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级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明年增加税法吗

中级会计明年增加税法吗

最新回答

诗酒趁年少r
初级经济法主要是税法方面的,各税种的概念内容,计算,税率,法规。比如增值税法,消费税法,营业税法,房产税,印花税等。中级经济法主要是各种经济业务中涉及到的法规,比如公司法,票据法,破产法,合同法等法规。明年的初级会计师于五月中旬全国统考,历年都是这个时间考试。
山里吃吃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区别
这两个 都是一级科目吗?
什么时候用递延所得税资产,什么时候用递延所得税负债
分作几点讲解: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都是一级科目。企业的时间性差异引起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情形比较多的,可以下设二级明细。虽然现在教村上是按资产负债表法,根据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有余额及上期实际余额作比较,进而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额。实际工作应用中可能并不方便和实用。所以有必要设置明细科目核算各种原因引起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如:递延所得税资产-A设备折旧,递延所得税负债-B设备减值,递延所得税负债-乙股票公允价值。
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类,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借方记录因时间性差异引起应当在利润总额基础上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的各种情形,如多计折旧,计提减值准备,确认预计负债(各种引起资产账面价值减少或负债增加的情形),金额按对应增加的所得税额计算。如会计比税法多计了折旧100万,税率25%,则: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 做这个分录是在根据原利润总额且不考虑纳税调整情况下,出具正常分录基础上增加的分录,如原利润总额1200万,不考虑任何纳税调整,借:所得税 300万,贷:应交税费 300万),贷方记录上述差异的转回。
递延所得税负债(负债类,增加在贷方,减少在借方),贷方记录因时间性差异引起应当从利润总额中调整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情形,如因投资性房地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上升等引起的企业资产账面价值增加(或负债账面价值减少)借方记录上述差异的转回。
时间性差异,是指会计与税法在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方面确认时间不同而产生的(让利润总额与应税所得不一致)暂时性差异。从某个事项的全过程来看,结果却是一致的。如:一项资产,会计双倍余额折旧,税法只允许平均年限法折旧。则在资产使用早期,会计多折了,税法少折了,后期又相反。但从资产整个寿命期来看,折旧及折旧抵税的总额却是一致了。所以叫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不会产生递延所得税问题)则是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不会被回转。如:如罚款支出,会计进入费用(导致利润总额减少),但税法不允许扣除,不让其应税所得减少。如果没有时间性或永久性差异,会计上的利润总额绝对与税法上的应税所得完全一致。
在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存余期间,下期(如09将变为20%)将发生税率变动的,即使当期(2022年,25%)未进行任何经济活动(即所有资产和负债期初期末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都不变化,。企业也可能产生所得税费用(也可能是红字),并增减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无论中级还是CPA教材上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关于递延所得税处理的例题。真是为难众考友了。不日,本人将在百度文库中上传一个涵盖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发生、转回均含报表分析法与业务分析法)、税率变动、中途处置、减值、永久性差异,应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对企业的影响等方面的实例。届时还望各位朋友斧正。
dreamydream
边际贡献中的单价不包含消费税吗?是的,边际贡献中的单价是不包含消费税的但是它包含增值税,如果还是不太明白的话可以听一下中华会计网校郭建华老师的讲的中级会计实务,老师讲解的很透彻
燕然铭石
2022版新企业所得税申报表
体系已引起征纳双方广泛关注。作为纳税企业要深刻理解纳税申报在未来税收征管中的基础性地位,不局限于就表填表,而应该从维护自身权益、防控税务风险的角度,结合申报表填写规范进行正确申报,对政策的模糊地带,应积极寻求税务机关的帮助,惟此才能准确理解此次企业所得税年报修订的规则。要熟练掌握新年度申报表体系的填报要求,首先要清楚新表体系的设计填报思路,找准主表架构、纳税调整、税收优惠三条线的填写规则,重点把握在基本规则下的例外,才能很好地领会申报表的精髓。
一是年报主表设计填报思路。2022版新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体系与08版比较,其计算原理仍然使用了企业所得税款间接计算方法,其在编制方法上更贴近会计实务,它以企业利润表为起点,年报主表会计利润计算的基础数据均来源于企业的会计报表。在填报流程上,新表主表首先在会计利润下将境内境外所得分离,先内后外,分别计算调整。境内境外收支填报采用并不完全一致的填报方向,境外所得主表与附表填报顺序交替,境内所得调整先由最低级附表开始,层层向上级附表递进填报直至主表。计算境内所得时,按应纳税额计算顺序,整个流程展示了税款计算的全貌,从编制原理上看,新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思路更清晰,更容易被理解,在填报时,按照上述流程分步计算就不容易出错。
