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师 > 江苏中级经济师人社

江苏中级经济师人社

最新回答

柔情似水9999
南京财经略胜一筹
南京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学为主,兼有法学、工学、文学、理学等学科的江苏省属重点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学校现有产业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统计学等4个江苏省重点学科;电子商务实验室和粮油品质控制及深加工技术实验室等2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产业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统计学等2个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经济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食品科学与工程、统计学2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统计学、会计学、贸易经济等3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法学、经济学等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市场营销等4个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财政学等3个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南京审计学院是我国唯一以“审计”命名的财经类高等院校。学校前身为始建于2022年的南京财贸学院;2022年更为现名;2022年由直属;202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22年,调整为江苏省与合作共建、以江苏省为主;2022年,原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南审,组建新的南京审计学院;2022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资格。
为全国审计、金融、其他经济部门,以及世界四大会计事务所和企事业单位培养与输送了大批实践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南京师范大学充分发挥“211工程”建设的主导作用和学科学位点建设的龙头作用。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6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7个,江苏省重点学科21个,江苏省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5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8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16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本科专业7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学科已涉及文、史、哲、教、理、工、经、法、管、农、医等门类。
目前拥有重点研究机构27个,其中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体育社会科学和体育文化重点研究基地各1个,全国妇联妇女与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1个,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江苏省老年学研究基地1个;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7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江苏省科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个。“十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和课题4项(其中主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2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杰出青年基金1项,主持“863”专题项目14项、“973”预研项目2项);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论文3篇;获得授权专利287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38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91项(其中2项成果获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2部专著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文库”,1项成果入选202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京城第一伪娘

为进一步扩大选拔任用工作,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2022年8月29日至9月4日江苏省委组织部对一批省管领导进行任职前公示,此次调整涉及多位国企一把手。

记者在任职公示中看到,此次名单主要涉及国企和高校,其中包括江苏省国信资产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汇鸿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国企一把手。

通报称,根据规定,经江苏省委研究决定,对下列同志进行任职前公示:

1、王晖,现任省国信资产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事。男,2022年7月生,汉族,江苏徐州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2022年6月加入中国党,2022年4月参加工作。拟任江苏省委领导班子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

2、张剑,现任江苏汇鸿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男,2022年12月生,汉族,江苏丰县人,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2022年5月加入中国党,2022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江苏省委领导班子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

3、魏红军,现任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男,2022年10月生,汉族,江苏南京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高级农经师,2022年3月加入中国党,2022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江苏省委领导班子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

4、浦宝英,现任江苏省国信资产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党委委员。女,2022年7月生,汉族,江苏苏州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高级会计师,2022年9月加入中国党,2022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江苏省委领导班子企业总经理。

5、王远见,现任江苏省海外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副、党委委员、董事。男,2022年10月生,汉族,江苏阳人,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会计师、高级国际商务师,2022年7月加入中国党,2022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江苏省委领导班子企业。

6、孙宝成,现任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男,2022年10月生,汉族,江苏淮安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会计师,2022年11月加入中国党,2022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江苏省委领导班子企业。

7、程纯,现任南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男,2022年10月生,汉族,江苏东台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二级,2022年7月加入中国党,2022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江苏省属本科院校党委书记。

8、施卫东,现任江苏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镇江市副,九三学社省委副主委、镇江市委主委。男,2022年2月生,汉族,江苏如东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二级,九三学社成员,2022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江苏省属本科院校校长

