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师 > 经济师赤峰补贴政策

经济师赤峰补贴政策

最新回答

空想城城主
我国财政收入状况进行分析。

  一、财政赤字规模的决定因素

  人们对财政赤字的担心和恐惧主要是因为害怕财政赤字会引起通货膨胀,有人甚至把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等同起来。其实,财政赤字只有在赤字融资手段运用的时空不当(导致经济体系中需求过度膨胀),财政赤字的规模超出实际需要(导致货币供给量过剩)时,才会最终引致通货膨胀。

  要保证财政赤字在不发生价格的通货膨胀性上涨的情况下,促进资本形成,加速经济增长,其安全界限的确定必须要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经济因素,二是资金来源因素。

  (一)财政赤字规模的社会经济制约因素

  经济增长率的提高程度。如果经济持续增长率比较高,即使施以较大规模的财政赤字用于发展经济,对国民经济也没有危害,或危害很小。这是因为本国经济的吸纳能力随着国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而相应加强,价格水平不会出现明显上涨。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Feman,1971)所言,在实际产出增长的经济中,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引起货币需求的相应提高。由于货币需求增加得越多,通货膨胀越低,因此,增长的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率相对较低。但是,如果经济增长率很低,即使存在少量的赤字,它对国民经济也有可能造成危害。

  货币化部门的增加程度。在商品货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当中的非货币化部门将不断地为货币化部门,这一进程就是这里所说的货币化。货币化进程有两个明显的作用:(1)引起人们持有货币的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资产动机)的增强,从而引起相应形式的余额增长;(2)对实物工资、租金、利息、税收或其他对消费者支付的替代,显然会使货币交易余额增长,货币储蓄对实物储蓄的替代也将引起余额的增加。虽然由货币化进程本身引起的货币需求的净增量比由已经货币化部门经济活动水平提高而引起的货币需求要小得多,但是,它毕竟为由赤字引致的“额外货币供给”减轻了通货膨胀压力。因此,由货币化进程引起的额外货币需求量,就是在确定财政赤字规模时所要考虑的指标之一。

  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力的未利用程度。以赤字为经济发展融资是否产生通货膨胀压力,在产出方面,首先要看经济中是否有未加利用或者利用不充分的现成资源存在,包括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如果在国民经济中,特别是农业和工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未利用或利用不足的资源和能力,那么,预算赤字可能会使闲置的资源和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增加本国的生产水平,而不会对价格水平产生上抬的压力。

  赤字支出的投资项目性质。一般而言,只有在更多的货币与更少的产品交易时,赤字融资才会引致通货膨胀压力。因此,通过预算赤字筹集的资金,如果用于周期短、见效快的建设项目上,就不大可能造成通货膨胀压力。其最简单明了的理由是,生产的增加或多或少地抵消了公众持有货币购买力增加的影响。

  国际贸易的逆差程度。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是逆差,那么,该国的赤字财政就可能是非通货膨胀性的。这是因为:(1)一般而言,一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表示该国的货币供给量将趋于降低,而赤字财政则表示货币供给量将趋于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增减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抵消,价格水平不会明显提高。(2)大量进口外国商品和劳务,并以较高的价格出售给国内市场,从而吸纳家庭部门超额的货币收入,缓解供求紧张状况。(3)把有些资源从出口产业部门转移到为国内市场供应商品和劳务的产业部门来增加国内商品和劳务(例如,土地可以从生产出口原材料转向生产国内消费的食品),减少出口的机会,增加国内的商品和劳务的供给。由此可见,在不造成通货膨胀的前提下,赤字财政促进经济增长是以国际收支恶化为代价的。

  自身的能力。一般来说,财政赤字只要出现,就有可能产生通货膨胀压力。重要的问题是:有无适当而有力的措施和廉洁高效的机构来防止以致消除赤字财政塑成的通货膨胀压力。的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举债能力与征税能力。作为促进资本形成的一种工具,赤字融资在导致公众的额外收入增加时,如果有能力通过举债和征税等手段把这种额外收入的绝大部分筹集上来,那么赤字财政的实施将是成功的(Lewis,1955)。(2)工资和价格的控制能力。对工资的控制应与对物价的控制同步进行。为了不使工资上涨过快,物价应首先得到严格的控制。一般而言,价格水平上涨,尤其是供给弹性不大的食品价格的上涨,迟早会导致增加工资的要求。在必要时,还必须对消费品的分配加以管制,甚至对有些消费品实行配给制、凭票制。

  公众的牺牲精神。赤字融资安全线的确定还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因素,即广大民众的理解和牺牲精神。如果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通货膨胀变得不可避免,部门就有责任向社会做出宣传,求得社会各界的配合。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如果坦诚地告诉人民,要保证将来能持久地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惟一的办法就是忍受今天的低生活水平,那也许是更明智的做法。

