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师 > 失业率经济师第几章

失业率经济师第几章

最新回答

abc123459876
菲利浦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替代取舍关系的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W·菲利浦斯于2022年在《1861-2022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浦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2022年,菲利浦斯根据英国1867-2022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菲利浦斯曲线提出了如下几个重要的观点:
第一,通货膨胀是由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这就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把货币工资增长率同通货膨胀率联系了起来。
第二,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存在着替代取舍的关系,它们是可能并存的,这是对凯恩斯观点的否定。
第三,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u)时通货膨胀率为0。因此可以把自然失业率定义为通货膨胀为0时的失业率。
第四,由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替代取舍关系,因此可以运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也可以运用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这就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曲线表明: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交替关系,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2022年代,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根据宏观经济数据证实了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交替关系在同样存在,并指出,可以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所揭示的这种关系来指导宏观经济政策,通过紧缩或扩张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将通货膨胀和失业控制在社会可接受的水平[2]。
但2022年代末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edman和埃德蒙·费尔普斯等人发表文章适应性预期(Adaptive Expectations批评菲利普斯曲线,否定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在长期经济中存在相关性,并认为,利用菲利普斯曲线在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进行权衡是危险的。在当时人们很难接受这样大胆的观点,因为萨缪尔森和罗伯特·索洛有历史数据支持。埃德蒙·费尔普斯因此而获得202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调皮捣蛋妈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国名经济统计与收入流量循环
名义、实际、潜在GDP、P的含义。
六种总量之间的关系(五种收入总量+GDP)。
三种统计方法(它们从哪些方面统计的)。
分清个人储蓄、企业储蓄、储蓄、国外储蓄、总储蓄、经济体内部的储蓄。
事前平衡与事后平衡。

第二章 消费、净出口与投资需求理论
简单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与消费函数之谜。
恒久性收入说、生命周期说的主要内容。
实际利率与现期消费之间的关系(分借款者、储蓄者)。
消费理论中,什么是李嘉图等价;
投资理论中,什么是资本边际效率、投资引诱、托宾的q、简单的投资函数与投资陷阱。
什么是边际进口倾向;什么是实际汇率。

第三章 总需求分析之一:商品市场均衡
国民收入乘数理论的主要内容(区别:投资乘数、财政乘数、对外贸易乘数)。

第四章 货币市场均衡:货币供给与需求
M0、M1、M2、M3的含义。
银行的只能&资产负债表结构。
货币乘数。
银行直接、间接调控货币供给量的主要手段。
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
鲍莫尔交易性“平方根法则”;
货币需求的三个命题。

第六章 总需求分析之二:开放经济的IS-LM曲线模型
IS-LM曲线模型。(//考试按封闭经济下的模型)
两种曲线的特例:
①IS曲线垂直(投资陷阱、消费陷阱)
②LM曲线水平流动性陷阱
IS-LM的位移因素。
封闭条件下,单独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货币供给量政策对经济活动影响的结果、传导机制、有效性。(//大题!)

第八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总供给曲线不同学派的观点。(//简述而不需要解释)
什么是工资刚性、工资粘性、货币幻觉、理性预期。
什么是货币中性。
第九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什么是显性失业、显性通胀、隐性失业、隐性通胀。
失业的类型:
什么是周期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自然失业。
奥肯法则。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有效需求理论。
通货膨胀的成因、类型:
需求拉上型、成本推进型、结构型。
需求拉上型和成本推进型分别采用什么样的治理措施。
通货膨胀的收入与财富的再分配效应。
通货紧缩的危害。
(萨缪尔森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内容与政策含义。
货币主义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观点。
供给学派对滞胀的原因看法和医治措施。
拉弗曲线。

第十章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阶段划分。
传统: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现在:衰退,扩张。
什么是增长性衰退
衰退不一定表现为产出绝对量的下降,只要经济增长率下降,即使不是负数,也可以称之为衰退。
经济周期的期限与类型。P260
①朱格拉周期(法国经济学家),9~2022年周期波动,主周期(汉森),设备周期(波动与设备投资有关),中周期(长度中等);
②基钦周期(经济学家),40个月左右,小周期(汉森),短周期,库存周期,二三个短周期合成一个中周期;
③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前苏联经济学家),50~2022年,长周期(长波运动);
④库兹涅茨周期(经济学家),平均长度2022年,长周期,与汉森17~2022年的建设周期相仿。
乘数-加速数模型。P265
熊皮特的创新理论如何解释经济周期。P262
货币主义如何解释经济周期。P262