二是纳税调整表设计填报思路。 修订后的申报表体系与2022版比较,纳税调整表变化最大,将境外所得、税收优惠项目从原纳税调整表中分离出来。同时,将2022版旧申报体系下,1张纳税调整表+7张相关、平行申报明细表,调整为2022版体系下,一级纳税调整主表1张,二级纳税调整明细表12张,三级纳税调整明细附表2张,报表增加后,税会差异调整计算的过程更加清晰直观,信息量更加丰富,优化了表格设计。体现在明细附表设计上,既要列示税会差异,尽可能多的采集涉税信息,又要兼顾纳税人申报负担,在纳税调整表明细附表的设置上,对重要事项(如企业重组)、跨年度事项(如符合条件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等进行了明细附表设置,同时对需要明细数据支撑的如专项申报资产损失申报表、加速折旧统计表进行延展,设置了三级明细附表。
三是优惠明细表设计填报思路。修订后的申报表体系与2022版比较,优惠明细表的变化仅次于调整表,新表更加注重关键指标的获取和优惠台帐的设置,新加了税务机关内部绩效统计所需的指标。
按照《国家税务关于发布〈中华人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22年版〉的》国家税务2022年第63号以下简称“63号”的规定,从2022年起开始执行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2022年版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以下简称“2022年版申报表”内容变化大和填写要求高,为帮助广大纳税人正确填报2022年版申报表,小编将对2022年版申报表的特点、内容和填报方法等等内容进行系列解读。
一、对2022年版申报表的解读
63号明确两项内容:一是从自2022年1月1日开始施行新版年度企业申报表。二是废除国税发〔2022〕101号、国税函〔2022〕1081号、国家税务2022年第29号和国税函〔2022〕148号。值得注意的是,148号文件的废除对2022年版申报表的设计有着一定的影响:
148号文规定征税项目所得与减免税项目所得不可相互弥补亏损,其废除意味着两者之间可以相互弥补亏损。例如,当减免税项目亏损时,按照148号文的规定,2022年版申报表主表第20行“减:所得减免”应填负数,则主表第19行“纳税调整后所得”-第20行“减:所得减免”相当于对纳税调整后所得进行纳税调增,实现征税项目所得与减免税项目所得之间不可以相互弥补亏损。但是148号文废除后,当减免税项目亏损时,则新版申报表主表第20行“减:所得减免”应填零,实现征税项目所得与减免税项目所得之间可以相互弥补亏损。
148号文对外购商品的视同收入处理规定仍然有效。在2022年版企业申报表A105010填报说明中第5行“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视同收入明确:企业外购资产或劳务不以为目的,用于替代职工福利费用支出,且购置后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处置的,可以按照购入价格确认视同收入。
二、对2022年版申报表修改背景的解读
2022年版企业申报表实施至今已有6个年头,其对于企业所得税征管发挥出积极作用,但在执行过程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政策难以适用问题和征管数据缺失问题。一是纳税人无法准确享受最新政策。如最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在2022年版企业申报表中纳税人无法准确填报。二是税务机关无法掌握纳税人征管信息。如纳税人对外投资的变动情况,在2022年版企业申报表中无法准确呈现,税务机关只能被动依靠第三方信息才能获取。
三、对2022年版申报表总体结构的解读
2022年版申报表的总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在数量上大大增加,由2022年版的16张增加到新版的41张。在表格设计层次上增加等级,由2022年版的两级格局变更为2022年版的四级格局,即主表→一级附表→二级附表→三级附表。如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填报,应先填三级附表A105081,再填二级附表A105080,再填一级附表A105000,最后反映到主表A100000。在具体结构上分八大类,具体有:1张基础信息表、1张主表、6张收入费用明细表、15张纳税调整表、1张亏损弥补表、11张税收优惠表、4张境外所得抵免表、2张汇总纳税表。
四、对2022年版申报表填报思路的解读
虽然2022年版申报表报表众多,结构复杂,但其填报逻辑仍然很清晰。总体思路是:先做选择题,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报表单”中选择需要填报的表格。再做填空题,填报顺序是三级附表→二级附表→一级附表→主表。具体填报方法是,按照主表列示顺序填报,有附表填附表,无附表直接填写。如营业税金及附加、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直接在A100000表中填写;如营业收入需先填A101010表,再反映到A100000表中;如专项资产损失需先填A105091表,其反映到A105090表中,然后再反映到A105000表中,最后反映到A100000表中。
五、对2022年版申报表填写难点的解读
由于2022年版申报表设计逻辑复杂表格众多,因此其填写难度远远大于2022年版。解决2022年版申报表填写难点的方法有三个:一是克服心里畏难情绪。如果纳税人能掌握申报表的设计原则和填报方法,完成填报工作并非难事。二是注意研读报表变化。表格设计逻辑变化。如税收优惠不再通过纳税调整实现,单独列示。新增大量明细表格。如期间费用明细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三是仔细研读填表说明。注意填表说明存在个别错误。注意填表说明中相同字眼在不同表中意义不同。如主表A100000“纳税调整后所得”与附表A106000“纳税调整后所得”意义不同。注意不同报表之间的联系。如财政补助如何填写A105020“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与A105040“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
六、对部分企业填写2022年版申报表工作量的预估
虽然2022年版申报表表格有41张,但是大多数企业填写数量并不是太多。其中,绝大部分企业必填表有5项,即A000000、A100000、A101010或A101020、A102022或A102022和A104000。常填表填写数量则因企业不同而异。如一般企业既没有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又不存在税会差异,只需再填报3张表,即A105000、A105080和A105081。如小型微利企业只需再填报4张表,即A105000、A105080、A105081和A107040。如税收业务不太复杂的高新技术企业只需再填报5张表,即A105000、A105080、A105081、A107040和A107041。
憨丶小包