  (二)财政赤字规模的资金来源制约因素

  作为一种特殊的融资手段,财政赤字的规模自然要受经济体系当中有关因素的制约。但是,即使在各种因素允许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有时却发现,某一财政年度伊始所计划的财政赤字水平,在该财政年度终了时,要比计划的水平低。其原因何在?原来,财政赤字的规模还要受到本国能为赤字融资的资金来源的限制。财政赤字的资金来源渠道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即国际资金来源和国内资金来源。

  国际融资的限制

  财政赤字的国际融资渠道至少可以划分为四种,即国际援助、优惠贷款、商业贷款以及外债拖欠。不难看出,前两种方式似乎更好一些,它们可以使赤字国(债务国)不负任何或少负财政负担而使赤字得到部分弥补。所以,赤字国应尽可能地争取这类国际融资方式。但是,一国在—定期间内可供利用的外援和优惠贷款的规模不是赤字国轻而易举就能左右的变量,其规模主要取决于债权国。

  外债拖欠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也能弥补部分财政赤字而不增加财政负担,但是这一融资渠道无疑使赤字国(债务国)的信用扫地,将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寸步难行,只能作应急之用。商业贷款虽然比较容易得到,但它成本高风险大,如果超过一定规模,会发生外债危机。因此,利用这种融资方式的关键是要掌握好借款的总额度。

  可见,国际融资的规模是否适当,关键在于商业贷款是否适度。衡量外债规模是否合理,国际上通用三个指标:(1)外债余额占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总额的比率即债务率不能超过100%;(2)外债余额占当年P的比率即负债率要小于25%;(3)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总额的比率即偿债率要小于20%。当然,一国的外债举借规模不仅取决于该国的出口创汇能力,还与本国的经济增长状况有关。以往研究外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文献指出(Alter,11),在经济增长中外债的累积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外债余额的增长速度不得高于GDP的增长率。

  国内融资的限制

  国内融资规模可以分两部分进行讨论:一是国债融资的规模;二是货币融资的规模。

  衡量国债规模是否合理,一般用四个指标:(1)国债余额占GDP的比率即国债负担率,欧盟各国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要求各国的国债负担率不得超过60%,这是衡量整个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的指标;(2)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居民储蓄余额的比率,这是衡量居民应债能力的指标;(3)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这是衡量偿债能力的指标;(4)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这是衡量国债依存度的指标。

  倘若向银行借债,赤字融资就非常容易,但这种融资方式的危险性也最大。因为这种融资方式会直接导致货币扩张,若货币扩张提高一般价格水平,就会降低货币单位的实际价值。这种实际价值的减少可以看成是对货币持有者的课税,即所谓的通货膨胀税。(1)当一国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果出现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其他一些融资来源就将被迫减少。例如,该国得到外国商业贷款和在国内出售债券将更加困难。(2)通货膨胀有可能降低的税收收入和出售公共服务的收入(Tanzi and Blejer,1982)。(3)即使通货膨胀不影响其他融资来源,较高的银行融资的比率所增加的实际收入也只能达到一定的通货膨胀率水平。超过了那个比率,通货膨胀再高也只是降低实际税收收入,因为构成通货膨胀税税基的实际余额相对于其通货膨胀前的水平有所降低。

  二、我国的财政赤字成为低通胀的发展手段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改革开放2022年,几乎伴随2022年的财政赤字,这种持续的财政赤字为什么没有引起恶性通货膨胀?如何评价赤字在中国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

  (一)我国的财政赤字已成为一种发展手段

  回顾我国2022年来的经济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财政赤字有效地动员了社会资源,积累了庞大的社会资本,支持了国有企业的制度变革,促进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财政赤字的这种发展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即增长效应、改革效应和拉动效应。

  财政赤字的增长效应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财政政策的贡献非常突出。鉴于到目前为止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和健全,税收制度因个人所得税比重微乎其微而缺乏弹性,因此,财政政策中的自动稳定政策效果不彰,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相机抉择政策措施主要是减税和增加支出(结果必然是财政赤字),但这些措施不仅是出于短期调整不景气、稳定经济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长期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来使用的。史永东(1999)曾利用我们修正后的汉森模型,就中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经验研究,结论是过去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

  我们对史永东的计算结果作了修正,至少可以得到两点结论。(1)1981—2022年,实施财政赤字的政策总体上使经济增长率提高了3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3%,而其中的相机抉择政策使经济增长率提高了3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23%。特别是1990—2022年,这种财政政策总体上使经济增长率提高了01个百分点,贡献率近20%,而其中的相机抉择政策使经济增长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37%。(2)在2022年经济转型过程中,前9年的财政政策效果远不如后7年的财政政策效果。这说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的宏观经济能力加强,运用财政政策的技巧日臻成熟,技能大大提高了。

  财政赤字的改革效应

  中国的财政赤字极大地支持了经济改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改革,二是价格改革。

  首先,财政赤字支持了企业改革。(1)减税让利。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从微观经营机制的改造人手,实行了“简政放权、减税让利”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收统支”政策,到2022年开始的“利改税”,再到2022年的全面税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利润的分配比例,从100%下降到55%,再降到33%。这些改革措施,在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巨大财力支持的同时,也相应地减少了的财力。而在有关支出并没有同步缩小的情况下,财政赤字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2)企业亏损补贴。为了使关系到国计民生企业的生存,为了减轻失业压力,对国有企业亏损特别是政策性亏损给予补贴。近2022年来我国企业亏损补贴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情况:2022年高达3%,1986—2022年为9%,1991—2022年为2%,19—2022年为0%。从财政自身运行的结果来看,减收与增支没有区别,都会使已有的财政赤字加大。