第十一章 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P285
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①就业人数及其性别、年龄结构;
②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工作的工人的工时数;
③就业人员的教育年限(劳动力素质、技能等提高);
④资本存量规模;
⑤资源配置的改善(如劳动力等要素从低效率向高效率部门转移等);
⑥规模经济(企业产出规模扩大形成成本节约、当然以市场规模扩大为前提);
⑦知识进展(科学教育发展、知识经验积累和技术进步等)。
经济增长极限论。P300
李小墨Lena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国名经济统计与收入流量循环 名义、实际、潜在GDP、P的含义。 六种总量之间的关系(五种收入总量+GDP)。 三种统计方法(它们从哪些方面统计的)。 分清个人储蓄、企业储蓄、储蓄、国外储蓄、总储蓄、经济体内部的储蓄。 事前平衡与事后平衡。第二章 消费、净出口与投资需求理论 简单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与消费函数之谜。 恒久性收入说、生命周期说的主要内容。 实际利率与现期消费之间的关系(分借款者、储蓄者)。 消费理论中,什么是李嘉图等价;投资理论中,什么是资本边际效率、投资引诱、托宾的q、简单的投资函数与投资陷阱。 什么是边际进口倾向;什么是实际汇率。第三章 总需求分析之一:商品市场均衡 国民收入乘数理论的主要内容(区别:投资乘数、财政乘数、对外贸易乘数)。第四章 货币市场均衡:货币供给与需求 M0、M1、M2、M3的含义。 银行的只能&资产负债表结构。 货币乘数。 银行直接、间接调控货币供给量的主要手段。 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鲍莫尔交易性“平方根法则”;货币需求的三个命题。第六章 总需求分析之二:开放经济的IS-LM曲线模型 IS-LM曲线模型。(//考试按封闭经济下的模型) 两种曲线的特例:①IS曲线垂直(投资陷阱、消费陷阱)②LM曲线水平流动性陷阱 IS-LM的位移因素。 封闭条件下,单独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货币供给量政策对经济活动影响的结果、传导机制、有效性。(//大题!)第八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总供给曲线不同学派的观点。(//简述而不需要解释)什么是工资刚性、工资粘性、货币幻觉、理性预期。 什么是货币中性。第九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什么是显性失业、显性通胀、隐性失业、隐性通胀。 失业的类型:什么是周期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自然失业。 奥肯法则。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有效需求理论。 通货膨胀的成因、类型:需求拉上型、成本推进型、结构型。 需求拉上型和成本推进型分别采用什么样的治理措施。 通货膨胀的收入与财富的再分配效应。 通货紧缩的危害。 (萨缪尔森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内容与政策含义。 货币主义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观点。 供给学派对滞胀的原因看法和医治措施。 拉弗曲线。第十章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阶段划分。传统:危机,萧条,复苏,高涨。现在:衰退,扩张。 什么是增长性衰退衰退不一定表现为产出绝对量的下降,只要经济增长率下降,即使不是负数,也可以称之为衰退。 经济周期的期限与类型。P260①朱格拉周期(法国经济学家),9~2022年周期波动,主周期(汉森),设备周期(波动与设备投资有关),中周期(长度中等);②基钦周期(经济学家),40个月左右,小周期(汉森),短周期,库存周期,二三个短周期合成一个中周期;③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前苏联经济学家),50~2022年,长周期(长波运动);④库兹涅茨周期(经济学家),平均长度2022年,长周期,与汉森17~2022年的建设周期相仿。 乘数-加速数模型。P 熊皮特的创新理论如何解释经济周期。P 货币主义如何解释经济周期。P262第十一章 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P 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①就业人数及其性别、年龄结构;②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工作的工人的工时数;③就业人员的教育年限(劳动力素质、技能等提高);④资本存量规模;⑤资源配置的改善(如劳动力等要素从低效率向高效率部门转移等);⑥规模经济(企业产出规模扩大形成成本节约、当然以市场规模扩大为前提);⑦知识进展(科学教育发展、知识经验积累和技术进步等)。 经济增长极限论。P300
没腰的麦兜
2022年,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发表了《1861-2022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用近2022年的数据验证了通货膨胀率(原是名义工资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即低失业的年份往往有高通货膨胀,而高失业的年份往往有低通货膨胀。菲利普斯的贡献是:揭示了两个(事实上是三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关联关系。在菲利普斯的分析框架中,经济增长率(产量)与通货膨胀率(价格)是正相关关系,而与失业率是负相关关系,与就业率则又是正相关关系。菲利普斯的这篇文章发表两年以后,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发表了《反通货膨胀政策分析》,他们用的数据也验证了通货膨胀与失业负相关关系的成立。