信息公开有助于。

群群群群超爱吃

·政治经济学硕士点简介
南京财经大学位于江苏省省会南京市,是一所以经济类学科为主,兼有法、文、理、工等学科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22年被江苏省人民确定为“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现有35个本科专业,22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是江苏省经济类专业最齐全、规模最大的财经院校。
政治经济学专业是我校经济学门类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的支柱性二级学科专业,2022年被批准为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2022年被评为校重点学科。以本专业研究生硕士学位授权点为主要支撑的经济学院经济学本科专业,2022年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2022年评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西方经济学硕士点简介
西方经济学是我校重点学科,学科专业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现有西方经济学专任教师2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讲师9人,博士和在读博士17人,都毕业于国内外名牌大学。我校自2022年开始招收西方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竞争力研究;开放经济的增长与波动规律研究;制度设计及转型经济研究。
·数量经济学硕士点简介
本专业致力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有创新意识,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良好品德,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专业知识方面应该既掌握好传统的数学理论,又掌握好现代的数学前沿研究成果,既掌握好古典的经济学理论,又掌握好现代的经济学流派学说,不仅将它们融会贯通,而且善于在观察和处理现实经济生活中灵活应用;成为具有坚实的数量经济学理论基础与较深入的专门知识,较全面地了解某一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并进入该方向的研究前沿,具有从事数量经济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决心为建设服务的数量经济学专门人才。 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的专门知识,从事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和应用一门外国语。具有健康的体格。
·应用统计学硕士点简介
统计学系是南京财经大学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2022年招收首批本科生。统计学系现设有一个统计学本科专业,有统计学、数量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三个专业的硕士点。2022年统计学专业被确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 2022年统计学学科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22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022年遴选为江苏省统计科学研究基地。统计学系自建立以来,始终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坚持科研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实践,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现已成为江苏省和全国统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统计学系现有教师28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0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82%;博士学位获得者14人,硕士学位获得者10人,在读博士5人,硕、博士学位比例为7%。教师中获特贴、全国教育劳模、省特贴、入选江苏省“333工程”和“青蓝工程”、省优秀教师、省师德先进个人和省优秀党员共10人次。2022年,统计学学科梯队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 统计学系教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5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项,基金项目3项;在《经济研究》、《统计研究》、《经济科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工程理论与实践》等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10篇;出版专著3部、编著2部,教材2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6项。 在教学及其改革方面,2022年以来已经建成的江苏省精品(优秀)课程有:《国民经济统计》、《计算机在统计中的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统计学专业课程群》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课程群。2022年以来主编、副主编教材各1部,承担各级教改课题10项,获得各级教学教改成果奖16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项7项。《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统计学多元化培养模式》获2022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优化课程体系,搭建资源平台,培养高素质统计本科人才》获2022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建成《统计学》国家精品课程。
·统计学硕士点简介
统计学学科于2022年经学位办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现已招收3届硕士研究生。经过多年积累,本学科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统计、评价方法选择与优化、教育与人力资源统计评价、农村经济统计分析等4个具有相对优势和显著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2022年以来,出版学术专著10多部,在《经济研究》、《统计研究》、《经济科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国家哲社项目4项、江苏省软科学项目5项、江苏省哲社项目6项、其它部级项目10多项;获部省级科研、教学奖励20余项。统计学本科专业被确定为江苏省本科品牌专业,2022年通过验收,统计学学科2022年被评为江苏省省级重点学科。 统计学学科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结构互相支撑,在教学、科研两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的高职称、高学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6人,博士8人,在读博士生3人。教师中有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全国教育劳模1人,享受、省特殊津贴2人。2022年12月,该学科梯队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梯队成员尚卫平教授曾主持江苏省软科学项目“江苏省可持续发展评价、预警与路径选择”,发表的论文《贫困测度方法研究》获国家2022年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并在国家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现正主持国家重点项目和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的研究。白先春博士城市化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持了江苏省哲社项目“江苏城市化:计量评价与质量监控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多篇。本方向围绕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城市化统计测度、区域环境承载力、收入不平等性测定、环境质量评价与成本分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等进行专题研究,取得系列成果,共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多项,在《统计研究》、《财经研究》、《中国软科学》、《中国经济问题》、《经济科学》、《工程》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篇,对统计学理论的拓展和深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应用方面,本方向先后承担地方项目及企事业单位项目20多项,多次为江苏省各地市、部门、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评价方法选择与优化:本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为杨益民教授,主要以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研究对象,从事评价方法选择和优化的研究。侧重将经济统计、数理统计、运筹学等学科知识和经济学原理有机结合,针对经济、教育、社会发展中若干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新的评价方法选择标准,建立新的优化模型和优化算法;侧重寻求社会发展品质标志的量化途径和教育、高新技术产业等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综合评价方法。