  其次,财政赤字支持了价格改革。中国在“利用双轨、走出双轨”,逐渐从计划价格走向市场价格的改革进程中,为了保证价格改革的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价格改革的关键2022年(1981—2022年),财政的价格补贴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平均高达1%。

  财政赤字的拉动效应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的财政赤字不仅不具有排挤效应,反而可能有拉动效应。从排挤效应理论来看,财政赤字对民间部门(包括企业和个人)投资的排挤效应是通过利率机制实现的,即赤字支出推动利率上扬,抑制了民间部门的投资支出。但是,我们认为,由于我国目前的利率管制制度使得利率水平对财政赤字的反应灵敏度很小,公债利率对银行利率没有推动作用,因此,财政赤字不会通过影响利率水平而排挤民间部门投资支出。即使利率与财政赤字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但目前经济运行中的民间部门投资对利率变化缺乏弹性。很多经验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私人投资对利率反应不灵敏的现象(Rama,1993)。

  不仅如此,中国的财政赤字还可能具有拉动效应。学术界认为,拉动效应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财政支出的生产性、投资函数的形式以及资产的替代性。(1)格鲁斯曼和卢卡斯(Gssman and Lu—cas,1974)在分析生产性财政支出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时指出,倘若财政支出具有生产性,赤字支出就具有拉动效应。中国在1981—2022年间,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费平均占近一半,即7%(国家,1998),财政支出具有很强的生产性。况且,绝大部分赤字支出一般都用于为民间部门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基础设施的投资。(2)巴罗和格鲁斯曼(Bar and Gssman,1976)认为,如果投资函数的形式为I(r,Y)(其中,I为投资,r为利率,Y为国民收入),利率上扬虽然会使投资减少,但国民收入增加却使投资增加,投资最终是增是减,需要考虑这两种相对力量的大小。具体到我国的情况,如前所述,民间投资对利率缺乏弹性,而经济又是长期持续增长,故赤字支出通过国民收入增加而产生拉动效应。(3)在人们现有的财富主要由货币、公债和股票构成的情况下,如果股票相对于公债的风险越大,以公债融资的赤字支出就会产生拉动效应。在我国目前股票市场尚不完善,投资者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人们普遍认为股票的风险大于公债,这也是理论上早已证明了的。

  (二)我国的财政赤字没有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

  按照中国现行统计方法,(1)1979—2022年,财政赤字比率年均88%,同期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47%,如果算上2022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89%和97%;(2)1985—2022年间,财政赤字比率年均84%,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3%;(3)如果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口径,财政赤字比率年均03%,同期消费价格指数为43%。可见,无论以哪种口径计算,最终结果都表明,尽管我国的财政赤字连年不断,但没有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

  我国的连年财政赤字为什么没有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需要根据赤字规模决定因素及其相关理论、积极的调整措施进行解释。

  有利的社会经济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中国2022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 8%(国家,1999)。这种持续的实际经济增长大大减轻了财政赤字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况且,近2022年来,国际学术界逐渐形成这样一种观点,即只要实际产出增长率大于实际利率(我国的情况正是如此),长期赤字就是可行的(Feldstein,1976;Hamilton and Flavin,1986)。(2)在转轨过程中,财政赤字动员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闲置资源和能力,再加上货币化进程加快,既提高了产出水平,又增加了货币需求,而没有通货膨胀效应。(3)的能力,特别是工资和价格的控制能力很强。(4)我国民众对非常信任,而且具有牺牲精神。经验研究表明,在一个其储蓄者对的偿债能力有信心的国家,很容易容纳较大的预算赤字(Congdon,1985,1987)。

  大规模的财政补贴对于平抑物价起到了很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财政补贴作为保证经济改革和社会稳定的积极手段,形成了以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为主,以财政贴息、税前还贷、税收支出、房租补贴等为辅的多种形式的财政补贴体系。就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而言,1986—2022年间,这两项补贴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率年均3%(国家,1998),无疑是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之一。不管人们对这种“规模大、范围广、渠道多”的财政补贴如何评价(陈共,1998),正是这种财政赤字的成因,不仅支持了价格制度和企业制度的改革,更重要的是直接缓解了物价上涨压力。

  及时而迅速的财政政策调整保持了宏观经济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于1988—年出现经济过热现象,这两年的平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高达2%和 4%。从2022年开始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比率从年的94%降至8%,降低了近15%。再加上货币政策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使1990—2022年的经济运行迅速恢复正常,这三年的平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降至5%和3%的低水平。1993—2022年出现了第二次经济过热现象,这三年的平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高达6%和6%。为此中国实施了“软着陆”战略,财政赤字比率从这三年平均的 1%降至78%,降低了近29%,19—2022年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可见,及时而迅速的政策措施调整是避免财政赤字引起持续通货膨胀的有力保证。