此后,对菲利普斯曲线的修正和变异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2022年,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货币政策的作用》一文中认为,除了在短时间以内,货币政策不能做的一件事是在菲利普斯曲线上盯住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一种结合。也就是说,在长期,通货膨胀与失业不存在替代关系。弗里德曼强调的是,试图通过控制名义变量去盯住实际变量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所谓货币中性的理论。其二,2022年代在西方国家发生的“滞胀”(经济停滞导致的高失业与高通胀并发),2022年代在发生的“双低”(持续高增长下的低通胀和低失业并存)和我国近几年来在经济增长速度较高的情况下失业增加,就业形势严峻,都是在坐标第一象限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能解释的情形。

宏观经济学还认为,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几乎是同时波动的。例如,当衰退中实际GDP减少时,就业、个人收入、公司利润、总消费、总投资、工业生产、零售额、住房额、汽车额也都减少。相反,当实际GDP出现增长时,则上述指标都会出现上升。然而,在我国现阶段就不尽然,主要由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并没有使就业、消费得到相应增长,而且出现较大的反差。长期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个体制性特征:增长与投资的互动(互相依赖、互相推动)过强,与就业、消费互动偏弱,仍然存在并发生作用。

伊可grace
按语:本文不企有什么新的发现和见解,只求能够厘清凯恩斯在《通论》中的一些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高老师所讲,《通论》中确实有些地方语焉不详,比如说凯恩斯曾明确指出货币通过利息率影响预期,但在讨论预期的决定因素时,却假定利息率保持不变,而把重点放在影响预期的心理因素上,利息率影响预期的机制不得而知。因此,在有些杂乱的章节安排中理顺一下思路,是有助于本书的理解的。 在我看来,本书虽然名《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但是货币才是本书的中心概念,因为货币才是凯恩斯解释失业的关键所在。用货币来解释失业,并且认为货币能够引起经济波动的理论称为货币的非中性理论,以区别于古典学派关于货币作用的看法,在他们那里,货币的作用是中性的。下面我将通过区分一对概念来进一步说明货币的中性和非中性理论,这对概念是“实物交换经济”和“货币经济”。 在古典学派看来,以物易物的物物交换经济在货币参与进来以后并没有实质的变化,货币的作用仅仅是便利了交易的双方,提高了交易的效率,经济中供给和需求总是相等的,交易总是能够实现的,不会出现大的波动。萨伊定律是关于这一认识的最自然的结论和表达。总之,货币在实物交换经济中是中性的,它不影响交易的本质,对于足以影响产量的那些动机和决策,也不会有所参与或推动。 凯恩斯在为货币经济下定义时说:“货币尽着它自己的职能对各种动机和决策发生着影响,总之是局势中的有效因素之一,因此对于货币动态如果从头到尾一无所知,关于事实的进程,不论就长期还是就短期来说,就无法掌握。”(转引《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货币在经济中有它特有的任务,它并不是中性的,并不仅是为了便于交换的一种手段。这里,我实际上是将货币的非中性理解成为现实经济中的一种结果,即货币事实上影响投资,从而影响国民收入和总就业。 我将用倒叙的方法复述货币对就业的影响。根据凯恩斯的假设,国民收入大致上相当于总就业量,因此只叙述从货币到国民收入就够了。根据凯恩斯的定义,国民收入由消费和投资决定,消费决定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由人的心理规律决定,是一条关于收入的大致确定的曲线,在收入既定的条件下,消费是不变的。所以,货币主要是通过投资影响国民收入的。 决定投资的是下面这一对量之间的关系,即资本的边际效率和利息率。资本的边际效率是在一定时期一笔资本投资于资产预期收益的贴现值,它决定于两个量:预期收益和资本现行的市场价值。资本的边际效率和利息率如何决定投资呢?如果资本的边际效率高于利息率的话,进行投资就是有利可图的,因此,实际的投资量会增加到这样的水平,在这个水平上,没有任何种类的资本的边际效率会大于现行的利息率。也就是说,投资量会增加到投资曲线上的一点,在该点,一般的资本边际效率高于现行的市场利息率。 