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注册会计师 >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性质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性质

最新回答

哈哈超man

颁布审计准则是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颁布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在于为事务所全体注册会计师遵循审计准则提供合理的保证。因此,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审计准则与质量控制准则的联系
审计准则与质量控制准则的联系主要有:
两者都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任何职业都必须注重所提供服务的质量,注册会计师职业也不例外。注册会计师服务质量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也就没有人相信和依赖他们审计过的会计报表。如果说产品的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生命,那么审计质量就是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命。为了确保审计的质量,注册会计师职业界已制定了一套多层次的职业规范体系。该规范体系包括审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职业道德准则、职业后续教育准则。因此,审计准则与质量控制准则同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的目的相同。会计师事务所合理运用质量控制准则的目的,在于使所有审计工作均符合审计准则的要求,特定审计项目的审计工作遵循审计准则进行。只有各项特定审计项目的工作遵循审计准则进行了,才能保证所有审计工作符合审计准则的要求。审计没有准则不行,好比球赛没有规则不行一样。而审计的准则不落实也不行,好比球赛的规则不落实一样。因此,建立和执行质量控制准则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审计准则的落实,真正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就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审计工作质量由具体的审计工作形成,必须遵循审计准则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因此,这两套准则只是作用方式的不同,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报表的可信。
二审计准则与质量控制准则的区别
审计准则与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尽管都与审计业务及其质量有关,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要存在以下区别:
两者的质不同。审计准则是每个注册会计师审计遵守的技术标准,是针对每个审计项目的完成而制定的;而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则是每个会计师事务所遵守的标准,是针对整个审计工作的控制而制定的。
两者的内容不同。审计准则规定了与审计工作相关的注册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和审计过程及报告质量的要求;质量控制准则紧紧围绕质量控制,包括了各项质量控制工作应达到的要求。

WZYHJM1021

质量控制基本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符合审汁准则要求的基本规范,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规范审计行为的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一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二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三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四是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准则。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在实际审计工作过程中的贯彻执行情况,直接关系到会计师事务所的特定审计项目乃至所有审计工作是否符合审计准则以及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
质量控制准则是每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必须遵循的标准。质量控制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确保审计质量符合审计准则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总称,是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与其他企业一样,主要包括资产控制、会计控制和业务控制三大块,而业务控制也即质量控制居于核心地位。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干被审计单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而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审计质量的保证程度和审计风险的防范水平。因此,会计师事务所本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与否非常重要。
贯彻质量控制准则是会计师事务所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质量控制准则是针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工作的基本规范。例如准则中指出了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合理制定以下两个层次的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和各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强调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建立分级督导制度,要求各级督导人员对吝层次的审计工作进行指导、和复核;还提出督导人员进行指导、和复核的具体内容,如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制度、审计报告复核制度等。质量控制准则所提出的各项基本要求,为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罂粟女孩
摘要:审计是高风险的职业,审计师执业可以说是如履薄冰,稍不留神,便可能招致灭顶之,即使侥幸生存,由于已经对社会公众造成了事实上的伤害,职业发展前景也就蒙上了一层阴影。所以,质量问题乃生存所系,亦为发展之基。但近年来注册会计师行业所受到的批评与指责堪称“难以细数”。“银广厦”、“麦科特”、“丰乐种业”等重大财务造假案,相关联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都受到了相应的处罚。因此加强对事务所的质控制对注册会计师的行业而言至关重要。
关键词:审计质量;质量控制