  三、如何正确认识我国财政赤字规模

  首先应当说明两点:第一,无论在哪个国家,财政赤字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棘手的政治问题,是经济与政治的接合点(重森晓,1988)。只要一定时期内的财政赤字规模(以及由此导致的公债规模)促进了经济增长,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并且没有引起政治危机,那么,这种赤字规模就可以说是适度的。第二,只有全面考虑一国自身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文化传统等种种复杂因素,选择科学的方法,才能真正确定合理的财政赤字规模。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公认的科学方法。因此,财政赤字规模的国际比较不失为判断一国赤字规模是否适度的一种可行方法。

  (一)赤字规模

  赤字比率。1991—2022年,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包括、加拿大、法国、德国和英国),赤字比率比较高,平均为8%;赤字规模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包括印度、巴西、巴基斯坦和土耳其),赤字比率平均为6%;我国的赤字比率为2%。比较来看,我国的赤字比率低于工业化国家,虽然比发展中国家赤字比率比较高的国家也低很多,但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这表明,我国的赤字比率比较适中。

  然而,如果与新兴工业化亚洲国家(包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同期情况相比,我们就面临解释困境。这些国家在同期不仅没有赤字,反而有2%的财政盈余比率。其实,这正是这些国家刚刚完成工业化的成果。如果作比较的话,也许同它们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赤字比率进行比较更为适当。18—2022年(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这些国家的赤字比率平均为2%,大大高于我国目前的赤字比率。

  赤字依存度。1990—2022年,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赤字依存度平均为11%,比2022年代中后期(7%)提高了57%;赤字规模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平均为23%,比2022年代中后期(30%)下降了23%;我国的赤字依存度接近23%。比较来看,我国的赤字依存度显然大大高于工业化国家,也高于新兴工业化亚洲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依存度(17%),与发展中国家赤字依存度比较高的国家不相上下。这表明,我国的财政支出中赤字支出所占份额较大,财政状况不佳。

  (二)内债规模

  国债负担率。1991—2022年,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国债负担率平均为30%,赤字规模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债负担率平均为34%,就是新兴工业化亚洲国家(18—2022年为18%, 1991—2022年为15%)也大大高于我国的国债负担率5%。这表明,我国的国债负担率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要求欧盟各国不得超过60%的标准相距还很远,国债规模还有很大的拓展余地(龚仰树,1998)。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我国的国债负担率虽然比其他国家低,但它们的高国债负担率是债务余额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结果。倘若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按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再过三五十年,国债负担率也会很高。第二,更重要的是,我国目前的国债余额增长率已经大大高于实际GDP增长率,甚至比名义GDP增长率高。这表明,我国在非经济衰退的正常经济运行时期,要注意控制国债的发行规模。

  国债依存度。1991—2022年,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国债依存度平均为10%,赤字规模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平均为25%,新兴工业化亚洲国家(18—2022年)为9%,都远远低于我国的国债依存度53%。这再次表明,我国财政支出过多地依赖债务收入,财政处于脆弱状态。

  (三)外债规模

  1990—2022年,我国外债的负债率、偿债率和债务率平均分别为9%、8%和7%,各指标均低于国际公认的安全线20%、25%和100%。再从外债余额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来看,1991—2022年我国外债余额增长率平均为7%,名义GDP增长率平均为4%,这说明,外债余额增长速度没有超出经济发展需要和承受能力。若从实际GDP增长率平均为8%来看,外债余额增长速度稍快了些。总之,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目前的外债规模不会造成债务危机。

  (四)综合分析

  我国的赤字比率比较低,而赤字依存度比较高;国债负担率比较低,而国债依存度却很高,这种现象说明:第一,财政支出占GDP的比率相对较低,或者说,财政动员的社会资源相对要少;二是财政状况本身不佳,但赤字对经济的影响还不会造成严重影响。从中,我们是否能够得出这样一种政策选择:目前担心的并不一定是赤字会给经济造成多么严重的不良后果,而是应当采取主动的财政调整措施,改善财政状况。

  改善财政状况的措施主要有三:第一,扩大财政支出,提高财政支出占GDP比率;第二,在财政支出占GDP比率不变或有所提高的情况下,增加赤字融资渠道之外的融资来源,即增加税收收入;第三,压缩财政赤字。可是,在这三种途径当中,前两种途径都意味着要增加税收收入,而在短期内要使税收收入大幅度提高是很难的。因而,倘若政治经济形势需要,也打算改善财政状况,那么,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压缩赤字。但是,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摆在决策者面前的是一种两难选择:要改善财政状况,就得使2022年以来的经济不景气状况延长存在,下岗职工增多,已下岗的人再忍受更长时期的无工作痛苦;而要尽快走出经济低谷,刺激经济增长,可能就需要以财政状况的恶化为代价。