到目前为止,凯恩斯所讲的决定资本边际效率的预期主要是预期收益,在接下来的内容中,作者实际上讲了更多的预期,如预期货币购买力的改变,预期利息率的改变,并且说它们都会对资本的边际效率产生影响,但是将这两个预期纳入预期收益和资产供给价格决定资本的边际效率的公式是很困难的。凯恩斯在书中也只是各自论述了它们的作用,似乎没有将它们纳入自己刚刚建立起来的公式的打算。(见《通论》第147页) 根据我的认识,在讨论资本边际效率的决定时,从货币(通过利息率)到预期是凯恩斯论述的一个薄弱环节。在接下来的内容中(第十二章),作者虽然承认利息率的改变可以很容易地影响信心状态,从而改变预期,但是凯恩斯为了讲长期预期状态的决定,利息率被假定为一个不变的量,从而断送了我建立一个从货币(利息率)到预期的顺畅的通道的企图。(虽然没有特别顺畅的通道,但是还可以勉强通过。)作者在讲预期的决定因素中,唯一提到的与货币有关的是货币工资的改变。而在讨论其他的决定因素中,凯恩斯似乎对所谓理性不抱有希望,大多数人是盲目乐观、企图投机的;而具有理性的决策分析能力的大脑在此时为了保全自己的最大利益,不得不“随波逐流”。这一部分与本文主题关系不大。 在以上的分析当中,货币对预期从而对资本的边际效率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利息率这个中间环节实现的,因此,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考察从货币到利息率这个环节。 凯恩斯用三章讲述自己的货币和利息理论,分别是第十三章“利息率的一般理论”、第十五章“流动性偏好的心理动机和业务动机”、第十七章“利息和货币的主要性质”。从内容上看,第十七章的论述达到了和前两章同样的结果,从而显得有些重复,这也许可以看作是凯恩斯在创作中的即兴发挥之处。 作者在第十三章首先给出了不同于古典学派的利息理论。古典学派认为利息是储蓄的报酬或者等待的报酬,凯恩斯则用人们的储蓄中包括大量的(以的形式持有财富)这一事实轻易了古典学派关于利息的定义,因为以储蓄财富不会获得任何利息。凯恩斯提出,利息是在一个特定期间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在任何时期的利息率都能衡量持有货币的人不愿意放弃流动性的程度。也就是说,利息率是能使以形式持有财富的愿望和现有的数量相平衡的价格。流动性是人们的一个心理偏好,决定这个偏好的有心理动机和业务动机,具体讨论流动性偏好的决定是第十五章的内容。由于流动性偏好存在的影响,使得利息率有一个底限,利息率不可能低于这个底限,而资本边际效率则很不确定,可能长期低于利息率,从而影响投资造成失业。 第十三章和第十五章是通过讨论利率,比较于资本的边际效率来论述货币是如何导致失业的。第十七章讨论的是同一个问题,而思路不同,或者说抽象层次不同,这一章是通过讨论货币利息率和其他商品的利息率而得到同一结论的。总体上看,第十七章对货币流动性的论述很大程度上是前面内容的抽象重复,而关于其他资产的利息率(资本的边际效率)的讨论则构成了对前面内容的补充,前面主要是用心理因素讨论资本的边际效率的变动的,这里用的是心理因素之外的东西。 凯恩斯认为,和货币一样,任何商品都具有自己的利息率,这一利息率由三部分构成,即收益、保管费和流动性升值。而在所有商品的利息率中,由于货币本身的特点,即流动性强以及具有零值或可以忽略不计的生产弹性和替代弹性,货币利息率在超过一定低数值时,很难再随着自身数量的增加而下降,即使有所反应,其程度也必远小于其他种类资产对相似增加所作出的反应。货币利息率的这个性质,使它常常会高于其他商品的利息率,从而影响投资量,为充分就业造成困难。这个主题探讨到此就到了逻辑的终端,即一切根由于货币的性质和它造成的利息率的特点。下面用一幅图用顺叙的方法重复上述的逻辑过程。货币替代弹性流动性生产弹性投机动机预防动机谨慎动机利息率利息稳定性凯恩斯陷阱 最后有几点说明。第一,虽然本文是将货币到失业作为《通论》的一条线索,但是在书中这条线索并不十分明显。凯恩斯是通过对古典学派的批判表明自己的见解的,所以,有些表述不是十分明确。因此,本文内容难免具有猜想的成份。 第二,凯恩斯经济学研究方法上同古典学派的一个最为重大的区别是他更加重视心理分析。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因此考察人的心理规律很重要,古典学关于经济人的假设过于简单。所以我认为凯恩斯在这一点上是个重大的进步。但是将心理分析应用于经济学分析有一个非常大的困难在于心理因素非常难以量化,根据心理因素建立的变量总是会和现实有较大的误差,这和追求模型化和精准化的经济学是一对矛盾。 第三,虽然凯恩斯认为他找到了失业的根源,但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政策主张却与这个发现没有直接的关系。这表现为凯恩斯并不看重货币政策的作用,而竭力主张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解决失业问题,具体的做法就是投资社会化,用公共的投资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从而拉动国民收入的增加。很明显,凯恩斯的政策在他理论框架内只是治标之法。