中级会计考试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写二级科目,只要计算结果正确,二级明细可写可不写,不写二级明细不会影响得分。

虽然“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好用,但也不是所有的差错都能通过它来调整,比如企业发生的会计估计变更就不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

对于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来说,涉及到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变更都只能通过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它是在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事项中应用变更之后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或者就是在差错发现的当期更正差错,涉及的关键时间点只有当期。

账务处理具体做法:

分三步走:

①增加利润/减少亏亏损: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减少利润/增加亏损:借记本科目,贷记相关科目。

小贴士:还是分不清借贷方向怎么办?送你一个诀窍:将原来分录中损益类科目替换成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对方科目不变就可以了。

②调整后增加了所得税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调整后减少了所得税费用: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记本科目。

小贴士:

A 这里的所得税费用不是调整后的余额直接与适用税率相乘得出的应纳税额,而是综合考虑到其他调整,企业优惠政策,亏损弥补等多方面的情况,综合得出的一个数额。

B 如果在进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时,企业仍在汇算清缴期内,可以将调整后的损益并入当期损益一起计算应纳税额。

③调整完毕后,将科目中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中。贷方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如果是借方余额的话,用相反分录即可。

相关问答

中级会计明年增加税法吗

问:注册税务师和中级会计师哪个更好考一些?答:注税考试显然要比中级难考一些。不仅仅是因为注税五门课程对比中级的三门课程,而且注税的课程知识含量明显会大许多。以财务与会计为例,现在的注税《财务与会计》教材的内容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合并财务报表已经成为考核内容。另外,注税三税即税法一、税法二、税务实务三门……

jingmaotong

中级会计明年会增加税法吗

题主,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目前没有增加税法科目的,可以说是谣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增加税法的说法几年前就有了,但目前没有官方研究增加考试科目的,所以题主不用担心。其实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确是有考税法部分的,主要是提现在《经济法》这门中,《经济法》教材内容严格的说是分经济法和税法两个方面,考试试题涉及了一部分……

Loli心的怪蜀黎

中级会计师明年会增加税法吗

去年多提的福利费和预提费用,今年已补交所得税,请问应该使用以前年度损益科目吗,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需要更改吗?我应该怎么做呢?能举例说明一下好吗?企业发生的会计差错有重大会计差错和非重大会计差错之分。其中,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使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1、多提的费用如果金额较小,属于非重大会计差……

530katrina

中级会计师明年增加税法了吗

问:注册税务师和中级会计师哪个更好考一些?答:注税考试显然要比中级难考一些。不仅仅是因为注税五门课程对比中级的三门课程,而且注税的课程知识含量明显会大许多。以财务与会计为例,现在的注税《财务与会计》教材的内容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合并财务报表已经成为考核内容。另外,注税三税即税法一、税法二、税务实务三门……

叶子晓桐

明年中级会计增加税法科目吗

题主,你是不是得到了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增加科目的?近几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前夕总会有类似,基本上都是传言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要增加税法科目,但结果你也看到了,依然是三门科目。而且官方并没有传出要增加考试科目的,所以题主大可以放心。不过就近几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来看,报名条件是逐渐严格了起来,具体表现就……

karenchao1983