  综上分析,第一,无论是从赤字比率还是从国债负担率来看,无论是从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还是从的经济职能来看,我国目前的赤字规模是比较适度的,不会引起经济混乱,反而从长期来看还能加快工业化进程。第二,鉴于我国目前财政收入体系状况和财政体制特别是与地方事权、财权(收支)划分现状的局限性,无论是从赤字依存度还是从国债依存度来看,无论是从的宏观调控能力还是从财政状况来看,财政收支规模过小,以至规模不大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也几乎将财政推向崩溃边缘。

  因此,我们的总体结论是:目前的财政赤字规模并不可怕,需要关注的可能是财政状况的恶化趋势;而当前是否要竭尽全力改善财政状况,最终取决于决策者是更关心财政状况,还是更关心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蜡笔1982
◆ 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方法
经济指标分析对比。经济指标是反映经济活动结果的一系列数据和比例关系。
(1) 先行指标如:货币供应量。股票价格指数等。它们可以对国民经济的高峰和低谷进行计算和预测。
(2) 同步指标如:失业率。国民生产总值等。它们反应的是国民经济正在发生的情况,不预示将来的变动。
(3) 滞后指标 如:银行短期商业贷款利率。工商业未还贷款等。
计量经济模型。它是表示经济变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授关系。
(1) 经济变量
(2) 参数
(3) 随机误差
概率预测它实质上是根据过去和现在来推测未来。广泛搜集经济领域的历史和现时的资料是开展经济预测的基本条件,善于处理和运用资料又是概率预测取得效果的必要手段。
◆ 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
1. 宏观经济运行与证券市场
(1)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因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利率水平,汇率水平,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2) 行业因素:行业周期,其它因素。
(3) 公司因素
(4)市场技术因素:股票市场上的投机操作,股票市场规律,证券部门的管制行为。
(5) 社会心理因素
(6) 市场效率因素
(7) 政治因素
2. 宏观经济变动与证券市场
1 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证券价格上帐;
高通胀下的GDP增长证券价格下跌;
宏观控制下的GDP减速增长平稳渐升;
转折性的GDP变动由下跌转为上升;
2 经济周期与股价波动的关系,
3 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温和的稳定的通货膨胀对股价影响较小;
通货膨胀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围内,但经济处于景气阶段,股价也会持续上升;
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很危险的;
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市场
1 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财政政策有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体制转移支付制度在我国财政政策主要是发相机抉择的作用它分为松的财政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减少国债发行;增加财政补贴这些都能刺激股价上涨
当社会总需求不足时,可单纯使用松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支出,增加赤字,以扩大社会总需求;证券价格上涨;当社会总供给不足时,单纯使用紧缩的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赤字,增加公开市场上出售国债的数量,以及减少财政补贴等政策,压缩社会总需求,证券价格下跌;
当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可搭配运用松紧政策,如果支出总量效应大于税收效应,证券价格将上涨;当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时,也可搭配运用松紧的财政政策,压缩支出的紧缩效应大于减少税收的刺激效应,对证券价格不利
2 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工具有: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当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货币乘数变小,市场货币流通量便会相应减少,在通货膨胀时,可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反之,则降低;
再贴现政策它主要着重于短期政策效应;
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要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国债,反之就出售有价证券
我国的货币政策分为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紧的货币政策手段: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时会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
松的货币政策手段:如果市场产品不畅,经济运转困难,资金短缺,设备闲置,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这时应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总的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总需求不足,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时,总需求过大,采取紧的货币政策。
3 利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利率上升,公司借款成本增加,利润率下降,股票价格自然下降。
利率上升,将使负债经营的企业更加困难,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使股票和债券的价格下跌。
利率上升,将吸引资金转向储蓄,导致证券需求下降,证券价格下跌。
4 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本国产品竞争力强,出口型企业将增加收益,进口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将受损。 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将导致资本流出本国,市场价格将下跌。
汇率上升,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提高,进而带动国内物价水平上涨,引起通货膨胀。
汇率上升,为维持汇率稳定,可能动用外汇储备,抛售外汇,减少本币供应量,市场价格将下跌;在同时回购国债时,国债市场价格将上扬。
CATLION123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短期冲击巨大,重新将经济拉回正轨,宏观政策必须加码,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配合财政刺激拉动需求。

3月27日,召开会议,明确将研究推出包括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专项债券规模、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以及刺激消费等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

其中,由于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并不纳入财政赤字率,因此这三方面举措相对,被外界视为应对此次疫情的财政政策“三板斧”。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高瑞东告诉第一财经,这是疫情暴发以来,财政政策相关的最强表态。疫情冲击主要拖累总需求,这种情境下,货币政策相当于是用“绳子推车”,所以需要财政政策发力。作为拉动总需求的关键推手,财政政策将在一揽子宏观政策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货币政策起着配合作用,通过引导利率下行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居民利息负担,从而提振企业家投资动力和居民消费信心。

赤字率将破3%

衡量财政政策扩张程度,一个十分关键的指标是财政赤字率,赤字率越高,财政扩张力度越大。财政赤字率是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而我国财政赤字特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过收入的部分。