本方向研究在国内外已产生较大影响,杨益民教授长期从事评价方法选择和优化研究,20世纪2022年代末便在国际上率先进行计划评审技术(PERT)中离散型时间分布模型的研究(《Mathematical Reviews》90m:94024评价结论),研究综合评价中指标权重的研究论文“AHP中整体一致性判别及校正”被《Mathematical Reviews》收评(MR2081453);完成的省级软科学项目“CSE-顾客满意为准则的企业工程”研究,将可拓学和运筹学方法相结合,在进行充分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用层次分析法和可拓学方法建立了顾客满意模型,提出了解决诸多矛盾问题的关键矛盾法,应用于“南京新百”取得丰厚经济效益,提出的关键矛盾法被国内学者多次引用(蔡文:可拓论及其应用,《科学通报》2022年第7期),经专家评审为国内领先水平,基于该项目所做的研究工作,分别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在模型优化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的研究先后获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国家课题“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的综合评价方法” 获国家2022年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关于高等教育发展模型研究的论文“从生源状况高等教育的潜在危机”被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22年12期全文转载,产生较大影响;先后主持省软科学、国家、省教育厅项目10多项。梯队成员陶用之教授在国内较早开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统计体系相关性研究,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统计创新”观点的论文在“第三次中日经济统计国际讨论会”上交流,引起包括著名统计学家李成瑞在内的中、日学者关注,对官方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成果,受到实际工作部门重视,被江苏省农调局、南京市等用以改进提高数据质量,收效明显,对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被认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江苏省科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统计体系相关性研究”课题鉴定意见),现正主持国家哲社项目和江苏省软科学课题的研究;管于华副教授在评价方法的计算机实现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正主持国家和江苏省教育厅的相关项目。本方向注重研究成果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先后完成“南京新百”顾客满意工程和南京超市选址等具重要实际价值的应用项目,完成南京市等地方决策咨询项目10多项。 2022年以来,本研究方向成员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江苏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多项,在《经济研究》、《统计研究》、《中国统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工程理论与实践》、《工程》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7项。 不确定性问题的统计决策:本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为李群教授,本方向将统计学、概率论和运筹学方法有机结合,以中国的社会经济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不确定性的因素做深入细致地分析,构建灰色、模糊等各类模型,针对人才战略、小城镇建设、金融风险等诸多问题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给出恰当的分析方法,为决策提供依据。该方向的研究弥补了确定性方法在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中的缺陷,丰富了研究不确定性问题的决策模型,推动了不确定性理论的发展与应用。李群教授在20世纪2022年代初就开始从事不确定性理论及其在社会经济问题决策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了扰动属性优化模型、灰色L—Q优化模型等创新模型,在不确定性决策模型及其应用领域已步入研究前沿。其专著《不确定性数学方法研究及其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著名经济学家汪同三为此书写了序言,该书还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嗣赢等研究员的较好评价;发表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上的论文受到李京文、汪同三等专家的关注并对论文的学术观点给予肯定;有关不确定性理论研究的系列论文获得了省青年科技奖、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奖励,此外,探索决策模型的应用创新,从事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优化匹配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李群教授先后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人事部“十一五”人才规划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项目、江苏省哲杜基金项目多项,还参加起草了中财办、国家统一部署的人事部项目“人才强国战略中长期规划研究报告”,受到人事部的高度评价;“中国人才发展量化分析与预测”被《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1》收录,引起国内同行的关注。梯队成员陈耀辉副教授在数理统计方法的决策应用研究方面形成特色,在研究中注意将统计学和数理统计方法等相结合,针对金融等领域的问题,提出新的决策方法,建立与优化决策的数理模型。本方向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工程理论与实践》、《 Science and s Engineeng》、《工程》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文章80余篇,出版专著2部,省部级课题多项;其中,“加入WTO后经济成份多样化的模糊最优经济布局研究”、“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不确定性统计评价方法研究”等多项省部级课题,受到了同行专家的关注和肯定。本方向在围绕经济发展综合研究决策模型的同时,还研究决策模型的政策应用等有关问题,并与国家人事部、国家、组织部、山西省委人才工作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事科学院等部门和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中长期合作研究关系。多年来,本研究方向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我国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相应的理论指导作用。 农村经济统计分析:本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为胡荣华教授,本方向侧重于综合运用统计学、人口学、经济学和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农村经济角度揭示人口和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各相互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研究工作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结合,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社会的影响中去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应用论和定量研究方法,揭示食物、环境、能源、经济发展与人口(FEEEP)之间的关系,探索江苏宏观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江苏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服务的能力。充分利用学术骨干的专业特长,将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和方法引入可持续发展研究,特别注重绿色GDP核算理论和方法研究。本方向在FEEEP相关性研究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胡荣华教授先后主持省、部级项目多项。在主持江苏省软科学重点项目 “江苏食物、环境、能源、经济发展与人口(FEEEP)关系的定量研究”过程中,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首次揭示了FEEEP五者间的关系。在负责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粮食安全与成本优化研究”的分报告中,首次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成本进行了测算,并提出了“适度的粮食安全及其合理的粮食安全成本”的政策建议,本成果获2022年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现正主持国家项目“我国FEEEP相关性和协调性的统计研究”和江苏省软科学项目“江苏省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的研究。对农村经济核算体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具有特色,如梯队成员朱琴华教授关于农村GDP核算的研究受到国内著名统计学家邱东教授的关注(邱东:2022-2022年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点评,《统计研究》2022年第9期)。本方向将绿色GDP核算的理论和方法纳入宏观经济发展研究,体现了定性定量结合的研究特点。在绿色国民核算体系的研究和建立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具有一定优势。梯队成员李刚副教授的论文“中国对外贸易生态环境代价的物质流分析”获国家2022年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他所主持的“生态风险测算方法及其实证研究”(国家科研项目,2022)重点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论述了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本方向承接省、部、教育厅科研项目近20项,承接地方、企事业单位项目30多项,在《中国工业经济》、《统计研究》、《财经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