一、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概述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规定,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确保审计质量符合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和运用的控制政策与程序。其中审计质量主要包括审计过程质量和审计报告质量两部分,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过程质量是报告质量的保证,报告质量是过程质量的综合反映。从广义上讲,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从狭义上讲,审计质量是指审计项目质量,即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包括审计计划、审计准备、审计方案、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结论落实等一系列环节的工作效果及达到审计目的的程度。概括地讲,审计质量就是指审计工作的规范程度和审计作用的发挥水平。
二、影响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
审计的未能得到充分体现。是审计的灵魂所在,它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不仅在组织上,而且在经济来源和人员上均应,会计师事务所必须于其他外部机构,才能得到社会公众的信任。还要求审计人员的完全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受托审计,而目前我国由于体制的不合理,审计委托人往往就是被客户。这种委托人与被客户的同一,使得注册会计师在承接审计业务时左右为难,对于正直的客户,注册会计师可以保持良好的;而对于不正直的客户,则很难做到真正的。
审计人员的素质与经验。审计人员的素质与经验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用不适当的审计程序或不适当地省略、删减审计程序,对审计中的重大风险判断错误,对审计中应予关注的问题未能充分关注及向上级提示,审计过程中执业不严格,没有做到、客观、公正,审计结论不够审慎,存在很大的随意等等。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根据其专业知识和经验,对被审事项和注册会计师自身行为作出的一种分析、估计、判定或选择。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明智的职业判断,可以在确保审计质量的前提下,节省审计时间,降低审计成本,而错误的职业判断,轻则使审计质量大打折扣,重则通常导致审计失败。而一旦引起审计失败,就会为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工作责任心,善于归纳和总结执业经验,不断提升专业判断能力,是注册会计师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规避审计责任的必由之路。
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单位的信息不对称。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时期,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典型的是在很多企业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注册会计师获取真实可靠信息资料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对信息的掌握上是不对称的。而对于存在的虚假信息注册会计师很难断其真伪,以此为基本依据作出的审计判断和审计结论就很难保证是真实的,从而影响了审计质量。
会计市场的无序竞争。如今的会计市场真是乱得像一锅粥。由于规模小、实力差,很少有能提供高审计费用的稳定客户,再加上我国大多地区 (尤其是内陆省份)企业经济效益本身不是太好,直接威胁着事务所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对中小事务所影响更大。为此,不少中小事务所总是试图通过降低收费的方式来招揽业务。殊不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过低的收费,会扰乱正常的会计市场秩序,使审计质量没有保证,更有甚者,审计风险加大。最终受损失的是报表使用者和将来作为被告的会计师事务所。因此,在这种恶竞争条件下,是没有真正赢家的。
三、会计师事务所控制审计质量的措施
尽管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是控制审计质量的主动权掌握在会计师事务所手中,各事务所应该对审计工作各个环节实施控制,并且应以事前和事中控制为主会计师事务所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和提高审计质量:
葳蕤9999
进一步审计程序相对于风险评估程序而言,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审计程序的质、时间和范围。注册会计师设计和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质、时间和范围,应当与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具备明确的对应关系。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具有目的和针对,有的放矢地配置审计资源,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在应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质、时间和范围都应当确保其具有针对,但其中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质是最重要的。例如,注册会计师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实施次
进一步审计程序会议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恰当选用实质方案或综合方案。通常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可以采用综合方案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即将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与实质程序结合使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如仅通过实质程序无法应对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必须通过实施控制测试,才可能有效应对评估出的某一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如注册会计师的风险评估程序未能识别出与认定相关的任何控制,或注册会计师认为控制测试很可能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仅实施实质程序就是适当的。
小型被审计单位可能不存在能够被注册会计师识别的控制活动,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可能主要是实质程序。但是,注册会计师始终应当考虑在缺乏控制的情况下,仅通过实施实质程序是否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毕竟是一种主观判断,可能无法充分识别所有的重大错报风险,同时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特别是存在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可能,因此,无论选择何种方案,注册会计师都应当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设计和实施实质程序。
郑小包允在

审计报告是对注册会计师审计任务完成情况及其结果所做的总结,它可以表明审计工作的质量并明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因此,审计报告可以对审计工作质量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起证明作用。通过审计报告,可以证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是否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是否以审计工作底稿为依据发表审计意见,发表的审计意见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审计工作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通过审计报告,可以证明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履行情况。    在跑政通就能办了

审计报告怎么办

相关问答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性质

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并遵循一套行业道德规范,是注册会计师维护行业形象,取信于社会公众的基础。目前,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遵守质量控制准则目前,已发布两个质量控制准则,即《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

水郡都城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性质

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并遵循一套行业道德规范,是注册会计师维护行业形象,取信于社会公众的基础。目前,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遵守质量控制准则目前,已发布两个质量控制准则,即《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

淡粉浅蓝

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性质

质量控制基本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符合审汁准则要求的基本规范,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规范审计行为的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一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二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三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四是注册会计师后续教……

一梦三只鸭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性质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涉及归档工作的质和期限,审计工作底稿保管期限等方面。《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

yinyuyinyusuzezz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本质特性

1、审计准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审计准则体系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  (1)审计基本准则。审计基本准则是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对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基本要求和执业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制定审计具体准则、实务和执业规范指南的基本依据。  (2)审计具体准则与审计实务审计具体准则……

剪刀手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