2022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也被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而由于近些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赤字率波动向上,前几年曾触及3%顶点,去年为8%。

此次会议明确了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多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财税专家预计,财政赤字率将突破3%,但超过5%可能性较小。

“我国赤字率一直不突破3%,是因为将它作为财政安全的一个心理防线,实际上来自欧盟的3%红线并不科学合理,欧盟一些国家也早已突破这一红线,为更好应对疫情冲击,短期赤字率可以突破3%,但也不宜过高,应该不会超过5%。”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施正文告诉第一财经。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则对第一财经表示,今年的预算赤字率可以提升至5%,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来为新基建提供融资保障,并针对中小民营企业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

中国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倾向于赤字率定在2%。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也认为,今年赤字率大概率将突破3%。2022年名义GDP预计将达到05万亿元,如果赤字率按3%算,那么财政赤字规模为32115亿元。如果赤字率按2%测算,赤字规模为34256亿元。

而2022年财政赤字规模拟定为27600亿元。因此,如果按最保守的财政赤字率3%测算,财政赤字规模将首次突破3万亿元,相比上一年增加4515亿元。

财政赤字规模扩大的原因,一方面是收入减少,其中一部分是受疫情冲击,地方财政收入短收,今年前两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9%,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6%。另一部分是今年新出台超过1万亿元的减税降费新政策,主要目的是减轻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负担,这也造成财政减收。另一方面,财政支出不减反增,比如应对此次疫情各级财政支出超千亿元,扶贫攻坚支出力度也较大等。

特别国债规模或是万亿级

由于特别国债不纳入财政赤字,因此它是财政政策扩张的特殊手段,历史上也仅仅用了两次。

第一次是,于2022年8月向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了2700亿元长期特别国债,所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第二次是2022年第十届全国会第28次会议决定:批准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购买约2022亿美元外汇,作为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毛捷教授告诉第一财经,此次特别国债可能与前两次比较相似,用于补充应对经济发展重大挑战的资本金,但也存在一些差别:一是此次特别国债不用于定向补充国有金融资本,而是为疫情影响下顺利开展“新基建”等补充资本金;二是此次发行特别国债的目标不是降低金融风险,也不是专门针对流动性和通胀压力,而是与地方专项债券一起服务于补短板、筑牢经济新增长点。

明明认为,此次发行特别国债具有支持特定项目的特殊意义,面对百年一遇的疫情以及全球经济增长受其影响而大幅下行的背景,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可支持新基建、民生建设等,支持银行补充资本金、加大对中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等,以及其他财政补贴等,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对于基建投资、促进消费都有积极作用。

多位财税专家认为,此次特别国债将达到万亿元。

明明认为,此次特别国债总的规模将不低于2022年的55万亿元,在全球疫情的干扰下,不排除总量在8万亿~2万亿元附近,但是会分批(期)发行,参考过往,2022年特别国债一共分了八期,2022年第一期规模或将围绕在5000亿~6000亿元,同时项目上也将更加丰富,例如抗疫特别国债等。

毛捷认为,此次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如果过小可能影响政策效果,保守估计在2万亿元以上。

地方专项债超3万亿

地方专项债也不纳入一般公共预算赤字范围,近些年为了稳投资补短板,专项债规模不断攀升,去年达15万亿元。而不少专家预计今年专项债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

明明认为,新增专项债反映对经济预期的态度,预计2022年规模约为35万亿~5万亿元,甚至不排除接近4万亿元规模。

上海财经大学郑春荣教授告诉第一财经,由于地方专项债偿债来源于地方的性基金收入,而这部分收入增长幅度有限,因此专项债规模可能不会有大幅增长。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不宜过度扩大地方专项债规模,这可能造成对市场投资的挤出效应。

目前,已经提前下达了2022年29万亿元专项债。截至3月20日,全国各地发行专项债10233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79%。

这些资金全部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前两个月约554亿元专项债用于项目资本金,这更好地发挥了稳投资补短板效果。

国君宏观预测,如果2022年全部专项债都主要投向基建,而非像往年那样大部分用于土储和棚改,将推动全年基建投资增速达到10%左右。

郑春荣认为,此次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此外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医疗、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领域仍有提升空间。从稳增长和补短板角度看,预计上述几大领域将成为地方债券资金投向的主要方向之一。

部长刘昆今年2月份撰文称,今后一段时间,财政整体上面临减收增支压力,财政运行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单纯靠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行不通,必须向内挖潜,坚持优化结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政策和资金的指向性、精准性、有效性,确保财政经济运行可持续。

货币政策重在降贷款市场利率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会议关于货币政策的表述,将“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摆在首位。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们看来,会议释放了明确信号,定调接下来货币政策调控最核心的任务:降贷款市场利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分析师温彬认为,后续可能通过降低存款基准利率的方式为LPR(贷款市场利率报价)下行创造空间。