绿色拇指跳

截至2022年1月,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2个,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4个;享受特殊津贴专家12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1人、江苏特聘教授3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35人(其中第二层次2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0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9人、“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9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先进集体2个,先进个人2人。截至2022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1340人,其中,专任教师881名,教授109名,博士(含在读)420名。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审计学教学团队(尹平、2022年);
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2个):审计学教学团队(尹平、2022年)、金融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蔡则祥、2022年);
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4个):“现代审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科技创新团队、“区域金融创新研究”科技创新团队、“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效应研究”科技创新团队、“主义与当代中国学术发展研究”科技创新团队;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王叙果、李乾文
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汪祖杰、李凤鸣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1月,学校有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5个,江苏省品牌专业2个;江苏省特色专业6个;江苏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和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各1个。
从2022年到2022年,承担国家和省级规划教材、立项建设精品教材9项,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21项;获得国家级教材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精品(优秀)课程18门,省级精品(优秀)教材奖17项,省级多媒体教学课件奖21项。审计高等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国家级、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一览表 序号 类别 专业名称 学院 负责人 批准时间 批准文号 1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审计学 国际审计学院 时现 2022年 教高函[2022] 31号 2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金融学 金融学院 汪祖杰 2022年 教高函〔2022〕21号 3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财政学 经济学院 裴育 2022年 教高函[2022]15号 4 省级品牌专业 审计学 国际审计学院 尹平 2022年 苏教高[2022] 1 号 5 省级品牌专业 金融学 金融学院 汪祖杰 2022年 苏教高[2022] 18号 6 省级特色专业 财政学 经济学院 裴育 2022年 苏教高[2022] 18号 7 省级特色专业 信息与信息 信息科学学院 张金城 2022年 苏教高[2022] 18号 8 省级特色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院 李群 2022年 苏教高〔2022〕8号 9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会计学 会计学院 杨政 2022年(立项) 苏教高〔2022〕26号 10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工商 学院 何平 2022年(立项) 苏教高〔2022〕26号 “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类)一览表 序号 专业(类)名称 包含专业 批准时间 批准文号 1 金融学类 金融学、保险、信用、投资学 2022年 苏教高〔2022〕23号 2 财政学类 财政学、税务、经济学、统计学 2022年 苏教高〔2022〕23号 3 工商类 会计学、财务、工商、市场营销 2022年 苏教高〔2022〕23号 4 科学与工程类 信息与信息、电子商务、工程 2022年 苏教高〔2022〕23号 5 审计学专业   2022年 苏教高〔2022〕23号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名称 学院 负责人 批准时间 批准文号 复合型应用性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金融学院 卢亚娟 2022年 苏教高〔2022〕25号 第三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 名称 学院 负责人 批准时间 批准文号 第三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 外国语学院 程冷杰 2022年 教高司函[2022]28号 江苏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审计模拟实验室、金融实验教学中心、企业、信息
精品课程 类别级别名称学院主持人获奖/立项时间批准文号备注精品课程省级证券投资学金融学院张维2022年苏教高〔2022〕65号一类优秀课程省级国际贸易经济学院盛晓白2022年苏教高〔2022〕65号一类优秀课程省级公共体育体育部王达2022年苏教高〔2022〕65号二类优秀课程省级思想道德修养政治行政学院郭建新2022年苏教高〔2022〕65号二类优秀课程省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国际审计学院时现2022年苏教高[2022] 19号一类优秀课程省级经济应用文写作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张映光2022年苏教高[2022] 19号二类优秀课程省级大学英语外国语学院程冷杰2022年苏教高[2022] 19号二类优秀课程省级审计学原理国际审计学院李凤鸣2022年苏教高[2022] 13 号一类精品课程省级货币银行学金融学院汪祖杰2022年苏教高[2022] 13 号二类精品课程省级财政学经济学院裴育2022年苏教高[2022] 13 号二类精品课程省级信息信息科学学院张金城2022年苏教高[2022] 13 号一类精品课程省级审计国际审计学院尹平2022年苏教高〔2022〕33号精品课程省级货币银行学金融学院汪祖杰2022年苏教高〔2022〕33号精品课程省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政治行政学院郭建新2022年苏教高〔2022〕33号精品课程省级内部审计学国际审计学院时现2022年苏教高〔2022〕19号精品课程省级财务会计学院朱明秀、施平2022年苏教高〔2022〕19号精品课程省级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金融学院蔡则祥2022年苏教高〔2022〕19号精品课程省级信息审计信息科学学院张金城2022年苏教高〔2022〕19号精品课程精品教材 类别级别名称学院主持人获奖/立项时间批准文号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编国家税收学经济学院蒋大鸣2022年教高[2022] 9 号“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货币银行学金融学院蔡则祥2022年教高[2022] 9 号“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级英语阅读教程外国语学院王守仁 程冷杰2022年教高[2022] 9 号“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会计制度设计国际审计学院李凤鸣2022年教高函[2022] 3号“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审计学原理国际审计学院李凤鸣2022年教高函[2022] 3号“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会计制度设计国际审计学院李凤鸣2022年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货币银行学金融学院蔡则祥2022年 