安的书比高鸿业的更难。
首先是要勤动笔勤画图,这一点对两者都一样。数学推理且不谈,反正这事儿我也不擅长,但好好画图真的给我帮助很大,很多图看一遍过去你觉得理解了,其实你没有,耐下心来自己画一遍才能体会到里面的精华。比如高鸿业书里的垄断竞争厂商的长短期均衡那两,如果你画线的顺序错了最后很难恰好均衡;而要画对顺序,就必须理解长短期内的均衡到底是怎样的过程,究竟是谁决定谁的。还有斯勒茨基方程,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光看书上的几条线似乎不难,但合上书很容易又搅乱了,不如动手把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自己推一遍,马上就门儿清。有时候我觉得理解好一幅图,就能很轻松的弄明白整整一章的内容。
第二,看高鸿业的书要背,一定要背。当然背到什么程度请参考你报考学校的历年真题,但我想选择这本书作参考的学校恐怕就是愿意考名词解释这种“”题的学校,所以相信我,对待这本书切不可看懂了就算,条条框框的东西该记就辛苦一点记吧。而看范里安的书呢,一定要理解,做做配套的练习册你就明白了,光知道书上在讲啥可不行,甚至全背下来也不行,练习册有些题目貌似简单(主角都是小花小熊玛丽杰克之类的,特可爱),但如果没有真正搞懂做出来就一塌糊涂。
既然高老先生的书有那么多缺点,为什么众多学校将它定为考研参考书呢?我个人的感觉就是,容易备考,容易出题。范里安的书噼里啪啦就读过去了,学的是很开心,但要找出考点很难,也就是说虽然你感觉自己学会了,可拿不准会怎么出题;老师也一样,看了半天不知道该怎么考。但高鸿业的书就很好,随便一翻就全是考点:先从附录中英文对照表里搞几个名词解释,再把黑体字一二三四五拖出来搞一道“请问XX有几点意义”的简答题……对于中国的考试,还是中国的教材比较配套。
以上分析仅针对高鸿业的微观部分和范里安微观的对比,宏观不谈,宏观理论分歧太大,你看不同的书有可能讲的完全不一样,要比较起来太困难了。另外推荐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很有名,不是说那本书比这两本就更好,风格不一样,曼昆的书基本不像教材,可以放到床头随手抓来看一看。
对经济学认识浅薄,仅仅是因为和题主的经历相似,才有感而发罗嗦了这么多,希望你看的还满意。另盼高人批评指教。

相关问答

经济师哪个版本好

总体来说,世经西经分数最高,其余专业分数线差不多。政经招六个,其余各个经济学专业招一两个人。政经虽然招六个人,不过报考人数较多,其余专业虽然只招一两个人,不过报的人少,所以说不上哪个专业更好考,今年好几个招一两个人的专业都没人上线,如果报考了这些专业上线了就能进,所以还是很拼人品的,不报世经西经的话……

zq13301666852

经济师考哪个版本好

【导读】每年在经济师考试结束后,都会有很多考生抱怨考试太难了,具体难在哪呢?有的考生说是备考时间紧张,有的考生说新的教材出来太晚,还有的考生认为知识点太多,记不住,等等这些原因,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一下具体的分析。1、知识点杂乱多经济师专业比较多,人力和工商这种计算题比较少的科目,考点就比较多比价杂,……

Wenlll1020

经济师哪个版本最好

这个不要悲观,首先要看自己的兴趣爱好。只要努力,哪里都可以成才的。我认识的一个复旦大学的牛老师,在世界,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一流期刊上发表了一批论文,之前就是浙江省委党校毕业硕士的。专业似乎也是区域经济学。(莫非你也是哪里的?)谋事在人!至于就业,这个东西很难说了,现在的研究生就业都很困难,尤其……

小懒虫苗啊苗

经济师题哪个版本好

摘要你好,我是具有3年教育领域经验的木子老师,已提供教育咨询超过3万人,这个问题由我为你解答,3分钟之内会给您回复,请您耐心等待,稍后就给你发过去,谢谢。咨询记录·回答于2022-12-11高级经济师怎么评定,需要什么条件??你好,我是具有3年教育领域经验的木子老师,已提供教育咨询超过3万人,这个问……

5ichocolate

经济师考试哪个版本最好

很多同学报了bec考试,却不知道bec考试教材应该选用哪些。下面新东方在线为大家推荐一些bec考试教材,供大家参考。  首先、一定要准备的就是经济科技出版社的新编剑桥商务英语的学生用书、同步辅导、教师用书(第三版)。人邮版《剑桥BEC真题集》第二、三、四辑(没有第一辑)。简单概括之这些就是:教材和真……

了了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