市场认为,短期内4月上旬或许就是“降息”的关键窗口。

野村证券预计,未来几周央行可能会分别下调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和1年期MLF中标利率各25个基点。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和世界经济产生更剧烈的冲击,降息幅度将分别扩大至50个基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该如何协调?章俊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货币财调推进稳增长过程中,应以财政为主,货币配合。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也撰文分析,对中国而言,货币政策将继续宽松,但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对冲手段。货币政策的主要作用是流动性纾困,实体经济因疫情所受损失,仍需财政政策补贴来缓解压力,因此当前政策选择上,财政政策优先度或将高于货币政策。

明明告诉第一财经,目前疫情对经济影响主要体现在居民收入和企业盈利下降,需要增加财政支出,支持居民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长。而货币政策要配合财政刺激,为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发行提供好的融资环境,进而拉动实际需求。

yinyuyinyusuzezz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短期冲击巨大,重新将经济拉回正轨,宏观政策必须加码,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配合财政刺激拉动需求。
3月27日,召开会议,明确将研究推出包括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专项债券规模、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以及刺激消费等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
其中,由于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并不纳入财政赤字率,因此这三方面举措相对,被外界视为应对此次疫情的财政政策“三板斧”。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高瑞东告诉第一财经,这是疫情暴发以来,财政政策相关的最强表态。疫情冲击主要拖累总需求,这种情境下,货币政策相当于是用“绳子推车”,所以需要财政政策发力。作为拉动主需求的关键推手,财政政策将在一揽子宏观政策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货币政策起着配合作用,通过引导利率下行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居民利息负担,从而提振企业家投资动力和居民消费信心。
赤字率将破3%
衡量财政政策扩张程度,一个十分关键的指标是财政赤字率,赤字率越高,财政扩张力度越大。财政赤字率是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而我国财政赤字特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过收入的部分。
2022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也被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而由于近些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赤字率波动向上,前几年曾触及3%顶点,去年为8%。
此次会议明确了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多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财税专家预计,财政赤字率将突破3%,但超过5%可能性较小。
“我国赤字率一直不突破3%,是因为将它作为财政安全的一个心理防线,实际上来自欧盟的3%红线并不科学合理,欧盟一些国家也早已突破这一红线,为更好应对疫情冲击,短期赤字率可以突破3%,但也不宜过高,应该不会超过5%。”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施正文告诉第一财经。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则对第一财经表示,今年的预算赤字率可以提升至5%,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来为新基建提供融资保障,并针对中小民营企业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
中国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倾向于赤字率定在2%。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也认为,今年赤字率大概率将突破3%。2022年名义GDP预计将达到05万亿元,如果赤字率按3%算,那么财政赤字规模为32115亿元。如果赤字率按2%测算,赤字规模为34256亿元。
而2022年财政赤字规模拟定为27600亿元。因此,如果按最保守的财政赤字率3%测算,财政赤字规模将首次突破3万亿元,相比上一年增加4515亿元。
财政赤字规模扩大的原因,一方面是收入减少,其中一部分是受疫情冲击,地方财政收入短收,今年前两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9%,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6%。另一部分是今年新出台超过1万亿元的减税降费新政策,主要目的是减轻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负担,这也造成财政减收。另一方面,财政支出不减反增,比如应对此次疫情各级财政支出超千亿元,扶贫攻坚支出力度也较大等。
发行特别国债将支持新基建等投资
特别国债规模或是万亿级
由于特别国债不纳入财政赤字,因此它是财政政策扩张的特殊手段,历史上也仅仅用了两次。
第一次是,于2022年8月向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了2700亿元长期特别国债,所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第二次是2022年第十届全国会第28次会议决定:批准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购买约2022亿美元外汇,作为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毛捷教授告诉第一财经,此次特别国债可能与前两次比较相似,用于补充应对经济发展重大挑战的资本金,但也存在一些差别:一是此次特别国债不用于定向补充国有金融资本,而是为疫情影响下顺利开展“新基建”等补充资本金;二是此次发行特别国债的目标不是降低金融风险,也不是专门针对流动性和通胀压力,而是与地方专项债券一起服务于补短板、筑牢经济新增长点。
明明认为,此次发行特别国债具有支持特定项目的特殊意义,面对百年一遇的疫情以及全球经济增长受其影响而大幅下行的背景,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可支持新基建、民生建设等,支持银行补充资本金、加大对中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等,以及其他财政补贴等,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对于基建投资、促进消费都有积极作用。
多位财税专家认为,此次特别国债将达到万亿元。
明明认为,此次特别国债总的规模将不低于2022年的55万亿元,在全球疫情的干扰下,不排除总量在8万亿~2万亿元附近,但是会分批(期)发行,参考过往,2022年特别国债一共分了八期,2022年第一期规模或将围绕在5000亿~6000亿元,同时项目上也将更加丰富,例如抗疫特别国债等。
毛捷认为,此次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如果过小可能影响政策效果,保守估计在2万亿元以上。
地方专项债超3万亿
地方专项债也不纳入一般公共预算赤字范围,近些年为了稳投资补短板,专项债规模不断攀升,去年达15万亿元。而不少专家预计今年专项债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
明明认为,新增专项债反映对经济预期的态度,预计2022年规模约为35万亿~5万亿元,甚至不排除接近4万亿元规模。
上海财经大学郑春荣教授告诉第一财经,由于地方专项债偿债来源于地方的性基金收入,而这部分收入增长幅度有限,因此专项债规模可能不会有大幅增长。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不宜过度扩大地方专项债规模,这可能造成对市场投资的挤出效应。
目前,已经提前下达了2022年29万亿元专项债。截至3月20日,全国各地发行专项债10233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79%。
这些资金全部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前两个月约554亿元专项债用于项目资本金,这更好地发挥了稳投资补短板效果。
国君宏观预测,如果2022年全部专项债都主要投向基建,而非像往年那样大部分用于土储和棚改,将推动全年基建投资增速达到10%左右。
郑春荣认为,此次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此外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医疗、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领域仍有提升空间。从稳增长和补短板角度看,预计上述几大领域将成为地方债券资金投向的主要方向之一。
部长刘昆今年2月份撰文称,今后一段时间,财政整体上面临减收增支压力,财政运行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单纯靠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行不通,必须向内挖潜,坚持优化结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政策和资金的指向性、精准性、有效性,确保财政经济运行可持续。
货币政策重在降贷款市场利率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会议关于货币政策的表述,将“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摆在首位。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们看来,会议释放了明确信号,定调接下来货币政策调控最核心的任务:降贷款市场利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分析师温彬认为,后续可能通过降低存款基准利率的方式为LPR(贷款市场利率报价)下行创造空间。
市场认为,短期内4月上旬或许就是“降息”的关键窗口。
野村证券预计,未来几周央行可能会分别下调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和1年期MLF中标利率各25个基点。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和世界经济产生更剧烈的冲击,降息幅度将分别扩大至50个基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该如何协调?章俊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货币财调推进稳增长过程中,应以财政为主,货币配合。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也撰文分析,对中国而言,货币政策将继续宽松,但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对冲手段。货币政策的主要作用是流动性纾困,实体经济因疫情所受损失,仍需财政政策补贴来缓解压力,因此当前政策选择上,财政政策优先度或将高于货币政策。
明明告诉第一财经,目前疫情对经济影响主要体现在居民收入和企业盈利下降,需要增加财政支出,支持居民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长。而货币政策要配合财政刺激,为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发行提供好的融资环境,进而拉动实际需求。
杭椒牛柳
财政收入 赤字 支出 和地方预算草案 财政支出 财政预算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公共财政 企业的亏增补贴 财政能力 GDP 准公共性 三农方面的支出 预算体制改革 部门预算 自由裁量权 收支两条线 行政事业性收费 罚没收入 预算 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事业预算 基本建设预算 行政经费 基本支出 公共 收支分类 审计 税制 转移支付 分税制 公共服务水平 战略性的资源 一般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 税收返还 三奖一补 货币政策 征管能力 结构性过热