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信息(第二版)信息科学学院张金城2022年苏教高〔2022〕23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审计学原理(第三版)国际审计学院李凤鸣2022年苏教高〔2022〕23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建设项目审计国际审计学院时现2022年苏教高〔2022〕26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现代保险学导论金融学院汪祖杰2022年苏教高〔2022〕26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会计制度设计(第二版)国际审计学院李凤鸣2022年苏教高〔2022〕29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审计理论与实务国际审计学院尹平2022年苏教高〔2022〕29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现代货币金融学金融学院汪祖杰2022年苏教高〔2022〕29号江苏省立项建设精品教材企业财务审计国际审计学院王会金2022年苏教高〔2022〕29号江苏省立项建设精品教材经济刑法学法学院孙国祥 魏昌东2022年苏教高〔2022〕29号江苏省立项建设精品教材法理学法学院程乃胜2022年苏教高〔2022〕29号江苏省立项建设精品教材审计经济分析经济学院裴育2022年苏教高〔2022〕23号江苏省立项建设精品教材现代货币金融学金融学院汪祖杰2022年苏教高〔2022〕23号江苏省立项建设精品教材审计理论与实务国际审计学院尹平2022年苏教高〔2022〕26号江苏省立项建设精品教材新编国家税收经济学院蒋大鸣2022年苏教高〔2022〕26号江苏省立项建设精品教材信息审计信息科学学院张金城2022年苏教高〔2022〕26号江苏省立项建设精品教材公共部门绩效政治行政学院胡宁生2022年苏教高〔2022〕26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信息审计信息科学学院张金城2022年苏教高〔2022〕27 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内部审计学国际审计学院时现2022年苏教高〔2022〕27 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现代企业财务审计(第三版)国际审计学院王会金2022年苏教高〔2022〕27 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政治行政学院胡宁生2022年苏教高〔2022〕27 号教学成果 级别名称学院主持人获奖/立项时间批准文号备注国家级审计高等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国际审计学院王家新等2022年教高[2022]12号二等奖省级挖掘行业资源 遵循高等教育规律 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审计学院王家新等2022年苏教高〔2022〕31号一等奖省级财经类专业“三创”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学院尹平等2022年苏教高〔2022〕31号二等奖省级金融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金融学院汪祖杰等2022年苏教高〔2022〕2号一等奖省级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法学院程乃胜等2022年苏教高〔2022〕2号二等奖省级审计高等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国际审计学院王家新等2022年苏教高[2022]37号特等奖省级文学语言类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与课程集群建设相结合的探索实践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张映光等2022年苏教高[2022]1号二等奖省级高校学生学习支持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教评办张芊等2022年苏教高[2022]1号二等奖省级经济学阶梯网站互动教学经济学院裴育等2022年苏教高[2022]1号二等奖省级案例教学法在《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学院胡凤玲2022年苏教高〔2022〕5号二等奖省级《内部控制学》教材国际审计学院李凤鸣2022年苏教高〔2022〕5号二等奖省级中文类课程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张映光2022年苏教高〔2022〕5号二等奖省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结构与教学方法研究经济学院许成安2022年苏教高〔2022〕5号二等奖省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经济学院张芊2022年苏教高〔2022〕5号二等奖2022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22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被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评为“全球培养ACCA人才最多大学”、授权为“全球白金级培训机构”。 截至2022年1月,南京审计大学拥有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重点序列学科1个,“十二五”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十二五”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
●重点学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2个):审计科学与技术、现代审计科学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重点序列学科(1个):应用经济学学科
“十二五”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理论经济学
“十二五”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法学、公共、统计学
●硕士学位授予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个)
工商、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截至2022年1月,学校拥有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点)1个,“公共工程审计”、“审计信息工程”、“金融工程”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现代审计和金融风险研究中心
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点)(1个):审计信息工程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3个):江苏省公共工程审计实验室、江苏省审计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金融工程重点实验室 2022年-2022年,学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32项,参与了重要政策和法律法规建设工作以及重大理论课题的攻关。学校承担了“2022年国际奥林匹克青年运动会(南京)财务预算方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台山核电有限公司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信息与风险控制”等课题。
在《经济研究》、《中国科学》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39篇,在CSSCI/CSCD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79篇,出版学术专著128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5项。 馆藏资源 据图书馆2022年12月官网信息显示,南京审计大学图书馆由浦口馆和莫愁分馆组成,馆舍总建筑面积达35257平方米,共有阅览座位3568个。共拥有各类图书160万册,电子图书335万种,中文电子期刊9000余种,外文电子期刊5000余种,中文数据库33个,外文数据库15个,存储资源容量达70TB;订购中外文期刊1566种,中外文报纸151种。 学术刊物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是由南京审计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2022年2月正式创刊并公开发行,双月刊,刊号为32-1724/F。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国民经济、金融与保险、公共、财政与税收、法学研究、企业、会计与财务、审计研究、文史哲、高教研究等。
学校主办的《审计与经济研究》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中国审计评论》(Auditing Review of China)是由南京审计大学现代审计和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分会共同主办、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期刊致力于中国审计学术研究,同时又与国际惯例接轨。每年出版两期,创刊号第1期于2022年7月15日出版;每期刊登篇幅5万字左右的学术论文约10篇。

