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注册会计师 > 注册会计师在调整

注册会计师在调整

最新回答

陈达文文

审计后分录调整,具体做法如下:

(1)调表不调账;

(2)使用报表项目;不能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3)调整方法:将被审计单位错误的分录与正确的分录对比,形成调整分录。

错误分录中有的项目,正确分录不应有——反向冲回;

错误分录中没有的项目,正确分录中应有——补记;

错误分录和正确分录均有的项目,金额错——调差额;

错误分录和正确分录均有的项目,金额正确—不调;

审计分录: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审计调整的问题 当发现应当调整的事项时,注册会计师就应当编制报表审计调整分录,并且建议被审计单位对报表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主要是针对以往审计年度会计报表的调整分录,被审计的单位并未在期后对账簿进行相应调整而引起的现审计年度的审计调整分录。审计调整是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后,为使审计后的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达到合法、公允,而对审计中发现的审前报表中存在的会计误差进行的调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会计调整分录

小捞出吱吱吱
审计调整分录是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成果的一种体现。主要是针对以往审计年度会计报表的调整分录,被审计的单位并未在期后对账簿进行相应调整而引起的现审计年度的审计调整分录。审计调整是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后,为使审计后的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达到合法、公允,而对审计中发现的审前报表中存在的会计误差进行的调整。
  1、根据审计准则,审计的总目标是对会计报表的合法公允发表意见,所以注册会计师要完成的任务是调整出正确的会计报表,而不是为企业调账。要分清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
  2、审计调整分录使用的不是会计科目,而是直接采用会计报表项目编制的,是注册会计师用来调整会计报表的,而不是被审计企业用来调账的会计分录。
  3、因为除“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之外的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上不再反映,涉及准备金的错报可以利用报表项目作为科目,比如“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4、在审计调整时不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而是直接通过“未分配利润”科目调整。因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一个会计科目而不是报表项目。
  5、对于以前年度发生的损益调整事项对报告年度年初数有影响的,注册会计师直接将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记入“年初未分配利润”。(也可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或“未分配利润”科目)。
  6、一个会计报表项目可能有多笔错报,在工作底稿中一般要列出明细科目以便对应。
  7、注意调整分录对各项税金和盈余公积提取的影响。
爱在撒哈拉
《中华人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中列示:“……本表是在纳税人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等差异)通过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附表三)集中体现……‘利润总额计算’中的项目,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口径计算填报……”。  从上可以看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该建立在准确无误的会计利润总额基础之上,而会计利润总额正确与否又与会计账务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相关,由此企业会计账务处理可能存在的会计差错要求我们注册税务师在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业务时对会计差错进行账内会计差错更正即通过账务调整使之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会计与税法存在的差异应当进行账外纳税纳整,即在纳税申报表内调整财税差异使之符合税法的规定。  按照国税发[2022]79号国家税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办法》规定,纳税人应当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进行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企业所得税税款。纳税人12月份或者第四季度的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应在纳税年度终了后15日内完成,预缴申报后进行当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实践中,由于会计处理和汇算清缴时间的差异,我们注册税务师到企业开展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业务在时间上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在企业会计报表批准报出前,其中又有以下几个时点:  1、企业年度报表不在必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范围(上市公司、外资、个人独资、新成立企业)内:  此时注册税务师可以遵循会计差错账务调整、财税差异纳税调整的原则,在企业原有年报的基础上审核调整出一份新的企业年报,并在此基础上调增调减财税差异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2、企业年度报表需审计,但尚未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  注册税务师同样可遵循会计差错账务调整、财税差异纳税调整的原则,在企业原有年报的基础上审核调整出一份新的企业年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财税差异纳税调整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3、企业年度报表需审计,且审计正在进行中,审计报告尚未出具。  此时注册税务师可以会同注册会计师进行业务沟通,在所得税审核方面取得一致意见后各自出具报告。  4、企业年度报表需审计,且审计报告已出具,但报告年度财务报告尚未批准报出。  如果注册税务师与注册会计师就企业应纳所得税审核结果一致或只有细微差异,可以在注册会计师审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基础上进行财税差异调整,小的会计差错(税法不认同会计的重要原则)则在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上的第 19、 40 、50或54行“其他”栏进行调整。如果注册税务师发现了重大会计差错,则建议注册会计师考虑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所以在报表批准报出前发现的,应该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中有关应调整事项的规定处理。  上述四种情况下对于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涉及的需调整报告年度所得税费用的,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并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或参照注册会计师的审定报表)。  二、报告年度财务报告已批准报出,此时企业由于某种原因(如财政扶持退税)而需做所得税鉴证报告  如果注册税务师审核结果与注册会计师的审核结果一致或只有细微差异,可以在注册会计师审定表的基础上进行财税差异调整,小的会计差错(税法不认同会计的重要原则)则在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上的第 19、 40 、50或54行“其他”栏进行调整。如果注册税务师发现了重大会计差错,则形成注册会计师“期后发现的事实”,则提示注册会计师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这种情况下对于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涉及的需调整报告年度所得税费用的,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并相应调整本年度(报告年度的次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中税协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业务准则(试行)》指南指出在审核时发现的未按会计准则核算造成的应计未计会计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调整报告年度的有关会计事项,属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的应调整报告年度次年的汇算清缴事项。  实务中,我们有些注册税务师不区分是会计差错还是财税差异,把所有的差错与差异全部在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中调整,认为只要当年度应纳税额计算对了,区不区分无所谓,而对于调整事项更不做调整分录,殊不知这样做是对企业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我们知道所得税鉴证中查出的因账务处理错误导致的错漏税问题,在查补纠正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税金的调整问题。如果只办理补、退税手续,不将企业错误的账务处理纠正调整过来,使错误延续下去,势必会导致新的错误和错漏税,造成重复补退税问题,也使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状况。因此,必须做好补退税后的调整账务工作,使账务处理及纳税错误得以彻底纠正。  如企业存在多计成本费用现象, 经后已增加当年度会计利润,已作补税处理,但未作调整分录,很可能使得企业以后年度少列成本费用而出现重复征税。  例:甲公司2022年会计利润800万元,2022年3月汇算清缴时发现:2022年12月多转产品成本300万元。审核后查增会计利润300万元,补交所得税75万元。调账分录:  借:产成品 3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   贷:应交税金 –应交企业所得税 75  上述调整分录后,产成品成本增加300万元,以后年度结转成本时,会计利润自然会减少(也不应再作纳税调减处理)。如果没有做上述账务调整分录,很可能仍在下年度实现收入结转收益时会因少结转成本而导致以后年度重复纳税,所以必须进行会计差错更正。  又如:企业长期借款利息应于年未时将12月21日到31日的利息预提(假设银行借款利息季付),调减报告年度会计利润,并做如下调整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预提费用—借款利息  当年3月21日收到银行利息单,  借:预提费用—借款利息    财务费用—借款利息   贷:银行借款  当年度(报告年度的次年)的会计利润自然就正确了。如果不做以上调整分录而是直接作纳税调减处理,当年企业财务人员拿到银行扣息单很可能直接做如下分录:  借:财务费用—借款利息   贷:银行存款  这样使得已在报告年度税前列支的12月21日到31日的借款利息在当年度又税前列支一次,影响当年度会计利润的准确。  从上可见,及时准确的会计差错更正调整分录既能保证报告年度的会计利润准确又能避免报告年度已作涉税调整的收入、成本在当年度不被重复扣除或重复纳税。  在做调整分录时我们还应注意是直接调账还是经计算分摊后调账,应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如企业“原材料”科目贷方多结转导致虚减利润,此时不能直接调增报告年度利润,而应视生产周期的完成程度、期未库存情况,在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产品之间进行计算合理分摊,来确定应调整的报告年度会计利润。  总之,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我们应严格区分会计差错及财税差异,并及时做好科学的、严肃的、准确的账务调整,确保企业会计核算的连续完整及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准确。
33人见人爱
1、这两种调整分录的根本区别是调整角度不一样,审计调整分录是“调表不调账”,是注册会计师编制的,然后要求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其出发点是发现了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出现的错报而后编制的;对于会计调整分录来说,是依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其中错误的会计处理进行的更正,一般情况下由相关会计师人员编制,其处理是既调表又调账,其出发点是发现本企业错误的会计处理而进行的调整。同时涉及到的科目也不同,会计调整分录是按照相应的科目进行调整,涉及到以前年度损益的应当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调整,而审计调整分录主要针对财务报表项目,比如原材料出现错误,会计调整分录通过“原材料”进行调整,而审计调整则通过“存货”进行调整。
2、审计调整分录是调表不调账,这一点和审计业务的本质联系到一起,我们知道注册会计师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对财务报表项目存在的重大错报进行调整,这就是审计调整分录,而对于账簿记录的调整来说,并不属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而属于层的责任,这一点和会计调整不同。
julystar77
(一)注册会计师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水平,可能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水平初步判断数不同,如前者大大低于后者,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二)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当汇总已发现但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以考虑其金额与质是否对会计报表的反映产生重大影响。注册会计师在汇总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时,应当包括已发现的和推断的错报或漏报,并考虑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是否已进行适当处理。
  (三)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扩大实质测试范围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以降低审计风险。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会计报表或扩大实质测试范围后,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仍超过重要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四)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水平,由于该汇总数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或漏报可能超过重要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进一步调整已发现的错报或漏报,以降低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除了已发现的错报或漏报及推断的错报或漏报之外,还可能存在其他的错报或漏报。当汇总数近重要水平时,如考虑该种错报或漏报汇总数可能超过重要水平,审计风险就会增加,为降低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进一步调整会计报表。