相关问答

失业率经济师第几章

第六版新在何处?本书第六版经过了作者的认真修改。在保持大结构的同时,作者增加了若干新的理论介绍,新增了大量反映最近情况的有趣的案例,例如劳动力参与率的长期趋势,双边贸易平衡的无关性,为什么资本不流向穷国,领取最低工资的工人的特点,现代经济制度的殖民地起源,熊彼特的创造性,不可能三角形(允许资本的自由……

爱吃糖z

流动比率经济师第几章

是老师划重点吧?书店都有参考书,归纳出题范围和方向,还有押题的~    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   基础货币:包括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 C 和存款准备金 R(包括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准备存款和这些机构的库存)两个部分,它直接表现为银行的负债,并且是由银行资产业务创造的,它是信用货币创造的源头。 ……

may123456789

汇率制度在经济师第几章

你好,会计老郑·一点通网校回答这个问题:  企业经济活动必须用权责发生制。  会计老郑·一点通网校,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上岗证、会计证)448元辅导包通过,这儿要求严格,言必行,行必果。辅导包通过的具体方法:  辅导包通过措施一,全程答疑辅导。语音、一对一、家教式、随问随答。  辅导包通过措施二,全……

jhaiyun888

经济师累进税率在第几章

拉弗曲线描绘了的税收收入与税率之间的关系,当税率在一定的限度以下时,提高税率能增加税收收入,但超过这一限度时,再提高税率反而导致税收收入减少。因为较高的税率将抑制经济的增长,使税基减小,税收收入下降,反之,减税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税基,税收收入增加。“拉弗曲线”的原理并不复杂,它是专讲税收问题的,……

猴子kami

中级经济师第几章结构性失业

2022年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二科合一)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网页链接网页链接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2022年二级注册建筑师《法律、法规、经济与施工》真题精选及详解2022年二级注册建筑师《法律、法规、经济与施工》真题及详解2022年二级注册建筑师《法律、法规、经济与施工》真题及详解202……

路人乙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