shenli83浪漫满屋
江苏工业学院,没错的!
  江苏工业学院是一所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设有4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学、法学六大学科门类;拥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弘扬“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校是江苏省为发展石化产业于2022年创办的全日制本科高校,初创时校名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和常州分院。2022年经批准,正式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定址常州。2022年,我校由江苏省与中国石化总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联合办学。2022年成为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的部属院校,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22年,全国部属院校体制调整,我校成为一所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2022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
  学校现有武进和白云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91亩(不含怀德学院占地,下同),教学行政用房36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9万元,图书馆纸质文献32万册。
  为适应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需要,建校初期开设了基本有机合成、化工机械等本科专业。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化工、机械、材料等学科逐渐发展成我校的优势学科。在此基础上,学校的学科门类和专业数量不断拓展,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院校。学校现有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数理学院、经济学院、法学与公共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部等10个教学院系,另有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2个二级教学单位和设置的怀德学院,共设有42个本科专业。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现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共1175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33人。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持续推进,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自2022年以来,先后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爱尔兰梅努斯国立大学、德国维尔茨堡-施韦因富特应用科技大学开设了合作办学和校际交流项目,合作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本科教学为中心,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拥有化学工艺、材料学、化工过程机械、油气储运工程4个省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精细化工)、化工过程机械2个部级重点学科,精细化工、化学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3个省级优秀学科梯队,精细石油化工、油气储运技术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油气井口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中心,化学化工基础实验中心、机械技术基础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3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油品储运与化工主体工艺设计等6个国家级、省级设计资质,应用化学1个省级品牌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油气储运工程2个省级特色专业。在近两次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2022年以来,我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子课题、“973”子课题以及省重大项目25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我校还承担了由德国、意大利、中国和孟加拉四国高校联合申报的“用膜技术进行水处理研究”的欧盟合作项目。“十五”期间科研到款年均增长9%,2022年科研到款达2550多万元,教师人均科研到款在全省高校中处于较高水平。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2项,常州市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2022年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国高校百强。2022年以来,科技成果在省内115所高校中排名第14-17名。SCI、EI、ISTP三大索引排名位列全国高校前150-200名。2022年7月,在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大会上,我校被评为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建校初期,我校教师大多来自全国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工程实践能力强。在这批教师的带领和影响下,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我们积极加强教师的引进和培养,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不断增加。现有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3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者80人,副高职称者20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98人,硕士学位者400人。教师中先后有29人享受特殊津贴,5人入选中石化直属院校学科带头人,17人次入选江苏省“333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7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
  学校以“大工程观”为指导,着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实践能力、综合知识、思维、协作品质和创新精神,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高。2022年,我校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江苏赛区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学校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学校是江苏省校风建设优秀单位和江苏省文明学校,连续十年被评为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三次被、、团、全国联合表彰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社会实践小分队多次被评为江苏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
  在2022年的程中,我们大力弘扬“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我校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建校以来已有一万八千余名毕业生在石化行业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工作,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技术中坚和骨干。中石化高级副兼财务总监戴厚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徐留平,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陆东,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芮新生,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高正明、陈群等,是我校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扬子石化是中石化下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校先后有近600名毕业生在该企业从事技术或工作,有30余人成为中高层人员,3人成为公司级领导。中石化集团南京设计院的7位院级领导中有4位毕业于我校;在扬子石化、燕山石化、仪征化纤、金陵石化、齐鲁石化、九江石化、安庆石化等一大批石化企业,我校毕业生大都成为企业和技术开发的骨干力量。我校学科专业的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我校的创建,常州地区化工产业迅速发展,现已成为支柱产业。常州现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企业1700多家,这些企业中绝大多数有我校的毕业生担任技术骨干或骨干。常州市2022年利税排名前10位的化工企业中有5家由我校毕业生担任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常州市是全国三大塑料加工基地之一,我校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大量毕业生在这些企业中担任技术和骨干。2022年常州市十大杰出青年中有2位毕业于我校。我校广大毕业生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相关问答