相关问答

注册会计师在调整

审计调整是对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要或重大审计差异进行的调整。审计差异调整事项在审计工作底稿中通常都是以会计分录的形式反映,且汇总为审计差异调整表一并反映。审计差异调整表是注册会计师编制试算平衡表和代编经审计的会计报表的重要基础。注册会计师在测试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时,首先需要确定待测试会计分……

欧阳安Muse

注册会计师现在调整几门

其实注册会计师考试学习效率不高,往往是因为不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无法结合目标和实际,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想考CPA,却不知道怎么实施”是50%的CPA考生都会面对的问题。针对这一点,我们建议注册会计师考试考生分成下面这三个问题来看:1、我今年要考过几科?2、我计划用几个月的时间去复习?3、如何制定……

北京青年123

在注册会计师中税法调整

《中华人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中列示:“……本表是在纳税人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等差异)通过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附表三)集中体现……‘利润总额计算’中的项目,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秀之美--艳梅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意见调整

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有以下四种:一、无保留意见注册会计师认为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符合合法与公允,没有在审计过程中受到限制,且不存在应当调整或披露而被审计单位未予调整或披露的重要事项时,应当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二、保留意见被审计单位没有遵守国家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或注册会计师的审……

薛苏一世

注册会计师调表不调账怎么调整

1、所谓调表不调账一般是在做审计报告时,报表重分类事项时,只调整报表而账务不需要调整;例如: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重分类;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重分类;等例如:公司只设置了“应收账款”科目核算应收和预收账款事项;账目上只反映应收账款借贷方余额;而在报表上一般就把“应收账款”客户的借方余额放在“资产负债表-应……

落跑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