一个问题跨了三年 实在太惨了~~~希望老师以后还考这个吧~

相关问答

经济师赤峰有补贴吗

待遇在东北还是十分不错的。中建八局东北公司总部设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经营区域遍及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等地区,根据地区的不同,补贴待遇也有所区别,如果在大连就没有补贴,如果在沈阳大概在500,赤峰周围大概在2400,华东地区那就更高了,得有4000多的补贴。八局东北各个分公司都有自己的优势,如果你……

屈小兔.

经济师赤峰补贴政策

国家的财政政策有:1,财政收入,他主要包括:各项税收,专项收入,其他收入,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2,财政支出,包括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3,赤字或节余,包括发行国债和向银行借款国家的货币政策有:1,贴现率与在贴现率2,同业拆借利率3,回购利率当国家要调节过热的经济增长时,他们所采取的措施是逆经济风向而……

美利达达道路

经济师财政补贴政策

基层官员喜欢搞基建投资,而非直接给企业、给民众发补贴,因此必须克服基层官员个人利益动机的影响文|余智编辑|苏琦新冠疫情对中国的宏观经济造成了重大负面冲击。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长率为负8%,为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季度负增长。目前全国各地复工复产已经逐步展开,但部分地区与行业的恢复情况还不理想。加上世界其他……

虎呆呆漫步

经济师财政赤字政策

财政赤字安全警戒线按赤字占GDP的比重衡量,它的指标值是3%。对财政赤字风险性的评价,国际上通常用四个指标:一是财政赤字率,即赤字占GDP的比重,一般以不超过3%为警戒线;二是债务负担率,即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一般以不超过60%为警戒线;三是财政债务依存度,即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当年……

0脾氣钚壞0

中级经济师赤峰有补贴吗

摘要您好,据我了解,初级经济师只是对从事经济的通,称呼,考试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岗位选择对应的专业,除了公课,专业工作实务是根据岗位来定的,补贴国家没有规定,只是企业的一个标准咨询记录·回答于2022-06-16初级经济师一个月补贴多少钱您好,据我了解,初级经济师只是对从事经济的通,称呼,考试人员可以……

yangdan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