江苏经济师查社保吗

摘要你好,根据江苏2022年二建报考,江苏二建成绩发布后需要进行考后,但未提及社保要求,所以你可以放心,不会查社保的咨询记录·回答于2022-08-20江苏省二建考试考过了要查社保吗?你好,根据江苏2022年二建报考,江苏二建成绩发布后需要进行考后,但未提及社保要求,所以你可以放心,不会查社保的目前……

1987分撒风

江苏中级经济师人社

蒋东良,男,汉族,江苏宜兴人,2022年5月出生,上海交通大学高级工商硕士,是中国“EMBA十大社会责任领袖”之一。中文名蒋东良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中国目录1个人简介2获奖情况3社会兼职蒋东良个人简介编辑蒋东良男,汉族,江苏宜兴人,2022年5月出生,中员,上海交通大学高级工商硕士,享受特殊津贴,……

lisabaobao99

中级经济师江苏人事

蒋东良,男,汉族,江苏宜兴人,2022年5月出生,上海交通大学高级工商硕士,是中国“EMBA十大社会责任领袖”之一。中文名蒋东良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中国目录1个人简介2获奖情况3社会兼职蒋东良个人简介编辑蒋东良男,汉族,江苏宜兴人,2022年5月出生,中员,上海交通大学高级工商硕士,享受特殊津贴,……

miumiu2002

江苏中级人力经济师

有三个校区,一个在南京市区福建路,一个在仙林大学城,一个在南京和镇江的交界处。南京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类学科为主,经济学、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江苏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全国粮食行业(南京)教育培训基地、江苏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始建于2022年的粮食部南京粮食……

我是漂亮小小妞

江苏中级经济师查社保吗

摘要你好,根据江苏2022年二建报考,江苏二建成绩发布后需要进行考后,但未提及社保要求,所以你可以放心,不会查社保的咨询记录·回答于2022-08-20江苏省二建考试考过了要查社保吗?你好,根据江苏2022年二建报考,江苏二建成绩发布后需要进行考后,但未提及社保要求,所以你可以放心,不会查社保的目前……

留留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